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yiyi:易中天为何说男孩子不捣蛋长大了没出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37:13
易中天为何说男孩子不捣蛋长大了没出息 (2008-04-30 16:20:57)

    两年前,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系列,社会上紧跟着流行起了“三国热”,不但众多平民百姓兴致盎然,也引来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对于易先生的“品三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有众多褒扬和崇拜,却也不乏口诛笔伐者。

    说起易先生,我内心原本是有话要说的。鉴于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流行风”,我天生却最怕去追逐“潮流”,所以就闭紧嘴巴等着看一些或仙或妖们的精彩表演,倒也算是一种乐趣。事实上,受易先生的影响,我曾写过许多关于三国的文字。鉴于这个话题太热太敏感,我除了把《刘备PK诸葛亮》发在博客上,其余全都没敢贴。虽然如此,我依然收获不小,因为写文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总结思想和认识的过程,又何必定要拿给别人看?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静云也逐渐散去了,我就坐在自家地头上涂抹上这几笔,算是一点感受吧。

 

    一直以为,许多对易先生的褒扬或者批评根本没有说到点子上,比方大多数人盛赞易先生“幽默风趣、说学逗唱、古为今用”,又比方说有人批评易先生“歪曲历史,妄评人物”等。试问,“幽默风趣、说学逗唱、古为今用”就真的那么精彩么?不见得!会这几招的人多了,却不见得都精彩;至于“歪曲历史,妄评人物”之词,在下学疏才浅确实不敢苟同。道理很简单:你丫拿出正确比照错误不就眼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泾渭分明了吗?

    曾经读过一篇纠正品三国中“白衣渡江”的文章,我的印象很深刻。易先生原文说:“......就是他让他的士兵都穿上白衣服,把自己的军队装扮为商队,把兵船装扮为货船,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文章作者言辞谦逊中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借用许多典故诠释这里的“白衣”应该理解为“平民或者商人打扮”,却并不是穿上白衣服,另提到《三国志·吕蒙传》原文就有“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之词。通篇文章有据有理,却绝没有张口谩骂恣意无中生有之词,叹服作者对待学问严谨的同时,也被他的观点所折服。

    我赞成对同一事物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但是特别憎恶断章取义甚至生编硬造无中生有而后强加于人的恶行。如此说,并不因我清高或孤僻。恰到好处的褒扬或者一针见血的纠正,看后也受益,但总见不得胡说八道之徒。易先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写过一段话:“我曾多次表示欢迎批评,也一向认为批评是公民的权利。但是,批评也有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实事求是。比方说,你批评某个人的观点、说法,也得人家有这观点、是这说法才行。总不能自己编造一个,或者道听途说,强加于人,然后大张挞伐吧?”什么意思呢?易先生首先表明是愿意接受别人批评的,其次先生也非常生气那些生编硬造恣意妄说的“莫须有”。

    易先生这段话虽然朴素,但是经典。

    话到这里,我得表个态:我欣赏先生的博学,也敬仰先生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但是我并不是“易迷”或“粉丝”,当然也就谈不上崇拜他。个人以为,欣赏是大于崇拜的,因为欣赏多了崇拜所缺少的理性,而崇拜则少了欣赏所蕴含的纯净。再说,我并非认同易先生的全部观点和理解。

    诚如易先生所言,人文学科不可能只存在唯一个的标准答案。那么,观点上的碰撞甚至对立无疑都是可以理解的,更不能运用错与对的片面逻辑去判断。 

    易先生在一期节目中曾说过“男孩子小时候不捣蛋长大了没出息”,这句话后来成为了某些人攻击他的重要依据,更有甚者当属成君忆,竟然当面指责先生“道德感在那里?”。看完这些分歧和争论,很长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

    认识成君忆,是从读他的《水煮三国》开始的。坦率讲,《水煮三国》很精彩。但看了他指责易中天的那段表演后,我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怀疑:这是写出《水煮三国》的成君忆先生么?什么时候学会了断章取义鸡蛋里挑骨头?看明白了别人在说什么然后再下定论不迟嘛!

    易先生在讲这段的时候原话究竟是什么?“更离谱的是什么呢?……把新娘子偷出来,偷出来往外跑,袁绍笨一点,一头钻进一个灌木丛,灌木把衣服都钩住了,跑不脱。袁绍说曹操你快帮忙,我这个地方跑不出来了!曹操又把手往袁绍那一指:大家看,贼在这儿!袁绍一听着急,这么一使劲蹦出来了。所以曹操是一个从小就调皮捣蛋的家伙,也很狡诈,这样的孩子大概是不讨人喜欢的。其实啊依我看,这个男孩小时候也是要捣蛋一点,男孩小时候不捣蛋长大了没出息,可是大家都不喜欢他,史书上的说法是世人未之奇也,当时的人也没把他当回事。”仔细通读,易先生说“男孩子小时候不捣蛋长大了没出息”虽然是在讲少年曹操偷新娘子的故事后所说的,却并没肯定偷新娘子的行为就属于正常的调皮捣蛋,因为在这个段落的开头已经用了“更离谱”的字眼做前缀。“其实啊依我看”显然是由少年曹操偷新娘子的故事所发出的感慨,虽和故事本身有联系,却并不是就“偷新娘子”事件的就事而论事。至于“男孩小时候也是要捣蛋一点,男孩小时候不捣蛋长大了没出息”更是一种个人观点率性的表达。如何理解,当看听者自身的阅历、修养和心态。

    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历史原因等,一贯主张要教育孩子(学生)要中规中矩。我们虽不能简单否定这些都是错,但当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在推进,“神六”载人航天飞船早已自由自在翱翔于太空的时代里,是否应该考虑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更新完善呢?小孩子不捣蛋固然好,而且利于老师家长的管理。但是贪玩和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生硬扼杀掉某些为人之初的天性,可能同时也就扼杀了孩子潜在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严肃而刻板的传统应试教育方式也许能教出“好成绩”,但是当这些拥有“高分高学历”的人踏入社会才发现他们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怀揣高级文凭的弱智儿。笔者曾经参与过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地发现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给出了同样一个答案:在校期间“听话”的优等生走上社会后大多不尽人意,反倒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时代很调皮的同学却做出了不俗的业绩。为什么会这样?从小在中规中矩的教育环境里“规矩”着,使得其走上了社会依然只知道循规蹈矩而缺乏创造性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了。这样解释,是否说明小时候规矩长大了必定没作为?许多事物不能简单用平面单一的逻辑去思考,这样的提问事实上很幼稚,更是无从做答。

    值得说明的一点,调皮捣蛋和胡作非为完全是两个概念,怎样区分开来,想必每个人心中自会有标准。

     

    事物的价值取决于稀缺性,绝对不是重要性。易中天品三国,最少在贴近百姓的讲述形式和活泼的表现风格方面是种尝试和引导,启发意义远远大于学术性。其作品观点他人完全可以静心坐下来继续做探讨,却没有必要吹毛求疵去问责,尤其是些带有人身攻击色彩的偏执。

   《易中天品三国》,有人从中收获了快乐,有人认识了历史,更有人伸长脖子终于发现了热闹原来就是这模样。“料事如神者,实际上是料人入神。所以,琢磨计谋是没有的,还是琢磨人性吧!”我从诸如此类的话语里仅仅改变了一些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我很知足,也就特别感激易先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d6c670100930l.html#cmt_53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