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合和会长:国家文物局真要挖武则天乾陵?—倪方六.blog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07:29

国家文物局真要挖武则天乾陵?

原创于: 2012-01-13 08:44:44

标签:

武则天乾陵屡盗屡败之谜

本文作者倪方六

 

 

关于武则天和她与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在我博客中,我已不只说过一回了。本篇还要说说,这是因为近来媒体的报道。据说,有关专家透露,近来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乾陵博物馆等部门,再次研究是否大规模考古勘探乾陵的文物遗迹。

 

消息虽然不长,但触动了大家敏感的神经,国家真要开挖武则天的乾陵?

图:乾陵

 

我最近一次去乾陵,在刚过去的2011年4月。我看到,目前陕西文物方面对陵墓的保护很好,游人也很多。对于乾陵,从武则天下葬后,一直不断有人想挖开它的。根本的原因,我看是贪图陵中随葬的大量宝物,以致于闹出了很多传奇故事。但屡盗屡败,我在已出版的《中国人盗墓史》中,曾详细列出了古代的历次盗乾陵事件和随之出现的怪异。

 

最早传出盗乾隆陵是晚唐节度使朱泚,被他盗毁的唐陵有8座之多。

 

朱泚行盗的具体时间,应该在他反唐称帝前后,即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前后。但作为一名大唐节度使,大唐江山还有百年寿命,并未到大厦将倾的地方,他为什么敢盗?这问题大概只有朱泚自己心里最清楚了。但推测起来应该有两点:一“革命说”,他想当皇帝,自然是他要革大唐李姓皇帝的命;二“风水说”,要革大唐的命,必须挖断李姓的龙脉,泄其王气,这一点在史书上有记载。

图:乾陵保护碑

 

当时,有同僚建议朱泚破坏大唐的龙脉,理由是,“陛下既已受命称帝,应该毁唐陵庙。”朱泚在去奉天围攻皇帝李适过程中,已开始了破坏。据《资治通鉴·唐纪·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卷二百二十九)记载,朱泚攻打奉天城当时很急迫,他凿通沟堑,将全城环绕起来。

 

乾陵所在的梁山,是观察奉天城内动静的最佳点,朱泚于是将自己的军帐移进乾陵——乾陵由此变成了朱泚的指挥部和军营。朱泚常站在乾陵上,往下观察奉天城中的动静、虚实。在进入乾陵时,朱泚夜以继日不停手,砍伐了乾陵周围茂密的松柏,大肆破坏乾陵。

 

朱泚围奉天城一围就是一个月,这一个月朱泚就驻扎在乾陵上,从理论上分析,他有足够的时间行盗。但由于战事吃紧,朱泚应该只破坏了乾陵的地面建筑,而没能够深挖地宫。

图:乾陵前遭“砍头”的石像生

 

朱泚最后并未当稳皇帝,让他的“大秦国”的宰相梁廷芬割下了头——应验了“盗墓者不得好死”的老话。

 

继朱泚之后,另一唐末节度使温韬又盯上了乾陵,把包括唐太宗昭陵在内的“关中十八陵”盗了一遍。根据新旧《五代史》,其中只有乾陵地宫未能进入。

 

温韬在关中一带当了七年节度史,使他有足够的准备和时间盗掘唐陵。温韬盗唐陵是有案可稽的,不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有明确记载。

 

《旧五代史·温韬传》(卷七十三)记载:“唐诸陵在境者悉发之,取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卷二百七十二)记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暴掠雍州诸县,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但记述最详细的当是《新五代史》。《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主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相比于薛居正主编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看到的资料更多,所以,对许多《旧五代史》没有说清的地方,均作了补充。

图:乾陵顶上远眺,前方为阙台,如美人两乳凸出

 

温韬盗唐陵一事,欧阳修就增加了不少内容。《新五代史·温韬传》(卷四十)中,对温韬盗唐陵是这样说的——

 

“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欧阳修对温韬盗唐陵写得相当精彩,所以后世史家对《新五代史》的语言使用,赞不绝口,称其笔力与司马迁《史记》不相上下。将之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大家就能看出《新五代史》散发出一股散文味:

 

温韬在镇七年时间,在他的境内,唐帝王各个陵墓都被他挖掘了。他拿走了里面埋藏的金宝。而昭陵最牢固。温韬从墓道下去后,看见地宫的规模宏伟壮丽,不异于人间。中门是正寝,东西厢房陈列着石床。床上石盒中有铁匣,里面全部收藏着前代的图书,钟繇、王羲之的笔迹。纸墨就像新的一样。温韬全部取了出来,于是流传到人间。只有乾陵因遇到狂风暴雨,没有能打开。

图:乾陵神道

 

温韬为什么没有盗成?史书上讲得也很清楚,因为遇到奇异的天象,霎时间狂风暴雨。古人都迷信,怕遭报应才作罢。

 

说到奇迹的天象,在乾陵身上出现了很多次,当地人说是“麻姑显灵”。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部下盗乾陵时,也遇到了。

 

乾陵,当地人称“姑婆陵”。武则天在世时已有人称之为“阿婆”,这是对年老女人的尊称,她死后的乾陵人们便顺口称为“阿婆陵”。后来,“阿”、“姑”读音弄混了,便变成了“姑婆陵”。

 

黄巢盗乾陵时,据说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黄巢留下的这条沟至今仍有迹可寻,正式名称叫“漠谷”,沟位于乾陵当年陵城的西墙根,在棒子岭下面。清编《乾州志稿》相信这个传说,入载地方志中:“黄巢沟,在乾陵西,黄巢掘陵时经由此路也。”实际上,漠谷到底是不是黄巢盗陵时挖下的,并不能肯定。

 

 

图:乾陵地宫开凿于山中,陵身就是山,全是顽石,想盗确实不易

 

黄巢盗墓的领头人,极有可能是他手下大将王潘。但黄巢盗陵并未成功,现场“麻姑显灵”:当墓道快要挖开时,大晴天突然来一阵大雷雨,士兵吓得不得了,纷纷放下铲子、凿子逃走了。(说见《周恩来两否掘乾陵》

一文)

“麻姑显灵”毕竟是一种传说,真伪难说。但在几十年前的民国年间,这奇事还真的发生了。当时 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孙连仲、就在著名台儿庄战役中留下赫赫威名的国民党抗日名将,派部下到乾陵“挖宝”。士兵用黑色炸药炸开墓道内的三层条石后,稀奇古怪的事儿出现了,一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担心遭天谴的孙连仲赶紧下令停止盗掘,将炸开的墓道重新回填。

图:麻姑神在民间有很多信仰者,图为湖北省麻城市五脑仙山上麻姑洞内供奉的麻姑神。

 

至于民国年间这次“麻姑显灵”的经过和出处等更多内墓,在我即将出版的新书《民国盗墓史·内幕卷》中,会有交代,这里不再赘言。

 

最后想说的是,网友不必担心,据我从考古圈了解到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可能开挖乾陵。对乾陵和其陪葬墓进行一次全面考古探测是正常的,也应该,1949后已进行过多次了,但不会去发掘地宫。还有一个情况是,国家文物局长最近易人,从文化部副部长位置上过来的新局长也不会这么做,谁想顶那“挖祖坟”的骂名?

 

何况,乾陵是国家文保对象,要国务院批准呢,当年郭沫若先后两次动议挖掘乾陵,都让周恩来总理否定了——“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郭氏摇头写下——“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以排遣遗憾。现在建议挖乾陵的考古专家,还没有郭氏那么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