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黑社会老大:资料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05:33

适应时代需求,加强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 2003-03-17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芳 周莉蓉 [打印本稿]" target="_blank">[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现代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教育,高等学校应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
育质量,除了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外,更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从民族振兴的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树立教育新理念,加强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观的基本特征有两点:其一,学生知识的获取以老师的传授为中心;其二,教育质量的衡量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为主。这种教育观必然形成教师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又必定忽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忽略对学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全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所崇尚的人才不只是被动的适应社会,而是能动地驾驭世界,尤其是具备独创性和超前性的应变能力,因此在教育改革中首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教育新理念,加强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一)更新教育质量观。长期以来,我们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衡量,主要是看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国家也是通过中考、高考规范化地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要求和检验学校教育的效果。按照这种教育质量观,学生必然被当做老师填充知识的“仓库”。“中国传统教育重视的是‘读书’,‘读书人’是知识分子的代名词。传统上社会对青少年的褒奖是‘学而优则仕’。就是在现代社会中,父母、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褒奖也是说谁‘学习好’,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教育严重缺乏对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视。”这样的教育质量观己在实践中显现出其弊端。“前不久,曾有几个西方国家搞过一次数学测验,美国中学生分数并不高。在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大赛上,美国的学生也不出色,他们很少拿奖牌,倒是中国学生届届拿大奖。但是,美国并不因此在基础科研或者高科技方面比中国落后,也不比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美国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自立和创新精神。这往往比多考几个100分和多拿几个金牌要好得多。”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能考百分、拿奖牌的学生,而是需要像比尔·盖茨那样的富有想象力的创新者。因此,新的教育质量观应当注重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知的能力;重视教育对象准确地寻找提高理解、消化、吸收、概括及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仅要看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树立多元教育观。展望全球的教育和未来人才规格要求,适应时代的人才是那些基础扎实且有个性、有专长、心理健康、富有创新能力的人。这就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树立多元教育观。当代大学生都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中,接受特定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同一年级和班级的学生,尽管他们处于同一年龄阶段,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从小倍受娇宠,生活经历单一、社会经验欠缺、意志品质薄弱、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这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使他们表现出心理发展的多样化。加之,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新兴技术领域的不断崛起,新的产业群的不断涌现,促使社会经济结构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社会产业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化。这就使高校的教学目标、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不能统一于一个模式,而要处在不断完善、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智能、思维方式、学习风格、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多样化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多元化,社会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及其社会对人才和教学的要求,来确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途径和方法。高校只有为个体的学生提供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去学习、发展和追求的条件,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新型人才。

  二、探索教学新方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彻体现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不是以知识积累的多少为目的,而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欲望和形成创造性品格,培养创造型学生为目的。如何把这一目的作为具体的教育任务贯彻到教学中去,关键问题在于,要坚持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始终摆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使创新意识贯彻体现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组织形式,都应成为实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一)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学校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且还要分析知识所具有的对智能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智能培养价值。

  第一,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教学。由于知识积累的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变革的不断出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规格、多层次的,高等学校的专业不可能为社会数千种行业、数万种工作岗位培养分工很细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教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更深入的知识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好理论基础。任何专业的教学,其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都是重要的部分,大学生如果不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智能,培养所谓的创造性人才,只能是一种臆想和假设,不会变为现实。所以我们在强调创新教育重要性的同时,仍然而且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作用,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教学的强度。

  第二,注重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于知识积累的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变革的不断出现,使得整个社会的知识既向高度分化又向高度综合发展,现代科学体系是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众所周知,计算机语言是使人文学科和多种自然科学融合的结晶,人工智能、环境科学亦是如此。所谓“文”、“理”知识的径渭已显得越来越模糊,而要求人们要综合学习,全面掌握,这就决定了适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是“通才教育”,“所谓‘通才’,是指具有某些专业知识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美国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晋级等方面做了35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而是博才取胜,当今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不少既是某门学科的‘专才’,也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通才’。”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在讨论21世纪人才素质问题,尽管各有各的构想和目标,但无一例外的都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哈佛大学明确提出,要培养“通才”,而不只是专业人才,麻省理工学院在五十年代初提出要培养具有科学背景的工程师,现在则明确提出要培养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具有全面知识的工程师。这些都说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将使人的知识结构趋向复合型。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应改革以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文理渗透,开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实行大学科、大专业教育,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能够触类旁通的创新人才。

  (二)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他们会学。虽然二者仅仅是词序上略有差别,却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素质。创造教育就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创造性思维逐步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点拨他们的创造灵感,激励他们的创造精神,显现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高等教育,不是要造就一批“记忆型”学生,而是要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第一,培养学生一问多思的习惯,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好奇心是想象力的起点,创造性活动的特点在于探索与创新,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训练,要求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功能固着、常规思维的不良影响,教给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一问多思的习惯,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具体应从以下两点入手:首先,鼓励学生大胆设问,使读书无疑者,也有疑,有疑者也无疑。其次,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鼓励学生不满足对问题已有的答案,对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善于进行广泛的联想,寻找多种可能的正确答案,使思维具有独立性、首创性。

  第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不断发现学生的潜能。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迫切需要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而创造性、开拓精神与人的个性特征是分不开的。有研究表明,有创造能力的人多具备以下个性:富于责任心、富有想象力、勤奋、坚韧、依赖性小、兴趣广泛、勇于尝试困难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有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尊重个性的教育观,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个性发展,积极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鼓励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得到自己希望的知识和本领,引导学生的个性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知识经济时代超越了相对狭小的生活空间,它把资源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变为现实,这种变化一方面使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也不可能完全掌握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即使是高校教师也不可能,这就使学生的知识完全来源于教师的讲授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它给个体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这就使学生不断通过自学获取最新知识成为可能。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而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教会学生独立的获取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有学者提出采用“点式基础和框架结构”的教学模式,大意是:重点深入,框架施教,留有余地,强化自学。“框架施教”就是要剔除传统的按部就班,包揽无余的教学方法,着眼于思想、观点、方法和逻辑线索,纵横连贯,建立知识的‘主体框架”,而把“隔墙”和“门窗”等通过自学完成,在牢固的知识框架和清晰的逻辑线索下进行自学,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

  三、注重整体渗透,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氛围

  创新人才要脱颖而出,必须提供其成长的肥沃土壤,学校除了在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外还应该注重整体渗透,营造一个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氛围。

  (一)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氛围。环境和教育是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两个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知识面窄、社会阅历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是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年青人心理发展的特点,创设一个民主、宽松有利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在按教学大纲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必要条件。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学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六大解放,值得我们借鉴:解放头脑,让学生去思考;解放双手,让学生手脑并用,参加创造活动;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说,让他们问;解放学生的空间,博览自然,不要做关在笼子中的小鸟,解放学生的时间,不要以无穷无尽的考试,压制创造才能。实践证明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

  (二)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与创造发明。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自己的做法被实践否定,有利于创造;被实践证实,其本身就是创造。学生的创造态度、创造思维、创造技能主要靠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因此,学校应该经常性的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实践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教育创新要以学校与社会的密切配合为重要条件。“学校的‘围墙’把学生与社会隔绝开来,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社会,又使社会较少了解学校。前者失之于学生置身正在发展的伟大社会变革之外,无法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远离生活实际,致使许多学生缺乏自立能力,自信心不足,走上社会后需要经历长期的适应过程才能与社会融为一体;后者失之于社会对学校教育过程了解的不真切,以致无法有效地配合学校形成全方位培养人才的教育网络。”因此要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拆掉学校的“围墙”使学校教育向家庭、向社会延伸。实践证明学生对社会了解得越广泛、对社会问题考虑得就越深刻,社会观就越贴近现实,就越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品质。所以营造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社会协助学校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环境,让学生走出校园狭小的圈子,使整个社会成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校园,是教育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总之,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只有他们具有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成为21世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高校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是一个重大课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作者简介:刘小芳,女,陕西人(1962一),毕业于西藏民院政法系,现为西藏民族学院管理科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关系学》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