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x2 5000:中国图书的定价制度研究(三)-百道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33:58

中国图书的定价制度研究(三)

作者:陈昕 时间:2010年11月12日

点击订阅《出版日报》 分享到微博:  打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搜狐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收藏

下篇 如何看待中国图书价格不断走高的事实
 

    中国图书价格是否偏高,业内人士和普通民众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判断:普通民众普遍认为中国图书价格偏高,价格已经成为影响其购买图书的主要制约因素;与此相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图书价格并不高,甚至还很低。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解读是正常的,但反差如此之大则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深思。
    本研究报告的下篇仍然从经济学视角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力图给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回答,并把上述两种矛盾的观点统一到一个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中。我们首先从历史和实证层面考察中国图书定价制度和图书价格水平的演化,对这一过程给出一个客观描述;然后分别从产业外和产业内两个视角深入考察影响图书价格水平变化的各种因素。产业外视角主要包括图书价格在商品价格体系演化中的客观定位,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建设及收入分配等因素对图书价格的影响;产业内视角则包括图书质量、商业模式、定价策略等。

一、 中国图书定价制度和价格水平演化的历史进程——实证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决定了图书定价制度的市场化取向。在研究图书定价制度的市场化改革问题时,我们不仅要重视图书定价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转变的历史过程,而且更应该注重市场因素对图书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这种实证分析区别出了图书价格变化与印张价格变化的明显分化,印证了印张定价作为计划经济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同时明确指出市场化转型时期,收入差距的扩大造成了不同收入消费群体对图书这一超必需品需求的不同步性,而图书定价制度的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图书定价与售价的差距。

1、中国图书定价制度的历史回顾:市场化改革的取向

    以中国市场化进程为观察脉络,可以把中国图书价格定价制度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定价时期;第二阶段主要以印张定价为主要机制;第三阶段依然以印张定价为基础,但突出了对出版社利润的考虑;第四阶段则确定了市场化改革的取向。

(1)1949年-1955年:短暂的自我定价时期,成本加成定价

    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价格由出版社制定,定价原则是“成本+利润+税收”,当时政府干预主要体现在出版方针的制定和监督执行方面,对具体的微观定价没有严格的要求与规定。

(2)1956年-70年代末:价格管制时期,价格低品种少,图书供给不足

    这一时期实行图书统一定价标准,即价格管制与低定价,图书出版业“保本微利”,出版社要使图书能够盈利或者多盈利,只有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单位成本,而与之对应的图书品种则并不丰富。1978年全国出版书籍8941种(其中新出7594种),与1956年出版的25439种(其中新出16751种)相比 ,不仅图书品种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同时这一时期图书的人均供给也没有显著增加,1956年人均图书占有量是2.8册,1978年是3.9册。

(3)80年代初-1992年:计划与市场过渡时期,计划性涨价,恢复性调整

    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改革。第一次改革是在1984年,该年11月文化部发出《关于调整图书定价的通知》,对图书定价管理体制进行初步改革,并规定中央一级出版社图书定价标准的幅度。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与1973年相比,此次图书定价上调约60-80%。第二次改革是在1988年,新闻出版署先后转发了《同意印数在3000册以下学术著作和专业著作可参照成本定价的通知》和《关于改革书刊定价办法的意见》,把图书的定价权进一步下放给出版社。1989年,中国的图书定价水平又一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可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放开部分图书的定价权,以实现当时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的相对平稳过渡。这一阶段的图书价格增长,也可以归纳为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图书定价回归市场化后对扭曲价格的调整,因此,这期间图书定价的调整幅度是相当大的。

(4)1992年以后:市场化时期,体制释放引发的价格上涨

    1992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关键年份,这一年,中国正式选择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取向的发展路径。这一时期是中国经历从计划到市场的深入变革时期,1993年图书价格改革再次启动,在明确中小学课本由政府确定印张定价标准并核价外,一般图书价格由出版社自行定价,发行折扣也由出版社和发行商自行商定。由此,图书定价正式进入了市场化阶段。图书价格在整体商品价格结构进行市场化调整的背景下,经历了由体制性释放所引发的价格上涨。与此同时,图书品种也日益多样化,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图书价格市场化后最初实行的仍是固定价格制度,其价格采取的是由生产者(出版社)决定的方式,实行转售价格维持制(RPM)。市场化初中期,出版社运用价格歧视等策略突破成本定价的模式,高价位图书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之下,图书价格作为一个涉及读者、作者、出版社等多方利益的敏感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多次争议。

2、中国图书价格的攀升:宏观分析

    图2.1简单反映了中国图书价格(平均每印张定价和平均每册图书定价)与几个重要经济变量,包括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CP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这里,我们对除CPI以外的变量都作了指数化处理,以1985年的值为100,与CPI建立直接对应性。
这里我们重点考察如下的一些基本关系:

(1)中国图书每册平均定价、每印张平均定价与CPI的关系

    1985年后,图书每册平均定价和每印张平均定价的涨幅均高于同期的CPI,特别是在1992年之后,二者同CPI的差距逐渐拉大,呈现出较明显的喇叭形,但到2000年以后,图书每册定价和每印张定价的上涨势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每册图书的价格仍然在以较高的速度上涨,而每印张定价则变得平缓了许多。


    为了能够详细地观察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相关处理,做成了表2.1。从该表可以看出,中国图书价格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上涨趋势:1985年到1991年的6年间,图书每册和每印张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而同期CPI的涨幅也比较高;1992年到2000年,图书每册价格依然涨势如虹,而每印张价格的涨幅则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2001年到2009年,每印张价格的涨幅随同CPI一起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而图书每册价格的涨幅尽管也出现了回落,但实际上涨水平依然可观。

    从表2.1可以看出,图书每册价格和每印张价格的涨幅远远高于同期CPI的涨幅,这表明图书价格的上涨幅度要高于同期消费品整体价格的上涨幅度,这也印证了我们上文分析的性质1,即对出版企业而言,由于图书价格弹性远小于1,因此,上调价格总是出版企业的最优选择。


    由于课本在图书总定价中占有重要份额,比如1998-2008年课本定价金额占全国图书定价总金额的比例高达33.10-42.20% ,而中小学课本的价格主要由行政手段控制,因此剔除课本后的书籍价格变化,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国图书定价市场化改革后的基本情况(见表2.2)。同样对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以1997年为100,则可以看出,到2009年,图书价格指数为236,而书籍(剔除课本)的价格指数为245(图2.2)。这表明市场化后书籍价格上涨幅度要比图书整体上涨幅度还要高。




(2)图书价格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关系

    把性质1和性质2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图书价格将出现一个更高水平的增长。图2.1反映了这一趋势。可以看出,每册图书定价的上涨幅度要略高于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并且在收入水平增长较快的1994以后,图书价格与收入相比表现出更为迅猛的增长态势,只是到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率才超过了图书价格的增长率。

    理论部分的分析已经表明,图书是一种超必需品,即它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因此,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居民用于图书消费金额的增长率要高于其他收入弹性较低的商品。图2.3反映了这一现状。这里我们用图书总定价来代表居民图书的总消费额 ,同时对其进行了指数化处理(1985年=100),其增长率在我们的考察期内(1985-2009年)要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样作了指数化处理)的增长率,只是在2005年以后,这一关系才发生了逆转。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图书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我们从图2.1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即2005年以后,每册图书的价格增长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缓,从2000年以来的年均增长率10%的水平,降到2005年以后的5%;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社会消费品这个一篮子商品中,高收入弹性商品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主要是由城镇居民贡献的),比如娱乐休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高档电器、汽车、其他奢侈品等等,这样,在居民总消费支出中,用于图书的比例开始出现相对减少。

(3)需求变化与图书价格的关系

    1978年以来,中国每种图书的平均印数一路走低,30年间下降了10倍多(图2.4)。由性质3和性质4可知,图书作为一种以提供内容、信息为主要特征,且差异化显著的产品,走向多品种、小印数模式是其发展的必然。因为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兴趣、爱好的范围会越来越宽广,那种一本书让所有人都喜欢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相反,针对细分市场、特定群体甚至是少数个人而因需定制的图书的比重会越来越高。图书的品种越来越多,而每种图书的平均印数则在不断下降,这一情况不仅在中国表现明显,而且也是世界图书出版业的一个普遍现象。

    性质4决定了图书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特性,产量越大,其成本越低,而在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图书的成本会随之提高,相应地,图书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这种趋势会进一步扩大图书的差异化,强化其垄断性,出版社的价格歧视战略会制定得更充分。因此,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图书价格依然存在持续走高的可能。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受众很小、专业化很强的研究报告一般都会制定远高于一般图书的价格(一般都高达几千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中国专业图书价格的未来走势。


(4)简要的小结

    上面的实证分析已经表明图书价格的上涨幅度要远高于同期的CPI,也就是说,相比社会总体消费品而言,图书价格的上涨要更加明显一些,在某些阶段甚至会表现为迅猛上涨。但正如我们在理论部分所分析的,这种发展态势大体上是符合图书的经济属性的。当然,仅凭现有的资料,我们还不能得出判断,中国图书的价格上涨是否属于一种合理的、良性的上涨。

3、中国图书价格的结构:微观分析

    图书价格的结构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图书价格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1)图书定价与售价的关系

    许多研究者在采用每册图书价格来分析图书价格走势时,所用的数据往往是图书标示的价格,也就是图书的名义价格,但其实际成交价才是消费者真正付出的成本,因此,实际成交价格要比图书的名义价格更重要。

    由于单品种图书的实际售价监测是一个涉及面较广且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根据“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提供的2007-2008年动销品种数据制作了价格比较表2.3。虽然该系统监测的并非全部图书,但开卷系统的数据规模仍具有全国性和代表性。 从表2.3可以看出,至少在2007年和2008年,该系统监测到的动销图书实际成交平均价格是其定价的59%和56%,也就是说,图书整体上很可能是在打6折销售,尽管这其中的情况很复杂,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而如果按《中国出版年鉴》的数据,2001-2007年的7年间,图书实际总销售价格与总定价的比率大约是0.77-0.8的水平。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其一,图书实际销售价格并没有标示的那样高,因此,仅仅从图书定价的角度来讨论书价是不全面的,会导致许多人对图书价格的误读。

    其二,在出版与发行(也包括零售)之间的关系上,后者占据更强势的地位,对价格的影响力也更大。



(2)图书价格的结构分析

    在理论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已提及,不同类型的图书的经济属性是不一样的,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专业类图书的价格弹性要低于大众图书,并且二者的生产规模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相比较而言,专业类图书的价格一般要高于大众类图书,无论是中国的图书市场和还是发达国家的图书市场都是如此。表2.4是英国图书市场的结构,很明显可以看出,专业类、科技类图书的价格要远高于大众类图书。


    中国的图书结构也大体如此,从表2.3中可以看出,社科、科技等图书(接近于专业图书)的定价最高,而生活休闲、少儿等图书(接近于大众图书)的定价较低,这符合我们前文的判断,即专业类图书的差异性和垄断性更强,因而更容易定高价。

    但从实际销售价格来看,专业类图书与大众类图书的价格差异则缩小了许多。高定价的专业类图书折扣更为明显,特别是社科类图书,其折扣率是除文艺类图书以外最高的。定高价但却卖不了高价,是我国专业类图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发达国家则普遍采取的是平装书与精装书的价格歧视策略,精装书定价高,面向高收入、高偏好读者群,而平装书则低定价,面向收入低、偏好不强的读者。价格歧视战略不仅可以保证出版企业收益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保证低收入群体同样可以消费得起图书,从而增加了社会福利。

    如果与发达国家的价格结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专业和科技类图书的价格仍然相对偏低。我们对表2.3和表2.4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表2.5。它反映的是每种类型图书的平均价格与整体图书平均价格的比率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图书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英国,专业类和科技类图书的价格不论平装还是精装,大约都是儿童类图书的5倍以上,是小说类图书的3—4倍,是非小说类图书的1.5倍左右。相比较而言,中国不同类型图书的价格差要小得多,比如售价最高的科技类图书是少儿类图书的2.5倍左右,社科类图书是少儿图书的2倍左右。


(3)出版—发行的关系与图书定价

    一般而言,一本图书的价值链是这样构成的:成本约占图书定价的35-40%,出版社的毛利润约占定价的20-25%,经销商获得定价的5-10%,余下的25-30%归零售商所有。这样,出版社的名义利润水平最高,而零售商的利润水平最低,扣除书店的营业成本后,估计一般不超过5%。 近几年民营书店多数处于惨淡经营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上面的判断。在此情形下,书店也同样倒逼出版社提高图书定价,因为在发货折扣一样的情况下,书店一般会选择定价较高的图书进行销售,以维持或提高利润。

    目前的出版—发行关系是:出版社承担着产业的主要风险,图书一旦滞销书店可以全部无条件退给出版社,出版社还要承担书商、书店的诚信风险,频频受到不能及时结款的困扰。从经济学角度而言,高风险获得高收益是必然的,否则这一行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因此,目前出版社与发行、零售企业的风险—收益关系是匹配的,但如果发行和零售环节的退货风险和欠款风险一旦成为常态,则出版社的利润空间事实上会受到打压。在实际利润空间缩小的情况下,出版社往往会采取提高价格以进一步扩大图书整体利润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收益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价格的上涨。

二、如何看待图书价格不断走高的事实——产业外视角

    实证分析已经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图书价格不断走高,并且是以超过整体消费品价格上涨的速度在不断走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看待图书价格不断走高这一事实?前文对此已作了一个初步的回答,概括起来就是:

    其一,价格走高符合图书的经济属性,即高收入弹性、低价格弹性、垄断性。

    其二,价格走高符合图书的发展趋势,即多品种、小印数。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价格的上涨。

    其三,出版—发行的关系,或者说出版业风险的分担机制,即风险主要集中在出版社,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书价的上涨。

    其四,整体而言,根据中国出版年鉴和北京开卷系统监测的结果显示,图书的实际销售价格远低于名义价格,前者一般是后者的60-80%,即图书价格的实际上涨率并没有图书标示价格反映的那样高。这一方面表明出版社已经采取了价格歧视战略(跨期的价格歧视);另一方面,我们从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专业类图书的降价幅度是最高的,这也折射出中国图书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专业图书不“专业”,因而价格存在“虚高”。

    这里的四点判断只是表明,图书价格上涨是符合其经济属性的,但并没有正面回答为什么许多人认为书价很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书价高与不高并不是一个客观结果,而是人们的一种主观上的感觉。因此,当我们说书价很高时,事实上已经隐含了一个比较的基准,即相比于这个基准,图书的价格高了许多。

    下面,我们从商品价格体系调整的角度来考察图书价格与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差异,从而把图书价格的变化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来考察,这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图书价格的变化程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报告将进一步剖析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图书价格很高的原因。

1、商品价格体系调整与图书价格上涨

    图书价格高与不高是一个比较的结果,如果选择的比较对象不同,显然比较的结果也会不同。因此,系统的比较要比单一的比较更具有客观性和可信度。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不同商品的价格组成的价格结构体系也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过程中。简而言之,商品价格走势是由商品的供求决定的,具体而言,影响供求的微观基础又可分解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消费偏好、生产技术以及产业组织(反映竞争程度)。

    上述几方面的因素对所有商品的价格走势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那些收入弹性大、价格弹性低的商品(服务)的价格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反之,则会逐步走低;从生产技术角度看,那些容易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的商品,其价格也会逐步走低,有许多商品的降幅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从产业组织角度而言,那些容易形成垄断的产品的价格更容易“高高在上”。

    因此,正如我们看到的,商品价格结构体系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有的商品(服务)保持了与CPI同步的变化,有的商品(服务)出现大幅上涨,有的商品(服务)则在缓慢或迅猛地下降。比如,与商品相比,服务的价格上涨幅度更大,原因在于服务的收入弹性更高,价格弹性更低;艺术品、奢侈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更大,而计算机、手机、汽车、家电等商品的价格甚至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原因在于前者是非标准化的,而后者则是标准化产品;品牌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要高于非品牌商品,原因在于前者具有更高的垄断程度。

    上述分析已经勾勒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调整的一个基本趋势,而中国几十年价格结构体系的变化也基本上是符合这一趋势的。但由于中国经历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因此,价格体系的调整幅度表现得更为剧烈。下面是我们归纳出的一些基本事实:

    (a)许多标准化工业品的价格几乎保持不变。以自行车为例,上世纪60年代,平价自行车价格约为160元,当时还在此基础上推出了高价自行车,定价为500-600元不等。到目前为止,自行车的价格依然在这一区间内波动。上世纪80年代彩色电视机价格大约在2000元左右,与目前的价格相仿。但当时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往往是一个普通居民半年的工资,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行车都是最紧俏的工业品。电视机也同样如此,当时一台电视大约要占城市居民一年的家庭收入(198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39.1元)。而1985年一本图书的平均价格是0.59元,自行车和电视机的价格是图书的300倍和3000倍。

    (b)还有一些标准化工业品的价格大幅下降,甚至是“高台跳水”。以汽车为例,1985年上海大众的普通型桑塔纳轿车上市之初,价格高达20多万元一辆,属于绝对的奢侈品,对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遥不可及;进入21世纪后,普通型桑塔纳轿车的价格已经降到了7万元左右,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与此相类似的商品还包括:台式和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如果考虑到性能和质量,其价格不知下降了多少倍。

    (c)许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尽管没有具体数字,但涨幅超过图书的比比皆是。比如邮资,80年代一封外埠平信的邮资为0.08元,目前为1.2-2元,上涨了约20倍;单一票价制的公共汽车,1985年的票价为0.05元,2000年为1元,2000年是1985年的20倍;电影票价,1980年为0.15元,目前20元几乎是最便宜的,涨了100多倍;另外,像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的价格涨幅也大体上经历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增长。在商品系列中,像烟草、服装、化妆品等的涨幅也是比较高的,比如1985年最好的中华烟也不过是几角钱,现在高级烟中上百元的比比皆是,涨幅至少在100倍以上。

    (d)许多服务的价格上涨幅度为无穷大。比如大学教育,90年代以前基本是不收学费的,但现在年学费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涨幅可以看作是无穷大。另外,住房价格也是如此,在计划体制年代住房基本上是不花钱的,而现在则要耗尽一个中产家庭十几年的收入。

    简单地比较已经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商品价格结构体系经历了一个剧烈的动荡调整期,有的商品价格在不断上涨,而有的则在不断下降,图书只是不断上涨的一系列商品和服务中的一种,超过其涨幅的商品和服务比比皆是。

    既然如此,为什么图书价格会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并受到国家决策层的关注?为什么图书价格上涨会成为众矢之的?我们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图书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性质5),它除了是一种可以为出版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带来经济利润的工具外,还承载了太多的非经济功能,比如教化民众,传播知识和思想,提高社会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等等。考虑到这些非经济因素,如果图书价格让大多数人难以企及或给其带来很大的生活压力的话,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远比“高价烟”、“高价酒”、“高价月饼”要大得多。这也正是为什么医疗和教育市场化后的价格高企最容易为人们所诟病的原因。

    因此,图书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应该能够让大多数人消费得起。由此,我们必须要考察一下我国的收入差距水平和人口文化因素。

2、收入差距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据统计,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分别从1985 年的739元和673元上升到2007年的13786元和9997元,上涨了18.6倍和14.9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则分别从1985 年的398元和317元上升到2007年的4140.4元和3223元,上涨了10.4和10.2倍。但是在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却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首先是劳动者收入与企业家收入的差距在拉大。从收入角度观察GDP的结构(表2.6),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劳动者份额和企业盈余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这表明劳动者和企业家(企业盈余以利润的形式转化为企业家股份回报)两个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如果考虑到劳动者和企业家数量的多寡,则可以判断出中国的财富持续在向少数群体进行集中。


    其次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城乡收入比由1985年的1.86倍扩大到2009年的3.33倍,如图2.4所示。
 
    第三是城市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处于不断拉大的过程中,最低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差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明显的喇叭形(表2.7)。


    对于中国整体收入差距的研究也进一步支持了上述判断,据李实等人的研究,200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4,比1995年高出1.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上升幅度最大,比1995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达到0.319。而农村基尼系数则有所下降,从1995年的0.381下降为2002年为0.366。 进一步观察城乡收入差距在全国收入差距中的影响则可以运用泰尔指数进行分解,把全国收入差距分解为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农村内部等三个部分。分解以后,得出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全国收入差距所占的比重:1988年的时候是37%、1995年上升到41%,而2002年则上升至46%,这说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在全国收入差距中占的比例更大,并不断上升。 上述数据都说明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是导致全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收入差距扩大,表明贫富差距的悬殊程度在增加,或者说有相当比例的人群并未享受到多少经济发展的成果。尽管我们没有具体数字表明这一群体人数有多少,但从世界一般规律而言,财富总是集中在少数人群手中,基尼系数越大,集中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可以认为,尽管从平均收入的角度而言,中国图书的价格并不是很高(无论是同其他商品比较还是同国外图书比较),但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图书的价格就显得有些昂贵了,如果这部分群体比例很大的话,则这一群体的主观感受就会转化为社会的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