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侠第一季风车动漫:统一乃大势 障碍在何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44:02
 统一乃大势 障碍在何处? 中国评论通讯社 

论坛会场

                             许历农

  中评社香港2月2日电/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月刊不久前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座谈会,邀请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教授吴琼恩、台北大学教授毛铸伦、世新大学教授曾祥铎、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蔡玮、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汤绍成与会,在台湾前“国统会副主任委员”、“国策顾问”许历农的主持下,就“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与障碍”畅所欲言,给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根据录音整理的长篇发言刊登在新出版的《中国评论》月刊二月号上,全文如下:
 
  许历农:两岸和平统一 既要看台湾的情势 更要看大陆的情势

  我认为,谈两岸和平统一,不能光看台湾情势,更重要的要看大陆情势。以大陆情势来说,目前是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时候:大陆早年的清算斗争、三反五反、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乃至于文化革命的时候,除了武力解放台湾之外,几乎没有统一的工作。

  但是,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改革开放之后,经过30年的努力,大陆发生了五大转变:

  第一,从霸权思想变转到王道思想。霸权思想以力服人,王道思想以德服人。前30年,大陆几乎都在打仗,如抗美援朝跟美国人打,中苏珍宝岛战争跟苏联人打、对越自卫反击战跟越南打、印度边界战争跟印度打。两岸之间,战争打得不多,但登步岛战役、古宁头战役、东山岛战役,乃至八二三炮战,这些战役大多我都参加了。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上真正关系全 局、具有战略性和全球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个说法已经改变了霸道思想。胡锦涛也说,要坚持以和平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而不以战争手段解决。

  第二,从阶级斗争转变到和谐社会。毛泽东那时讲,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年年斗争、月月斗、天天斗;到邓小平时说,中国社会的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胡锦涛则说,要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毛泽东时,是采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体制;邓小平时候,传统理论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国家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定实行计划经济,而资本主义一定采市场经济。他指出,市场经济也好,计划经济也好,都是一种经济的手段,与社会性质没有关系。所以社会主义应该采行市场经济。胡锦涛也很肯定这个说法,目前改革开放有效地完成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第四,从破坏中华文化转变成发扬中华文化。以前都是我们台湾讲发扬中华文化;现在我们看到,大陆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反而是台湾退步了。

  第五,从均贫思想转变到均富思想。毛泽东时代认为,“一穷二白”很了不起,穷人革命,最高的社会地位是三代贫农;而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过,大陆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面临几个大的任务,包括摆脱贫穷落后、从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等。

  由于这五大转变,中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和平统一的时机,但这不是指马上就可以统一,而是指增强了中国和平统一的经济实力,改变了中国和平统一的态势,增加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 

吴琼恩

 
  吴琼恩:台湾不应该再对大陆搞对抗策略

  中国历史有个奇妙的规律:如果政治稳定30年,经济就繁荣,文景之治后的汉武帝时代是这样,唐朝贞观时期也如此,清代康熙时期亦然。从两岸的情况来看,台湾1949到1979年30年稳定,马上成为亚洲四小龙第一;大陆1978年底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不到30年经济就好起来:大陆1996年第一次外汇存底超过台湾,2005年外汇存底世界第一,2007年超过美国对全球经济贡献最大。照这样的情势走下去,中国经济会愈来愈好;在胡锦涛提倡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与和谐国家的时候,台湾不应该再对大陆搞冲突策略;过去李登辉、陈水扁皆因内部选举需要去挑拨冲突,马英九可能不会,但他脑筋有时会“凸槌”。

  不急于统一 反而有利于统一 两岸迟早会统一

  大陆方面,在和谐的情况下,应该改变过去自我中心的心态。大陆过去曾把统一看得太急,急了反而没有成果;现在胡锦涛把解决贫富差距摆在第一位,统一没那么急,但天下事很奇怪,统一不急反而有利于统一。现在对台湾采取和谐政策是对的,只要大陆经济慢慢上来,台湾是跑不掉的。

  大陆恢复宏扬中华文化、建立孔子学院是对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就是和谐。中国大陆要记取历史教训,在和谐环境下,先缩短贫富差距,做好这件事,对于大陆、台湾、世界都有帮助;北京带动东亚文化风潮,代表未来新潮流,中华民族很有前途,两岸迟早会走向统一的路。

  王晓波:促成两岸和平统一 必须唤醒台湾三种具有潜在统一思想倾向的人

  现在两岸和解之后,我们统一要怎么办?不瞒各位讲,从保钓运动以来,我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工作38年,一直在思考与寻求中国统一的道路。我很高兴看到,现在两岸和解后,不必再使用武力,但要怎么实现统一,仍是一个大问题。在台湾,以这么少自觉的知识分子和社会菁英要促成两岸和平统一是不够的。

  因此,正如孙中山所说,必须唤起民众,以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那么哪一些民众是可以被唤醒的?根据我在台湾长期的生活和观察,台湾大概有三部分人口具有潜在的统一的思想倾向:

  第一部分,是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人。当年日据时期抗日的人士都已过去,但还有第二代、第三代。如果两岸统一,他们先人就是抗日英雄;如果台湾独立,他们就是反动分子,是台奸。如果这部分人组织起来,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二部分,是经过抗战、由国民党带到台湾的这些人。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如果两岸统一,好歹还可以做个中国人;如果台湾独立,他们就变成“中国猪”。在此情况下,这部分人应该有统一的需要。这部分人分散在眷区和同乡会,要考虑如何联系、唤起他们的统一意识。

  第三部分,是近20年来两岸交流所积累的人,包括台商、台干、台生与嫁到台湾的大陆新娘。如果两岸统一,他们就是两岸统一的桥梁;反之,即变成卖台分子。对这些人要联系、组织和宣传。现在的国民党政府大概不会积极从事这样的事情,必须要有知识分子、社会菁英去从事这些工作。

  台湾先要有要求统一的选民 才会有主张统一的政治领袖和政府

  台湾已经是民主社会,一个政治家必须要先是政客,才有机会成为政治家,不然根本拿不到政权(政客不一定是政治家,但政治家必然是政客)。因此,台湾没有要求统一的选民不必寄望于台湾有主张统一的政治领袖和政府;要如何唤起台湾社会内部统一的动力,是我们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人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国家尚未统一,同志仍须努力! 

曾祥铎

 
  曾祥铎:两岸最严重的问题是:大家都打迷糊仗 只讲现在不讲将来

  我谈五点看法:

  第一点,我认为,两岸最严重的问题是“现状不可能永久保持”,现在大家都打迷糊仗,只说现在,不讲将来。中国不可能永远分裂,现状能保持多久?二十多年来,我到大陆参加各种研讨会的感觉是,北京一直极力避免讨论统一问题,只讨论两岸如何交流,因为讨论统一议题就是摊牌,摊牌后就不欢而散。中国大陆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决不放弃,但台湾不接受,所以大陆也避开这个问题,不然一谈就谈死了,一直在外面绕。

  第二点,今天中国的分裂,其悲剧性是出现了六种不同的情况:第一,在中国土地上,两个中央政府;第二,在中国土地上,出现两个国号;第三,在中国土地上,出现两部宪法;第四,在中国土地上,有两道法统;第五,在中国土地上,有两面国旗;第六,在中国土地上,有两个首都。

  如果实行中共的“一国两制”,这六种状况由两个就变成一个了。那么,两个中央政府变成一个,要保留哪一个?消灭台北还是北京?这还需要说吗?同时,国号、宪法、法统、国旗、首都,都变为一个。

  第三点,是我对“一国两制”的看法。“一国两制”让香港人民地位上升,却让台湾人民地位下降,所以台湾不能接受。香港本来是殖民地,从前只有民主、法治,没有政治自由,香港立法局只有提案权没有表决权;现在自己管自己,从奴隶变成主人。
可是台湾呢?以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统一的话中央政府一定没有了,“中华民国”宪法没有了,首都、国旗都不见了,对台湾人民来说心里一定会难过,所以说台湾地位下降。

  台湾的未来一定是“和平”或“毁灭”二选一

  第四点,台湾拒绝统一的原因有四:一是国民党过去长期的反共宣传教育;二是台独20年“去中国化”的宣传,影响很大;三是由于不实宣传,很多台湾人对中共有严重的恐惧感;四是政客的炒作,宣称台湾虽然是“小国家”,但在世界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名列前茅,所以为什么要统一?好像没有大陆,台湾也活得好好的;五是美国、日本的支持。

  第五点,是展望未来。台湾将一天比一天衰弱,台湾对大陆的依赖会愈来愈重;而大陆崛起对台湾会有强烈吸引力,以大市场吸引小市场。但是,最后的统一虽然是个大难题,估计兵临城下做个样子总是要的,台湾任何一个“总统”绝不敢接受和平统一,最后一定是“和平”或“毁灭”二选一。 

蔡玮

 
  蔡玮:一些积非成是的观念很难扭转 两岸应该处理这类问题

  刚刚祥铎兄说的旗与号的问题,一位大陆学者有个趣论,他说干脆白天升青天白日旗,晚上升五星旗,就解决了。

  先说一个故事:我有一次参加一个乡下活动,感到很惊讶,因为没有想到乡下地方还有人国语讲得这么好。我就跟他聊天,问他国语怎么说得这么好。他说他娶了一个湖南太太,在那儿住过一段时间。我再问,那你应该不会主张台独吧?!可是他说他还是主张台独,因为他就是不要给人家管。这就是不少台湾人的心态,加上共产党旧官僚腐败的作风,所以台湾独立的声音一直不减。

  把话拉回正题,两岸关系和平统一,当然有有利的一面,刚刚大家都提了,大陆的心态、思维、做法、实力都有所转变,这是正面的地方;马英九上台后,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属正面的。

  但是,我可能要浇点冷水,大家知道,李登辉的“特殊国与国”关系、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陈水扁后来也说,他任内最大的成就,就是把蓝军拉往绿色方向;我现在自己在教书,我也常问学生大陆与台湾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会认为说,基本上就是两个“国家”的关系,“中国是中国”,“台湾是台湾”,两者没有关系。

  我认为,现在两岸就是特殊关系,特殊关系就是特殊关系,不需要进一步做解释。就像两岸航线,不是“国际航线”,也不是“国内航线”,就是属于特殊航线。马英九接受墨西哥太阳报访问时说,两岸是地区与地区关系,就是这样的观点。

  我相信,台湾大多数人搞不懂两岸的定位,包括台湾的统派媒体也称台湾是个“国家”。但我认为,称台湾是个“国家”,是一种地理观念,绝对不是主权观念。这也是美国前国务卿鲍尔称台湾不是“主权国家”的原因。一般台湾的民众毕竟搞不清楚意思,才会让媒体在文字上大做文章,这些积非成是的观念,大概很难扭转,这是两岸应该处理的问题。

  美国因素的影响

  另外,我要谈的是国际因素。美国的主张是维持现状,而这个现状必须要由美国来界定,不准两岸挑起紧张、采取片面的行动;日本则是不准两岸改善关系,改善关系也算破坏现状。除此之外,美国说他们重视的是过程,不在乎结果,但是他当然在乎结果。

  不久前美方有学者来台,我们私下讨论马英九。他说美国所要的,一是区域安全,二是对美国有利(favorable)的东北亚权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亚太国家、中国大陆、台湾都在乎区域安全,但是美国要的是对他有利的权力平衡。如果这个权力平衡对其不利,他们就要来影响、制造、或形塑对他们有利的情势;如果台湾不配合美国政策,不展现自卫的能力和决心,美国会有因应的措施。换句话说,就是要强迫台湾军购,采取有利于美国的措施。

  两岸应该要有某种程度攸关两岸和平统一的急迫感

  综合说起来,我认为,两岸都应该要有某种程度攸关两岸和平统一的急迫感;如果没有一个适度的急迫感,可能不是个非常负责的态度或方法。

  近期到大陆开会,我感受特别深:共产党很奇怪,只谈和平发展,不谈和平统一;和平发展能否走向和平统一还是个未知数。我也开玩笑称,现在的中共不再是以前的共匪了,温良恭俭让,感觉差很多,除非和平发展就等于和平统一,只是为了不触怒台湾部分民意,采保留说法。

  我认为,从和平发展、到和平架构,最后到和平统一,这其中的辩证关系、关联性、逻辑上的必然性,都还要再去深入思考。如现在谈的建立互信机制、结束敌对状态等等,怎么走下去,都还要再好好研究。

  我非常同意老爹讲的,一个现代化、文明、理性、王道的中国,自由、民主、均富、统一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仍是一句老话,我主张光复大陆! 

汤绍成

 
  汤绍成: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共识

  在前面几位发言之后,实在不容易找到特殊的题材。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有点接近蔡玮兄的想法,分为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主要就是美国、日本、欧洲,内部因素就是政治、经济、文化,总共六个项目。

  外部环境因素,当然是以美国为主。我举几个例子,说明美国在两岸间的表现与以往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在2008年“总统”选举前,美国派了两艘航空母舰到台湾海峡来,意义在哪里?第二,前美国在台协会的主席夏馨,来台湾以后就不见了,原本要有大动作,结果没有。

  航空母舰的意义,代表了美中双方可能在台湾问题上的共识,就是要让这次选举平稳度过,不容许再有2004年两颗子弹的事情发生。大选完之后,航空母舰没有马上走,而是等到520就职之后才走,可知他们希望整个过程都要平稳顺利。从这里可以推测,美中双方有高度共识,只是中共不方便出面,由美方出来代打。

  而夏馨来台之前,民进党就宣布将有爆炸性的讯息,但她一来之后就不见了。有人说是包道格来了,当然这也是因素之一,而我得到的讯息是,中美两方高层达到的共识是她绝对不能讲话,所以AIT给她强烈警告,禁止她在荧幕前面发言。

  从这个问题,我认为中美之间可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共识,一是平稳过度;二是蓝军赢得江山。这种互通讯息、互利合作的作法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双方各取所需。

  外有几个例子,一是伊朗想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大陆挡住了,这对美国来说是重要讯息;二是北韩问题,中国协助处理,美国也松了一口气。

  意思是说,台湾问题上,要扩及美、中两方在国际战略的布局。到目前为止,双方是互利协助。美国学者也认为,美中关系相当不错,虽然有些问题,但都已纳入正常轨道协商。

  中国人对国家的感受与德国不同

  内部因素大家谈了很多,我想分两点:第一点,前阵子马英九提到了“两岸的特殊关系”。特殊关系的概念是从德国来的。大家会以为是国与国,和两岸情况不一样,但里头还是有可以参考的地方:那时东、西德的定义是“非外国”,各有一套宪法,所以很难界定双方关系,想了半天,决定用负面表列,既非本国又非外国,就变成一个“特殊地区”(special area),两国的关系即为特殊国与国关系。

  1990年东西德统一了。过程当中,我们还可参考屋顶理论,意指“一个民族、两个国家”,但这个理论不适合我们用。在德国,一个民族没问题,但国家不行,因为国家对德国来说是负面因素。在德国历史上,一统一就发生战争,国家统一带给人民的是灾难,这跟中国不一样。中国统一带给我们的是尊严和福祉。

  对于德国来说,一个民族分开成两个国家反而好,大家没有疑虑了,周边国家也安心了。但中国的情况刚好相反,中国人对于国家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国家观念对我们是正面的:基于以前历史观感,国家统一才不会被欺负。所以,“一国”是绝对没问题。在此情况下,两岸要用其他的名称予以概括。

  台湾最好恢复“国统会”运作 但名称可以改一下

  前阵子马英九提到了两岸是地区对地区的关系,这是对内;对外,即在国际上,是另外一回事。这叫内外有别。两岸间用“一中原则”、“九二共识”;在国际空间上,两岸还差得很远,完全没有达成任何共识。现在巴拉圭想跟北京建交,可是北京把问题拖下来,但拖也不是办法。

  因此,两岸要加强交流,加强协商。现在北京想帮忙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帮,而台湾方面的实际专家、操作者还去不了。因应这种情况,台湾内部最好恢复“国统会”,但是名称要改一下,换汤不换药,比如说改成“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这样马英九做主任委员,有了第二个头衔,对于两边高层次的交流更有帮助。

  许历农:当初李登辉筹组“国统会”时,黄昆辉跟我说,名称本来要改成“国家统一促进会”,可惜李先生不同意。 

毛铸伦

 
  毛铸伦: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意涵

  各位先进,今天讨论的东西很有意思,2008年8月24日我在北京看京奥闭幕,我的眼睛不是很好,只看到底下都是人,跟文化大革命时期相比,一样是成千上万的人,只不过那时候是要砸烂资本主义的狗头;而今天,中国做主人欢迎全世界。那时各国政要都在场,北京表现出非常大的善意。

  各国应该知道中国政府要表达的是什么:如果中国政府现在可以做这件事情,那么做其他事情本质上也没什么太大差别。也就是说,中国可以把你当朋友,也可以把你当敌人,那就看你的选择了。我认为,这是最让他们害怕的事情,因为中国可以完全自主的把你当朋友或敌人。当然这个自主不是没有原因的,要看你的表现。中国政府用这种方法表达它的意志与尊严。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也是累积了一、二百年受压迫后的反应。

  中国大陆不能发展西方的民主 否则过去两百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今天讨论和平统一,“和平”和“统一”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在一起。很多人认为,和平就好,和平是一个很好的价值,我们维持在和平状态就好了。但是,如果只有和平,没有统一,是否合适?和平发展到最后是不是必然达到统一的结果?这是我们统派的人比较关心的一点。

  事实上,两岸之间的和平,或者是所谓的非战状态,在60年代初期就产生了。粗略从1965年开始计算,两岸进入非常稳定的非战状态,到1995年整整持续30年(一个世代)。这稳定的30年是两岸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标的前提,确定各自发展路线,集中自己力量,达到后来的成果。两岸都知道这“非战状态”是相当重要且有利的。

  对大陆来说,政府展现的是能够调动、主导、下命令给大多数的人民,让他们来配合国家的计划和政策。这也是西方国家欲强加民主给中国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政府不能调动、主导、指挥、影响、控制其人民,否则就是假民主,人民应起来抗争。台湾经历此过程,已经完成了,台湾从这里得到荣耀,藉此瞧不起大陆;但今天大陆政府若相信这个且朝此方向做,那就是愚不可及,一、二百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一个非强而有力、不具说服力、不能主导中国社会的中国政府非常危险。

  大陆想要建立中国人的自信、民族尊严、富强形象来感动台湾,让台湾觉得还是做中国人比较好,这个方向没有错,甚至是治本的方法,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美国的军方、情治单位合力让台独下台,以此方式让北京放心,但民进党会重新部署、反扑,会对两岸关系发展造成影响,值得注意。

  许历农:中国之所以没有统一 美国是最大因素

  各位都谈到美国,我个人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统一,美国是最大因素。当年大陆武装解放台湾没能成功,是美国人的影响;之后和平统一迟迟没有进展,也是美国人的影响。美国人一直把台湾当做西太平洋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是西太平洋列岛的中心环节,台湾亦是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的战略物资传送的咽喉,所以要掌握台湾来牵制中国大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未来两岸统一有三种可能的方式

  至于将来两岸用什么方式来统一,我认为,不外乎三种:第一是武力统一,这对两岸都没好处。第二是和平统一,这要考虑到现况与台湾人民的心理,台湾人民长期受反共和台独教育的影响,很难有心理上的改变;当然大陆现在采取很多措施,已经改善很多了,如何加强统一文宣,让台湾民众接受,是一个挑战。第三是自然统一,就是两岸水到渠成,自然同意统一。

  蔡玮:大陆应在经济上给马英九更多改善两岸关系的正当性

  老爹,接您的话,我没有答案,只提个问题:

  我最近常跟外国媒体接触,马英九在政治上表现得还相当正面,譬如说外交休兵、两岸特殊关系;但是被民进党和亲绿媒体批得体无完肤,又指他政见跳票,像陆客来台事情。

  外国媒体直问,如果马英九一直在政治面释出善意(在绿营角度上是倾斜、让步),也许政治问题很难一下子解决,但经济方面是最实惠、立刻可以做到的,老百姓也可以感受到的。

  我认为,大陆要为所当为,在经济上让马英九有更多的正当性,让他来改善两岸关系;对大陆来说,政治上确实有困难度在,相对来说经济上就方便许多,给马更多政绩,让政治社会化,让百姓知道大陆绝非洪水猛兽。 

王晓波

 
  王晓波:“一国两制”的几种模式

  不久前李家泉在《中国评论》发表一篇文章,我们后来看到北京方面提出“一国两制”的说法,我有不同的意见。北京的提法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的提法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那时我还说要比赛,把逗点改成顿号)。我问,和平统一后才一国两制,那请问和平统一前是几国几制?后来改成顿号,就没有前后的问题。

  其实两岸的现状就是“一国两制”,是内战对峙性的“一国两制”;后来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就变成两个模式:一是内战的“一国两制”,二是统一模式的“一国两制”;后来江八点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在此又出现“一中前提”,两岸当然是两制,而且在统一之前,两岸民间充分交流,这不同于内战和统一的“一国两制”,我们姑且称之为和平的“一国两制”。

  从“一国两制”观点来看,可以有内战、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这次李家泉的文章出来,他提出,既然现状是一国两制,这是客观事实,只是两岸主观不承认;马英九只须把客观事实,转化为两岸主观的共识,不就统一了吗?这个问题可以探讨。但老实说,现在统一问题不在于大陆,障碍也不在马英九,而是在马英九的票,如果可以改变马的票就可以改变马英九。

  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解读

  马英九对于两岸关系说法,有几个要点:互不承认、互不否认。互不承认就排除了台湾独立和两个中国的问题,如果互相否认就无法达成和平。

  另一点是“一中各表”。就大陆来说,称一个中国是“一个中国原则”。什么叫原则?如果世界上只有这一个东西,他就不需要原则,他就是他;如果有好几个东西,才会有这个东西的原则。所以“一中各表”与“九二共识”,以及中共所说的“一个中国原则下,不追究其具体内涵”,一个中国原则是抽象原则,在此情况下,具体地解决两个“国家”、两个政府的争论。

  这次我去大陆,也有人问我马英九提区域对区域是什么意思?我就回答,第一是“宪法”增修条款对两岸的定位;第二,这与“一国两制”并无逻辑冲突,反而有逻辑的一致性,因为落实“一国两制”是落实在双方;第三,马英九竞选时还说,此后两岸的会谈,不需要、也不必要让美国介入,我很担心这番话挑衅美国,吃美国的干豆腐。

  美国最期待的台湾政权是“不台独的台独政权”

  不久前《自由时报》的头版头条,报导美国画出两道红线,台美双方虽然都否认,但我相信这是美国的真心话,只是不便明说。这两个“不可以”,一是台湾不可暗示台湾主权属于中国,二是台湾的国际空间不可以中国为最后的承诺者。

  在此,我们可以说,自从苏联瓦解后,美国对台政策只有三句话:不统不独、不战不和、以台制中。马提出“不统、不独、不武”,唯独漏了不和。不仅如此,还要签定两岸和平协议。若两岸一和,美国如何以台制中?就战略意义上来讲,美是否愿意放弃台湾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因此,美国最期待的台湾政权,是“不台独的台独政权”:“不台独”就不会战,“台独政权”即不统也不和。在此情况下,美才能以台制中。

  过去美国操纵南韩与台湾有两条绳索:

  一是经济,以前台湾和南韩都需要美国市场发展经济,不听话动辄以301条款控制经济;如今台湾对美市场的依赖度低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美国已经断掉了一条绳索。

  二是政治,台湾需要美国军售武器。如果两岸一和,台湾不担心大陆打了,第二条绳索也断了。在此情况下,美国对于台湾的控制几乎断线。马英九当权以来,凭良心说,马不是做得很好,讲话也不是很适当,但在整个造势氛围里,是不是对马准备另一次的颜色革命?这我不知道。我们都还要再观察马的内政施政,实践检验真理。                评论员简介:

  许历农:1921年3月1日生,安徽贵池人;“中华民国”将领,陆军官校16期毕业;历任陆军官校校长、陆军总司令、总政治作战部主任、“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国统会)副主任委员;曾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93年因反对时任的国民党主席李登辉而退党,与赵少康等另组新党。后代表新党当选为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人称新党大老,也被尊称为“许老爹”,2005年2月重回国民党。许近年致力两岸和解交流,担任新同盟会会长。

  汤绍成:1955年生,台湾省台北县人,德国波恩大学博士;曾任淡江大学副教授,法国诺曼基金会驻台代表,1996年3月当选第三届“国大代表”;现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

  王晓波:1943年生,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曾任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教授,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副主席;现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海峡评论》总编辑。

  吴琼恩:美国奥斯丁德州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所长,中国统一联盟第十二、十三届主席;现为台湾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客座教授,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顾问,《海峡评论》杂志社社长,中华公共行政学会副理事长兼两岸学术交流委员会主委。

  毛铸伦:1947年12月生,山东省泰安市人,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曾任中兴大学讲师,《中国时报》主笔,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现为台北大学教授、《海峡评论》副总编辑。

  曾祥铎:1937年生,广东兴宁人,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曾任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兴大学教授;现为台湾世新大学教授。

  蔡 玮:笔名蔡逸儒,美国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政治学博士;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亚太所所长,“陆委会”谘询委员等;现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教授,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国立新加坡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