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太好看了表情包:中国歌坛百花园的一株奇葩——再谈朱之文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28:55

中国歌坛百花园的一株奇葩

——再谈朱之文现象

                                                         夏树人

2011年春天,山东单县农民歌手朱之文横空出世,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场“朱之文热”起自民间,各方扶持,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民众追捧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3月4日,山东电视台播出了朱之文在济宁参加《我是大明星》初赛和练歌的录像。转发上网,立刻产生轰动效应,跃居百度搜索第一名。进入4月,持续火爆,4月12日他获得山东台节目决赛总冠军,4月20日获得央视《星光大道》周冠军,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许多国家、地区网民都纷纷发贴祝贺,盛况空前。粉丝人数之多,地域、行业、年龄分布之广,史无前例。截至4月17日,仅百度关于他就有11 000多个视频,755万条信息,点击量超过1亿次,关注他的人数以千万计。他成了中国近期网上第一红人。

其二,各方扶持协同之强前所未见。首先,专业人士积极认同。3月18日一级演员于文华和央视“星光大道”导演王爱华主动探访了朱之文。3月25日军旅歌唱家、声乐教师乔军主动和他结为师徒。4月15日资深歌唱家杨洪基倾听和首肯了他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并作了现场指教。4月16日乔军的老师、著名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指导他发声练习,赞同他作国家大剧院演唱会的嘉宾。同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中央电视台一马当先,在他上网后不到一个月内,一口气在《我们有一套》《欢乐英雄》《星光大道》《欢乐中国行》等多个栏目,录制和约定了他的演唱。山东卫视、湖南卫视、凤凰卫视、河南卫视等多家大型电视台,竞相邀他出镜。全国各地各种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堵在他家进行采访,进行全方位介绍。第三,单县政府积极介入,拨出专款资助,派出干部全程陪同、协助,使他得到草根明星过去从未得过的关怀。

群众对朱之文的喜爱,引起专家、媒体、政府重视;专业人士、权威媒体和当地政府的认可,又激起群众更大的热情。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朱之文风风火火,以燎原之势红遍神州大地。4月17日,于文华在微博发布了她和朱之文的二重唱《沂蒙山小调》。这是著名音乐人孟文豪免费为朱之文量身定做的歌曲配乐,是他第一首拥有自己版本的作品。歌曲一发布,便引来无数粉丝狂热追捧。短短数小时,人气值就达到150多万,创下了超高人气记录,三天内排行直上全国三甲。粉丝们泪流满面,听了一遍又一遍,欢呼“又一神曲诞生!”“珠联璧合,美极了!”朱之文成了当今中国歌坛人气最高的歌手之一。

朱之文为什么这样红?老百姓到底喜欢他什么?他身上有三种精神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一是对音乐美的执着追求。人们喜欢朱之文,第一个原因,是他的“歌声美”,“唱得好听”。一首歌要怎样才算唱得好?我国古代有“文以载道”的标准,首先要看它的内容,同时要看艺术感染力。“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如果音质不漂亮,歌声难以广为流传。最高境界应是好内容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朱之文为此默默无闻地作了不懈地努力。现今有的歌手不注重声乐训练,唱起歌来像在干嚎,造成与群众隔膜。朱之文尽管在农村尚处温保,只读了三年小学,但却懂得从发声的基本功练起。他从小喜爱唱歌,这不稀奇。他想唱好,也不稀奇。奇的是他想唱得特别好。他怀着童年纯真的梦,自力更生建起简陋练歌房,靠一面小镜子,一块小黑板;靠旧货摊买的收录机, 北京老太太送的电子琴;用3元钱买的《学民歌》书,1.5元钱买的卡拉OK磁带;用手抄的乐谱,捡来的小学生汉语拼音表;以手机音乐代伴奏带,从字母发音练起,风雨无阻,潜心苦练30年。天赋加勤奋,终于练就一副充满磁性的金嗓子,他一声唱出来,就会产生一种冲击力,震撼人们的心灵。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里面有多少艰辛和付出,又产生了多么惊人的正面社会效果。

朱之文使经典红歌焕发了青春。自从有了流行歌曲,这些年传唱经典红歌的人逐渐少了。他那震撼人心的金嗓子,把好的传统歌曲又唱活了。通过朱之文,人们发觉这些传统歌曲原来这么好听,重新迷恋上了经典红歌。有的粉丝说,“现在我的mp3里全是经典红歌了。”

朱之文使高雅艺术被普通大众接受和欣赏。他唱的美声唱法,在声乐舞台上被称作阳春白雪。过去那些专业演员虽然唱得很美,但不少百姓欣赏不了,一到美声唱法就换台。朱之文则不同,他能让老百姓百听不厌。不少人因为喜欢朱之文,越来越喜欢美声唱法了。

朱之文使音坛巨匠和老百姓加强了沟通。广大粉丝爱物及乌,对每位帮助朱之文的专业人士都热烈欢迎。因为朱之文,不少老百姓第一次听到一些歌坛泰斗的名字,第一次了解到他们的成就和美德,并学到音乐知识。朱之文把音乐大师普及到了群众中间。

一个农民歌唱家通过翻唱,成了唱响红歌和传统歌曲的代表,成了推广美声唱法的先锋,成了大众和音乐大师之间的桥梁,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奇迹!它提醒我们,朱之文固然还需要向专家学习,专业文艺工作者也需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吸取营养。

朱之文是个追梦人。他激励了更多的人,影响所及,已远远超出歌坛。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有个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有句名言:“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没有梦想,何来希望?朱之文追梦的榜样,唤醒了千万人藏在心中的美好梦想,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让我们觉得这世界有希望。他成了一个不挂牌的精神文明宣讲员,引起强烈反响。上述种种说明,“朱之文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次规模最大、催人向上、健康自觉的群众性追星现象。

二是对老百姓的倾情奉献。人们喜欢朱之文,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心灵美”。大家归纳了他身上的许多精神元素,最根本的一条,是他对人民的奉献。他从小种地、打工,快30岁才娶上媳妇,年收入仅5 000多元,和妻子李玉华抚养着两个孩子,还要奉养病重的老妈妈。他物质上并不富裕,可他倾其所有,把自己的歌全部献给了老百姓。歌是什么?我国最古老的史籍《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歌与诗(歌词)是相连的。诗用来表达人的志意。“永(咏)”指长,“歌永言”指“歌”是延长诗的语言,通过咏唱突出诗的意义,扩大诗的影响。“歌”是人类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和真实展现,是鼓舞人的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朱之文唱歌是唱给老百姓听的,他的听众都是本地乡亲。他选唱的歌曲,都是源于生活,反映老百姓心声的传统歌曲、经典红歌,内容健康,旋律优美。他和于文华唱的《沂蒙山小调》,就是一首赞美家乡,赞美人民,称颂共产党的山歌,老百姓十分喜闻乐见。

朱之文为老百姓唱歌,不图名,不贪财,并不看重自己所得。湖南卫视请他去录制节目,他压根没谈钱,是零报酬。他走红后回到家乡,乡亲叫他唱,他虽然疲倦,还是开口就唱。最难得的是,他拒绝了20多家演艺公司的高薪签约,却在家门口以板车为舞台,为村里乡亲免费开了别开生面的梦想演唱会。这个演唱会,通过视频更让成百万人免费得到欣赏,可以说是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一个演唱会,可以上吉斯尼世界纪录。难怪人们说朱之文是最接地气的歌唱家,是最有亲和力的歌唱家,是老百姓自己的歌唱家,因而是拥有最多粉丝的歌唱家。朱之文根植于民众这最深厚的土壤之中,因此受到人民最热烈的欢迎。“朱之文现象”再次说明,艺术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人民才是艺术优劣高下的最终评判者。

朱之文和老百姓血肉相连,令人为之动容的场景层出不穷。3月中旬《我是大明星》复赛,全村人扶老携幼簇拥着他,直把他送到村口。4月上旬决赛前夕,一位热心的大婶专门炖了鸡汤,亲自端去送给他。4月20日他荣获央视《星光大道》周冠军,守候在电脑旁的粉丝们欢声雷动。此情此景,恰似当年老百姓送儿子、丈夫支前参军,有如熬鸡汤慰劳红军、解放军伤病员,好比敲锣打鼓欢呼前方传来的胜利捷报。群众之所以这样喜爱朱之文,就是因为朱之文是用生命在为人民歌唱,人们从他的歌声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精神鼓舞。他带给人们的欢乐、启迪很多,很多;但他自己得到和要求的却极少,极少。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就好像一个分数,他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好比分子,他消耗社会的资源和财富好比分母。分子越大,分母越小,分数的值就越大。同样地,对人民的贡献越大,消耗社会的资源和财富越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就越大。许广平在鲁迅灵前献辞,讲鲁迅曾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朱之文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人民热爱朱之文,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不重索取、只重给予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人民把他看作自己人。

三是对民族魂的本色展现。人们喜欢朱之文,是因为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有三句话可概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前两句出自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周易》,近代被清华大学定为校训。“自强不息”,是要求自身,奋发图强,勇往直前。朱之文对音乐美的执着追求,就是“自强不息”的生动体现。“厚德载物”,是讲对待他人,要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对社会无私奉献。朱之文对老百姓的倾情奉献,就是“厚德载物”的本色流露。第三句出自北宋范仲淹,新时期被钱伟长先生增补为上海大学校训。其意明白易懂,可真正做到的有多少人?朱之文在农村过了40多年的清贫生活,却能推己及人,想到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帮大伙把村头的小桥修好,这就是最朴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各大古老文明中惟一没有湮灭中断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尽管历尽浩劫却仍能生生不息、屹立不倒。就是因为自古以来有一批又一批“中国的脊梁”,他们和劳动人民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顽敌,把社会推向了前进。先贤们说的这些座右铭,朱之文也许还说不来,可他用自己的人生践行了。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所以有网民建议,把朱之文的事迹写成文学作品,载入中小学课本,对当代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自强不息、诚实善良、在困境中执着追求的优秀品格。

从一滴水可以看世界。从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可以看到“真善美”。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为什么这一次千百万双眼睛却都齐刷刷地看中了朱之文呢?一是朱之文太典型了。这位来自人民,为人民歌唱的天才歌手,集“真实的农民身份,善良的农民品格,惊人的音乐美、心灵美”于一身。二是社会缺失。那些假话、假药、有毒食品,那些野蛮撤迁、损害群众利益,那些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假恶丑”行为,早已令人生厌,令人愤怒。从朱之文身上,人们在道德滑坡中看到希望。三是人心向往。大众有共同的审美观。“朱之文现象”的本质,是朱之文闪光的品格,激发了大众美好心灵的集体共鸣。对朱之文的欢迎,反映了大众百姓对美好生活、美好情操的赞美和追求,体现了民心和民意。面对朱之文这样的农民弟兄哟,套用刘半农的一句歌词,教我如何不敬他,教我如何不爱他!

对真善美的赞颂,就是对假恶丑的鞭挞。正当朱之文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之际,有个自诩精英的江小鱼公然指责“朱之文现象”是炒作,是“艺术堕落”,说什么农民只该去种地,农民有唱歌梦想是“邪恶”。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文艺界“一切都是炒作”,“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他的言论,成了朱之文美妙歌声的绝佳反衬,立刻激起公愤,他的微博一天涌进2 000多条怒斥的回贴。群众摆事实、讲道理,驳得他销声匿迹。“朱之文现象”再次证明,大众百姓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这希望什么也挡不住,是一定会实现的。

朱之文前面的路还很长。以朱之文的潜力和大众的期望,他获得央视节目的周冠军,仅仅是他迈向中国歌坛的一个起点。从声乐艺术的角度讲,他还需要明师指点,科学训练。只有活到老,学到老,他才有希望成为更有影响的人民歌唱家。目前他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行,但希望他不要丢掉原有的长处,不能学“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缺点。更重要的是,千万要警惕和抵制“江小鱼们”那种“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的思想侵蚀,保持和发扬群众喜爱他的美德。相信政府会顺民意、鼓民心,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有助于他健康地成长为德艺双馨的人民歌唱家。万紫千红才是春。我们衷心祝贺中国歌坛百花园增添了一株奇葩,祝福朱之文在为人民歌唱、唱响中华的路上越走越远!

                                                                               2011年4月20日

2011-4-22 04:25  发于百度朱之文吧:http://tieba.baidu.com/f?kz=1057921241

2011-4-22 04:09发于cctv吧:

http://tieba.baidu.com/f?z=1050500599&ct=335544320&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tv&pn=210

2011-5-12 06:15发于星光大道吧:http://tieba.baidu.com/f?kz=1076679415

2011-4-23 20:17央视艺术世界吧转发:http://tieba.baidu.com/f?kz=105941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