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岛洗图教程:治急慢性肠炎、痢疾、结肠炎(泻痢)、霉菌性肠炎秘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39:34

治急慢性肠炎秘方

70.1 健脾固肠汤

【来源】彭澍,《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炙甘草6克,木香5克,黄连、炮干姜、乌梅各5克,秦皮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功用】补脾健胃,固肠止泻。

【方解】腹泻(肠炎)、痢疾、同为内科常见病症。近世医家据泄泻病情、新久,分暴泻、久泻两类。痢疾则以病性病势变化,而有湿热、疫毒、噤口、虚寒、休息五痢之别。急性期自应根据两病(证)分型辨治、而进入慢性期则均有脾胃虚实兼见证候。究其所成,或起因外感时邪,或伤自饮食不节(洁),总以导致脾胃受伤而致泻痢,临床上多因忽于除邪务尽,未作彻底治疗,或迁延失于正确调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气虚抵抗力不足易感新邪,影响脾胃气机正常升降出入,是以大便不实,而见脘闷腹胀作痛等虚实并现证候。本方系由理中汤,合香连丸加乌梅、秦皮而成。方取理中立意,用党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合炒白术燥湿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炮干姜温中焦脾胃,使中州之虚得甘温而复;用木香辛甘微温行肠胃滞气、燥湿止痛而实肠;伍黄连燥湿解毒,秦皮、乌梅燥湿、清热兼制炮干姜、木香辛燥,并收固涩腹泻之效。全方标本兼顾,虚实互调,融益气运脾,温中散寒,清热燥湿,固肠止泻于一体,扶正祛邪,以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

党参具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作用;炒白术健脾助消化,止泻;炮干姜健胃止泻;炙甘草温中,有解痉止痛、抑制肠道平滑肌作用;黄连具广谱抗菌性,尤对痢疾杆菌作用为强;木香行胃肠滞气,抗菌止痛;乌梅、秦皮涩肠治泻痢,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主治】慢性腹泻(肠炎)、慢性痢疾。症见脾胃虚弱、时常泄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茱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弱,气虚于下久泻不止,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收效颇著。

 

70.2 慢性泄泻方

【来源】张海峰,《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组成】炒白芍10~24克,焦白术10~15克克,白茯苓10~20克,广陈皮6~10克,防风6~12克,广木香(后下)、西砂仁(后下)各6~10克,六月霜20~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清化湿浊、抑肝扶脾。

【方解】本方是由痛泻要方加味而成。慢性泄泻往往既可见脾虚之象,又可见湿热食滞蕴结肠间之征、多为虚实错杂。肝木克脾,其临床特点是泻前或泻时必有腹痛。本方用白芍抑肝缓痛;防风疏风升清;白术、茯苓培土渗湿;木香、砂仁、陈皮调中助运;六月霜苦寒,清肠胃、止痢开膈、消食运脾,方中以此清化湿浊。合而观之,是抑肝扶脾、标本兼顾之良方。

【主治】肝木克脾所致的慢性泄泻,症见腹中疼痛、肠鸣泄泻、大便后有白黏液脓便,舌苔薄,脉细弦。慢性肠炎、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症状可用之。

【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纳差加白蔻仁;大便后夹有黏液脓血便加铁苋、地锦草、黄连。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附记】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70.3 治泻方

【来源】徐景藩,《中医杂志》(8)1989年

【组成】党参10克,山药15克,焦冬术10克,黄连2克,煨木香6克,赤白芍各10克,补骨脂10克,苦参、桔梗各6克,仙鹤草24克。又灌肠方:地榆30克,石菖蒲15克,白芨10克。

【用法】内服方浓煎,每剂煎两次,各煎成约200毫升、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灌肠方浓煎成50毫升、趁热调入锡类散0.9克,和匀,于晚8时大便后灌肠、低压。肛管捶入不少于15厘米。温度保持50℃。灌完后,腿伸直、臀部垫高10厘米,左侧卧5分钟,平卧5分钟、右侧卧5分钟,然后平卧入睡。要求保留在肠中达8小时以上。

【功用】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收敛固肠。

【方解】本两方均为自拟方。内服方参考了南京中医学院黄雅容老师之方。溃疡性结肠炎,一般病程较长,泄泻日久,多虚中夹实、脾虚,常兼有肠中湿热瘀滞。治疗上既要健脾补虚,又要清利湿热。方中党参、白术、山药、补骨脂健脾益气,固肠止泻;黄连、苦参、木香、桔梗、芍药清利湿热、行气凉血、排脓止痢;仙鹤草收敛止血止泻。《滇南本草》中有治“赤白血痢”的记载。灌肠方中地榆、白芨止血生肌敛疮、锡类散解毒化腐生肌,对局部溃疡有愈合作用。石菖蒲理气活血、散风祛湿、《本经》记载有治痈疮、温肠胃的作用。诸药相伍,具有健脾益气、清利湿热,固肠止泻、敛疮生肌等作用。内外并治,奏效颇捷。

【主治】经常泄泻、腹鸣隐痛、粪检有黏液及脓细胞、红细胞、检查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验之临床,坚持用药,每获良效。

 

70.4 泄泻灵汤

【来源】王英鹏,《中医杂志》(3)1982年

【组成】党参12克,白术15~18克,茯苓10克,黄芩、车前子、防风、苍术、柴胡、白芍各9克(小儿用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方解】方用四君子汤助阳气、强脾胃为主,并配入黄芩清热、车前子淡渗利水;苍术燥湿健脾;柴胡、白芍疏利缓急;防风祛风胜湿,鼓舞胃气。诸药相伍为用,以助阳气、强脾胃为主,并配合升提、燥湿、淡渗、疏利、清热、健脾六个治疗法则,运用风药升提胜湿,鼓舞胃气,因而加强了疗效。

【主治】慢性腹泻。

【加减】气血虚甚,加黄芪15~32克,白芍用至12克;营卫不调、经常感冒者,加羌活、独活各9克,姜枣引;腹胀痛甚者,重用白芍,加川厚朴、陈皮、半夏、高良姜、元胡等;脾肾阳虚,加吴茱萸、肉蔻、补骨脂等,甚者见四肢偏冷、脘腹发凉,加炮附子、干姜、草豆蔻;饮食积滞、脘腹痞胀者,加焦六曲、焦山楂、焦麦芽;泄泻稀水、寒甚者,加苡仁、炮附子、山药,重用车前子,减黄芩;久泻不止者,加升麻6~12克,或诃子肉、罂粟壳、赤石脂等;脾虚甚,炒白术可用至32克以上。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临床运用,只要见证不是单纯的实证和热证,一般慢性泄泻,本方皆可运用。但病非一日,须坚持用药,并随证加减,其效始著。

 

70.5 清利肠道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桃仁、杏仁、生苡仁各9克,冬瓜子30克(打碎)、黄芩、赤芍各15克,马齿苋、败酱草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用】清理肠道。

【方解】方用桃仁、杏仁开利肺与大肠之气血;生苡仁、冬瓜子、黄芩入肺与大肠而燥湿清热;赤芍行血则便脓自愈;马齿苋、败酱草清大肠之热而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理肠道之功。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湿渍肠道型),证见便垢不爽,日三、四行或更多次,腰痛不甚、肠鸣后重,苔腻而黄、脉弦细。

【加减】寒象明显,腹有痛感,可加肉桂2.5克,取其厚肠止泻,特别病久者宜之。

【疗效】经过多年反复使用,已作为本人临床“抓主症”之方。凡便垢而不爽者,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70.6 理泻汤

【来源】林夏泉,《临症见解》

【组成】党参、茯苓各15克,乌豆衣9克,蚕砂15克,砂仁4.5克(后下),白芍12克,台乌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健脾、行气、渗湿。

【方解】腹泻之病,必须抓住脾胃受损与湿邪为患这两个环节。脾胃功能是因、湿邪为患为果。故治以健脾为主,佐以行气、渗湿。方中以党参健脾;茯苓渗湿;白芍、乌豆衣平肝养肝;砂仁、台乌药行气;蚕砂化浊。诸药相伍为用,共奏健脾、行气、渗湿之功。

【主治】腹泻。凡急性或慢性均可用之。

【加减】临床时可据症情灵活加减施治。如属暴泻因于风寒偏胜者,去党参,加防风、钩藤;因于暑湿偏胜者,去党参,选加香薷、佩兰、扁豆、鸡蛋花、绵茵陈、六一散之类;因于湿热偏胜者,去党参、白芍,加火炭母、蛇舌草、绵茵陈、金银花、白头翁之类,甚者加黄芩、黄连。大便带血者,加地榆、槐花;大便有黏液,加蛇舌草、鸡蛋花、白芨;因于食滞者,去党参、白芍,加麦芽、布渣叶、鸡蛋花;腹胀甚,在上腹者,加川朴花,在下腹者,加樟木子。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70.7 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组成】煨葛根、黄芩炭、黄连炭、白芍、生甘草、桔梗各10克,大豆卷15克,广陈皮10克,金银花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可连续服5~10剂,以愈为度。

【功用】清热泻火,苦寒坚阴。

【方解】病因于火、泻利黄水如注,故名火泻。此病虽非伤寒表邪内陷,其为火邪直犯阳明经可知。故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苦酸微寒之白芍,同原方中之甘草,是仲景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之黄芩汤,后人称此方为万世治利之祖。又加甘平无毒大豆卷,以其有止泻、健脾之功,《本经逢原》谓“入脾胃散湿热也”。李时珍谓“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陈平伯谓“口渴下利,……此湿邪由肺胃下注大肠,当用黄芩、桔梗、煨葛、豆卷、甘草、橘皮之属”。更加甘寒之金银花,甄权与陈芷器皆用此药以“治下澼”、“热毒血痢水痢”,取其能清热解毒止泻。组成此方。共奏清热泻火、苦寒坚阴之功。

【主治】火泻,泻下黄水如注,证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则每日泻下10次左右、慢性则每日3~6次,有时带有不消化食物,肠中雷鸣,多无腹痛、时微时甚、有迁延数月至数年不愈者。舌红无苔,脉弦数,手足温暖。

【疗效】数年来,常用于临床实践,屡收奇效。治愈甚多,疗效满意。

 

70.8 久泻断下汤

【来源】郭廉亨,《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炙椿皮、土茯苓各9克,川黄连、炒干姜各6克,石榴皮4~6克,防风、广木香各4克,炙粟壳9克,元胡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加大剂量改作散剂、丸剂。丸剂每服9克,散剂每服6克,日服2次。勿在铜铁器中煎,捣。

【功用】燥湿开结,寒热并调,理气涩肠。

【方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泻、久痢范畴。泻或痢之急性发作,多为饮食不节、不洁、积滞于中,或湿热、秽浊、热毒侵犯胃肠的邪实证;泻或痢之日久缠绵,既因急性期误治失治而迁延不愈,更多肝郁脾虚、湿聚酿热、邪郁肠道,久则入络损肠所致。临床上多呈寒热、虚实交错之证。“久泻断下汤”是苦寒辛热同用,开泄与固涩并举之方。方中以椿皮、土茯苓、黄连燥湿清热治其因;以干姜之辛热,配黄连之苦寒解肠之寒热郁结。石榴皮(或乌梅)、粟壳敛肠止泻以固其本。复以木香、元胡理气活血,防风胜湿升清,共复其用。诸药相合,则湿热清、郁结解、溃疡愈、肠气和而功能复。所以它是本病的一个通用效方。

【主治】久泻久痢之湿热郁肠、虚实交错证(过敏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证见长期溏便中杂有脓液,或形似痢疾,先黏液脓血,后继下粪便,左下腹痛,或兼见里急后重、时轻时重。

【加减】便下黏液量少而后重甚者,去粟壳加槟榔6克以降泄肠中气滞;大便溏而频,量多而有热感,加薏苡仁15~20克以利湿健脾止泻;日久气虚、肢倦乏力,加党参12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70.9 温肾健脾止泻方

【来源】陆永昌,《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台党参18克,炒白术、茯苓各15克,白扁豆(花尤佳)、焦山楂各18克,炒故纸、炒神曲、炒泽泻各12克,炒吴茱萸、五味子各9克,炒白芍15克,煨诃子肉9克,煨肉豆蔻6~9克,广木香6克,砂仁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温肾健脾、固肠止泻。

【方解】慢性泄泻,也称“久泻”。久病体弱、肾阳亏虚、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转输,此乃慢性泄泻病机之关键,故温肾、健脾、调胃以图其本,固肠、化湿、止泻以治其标,标本兼顾,度为治疗本病之上策。方中台党参味甘性平、炒白术甘苦性温、茯苓味甘而淡,其性平和,三味均为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之品;炒山楂酸甘微温、消肉食、止泻、与健脾化湿之白扁豆(花)同用,对急慢性泄泻疗效均佳;泽泻味甘性寒、渗湿利水,炒用去其寒凉之性,存其利水渗湿之用,与健脾和胃之炒神曲、补火生土之炒故纸同用,治疗慢性泄泻,有开有合,既有止泻之功,又无碍中之弊;煨豆蔻味辛性温、煨诃子肉味苦酸性平,二药均能固肠止泻、与健脾药同用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效果益彰;砂仁、木香均能醒脾调胃、行气止痛、疗胸腹胀满而治泄泻,惟木香若用于止泻,当煨熟用;白芍苦酸微寒,炒用减其寒性,存其柔肝和脾、缓急止痛、止泻之效;五味子性温质润、补中寓涩、益气固脱、涩肠止泻;甘草甘平,调和诸药,炙则温中,能益气健脾。全方共奏温肾阳、健脾运、固肠道、止慢性泄泻之效。

【主治】肾阳虚衰、命门火微、脾失温煦、健运无权,以致胃之关门不固、大肠传导失司而泄泻经久不愈者。

【加减】如患者素体虚弱、形寒肢冷,服上方12~16剂后,泄泻虽减,而腹痛甚者,加醋炒粟壳、炒干姜、川附子各6~9克,并酌情加重党参、炒白术、炒白芍、炙甘草之用量;以增其温肾暖脾、固肠止泻、缓解腹痛之功。刘惠民先生尝谓“粟壳醋炒不仅能增加固肠止泻之效,且能避其成瘾之弊”。屡经运用、信哉斯言!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70.10 温肾扶脾汤

【来源】李聪甫,《李聪甫医案》

【组成】西党参、炒白术、云茯苓各10克,姜半夏7克,广陈皮、西砂仁各5克,炮姜炭、肉豆蔻(煨)、上油桂、炙甘草各3克,北五味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肾扶脾。

【方解】方中用香砂六君子汤(参、术、苓、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理气祛寒、扶脾健胃;炮姜、肉桂温肾祛寒;肉豆蔻、五味子滋肾止泻。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扶脾之功。

【主治】脾胃阳虚、寒湿留滞之泄泻,证见泄泻日久,日夜无度,气短、浮肿、手足颤抖、脸色暗滞、舌干、苔白、脉沉弦。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70.11 益火扶土方

【来源】丁甘仁,《新编经验方》

【组成】白术9克(土炒)益智仁9克(煨)、广木香3克(煨)、云茯苓9克,炮姜炭3克,诃子皮6克,炙甘草3克,补骨脂9克,御米壳3克,佩兰叶、广陈皮各6克,炒谷芽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气和胃、温涩止泻。

【方解】方中以白术、炮姜、甘草合诃子、米壳理中焦以止泻;益智仁、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生土;陈皮、茯苓、木香、谷芽调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调气和胃、温涩止泻之功。

【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

【疗效】屡验屡效。

 

70.12 治久泻方

【来源】刘惠民,《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党参15~24克,焦白术12~18克,白扁豆花、焦山楂各18克,炒故故纸12~18克,炒神曲、炒泽泻各9~15克,吴茱萸、五味子各6~9克,炒白芍9~15克,诃子肉9~12、木香6克,砂仁6~9克,甘草6~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补脾肾、益气固肠、止泻。

【方解】本方是以“温补命门以生土,暖脾固肠以止泻”的原则而立。故方用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山楂、神曲、扁豆花帮助消化;补骨脂、吴茱萸温肾;泽泻渗湿化气、利水泄浊;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诃子、五味固肠止泻;砂仁、木香芳香化浊、行气止痛。诸药相伍,对于因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以致水湿不化、大便开阖失司之久泄,效果颇为满意。

【主治】慢性泄泻、五更泻。

【加减】服上方12~15剂,泄泻不减、腹痛如故者,加醋炒御米壳6~9克,煨肉豆蔻9~12克;虚寒甚而腹痛剧者,加干姜、附子各6~9克,并加重党参、白术之用量。

【疗效】临床反复验证,确有良效。坚持服用、每获痊愈。

 

70.13 香姜红糖散

【来源】张志远,《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广木香50克,干姜350克,红糖120克。

【用法】先把木香、干姜研为粉末,然后和红糖调在一起、混合均匀,备用。此为1疗程之量,每次服10克,白水送下,3小时服1次,日服4次。连服13日。如嫌辣味过浓,可改为每次5克,1个半小时1次,日服8次。

【功用】温中健脾、理气止痛。

【方解】此方系治疗“痛泻”之验方,由干姜丸化裁而出,包括两种药物一味食物。方中广木香辛苦性温、能醒脾行气、散寒止痛;干姜大热暖中助阳、可煦化沉积的寒邪;红糖甘温而补,先君在世时尝谓其有小建中汤的作用。组织方义是遵照《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之旨,共奏驱寒健脾、温肠止泻之功。以中、下二焦素有伏寒为适应对象,凡舌苔白滑、脉搏沉迟、面带黧色、腹痛便泻、粪不成形者,即可服用。本方具有三个特点,即:一是有效、药味少、花钱不多、易于调配,符合验、便、廉的要求;二是无副作用,在内服过程中,并不影响饮食,具有健胃的功能;三是有利旅行携带。

【主治】脾阳虚弱、腹中隐隐作痛、每日泻下3~5次,呈半水样便、久而不止、服附子理中丸或痛泻要方巩固不住者。

【加减】本方十分平安,无任何毒性,一般不予增减,可根据病情需要加入随症药。如食欲不振,用砂仁5~9克;气虚无力,用人参3~8克(冲);大气下陷,用炙黄芪15~21克;阳虚较重,用熟附子9~15克;心悸不宁,用桂枝7~12克,茯苓9~12克,炙甘草10~18克;小便短少,用泽泻8~10克,猪苓9~15克;精神易惹,怒则腹痛,用炒白芍12~20克。每日以水煎汤,分4~8次送服此散。

【疗效】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宿寒久泻之症,已历验多年,虽无大量病例统计数字,但功力甚好,大都一料便能收效,最多两个疗程即可完全治愈,效佳。

 

70.14 连梅芍药汤

【来源】邵章祥,《四川中医》(6)1987年

【组成】黄连、甘草各3克,乌梅、白芍各15克,泡参、茯苓、粉葛各12克,山药25克,黄芩、槟榔各10克,山楂12克,麦芽30克,炮姜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肝理脾、扶土抑木、升阳益胃、导滞和中。

【方解】慢性泄泻,其病变虽责之脾、肝、肾,而临床上以土虚木乘、肝脾失调所致者为常见。故方中以黄连、乌梅、白芍酸甘化阴,以养肝木之体、顺其曲直之性;泡参、山药、茯苓甘淡实脾、助其生化之源;黄芩清胃肠郁滞之湿热;粉葛升脾胃下陷之清阳;麦芽疏肝运脾;山楂、槟榔行瘀导滞;炮姜、甘草辛甘化阳、温煦脾胃;白芍、甘草苦甘化阴、调肝和脾;黄连、炮姜辛开苦降,疏导胃肠。本方疏补兼施、寒热互用、刚柔相济、燮理阴阳,使肝气条达、脾气冲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

【主治】慢性泄泻。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甚佳。

 

70.15 白芷固肠汤

【来源】彭海棠,《陕西中医》(2)1987年

【组成】广木香、白术、乌梅、干姜各10克,苦参9克,白芷、生黄芪各15克,石榴皮20克,陈皮6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养脾胃、导湿止泻。

【方解】慢性结肠炎,由于日久难愈,由脾虚湿胜,而致气血双亏,后期而影响肝肾,形成肝肾亏虚之象,故方用白芷入阳明而祛风燥湿,对泄泻颇有效验。《本草汇言》指出:“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泄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本草述钩元》亦指出:“白芷具春生发陈之气,应于夏气而藩秀,……故一切阴蚀之邪干于阳明者,皆能除之。”说明白芷对阳阴肠胃之邪有治疗作用。《本草正义》更明确指出白芷治疗久泻有良效。谓:“白芷气味辛温,芳香特甚,最能燥湿……燥湿升清,振动阳明之气,固治久泻之良剂。”配苦参之苦寒、导热除湿;又以木香行气;黄芪、白术、陈皮、干姜、甘草益气健脾和胃,白芍、乌梅、石榴皮酸敛止泻。诸药协同,共奏健养脾胃、导湿止泻之功。故临床用之,效果甚佳。

【主治】慢性结肠炎(泄泻)。

【加减】腹痛明显,加延胡、川楝子;泄泻较重者,加赤石脂、五味子;腹胀明显,加枳壳、川朴;偏于湿热者,去干姜、黄芪,加黄连、秦皮;脾虚者,加党参、怀山药;肾阳虚弱者,加附片、补骨脂;夹瘀血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疗效】治疗64例,服药15~30天者26例;30~60天者20例,60~90天者18例。结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一年以内未见复发者)12例(占17%);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半年以内未复发)32例(占52%);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基本正常)14例(占22%),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

 

70.16 敛溃愈疡汤

【来源】田继胜,《山东中医杂志》(4)1983年

【组成】黄芪30克,白术20克(土炒),菟丝子30克,柴胡10克,白芨12克,三七粉3克(吞服),广木香12克(面煨),白矾1.5克(吞服),乌贼骨30克,赤石脂24克(一半入汤剂、一半研粉吞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补肾、益气固脱、敛溃愈疡。

【方解】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感受外邪损伤脾胃、酿生湿热、湿热蕴结大肠、腑气不利、气血凝滞、壅而作脓,或久病不愈、脾病及肾,脾肾两虚而致。正如张景岳所说:“泄泻不愈,必自太阳转人少阴。”又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重用黄芪补益肺气,且又有排脓生肌之功;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故用土炒白术健脾燥湿。《济生方》云:“补脾不如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故用菟丝子平补肾元;白芨生肌止痛;三七主治下血、木香主治泄泻痢疾;柴胡升清;白矾治痰饮、泄利,取其收而燥湿之功。因本病肠黏膜有轻重不等损伤,故用乌贼骨收敛止血;赤石脂善能涩肠固脱、且对肠道内异常的发酵产物和炎症渗出物有吸附作用,对发炎的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所以用一半研粉口服比纯入煎剂效果更佳。诸药相伍为用,共奏健脾补肾、益气固脱、敛溃愈疡之功。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加减】治疗中,本病辨证分为偏热、偏寒两大类型。偏热型加炒黄芩、地榆炭、黄柏炭;偏寒型,加补骨脂、肉豆蔻(去油)、五味子。

【疗效】治疗30例,治疗1~3疗程(3周为1疗程),平均2疗程。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乙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遗留疤痕、随防1年不复发)15例(占50%);基本缓解(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乙肠镜及钡灌肠时病变仅轻度炎症性改变)7例(占23.3%);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乙肠镜及钡灌肠病变程度有所减轻)5例(占16.7%);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附记】临证运用,剂量一定要适当,量少或量多都不适宜。又本病病势缠绵难愈,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病特点、树立信心,坚持服药。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有节,避免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
 

治痢疾秘方

71.1 香连导滞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黄连6~9克,木香1.5~3克,莱菔子9克,槟榔5克,焦山楂12克,金银花30克,焦粬10克,厚朴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导滞。

【方解】方中以黄连苦寒、专清肠胃之热、其性守而不走,故能厚肠胃而解毒;木香调气以除后重,其用量不宜过多,此二味为治痢专药。山楂活血化痰以去脓血;莱菔子、槟榔、焦曲、厚朴宽中下气、宣导积滞;金银花解毒止痢。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导滞之功。

【主治】赤白痢(细菌性痢疾),症见突然发热或不烧、腹痛、大便赤白黏液或脓血便,亦有先泄水样便,继则成脓血便者,里急后重,1日十数次或数十次、小便赤短或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加减】①本病初起如有发烧表证者,加桑叶9克,薄荷5克,菊花9克;如高烧、脉数大、口渴、具有阳明证者,再加生石膏30克,滑石12克;②后重较甚、每日数十次或百余次者,加大黄6~10克。一般药下即减,但大黄不宜重用或久用;③病程较长、延久不愈者,则病久中虚,加杭白芍30克,当归9克,和血养阴,可收显效,但痢疾初起,白芍断不可用;④恶心欲吐,加竹茹20克,藿香9克。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甚佳。

 

71.2 神效红白痢疾散

【来源】李岛三,《中医必读》

【组成】土茯苓200克(炒黑存性),生地炭100克,山楂炭75克,金银花150克(微炒)、川射干100克,广木香25克,生甘草50克,陈枳壳35克(炒)。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每次用药散15克,加红糖或白蜜,用滚水冲服,日服数次,以痢止为度。

【功用】凉血清热、解毒止痢。

【方解】方中以土茯苓、金银花、射干清热解毒;木香、枳壳理气止痛;生地炭、山楂炭凉血止痢;生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重在清利湿热以治其本;湿热除,则痢自止,经络通则痛自停。药扣病机、奏效颇捷。

【主治】湿热毒、红白下痢、脐腹结痛、里急后重、红白混下、昼夜无度、脉证稍实者。

【加减】屡用屡验、疗效甚佳。

 

71.3 双炭饮

【来源】朱南山,《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组成】金银花炭6克,熟军炭3克,板蓝根15克,赤芍9克,白术6克,鸡内金9克(冲)、黄芩、连翘各6克,陈皮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化湿导滞。

【方解】方中金银花、熟军二炭清热解毒、导浊止血;板蓝根、黄芩、连翘助二炭解热毒;鸡内金导积滞、消停食;白术、陈皮健脾开胃、理气化湿;赤芍缓急止痛,活血化瘀。综观全方,法度谨严,有丝丝入扣之妙,是治疗噤口疫痢的良方。

【主治】噤口疫痢,证见腹痛下痢脓血、口渴烦躁、噤口呕吐。

【疗效】临床屡用、确有良效。

 

71.4 疫痢解毒饮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30克,黄连、黄芩各9克,白头翁9~30克,秦皮9克,生地榆15~30克、桑叶9克,鲜芦根30克,薄荷5克,金银花、马齿苋各30克,六一散20克,木香1.5克,酒军5~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熄风。

【方解】疫毒伤人最厉,热毒结于肠胃、若不急急救治即有腐肠烂胃之险。故方用生石膏性味辛凉,既能清阳明里热,又能解肌退烧;再配鲜芦根、桑叶、薄荷辛凉宣散,使邪热从表而散。虽然此种高烧是由肠胃热毒熏蒸于外,亦不能排除有暑湿热毒夹杂其间,故以辛凉之清里解肌者为君。白头翁、秦皮、生地榆凉血以止痢;金银花、马齿苋清热以解毒。加木香少许以调达气机。黄连、黄芩、大黄消炎杀菌以排毒。惟桑叶、薄荷不宜久用,一二剂即可去之。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之功。

【主治】疫毒痢(中毒性痢疾),证见发病急、大便脓血或鲜紫血、高烧烦躁、口渴嗜饮、里急后重较“菌痢”尤甚。舌质红、苔黄、脉数大或细数。甚则嗜睡、昏迷、抽风。

【加减】恶心呕吐,加竹茹30克;神志昏迷为热毒上冲心包,加安宫牛黄丸1粒,犀角粉1克(或用水牛角代),天竹黄9克,九节菖蒲6克芳香开窍、凉血解毒;抽风为热极风动,加羚羊角粉1克(冲),全蝎5克以凉肝熄风。

【疗效】屡用效佳。

 

71.5 开噤止痢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组成】红参10克(另煎分冲),炒金银花15克,酒炒川连5克,石菖蒲10克,石莲子15克,木香6克,白芍、炙甘草、炙升麻、炙柴胡、黄芩炭、陈皮各10克,生姜3片、陈米百粒。

【用法】药米加水同煎、米熟汤成、点滴与服。另用食物疗法,即用鱼肉之类的香美食物、置病榻前、患者欲食即与、使其饱餐、胃口一开、自然思食不吐、以诱导其开胃进食。

【功用】补正祛邪、败毒清热。

【方解】痢疾是由湿热毒邪蕴结于胃肠道中的疾患。如日久不愈,不仅气血耗损,亦使胃阴伤残,因而食思缺乏、饮食不进,故前人名之为“噤口痢”,或称“噤口毒痢”。此时正气固然大虚,但湿热邪气仍实,治之之法,徒补则助邪、徒清则伤正,故于益胃和中补气方中,加入泄湿清热降胃逆之品,补清兼行。朱丹溪云:“噤口痢者,胃口热甚故也。大冷大热,用香连丸:莲肉、木香各1半,共为末,米汤调下。又方:人参0.9克,姜炒黄连0.3克,为末浓煎、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则再服。但一呷下咽便开”。许浚引《仁斋直指方》云:“下痢噤口不能食,亦由脾虚,宜以参苓白术散去山药加石菖蒲为末,粳米饮调下6克或人参、赤茯苓、石莲子,入些菖蒲煎服,胸次一开,自然思饮”。现此二说,则噤口痢为虚而有热、虚中挟实,也即正气虚弱是本,湿热实邪是标,宜标本同治,切不可固执偏寒偏热,偏虚偏实一面论治。所以方用性味甘温、大补元气之人参;甘温而涩、清心除烦、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之石莲子;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之石菖蒲;大苦大寒、清热燥湿,以肠澼下痢之黄连;再加仲景用治下痢、后人改作的痢疾之祖方——苦泻、酸收、甘补之黄芩、芍药、甘草三味,更佐以散热解毒,以肠澼血痢之金银花;解百毒治下痢后重之升麻;宣畅气血、升陷散结之柴胡,使以调和诸气,治呕吐反胃、泻痢后重之木香;调中导滞,能泻能补,可升可降之陈皮;和中止呕、开胃下食之生姜。诸药合用,共奏补正祛邪、败毒清热之效。配以食疗,效果尤佳。

【主治】噤口痢,证见痢久不愈、每日潮热、胃败不欲饮食、勉强食之则呕,但痢仍红白相杂、后重里急而脱肛。

【疗效】屡验屡效,一般1剂即效,2剂即安,再调理即愈。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凡痢久转为噤口、正虚邪实患者,经用此法,多能获效。验之临床,效果确实。

 

71.6 新加东风散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苍术、厚朴、青皮、枳壳、槟榔各9克,山楂肉、黄芩、白头翁、马齿苋各9~15克,当归9克,甘草6克,红花9克,赤芍、丹皮、地榆各9~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热燥湿,凉血活血,调气止痢。

【方解】本方系由明代张石顽《医方—盘珠》东风散加白头翁、马齿苋而成。方中用苍术、厚朴、青皮、槟榔、枳壳、山楂肉有化湿疏滞,宽中下气,强脾健胃,止呕止痢之功;配以马齿苋、白头翁、黄芩、甘草清热,解毒,燥温;当归、赤芍、丹皮、红花、地榆有活血化瘀,凉血清热之功,且当归、赤芍、丹皮、黄芩、白头翁、马齿苋、厚朴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特别对赤白痢之杀菌力最大。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凉血活血,调气止痢之功。本方治痢功倍于芍药汤、白头翁汤,确能收到“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效果。

【主治】细菌性痢疾(包括赤痢、白痢及赤白痢)。

【加减】一般可不予加减,或与香连丸,芍药汤加减用之。若外感暑湿,下痢口渴,尿赤加金银花、连翘、香薷、扁豆;热重于湿,舌苔黄腻,加川黄连,并重用白头翁、马齿苋;湿重于热面垢,苔白腻,后重甚者,重用苍术,厚朴,槟榔,加木香、神曲;里热甚,大便滞不出,胀痛难忍者,仿通因通用法,加芒硝、大黄;或寒湿困脾,下痢白多赤少,兼恶心呕吐,肢冷者,去丹皮、黄芩,加肉桂、制附子、炮姜、吴茱萸;下痢脓血,舌质红绛者,去白头翁,重用赤芍、丹皮、地榆;痢后给以调理脾胃,儿童以黄芪异功散;成年人用补中益气汤等无不得心应手,效如桴鼓。

【疗效】治疗100例,痊愈95例,显效5例。

【附记】东风散为张氏治痢之主方,笔者效法数十年,并依方加味,随证加减,无不得心应手,屡试屡验。

 

71.7 白头槟连汤

【来源】李江,《辽宁中医杂志》(6)1989年

【组成】白头翁、槟榔各15克,黄连6克,泽泻10克,大黄3克,山药30克(成人剂量酌加)。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浓煎共取汁100毫升,频频与服。

【功用】清热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方解】方用白头翁、黄连、泽泻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攻积行气导滞,旨在通因通用、驱邪外达,以尽快缓解里急后重等症;山药甘平、补而不滞,且能防止苦寒药损伤脾胃之气之弊。扶正祛邪利于病体康复。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调气行血导滞之功。

【主治】湿热痢(急性细菌性痢疾)。

【加减】如配合复方新诺明使症状缓解更快、退热迅速而疗程缩短。

【疗效】治疗100例,年龄6个月~9岁之间,病程最短4小时、最长10天,全部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日行2次以下,外观正常;停药后隔日便检,连续2~3次正常)。治愈时间3±0.63天。

 

71.8 海葛地连汤

【来源】张福祥,《四川中医》(9)1998年

【组成】铁苑15克,葛根、地锦草、旱莲草各10克,黄连5克,香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燥湿、行滞升清、敛血止痢。

【方解】凡治痢疾,当察虚实、辨寒热,如有湿热者,清其湿热,有积滞者,消其积滞,因于气者调其气,因于血者和其血,新感多实、通因通用,久病多虚、塞因塞用,陈平伯云“气调则后重自愈,血和则便脓自除”。消导解毒,初起宜通,久宜涩,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但始终宜照顾胃气为主,故方用葛根既清肠中之邪热,又能升胃中之清阳。铁菀、黄连清热解毒燥湿利水;香附消积行滞;旱莲草、地锦草敛血止痢。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清热燥湿、行滞升清、敛血止痛之功。

【主治】小儿痢疾。

【加减】腹痛甚者,加白芍;热甚者,加金银花;呕吐者,加半夏、竹茹;挟表者,加苏叶、荆芥、去黄连、旱莲草;腹胀者,加山楂、川木香;挟湿者,加苍术;便稀量多者,加车前子;大便次数多而量少者,加生大黄(另包后下);如重度失水的患儿,应给予输液。

【疗效】治疗50例,年龄5岁以下43例,6~10岁7例,服药2~4剂后,全部治愈。大便镜检,转阴天数:2~3天占60%,3~5天占30%,余为5~7天。

 

71.9 活血导滞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土炒杭白芍15克,土炒当归9克,三棱、莪术各5克,大腹皮9克,焦山楂、焦曲、桃仁各10克,红花6克,厚朴5克,木香2克,黄连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宣导积滞。

【方解】然病久脾阴必虚,故方用土炒归芍和血健脾以养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三棱、莪术攻破癥瘕以搜剔曲褶皱襞间之积滞;楂曲化食滞而宣中;木香、厚朴调气机以导滞;黄连厚肠胃而解毒。共奏活血化瘀、宣导积滞之功。如正在急性发作期间,可按治痢常规治疗,俟急性期过再服此方,一般二三十剂即可除根。

【主治】休息痢(慢性结肠炎)。

【疗效】临床屡用,一般守服二、三十剂即可痊愈。

 

71.10 加味连梅汤

【来源】廖泉清,《千家妙方·上》

【组成】黄连、乌梅各2克,麦冬、生地各6克,阿胶5克,沙参、石斛、木瓜各6克,西洋参2克。(8个月幼儿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除湿、解毒救逆。

【方解】本方从《温病条辨》连梅汤加味而成。病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及胃肠所致,故方用黄连泻心包之火;阿胶益阴而平熄肝风;麦冬、生地补肾水以滋养肝木;乌梅敛阴,生津止泻;加沙参、石斛以增大其养阴生津之力;阴液充足肝风平熄,而抽搐昏迷等症自解;加木瓜味酸入肝生津舒筋和胃去湿,湿祛热清而痢自止;高热泄泻、气阴两伤,故加以西洋参以促其恢复。

【主治】中毒性菌痢。

【疗效】临床屡用,治验甚多,收效甚捷,效佳。

 

71.11 仙桔汤

【来源】朱良春,《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炒白术各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补脾敛阴、清化湿热。

【方解】凡慢性痢疾,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者,往往既有脾虚气弱的一面,又有湿热稽留的存在,呈现虚实夹杂之象。因此,在治疗立法上,既要补脾敛阴,又需清化湿热,方能奏效。仙桔汤即据此而拟订。方中仙鹤草除善止血外,并有治痢强之功,《滇南本草》载“仙鹤草治赤白痢下”,因此,本品不但可治痢下赤白,还能促进肠吸收功能的恢复,对慢性泄泻亦有效。桔梗《别录》载:能“利五脏肠胃,补血气,……温中消谷”;《大明》载桔梗“养血排脓”;《本草备要》载:桔梗治“下痢腹痛”。因此,本方用桔梗不是取其升提之功,而是取其排脓治痢之效,凡泄痢大便夹杂黏冻者,取桔梗甚效。白术、木香健脾而调气;白芍、乌梅、甘草酸甘敛阴,善疗泻痢而缓解腹痛;白槿花味甘性平无毒,能清热利湿凉血,常用于肠风泻血、血痢、带下,用治痢疾,有一定疗效,其不仅能迅速控制症状,且长于退热;槟榔本为散结破滞、下泄杀虫之物,若用小剂量则善于行气消胀,故对痢疾、泄泻而腹胀较甚者,颇有功效。诸药合用,共奏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之功。

【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黏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2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薢15克,秦艽9克;腹痛甚者,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为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黄芪15克。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5~7剂即可见效,续服可愈。

【附记】用本方治疗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慢性结肠炎等病,一般5~7剂即可见效。凡久泻证属脾肾阳虚或为肾阳不振者,则非本方适应证,当以附子理中丸或四神丸治之。

 

71.12 清肠饮

【来源】董建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葛根、黄芩各9克,焦槟榔12克,白芍15克,藿香9克,黄连6克,木香9克,生甘草6克,炮姜3克,车前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化湿,消积导滞,调和气血。

【方解】方中用葛根、藿香疏肌达表、宣化湿浊;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木香、槟榔疏利腑气、消积导滞;芍药(白芍)、甘草和血养营、解痉止痛;车前草分化湿热;用炮姜佐芩连,不仅可以寒热并治、还能防止苦寒伤胃。故本方对湿热型痢疾较为合适,临床应用确有较好疗效。

【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加减】治疗163例,临床治愈129例,好转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2%。
 

治结肠炎(泻痢)秘方

72.1 乌梅败酱方

【来源】路志正,《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9克(后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1)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2)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按原方配匀,烘干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服生药1.5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日服2~3次。

【功用】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

【方解】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缠绵难愈、易于复发,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其病理,既有湿毒滞肠的一面,又有久病入络脾虚的一面、虚实夹杂。故治疗应扶正与祛邪并施。所以,方中以白术、太子参、茯苓、炙甘草(即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使脾健而行其运化水湿之职,不止泻而泻止;乌梅、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且乌梅擅涩肠止泻;木香、黄连擅治泻剂;当归养血和血;败酱草辛苦微寒,功擅解毒排脓;葛根升阳止泻;枳实抑肝理气。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健脾、抑肝、清热、利湿之功。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黏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加减】大便脓血、口苦急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热盛邪实者,减太子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加白头翁、秦皮、大黄炭、炒槟榔片等清肠导滞之品;胃脘痞闷,舌苔白腻,湿阻气滞者,酌加苡米、白蔻仁。

【疗效】多年使用,颇具效验。

 

72.2 姜莲养肠汤

【来源】胡翘武,《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干姜3克,毛姜、阿胶(另炖烊化)各10克,旱莲草20克,当归10克,黄连6克,白术10克,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每日早、晚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以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功用】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

【方解】慢性腹泻,机因复杂。因其经久不已,阴阳亏虚,精血不足自不待言;气血郁滞、寒热湿浊壅遏不化更为习见。肠腑既失气阴阳精之温煦滋养,又遭内蕴结邪之侵扰,彼此互为因果,虚实两极分化,传导失职,变化不及,腹痛便泻有增无减。本方以干姜、白术、炙甘草温中健脾益气,合补肾温阳、暖土止泻之毛姜温补脾肾、煦养肠腑;阿胶、旱莲草、当归滋阴清热养血,其中阿胶必不可少。杨士瀛尝谓:“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阴精耗伤之慢性腹泻,非此无以滋填厚肠、如斯阴阳燮理,益气养血,虚损肠腑始有补益之望。毛姜、当归尚能活血行血,与行气止痛之木香为伍,可使郁滞日久之肠腔脉络流畅、气血通运;黄连清热泻火、燥湿厚肠,与辛热之干姜同用,久结之寒热可得清散,内困之湿浊亦能于苦辛通降中消化;更佐风中润药之防风,升散调运于胃肠间,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结者能散、郁者能达,醒脾悦胃、活泼气血,若此气血两调、寒温并投,壅遏之客邪可消,故用之效佳。

【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症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黏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末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黏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临床以病程久远,形体消瘦,面容憔悴,腹痛隐顿、按之不减,畏寒肢冷,唇红口干,不甚喜饮,便泻鹜溏为主症者即可投治。

【加减】湿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72.3 扶正祛邪汤

【来源】汤承祖,《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党参、黄芪各20克,苍术12克,广木香、肉豆蔻、制附子各10克,骨碎补12克,荜拨10克,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各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脾、温肾清肠。

【方解】久泻,其因可由感受外邪泄泻失于调治转化而来;亦可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起居不慎、发于痢下之后;又可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所致,命门火衰、肾虚火不生土,土失温暖而成五更泄泻等。脾主一身之运化,肾寓一身之真阳,故脾虚运化无力非温其肾阳不可。因此,方中以党参补中益气,善理脾胃诸疾;黄芪补气升阳,为扶正之佳品;苍术燥湿健脾,且有强壮之效;木香行气止痛,为疗肠胃气滞之要药,功专温里止泻;肉豆蔻性涩,以温中涩肠为主效,用于久泻;制附子功能温中止痛,性纯属阳、走而不守,内则温中焦、暖下元;骨碎补温肾阳;荜拨温中止痛,且能温肾;败酱草活血、散瘀、解毒,为消炎排脓之要药;白花蛇舌草为清肠之品。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健脾、温肾、清肠之功,以达扶正祛邪之效。

【主治】慢性结肠炎,久泻虚实夹杂者。

【加减】湿重者、去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加川厚朴、槟榔各10克;肾阳不振者,加仙茅12克;纳谷不馨加炒谷芽30克;血便者,加仙鹤草20克。

【疗效】临床长期使用,治验甚多,疗效颇著。

 

72.4 治慢性结肠炎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木香(后下)、川黄连各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米、云茯苓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疗效】多年应用,效果颇佳。

 

72.5 清肠饮

【来源】来春茂,《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仙鹤草30克,广木香9克,黄连6克,谷芽、麦芽各30克,炒白芍15克,炮姜3克,乌梅炭、肉豆蔻各9克,太子参15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理气清肠、固涩调营。

【主治】慢性结肠炎。症见反复泄痢,时而泻下黏冻不爽,时而大便干结为颗粒,努挣难下,肠鸣腹痛,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72.6 溃结汤

【来源】林鹤和,《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组成】①太子参15克,白头翁,白芍各30克,木香、秦皮、焦山楂、川厚朴、黄芩各10克,黄连5克,焦白术10克,肉桂5克,制附子9克,甘草5克。②党参、白术、茯苓各12克,木香6克,炮姜5克,山药18克,黄芪15克,莲肉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方①每日1剂,水煎服,病程短、病情轻,以口服即可(日服2次);如病情较重、疗效较差的患者,头煎口服,用二煎(取汁约100~150毫升),点滴灌肠(每分钟60~80滴),疗效可以提高,而且药液在肠道保留时间愈长,疗效愈好。方②共研细末、水和为丸,每服5~10克,日服2~3次。丸以缓之,以达到巩固疗效的目的。

【功用】①清热燥湿、温补脾肾、健脾抑木。②健脾益气、理气温中。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泄泻日行数次、腹痛腹胀者。方①可使腹痛、腹胀、泄泻、便血等症缓解、大便次数为1~2次。巩固疗效用方②。

【加减】肾虚者,加巴戟天、枸杞各10克;血虚者,加当归10克,熟地18克,砂仁5克。此为方①加减法。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常收良效。又方药中教授用自拟方氏肠炎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颇佳。药用:党参、黄芪各30克,苍术、白术、陈皮、柴胡、升麻、五味子各10克,当归、麦冬各15克,甘草6克,伏龙肝60克。每日1剂。伏龙肝先煎,取上清液煎上药两次,取汁混合(约300毫升),每日早、晚空腹分服。

 

72.7 结肠溃疡效方

【来源】刘瑞堂,《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败酱草30克,藿香10克,茯苓、白芍各15克,木香10克,金银花30克,大腹皮10克,肉豆蔻6克,黄连、没药各10克,炒扁豆15克,甘草10克,白芷6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置容器内,加冷水3碗,煎取半碗去渣,如法再煎1次,两汁混合,空腹温服,早晚各服1次。连服7剂为1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理气活络、缓急止痛。

【主治】结肠部溃疡病、炎症疼痛、腹胀等症。

【疗效】多年应用,效果甚佳,一般1~3个疗程痊愈。

【附记】治疗期间忌食生冷。

 

72.8 双补止泻汤

【来源】栗德林,《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补骨脂、肉豆蔻各15克,党参20克,茯苓15克,白术20克,薏苡仁25克,淮山药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服150毫升,日服2次,早饭前、晚饭后(临睡前)各服1次(温服)。

【功用】健脾、补肾、止泻。

【主治】肾泻(过敏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等)。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7~10剂见效,多服可愈。

【附记】又名医于作盈用自拟治五更泻方治疗五更泻(肾泄),药用:黄芪30克,肉桂15克,制附子15克,补骨脂15克,益智仁10克,白术30克,干姜10克,巴戟天20克,肉豆蔻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口服2次。功能补肾止泻。用之效佳。
 

治霉菌性肠炎秘方

73.1 制霉饮

【来源】杨素云,《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附子10克,炮姜5克,台参21克、淮山药20克,白头翁15克,秦皮、藿香各10克,诃子14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饭后各服1次。

【功用】温中健脾、清热利湿、涩肠止泻。

【主治】霉菌性肠炎,症见腹泻、腹痛、肠鸣、消化不良、大便内检验到霉菌。

【疗效】多年使用,多获佳效。

 

73.2 制霉止泻汤

【来源】朱文超,《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苦参10克,车前草15克,白术、苍术各6克,怀山药、薏苡仁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先用冷水浸泡上药,透后煎,头煎15分钟、二煎30分钟、三煎30分钟。三汁混合后分3~5次口服或鼻饲。

【功用】清热制霉、燥湿健脾、利水止泻。

【主治】霉菌性肠炎。

【加减】久泻者加石榴皮10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