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报丧女妖消光:转贴:《伤寒论》南阳方言举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08:15

转贴:《伤寒论》南阳方言举隅

(2009-01-22 10:55:38) 转载标签:

伤寒论

南阳

方言

注释

杂谈

作者:南阳市张仲景国医学院 庞景三
 关键词:《伤寒论》 南阳 方言 注释


    张仲景的《伤寒论》被医家奉为经典,许多伤寒学者称《伤寒论》条文“字字珠玑”,一方面说明《伤寒论》的理论深奥,切合实用,另一方面说明《伤寒论》文字精练,行文严谨。笔者在研习过程中发现,尽管仲景《伤寒论》是以书面通用语言为主,但仍能从一些条文中看出南阳地方语言和口语。诸多注释《伤寒论》的学者遇到这些方言时或望文生义,或避而不释,致使《伤寒论》某些条文未能真实反映出仲景的学术思想,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择其一二,与同道共商。

 

强几几

     《伤寒论》第14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第31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五版教材沿袭历代注家解释:“几,音殊。几几,短羽之鸟,伸颈欲飞不能。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状,系项强之突出者。”实际上“几”,音jī。“几几”,指隐微、不明显。“项背强几几”,是说项背轻微发强。到现在南阳人在遇到项背或其它部位稍微发强时仍说强几几,有点儿酸时说酸几几,有点儿痛时说痛几几,有点儿困时说困几几。

---------------------
【泥巴匠按】此说牵强,不符合实情。我们南阳一般说“强(qiang南阳人的特殊发音,外地人读不好)八八”(身体拘紧不舒服,如落枕早上起来的感觉,我们就说“脖子强八八”);“强(jiàng四声)八八”(勉强,如:强八八过关);“酸几(jī)几”(酸不了几)。

   故“几几”疑“八八”传抄错误。郝老讲伤寒中说原来书中的“几”字是没钩的,后来铅字印刷,没钩的不是字,才加上钩的,这更说明“几几”即“八八”无疑。
---------------------

 

不中与之 

《伤寒论》第16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五版教材解释为:“不中与:即不能再给病人服用。”实际上,不中(音zhōng)就是不行,这个意思不但南阳人用,河南省广大地区也用。“不中与之”是一个倒装句,即“桂枝与之不中也”,“柴胡与之不中”,前者是说太阳坏病给患者服用桂枝汤不中(治不好),后者是讲心下痞证不在胸胁,是中焦气机痞塞,非少阳之半表半里,也非有形邪结之结胸证,故给患者用柴胡汤不中,应该用半夏泻心汤。

 

不了了

《伤寒论》第252条曰:“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五版教材解释:“目中不了了:即视物不清。”第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对此两条中的“不了了”,历代注家及教材皆回避不释。实际上,“了”,音līǎo,指结束、完毕。“不了了”,即没完没了,引伸为缠绵不舒服。第252条是指眼睛转动不灵活,一直不舒服。第203条指其他症状基本消失,就是还一直有点烦躁。第148条指阳微结证,小柴胡汤治其外证,但里气未和而一直不适(里热未除),故使大便通畅而病解。现在南阳人在说此事尚没完结时仍说“这事儿咱还不了”。

 

   《伤寒论》第226条曰:“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第380条云:“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腹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哕”有何表现,历代伤寒注家及教材均未论述,在《金匮要略》中“哕”均释为呃逆。其实“哕”,音yùè(四声),指呕吐,这在南阳人的方言中使用最广泛,将吐之有物者称“哕”,将欲吐而吐不出物者称“干哕”。就《金匮》中“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来看,此两方我们现在在临床上仍是用来治疗呕吐之证。

---------------------

【泥巴匠按】“哕”南阳人说的最多,即呕吐。干呕我们说“干哕”、“哕不出来”,有时也说“呕”,南阳方言不把“呕吐”两字一块说,吐出东西叫“哕”,吐不出东西叫“干哕”或“呕”,一般“干哕”比“呕”厉害,是呕出声响了但没吐出东西来。郝老讲课时说哕为“呃逆”不妥。
---------------------
  

    由此可见,仲景是南阳人,南阳的地方文化(包括一些方言口语)对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尽管他外出做过官,但乡音乡情,方言口语不可能全部忘却,其著《伤寒论》尽管以书面语言为主,且历经散乱,但其中仍有形象生动的南阳方言,弄清这些方言的含义,对正确理解《伤寒论》的学术思想肯定是有所裨益的。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阅读(169) 评论 (2) 收藏(0) 转载(2)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再说经方剂量后一篇:《四圣心源·脉法解》之二十四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