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桃子命运 装万代光翼:《伤寒来苏集》导读——以证为纲诠释《伤寒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48:11

《伤寒来苏集》导读——以证为纲诠释《伤寒论》

       仲景《伤寒论》以条文形式著成,经过后世众多医家之手予以重新编次整理,其原貌已不得而知;又因其成书于汉代,后世多目其为精奥古籍。有朱肱、庞安时、成无己注解于前,陶节庵、方有执、喻昌等阐晰于后,或引经疏注,或附意发挥,各具匠心,均有功于仲景。而柯琴《伤寒来苏集》,则一改研究仲景《伤寒论》的成法,以六经病证为纲目,“分篇汇论,挈其大纲,详其细目,证因类聚,方随附之”,将《伤寒论》原书397条、112方分门別类,以六经为纲,以方证为目,因经以聚方,因方以论证,因证以议药,使《伤寒论》全书体现了一种新的条理性、系统性,更贴近临床辨证论治思维。也因这一创新,开辟了研究《伤寒论》的新途径,使仲景之术更易为习医者所接受,理解和运用更趋容易,成为后世推崇的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典籍。
       1.对《伤寒论》全书的重新条理,见于柯氏《伤寒论注》。其编撰体例在“凡例”中柯氏说得很清楚:“琴有志重编,因无所据,窃思仲景有太阳证、桂枝证、柴胡证等辞,乃宗此义,以证名篇,而以论次第之。虽非仲景编次,或不失仲景心法耳。起首先主总纲一篇,令人开卷便知伤寒家脉证得失之大局矣。每经各立总纲一篇,读此便知本经之脉证大略矣。每篇各标一证为题,看题便知此方之脉证治法矣。是编以证为主,故汇集六经诸论,各以类从其证。是某经所重者,分别某经,如桂枝、麻黄等证列太阳,栀子、承气等证列阳明之类。其有变证化方,如从桂枝证更变加减者,即附桂枝证后,从麻黄证更变加减者,即附麻黄证后。”这种重编体系,使伤寒病证的概念更趋清楚明晰。如首篇“伤寒总论”汇集全书有关外感伤寒的总概念,体现仲景论述伤寒病证的基本观点。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浮、大、滑、动、数,此名阳也,脉沉、弱、涩、弦、微、迟,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等等,这些原本散见于各篇的条文,本身具有阐述全部伤寒病证的特色,而并不专指某一经病证,伤寒阴证阳证的特性、诊察要点、病传的识别要点、病证的预后转归等,集中反映为总论,反到更有利于对各经病证的认识。
       在各经病证中,每经病的总纲也具有集中反映该经病证的特点。
       在以方证为目的体系中,有关该证的各种不同证型,病情的不同变化,失治、误治后的辨证等,实际上都反映在“方”的变化运用中,这一体系规范整合了仲景的辨治思路,更有利于临床对病证的辨证论治。如“桂枝汤证上”集中了运用桂枝汤的全部条文,实际上是桂枝汤在临床中运用的多种范例,对桂枝汤的运用和桂枝汤证的理解,无疑具有更切合实际的指导作用。“桂枝汤证下”整合了全部桂枝汤变局的各种方证,反映了“中风”证的失治、误治、坏证、变证的不同辨证。如:“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汤主之”等等。将原本见于不同篇章的桂枝汤变通方证汇集于一篇,这对于如何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桂枝汤,如何加减运用于各种变局,如何救治不同变证,显然具有更现实的指导价值。在其他各方证的编撰中,这种优势都完美地得到了体现。
       于仲景原文的注疏,柯氏行文亦以简捷畅晓、清晰明了为特点。如“桂枝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汤”证的诠释:“发汗后身疼痛是表虚,不得更兼辛散,故去生姜;沉为在里,迟为在脏,自当远阴寒,故去芍药;当存甘温之品以和营,更兼人参以通血脉,里和而表自解矣。名曰新加者,见表未解无补中法,今因脉沉迟而始用之,与用四逆汤治身疼痛、脉沉迟之法同义:彼在未汗前而脉反沉迟,是内外皆寒,故用干姜生附大辛大热者,协甘草以逐里寒,而表寒自解;此在发汗后而脉沉迟,是内外皆虚,故用人参之补中益气,以率领桂枝甘枣而通血脉,则表里自和也。此又与人参桂枝汤不同:彼因妄下胃中虚寒,故用姜术,尚协表热,故倍桂甘;此因发汗不如法,亡津液而经络空虚,故加人参,胃气未伤,不须自术,胃中不寒,故不用干姜,此温厚和平之剂。”就汗后病证变化机理,何以欲用本方,与四逆汤证、人参桂枝汤证的区別等临证要点,均跃然纸上。
       2.注疏诠释仲景原文见于《论注》,而阐释发掘,引仲景之文立论则见《论翼》。其推重仲景《伤寒论》,強调六经辨证的重要性,谓“仲景之六经原为百病立法,非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节制”等重要学术心得,即备载于《论翼》一书。是柯氏毕生研究仲景《伤寒论》的学术结晶,故章太炎认为其学术成就尚在《论注》之上。
       历代不少医家以伤寒六经为足之六条经脉,以之立论诠释仲景《伤寒论》,曾招不少诘难。柯氏的重要成就之一,即是认为六经不专在经络上立说,而是以六经赅全体,犹如地面,创“六经地面说”,将六经辨证引入辨证论治的新境地。这一论点得到后世众多医家的赞誉,其比喻论述,见其“六经正义”篇。
       伤寒六经病证的合病并病,始终是《伤寒论》研究的难点,如何由难返易,由博返约,清晰地理解与掌握,最是伤寒学者所期冀的,柯氏则在“合并启微”一篇中给予了简约论述。是独经病,还是合病并病,不仅仅是个概念的理解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病证之所在而确定治法,选用方剂,因而是临证应当弄清的概念。如何理解,首先是分辨的原则和标准,再根据这个原则来认识。柯氏指出各经主证主脉就是代表本经病的标尺,用它来衡量是合是并,孰轻孰重,孰主孰次,可以说是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其余诸篇,均有其独到的发人深省之论,研读《伤寒论》,柯氏之学确有诸多过人之处,是为不可不读之书。
       3.《附翼》一书,专为解读仲景方而设。立方本旨,运用范围,药效特点,加减变通,多证比较,方证要点,孰可用而孰当忌,无不条分缕析,明白暢晓。后世选论仲景方者,无不视柯氏为仲景方论述大家,几有舍其不成方论的趋势。当然,其论述各方的全面而详细,本也足以让后人称道。

日期:2008年5月8日 - 来自[经典研习]栏目

《仲景存真集》

《仲景存真集》   伤寒著作。二卷。清·吴蓬莱编撰(书商曾托名陈修园著)。刊于1864年。上卷以张仲景伤寒六经诸方及其主治病证为主干,并揉合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有关注文,编成较浅近的歌诀。自谓得仲景《伤寒论》之真谛。下卷为医论,包括主病、运气、方、脉等多方面论述,但内容较为芜杂凌乱,缺乏条理。现存几种清刻本、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字母Z]栏目

《仲景存真集》

《仲景存真集》   伤寒著作。二卷。清·吴蓬莱编撰(书商曾托名陈修园著)。刊于1864年。上卷以张仲景伤寒六经诸方及其主治病证为主干,并揉合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有关注文,编成较浅近的歌诀。自谓得仲景《伤寒论》之真谛。下卷为医论,包括主病、运气、方、脉等多方面论述,但内容较为芜杂凌乱,缺乏条理。现存几种清刻本、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其他]栏目

《伤寒来苏集》

《伤寒来苏集》   伤寒著作。即清·柯琴所撰《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之总称。各详该条。1949年后有排印本。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其他]栏目

《伤寒附翼》

《伤寒附翼》   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本书专论《伤寒论》方,解释方义及使用法颇精,是结合病因、病理及脉证加以阐述的。可供研究《伤寒论》方剂的参考。现存康熙等多种清刻本、1931年千顷堂石印本及《伤寒来苏集》本。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其他]栏目

《伤寒来苏集》

《伤寒来苏集》   伤寒著作。即清·柯琴所撰《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之总称。各详该条。1949年后有排印本。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字母S]栏目

《伤寒附翼》

《伤寒附翼》   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本书专论《伤寒论》方,解释方义及使用法颇精,是结合病因、病理及脉证加以阐述的。可供研究《伤寒论》方剂的参考。现存康熙等多种清刻本、1931年千顷堂石印本及《伤寒来苏集》本。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字母S]栏目

寒实结胸

寒实结胸   病证名。结胸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伤寒来苏集》指出:“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此为误下所致。吴谦认为:“结胸证,身无大冷,口不燥渴,……乃寒实也。与三物白散。然此证脉必当沉紧。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则又非寒实结胸可比……”(《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丹波元坚主张用增损理中丸治疗由于误下所导致之结胸(见《伤寒论述义》卷四)。参见结胸条。 日期:2006年1月11日 - 来自[字母H]栏目
  •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9 1 2 :固瘕   病名。   ①脾肾虚寒所致大便先硬后溏的病症。《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伤寒来苏集》卷三:“固瘕,即初硬后溏之谓,肛门虽固结,而肠中不全干也。溏即水谷不别之象,以癥瘕作解者谬矣。”治宜温中散寒,用理中汤加附子、肉桂等。   ②即大瘕泻、溏泻。《医宗金鉴》卷四:“固瘕者,大瘕泻也,俗谓之溏泻。固者,久而不止之谓也。”参见大瘕泻、溏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