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达tr 1 海兹尔改:奥林巴斯E系列相机的前世今生第二篇:“桥”式风云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23:03
在仔细对AF单反相机的市场前景进行调研后,奥林巴斯放弃了计划中的顶级AF单反开发计划,并慎重地做出了避开与另外“四巨头”正名冲突,改用新概念相机开辟新市场的战略转移。于是在1988年,第一款混合式相机AZ-300问世了。这是一款对35mm相机制造成生了深远影响的相机,并获得了88-89年度欧洲袖珍相机大奖。除了新奇的造型和操控方是外,该机改变了镜间快门相机常用的阿尔巴达取景器,而是用了单反相机上使用的实象式变焦取景器,在取景光路中装了SPD测光元件,可以像单反相机那样准确的点测光或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奥林巴斯AZ-300:


  紧接着在1989年,奥林巴斯推出了后来IS系列的“鼻祖机型”AZ-4。虽然这款相机实际上是由理光生产的(理光将其命名为Mirai),而且还有很多其他厂家也推出了类似机型,但后来只有奥林巴斯将其特色发扬光大。AZ-4采用35-135mm/f4.2-5.6镜头,并有1.5倍附加镜可供选购,弹出式闪光灯设计,但缺少很多专业功能,重量更是高达1010克。虽然AZ-300、AZ-4以及后来的AZ-330的市场表现并不抢眼,但却给奥林巴斯后来的胶片相机格局生产了重要的影响。
奥林巴斯AZ-4:
 
  1990年代初以后,OM系列单反相机则走入迟暮,而AZ-300/330和AZ-4演变成了我们下面将要详细介绍的iS系列成为了奥林巴斯的主打产品之一;AZ系列的其他机型则逐渐发展成了后来的Superzoom系列,而奥林巴斯最负盛名的μ系列袖珍相机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成为了O系的另一畅销机种。

  1990年,iS(Integrated System,集成系统)系列(在日本则为L系列)的第一款相机iS-1000问世。从外观上,iS-1000在当年绝对算得上“惊世骇俗”。从本质上说,这是一款采用固定变焦镜头的单反相机,但却有不少标志性设计。如机身左半部分与镜头融为一体,持机时左手握住镜筒,拇指则正好用来控制变焦。从机身顶部看如同字母“L”,与传统单反相机的“T”形截然不同;取景器也与传统五棱镜不同,而是采用了新奇的M式单反取景器,从而降低了机身高度。
M式单反取景器:


iS系统特色:

  从功能上,采用AF自动对焦和自动过片设计的iS-1000具备包括ESP及点测光、光圈优先及情景曝光模式、曝光补偿、双重曝光等在内的所有专业功能,还在焦距涵盖35-135mm/f4.5-5.6的镜头内采用了超低色散镜片,并采用了双重灯管设计的内置闪灯,还具有闪灯热靴,LCD显示屏也被设计在了机身背面,取景器中能够显示快门速度和光圈值。iS-1000所具备的这些功能在当时比一些中档AF单反相机还要齐全,加之其所具有的种种特色,该机荣获了91-92年度欧洲变焦相机大奖。从此,奥林巴斯称为ZLR(Zoom Lens Reflex)取代了“混合相机”的位置,成为渴望“一镜走天下”的摄影爱好者追捧的目标,属于奥林巴斯的“桥”式相机时代开始了。
奥林巴斯iS-1000:

奥林巴斯iS-1000内部:
 
 在iS-1000获得好评之后,1992年和1993年,奥林巴斯又陆续推出了iS-2000和iS-3000。iS-2000在iS-1000的基础上,主要对自动对焦速度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快门线插孔和超级微距功能。而基于iS-2000改进而来的iS-3000则是iS系列的旗舰机型,内置镜头为35-180mm/f4.5-5.6,变焦比超过5倍,通过附加镜可拓展至28-300mm,内置闪灯指数高达28,还具备超级FP闪光模式,并首次增加了快门优先式曝光模式。集奥林巴斯所有高新技术与一身、功能齐全、镜头惊人的iS-3000价格自然也不菲,重量也高达960克,所以远不及前两款受欢迎,毕竟iS系列的购买者大多数都是经济实力有限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从这以后,奥林巴斯就将iS系列的开发重点也转向了实用+廉价的方向。
奥林巴斯iS-2000:


奥林巴斯iS-3000:

  1994年,定位低端的iS-100问世了。从外形上,iS-100一改iS-x000系列粗旷的设计风格,变得小巧圆滑了许多,取消了闪灯热靴和机背LCD液晶屏,而在原闪灯热靴位置上设计了模式直接选择键和LCD液晶屏,变焦钮也改在了机背上方。除了外观上的变化外,iS-100最大的变化是采用了28-110mm/f4.5-5.6镜头,内置非球面镜片。功能上则有所简化,取景器内没有提供快门及光圈显示,只有光圈优先、全自动和四种情景模式,但保留了点测光功能,并支持遥控器。由于大量使用塑料材料,iS-100的重量也下降到615克,大大低于iS-1000的875克。由于采用了28mm广角镜头并简化了操作,价格适宜的iS-100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在增大了闪灯功率和增加了手动长时间曝光模式后又推出了iS-100s。
奥林巴斯iS-100:

  1997年,奥林巴斯再接再厉,推出了银色机身的iS-200,外观更加时尚,在iS-100s的基础上,iS-200更是将日常容易遗失的镜头盖也集成在了镜头下方,体现了奥林巴斯体贴用户的良苦用心。两年后的1999年,在增加了动体预测自动对焦、曝光补偿、超级FP闪光和自动色彩平衡闪光模式并提高闪灯功率、降低快门和过片噪音后,奥林巴斯又推出了铁灰色机身的iS-300。在其间的1998年,奥林巴斯还推出了ZLR的APS版Centurion/Centurion S。
奥林巴斯iS-200:

奥林巴斯iS-300:
 
2002年,在数码浪潮滚滚而来之际,iS-500和iS-5000双双问世。分别采用银色和香槟色涂装的iS-500和iS-5000外形上十分相似,只是镜头略有不同,分别是28-120mm/f4.9-6.8和28-140mm/f4.9-6.9,均内置超低色散ED镜片。除了镜头焦距的不同外,iS-500/5000在设计上也与iS-x00也有很大不同,外形更加流畅,模式直接选择键和LCD显示屏又重新回到了机背,重新设计了电源开关和变焦按钮,取消了一体式镜头盖。定位高端的iS-5000还拥有齐全的PASM曝光模式,取景器内可以看到快门和光圈数据,是奥林巴斯新的ZLR顶级机型。但笔者预测,iS-500/5000应该也是奥林巴斯ZLR的“绝唱”,在全面进军4/3系统后,彻底退出胶片相机市场是迟早的事。
奥林巴斯iS-500:


奥林巴斯iS-5000:

  整个iS系列,或者说ZLR的发展前后只有十几年,机型也只有8款,数量和历史都不及其余“四巨头”的AF单反相机系列,但ZLR相机却具有明显的O记风格(例如L型机身设计也一直沿用到E系统的顶级机型E-1上),并凭借鲜明的技术特点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在数码化的初期,奥林巴斯很自然地将ZLR相机上积累的丰富经验逐步应用到了数码相机上,推出了一系列的固定镜头数码单反相机,在DSLR流行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很大的高档数码相机市场份额,在市场和技术两方面都为E系统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在下一篇中,我们就将详细介绍奥林巴斯的固定镜头数码单反相机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