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被爱情背叛的句子:中国远古民族融合的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31:03
关于[中国远古民族融合的背景]的字幕:
  • 现在我讲第二个问题,就是第二个小问题,就是“中国远古民族融合的背景”,也就是为什么会发生融合现象,如果一个民族它很孤立,住的距离别的民族很遥远,它就很难出现民族融合关系了,那么它要是发生民族融合关系,
  • 一定有它的条件,我现在就讲一下,中国远古民族融合的背景,它的背景条件。我所说的远古是什么时候呢?就是我们文献上记载的,尧舜时期,尧、舜,再往后就是夏、商,就是这一个时期,就比较远,
  • 那么中国远古民族融合的这一个背景,它有什么条件呢?我讲了两点,一点是客观上,客观条件就是地域分布,它的地域分布各个民族之间
  • 是不是很遥远?还是比较接近?地域分布这是个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他这个民族观,就是他对于其他的民族是怎么看待,是互相仇视,还是有一个和谐的态度?这是主观的,我就是要讲主、客观条件,先谈客观。
  • 中国远古时期的民族,我们的文献记载的主要是在黄河流域,那个时候的文献,还没有可能记载到更远,你比如像长江流域,长江以南,伸延至南方到了广东、广西,那么西方记载到你比如甘肃是可能的,记载到新疆,那或是更遥远,
  • 那也没有可能,那北方的民族,记载到大漠以北,蒙古高原以北,那不可能,所以中国远古时期的民族,我们的文献记载的主要记载的是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那么黄河中下游有哪些民族呢?
  • 我们上边所讲的已经分布在这些地区,你们比如华夏(族),在今天的河南的西北部,山西的南部,黄河流域,你比如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也就是中原地区华夏以外的周边民族了,再远,你比如像东方,东夷,
  • 东夷在山东一带,河北东部,那么这不就是在黄河的下游吗?南蛮,那么南蛮的淮水流域,淮水再往南,顶多到长江流域,要记载到长江以南,那还是困难的,西边记到陕西、甘肃东部
  • 那么北边到今天的陕西,山西的中北部,河北的北部,燕山以南,大体上是这个地区,那么这个地区的民族,居住的是个什么特点呢?基本上是大分散,小聚居,并不是一个民族,你比如东夷,全体住到东边,
  • 南蛮,全体住到南边,西戎,全体住到西边,北狄,全是住在北边,一开始是个什么状况,大家也不了解,但是这些民族有杂居现象,所以我们叫它大分散,小聚居,对一个民族来说,它是分散到几处,那么但是它无论分散到哪了,它这个民族,
  • 还是聚居在一起,叫大分散,小聚居,那么大分散、小聚居的情况,这里边就容易杂(居),你比如说戎和狄,他容易杂居,那么夷,和戎人,和狄人也容易杂居,那么南边,南蛮北狄也是这个样子,所以在文献上
  • 常常民族的名称有的时候叫,东边叫东夷,西边叫西夷,南边叫南夷,北边叫北夷,那么这就反映了民族有一定程度的杂居,但是总体来(看),大分散、小聚居,还是聚居的特点,是它的基本特点,聚居,民族聚居,不是和别的族杂居,
  • 那么在一块一块的有杂居现象,就是犬牙交错的现象,这是个,那么有杂居现象存在,就有融合的可能,它如果全是一个民族,住在一起,和别的民族远远隔离,那就不容易融合,这是说客观条件,一开始就存在着杂居现象。
  • 第二点,他这个民族观,这个民族观,从历史上文献来看,中国很早一些民族头人,华夏族的头人,你比如尧、舜,他们提出来的民族观,民族政治口号是什么呢?是“谐和万邦”,什么叫“万邦”?
  • “邦”本来是国,你不能说那个时候有一万个国,那这人类社会国家出现,是阶级出现以后,生产力强大发展,人类分为阶级,有了阶级剥削压迫,才出现国家,那么古代,这个“邦”,邦就是国,这是今天的概念,古代,它没有国邦,这个概念不像今天这么严格,
  • 因为我为什么说“谐和万邦”,实际就是一种民族观,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国,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那按照理论来说,“国”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出现了剥削压迫,才出现了国家,国家机器,有军队,有监牢狱,有法律,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 这都是后来的事情,那么在那个时候,我说的尧舜时期,是原始社会后期还没有国家,那么所以我就说的那个时候的“邦”的概念,不应该解释为国家,但是它有若干个部落,成千上万的部落,那么成千上万的部落,有的是一个一个的部落,也有的是几个部落联合起来,叫部落联盟,
  • 也是一个人类的群体,成千上万,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和平相处,所以叫“谐和万邦”,这个“谐和”,今天就是和谐了,那么一万个大大小小的部落,部落联盟相处,应该“谐和”,应该和谐,不是说他们没有战争,
  • 还是有的,但是基本态度是应该和谐,和平谈判解决问题,那么这就不是说,也有打仗的,这个我们不必说,说那个时候没有战争,不可能,但是,这个政治口号,是个主流,不然的话不会记载下来,那么“谐和万邦”呢?就是华夏族的头人,你比如尧,舜,
  • 他们倡导对待各个其他的民族,要用“谐和”的态度,也就是和谐的态度,那么这就是,我叫它这是我们最早的民族观,为什么我不叫它个“国家观”呢?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国家,那么是不是那个时候的人类共同体就叫做民族,
  • 这个民族的概念也是后来的,但是民族的概念,它包括着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并不是政治关系,所以我说这是我们最早的民族观,那么民族观后来在国内,他就(实行)德政,提倡尚德,也是和谐,
  • 那么对于民族之间要“谐和”,这就是说,中国远古民族融合的背景有两条,一条是客观的地域分布,大分散、小聚居,出现了民族杂居现象,但不是很大的了,但是它有了,主观的就是民族观是谐和万邦,是这两点,那么由于地域上,已经有杂居现象,
  • 后来在人为的造成更多的杂居,杂居容易促进融合,那么提倡民族和谐,提倡德政,民族之间互相尊重,那么他就要,就要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就要出现了这一个民族之间的融合关系,刚才我讲到的是,
  • 世界上有两个民族之间互相融合,这是个规律,那么还有一点,如果是多民族住上一块,有一个是大的民族,其他是小民族,小民族也有优点,大民族吸收小民族的优点,可是小民族更多地学大民族的优点,那么这个也形成了民族融合,这在世界上也有,
  • 在中国恰恰就是这个样,华夏族是个大民族,周边的民族是小民族,那么华夏族也吸收周边民族的优点,但是周边民族,更多地学习华夏族的优点,结果就是小民族慢慢地失掉了它的特点了,都融到大民族去了,那么这个样子
  • 就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小民族越来越少,大民族越来越大,华夏族越来越大,这是在世界上也有这种现象,那么在中国很突出,这就是由于地域分布,大分散、小聚居,出现了杂居现象,那么民族观,出现了“谐和万邦”的民族观,那么主导“谐和万邦”的
  • 民族观的民族是华夏族,所以它就这个,民族融合的推动力更大。那么第三点,也就是第一点是地域分布,第二点民族观,我还要讲一个第三点,那么到底你说的华夏族起主导作用,后来怎么样逐步地
  • 吸收周边的少数民族,小民族变成了华夏族这个过程,具体过程我后边再讲,我这里简单地讲讲华夏族和周边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第三点。古人是这样说的,中国古代,“夏时诸侯,号称万国”,
  • 夏朝,就是大禹治水的“大禹”,他创立的国家就叫夏朝,“夏时诸侯”,夏朝的时候那些诸侯,实际上不是诸侯,就是部落了,夏朝的时候那个部落,也就是“谐和万邦”,有上万个,这些部落后代人叫它诸侯,“夏时诸侯”,夏朝的时候的诸侯有多少?
  • 号称万国,有一万个国,就是“万邦”,“至商而有三千”,到了商朝多少呢?还有三千个,那么上万个还剩三千个,那六七千个上哪去了?不都融合了吗?“夏时诸侯,号称万国,至商而有三千,”“至周”,到了西周的时候有多少?“而有八百”,
  • 那么由三千变成八百,那两千多上哪去了,融合了,就是像滚雪球一样,有的越滚越大,小的就滚到大的里边去了,“夏时诸侯,号称万国,至商而有三千,至周而有八百,”那么到了春秋时代,“存者”还存的“仅百余国”,还剩一百来个了,西周的时候是八百,
  • 到了春秋的时候,变成一百来个,那六七百上哪去了,融合进去了,那么到了战国时候多少了?还剩了二十来个,那一百多个变成二十来个,那不又融合了吗?实际上到了战国的后期,只有七大国,秦,楚,齐,燕,韩,赵,魏,不是还剩七国吗?
  • 当然个别小的也有,你比如卫国,哪个“卫”呢?就是卫生的那个“卫”,那个一直存下来,因为那不起作用了,总体来是七国,那么当时的人就评论这个情况,我所说的这个话,是《吕氏春秋》,那是秦始皇以前,吕不韦时代,那个写的书里边
  • 就讲的这事情,当时,赵国有一个将军,叫赵奢,那个字在北京念shē,就是赵是赵子龙的“赵”,姓赵的“赵”,“奢”上边一个大小的“大”,下边一个“之乎者也”的者,就是奢侈,就是人浪费,奢侈,。赵奢,他是赵国的名将,很有地位的人,
  • 他说今天,他是战国人了,他说今天 ,“取古之为万国者”,古代是一万个国,“分以为战国七”,到了我们战国时代,还剩了七个,就是我刚才讲的,秦,楚,齐,燕,韩,赵,魏,那么一万个国,变成了七个,是经历了一千多年,
  • 那么这一千多年就出现了民族融合,由一万而逐步越来越少,变成三千,“至商而有三千,至周而有八百,至春秋,存者仅百余国”,到了战国还剩了七国,这里边是大鱼吃小鱼,那么慢慢地滚雪球,滚成了,由一万个滚成了七个,
  • 对国家来说,它有一个互相兼并的问题,对民族来说,它是慢慢地融合了,为什么融合了呢?我们一开始讲,华夏就是华夏,或者称华,或者称夏,或者称华夏,蛮、夷、戎、狄,那么是周边民族的统称,到了战国时期还讲不讲你是蛮人,你是戎人,
  • 或者你是华夏人,没有这个名称,战国(时代),战国是怎么叫呢?你是秦国人,你是秦人,你是越人,你是楚人,你是齐人,那么你是韩、赵、魏人,当然东边还有吴越了,都是用国家的名称,作为人群的名称,不再叫你是华夏人,大家都是华夏人,
  • 你是蛮人,我已经是华夏了,你是齐国人,那么你是东夷人,不是,我也是华夏人,黄河流域,基本上都是华夏人,长江流域,楚人后来的吴越,也认为自己是华夏人,都以华夏自居,彼此的称呼,
  • 不称呼华夏,蛮夷戎狄,而是称秦人,齐人,晋人,韩,赵,魏人,或者其他的名称,以国名命名,命人名,命这个族群名,为什么呢?因为民族融合的发展,民族的名称消失,出现了新的名称,新的名称,就是叫以国命名了,
  • 就是七大国,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大国,就是用这个名称,当时还存在,战国初期还存在的吴越,就是春秋战国之交,还存在吴越,他们吴人、越人,都是用国名作为群体的,人群群体的名称,这一个现象,这是历史发展的,是不是还有人说是,他是东夷人,
  • 其实不存在,那齐国当年,齐桓公那些大国,他们原来的基础群众不都是东夷之人吗?那么东夷之人影响很大谁歧视啊?你到了战国时期齐国也是个大国,不存在歧视哪个民族或者是,特别是对东夷,不存在这个问题,那么到了战国时期的
  • 中国大地上的载入历史的人群共同体,就是七大国,这个各个国的群体,他的族名就是国名,国名也是族名,所以历史上记载秦人,那蛮夷戎狄那里,秦人是比较杂的,那就叫秦人,
  • 秦始皇统一了以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主要的就是秦人了,那么秦朝存在了十来年,后来灭亡了,秦人名称不再提了,就变成汉人,因为刘邦建立的是汉朝,因为你没有这个名称了,是刘邦统治下华夏人不存在,就是汉人,这个汉人的名称
  • 到现在两千多年,还叫汉人,但是周边的没同化,没融合进来的那些周边民族,各有自己的名称,你比如说,昭君,王昭君,昭君出塞到了匈奴,它有匈奴的名称,或是西域有西域各族的名称,但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主体民族就称汉,
  • 一直到今天,我为什么说主体民族呢?因为江南的山里边,山区,还有其他的民族,蛮人、越人还有。那么这就是到了秦,到了汉,华夏族这个名称就不用了,就用秦,用汉来代替了,那么这一个过程,
  • 在历史上是很长的,我是从夏商周讲起的话,夏朝那么到秦朝统一变成了秦人,这个过程也一千几百年,如果再往前推的话,你比如像尧 舜,那这个时间就更长了,所以民族融合过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 这个历史的过程是很长的,那么在中国,因为它表现的如果是两大民族互相融合,那比较时间短一些,因为中国土地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复杂,那么显得时间更长,但是中国的文献很发展,从春秋战国以来到现在的文献,两千几百年,那么除了秦始皇烧了一部分以外,
  • 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存在的,记录了这些事情,可以说清楚,那么不光中国人要认真研究,那么外国有不同意见的,他们更缺少这方面的体会,应该认真来研究这个问题了,那么我们讲民族融合过程,我具体地要讲,
  • 是要讲从西周讲起了,那么前边那个问题,它是一个育秧阶段,也就是说,我讲的就是中国远古民族融合的背景,那是个育秧阶段,民族融合还不是那么显著,那么最显著的,加上了人为的因素,不光自然因素,加上人为的因素,
  • 那从西周开始,那么西周开始,这个时间到现在也三千年,那么这一个过程,我大体上我主要的是要讲从西周到秦统一,这个过程一般的说是八百年,那么这八百年,要分为几个阶段,西周是单独一个阶段,春秋是个关键阶段,
  • 这是春秋要二百多年,那么是一个阶段,战国是一个基本上完成的一个阶段,那么也有二百几十年,合起来八百来年,关于这个问题,我下一段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