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动机层次理论:红楼补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30:48

 

为使读者观书前对作者隐笔有所认识,将该谜书如何隐述真情的要点例举如下:
一.隐述时间年代
任何“史笔”都该有时间定位。既然补记家史,更说明时间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作者不可明言,但暗示还是相当多。例如:
“此系身前身后事”
说明《石头记》所记录真故事多发生在“补天石”生前及死后,只要将“补天石”进行定位,便可知故事发生的大体年代。那么,这个因“大展幻术”而补天的巨石,在红尘中“十三载”便石归山下,恰恰就是雍正夺嫡当了十三年皇帝。
“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说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抄本是在乾隆十九年(甲戌)定名的。结合“十年辛苦不寻常”来讲,起码在乾隆九年便着手写作《石头记》了。
“此书主写末世”
该怎样理解这“末世”呢?前清从“康熙传位”到“雍正暴死”这两大谜案可恰巧都是“末世”,再联系所谓“红楼一梦”等等记述,可知作者已将故事发生的大体年代定位在康雍交替与雍乾交替上。
“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此笔写在庚辰本“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回前墨。何为“对清”?应该理解为书基本完成。至于又说“缺中秋诗,俟雪芹”,可直到后来成了《红楼梦》传世也未补上,说明什么?说明这“新词”根本就不可以补,因为那“佳谶”是映射乾隆继位。
“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忙种节”
有学者考证,康雍乾交替那段时期,忙种节与四月二十六日相交有两次:一是雍正三年(乙巳1725),另一次是乾隆元年(丙辰1736)。据此,我们推断出“遮天大王”宝玉真身原型之一――江南曹家曹寅嫡孙女、弘皙王妃曹氏生日为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既是补记家史,曹王妃生辰当然是关键一笔。
“五月初三打平安醮”
这五月初三可是有历史记载的太子胤礽的生日,书中除明确五月初一到初三打平安醮外,还特写一笔薛蟠生日在五月初三。细看可见,薛蟠称自己生日是五月初三时,宝玉可是有恼薛蟠“怎么说我父亲呢”一句,而书中宝玉也却有弘皙替身之笔。
“二十一日是薛妹妹的生日”
大观园第一次过生日为何偏偏是做亲戚的宝钗?这生日又为何没有月份呢?其实,这哪里是过什么生日阿!根本就是历史上雍正神秘失综两天的开始――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子时发现雍正死,历史上有两天的“空白”。看这生日宴上所点戏文:《西游记》、《刘二当衣》、《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可不是要读者“参禅”,而是参悟真情的。
“荷花怎么还不开”
弘皙王妃曹氏喜生双子后,曹雪芹(湘云)与家人来做“满月”,借侍儿翠缕口说出此问,表明此时该在六月份。都知石榴映射多子,这翠缕还有一问特别耐人寻味:“他们那便有颗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这也难为他长。”可知在隐露生双子。何故作此重笔呢?因为后面的“百岁儿”盛宴正是在八月份,而盛宴后雍正便失踪并“龙驭上宾”了。
“初二是凤丫头的生日”
又一个不敢明确月份的日子。不过,从情节看,该是“百岁儿”宴过后的九月份。那么,历史上便有乾隆九月初三登基大典的记载。这又与凤姐儿初二过生日有何关系呢?因为这个凤姐儿的原型是乾隆皇后富察氏,不明确初三是因如此生日都要大宴三天或五到七天的,这可是人家要做皇后的大喜之日。虽然这凤姐儿生日宴上“变生不测”而泼醋,那是因当时根本就没有册封她为皇后,到乾隆二年初才戴上凤冠的。
“至十四日便回明贾母、王夫人,说十五一早要到姑子庙进香去”
在“酸凤姐儿(康熙曹皇后)大闹宁国府”一回:“谁知凤姐儿(胤稹)心下早已算定(将弘皙遣出京到东北祭祖)。只待贾琏前脚走了,回来便传各色匠役,收拾东厢房三间,照依自己正室一样装饰陈设(准备继位)。至十四日便回明……”要知道康熙可是在十一月十三日驾崩的,次日这凤姐儿竟是“素衣素盖”去回贾母的。如此才有见死了皇帝的“酸凤姐儿大闹”一场。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竟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
芙蓉女儿诔是作者弘皙祭奠死去的曹王妃,如此便将祭日明确在乾隆元年八月某日。同时,因得知曹王妃生于康熙五十四年,这“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表明曹氏自五岁进宫寄养在老祖宗曹皇后处;“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余”,表明曹氏十六岁与弘皙成婚。曹王妃至此仙去之时,恰恰二十一岁(二十年来辨是谁)。
书中凡有时间者,虽不明确到年月日,却都可根据情节推断出具体时间。上面这些也只是拣来一部分进行确认说明,读者朋友依此去探究,定会有所新发现。

 

二.隐述故事地点
真故事究竟发生在何地呢?这更是特别关键的问题。作者“丽藻抽丝,点景绘像”营造出一个“大观园”来,一会儿是“太虚幻境”,一会儿是“真如福地”。作者早在三百年前就创造出了“时空遂道”,究竟在何地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
“假借汉唐”
“若云无朝代年纪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既然是补记的“血泪家史”,怎可以“假借汉唐”来添缀呢?人家“汉、唐”可都是国史阿!更有“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老爷宾天”处,不肖子贾蓉竟说出:“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赃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宗人家。”不说这宾天的老爷映射雍正,也不说这贾琏叔侄对那传位诏书(尤二尤三两个尤物)垂涎三尺,单说将自家与汉唐相比,也可见这真故事发生在皇家内院。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
别以为这是虚无缥缈的“西天”,这“西方灵河”可是真实所在的。在弘皙归乡(“地陷东南”)的乐亭城西旧有西滦河,因常年泛滥改道而称“灵河”。在入海口处,便是石臼坨(因形似石臼)。今已解得弘皙后半生“茅椽蓬牖”的藏修地就在这海上孤岛。书中第一梦――甄士隐手倦抛书入梦,虽作者没有明确地域,却借“手倦抛书”之典来隐露端倪:“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古人有诗赞石臼坨:“几载探奇兴,今偿素愿来。旷沙明集雪,晴日走奔雷。估客帆樯集,渔人网罟开。仙源真世外,何必觅蓬莱。”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乍一看,会觉得这是作者虚幻出来的,既荒唐又无稽。再加上那“女娲炼石补天”本就是上古传说,一般都不会太在意这“石归山下”的青埂峰该是怎样一座山峰。山峰就是山峰,为何偏偏是“青埂”呢?关键看这“埂”字字义:“田间稍稍高起的小路:田埂、地埂子。也指地势高起的地方。”这可是作者故意用笔阿!偏又凑巧,乐亭海隅小岛石臼坨就是这样一处所在――四周环海,环岛沙丘隆起,海拔高度在六米以上沙丘有三十多个,最高八点八米;中间低平,海拔在三米左右(形似石臼)。岛上草木丛生,植被覆盖率百分之九十八。
“智通寺”
脂批于此:“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作者幻身贾雨村“偶至郭外,意欲鉴赏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又在寺中见到一“聋肿老僧在那里煮粥”。批书人又作提示:“毕竟雨村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都知作者“出家”(并非当和尚),看来该是在这“智通寺”。
“贾母掰谎”
贾母听书《凤求鸾》,称是“残唐五代”的故事。乐亭大鼓有一传统名段《双锁山》,内容恰是南唐北宋之间的战争。书中还将乐亭大鼓的鼓点儿套路用击鼓传花表述出来:“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乱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所掰何谎呢?“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写佳人才子,最没趣儿。……可知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吿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见这听书的贾母是在乐亭城,自称“中等人家”,当然是针对那皇家大院而言。
“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
前清为解决旗人供给,特行“旗人圈地”制,京畿五百里设有专门管理田庄地亩的“皇粮庄”。从“乌进孝”带来的贡品看,北有“山坳子”产的山珍野味,南有“海沿子”出的鱼吓蟹贝。这便反映出所谓贾家在京东唐山地区有许多地产。正如“贾家后事”一说,既便是败落了,回到这“原籍”,在当地也是大户人家。同时也说明这贾家原本就该是清宗室旗人。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看此一段该有疑问:道姑妙玉怎么会有那么多珍奇茶具呢?既便是“收藏大家”,想必见了也会“望尘莫及”的。仔细想来,也只有皇宫内院才会有这天下奇珍。这所谓“栊翠庵”日常竟是由“小幺儿”做清洁工,而这“小幺儿”是雍正朝创建军政中枢军机处特别选用的――为保收机密,选用十五岁左右不识字的人作勤务。看来,那所谓的“成窑五彩小盖钟”有可能是皇帝玉玺――“刘姥姥”(雍正)要在传位诏书上用印。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为何要排“试才”一场戏呢?因为这被“试”的宝玉原型是曹雪芹,要承担“披阅增删”成书传世的重任,“众清客”不知其才华有多大,当然要考核一番了。于是,“点景绘像,丽藻抽丝”,用游戏笔墨将大观园第二个原型石臼坨表述一番。有脂批很说明问题:“不必拟定方向,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蘅芜苑等相隔不远,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置得很巧妙,使人见其千秋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可见这该纳入“太虚幻境”范畴。讲至“蓬莱仙境”处,还有一批:“仍归于葫芦一梦之太虚玄境。一路顺顺逆逆已成千丘万壑之景,若不有此一段大江截住,直成一盆景矣!作者将从何落笔着想?”怎么是作者何想,该是读者何想才对。这“盆景”一说,可恰恰符合石臼坨“中凹似石臼”的地理环境。
“丛绿堂”
雍正帝替身“刘姥姥”在“省亲别墅”碰头,“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可知这就是丛绿堂。这是个什么所在呢?“常听大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现代人对这玻璃大镜习以为常,可在雍正朝,此物也只有皇宫内院才会有,而且相当珍贵。据说圆明园中曾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有万花阵迷宫及西洋楼。看来雍正帝是在这里“会亲家”时被摘取性命的。
“卖弄家私”
何为卖弄家私?这是指史湘云咬舌子,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有脂批:“今见‘咬舌’二字加以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掩倦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在京东唐山地区的丰润迁安一带,很明显有这将“二”读成“厄”的方言口语。至于读成“爱哥哥”并不曾见,想来这是在泄漏“爱新觉罗”的“爱”哥哥吧!还有,“试才”中的贾政口出“逛逛去”,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见那挂钟口内“有煞用”,都是典型的唐山味。

 

 

三.隐述真情内幕
这是最难做到的,偏偏作者就做到了!如何做的呢?坚壁清野,化整为零。怎么搞起了反扫荡?可不是怎的!这就是历史。要保证“粮食”不被强大敌人搜刮去,还能有什么上上策呢?当然,必要的伪装还是该有的,这就是给故事中的人物戴上面具。好比去参加化妆舞会――从外表看不出是谁,非通过言行举止来作判断不可。
先来搜索书中第一大密情――康熙病死之谜。
根据上面提到的隐笔方法,就可得出如下结论:书中所有表述“病情”的文字,都该是针对清史记载的康熙“偶患风寒”而一命归天而记述的。这便是所谓“草蛇灰线”,将这些一根线上的“蚂蚱”重新整理,也就可以还原历史了。
第一个便是“苦尤娘赚进大观园”。映射康熙进入畅春园养病,还特意交待贾琏出京,与遣走“黛玉”(弘皙)相呼应。
第二个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隐述康熙带病之身处里紧急要务,直到次日天明。连气带累,折腾半死。
第三个是“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在晴雯身上未说明如何结局,又转到尤二姐露出“金面”上,却是“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到此地步,人还有命在?
第四个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那么多太医连个“喜脉”都断不明白,早就该让他们如王太医一般“军前效力”去了,还非要等老太君去“拆太医院大堂”不可?最后这蓉大奶奶还是“治病治不得命”,不明不白的就病死了,弄得“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第五个是秦业“三五天光景就一命乌呼”了。那智能也太不像话了些,没事儿偏偏私逃进城会秦钟干吗?再说秦钟即便是与智能私会,怎么就愣是把老秦业给气死了?
第六个是“宝玉痴迷”。宝玉听得林妹妹回老家,犹如听了焦雷,登时满脸紫涨,眼珠发直,口流津液,任人摆弄,给啥吃啥。结果是“急痛迷心”,这下“可了不得了”,丫鬟婆子一通大哭。当然,这老人病症写在公子哥身上,自然是要醒过来的。就不知康熙到了这地步会是怎样了。

 

再来搜索书中第二大密情――雍正暴死之谜。
既然是“暴死”,表现特征就该是被人“摘去命根儿”。凡“通灵宝玉”这命根子离了颈项,说明这主人也就没有性命可言了。再就是一些“大醉”、“醉闹”、“醉卧”等字眼儿,都该是用来遮饰“死亡”的。要不就干脆来个“老爷宾天”,明明白白对应历史传说。
第一处是“通灵遇双真”。眼见宝玉不行了,“棺椁都做齐了”,竟把那“通灵玉”摘下来。看那和尚接玉在手,长叹一声:“青埂一别,辗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想当初巨石幻玉,红楼一梦到此结束。要说这不是雍正被“魇魔法”摘去性命,想来再没有其他贴切的解释。
第二处是“大醉绛芸轩”。那“枫露茶”可不是一般的茶,吃这“千红一窟”的茶必须“潗”,而不是一般的“沏”或“泡”,还得“三四次后才出色”。这哪里是吃茶,分明是在上大刑。难怪宝玉要怒摔那茶杯,还溅了一身血。归到最后,“袭人神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还交待一句“那宝玉便睡着了”。可是永远睡去了。
第三处是“良宵花解语”。宝玉被贼茗烟带至花袭人家,房中早有三五个女孩儿。袭人伸手从宝玉项上将通灵玉摘下来,向他姊妹们笑道:“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稀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稀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这是什么稀罕物呢?当然是传位诏书。这宝玉骑马而来,回去时只能坐轿子了。怎么回事?无性命的人当然不可再骑马了。
第四处是“风月宝鉴”。贾天祥被骗落入人家陷井,竟被迫写下了两份五十两的“欠契”。这事多新鲜!真是因为一百两银子那么简单?老爷正在厅上看南京的什么东西呢?这该是雍正死前重新写下传位诏书。后面那“一净桶尿粪从上面直泼下来,可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场面应属幻笔,映设历史上雍正被泼了赃水。
第五处是“老爷宾天了”。前面刚表完开夜宴,这里突然有人报丧,说:“老爷宾天了。”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没了?”这一句太关键了。好好的人就死了,能怎么死呢?虽然后面一劲儿解释,又是炼丹又是烧汞的,本就对应历史传说,还说“今夜守庚申时”升仙了。明摆着是在说雍正。
第六处是“两宴大观园”。打抽风的刘姥姥被强留大观园住了两天,恰恰是对应雍正历史上“失踪”了两日(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这两天先是编瞎话儿糊弄“痴公子”(弘历),见软的不行,刺客便摆起了鸿门宴――“三宣牙牌令”,铁筷子木夹棍都用上了,直把个刘姥姥弄得“求饶”。然后便是取“成窑小盖钟”、“画园子”,最后进入“省亲别墅”,一番碰头后醉卧在丛绿堂。

 

 

四.隐述主人公
作者真不愧戏剧“票友”。为了掩人耳目,选用了许多替身来补记自己的历史。这也就是所谓“分身术”。其实,此法儿也很符合情理。要表现从一个人小到老一生经历,不多用几个演员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不过作者历史比较复杂,替身就比人们想像的要多出许多。
第一个替身是“林黛玉”。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此言太深刻了。在黛玉进府时虽未敢记明年龄,但后来还是有补批:“黛玉才十五岁,记清。”十五岁又是怎么回事呢?胤礽一次被废黜太子时,弘皙恰好十五岁。史料有“宫中视养,恩逾常格”,应该是康熙将这失掉父亲庇护的皇嫡孙安排在宫中。因雍亲王胤稹一直视养在康熙身边,弘皙视养宫中也相当于在雍亲王胤稹府邸一般。
第二个替身是“贾芸”。
贾芸认宝玉为父亲并非笑谈。“贾芸”十八岁进府,这又恰巧是胤礽二次被废黜太子。十八岁的弘皙应该是由康熙安排过继给雍亲王府的,因而这弘皙称胤稹父亲大人确有其事。也许有人疑问:十五岁时来过了,怎么又来了呢?不错。先来那次时间不长就回家了,因为胤礽很快又复立为太子,还在人家干什么?可这次太子就没那么侥幸了!其实,黛玉进府还包含弘皙入雍正朝做官,有这些个年龄段儿的主人宫进贾府,让他怎样回答年龄呢?
第三个替身是“薛宝钗”。
宝钗待选,薛姨妈一家来长住亲戚,是弘皙成为首辅军机大臣后住进圆明园附近的军机大臣府邸。这时正是弘皙“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时期。正所谓“双悬日月照乾困坤”。当时的大清国,可说是雍正与弘皙两个人在治理――君子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一个宝钗,一个凤姐儿,只不过是遮在弘皙与雍正头上的红盖头。

第四个替身是“贾雨村”。
一上来就“乱判葫芦案”的弘皙,所遇棘手的命案便是惊天大案――雍正暴死。正因他没有“大丈夫相时而动”,把弑君篡位的乾隆拿下,造成“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切自身不保”的局面。乾隆元年初,弘皙“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插妥协,却又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已然是辞官归乡了。
第五个替身是“北静王”。
先说“宝玉路谒北静王”。这是夹写了一段弘皙与曹寅嫡孙女相见的情形。所谓“雏凤清于老凤声”,指的便是弘皙王妃曹氏与老祖宗曹太妃。再就是北静王设“路祭”。这是乾隆二年春雍正梓棺去泰陵下葬,弘皙与一干出宗室归乡的“老王爷”在半路祭奠雍正。这北静王“不以王位自居”,实际上也不再是理亲王了。
第六个替身是“柳湘莲”。
“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颇聚。”难道这是要聚众造反吗?应该是有此迹象。那尤三姐可是传位诏书幻身,她要是嫁了柳湘莲,大业可成。可惜这“冷二郎”又因“洁癖”而剑刎了尤三姐,“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弘皙自此以后只得诈死埋名,遁入菩提仙岛(石臼坨)。
第七个替身是“甄士隐”。
遁入藏身修书地的弘皙,先“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成为了空空道人,后又梦幻情缘成了情僧,写出了所谓《情僧录》。“总因慧刀不利”,真的六根清净可不容易!为了让看官读懂所补家史,还开辟出文学史先河,化名脂砚斋来重批《石头记》。一部世间罕见的文学谜宫就这样诞生了。

五.荒唐背面见真情
红楼谜宫博大精深,皇权争斗杀机四伏。如何才能打开谜宫,找到一条解密通道呢?正如作者提示:“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
是的,上述所有观点的取得,绝非单单研究一部《红楼梦》就可以的。其实道理很简单,既然作者凭借博学宏览妙笔著成这文学谜宫,关键就在“博学宏览”上。今若要破解真缔,非“访奇采异,极巧穷研”而不能。按作者自谓“满纸荒唐言”来考据,要想解得“其中味”,就必须揭开“荒唐”面纱,才可见到隐藏在背面的真情。
既然是文学迷宫,因视角与认识程度不同,会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与判断。那么,在没有见到确凿证据之前,如何评判所作猜解正确与否呢?所谓孤证不立,若是所有分析推理所得结论恰巧都交会在一起,也就算是自圆其说了。下面就按探究结论来细谙书中“荒唐”九连环:
1.荒唐情节之――少小同榻
在“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一回,写黛玉投亲来到贾府。作者让心直口快的凤姐表述黛玉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天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后面又问“妹妹几岁了”等问题,作者只得叉开话题,不然就穿帮漏馅儿了。
从凤姐一句标致人物通身气派来看,这黛玉已然不是小孩儿了。再见写黛玉言行得体,举止大方,就餐时让座并与老祖宗同席。就是这不说年龄却透出年龄的黛玉,王夫人还特别叮嘱“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这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用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黛玉呢?自知“自然和姊妹们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可结果呢?特写奶娘问黛玉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里面,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厨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见这“混世魔王”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厨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得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竟应允了,说道:“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
试想:凭贾府诗书礼仪,怎可让这二人同榻?虽然书中用囫囵语并未直言同榻,可又根直言差多少呢?再者,贾府怎么开始就例行节约了呢?还有,前面明确表述不可沾惹这“混世魔王”,怎么这贾母老糊涂了?根本就没有道理。这就是著书人所谓“荒唐”。
其实,“黛玉进府”是在隐述主人公弘皙多次进府(暗露5岁的黛玉表现弘皙王妃曹氏宫中养育)。按著书人隐笔记述来看,书中情节正是在补记家史:先是胤礽被废黜太子后,康熙让嫡孙宫中视养,这时的所谓“黛玉”应该是15岁;弘皙过继在雍亲王府,认胤稹为父亲大人,应该是在二废太子后,这时的“黛玉”应该是18岁;后来进府,从气派来看就是雍正的皇宫,这是弘皙被封郡王开始帮雍正协理朝政,这时的“黛玉”应该是29岁。那么,按“一人多身”来看这个所谓的“混世魔王”宝玉,应该是雍正皇长子弘时。弘时与弘皙亲密无间,互为知己,才有后面许多记述“宝黛情缘”的荒唐戏。

 

2.荒唐情节之――比通灵
在“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一回,写宝钗因病在家,宝玉前来探视。先是宝玉来至梨香院见到宝钗母亲薛姨妈,竟是“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试思:这宝玉是男是女?年龄几岁?与薛姨妈究竟是怎样关系?为什么会出现将公子哥儿抱入怀中这荒唐之举呢?
接着,便更加“荒唐”了:宝玉进“里间”去瞧宝钗,引出二人你瞧我的通灵宝玉,我看你的辟邪金锁。宝玉自是从项上摘下,尚有情可缘。可宝钗竟是“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络掏将出来”。这就显得太过荒唐了。而且,叙述中本来还有宝钗的丫环金莺在屋里,可作者硬是写宝钗两次“攆”其去倒茶,好像故意形成二人世界的局面。而这“公子哥儿”与“大家闺秀”的言行举止也过于违背封建礼教了。
至此,万不可用宝玉有“叛逆”精神一类理由来解释。因为就算是宝玉有什么“精神”可以遮饰这荒唐之举,那宝钗又怎解呢?书中宝钗可是自始至终以举止端庄、知书达理的东方美女出现的,这当着公子哥“解排扣”比通灵可说是荒唐透顶了。
其实,作者先在回目上用“金莺微露意”作了暗示。露出什么意来了呢?通过分析判断,这里宝钗与宝玉的真身原型就是一对夫妻――弘皙与王妃曹氏。只不过这宝玉真身为妻子,而宝钗真身为丈夫,那薛姨妈恰是宝钗的母亲(姨娘),也正是“宝玉”的婆母。正所谓正面看是美女,背面看是骷髅。这里正面写成美女的宝钗,真身反是丈夫;而正面写成公子哥的宝玉,真身竟是怀有身孕的妻子。那么,所谓比通灵,就应该是丈夫佩戴的金锁――“官印”(军机印钥)与妻子身怀有孕(小宝玉)互比通灵的表述。
作者在文中批注:“着眼!若不是宝卿说出,竟不知玉卿日就何业。”“在宝卿口中说出玉兄学业,是作微露卸春褂之萌耳。是书勿看正面为幸。”
可见这“卸春褂”一批是对“解排扣”隐有真情的提示。文中更有这“宝玉”喝所谓“酸笋鸡皮汤”的情节,此等“美味佳肴”应该与孕妇补身子产生联想吧。

3.荒唐情节之――西湘情思
在“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一回,先写“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应该说,这是著书人对故事发生地的暗示。什么地方会有此景?当然是藏龙落风的皇家内院了。
写宝玉信步来到潇湘馆: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心痒,再看便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笑道:“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
这情节也就是在《红楼梦》中罢了,若放在其它任何书中,皆会以为是行为不轨。再往下就更“荒唐”了:
宝玉才走过来要搬他的身子,只见奶娘及婆子说:“妹妹睡觉呢,等醒来再请来。”于是,刚还假装睡觉的黛玉竟翻身坐起来,笑道:“谁睡觉呢!”[脂评:妙极!可知黛玉是怕宝玉去也。]真是可笑了!怎么倒象是两厢情愿呢?
不可思议?还有呢:
紫鹃进来伺候,黛玉坐在床上整理鬓发,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宝玉见他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笑道:“你才说什么?”黛玉称没说什么,宝玉笑道:“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
这是个什么动作?这玩笑不是开大发了吗?
戏不可再演下去,接着这“混世魔王”又转移目标,对丫鬟紫鹃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是谁如此性情放纵?戏演过了头儿,著书人便让黛玉登时撂下脸来,开始恼道:“二哥哥,你说什么?”后又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拿来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
一场荒唐戏便由宝玉陪不是发洋誓结束。
表面来看,说什么也讲不出道理的。然解得著书人隐含妙笔后,从背面来看这段荒唐戏,却是顺理成章的。黛玉作为著书人弘皙身处“逆境”幻出的替身,这里表现的是雍正抢夺本该属弘皙的皇位后,弘皙“小惠全大体”入朝协理政务――金紫万千谁治国?群钗一二可齐家。这个“混世魔王”应该是雍正皇长子弘时――“宝玉不是这船上的货。”弘时虽为皇长子,对继承皇位表现出一派“混世”模样,应该是知道弘皙皇位被父亲抢夺,故而这对儿堂兄弟(也是“两姨姊妹”)互为知己。
这是作者将兄弟二人见面嘻戏的真情,幻笔写成“荒唐”的爱情戏了。

4.荒唐情节之――湘云留宿
在“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一回,写宝玉正和宝钗顽笑,有人回“史大姑娘来了”。
此有脂批:“妙极!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泄漏文章之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之情,有何趣味哉?”
若从批语上看,似乎这时宝玉与宝钗尚未成亲。然这在一起“顽笑”又从何谈起呢?批语中所谓的“文章之精华”又是什么呢?
再看“史大姑娘”来后晚上在黛玉房中安歇。此有脂批:“前文黛玉未来时,湘云、宝玉则随贾母;今湘云已去,黛玉既来,年岁渐成,宝玉各自有房。故湘云自应同黛玉一处也。”
此批在说明今年龄大了,与过去有所不同自是在情在理。然而,接着的下文却又“荒唐”起来了:
次日天明,宝玉竟是“披衣靸鞋往黛玉房中来”,见到“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掠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这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一面轻轻替他盖上。
这先还说“年岁渐成,各自有房”,怎么这公子哥大清早便跑到“姊妹”房中替“史大姑娘”盖被子来呢?读者能说这不是荒唐之举吗?
其实,这里黛玉与前面宝钗同为弘皙替身,都在指丈夫;宝玉仍然隐指曹王妃,是妻子;而所谓“史大姑娘”真身是这宝玉的家下堂弟――曹雪芹。因年岁渐成,妻子家里的弟弟来姐姐家,与姐夫住在一处。故而湘云来走亲戚,不是住黛玉(弘皙)处,就是住宝钗(弘皙)处。实际上就是住在姐夫弘皙处。
既然是小弟弟来住,作为长姐的曹王妃有一些“关爱”是很自然的事。
上述“荒唐”从真情来讲却是再合情合理不过了。

 

6.荒唐情节之――鸳鸯肚兜
在“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一回,特写宝钗大中午来怡红院“意欲寻宝玉谈讲”。
这首先便违背常理。因为一般人家尚知中午串门有诸多不便,何况是这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呢!
再看这宝钗进屋后,见“宝玉在床上睡着了”也不避讳,倒是与丫鬟袭人谈论起给宝玉绣“鸳鸯兜肚”来。谁都知道这“鸳鸯兜肚”应该是给新生婴儿准备之物,书中却特写宝钗问袭人给谁做的,袭人则是“向床上一努嘴儿”。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
可见这是著述人在替读者发问。看这袭人竟回道:“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得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你说这一个就用了功夫,还没看见他身上现带的那一个呢。”
从明面来看,此情此景真可让人笑掉大牙。如此“荒唐”记述,若不用真情来解说,就算是编神话故事也不会让人信服。
解背面真情,这情节是丈夫弘皙中午下朝回家。在床上睡着的是妻子曹王妃和两个刚出生的婴儿――小宝玉,丫鬟袭人绣的兜肚就是给小宝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