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茧mp3:合水发现李唐世系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6:09:33

合水唐朝列圣之碑释文补正

王昭义


  “唐朝列圣之碑”是唐薛王十三世孙李天章为纪念其先祖,立于大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十一月十五日。原碑座落于合水县太白乡连家砭村“唐王坟”的台地上,1983年8月移存于原庆阳地区博物馆,2004年10月合水县的“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建成后 又移存于该馆。“唐朝列圣之碑”为红砂岩石质,有貝屃座,但貝屃座早毁。碑通高3.62米,宽1.12米,厚0.19米,正面碑额篆书“唐朝列圣之碑”,碑文为阴文楷体,工整有力,自右至左直行竖写,共十行,第一行为说明性文字,二至十行列有自唐高祖至唐昭宣帝294年间21个皇帝的尊号、名讳、在位数、寿数、陵址、皇后、子嗣等。碑背面额篆书“唐李氏世系图”,右纵刻“唐宣赐薛王庄记”,左纵刻“唐李氏薛王房世系图序”,中间为世系图。此碑的发现为研究唐代历史、尤其是唐王朝世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由于碑文历时久远,剥蚀严重。笔者浅陋,今征诸于史籍,对“唐朝列圣之碑”所记诸帝及所缺剥者加以校补,已就教于专家学者。
  《庆阳地区志》第五卷《附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对尚可辨认者作如下释文: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讳渊,字叔德。在位九年,寿七十一,陵曰献,在三原。孝皇后窦氏,二十二子。
  太祖文武大圣大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在位二十三年,寿五十三,陵曰昭,在礼泉,后孙氏,十四子。
  高宗天皇大圣大子孝皇帝,讳治,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在位三十四年,寿五十六,陵曰乾,在元,皇后武氏,八子。
  □□□□则天圣皇后,□□。在位二十一□□……
  中宗太和天圣大昭孝皇帝,□□,高宗第七子,在位年,寿三十三,陵曰□□……
  睿宗□□……
  玄宗□□……
  ……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讳纯,顺宗长子。在位十五年,寿四十三,陵曰,在奉天,皇后郭氏,二十子。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在位四年,寿三十,陵曰,在奉天,孝皇后王氏,五子。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讳昂,穆宗第二子,在位十四年,寿三十三,陵曰章,在富平,二子。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讳炎,穆宗第五子,在位六年,寿三十三,陵曰端,在三原,贤妃王氏,五子。
  ……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懿宗第五子,在位十五年,寿二十七,陵曰靖,在奉天,二子。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在位十六年,寿三十八,陵曰和,在维氏,皇后何氏,一十七子。
  昭宣光烈孝皇帝,讳祝,昭宗第九子,在位三年,寿十七,陵曰温。
  自唐末昭宣天三年丙寅,至金明昌二年辛亥岁,通记二百八十五年。
  大金明昌二年岁次辛亥十一月丙午朔十五日庚申,薛王十二世孙李□□人共立,薛王十三世孙李天章立碑□□
  原乡贡进士王君广书丹,秀杜康屯刊。

  碑文所记唐高祖李渊的尊号、名讳、在位数、陵址、皇后、子嗣与两《唐书》高祖本纪所记相符。关于唐高祖的寿数,两《唐书》记载有所不同,《旧唐书》云:“(贞观)九月五日庚子,崩于太安宫之垂拱前殿,年七十。”[1]《新唐书》云:“(贞观)九月五日,崩于垂拱前殿,年七十一。”[2]而碑文所记的寿数正与《新唐书》相符。
  碑文所记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尊号为:太宗文武大圣大□孝皇帝。大字下缺一字,考两《唐书》的太宗本纪,其尊号均为“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碑文大字下缺剥之字当为广”字。唐太宗的昭陵“在礼泉”,两《唐书》《地理志》均作“醴泉”。关于唐太宗的皇后,碑文作“后□孙氏”,后字后缺剥一字,据两《唐书》的《后妃传上》,均为“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故所缺之字当为长”字。其他记载与两《唐书》的《太宗本纪》相符。
  碑文所记唐高宗皇帝李治的尊号为:高宗天皇大圣大子孝皇帝。考两《唐书》的《高宗本纪》,其尊号均为“高宗天皇大圣大孝皇帝”。今释“弘”为“子”,有误,当从两《唐书》。关于唐高宗乾陵的陵址,碑文记为“在□元”,有缺字且释文有误,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所辖的奉天县,“文明元年,析醴泉、始平、好畤、武功、豳州之永寿置,以奉乾陵,陵在北五里梁山。”[3]故唐高宗的乾陵当在奉天”。其他记载与两《唐书》的《高宗本纪》相符。
    碑文对武则天的记载为:“□□□□则天□圣皇后,□□。在位二十一□□……”,碑文剥蚀严重。《旧唐书》载:“则天皇后武氏,讳瞾……,(神龙元年)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遗制袝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是日,崩于上阳宫之仙居殿,年八十三,谥曰则天大圣皇后。二年五月庚寅申,袝葬于乾陵。睿宗继位,诏依上元故事,号为天后,未几,追尊为大圣天后,改号为则天太后。”[4]《新唐书》载:“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瞾……十一月,崩,谥曰则天大圣皇后。唐隆元年,改为天后;景云元年,改为大圣天后;延和元年,改为天后圣帝,未几,改为圣后;开元四年,改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5]“是岁(神龙元年),后崩,年八十一,遗制称则天大圣皇太后,去帝号。谥曰则天大圣后,袝乾陵”[6]根据这些记载,碑文对武则天的记载当为: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瞾,在位二十一年,寿八十一,袝乾陵。

     碑文对唐中宗皇帝李显的记载为:“中宗太和天圣大昭孝皇帝,□□,高宗第七子,在位□年,寿三十三,陵曰□,□□……”考两《唐书》的《中宗本纪》,其尊号均为“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今释前一“大”为“太”,后一“大”为“天”,有误,当从两《唐书》。尊号之后缺两字依前例应为名讳,据两《唐书》的《中宗本纪》应为“讳显”。在位数年前缺一字当为“七”字。关于其寿数释文为“三十三”,有误,《唐书》的《中宗本纪》均作:“皇帝崩,年五十五”。碑文“陵曰”后剥缺,《旧唐书》载:“庙号中宗,十一月已酉,葬于定陵。”[7]关于唐中宗的定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所辖的富平县,“定陵在西北十五里龙泉山。”[8]中宗的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上》均作“中宗和思顺圣皇后赵氏”。中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中宗四男,章庶人生懿德太子重润,后宫生庶人重福、节愍太子重俊,殇帝重茂。”[9]根据这些记载,唐中宗的碑文当为: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在位七年,寿五十五,陵曰定,在富平,皇后赵氏,四子。

关于睿宗皇帝,碑文剥蚀严重。据《新唐书》的记载:“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也。”“开元四年六月,崩与百福殿,年五十五,谥曰大圣真皇帝。天宝十三载,增谥玄真大圣大兴皇帝。”[10]开元四年“十年庚午,葬大圣真皇帝于桥陵。” [11]关于唐睿宗的桥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在,京兆府华州冯翊郡所辖的奉天县,“桥陵在西北三十里丰山。”[12]睿宗的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上》均作“睿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睿宗昭成顺圣皇后窦氏”,窦氏以子(玄宗)贵而先袝睿宗室。睿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睿宗六子,昭成顺圣皇后窦氏生玄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生让皇帝,宫人柳氏生惠庄太子,崔儒人生惠文太子,王德妃生惠宣太子,后宫生隋王隆悌。” [13]根据这些记载,唐睿宗的碑文当为: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在位三年,寿五十五,陵曰桥,在奉先,皇后窦氏,六子。

关于玄宗皇帝,碑文同样剥蚀严重。据《旧唐书》的记载:“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上元二年四月甲寅,崩于神龙殿,时年七十八。群臣上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初,上皇帝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岗有龙盘凤翥之势,复近先莹,谓侍臣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得奉先陵,不忘孝敬矣。’至是,追奉先旨以创寝圆,以广德元年三月辛酉葬于泰陵。”[14]玄宗的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上》均作“玄宗贞顺皇后武氏”。玄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玄宗三十子。”[15]根据这些记载,唐玄宗的碑文当为: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四十六年,寿七十八,陵曰泰,在奉先,皇后武氏,三十子。

唐玄宗以后唐宪宗以前的碑文全部剥蚀,根据两《唐书》的记载,当为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

关于唐肃宗,据《旧唐书》的记载:“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上崩于长生殿,年五十二。群臣上谥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宝应二年三月庚午,葬于建陵。”[16]关于唐肃宗的桥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所辖的醴泉县,“建陵在东北十八里武将山。”[17]肃宗的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下》均作“肃宗章敬皇后吴氏”。肃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肃宗十四子。”[18]根据这些记载,唐肃宗的碑文当为: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在位七年,寿五十二,陵曰建,在醴泉,皇后吴氏,十四子。

关于唐代宗,据《旧唐书》的记载:“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肃宗长子。”“上崩于紫宸之内殿。遗诏皇太子柩前即位。壬戌,迁神柩于太极殿,发丧。八月庚申,群臣上尊谥曰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十月己酉,葬于元陵。十二月丁酉,袝于太庙。”[19]其寿数,据《新唐书》的记载:“上崩于紫宸之内殿,年五十三。”[20]关于唐代宗的桥陵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所辖的富平县,“元陵在西北二十五里檀山。”[21]代宗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下》均作“代宗睿真皇后沈氏”。代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代宗二十子。”[22]根据这些记载,唐代宗的碑文当为: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肃宗长子,在位十八年,寿五十三,陵曰元,在富平,皇后沈氏,二十子。

关于唐德宗,据《旧唐书》的记载:“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讳适,代宗长子。”“二十一年春正月癸巳,上崩于会宁殿,享寿六十四。甲午,迁神柩于太极殿。丙申,发丧,群臣缟素。皇太子即位。永贞元年九月丁卯,群臣上谥曰神武孝文,庙号德宗。十月己酉,葬于崇陵,昭德皇后王氏袝焉。”[23]关于唐德宗的崇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所辖的云阳县,“崇陵在北十五里嵯峨山。”[24]德宗的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下》均作“德宗昭德皇后王氏”。德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德宗皇帝十一子。”[25]根据这些记载,唐德宗的碑文当为: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讳适,代宗长子,在位二十六年,寿六十四,陵曰崇,在云阳,皇后王氏,十一子。

关于唐顺宗,据《旧唐书》的记载:“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德宗长子。”元和元年正月丙寅朔,皇帝(宪宗)率百僚上太上皇尊号曰应乾圣寿。甲申,太上皇崩于兴庆宫之咸宁殿,享年四十六岁。六月乙卯,皇帝率群臣上大行太上皇谥曰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秋七月壬申,葬于丰陵。”[26]“大中三年,增谥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27]关于唐顺宗的丰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所辖的富平县,“丰陵在东三十三里金山。”[28]顺宗的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下》均作“顺宗庄宪皇后王氏”。顺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顺宗皇帝二十三子。”[29]根据这些记载,唐顺宗的碑文当为: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德宗长子,在位一年,寿四十六,陵曰丰,在富平,皇后王氏,二十三子。

碑文所记唐宪宗李纯的尊号、名讳、在位数、皇后、子嗣、与两《唐书》宪宗本纪所记相符。关于宪法宗的陵号与陵址,《庆阳地区志艺文志》对碑文的释文为“陵曰□,在奉天。”曰字后剥蚀之字当为“景”字。关于唐宪宗的景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华注州冯翊郡所辖的奉先县,“景陵在西北二十里金炽山。”[30]释文以“先”为“天”,有误,当从《新唐书》。
  碑文所记唐穆宗李恒的尊号、名讳、在位数、皇后、子嗣与两《唐书》宪宗本纪所记相符。关于穆宗的陵号与陵址,《庆阳地区志艺文志》对碑文的释文为“陵曰□,在奉天。”曰字后剥蚀之字当为“光”字。关于唐穆宗的光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华注州冯翊郡所辖的奉先县,“光陵在北十五里里尧山。” [31]释文以“先”为“天”,有误,当从《新唐书》。
  唐穆宗以后唐文宗这前释文缺了唐敬宗一朝,据《新唐书》的记载:“敬宗睿开昭愍孝皇帝讳湛,穆宗长子也。”“(宝历三年)十二月辛丑,刘克明等同谋害帝,即时殂于室内,时年十八。群臣上谥曰睿开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太和元年七月十三日葬庄陵。” [32]关于唐敬宗的庄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郡所辖的三原县,“庄陵在西北五里。” [33]敬宗的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下》均作“敬宗贵妃郭氏。”敬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敬宗五子” [34]根据这些记载,唐敬宗的碑文当为:敬宗睿开昭愍孝皇帝讳湛,穆宗长子,在位三年,寿十八,陵曰庄,在三原,贵妃郭氏,五子。
  唐开宗以后唐僖宗以前的碑文全部剥蚀,根据两《唐书》的记载,当为唐宣宗、唐懿宗。
  关于唐宣宗,据《新唐书》的记载:“宣宗元圣至明成开献文睿知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也。”“(十三年)八月癸巳,皇帝崩于咸宁殿,年五十。谥曰圣开献文孝皇帝。咸通十三年。加谥元圣至明成开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35]《旧唐书》载曰:“群臣上谥曰圣开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十四年二月,葬贞陵。” [36]关于唐宣宗的贞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京兆郡所辖的云阳县,“贞陵在西北四十里。” [37]宣宗的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下》均作“宣宗元昭皇后晁氏。”宣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宣宗十一子” [38],根据这些记载,唐宣宗的碑文当为:宣宗元圣至明成开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在位十三年,寿五十,陵曰贞,在云阳,皇后晁氏,十一子。
  关于唐懿宗,据《新唐书》的记载:“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宣宗长子也。”“(十四年)七月辛巳,皇帝崩于咸宁殿,年四十一。” [39]《旧唐书》载曰:“崩于咸宁殿,圣寿四十一。百僚上谥曰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十五年二月,葬简陵。” [40]关于唐懿宗的简陵的陵址,据《新唐书》所载:京兆府京兆郡所辖的富平县,“简陵在西北四十里。” [41]懿宗的皇后,两《唐书》的《后妃传下》均作“懿宗惠安皇后王氏。”懿宗的子嗣数,据《旧唐书》载:“懿宗八子” [42]根据这些记载,唐懿宗的碑文当为: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宣宗长子,在位十四年,寿四十一,陵曰简,在富平,皇后王氏,八子。
  碑文对唐懿宗以后的唐僖宗、唐昭宗、唐昭宣光烈孝皇帝(哀帝)的记载基本与两《唐书》相符,只是唐昭宗的陵址“在维氏”,据《新唐书》所载:河南府河南郡所辖的缑氏县,“有和陵,在太平山。” [43]释文有误,当从《新唐书》。
  碑文落款中薛王十二世孙的名讳有缺字,由于正史无载,碑阴面“李氏世系图”的剥蚀,故无法补全。另外,刊刻之人所剥蚀的文字也因缺乏史料而不可补全。
  综前所考,补正后的“唐朝列圣之碑”释文当为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讳渊,字叔德。在位九年,寿七十一,陵曰献,在三原。孝皇后窦氏,二十二子。
  太宗文开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在位二十三年,寿五十三,陵曰昭,在醴泉,后长孙氏,十四子。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在位三十四年,寿五十六,陵曰乾,在奉天,皇后开氏,八子。
  则天顺圣皇后开氏讳
,在位二十一年,寿八十一,乾陵。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在位三年,寿五十五,陵曰桥,在奉先,皇后窦氏,六子。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四十六年,寿七十八,陵曰泰,在奉先,皇后开氏,三十子。
  肃宗文明开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在位七年,寿五十二,陵曰建,在醴泉,皇后吴氏,十四子。
  代宗睿文孝开皇帝讳豫,肃宗长子,在位十八年,寿五十三,陵曰元,在富平,皇后沈氏,二十子。
  德宗神开孝文皇帝讳适,代宗长子,在位二十六年,寿六十四,陵曰丰,在富平,皇后王氏,二十三子。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德宗长子,在位十五年,寿四十三,陵曰景,在寿先,皇后郭氏,二十子。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在位四年,寿三十,陵曰光在奉先,孝皇后王氏,五子。
  敬宗睿开昭愍孝皇帝讳湛,穆宗长子,在位三年,寿十八,陵曰庄,在三原,贵妃郭氏,五子。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讳昂,穆宗第二子,在位十四年,寿三十三,陵曰章,在富平,二子。
  开宗至道昭肃孝皇帝讳炎,穆宗第二子,在位六年,寿三十三,陵曰端,在三原,贤妃王氏,五子。
  宣宗元圣至明成开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在位十三年,寿五十,陵曰贞,在云阳,皇后晁氏,十一子。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宣宗长子,在位十四年,寿四十一,陵曰简,在富平,皇后王氏,八子。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懿宗第五子,在位十五年,寿二十七,陵曰靖,在奉天,二子。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贵州李阅补:讳晔,
懿宗第七子,在位十六年,寿三十七,陵曰和,十七子。)

    哀帝李拀)讳祝,昭宗第九子,在位三年,寿十七,陵曰温。

  自唐末昭宣天祜三年丙寅(贵州李阅注:当为唐哀帝天佑三年,公元906年),至金明昌二的辛亥岁,通记二百八十五年。
  大金明昌二年岁次辛亥(贵州李阅注:即南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十一月丙午朔十五日庚申,薛王(贵州李阅注:唐朝最后的薛王为李知柔,系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李隆业的曾孙,唐末相昭宗,从辈份上看应是唐昭宗的高祖辈)十二世孙李
□□人共立,薛王十三世孙李天章立碑□□
  原乡贡进士王君广书丹,秀杜康屯刊。

(李阅注:薛王为李知柔,约生于830年,卒于900年12月。玄宗李隆基的兄长、薛王李隆业之曾孙,嗣王位,为宗正卿,后任京兆尹,疏通郑、白之渠,灌溉农田,无干旱之苦,百姓为之请功。加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判度支,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后为清海军节度使,在镇廉洁,贡献有时,进检校太傅,兼侍中。李知柔历仕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四朝,官位通显,为宗室之冠。


  注释:
  [1]《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2]《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3][8][12][17][21][24][28][30][31][33][37][41]《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一》
  [4]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
  [5] 《新唐书》卷四《则天皇后本纪》
  [6] 《新唐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一《后妃上》
  [7] 《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
  [9] 《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中宗诸子》
  [10][11] 《新唐书》卷五《睿宗本纪》、卷五《玄宗本纪》
  [13] 《旧唐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四十五《睿宗诸子》
  [14] 《旧唐书》卷八、九《玄宗本纪》
  15] 《旧唐书》卷一0七列传传第五十七《玄宗诸子》
  [16] 《旧唐书》卷十《肃宗诸子》、《代宗诸子》
  [18][22] 《旧唐书》卷一二列传第六十六《肃宗诸子》、《代宗诸子》
  [19] 《旧唐书》卷十一《代宗本纪》
  [20] 《新唐书》卷六《代宗本纪》
  [23] 《旧唐书》卷十二、十三《德宗本纪》
  [25][29] 《旧唐书》卷一五四列传第一二0《德宗诸子》、《代宗诸子》
  [26] 《旧唐书》卷十四《顺宗本纪》
  [27] 《新唐书》卷七《顺宗本纪》
  [32] 《旧唐书》卷十七《敬宗本纪》
  [34][38][42] 《旧唐书》卷一七九列传第一二五《敬宗诸子》、《宣宗诸子》、《懿宗诸子》
  [35] 《新唐书》卷八《宣宗本纪》
  [36] 《旧唐书》卷二十《宣宗本纪》
  [39] 《新唐书》卷九《懿宗本纪》
  [40] 《旧唐书》卷二十一《懿宗本纪》
  [43] 《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二》


  作者简介:王昭义,陇江学院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