第三方角度:东方嘉盛IPO被否调查:融资只为建仓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39:07

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于9月13日召开2010年第56次工作会议,会议审核决定,深圳市东方嘉盛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嘉盛)首发申请未获通过。

深圳市东方嘉盛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此前拟发行334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3%。公司主要业务为,为不同客户设计并实施个性化的供应链管理集成解决方案。

东方嘉盛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其招股书显示,公司发行前实际控制人邓阳、孙卫平夫妇持有该公司97.7%的股份,若本次顺利发行,仍将持有73.24%的股份,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虽然证监会没有公开否决东方嘉盛的原因,但理财一周报记者调查发现,东方嘉盛募投项目为自建仓库,近几年九成收入来自惠普,同时其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成长性也平平。

融资建仓库

东方嘉盛自称为一体化供应链运营商,寄希望通过这样的概念上市。但由于其多处不符合上市规则最终被否。说白了,东方嘉盛是个物流公司。虽然物流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现代服务业有着政策支撑,但东方嘉盛的募投项目却无法看出亮点。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公司原来的仓库是租的,希望通过上市融资自建仓库,这就是东方嘉盛IPO融资计划募投的项目。

根据招股书,东方嘉盛募投项目总共包括4项,分别为:华南保税运营中心、华东保税运营中心、供应链运营网络建设、信息系统项目。

华南保税运营中心现在的情况是租赁多处零散物业作为华南地区运营中心仓库,租赁后进行专业化再投入,运输环节外包。

融资拟建设的情况是:自建集中物业作为华南运营中心专业化仓库及购置配套的专业仓储、运输设备等,运输环节外包。

等于说,公司现在是四处租赁零散仓库,计划融资自建仓库。

华东保税区运营中心也是这样。

其所谓的供应链运营网络建设情况现状是:将北京、武汉、成都、西安、沈阳等区域的运输、仓储、报关等基础服务项目全部外包。拟在北京、武汉、成都、西安、沈阳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区域运营中心,直接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增强服务网络的“深度”和层次,确保服务质量。

而其信息项目仅仅是升级并完善现有信息系统,“同时与其他三个募投相匹配”。

业内人士告诉理财一周报记者,“如果让这样的项目上市融资,与抢钱无异。”

事实上,东方嘉盛的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均出身物流业著名央企。

公司董事长孙卫平曾在中国航空工业国际进出口深圳公司工作,在深业集团下属东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2003年起任东方嘉盛执行董事,2009年4月起任公司董事长。

公司总经理邓阳,曾在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2001年起任本公司总经理,2009年4月起任本公司董事。董事邓建民曾在广州军区深圳企业局从事对俄罗斯的边贸业务工作,在深业集团任主管会计,2004年5月加入公司。

虽然东方嘉盛的高管们都是业内资深人士,但在报告期内,仍然发生了五次违法违规情况,其下属子公司嘉泓永业公司于2007年、2008年先后五次受到海关警告或罚款。

九成收入来自惠普

东方嘉盛不但在募投项目上忽悠,还声称客户较多,均为各类知名企业。

招股书中称,公司在IT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是全球五大PC品牌商中的两家(惠普和宏碁)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的提供商;在洋酒类高档消费品行业,公司为全球第二大烈酒及葡萄酒集团保乐力加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是我国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综合能力位居前列的两家公司之一。

然而,实际情况是,近三年来,东方嘉盛营业收入前十名客户中,对惠普的营业收入历年占比都在90%之上。2009年,东方嘉盛来自另一PC品牌——宏碁的营业收入仅占0.28%。

公司对主要客户特别是对惠普存在严重依赖,若主要客户的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发生变化,将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成长性不达标

不但严重依赖惠普,其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增速也不佳。

按照规定,创业板上市条件之一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东方嘉盛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4.42亿元、73.07亿元及85.31亿元。其2008年、2009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未达到30%,且2008年为负增长。

虽然其达到了近百亿元的营业收入,但东方嘉盛三年间净利润仅分别为4670万元、7426万元、11826万元,即其销售净利率为0.63%、1.02%和1.39%。

再来看看于2009年首批登陆创业板的供应链服务商新宁物流(300013)。

2008年新宁物流营业收入增长率高达38%,而2007年、2008年、2009年其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4.94%、16.45%和17.21%。

“新宁物流的供应链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如泰科、东芝、富士康之类,而东方嘉盛的客户主要为惠普;若凭财务数据,东方嘉盛业绩跑输行业。”有分析师对媒体如此表示。

与此同时,东方嘉盛保持了极高的负债率。2007-2009年末、2010年1-6月末,东方嘉盛母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8.79%、97.63%、97.32%和96.80%。

隐存炒汇风险

除了以上种种问题,东方嘉盛还隐存金融风险。

公司称,在深入研究国际货币政策和汇率走势的基础上,确认供应链管理本身固有的结算模式中伴有较大的远期外汇结算套利空间。因此,公司选择了采取远期外汇合约交易方式进行组合支付,并获取收益。

公司操作远期外汇合约的实质是通过贸易融资的方式,签订远期外汇合约实现“延迟购汇”,在人民币处于长期升值通道的大背景下,可以有效降低购汇成本并获取收益,并完成“购汇”及“付汇”这一结算服务。

招股书显示,东方嘉盛的业务主要通过远期外汇合约支付,且依存度逐年升高。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6月,公司因收付货款而通过操作远期外汇合约进行外汇支付所获取的收益分别为1106.72万元、 4233.47万元、6678.29万元和7598.08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9.16%、44.86%、44.22%和65.65%。

公司称,鉴于远期外汇合约收益金额的大小受公司收付货款的规模、人民币与美元的汇差和利差的走势等因素的影响,其收益具有一定波动性,如果未来公司远期外汇合约收益出现较大波动,将对公司盈利水平有一定影响。

公司通过远期外汇合约获取的收益受汇率及利率波动、收付货款业务规模的大小、交易费用的高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外汇汇率波动对公司通过远期外汇合约获取的收益存在间接影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6月,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总额影响分别为0.40万元、-2372.55万元、-236.01万元和-721.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