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豪门荆承剧情:钟晓渝:重视民生问题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14: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于为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目的从根本上还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
我们不能忘记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就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建设。
民生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是任何政府管理社会都必须加以妥善解决的最基本问题,也可以说是任何政党的执政之基,巩固政权之本。更加重视民生问题,更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科学发展的目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需要。
三十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我们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很好解决民生问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也是社会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原因何在呢?三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就如一个大的公司,主要思考的是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卖地开发、争取大项目等,导致我们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忽略了社会建设,以致我们没有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也是这些年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实践证明这个路线和理论是正确的。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于为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目的从根本上还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我们不能忘记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就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建设。
去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提出“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走出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新路”,“建设民生幸福城市”。我认为,这是深圳探索社会发展道路的一个大胆尝试,也是发展理念的纠偏和重大转变,是城市发展的新的定位,值得引起全国的关注。为此建议:
一、建立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指标体系,以考核和约束各级政府加强社会建设。
1.居民收入的指标。如居民收入增长率、劳动报酬增长率、低收入者收入增长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等指标。
2.明确收入分配方面的指标:按照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总体目标要求进行相关目标指标体系的设定,明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目标,明确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占比目标。1990-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这是近些年劳动者改革积极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3.确立社会公平指标。比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职业收入差异系数等,以控制贫富差距。
4.确立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指标。如设定医疗机构的人口覆盖率、医患比和教师学生比等,落实考核硬约束指标。
二、 社会建设必须加大的财政投入。
财政投入不足是社会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为此,重视民生的社会建设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1.加大教育投入。1993年,我国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但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48%,2009年为3.59%,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的这一比例是4.7%~7.4%。此外,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2.加大医疗的投入。比如,1990年至1998年中国人均医疗费仅为33美元,医疗费用占GDP的比重为4.8%,而现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开支占总的GDP4.7%左右,这在全世界的平均医疗开支占经济体的比重来说都是比较低的。比如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最极端的像美国是16%、17%,未来十年间,从目前GDP的4.7%到7%、8%,甚至10%左右,医疗卫生占GDP的比例,从现在的基数翻个倍,应该是有很大空间的。
3.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一般占GDP的30%~50%,而我国2008年的这一比例仅为7.5%。中国香港2011年度2421亿港元经常开支中,有56.4%用于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这三大范畴。与之相比,我们内地有很大差距,其他如保障性住房建设,养老设施,残疾人事业,社会福利等的投入也需要大大加大。香港政府为应付通胀,去年半年内就发行“通胀挂钩债券”(iBond),包括补贴电费、减免公屋租金等措施港府支出184亿港元。社会福利经常性开支今年比上年度增加42亿港元,是港府这个预算案中开支增长数额最大的政策组别,这很说明问题。
总之,不加大财政投入,民生和社会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三、民生社会建设需要立法和严格执法。
多年前,我们规定了教育费用占GDP的比例,但并没有严格的执法;而医疗、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占GDP或财政支出的比例至今还无法可依,所以健全社会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的立法,惟有加强民生社会的法制建设,民生问题才有法可依,只有有法必依,民生问题才能实实在在地得到解决,我们的政府才能是民生政府。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深圳市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