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宇直播飞机:海湾//海沟//海岭//中洋脊//海流//海盆//海啸//潮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2:45
海 湾

 

1、海湾定义

   海湾(gulfs and bays),是一片三面环陆的海洋,另一面为海,有U形及圆弧形等,通常以湾口附近两个对应海角的连线作为海湾最外部的分界线。与海湾相对的是三面环海的海岬。海湾所占的面积一般比峡湾为大。在英语中,还可根据海湾的大小而分为gulf和bay,例如波斯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湾)(Persian Gulf)和渤海湾(Bohai Bay)。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海湾是明显水曲,其凹入程度和曲口宽度的比例,使其有被陆地环抱的水域,而不仅为海岸的弯曲。但水曲除其面积等于或大于横越曲口所划的直线作为直径的半圆形的面积外,不应视为海湾。”第十条第四款规定:“如果海湾天然入口两端的低潮标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4海里,则可在这两个低潮标之间划出一条封口线,该线所包围的水域应视为内水。”第十条第五款规定:“如果海湾天然入口两端的低潮标之间的距离超过24海里24海里的直线基线应划在海湾内,以划入该长度的线所可能划入的最大水域。”由于海湾内波能辐散,风浪扰动小,水体平静,易于泥沙堆积。通常潮差较大,北美洲的芬迪湾为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地方(达21米)。海湾是人类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及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地。世界大小海湾甚多,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沿岸,其中较大的有240多个。有些海湾,如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波斯湾等实质上是海。

  世界上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的大海湾共有5个,即位于印度洋东北部的孟加拉湾。位于大两洋西部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位于非洲中部西岸的几内亚湾,位于太平洋北部的阿拉斯加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的哈德逊湾。

2、形成原因

  ①由于伸向海洋的岩海岸带性软硬程度不同,软弱岩层不断遭受侵蚀而向陆地凹进,逐渐形成了海湾;坚硬部分向海突出形成岬角。②当沿岸泥沙纵向运动的沉积物形成沙嘴时,使海岸带一侧被遮挡而呈凹形海域。③当海面上升时,海水进入陆地,岸线变曲折,凹进的部分即成海湾。海湾由于两侧岸线的遮挡,在湾内形成波影区,使波浪、潮汐的能量降低。沉积物在湾顶沉积形成海滩。当运移沉积物的能量不足时,可在湾口、湾中形成拦湾坝,分别称为湾口坝、湾中坝。

3、世界十大海湾

  ①孟加拉湾:孟加拉湾,印度洋北部一海湾,西临印度半岛,东临中南半岛,北临缅甸和孟加拉国,南在斯里兰卡至苏门达腊岛一线与印度洋本体相交,经马六甲海峡与暹罗湾和南海相连,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面积217万平方公里,深度在2000~4000米之间,南半部较深。沿岸国家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缅甸的一些主要河流均流入孟加拉湾,主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克里希纳河等等。孟加拉湾中著名的岛屿包括斯里兰卡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普吉岛等。孟加拉湾沿岸贸易发达,主要港口有:印度的加尔各答、金奈、本地治里、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缅甸的仰光、毛淡棉、泰国的普吉、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印度尼西亚的班达亚齐、斯里兰卡的贾夫纳等等。

  ② 墨西哥湾:墨西哥湾是北美洲南部大西洋的一海湾,以佛罗里达半岛-古巴-尤卡坦半岛一线与外海分割,东西长1609千米,南北宽1287千米,面154.3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512米。最深处4023米.有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由北岸注入。北为美国,南、西为墨西哥,东经佛罗里达海峡与大西洋相连,经尤卡坦海峡与加勒比海相接,是著名的墨西哥湾洋流的起点。大陆沿岸及大陆架富藏石油、天然气和硫磺等矿产。湾内有新奥尔良、阿瑟、休斯敦、坦皮科等重要港口。

  ③ 几内亚湾:几内亚湾位于非洲西岸,是大西洋的一部分,面积153.3万平方千米。赤道与本初子午线在这里交汇。几内亚湾有尼日尔河、刚果河、沃尔特河注入,为海湾带来大量有机沉积物,经过数百万年形成了石油,令沿岸国家近年备受国际社会重视。沿岸有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喀麦隆、赤道几内亚等国,沿岸主要港口有洛美、拉各斯、哈尔科特、杜阿拉和马拉博等。

  ④阿拉斯加湾: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南缘,西邻阿拉斯加半岛和科迪亚克岛,东接斯潘塞角。面积153.3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431米,最大水深5659米,太平洋东北部一个宽阔海湾。沿岸多峡湾和小海湾。陆地上的河流不断地把断裂下来的冰山和河谷中的泥沙、碎石带入海湾中。沿岸主要港口有奇尔库特港等。大陆沿岸地区多火山,渔业资源较丰富。

  ⑤哈德逊湾(Hudson Bay):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西侧的大型海湾,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7米。北部时常有北极熊出现。主要港口有彻奇尔等。

  ⑥卡奔塔利湾: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

  ⑦巴芬湾:是在一个位于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的海,巴芬湾其实是大西洋西北部在格陵兰岛与巴芬岛之间的延伸部分。巴芬湾是英国航海家威廉·巴芬航行此地后,依照其名字命名的。?以戴维斯海峡(Davis Strait)到内尔斯海峡(Nares Strait)计算,巴芬湾南北长1,450公里,面积为689,000平方公里。

  ⑧大澳大利亚湾:西起澳大利亚的帕斯科角,东至南澳大利亚州的卡诺特角。东西长1159千米,南北宽350千米,面积 48.4万平方千米。海湾北岸近海区水浅,向远海深度逐渐加深,平均水深950米,最大水深 5600米。海岸平直,有连绵不断的悬崖。冬季在强劲西北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船舶难以停泊,只有东岸的斯特里基湾风浪较小能安全停泊。海湾内有勒谢什群岛、纽茨群岛和调查者号群岛。林肯港为大澳大利亚湾中的主要港口。

  ⑨波斯湾(英语:Persian Gulf;波斯语:???? ?????,khalīj-e-Fārs;阿拉伯语:?????? ????????,al-khalīj al-fars):位于阿拉伯半岛与伊朗之间,阿拉伯语中称作阿拉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相连,总面积约23.3万平方公里,长990公里,宽58-338公里。水域不深,平均深度约50米,最深约90米。它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出海的地方。北至东北至东方与伊朗相邻,西北为伊拉克和科威特,西到西南方为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

  ⑩ 暹罗湾:又称泰国湾,是泰国的南海湾,其东南部通南中国海,泰国、柬埔寨、越南濒临其北部和东部,泰国、马来西亚在其西部。水域面积大约32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浅)仅45米,平均盐度为百分之三点五。

4、其它著名海湾

  ①苏尔特湾(阿拉伯语:???? ????),又称锡德拉湾(英语:Gulf of Sidra),是利比亚以北地中海的一个海湾,苏尔特位于该海湾沿海。捕捉鲔鱼是该区主要的商业活动。

  ②比斯开湾(西班牙语:Golfo de Vizcaya,法语:Golfe de Gascogne,巴斯克语:Bizkaiko Golkoa,英语:Bay of Biscay)是北大西洋的一个海湾,海岸线由法国西岸的布列塔尼至西班牙北岸的加利西亚。这个海湾的名字是来自西班牙的比斯开省,属于巴斯克自治区的一部份。

  ③芬兰湾(Gulf of Finland)是波罗的海的一个海湾,位于芬兰、爱沙尼亚之间,伸展至俄罗斯圣彼德堡为止。芬兰湾形状细长,长度约为400公里,平均水深为40米。主要注入的河流有从圣彼德堡出海的涅瓦河。湾内主要城市有芬兰的赫尔辛基、爱沙尼亚的塔林及俄罗斯的圣彼德堡。

  ④格但斯克湾(波兰语:Zatoka Gdańska、俄语:Гданьская бухта)也称但泽湾(德语:Danziger Bucht)位于波罗的海东南部,得名于附近的波兰城市格但斯克。格但斯克湾的西方是普茨克湾,南方是波兰格但斯克波美拉尼亚,东南方是维斯图拉泻湖,中间隔着维斯图拉岬,有波罗的斯克海峡相连,东方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桑比亚半岛。格但斯克湾水最深处为120米,盐度为0.7%。

  ⑤基尔湾(德语: Kieler Bucht; 丹麦语: Kiel Bugt),是波罗的海西南部的一个海湾,西、南两面为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北为丹麦诸岛。该湾东接梅克伦堡湾,往北通过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与卡特加特海峡相接。基尔湾因西南角的基尔港而得名,并通过基尔运河和北海相连,是重要的国际水道。

  ⑥渤海湾是渤海西部的一个海湾,位于河北省唐山,天津,河北省沧州和山东省黄河口之间。海河注入渤海湾。渤海湾盆地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渤海湾中又丰富的石油储藏。其北部是著名的旅游和度假区,西部塘沽是重要港口。

  ⑦北部湾,越南旧称东京湾。是位于南海西北部分沿陆封闭式海湾。地理上东临琼粤,北抵桂南,西到越南。总面积大约12.93万平方千米。

  ⑧缅因湾位于大西洋西部,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一个半闭海,东北通芬迪湾,南部连接大西洋,湾内最大水深200米,自然环境好,又有陆上径流注入,鱼类资源丰富,有鳕鱼、鲽鱼、鲱鱼、鲭鱼、扇贝、龙虾、金枪鱼、鲑鱼、鲨鱼等。美国和加拿大在60至70年代曾为该地区的大陆架划界和渔业资源发生过争执,由国际法院于80年代作出裁决解决。

  ⑨旧金山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一个海湾,位于萨克拉门托河下游出海口。海湾呈南北链型,周围分布独立的城市,以半岛的旧金山,东湾的奥克兰,以及南湾的圣荷西为主要。湾内有两个主要岛屿,一是天使岛,为州立公园,二是阿拉米达岛,为一城市。

 

              海 沟

 

海沟 trench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0000多米。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米(如毛里求斯海沟5,564米)的沟槽。

  另有资料称:

  深度超过6000米的狭长的海底凹地。两侧坡度陡急,分布于大洋边缘。如太平洋的菲律宾海沟、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沟等。

  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沟,目前科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形洼地都可以叫做海沟。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海沟应该与火山弧相伴而生。世界大洋约有30条海沟,其中主要的有17条。属于太平洋的就有14条。

  地球上主要的海沟都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地区,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也都位于海沟附近。地球上最深、也是最知名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深度大约11,033米。1951年英国挑战者Ⅱ号在太平洋关岛附近发现了它。

  在地质学上,海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另外,科学家还认识到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发生在海沟附近。这是因为海沟区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着海沟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沉降。

  海沟是岩石圈板块的汇聚型板块边界(消亡边界),大洋岩石圈板块在此俯冲、消亡。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也见于印度尼西亚之西的印度洋和加勒比海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海沟与岛弧平行排列;在太平洋东部,海沟与陆缘火山链相伴随。海沟有以下特征:①海沟长一般在500~4500千米,宽40~120 千米。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3米。海沟在平面上大多呈弧形向大洋凸出,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字型,近陆侧陡峻,近洋侧略缓。②海沟两侧普遍具阶梯状的地貌,地质结构复杂,发育蓝闪石片岩相高压低温变质带。海沟中的沉积物一般较少,主要包括深海、半深海相浊积岩。海沟是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之间的接触过渡带。③海沟的两面峭壁大多是不对称的"V"字型,沟坡上部较缓,而下部则较陡峭。平均坡度为5度到7度。偶尔也会遇到45度以上的斜坡。④海沟为重力负异常带,自由空间异常值低达-200 毫伽以下,热流值仅为1HFU左右,低于地壳平均热流量。⑤沿海沟分布的地震带是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活动带。震源通常自洋侧向陆侧加深,构成自海沟附近向大陆方向倾斜的震源带(见贝尼奥夫带)。

  在现代海沟的研究基础上,古海沟的鉴定有3个主要标志:蛇绿岩套;高压低温变质带,以蓝闪石片岩为特征,发育挤压和剪切构造;混杂岩。板块俯冲作用常被用于解释海沟成因。但海沟的形成与俯冲的机理相当复杂,仍有待于深入综合研究。

地形特征

  海沟常呈弧形或直线形展布,长500~4500公里,宽40~120公里,水深多为6~11公里。大多数海沟有不对称的 V字形横剖面。其洋侧坡(也称外壁)较缓,陆侧坡(也称内壁)较陡;沟坡的上部较缓,下部较陡,平均坡度为5°~7°。但汤加海沟有陡达45°的沟坡。海沟斜坡地形复杂,切割强烈,多见峡谷、台阶、堤坝和洼地等。沟底可被沉积物充填成不宽的平底。沟底的沉积物不厚,大多不超过1公里,有红粘土和硅质沉积,也有来自相邻大陆或岛弧的浊流沉积和滑塌沉积。海沟与洋盆之间,常有宽缓的海底高地,随海沟走向延伸,这种高地高出洋盆底部300~500米,称为外缘隆起。外缘隆起靠海沟一侧坡度较陡,靠洋盆一侧坡度较缓。

  海沟是岩石圈板块的汇聚型板块边界(消亡边界),大洋岩石圈板块在此俯冲、消亡。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也见于印度尼西亚之西的印度洋和加勒比海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海沟与岛弧平行排列;在太平洋东部,海沟与陆缘火山链相伴随。海沟有以下特征:

  ①海沟长一般在500~4500千米,宽40~120千米。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3米。海沟在平面上大多呈弧形向大洋凸出,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字型,近陆侧陡峻,近洋侧略缓。②海沟两侧普遍具阶梯状的地貌,地质结构复杂,发育蓝闪石片岩相高压低温变质带。海沟中的沉积物一般较少,主要包括深海、半深海相浊积岩。海沟是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之间的接触过渡带。③海沟的两面峭壁大多是不对称的"V"字型,沟坡上部较缓,而下部则较陡峭。平均坡度为5度到7度。偶尔也会遇到45度以上的斜坡。④海沟为重力负异常带,自由空间异常值低达-200 毫伽以下,热流值仅为1HFU左右,低于地壳平均热流量。⑤沿海沟分布的地震带是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活动带。震源通常自洋侧向陆侧加深,构成自海沟附近向大陆方向倾斜的震源带。

  在现代海沟的研究基础上,古海沟的鉴定有3个主要标志:蛇绿岩套;高压低温变质带,以蓝闪石片岩为特征,发育挤压和剪切构造;混杂岩。板块俯冲作用常被用于解释海沟成因。但海沟的形成与俯冲的机理相当复杂,仍有待于深入综合研究。

地理分布

  海沟分布在活动大陆边缘,主要见于环太平洋地区。在太平洋西部,海沟与岛弧平行排列;在太平洋东缘,海沟与陆缘火山弧相伴随。大西洋和印度洋也有少数海沟。

  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也都位于海沟附近。地球上最深、也是最知名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深度大约11,033米。1951年英国挑战者Ⅱ号在太平洋关岛附近发现了它。

  海沟与岛弧紧密共生构成统一的弧沟系。大多数海沟位于岛弧向洋一侧;也有少数海沟见于岛弧陆侧的边缘盆地中,如南海东缘的马尼拉海沟、所罗门海的新不列颠海沟和珊瑚海的新赫布里底海沟等。这些海沟除长度较小外,其他形态特点与一般海沟无异。

  对于海沟,目前科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形洼地都可以叫做海沟。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海沟应该与火山弧相伴而生。世界大洋约有30条海沟,其中主要的有17条。属于太平洋的就有14条。

结构特征

   地壳结构。海沟洋侧坡是大洋盆地岩石圈的直接延续,地壳结构一般属于正常的大洋地壳。海沟的轴部地壳开始增厚,但仍具有洋壳的3层结构。轴部地壳增厚主要是由于层 3增厚的结果。层3厚度可达7~9公里,比标准洋壳的层3(4~5公里)厚。有的海沟轴部莫霍面的深度超过海面之下20公里,如千岛-堪察加海沟和汤加海沟。 但也有轴部地壳无明显增厚的,如琉球海沟和阿留申海沟。自轴带向陆一侧,地壳厚度普遍急剧增大。海沟大体上是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或过渡型地壳)之间的接触过渡带。

   地震活动。海沟及其伴生的火山弧,位于板块俯冲边界,有强烈的地震活动。震源通常自洋侧向陆侧加深,构成自海沟附近向大陆方向倾斜的震源带,称为贝尼奥夫带,其形成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海沟本身主要为浅源地震带。大量的浅源地震发生于海沟陆侧坡一带。其震源机制多数显示为逆断层型,反映了俯冲板块与上覆板块之间的汇聚挤压作用。浅源地震也见于海沟轴部和洋侧坡。在洋侧坡和外缘隆起,地震震源机制多显示引张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大洋板块俯冲下弯,使弯曲部凸面的板块表层处于伸张状态所致。中、深源地震则主要分布在火山弧及弧后地区。

   重力与磁异常。20世纪20~30年代,荷兰学者F.A.芬宁·梅因纳斯首先发现海沟是重力负异常带。自由空间异常与均衡异常最低值位于海沟轴部或略偏陆侧。自由空间异常低达-200毫伽以下,显示出海沟地区的地壳均衡状态遭到剧烈破坏。负重力异常表明:在均衡调整作用下,该带具有上浮而使海沟地形消失的趋势。但板块的俯冲沉潜作用与均衡上浮力相对抗,使深邃的海沟地形得以维持。俯冲作用使海底岩石圈下陷,并代之以增厚的水层,必然会导致重力值降低。故负重力异常的存在也为俯冲作用的存在提供了佐证。外缘隆起则伴有不大的重力正异常。有的海沟未发现磁异常,或仅有微弱的正或负的磁异常。有的海沟(如阿留申海沟和日本海沟)已发现条带状磁异常与海沟轴斜交,条带状磁异常越过海沟轴,延伸入海沟内壁下数十公里,其异常幅度向陆侧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大洋板块向陆侧俯冲的反映。

   热流。海沟是冷板块的下潜处,其热流值低达1微卡/(厘米2·秒)以下。由于岩石的热导率极低,俯冲的速度却较快,下插板块的温度就比同深度的地幔的温度低得多,海沟及海沟内壁附近出现很低的地温梯度和热流值,所以海沟本身缺乏火山活动,海沟深部可出现高压低温变质作用。而海沟向火山弧的方向,热流值却显著升高。

相关资料

  1.十条最深海沟:

  (1) 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最深11,033米,为目前所知最深之海沟,也是地壳最薄之所在。该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方海床,位于北纬11度21分、东经142度12分,即近关岛之马里亚纳群岛东方。此海沟为两大陆板块辐辏之潜没区,太平洋板块于此潜没于菲律宾板块之下。海沟底部于海平面下之深度,远胜珠穆朗玛峰海平面上之高度。

  (2) 太平洋汤加海沟:最深10882米,在太平洋中南部汤加群岛以东,北起萨摩亚群岛,南接克马德克海沟,全长1,375公里,宽约80公里。平均深6,000米,最深达10,882米

  (3) 太平洋日本海沟:最深10682米,在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群岛东侧南北分布的海沟。北连千岛海沟,南接伊豆诸岛东侧小笠原群岛附近的海沟。长890公里,宽100公里。平均深度6,000米。本州岛鹿岛滩东部深8,412米,最深处在伊豆诸岛东南侧。

  (4) 太平洋千岛海沟:最深10542米,是在太平洋千岛群岛附近的一个海沟。

  (5) 太平洋菲律宾海沟:最深10497米,位于菲律宾群岛以东的海沟,从吕宋岛之东北方伸延至印尼哈马黑拉的摩鹿加群岛,长约1,320公里,阔约30公里。菲律宾海沟形成的原因是板块的碰撞,由玄武岩组成较重的菲律宾板块以每年16厘米的速度沉到由花岗岩组成较轻的欧亚板块之下。两块板块的交汇之处就是菲律宾海沟。

  (6) 太平洋克马德克海海沟:最深10047米,长约1500公里,平均宽度60公里

  (7) 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沟:最深9219米,位于大西洋北部,波多黎各岛北9218公里,长约1550公里,平均宽度120公里

  (8) 大西洋新赫布里底海沟:最深9174米,位于万那杜岛(新赫布里底岛)与新喀里多尼亚岛之间的珊瑚海边缘。长约1200公里,平均宽度70公里

  (9) 太平洋布干维尔海沟:最深:9140米,位于太平洋西南面,布干维尔岛以西9140公里

  (10) 太平洋雅浦海沟:最深8850米,位于太平洋西部,帕劳群岛与马里亚纳海沟之间,雅浦岛东北8850公里

 

                 海 岭

 

  海岭又称海脊,有时也称“海底山脉”。深海底部狭长的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高出两侧海底可达3-4km。位于大洋中央部分的海岭,称中央海岭,或称大洋中脊。

  海岭和海沟的区别:海岭由地幔物质(岩浆)喷出海底堆积而形成,下一次喷发的岩浆会把上一次的物质向两侧推移。故海岭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其岩石年龄最年轻。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而海沟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相遇,由于大洋地壳的密度比大陆地壳要大,故大洋地壳向下附冲入大陆地壳,成形成海沟。故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一般地其岩石年龄最老。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简介】

  在四大洋中有彼此连通蜿蜒曲折庞大的海底山脊系统,全长达80000多千米,像一条巨龙伏卧在海底,注视着波涛滚滚的洋面。大洋中脊出露海面的部分形成岛屿,夏威夷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就是太平洋中脊出露部分。在大洋中脊的顶部有一条巨大的开裂,岩浆从这里涌出并冷凝成新的岩石,构成新的洋壳。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为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在大西洋中间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的海岭,也叫做大洋中脊。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有地震活动性的海岭,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这个海岭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把它叫做东太平洋中隆,它在加利福尼亚湾北端中断,与圣安德烈斯断层相连。

  海岭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是板块生长扩张的边界。如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有大西洋海岭相隔;非洲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为印度洋海岭。海岭是板块的分离边界,又叫生长边界。海岭是受引张力的区域,热流量高。

【分布】

  世界各大洋洋底都有海岭分布,以大西洋最典型,显著特征是:中央有一条作“S”形的中大西洋海岭,北起冰岛,南至南极附近,长达15000公里,宽在500—900公里之间。海岭以上水深,在北半球3,000—3,500米;在南半球为2,000—2,500米。海岭最高峰就是露出水面的亚速尔群岛等。海岭两测分布有海盆。太平洋中部也有一条南北延伸长达1万余公里的海岭,它的西边,又是一片分散的海底山脉,少数山峰露出海面,著名的夏威夷群岛就是其中之一。

【形成】

  60年代初,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它是“大陆漂移学说”的发展。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岸石年龄,发现海底岩石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而且岩石离海岭(又叫大洋中脊)愈近,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年龄越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研究】

  1、发现

  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现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于是建造了一艘"流星"号考察船远赴大西洋考察作业。结果黄金没有找到,却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海洋资料。他们用超声波装置对大西洋底探测的结果显示,大西洋底有一条从北到南的海底山脉。山脉的高点露出海面形成了亚速尔群岛、阿松森群岛。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德国作为战败国在合约上签了字。由于连年的战争,德国的经济已经全面衰败,国家不仅缺粮、缺物、缺劳动力,还特别缺钱,因为战争赔款高达1200亿马克,这对当时的德国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谁如果在这个时候能提出弄到钱的办法,一定能获得政府的全力支持。

  这时,德国著名化学家佛里茨·哈勃通过实验,发现海水中能提取黄金。尽管提取的办法十分复杂,但是,海水中能够获得黄金是千真万确的。这位化学家研究发现,在1立方千米的海水里含有约5吨左右的黄金,只要处理10立方千米的海水,就可以得到50吨黄金。大西洋中的海水有的是,战争赔款完全可以通过从海水中提取黄金来实现。化学家把自己的新发现报告给了政府。政府官员看到这位有名气大化学家献的计策,除了乐得合不上嘴,绝不会提出任何的怀疑。很快,德国政府专门为这位化学家配备了一艘当时最先进的海洋调查船——“流星”号。

  哈勃按照计划,先将这艘海洋调查船改装成处理海水的“流动工厂”,然后进入大西洋,一边调查,企图找到含黄金高的海水,一边做从海水中提取黄金的试验。然而,这位聪明的化学家由于求财心切,忽视了一个十分简单的事实,50吨黄金,从绝对值来看,的确不少,然而包含这些黄金的10立方千米的海水却要达到10亿吨之多。这就是说,黄金在海水中的含量太低,要想从中提取有价值的黄金,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科学技术比那时高了许多,要实现从海水中提取黄金也是十分困难的。哈勃指挥着“流星”号从大西洋的这一头,航行到另外一头,希望能发现含黄金量高的海水;结果是大西洋中各处海水的含金量都差不多,不仅含金相差无几,所含的化学元素量也差不多。他们只好在大西洋上不间断的淘呀,淘呀。通过改善工艺流程,希望获得较多的黄金。然而一年过去了,不仅所获无几,而且耗费了他们几乎是所有的财力,最后连船员的生活费也都搭了进去,仍然看不到成吨的黄金。

  就在化学家几乎陷入困境之际,德国科学家的另一项发明问世了。这项新发明叫“回声探测仪”,也就是今天已经广为使用的声纳。1925年,哈勃在“流星”号上安装了一台“回声探测仪”,希望通过这台新设备获得更多更详尽的海洋资料。在使用回声探测仪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西洋中部的某些海域,不是人们想象的变深了,而是非常之浅。也就是说,在大西洋的中部,有一段洋底是一块规模不小的凸起的高地,这个新发现令哈勃博士感到意外和吃惊,因为,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大西洋中部肯定是又深又平坦的,怎么会有凸出洋底的高地呢?

  因为有了新的发现,佛里茨·哈勃便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把从海洋中淘金的事放置一边,集中全力收集大西洋洋底的深度资料。在这之后的3年时间里,“流星”号测量了数万个点的深度。随着深度资料不断积累、整理和分析,一条像巨龙一样的海底山脉逐渐显现出来了。后来,佛里茨·哈勃这位欧洲最著名的大化学家向世人宣布他在大西洋上的发现:在大西洋的中部,从南到北,有一条上万千米长的“巨龙”似的山脉。这条巨型海底山脉被后人称之为“洋中脊”的海底构造。从此,佛里茨·哈勃——“流星”号调查船与大西洋中脊之间结下不解之缘。

  到了1956年,美国学者尤因和希曾首先提出,全球大洋洋底纵贯着一条连续不断的全长达6.4万公里的中央山系,又叫做大洋中脊。中央山系比大洋盆地高约1到2千米。中央山系的宽度约为1000到2000千米,最宽处可达5000公里。大洋山系的总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30%。其中,大西洋山系北起北冰洋,向南呈S形延伸,在南面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与印度洋山系的西南支相连。印度洋山系的东南支向东延伸与东太平洋山系相连。东太平洋山系北端进入加利福尼亚湾。印度洋山系北支伸入亚丁湾、红海与东非内陆裂谷相连。大西洋山系向北延伸到北冰洋,最后潜入西伯利亚。洋底山系全长可以绕地球一圈半。

  经过细致测量,人们发现大洋中脊上有一条1到2千米宽的裂谷。为了揭开海底的地质演变奥秘,人们曾经多次下潜到大洋中脊的裂谷中进行实地勘测。在1972年到1974年期间,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地质学家勒皮雄的领导下,使用深潜器观测到了大洋中脊的裂谷。

  这条大西洋中的巨脊,从大西洋靠近北极圈的冰岛出发,向南延伸经大西洋的中部,弯曲延伸到南极附近的布维岛,差不多从地球的最北端,一直延伸到地球的最南端,呈“S”型,长度达到1.5万多千米,平均宽度达到1000米。这条高山巨大的规模,远远超过世界陆地上的任何山脉。今天,人们已经通过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查明,大西洋洋中脊从洋底测量起,其高度平均为2000多米,如果与相邻的海盆相比,它的相对高度达2000~3000米,极为巍峨壮观。在一些地方,这些洋脊的峰顶甚至钻出海面,形成了大西洋上串珠般的群岛,像有名的冰岛、亚速尔群岛、圣赫勒拿岛、阿松森岛和特里斯-达摩尼亚群岛。

  大西洋洋中脊的发现,引起人们巨大的兴趣。于是,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大西洋洋底有巨大的海底山系,那么,太平洋、印度洋等其他大洋的洋底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山系?谁也没有料到,佛里茨·哈勃和他的同伴的意外发现,竟然把现代海洋地质研究引向了新的领域。

  2、现代研究

  由于海底山鲜为人知,且其周围存在大量生物种群,有的种群还是人类以前未知的,美国政府近年来投入重金探索海底山。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资助的“海洋山脉探索计划”,使用载人潜艇及潜水机器人照相机探索阿拉斯加海岸外及新英格兰海岸外的海底山,使科学家看到海底山及周围存有大量生物:从鲨鱼、未知章鱼到珊瑚。参与该计划的缅因大学生物学家沃特林发现,海底山的浮游生物达到了惊人的数量,而浮游生物又吸引了大量水生动物,使海洋哺乳动物、鲨鱼、金枪鱼等有了丰富的食物,甚至还招来了大量海鸟。

 

                中洋脊

 

    中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8万公里,面积约1.2亿公里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3。其脊部通常高出两侧洋盆底部1~3公里,脊顶水深多为2~3公里,少数山峰出露于海面形成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等。洋中脊常被一系列与其正交或斜交的断裂带错开(称断错带),其中大西洋中脊在赤道附近的罗曼什断带(Romanche gap),东西错动距离达1000多公里。沿断裂带有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在大西洋和印度海中脊的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呈纵向分布的中央断裂谷地。洋中脊是现代地壳最活动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岩浆上升和地震,水平断裂(转换断层)广布。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组成的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扩张的半速度(即每边速度)多为1~5厘米/年。

  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系。它纵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彼此相连,总长约 8万公里,为地球上最长最大的山系。在板块构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顶部标出了海底扩张轴线,属分离型板块边界。它既是巨大的海底地形单元,也是最重要的海底构造单元之一。

中洋脊发现

  19世纪70年代,英国“挑战者”号调查中,利用测深锤测量深度,已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山脊。1925~1927年间,德国“流星”号用电子回声测深法对大西洋中脊进行了详细的测绘。20世纪30年代末,又相继发现了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洋脊。50年代晚期,进一步获知这些海岭是相互连接的巨大环球山系。70年代,由法、美联合实施的法摩斯计划和法、美、墨西哥实施的里塔计划,分别对大西洋中脊和东太平洋洋脊进行了包括潜水器考察在内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对大洋中脊的地壳性质、火山活动和构造运动有了新的详细的认识。载入深潜器在东太平洋洋脊发现了正在喷涌的海底热泉和富含铜、铅、锌等多金属海底热液矿床。这些发现不仅对地质科学研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经济意义。80年代国际岩石圈计划正在以大洋中脊为主要对象,积极进行海洋岩石圈性质和动力过程的研究。但关于大洋中脊形成机制及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

中洋脊分布

  大洋洋脊在大西洋位置居中,走向与大西洋东西两岸大体平行,呈S形展布,称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的洋脊也大体居中,分成三支,呈入字形展布,通称印度洋中脊;三条分支分别称为:中央印度洋海岭,西南印度洋海岭和东南印度洋海岭。太平洋的洋脊分布则偏东,且两坡比较平缓,故称东太平洋海隆。三大洋洋脊的南端彼此相连,北端则伸进大陆或岛屿。大西洋中脊向北延伸,穿过冰岛,与北冰洋中脊相连接。

中洋脊形态

  大洋中脊体系环球绵延数万公里,宽数百至数千公里。其面积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33%,可与全球大陆面积相比。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其相对高度为2000~3000米左右。各大洋中脊顶部的平均水深大多在2500~2700米之间。局部露出水面成为岛屿(如冰岛)。脊顶上覆盖的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其地形崎岖不平,常有次一级岭脊与谷地相间排列,并与中脊走向平行延伸。翼部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组成。自脊顶向两缘地带,随着沉积层逐渐增厚,地形起伏也逐渐平缓,向下过渡为深海平原。就总体来说,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地形比较崎岖,东太平洋海隆则较宽缓。

  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 ,其相对高度为2000~3000米左右。脊顶上覆盖的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崎岖不平,常有次一级岭脊与谷地相间排列,并与中脊走向平行延伸。翼部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组成。自脊顶向两缘地带,随着沉积层逐渐增厚,地形起伏也逐渐平缓,向下过渡为深海平原。纵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横向断裂带(又称转换断层)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征。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

裂谷与断裂带

  纵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横向断裂带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征。裂谷是沿正断层经过显著错断所形成的,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型凹地。沿大洋中脊顶部发育的裂谷称中央裂谷 。谷宽约25~50公里,深约1~3公里。裂谷两侧为突起的裂谷山脊。中央裂谷是地球上最大的张裂带。其正断层的走向与中脊及其裂谷平行;断层面多向中脊轴部倾斜;横断面呈U字或V字形。谷深和谷宽与海底扩张速度有关。慢速扩张的中脊,其裂谷深达1.5~3公里,断距约200余米,谷地外形清晰。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大多发育这种裂谷。中速扩张的中脊上裂谷较浅,断距仅50米。快速扩张的中脊一般不见裂谷的痕迹,只有断距小于50米的断崖,如东太平洋海隆。

  大洋中脊上广泛地发育与中脊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横向断裂带(即转换断层)。断裂带在海底地形上表现为海槽、断崖和海岭。海槽的深度可超过相邻的中央裂谷。被断裂带截断的各段中脊呈错开状。沿断裂带的错动只限于脊顶之间的段落,其错动方向与中脊的视错开方向相反。

地壳结构

  与洋盆的标准大洋地壳相比,大洋中脊顶部的地壳较薄,仅2~6公里。其壳下有异常地幔存在。各大洋中脊的地壳结构不尽相同。如北大西洋中脊顶部缺失层3,层2(地震纵波速度5.0~5.8公里/秒,厚度为2~3公里)直接覆盖在异常地幔上。异常地幔的纵波速度为7.2~7.6公里/秒,小于正常地幔的速度值(8.1公里/秒)。大洋中脊翼部的地壳构造类似于两侧洋盆,但向着脊顶方向,有层3变薄而层2增厚的趋势。在东太平洋海隆顶部,层3连续越过海隆并覆于异常地幔之上,层3的厚度减至3公里左右;中脊处层1(沉积层)极薄或缺失,因而造成整个中脊地区地壳变薄,中脊轴部的莫霍面抬升。

  中脊顶部及裂谷有裸露的玄武岩 。它是洋壳层2(基底层)的组成岩石。沿着裂谷和断裂带的崖壁常出露洋壳深部岩石,拖网采集到大量辉长岩、辉绿岩、角闪岩、橄榄岩和蛇纹岩等。故大洋中脊是研究洋壳岩石学性质的重要场所。

地震和火山活动

  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以别于不活动的无震海岭。地震分布在中脊轴部或中央裂谷,也分布在脊轴之间的断裂带活动段落,它们构成大洋中脊地震带。震级一般不大,为浅源地震,震源机制显示为垂直于中脊走向的引张作用。

  现代火山活动通常限于脊轴1~2公里宽的范围内。此处出露新鲜的玻璃质熔岩流,沉积盖层极薄或缺失。火山经多次喷发而形成火山链,与中脊走向平行延伸。其形态及喷发周期与海底扩张速度有关。慢速扩张脊轴的中央火山链是不连续的,具新鲜枕状玄武岩,每5000~10000年喷发一次;中速扩张的脊轴,其火山链比较连续,常见席状玄武岩,每300~600年喷发一次;快速扩张的脊轴,其火山链是连续的,多半为席状玄武岩,每50年喷发一次。一般认为,中脊轴部的火山活动是中脊下岩浆房喷出岩浆的结果。

中洋脊热流

  大洋中脊的热流值大于周围洋盆,由脊顶向两侧热流值逐渐降低。高热流值见于脊顶或中央裂谷带,热流平均值可达 2~3HFU以上。翼部区的热流值接近大洋平均值。在脊顶或裂谷带附近实测的热流值高低变化很大,甚至在短距离内便相差几个数量级。这可能与热水对流作用有关。冷海水顺脊顶张裂隙渗入洋壳内部,逐渐受热,然后以热泉形式从海底排出。由于在冷、热两种海水对流的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的热,故在某些地点测得的热流值明显偏低(海底热流计测得的热流值只是总热流量中的传导部分)。近年来,在东太平洋海隆北纬21°和加拉帕戈斯海岭顶部,由深潜器直接观察到的海底热泉,其温度高达380°C,这进一步说明脊顶是热地幔物质上涌之处,其下可能有炽热的岩浆房。深潜器还发现热泉周围栖息着各种奇异的动物,包括长达3米的巨大管栖蠕虫。

重力和磁异常

  大洋中脊重力异常的分布特征是:自由空间异常与两侧洋盆相近,一般在+20~+40毫伽之间,无明显的均衡异常。这表明大洋中脊大体上处于均衡状态。但轴部的布格异常值约在+130~+200毫伽之间,明显低于两侧洋盆的异常值(+400毫伽)。这说明中脊之下有低密度层,结合地震探测资料得知,布格异常低值是由低密度的异常地幔引起的。

  大洋中脊通常显示出清晰的条带状磁异常。正、负磁异常条带相间平行排列。并以脊顶为轴,其两侧磁条带大致对称。异常幅值在轴部较大,向两侧逐渐减小。据海底条带状磁异常的年龄可测出各大洋中脊的扩张速率;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的扩张速率多为 1~5厘米/年;东太平洋海隆的扩张速率大多在5厘米/年以上,有的超过10厘米/年。 无裂谷的大洋中脊的扩张速率通常大于有裂谷的中脊。

中洋脊成因

  关于大洋中脊的成因,大多采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来解释。此说认为: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在地幔对流带动下,新洋壳自脊轴向两侧扩张推移。在扩张和冷却的过程中,软流圈顶部物质逐渐冷凝,转化为岩石圈,致使岩石圈随远离脊顶而增厚。冷却凝固伴随着密度增大、体积缩小,洋底岩石圈在扩张增厚的过程中逐渐下沉,于是形成轴部高两翼低的巨大海底山系。长时间后,再变成另外的样子。

大洋中脊在各大洋的特点

  在大西洋,中脊位居中央,延伸方向与两岸平行,边坡比较陡,称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也大致位于大洋中部,但分歧分三支。呈“入”字型搌布:在太平洋内,中脊居东侧且边坡平缓。

 

海 流

 

    海流又称洋流,是海水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冷缩等而形成密度不同的水团,再加上风应力、地转偏向力、引潮力等作用而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它是海水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海洋里有着许多海流,每条海流终年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它象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把整个世界大洋联系在一起,使整个世界大洋得以保持其各种水文、化学要素的长期相对稳定。

  海洋里那些比较大的海流,多是由强劲而稳定的风吹刮起来的。这种由风直接产生的海流叫作“风海流”,也有人叫作“漂流”.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海水流动,称为“密度流”.也叫“梯度流”或“地转流”.海洋中最著名的海流是黑潮和湾流。

  由于海水的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一个地方的海水流走了,相临海区的海水也就流来补充,这样就产生了补偿流。补偿流既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在海洋的大陆架范围或浅海处,由于海岸和海底摩擦显著,加上海流特别强等因素,便形成颇为复杂的大陆架环流、浅内海环流、海峡海流等浅海海流。

  在研究海流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还常常按温度特性,将海流分为暖流和寒流。还有一种是海水受月球、太阳引潮力而产生的水平流动现象,是同潮汐一起产生的潮流。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已经可以利用海流选择航线、发电和捕鱼等。

海流的成因

  海流形成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第一是海面上的风力驱动,形成风生海流。由于海水运动中粘滞性对动量的消耗,这种流动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弱,直至小到可以忽略,其所涉及的深度通常只为几百米,相对于几千米深的大洋而言是一薄层。海流形成的第二种原因是海水的温盐变化。因为海水密度的分布与变化直接受温度、盐度的支配,而密度的分布又决定了海洋压力场的结构。实际海洋中的等压面往往是倾斜的,即等压面与等势面并不一致,这就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了一种引起海水流动的力,从而导致了海流的形成。另外海面上的增密效应又可直接地引起海水在铅直方向上的运动。

  海流形成之后,由于海水的连续性,在海水产生辐散或辐聚的地方,将导致升、降流的形成。

  为了讨论方便起见,也可根据海水受力情况及其成因等,从不同角度对海流分类和命名。例如,由风引起的海流称为风海流或漂流,由温盐变化引起的称为热盐环流;从受力情况分又有地转流、惯性流等称谓;考虑发生的区域不同又有海流、陆架流、赤道流、东西边界流等。

  描述海水运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拉格朗日方法,一是欧拉方法。前者是跟踪水质点以描述它的时空变化,这种方法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近代用漂流瓶以及中性浮子等追踪流迹,可近似地了解流的变化规律。

  通常多用欧拉方法来测量和描述海流,即在海洋中某些站点同时对海流进行观测,依测量结果,用矢量表示海流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绘制流线图来描述流场中速度的分布。如果流场不随时间而变化,那么流线也就代表了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海流流速的单位,按SI单位制是米每秒,记为m/s;流向以地理方位角表示,指海水流去的方向。例如,海水以0.10m/s的速度向北流去,则流向记为0°(北),向东流动则为90°,向南流动为180°,向西流动为270°,流向与风向的定义恰恰相反,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绘制海流图时常用箭矢符号,矢长度表示流速大小,箭头方向表示流向。

  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海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若海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若海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海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海流为寒流。海流还可以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海流,叫做风海流。

  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

  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海流称为密度流。

  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海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

  综上所述,产生海流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海水密度差异。实际发生的海流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洋中深度小于二三百米的表层为风漂流层,行星风系作用在海面的风应力和水平湍流应力的合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后,便生成风漂流。行星风系风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随纬度变化,导致海面海水的辐合和辐散。一方面,它使海水密度重新分布而出现水平压强梯度力,当它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在相当厚的水平层中形成水平方向的地转流;另一方面,在赤道地区的风漂流层底部,海水从次表层水中向上流动,或下降而流入次表层水中,形成了赤道地区的升降流。

  大洋上的结冰、融冰、降水和蒸发等热盐效应,造成海水密度在大范围海面分布不均匀,可使极地和高纬度某些海域表层生成高密度的海水,而下沉到深层和底层。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作水平方向的流动,并可通过中层水底部向上再流到表层,这就是大洋的热盐环流。

  大洋表层生成的风漂流,构成大洋表层的风生环流。其中,位于低纬度和中纬度处的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在大洋的西边界处受海岸的阻挡,其主流便分别转而向北和向南流动,由于科里奥利参量随纬度的变化(β-效应)和水平湍流摩擦力的作用,形成流辐变窄、流速加大的大洋西向强化流。每年由赤道地区传输到地球的高纬地带的热量中,有一半是大洋西边界西向强化流传输的。进入大洋上层的热盐环流,在北半球由于和大洋西向强化流的方向相同,使流速增大;但在南半球则因方向相反,流速减缓,故大洋环流西向强化现象不太显著。

  大洋表层风生环流在南半球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带,由于没有大陆海岸阻挡,形成了一支环绕南极大陆连续流动的南极绕极流。

  在大洋的东部和近岸海域,当风力长期地、几乎沿海岸平行地均匀吹刮时,一方面生成风漂流,发生海水的水平辐合和辐散,而出现上升流和下降流;另一方面因海水在近岸处积聚和流失而造成海面倾斜,发生水平压强梯度力而产生沿岸流,就形成沿岸的升降流。

  大洋西向强化流在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流动,而后折向东流,至某特定地区时,流动开始不稳定,流轴在其平均位置附近便发生波状的弯曲,出现海流弯曲(或蛇行)现象,最后形成环状流而脱离母体,生成了中央分别为来自大陆架的冷水的冷流环和来自海洋内部的暖水的暖流环。这是一类具有中等尺度的中尺度涡。此外,在大洋的其他部分,由于海流的不稳定,也能形成其他种类的中尺度涡。这些中尺度涡集中了海洋中很大一部分能量,形成了叠加在大洋气候式平均环流场之上的各种天气式涡旋,使大洋环流更加复杂。

  在海洋的大陆架范围或浅海处,由于海岸和海底摩擦显著,加上潮流特别强等因素,便形成颇为复杂的大陆架环流、浅内海环流、海峡海流等浅海海流。

海流的分类

  海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前者来自水温低处,后者来自水温高处。表层海流的水平流速从几厘米/秒到300厘米/秒,深处的水平流速则在10厘米/秒以下。铅直流速很小,从几厘米/天到几十厘米/时。海流以流去的方向作为流向,恰和风向的定义相反。

  海流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漂流:由风的拖曳效应形成的海流。

  (2)、地转流:在忽略湍流摩擦力作用的海洋中,海水水平压强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稳定海流。

  (3)、潮流:海洋潮汐在涨落的同时,还有周期性的水平流动,这种水平流动称为潮流。

  (4)、补偿流:由另一海域的海水流来补充海水流失而形成的海流。有水平补偿流和铅直补偿流

  (5)、河川泄流:由于河川径流的入海,在河口附近的海区所引起的海水流动称为河川泄流。

  (6)、裂流:海浪由外海向海岸传播至波浪破碎带破碎时产生的由岸向深水方向的海流。

  (7)、顺岸流:海浪由外海向海岸传播至破碎带破碎后产生的一支平行于海岸运动的海流。

海流的作用

  海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

  1.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2.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诱饵;两种海流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活动, 使得鱼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规模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北海道渔场;有些海区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从而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3.海轮顺海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每海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4.海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是,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更大。

  故了解和掌握海流的规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和长时期的气候变化,对渔业、航运、排污和军事等都有重要意义。

世界海流列表

  (一) 太平洋

  海流名称 地 理 位 置 出现频率 (%) 流速 (公里/小时)

  北赤道暖流 大体沿北纬10°流动 25-75 0.9-2.8

  台湾暖流(日本暖流,即黑潮) 沿台湾省东岸、日本群岛南岸及东岸流动 25-75以上 0.9-2.8

  北太平洋暖流 平行于北纬40°流动 25-75 0.9-1.9

  阿拉斯加暖流 沿阿拉斯加湾岸流动 夏季25-50,冬季25-75 0.9-1.9

  堪察加寒流(亲潮) 沿堪察加半岛东岸流动 25-75 ≤0.9

  千岛寒流(亲潮) 沿千岛群岛东岸流动 25-75 ≤0.9

  滨海寒流 沿苏联远东区滨海边区南部沿岸流动 夏季25-50,冬季25-75 ≤0.9

  加利福尼亚寒流 沿北美洲西岸流动 ≤25 ≤0.9

  赤道逆流(反赤道流,系暖流) 大体平等于北纬5°-8°流动 冬季25-75夏季25-75以上 0.9-2.8以上

  棉兰老暖流 沿菲律宾棉兰老岛东岸流动 25-75 0.9-2.8以上

  南赤道暖流 沿赤道南侧流动 25-75以上 0.9-2.8

  东澳大利亚暖流 沿澳大利亚东岸流动 25-75 0.9-1.9

  西风漂流(寒流) 平行于南纬45°-50°流动 25-50 0.9-1.9

  合恩角寒流 沿火地岛西南岸流动 25-75 0.9-1.9

  秘鲁寒流(洪堡德海流) 沿南美洲西岸流动 25-75 ≤0.9

  埃尔.尼纽暖流 南美洲秘鲁西北岸附近 —— 约1

  (二) 大西洋

  海流名称 地 理 位 置 出现频率 (%) 流速(公里/小时)

  北赤道暖流 平行于北纬15°-20°流动 25-75以上 0.9-1.9

  圭亚那暖流 沿南美洲东北岸流动 25-75以上 0.9-2.8

  加勒比海暖流 沿安的列斯群岛往南 25-75以上 0.9-2.8以上

  佛罗里达暖流 佛罗里达半岛东南海域 ≥75 ≥2.8

  安的列斯暖流 沿安的列斯群岛往北 25-75以上 0.9-1.9

  墨西哥湾暖流 (简称湾流) 沿北美洲东南岸往北到西经40°附近 25-75以上 0.9-2.8以上

  北大西洋暖流 从西经40°附件往北到不列颠群岛北岸 25-75 0.9-1.9

  伊尔敏格尔暖流 冰岛以南海域 25-75 <0.9

  西格陵兰暖流 沿格陵兰岛西南岸流动 25-75 0.9-1.9

  拉布拉多寒流 沿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东北岸流动 25-75 0.9-1.9

  加那利寒流 沿非洲西北岸流动 25-75 0.9-1.9

  赤道逆流(暖流) 沿平行于北纬5-10°流动 25-75 0.9-2.8

  几内亚暖流 沿非洲几内亚湾岸流动 25-75以上 0.9-2.8以上

  南赤道暖流 沿赤道南侧流动 25-75以上 0.9-2.8

  巴西暖流 沿南美大陆东南岸流动 25-75 0.9-1.9

  合恩角寒流 沿南美洲南端流动 25-75 ≤0.9

  马尔维纳斯(福克兰)寒流由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往北 25-75 0.9(冬季达1.9)

  西风漂流(寒流) 平行于南纬42-48°流动 25-75 0.9-1.9

  本格拉寒流 沿南部非洲西岸流动 25-75 0.9-1.9

  厄加勒斯暖流 沿非洲大陆以南海域流动 25-75 0.9-2.8

  (三) 印度洋

  海流名称 地 理 位 置 出现频率 (%) 流速(公里/小时)

  季风暖流 印度洋北部赤道以北海域 25-75以上 0.9-2.8

  赤道逆流(暖流) 沿平等于南纬5°流动 25-75 0.9-1.9

  南赤道逆流 沿平行于南纬10°-15°流动 25-75以上 0.9-2.8

  索马里暖流 沿索马里半岛沿岸流动 50-75以上 夏季0.9-2.8 冬季0.9-1.9

  莫桑比克暖流 沿莫桑比克海峡的大陆沿岸流动 25-75以上 冬季0.9-2.8 夏季0.9-1.9

  马达加斯加暖流 沿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流动 25-75以上 0.9-1.9

  厄加勒斯暖流 沿非洲大陆东南岸流动 25-75以上 0.9-2.8以上

  西风漂流(寒流) 位于南纬40°-50°间 25-75 0.9-1.9

  西澳大利亚寒流 沿澳大利亚西岸流动 25-75 ≤0.9

  (四) 北冰洋

  海流名称 地 理 位 置 出现频率 (%) 流速(公里/小时)

  挪威暖流 沿挪威西岸流动 25-75 0.9-1.9

  北角暖流 沿挪威北岸流动 ≤25 0.9-1.9

  斯匹次卑尔根暖流 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西南、西岸流动 25-75 0.9-1.9

  北冰洋寒流 沿北冰洋北极地区大陆架流动 25-75 0.9-1.9

  东格陵兰寒流 沿格陵兰岛东岸流动 25-75 0.9-1.9

  东冰岛寒流 沿冰岛东北岸流动 25-50 0.9-1.9

海流发电

  在海洋运动中,海流则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流循着一定的路线周而复始地运动着,其规模比起陆地上的巨江大川则要大出成千上万倍。海水流动可以推动涡轮机发电,为人们输送绿色能源。中国的海流能源也很丰富,沿海海流的理论平均功率为1.4亿千瓦。

  在所有的海流中,有一条规模十分巨大,堪称海流中的“巨人”,这就是著名的美国墨西哥湾流。它宽60公里80公里,厚700米,总流量达到7400万立方米/秒~9300万立方米/秒,比世界第二大海流——北太平洋上的黑潮要大将近1倍,比陆地上所有河流的总量则要超出80倍。若与我国的河流相比,它大约相当于长江流量的2600倍,或黄河的57000倍。墨西哥湾流与北大西洋海流和加那利海流共同作用后,调节西欧与北欧的气候。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指出,墨西哥湾流受到风力、地球自转和朝向北极前进的热量所驱使,所带来的能量等同于美国发电能力的2000倍。若能成功利用这股强大的海流,驱动设置在海底的涡轮发电机,就足以产生相当10座核能发电厂的电能,供应佛罗里达州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研究人员计划于几个月内测试一座小型的涡轮发电机。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海洋科技中心”的研究人员说:“佛罗里达是世界上发展海流发电的首选之地,因为这里常年都有强大的海流。在这里建立的海流发电厂可以全天候发电,一年到头都可发电。”但是,由于海流发电相关技术还不成熟,不但建设电厂的经费无法估算,一些未知因素和可能造成的危险尚待克服。比如,海底运转的涡轮机螺旋桨有可能让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致死。如果海流发电厂不能解决生态问题,它将会遭受动物爱好者的反对。

  美国西岸的加利福尼亚海流不充沛,那里的研究人员因而转向海浪发电。加拿大一家电力公司将与北加州的电力公司合作,建造一座发电量达2000千瓦的“海浪发电农场”,预计于2012年竣工,届时将供应600户家庭用电,但电力公司希望最终可以提供3万户家庭的用电。

  美国电力研究中心在一项报告中分析认为,海浪与潮汐发电将可满足6.5%的电力需求。未来若是海流、海浪与潮汐发电技术纯熟,将不失为沿海国家解决能源问题的福音。海洋发电的支持者表示,海洋发电即便不能解决所有的需求,但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一种低污染、取之不尽的能源来源。

  在浩瀚的海洋上,奔腾着许多巨大的海流,它们在风和其它动力的推动下,循着一定的路线周而复始的运动着,其规模比起陆地上的巨江大川则要大出成千上万倍。而所有的海流中,有一条规模十分巨大,堪称海流中的“巨人”,这就是著名的墨西哥湾暖流,简称为湾流。

  湾流的规模非常宏大。它宽60—80公里,厚700米,总流量达到7400万到9300万立方米/秒,比世界第二大海流——北太平洋上的黑潮要大将近1倍,比陆地上所有河流的总量则要超出80倍。若与我国的河流相比,它大约要相当于长江流量的2600倍,或黄河的57000倍。

世界各地的海流

  黑潮

  黑潮是太平洋地区最强的海流,因水色深蓝,看起来似黑色而得名。相对于它所流经的海域来讲,具有高温、高盐的特征,故有黑潮暖流之称。它起源于台湾东南、巴布延群岛以东海域,是北赤道流向北的一个分支的延伸。主流沿台湾东岸北上,经苏澳—与那国岛间的水道进入东海;然后沿东海大陆架边缘与大陆坡毗连区域流向东北,至奄美大岛以西约北纬29°、东经128°附近开始分支,主流折向东,经吐噶喇和大隅海峡离开东海返回太平洋,沿日本南岸向东北至北纬35°附近。

  进入东海的黑潮有若干分支。按传统说法,奄美大岛以西沿九州西岸北上的一支称对马暖流。约在五岛列岛以南又分两股:主流向东北通过朝鲜海峡流入日本海;西分支又在济州岛南进入南黄海,构成黄海暖流。黑潮主干①在钓鱼岛附近有一小股指向西北,朝浙江近海流动,抵达舟山群岛外折向东,与黄海南伸的冷水混合变性,这支海流叫台湾暖流。

  黑潮在台湾东南海域分为两支。主流向北。另一支向西北进入巴士、巴林塘海峡(黑潮西分支),然后在台湾以南又分两支:较大的一支向西南流入南海,构成南海冬季环流的一部分;另一小支入台湾海峡,沿海峡东侧北上。

  黑潮以流速强、流幅窄和厚度大而著称。流速一般1~3节,苏澳以东达3.5节。进入东海后,流速有所减弱,通常1~2节;至北纬26°、东经126°附近,流速又复增,可达2.5~3节;至屋久岛西南达3.4节。在流速断面上,黑潮常有两个向北或东北的流核,中间隔着一个反向的流核,较强的流核位于靠近海岸一侧,表明大洋环流向西岸强化的特征。在冲绳、奄美附近,困与地形摩擦,使黑潮主干右侧经常发生逆流现象。逆流流速不大,约0.3~0.5节;厚度较浅,平均流量只有主流的1/5左右。

  黑潮的流幅较窄,平均不到100海里,2节以上的强流带也不过25海里。 黑潮的厚度大约800米,自上而下可分为4个水层:表层水、次表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

  黑潮在东海的平均流量约35×106立方米/秒,相当于长江径流的1000倍,亦即长江一年所输送的径流量,黑潮只要8个小时就输送完毕。可见黑潮的流量是何等巨大!黑潮虽是一支稳定的强大海流,但流速、流量和流幅都有明显的变化,流轴也有摆动和弯曲。从时间上讲,有长、中、短各种周期;从空间上看,有中、小尺度的变化。如台湾以东,黑潮向北的流量和流速存在着半年周期,最大值发生在春、秋(流速为120厘米/秒),最小值出现在冬、夏(流速为50厘米/秒)。此外,黑潮两侧还有几处冷涡和暖涡出现。

  对马暖流

  其流量为2×106~4×106立方米/秒,流速为0.5~1.0节,最大1.8节,流幅40~80海里,最大100海里,夏季稍宽,冬季较窄。它在北上流入日本海的过程中,随着深度变浅而厚度也变薄,在海峡处可达海底;九州以西冬季达200~300米,夏季仅50~100米。因对马岛横立于海峡中,把海峡中的对马暖流分隔为东、西两支。西支势力较强,流幅窄,厚度深而流速强。夏季表层最大流速1.5~1.8节,下层0.5~1.0节;冬季只及夏季的1/3。流量占流入朝鲜海峡总流量的70%。东支势力较弱,厚度浅,流幅较宽,流速小。夏季表层最大流速1~1.3节;冬季表层0.5~0.6节,下层流速均为0 .4节左右。流量占朝鲜海峡总流量的30%。

  传统看法认为,对马暖流与黑潮的分叉点约在北纬28°30′~29°30′、东经128°~129°范围内。流轴位置各年不一,有时差异很大,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是自黑潮分出后,直接北上流入朝鲜海峡;二是自黑潮分出后,先指向九州方向,再转向西北,最后折向东北进入朝鲜海峡。当黄海水团向南扩展时,对马暖流的路径偏西且平直;当黄海水团向东伸展时,其路径偏东多弯曲。

  对马暖流除流速具有夏强冬弱的年周期外,还有7~9年的长周期变化。近期,有人对对马暖流的来源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不能简单地解释为黑潮的分支,而把它看作为黑潮水与大陆沿岸水在东海中部相遇时所形成的混合水的一支海流。

  黄海暖流

  为对马暖流在东南向西伸入黄海的一个分支,大致沿“黄海槽”北上,在向北流动过程中,因受沿岸水文气象因子的影响逐渐变性,暖流的特性也随着进入黄海的距离增大而减弱。因黄、渤海是强潮流区,相比之下,海流很弱,以潮流为主。海流流速只及潮流的1/10左右(约0.2~0.3节),所以,海流常被潮流掩盖而不易辨别。但在温度和盐度分布上,特别是冬季,明显地存在着高温、高盐水舌,从南黄海一直伸到渤海。夏季,因黄海深层冷水盘踞在黄海深处,阻碍了暖流的北上,使这支海流可能仅限于表层。也有人认为,夏季不存在这一支海流。按传统的概念,暖流抵达北纬35°附近,向左侧分出一小股,与南下的沿岸流构成一个逆时针的小环流。主流继续北上,在成山角以东又分出一小股往东,汇入西朝鲜沿岸流南下。进入北黄海的暖流余脉,主要向西从渤海海峡北部进入渤海,此时,势力已非常微弱。当它抵达渤海西部时,受陆地阻挡而分为两小股,一股向东北入辽东湾,另一股往南入渤海湾。

  渤海的环流由两部分组成。南部终年为一个左旋环流,系由北面的暖流余脉与南面的鲁北沿岸流构成。辽东湾的环流随季风更替。冬季偏北季风把辽河入海的径流吹向辽东湾东岸并南下,与北上的暖流余脉构成一个顺时针环流;夏季偏南季风又把辽河冲淡水推向辽东湾西岸,暧流余脉沿该湾东岸北上,构成一个逆时针环流。

  黄海暖流的季节变化为冬强夏弱,这除了与黄海冷水团有关外,还与对马暖流通过朝鲜海峡的流速、流量有关。当朝鲜海峡处流速减弱时,黄海暖流就加强;反之,则减弱。黄海暖流的流向比较稳定,终年偏北,大致沿高盐水舌轴线方向流动。

  台湾暖流

  指出现在长江口以南和浙闽近海,终年具有高温、高盐特征的海流。它自黑潮主干在台湾东北海域分出后,沿东海大陆架底坡北上,沿途受海底地形影响,流速逐渐减弱,约0.5节。该海流除表面易受季风影响外,中、下层的流向比较稳定,终年向北。其前锋在长江口外与南下的沿岸水混合,然后折向东北,其中一部分海水汇入对马暖流,另一部分汇入黄海暖流。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迫使海水离岸输送,这时台湾暖流与沿岸流同向,两者汇成一片,流幅宽而势力强,几乎遍及东海西部的浅水区,流速0.3~0.4节,冬季东北风盛行时,迫使海水向岸输送,暖流方向与沿岸流方向相反,此时台湾暖流势力减弱,流幅变窄,流速0.1~0.3节。浙江近海的暖流和沿岸流之间形成明显的锋面,锋面以西为沿岸流南下,以东为暖流北上。

  中国沿岸流

  是构成整个海区环流的一个部分。它始于渤海湾西部,沿中国海岸南下,主要是由江河入海的径流所组成的低盐水流。因它在南下的流动中并不完全连续,故按所在地区不同而有不同名称,自北向南有辽南沿岸流、鲁北沿岸流、苏北沿岸流、浙闽沿岸流和广东沿岸流。

  辽南沿岸流指辽东半岛南岸自鸭绿江口向西南流动的一股海流,系北黄海气旋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由鸭绿江的径流组成,其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鸭绿江的径流量和辽南一带的风。该沿岸流的特点是流向终年不变,夏季流速稍大,流幅较窄,强盛时可越过渤海海峡进入渤海口;冬季流速较小,流幅较宽。

  鲁北沿岸流由黄河、海河等入海的径流组成。从渤海湾西部起,沿山东北岸东流经成山角南下,以流动路径终年不变为其主要特征。在成山角附近,除小部分汇入黄海暖流外,绝大部分海水往南或西南流动。成山角以南,因进入宽阔海面,势力减弱,流速减小。

 

                   海 盆

 

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善变,一会儿是风平浪静,一会儿是狂浪滔天。海底的变化漫长而深刻。在海洋的底部有许多低平的地带,周围是相对高一些的海底山脉,这种类似陆地上盆地的构造叫做海盆或者洋盆。它是大洋底的主体部分。现在,深海钻探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深海钻探可以揭示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和变化。实际钻探的结果显示,世界各大洋洋底的地壳都很年轻,一般不超过1.6亿年。实际上,海洋的年龄是在距今18亿年前形成的。世界上的大洋如此古老,为什么大洋洋盆的盆底却如此年轻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直到大陆漂移说再次盛行。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魏格纳认为:"2亿年前曾经存在一块联在一起的古大陆,在古大陆的周围存在着一个泛大洋,后来古大陆分裂成几个大碎块,并且各自漂移到现在地球上大陆的位置。如今的太平洋比古代的泛大洋已经缩小了很多。" 科学家在解释古老的大洋、年轻的洋盆时,告诉我们:大洋的盆底从中间裂开,在裂开处炙热的岩浆从地壳下涌出,遇到海水就立刻被立即降温形成岩石。裂口处不断涌出岩浆,将新的地层把先前生成的岩石地层向周围挤压推移,经过上亿年的演变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海底年龄周边岩石的年龄最大,而洋底岩石的年龄最小的情况。其实,这个地壳演变过程从地球诞生起就从未停息过。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那些塌陷的部分,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海盆。

  海洋里海水时刻都在运动,因此,海平面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短期的海平面变化,如日变化、季节性变化、年变化和偶发性变化等,这些变化主要与波浪、潮汐、大气压、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风暴、海啸等因素有关,其升降幅度小,而且大多是局部性的。海平面长期的变化主要是指地质历史期间的海平面的变化。其特点是变化的幅度虽然不大,但其变化的范围大,甚至是全球性的。人们经常讨论的海平面上升,就是指的这种长期性的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现在,全世界的海平面正处于上升过程中。

  由冰川引起的海平面变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变暖导致冰川界线反复进退,从而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变化。在气候寒冷的地质时期,极地周围形成冰盖,海洋中的海水量相对减少,海平面随之降低;当气候变暖,冰盖融化,冰水流回大海,海平面又上升。关于海平面的升降幅度,各国科学家估计的数字不尽相同。这主要是看如何估计南极大陆的冰盖厚度和计算出全世界的冰储量。据有人推算,世界上冰储量的95%在南极地区,约为3000万立方千米。如果有一天,南极地区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约占全球冰总储量的99%)突然全部融化,那么,世界海洋的海平面将会上升100米。当然,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所有的冰川,将在数千年间,逐渐融化,同时,冰川的融化还将伴随着一片大陆的上升和海洋底质的沉降,因为大面积的负荷因冰川融化从陆地向海洋转移。

  由地壳构造引起的海平面变化,指的是因某种地壳构造运动而引起的局部地区或全球性的海平面变化。局部性的地壳升降运动,能引起区域性的海平面变化。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地壳升降导致海面相对于陆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结果。引起全球性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是洋盆容积发生某种变化、洋底地壳发生下沉或新洋盆形成。世界洋盆的总容积增大会导致海平面降低;反之,洋底地壳抬升,某些洋盆消失,可使海平面升高。板块构造学认为,海平面变化与海底扩张速率有关。大洋中脊增生的物质是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冷却,变得致密,因而洋底岩石圈在横向扩张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下沉。如果洋底扩张速率很快,距中脊顶部一定距离的洋底,没有足够时间冷却到"正常"程度,洋底就比正常情况下高,因而即使总的海水量不变(多数学者认为,古生代以来海水量基本没有变化),由于洋盆的容积减小,海平面也会升高。相反,海底扩张速度很慢时,海平面则会降低。事实上,海底扩张速率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动,周期长达数百万年,其变化幅度可达300~500米之间。

  虽然全球性的地质构造运动对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起着决定作用,但是科学家们认为,从第四纪以来(地质历史上的最近100多万年),冰川作用对海平面的变化影响最大。近100多万年以来,随着冰期一间冰期交替出现,全球海平面发生了脉动升降。大约在3.5万年以前,海平面大致接近现在的位置。最近一次冰川作用,则引起了海平面的普遍下降。在末次冰期的最盛时期(大约1.5~2万年前),海平面比现在低约130米。在冰期低海面时,现在大片陆架浅海出露成陆,那时,日本与中国、亚洲与北美洲(沿白令海峡)、英国与欧洲大陆、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等都相互连接(中国海洋地质学家研究发现,中国东海的古海岸线在冲绳海槽西坡的陆架外缘)。后来,由于气候变暖,引起冰川融化,结果海平面逐渐升高。现在世界海平面仍处于升高过程之中。由于引起海平面变化的因素很复杂,调查测量技术上又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人们对目前海平面变化的历史及其发展前景认识还有一定局限性。目前的海平面上升,有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地球上长期水循环的一部分,这个过程的发展趋势会不会引起新的冰川作用?总之,人们对海平面上升的问题,还不能作出最后的解释。

  长期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最直接后果是海侵或海退。它导致海岸移动,海陆变迁,对大陆架和海岸地貌、浅海与近岸沉积和矿产的基本特征产生很大的影响。它能使海岸工程、港湾建筑遭受侵袭、淹没或使之废弃,还能使河流改道或淤积。研究海平面变化的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对于研究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探索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具有极大意义。因此,目前各国有关专家正在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

  目前,由于人们对各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使地球外部的大气层变成了温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室效应"。有人计算过,1987年全世界的发电厂、工厂和各种机动车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就达56.5万吨。这个数字目前还在逐年增加:从1980年至1987年的8年间,全世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增加了7.3%,几乎是每年以1%的速度增加。这就是说,大气污染是造成大气"温室效应"并可能引起全球升温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测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一氧化二氮和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大气溶胶微粒等浓度一直在增长。全球性的升温又使地球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海水增多,海平面随之升高。全球海平面在近百年间上升了5~25厘米。如果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增长速度保持目前的水平,全球气温每10年大约上升0.2~0.5℃,至2100年时,将累积上升1.5~4.5℃。全球海平面也将在2050年之前,上升约0.3~0.5米,21世纪末有可能上升约1米。这样,大气污染导致温室效应的最后恶果,将要由人类自己来承受了。当然,对21世纪气候变化趋势估计,学者们的认识有分歧。例如,有的学者不认为气温升高,反而认为气温下降。

  海洋里海水时刻都在运动,因此,海平面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短期的海平面变化,如日变化、季节性变化、年变化和偶发性变化等,这些变化主要与波浪、潮汐、大气压、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风暴、海啸等因素有关,其升降幅度小,而且大多是局部性的。海平面长期的变化主要是指地质历史期间的海平面的变化。其特点是变化的幅度虽然不大,但其变化的范围大,甚至是全球性的。人们经常讨论的海平面上升,就是指的这种长期性的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现在,全世界的海平面正处于上升过程中。

  减缓气候变暖的根本对策是控制温室气体向大气排放,尤其是对排放量最大的二氧化碳应加以限制。但是,完全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经济发展和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对一些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就是对那些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的发达国家,也是难以完全做到的。这个矛盾如何解决,这是人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科学家们指出,目前比较现实的减少二氧化碳排入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改进能源结构,如增加水能、核能等利用的比例;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另外,大力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等。人们还应当看到,即使马上停止一切温室气体的排放,长期以来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也会长久地留存在大气中,有的气体可留存一二百年之久。所以,人类应该采取与前一类政策,相互补充、综合治理的办法。涉及其他行业的适应性对策,如加强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开展节能技术研究,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针对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危害,加强海岸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当然,这些措施还不是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寻求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危害的对策,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然而,在研究解决问题时,必须充分认识海洋在这些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海洋作为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和控制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假如没有广阔海洋的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高出30%~40%。所以,要科学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必须加深对海洋的研究,这样才能弥补人们对气候变暖认识上的不足。但是,由于人们对海洋变化的规律认识还不够,海洋对大气影响或调节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机理至今还不够了解。因此,从海洋的角度来科学地解释大气"温室效应"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其二,人们对大气"温室效应"给地球带来的危害程度估计不同。有的科学估计,未来全球气温将升高6~7℃,海平面会升高4~5米,"60年内英伦三岛将大部沉入海洋","日本列岛将沉没",惊呼"上海、天津、杭州……等沿海大批城市因此而消失,约占全国40~50%以人口的沿海地区将被海水淹没",等等。当然,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目前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完全用不着大惊小怪。

  其三,人们的科学技术对策也不相同。有人提出,"利用太空屏蔽来遮挡部分阳光、降低地表温度的办法;发射巨大强红外线光束,引爆大气层中的三氯化碳氟化合物使之破坏和瓦解;发射大功率太阳能卫星,将太阳能转化为微波,再将微波转化为电能,为人类提供能源不再使用化石燃料;在高空同温层喷射二氧化硫,使之化合成硫化物,起到阻挡阳光,达到降温效应等等。这一连串近似于科幻的措施,在一些人看来是无法实现的。他们认为,假如真成为现实,地球和人类就会毁灭无疑,然而,提出这些设想的科学家们,则对自己的方案充满信心。

  其四,有人提出用消除台风的办法来制止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因为海上生成的台风对一些地区的气温将产生影响。这种看法只看到台风对气候不利影响的一面,忽略了台风对气候有调节作用的一面。例如,每年连续不断的台风,可以使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润多雨,否则的话,这一地区很可能是干旱少雨,沦为沙漠。

  人们在讨论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的时候,还要解开许多自然之谜,并在解释自然之谜的过程中,寻求保护地球环境的办法。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有些问题可能在短时间里还无法去认识,暂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人类终究将会认识自然,找到保护地球的办法。

 

                海 啸

 

    地球的终极毁灭者,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海啸Tidal Wave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在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2]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起因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

  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就形成了海啸。

  分类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海啸的预警

  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

  在大地震之后如何迅速地、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会激发海啸,这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尽管如此,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仍可通过海啸预警为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做出一定的贡献。

  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地震纵波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千米/秒,比海啸的传播速度要快20~30倍,所以在远处,地震波要比海啸早到达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具体数值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与海啸的传播速度。例如,当震中距为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大约2.5分钟就可到达,而海啸则要走大约1个多小时;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激发的特大海啸22小时后才到达日本海岸。

  如能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地、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并与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压强计(不但应当有布设在海面上的压强计,更应当有安置在海底的压强计)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做出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的判断。然后,根据实测水深图、海底地形图及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及强度,运用诸如卫星、遥感、干涉卫星孔径雷达等空间技术监测海啸在海域中传播的进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并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海啸预警具有可靠的物理基础,它不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例如,1946年,海啸给夏威夷的“曦嵝”(Hilo)市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1948年便在夏威夷便建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从而有效避免了在那以后的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倘若印度洋沿岸各国在2004年印度洋特大海啸之前,能与太平洋沿岸国家一样建立起海啸预警系统,那么这次苏门答腊%A3%AD安达曼特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特大海啸,决不致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上所述的海啸预警对于“远洋海啸”比较有效。但是,对于“近海海啸”(亦称“本地海啸”)即激发海啸的海底地震离海岸很近,例如只有几十至数百千米的海啸,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海啸早期预警就比较难于奏效。为了在大地震之后能够迅速地、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激发海啸,减少误判与虚报、特别是“近海海啸”预警的误判与虚报以提高海啸预警的水平,必须加强对海啸物理的研究。

  怒吼的巨浪

  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俯冲地带,处在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智利处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来,这里火山不断喷发,地震连连发生,海啸频频出现,灾难时常降临。1960年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大小地震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的有十几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次。

  海啸预警系统

  地震能引发海啸,因此海啸的预警信怎 要由地震监测系统提供。在全球地震多发地带如太平洋沿岸、印度洋沿岸都应该有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

危害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室副主任于福江介绍,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但由于我国大陆沿海受琉球群岛和东南亚诸国阻挡,加之大陆架宽广,越洋海啸进入这一海域后,能量衰减较快,对大陆沿海影响较小。

  因为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地震海啸波运行速度快,所以海啸是可以提前预报的。不过,海啸预报比地震探测还要难。因为海底的地形太复杂,海底的变形很难测得准。

  1964年国际上成立了全球海啸警报系统协调小组,太平洋由于海啸多发,所以海啸预警系统很发达。此次大地震发生15分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就从檀香山分部向参与联合预警系统的26个国家发布了预警信息。如果印度洋也有预警系统,也许人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从震后到海啸登陆印度洋沿岸的宝贵时间。

纪录

  我国学者发现,在公元前47年(即西汉初元仁年)和公元173年(东汉熹平二年),我国就记载了莱州湾和山东黄县海啸。这些记载曾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并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两次海啸记载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最近造成较大规模的海啸

  2004年12月26日于印尼的苏门达腊外海发生芮氏地震9级海底地震。海啸袭击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等国,造成三十余万人丧生。准确死亡数字已无法统计。参见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1998年7月两个7.0级的海底地震,造成巴布亚新几内亚约2100人丧生。

  1992年9月尼加拉瓜发生海啸。

  1883年8月25日荷属东印度群岛上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使三万六千人死亡。

  啸源位置 日期 浪高(米) 受害地区 死亡人数 备注

  加拿大温哥华岛 1700年1月26日 ? 北加州至温哥华岛、日本 ?

  葡萄牙 1755年11月1日 16 欧洲西部、摩洛哥和西印度群岛 60,000

  琉球群岛 1771年4月24日 85 琉球群岛 11,941

  巽他海峡 1883年8月26日 35 爪哇和苏门答腊 36,000

  日本三陆 1896年 30 日本 27,122

  阿留申群岛 1946年4月1日 32 阿留申群岛、夏威夷和加州 165

  智利 1960年5月22日 25 智利、夏威夷和日本 1,260

  阿拉斯加 1964年3月27日 32 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和加州 ?

  西里伯斯海 1976年8月16日 30 菲律宾群岛 5,000

  苏门答腊西北外海 2004年12月26日 ? 印度洋 30万以上海啸

  百余年来最大的几次海啸:

  ▲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引发海啸,使印尼苏门答腊和爪哇岛受灾,3.6万人死亡。

  ▲1896年,日本发生7.6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2万多人死亡。

  ▲1906年,哥伦比亚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海啸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一些城市受灾。

  ▲1960年,临近智利中南部的太平洋海底发生9.5级地震(有始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并引发历史上最大的海啸,波及整个太平洋沿岸国家,造成数万人死亡,就连远在太平洋东边的日本和俄罗斯也有数百人遇难。

  ▲1992年至1993年共10个月里,太平洋发生3次海啸,共2500多人丧生。

海啸自救

  要是人们旅游出行时遇到海啸该怎么办?专家介绍: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1]

  因为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救生锦囊: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千万别急着“回巢”。

  海啸中如何逃生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潮汐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我国古代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垂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

定义与分类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

  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

形成原因

  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潮汐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它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海洋潮汐从地球的旋转中获得能量,并在吸收能量过程中使地球旋转减慢。但是这种地球旋转的减慢在人的一生中是几乎觉察不出来的,而且也并不会由于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而加快。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磨擦,以1.7TW的速率消散。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据最新的估算,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

潮汐推算

  潮汐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总结经验出来许多的算潮方法(推潮汐时刻)如八分算潮法就是其中的一例:简明公式为:

  高潮时=0.8h×[农历日期-1(或16)]+高潮间隙

  上式可算得一天中的一个高潮时,对于正规半日潮海区,将其数值加或减12时25分(或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加或减12时24分)即可得出另一个高潮时。若将其数值加或减6时12分即可得低潮出现的时刻——低潮时。但由于,月球和太阳的运动的复杂性,大潮可能有时推迟一天或几天,一太阴日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时刻一小时或几小时,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就发生一次潮汐。故每天的涨潮退潮时间都不一样,间隔也不同.    咸潮

  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咸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氯化物的含量上,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如果水的含氯度超过250毫克/升就不宜饮用。这种水质还会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咸潮上溯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候性自然现象,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咸水上溯意味着位于江河下游的抽水口在咸潮上溯期间抽上来的不是能饮用、灌溉的淡水,而是陆地生命无法赖以生存的海水。我国的咸潮多发生在珠江口。

  成因

  1.降水减少

  降雨比多年平均减少。降雨锐减导致江、湖、库水位急剧下降,降雨减少导致江河流量严重减少,上游少雨,源水水量减少,下游则受海水潮汐影响,形成咸潮。

  2.沿江无序挖沙

  非法采沙船导致河段已基本没有河沙;没有河沙河段正沿着大江大河自下溯江而上;过量滥采河沙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

  3.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

  海平面上升与咸潮之间的关系引人注目。河口三角洲将遭受更为严重的洪水、风暴潮、涝灾和咸潮的袭击,面临“被淹”的危险。

  4.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

  随着经济急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长,生产和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导致江河水流量减少,这使咸潮入侵日益严重。

  危害

  海水的氯化物浓度一般高于5000毫克/升,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水中的盐度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老年人和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人不宜饮用。水中的盐度高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在咸潮灾害中,生产中用水量较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其中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

  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给“鱼米之乡”的珠三角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从广州市番禹区农村看到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在番禹石楼镇的一些稻田边,尽管水沟里蓄有一些水,然而田地却龟裂着。该镇因为咸潮,沟里的水咸度已达0.5%,而如果农作物“饮用”咸度超过0.4%的水,半个月后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掉。

  水质性缺水对当地农业的影响是明显的。据统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番禹区2004年全区早稻面积计划完成6.5万亩,同比减少2.1万亩,近1/3的稻田无法下插;甘蔗面积5.2万亩,同比减少0.1万亩;常年蔬菜面积11万亩,同比减少1.8万亩。

  防治

  1.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运用先进的超声波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和技术,对咸潮实施同步的严密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

  2.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由于咸潮活动主要受潮汐活动和上游来水控制。潮汐活动可调节的余地有限,而上游径流的调节则是大有可为的。进入21世纪,抵御咸潮迫切要求水利枢纽的运作。调水以淡压咸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应急办法。通过调水以淡压咸可以允分发挥大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3.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鉴于目前三角洲河段过量滥采河砂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有关部门应对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行为。

  4.节约用水

  用水的严重浪费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加重咸潮的危害。所以,应提倡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减轻威潮的危害。

潮汐能

  潮汐能是以位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海水涨落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为12小时。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产生大潮(spring tides);当它们成直角时,就产生小潮(neap tides)。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变化外,地球和月球的旋转运动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环,其周期可以从几天到数年。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

  除月球、太阳外,其他天体对地球同样会产生引潮力。虽然太阳的质量比月球大得多,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也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得多,所以其引潮力还不到月球引潮力的一半。其他天体或因远离地球,或因质量太小所产生的引潮力微不足道。根据平衡潮理论,如果地球完全由等深海水覆盖,用万有引力计算,月球所产生的最大引潮力可使海水面升高0.563m,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为0.246m,夏威夷等大洋处观测的潮差约1m,与平衡潮理论比较接近,近海实际的潮差却比上述计算值大得多。如我国杭州湾的最大潮差达8.93m,北美加拿大芬地湾最大潮差更达19.6m。这种实际与计算的差别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一般认为当海洋潮汐波冲击大陆架和海岸线时,通过上升、收聚和共振等运动,使潮差增大。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水力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

  潮汐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它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海洋潮汐从地球的旋转中获得能量,并在吸收能量过程中使地球旋转减慢。但是这种地球旋转的减慢在人的一生中是几乎觉察不出来的,而且也并不会由于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而加快。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摩擦,以1.7TW的速率消散。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据最新的估算,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

  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约为3 ×10^9kw。我国海岸线曲折,全长约1.8×10^4km,沿海还有6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1.4×10^4km的海岸线,漫长的海岸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1×10^8kw,其中浙江、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但这都是理论估算值,实际可利用的远小于上述数字。

开发利用

  潮汐是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它不仅可发电、捕鱼、产盐及发展航运、海洋生物养殖,而且对于很多军事行动有重要影响。历史上就有许多成功利用潮汐规律而取胜的战例。

  发电

  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据最新的估算,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 1912年,世界上最早的潮汐发电站在德国的布斯姆建成。1966年,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潮汐发电站在法国的朗斯建成。我国在1958年以来陆续在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乳山、上海市的崇明等地,建立了潮汐能发电站。

  世界三大著名潮汐电站简介

  1. 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

  2. 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3. 基斯拉雅潮汐电站

  军事应用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将士从金门岛出发,到达澎湖列岛,进入台湾攻打赤嵌城。郑成功的大军舍弃港阔水深、进出方便、但岸上有重兵把守的大港水道,而选择了鹿耳门水道。鹿耳门水道水浅礁多,航道不仅狭窄且有荷军凿沉的破船堵塞,所以荷军此处设防薄弱。郑成功率领军队乘着涨潮航道变宽且深时,攻其不备,顺流迅速通过鹿耳门,在禾寮港登陆,直奔赤嵌城,一举登陆成功。

  1939年,德国布置水雷,拦袭夜间进出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舰船。德军根据精确计算潮流变化的大小及方向,确定锚雷的深度、方位,用漂雷战术取得较大战果。

  1950年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如风卷残石,长驱直入打到釜山一带。美国急忙纠集联合国多国部队,气势汹汹杀到朝鲜,但在选定登陆地点时犯了难——适合登陆的港口都有朝鲜人民军重兵把守,强行登陆必然代价巨大。经过慎重考虑,最终美军司令麦克阿瑟指挥美军于仁川成功登陆。原来,仁川港位于朝鲜的西海岸,离首都汉城西28公里,起着汉城关门的作用。海面是亚洲潮差最大的,最高达9.2米,退潮时近岸淤泥滩长5000余米,登陆舰船、两栖车辆和登陆兵极易搁浅;沿岸筑有4米高的石质防波堤,构成登陆兵和两栖车辆的障碍;进入港口的船只,只有一条飞鱼峡水道,倘若有一艘舰船沉没,就堵塞了航道;岸上炮兵可将近岸的舰船、两栖车辆和登陆兵全部摧毁。朝鲜人民军认为美军不可能从仁川登陆,加之战线拉得太长,所以对仁川港疏于防守,兵力薄弱。然而,仁川港地区每年有3次最高的大潮,最高时潮差可达9.2米,其中就有9月15日。经过分析计算,美军于9月15日利用大潮高涨,穿过了平时原本狭窄、淤泥堆积的飞鱼峡水道和礁滩,出人意料地在仁川港登陆。朝鲜人民军因此被拦腰截断,前线后勤完全失去保障,腹背受敌,损失惨重,几乎陷入绝境。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军和联合国军,仅用1个月,几乎席卷朝鲜半岛,兵临鸭绿江边,取得空前胜利。

  但这次成功的登陆范例也有败笔,美军算错了仁川港当天涨潮时刻,真正的涨潮提前到来。因此,尽管前方美军已经提前登陆成功,炮兵却按预定时间进行登陆前的轰炸,结果将已登陆的军队炸得血肉横飞,白白损失了一营的官兵。

世界名潮

  在我国,有闻名中外的钱塘江暴涨潮和深入内陆六百多公里的长江潮。主要是由于潮流沿着入海河流的河道溯流而上形成的。当潮流涌来时,潮端陡立,水花四溅,象一道高速推进的直立水墙,形成"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

扩展

  据现代科学发现太阳和月球引力还可能对人体或生物体中的液体等会发生作用,形成神秘的“生物潮”和“人体潮”,有日本科学家正对此问题在作研究。我国古代有一句谚语“逃过初一,也逃不过十五”也是对这种神秘的生物潮和人体潮可能会引发人或其它生物的病情加重,或精神上的变化的生动写照。

  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上的水(液体)起作用如此大,对地壳的固体大陆也起作用会发生“陆潮”,“陆潮”可能会促使引发地震,所以在作地震预报时应虑月相。

  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上的大气(气体)也会发生很大的作用,发生“大气潮”,引起大气对流和大气运动上的变化,会引起气候上的变化。(这和认为气候的变化与月亮无关的传统观点是抵触的。)故气象专家建议在作天气预报时应考虑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