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魔战记3.9j钢制盾牌:(转)法广记者乔装“游客”朝鲜见闻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3:26:03

(转)法广记者乔装游客朝鲜见闻录2

 

朝鲜第二代独裁者金正日去世后,这个世界上最封闭的斯大林式国家会出现什么松动或变化,有没有开放的迹象,引起外界的极大兴趣。最近,法广法语部女记者尼娜(Nina Martin)乔装“游客”得以进入这个国家实地探查。以下介绍她12月27日从朝鲜发回的“旅行报告”(原文标题Mon voyage sous surveillance en Coréedu Nord《我在朝鲜处于监视下的旅行》)第二部分。

领带、花圈及可怕的殿堂

尼娜在旅行报告中描述,对外国游客来说,像参观当局为进行反美教育而设立的“信川博物馆”或者当年金日成到过的农村合作社,几乎是强制性的;事先就已安排好,你不想去也得去。在朝鲜,无论政府办公楼还是旅游观光点,到处都悬挂金日成肖像。而每个游客到了朝鲜,都必须去参观锦绣山纪念宫,也就是金日成的陵墓;而且规定,参观金日成陵墓,必须衣冠整洁,要打领带,献花圈,令外国游客非常尴尬。进入金日成纪念堂,要经过一条很长的自动电梯,脚下有自动旋转刷刷掉游人鞋上的泥尘,电梯通道还装有鼓风机,吹掉游客衣服上的灰尘。这些不可思议的装置,据说是防止游客将泥尘带进殿堂,玷污了“慈父领袖”金日成的圣象。而人们想到,如今这座殿堂也成为金氏家族的“父子陵”了,因为刚刚去世的金正日,其遗体也安葬在这里。殿堂里的四个角落,站立着僵直的卫兵,气氛肃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官方规定,参观者走过金日成遗体前,要停下来行“三鞠躬”。

除了这些冠冕堂皇的官方建筑之外,外国人必须参观的另一些地点就是幼儿园、小学校和少年宫了。本来可以轻松一下,结果并非如此。还是一成不变的节目和套路。法广“游客”尼娜伤心地看到,在幼儿园,天真的孩子们几乎被变成政权的小木偶,在那些安排好的儿童舞蹈或民族舞蹈里,做出只有常年生活在制度压抑下的成年人才有的虚假的表情和动作。他们被安排在这里,在排练好的、固定的节目和气氛里,向客人表演舞蹈、刺绣、书法。当权者要让世人看到在政权的培养下是多么幸福和优秀的一代。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强迫孩子们“做”出来的东西,童真和浪漫哪去了!
街上看不到食品店和咖啡馆。

作为一名乔装成“游客”的法广记者,尼娜也被迫地以“游客”的目光去观察这个陌生的国度。不是出于纯粹的好奇,而是出于惊异、痛苦以及对这里居民的同情。最令她惊讶的是,这里你看不到食品店,也没有咖啡馆。

在首都平壤,平时除了廓落到有点清寂的街道和让人觉得压抑的斯大林风格建筑,你看不到真正的生活情调;而出了首都,不管你往哪个方向走,只有满目荒芜的农田和坑坑洼洼的破旧公路,不时看见一些被征召的“自愿”军人匪夷所思地在田野或路边割草。这里的乡村仿佛还未走出古老的农耕时代,农民依然靠牛拉犁,没有机械化设备,没有肥料,庄稼常年歉收,加上旱涝等自然灾害,朝鲜人民一直在饥荒中过着凄凉的日子。据联合国统计,朝鲜至少有600万人口在等待食品救济!

这里不仅街边看不到食品店,看不到咖啡馆,也看不到互联网,没有网吧,没有Facebook,没有报亭,老百姓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根本不知道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就是靠这样一种剥夺一切公民权利的极权主义控制,平壤在维持着一种人民拥护党的假象。你不管下榻在哪个饭店,每天凌晨5点钟就听到高音喇叭播放歌唱党和制度的颂歌,宣传机器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向民众灌输已故领袖金日成的所谓“主体思想”,而朝鲜居民的日常生活除了这种“主体思想”,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恐惧,本能的恐惧

朝鲜人民已经麻木了,要么就是恐惧,本能的恐惧。当你在平壤街头散步,没有一个人敢向你投来一道目光。他们要么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路,要么沿路边慢悠悠骑着自行车。在一个外国陌生客的眼里,朝鲜人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其实,这是一个便衣警察遍布的国家。如果有哪个居民敢上来跟一个外国游客搭讪,转身立刻就会被便衣带走。

只有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游人众多格外热闹的公园或游乐场所,尼娜才感觉到朝鲜居民内心的真挚和他们期待与外界交流的愿望。他们会朝你走来,偶尔还向你微笑,但也仅此而已,因为他们害怕被揭发,被抓去坐牢。尼娜有时在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一边囚禁它的居民,让人民吃不饱饭,一边又修建那么崭新的游乐场?要是在别的地方,人们会说,我们首先要面包,同时也要娱乐。但是在朝鲜,大米短缺,食品短缺,什么都匮乏。而且毫不奇怪,在“慈父领袖”金正日死后,朝鲜严重的粮荒也不会得到改变。金日成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子金正日的第二代统治也结束了;但这个极权体制的高官和权贵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北京的支持下,宁可像傀儡似乎的站在那个年轻继位者(金家第三代)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