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林间小学:霸气、霸道、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21:09

霸气

霸气为名词,被人们广泛运用,也有人将霸气戏称为王八之气。

(1) 霸王气象

  指王气,国运。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 唐 王勃《江宁吴少府宅饯宴序》  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秪空村。 宋 王安石《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之二  转眼寒烟萦战垒,耿耿还留霸气。 清 陈维崧《念奴娇·邺中怀古》词

(2) 勇武雄伟之气

  东坡词全是王道,稼轩词则兼有霸气,然犹不悖于王也。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

(3) 强悍的气势,刚毅之气

  霸气至今消不尽,素车白马驾虹蜺。 清 许承钦《钱塘江观潮》诗  却怜景物萧森,烽烟寂处漫登临。吴山楚水,霸气易消沈。 廖仲恺《临江仙·题柳亚子江楼秋思图》词

(4) 强横霸道的气焰

  他没有当时有些左翼青年那股霸气,所以不久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夏衍《忆阿英同志》  二姨问:‘刘锡元如今还是那么霸气?’聚财说:‘不是那么霸气,就能硬逼住咱闺女许给人家?’   赵树理《邪不压正》  《霸气,霸道》  叶迎风 霸气,是一种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是一种胸有成竹的潇洒气度,是一种蔑视丑恶的坦荡胸怀。霸道,是一种唯我独尊的畸形思想,是一种毫无情理的野蛮态度,是一种黑白颠倒的阴暗心理。  霸气不等于霸道  随着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我们会拥有越来越强的自信力。当我们的认识与才干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成为一个有霸气的人。诸葛亮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拥有过人的军事才干。他躬耕垄亩之余不忘关注天下大事,才有了隆中三分天下的妙答,才有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霸气。我们读着《西游记》长大,所有的读者都羡慕齐天大圣的神通广大,但有谁深思过:没有灵台方丈山中的刻苦修炼,没有八卦炉中的七七四十九天,没有五指山下的五百年,哪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霸气?  霸气与霸道对人生有着不同的影响。  拥有霸气,就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困难,霸气可以使我们相信自己,不畏强敌。在筋疲力尽之时,阿里用霸气表现出战斗下去的勇气,吓退了弗雷泽,成为拳王。在饱受伤病困扰后,刘翔用霸气向我们展示了“飞人”归来的雄心壮志。  而霸道的人,往往不受人们喜爱,因为他们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只能是恶有恶报。《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替天行道是霸气,而贪官污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则是霸道。一被捕官员叫嚣:“你们审我的方式我早用过了。”宝马撞人后仍理直气壮:“你要多少钱?”这些霸道是不是反映了现在社会正义的缺失呢?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霸气,点亮了半个盛唐。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霸气造就了中国的辉煌。奥巴马“如果我知道会失败,就不会参选”的霸气,让他成功登上总统宝座……那么,我们应该选择霸气还是霸道? 

霸道

   ①霸王之道;以强力、刑法统治的政策: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②蛮横不讲理:咱们家从没干过这倚势仗贵霸道的事。   所谓王道,跟霸道一样,也是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1. 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与“王道”相对。   《荀子·王制》:“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此霸道之至隆,而雍熙之盛际。” 唐 张九龄 《对所举道侔伊吕科策》之二:“王道务德,不来不强臣;霸道尚功,不伏不偃甲。”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 中国 的王道,看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这之前和之后,一定要有霸道跑来的。”   2. 强横,蛮不讲理。   《红楼梦》第七二回:“我虽如此说了这样行,到底也得你姑娘打发个人叫他女人上来,和他说更好些。虽然他们必依,然这事也不可霸道了。”《三侠五义》第四四回:“他乃是已故 威烈侯 葛登云 的外甥,极其强梁霸道,无恶不做。”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第二场:“真霸道的,咱们不轻易放过去。”   3. 指强横无理的人。   梁斌 《红旗谱》十三:“估摸老霸道要给咱过不去。”   4. 猛烈,厉害。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今年这水,真霸道!一来就一尺多;一霎就过了二尺!” 王道         “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孟子的学说。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故也可说成“圣王之道”。王,顾名思义,就是高高在上的意思。“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常与“霸道”相对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详细解释】      1. 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   《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 鲁迅《且介亭杂文集·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 中国 ,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   2. 大路。喻仁政。   清 兰陵忧患生 《京华百二竹枝词》之二十:“大街拥挤记当年,高在中间低西边。一自维新修马路,眼前王道始平平。”   3. 与“霸道”义略同,谓剧烈,利害。为北京土语,如:这种辣椒别看小,辣味儿可真王道。但说“横行霸道”时,绝不会说“横行王道”。

“王道”学说及其实现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两大内容是仁与礼孟子更多的继承了孔子学说中“仁”的学说。   那么何谓“仁”?孟子指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与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互为表里,而二者合起来就是“道”。“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灵魂,他从各个方面反复对仁进行阐释与完善。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四端”。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其作为孟子社会理想的支撑点,在两个方面同时显示意义。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作为统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是件轻松易举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为政必须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灭亡。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性善论则作为其内在的依据做着最好的阐释。通俗一点的说,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统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实现的可能。   仁政的理想最终指向了“王道”,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孟子在其著述中精辟地阐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减轻人民负担,遵循自然规律,人们丰衣足食,虽死无憾,这就是“王道”。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大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最清明的社会政治;二是比较完善的伦理道德。前者是其主要部分,孟子曾反复地进行论述。   齐宣王曾向孟子请教“王政”。孟子的答案是:“……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择梁无禁,罪人不 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独,幼而无父为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所谓的王政,除了轻徭薄役,减少刑罚之外,还把对鳏寡孤独,穷民无告者的深切怜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仁政”首先得把这些考虑进去。   孟子情形地认识到若要使一个国家的百姓有“恒心”则国家必须有“恒产”否则则四民不安。“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人们首先能活下来,然后才能言及仁义,这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竟然有某些互通之处。因此孟子特别提醒国君们要注意本国的经济生产:“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豸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其天,勿夺其田,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八口之家,耕织并重,不夺农时,减轻剥削,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   仁政是王道学说的中心思想与先决条件,孟子不断地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上进行探讨。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也把孝作为“仁政”的根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他指出:“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守身与孝顺父母是根本,一切都应该由此入手。   孔子的仁爱主张在孟子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发扬光大,从而进入了“王道”的阶段。与孔子的仁爱比较,基本精神虽然一致,内容却更加丰富全面。孟子的许多设想要比孔子细致精确很多,在王道境界中,俊杰在位,赏罚分明,赋税徭役适度,人民丰衣足食,于是对国家也就出于内心的拥护:“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孟子劝导人民依礼而行,请求统治者爱民亲民,扶植小农济,减轻农民负担,这就是王道学说的基本内容。   BBS或者论坛中,常常用“王道”代指“照片”。   "王道"可解为王走的道路、正确的道路、正确的方法、或解为最强大的正统的配对,有时会变成偏执的认定.   所谓王道,实际上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按照当时通行的人情和社会道德标准,在不违背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某种态度和行动。

典故

  读古代历史,处处可以发现有王道和霸道这两派人物,两派做法。过去的历史家,对于王道和霸道,也有不少评论。用我们现在的观点,对于王道和霸道,究竟应该怎样看法呢?   汉代有一位大学者,名叫刘向,博通经术,评论历朝政治得失,有独到见解,兼晓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之学。汉元帝叫他负责校阅天禄阁藏书,他一边读书,一边著书。在他所著的《新序》《善谋篇》中写道:“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他在同卷的另一处又写道:“三代不同道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看来刘向是称赞王道,而不赞成霸道的。他把王道看做是由于人情和法律道德相结合的结果。这也有道理。因为《礼记》老早就写道:“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悸,则王道备矣。”   这样说来,所谓王道,实际上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按照当时通行的人情和社会道德标准,在不违背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某种态度和行动。反之,如果不顾一切,依靠权势,蛮横逞强,颐指气使,巧取豪夺,就是所谓霸道了。   但是,这种解释仍然是很不够的,尤其不是我们现在的看法。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去,古人的所谓王道和霸道,从本质上说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在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实行王道和实行霸道,结果可以完全相同;而赞成王道的人和赞成霸道的人,虽然有时分为两派,甚至互相攻击,各不相让,然而,有时是同一种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忽而提倡王道,忽而又提倡霸道。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所谓“纵横家”之流,往往随机应变,朝秦暮楚。他们既能宣扬王道,又能宣扬霸道,完全是以政治投机为目的。   在这一方面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商鞅。据司马迁写的《史记》《商君列传》所载:“(商鞅)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语公以王道而未人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同是一个商鞅,他前后四次见到秦孝公,说的话却变化了几个样子。头一次,他敷敷衍衍地说了一通所谓“帝道”,目的是做一下试探,觉得不对头;在第二次谈话的时候,他就改变了腔调,说出了关于所谓“王道”的一些议论,结果仍然不好;在第三次谈话中,他就又改变了腔调,说了一套所谓“霸道”,结果显然比以前两次谈话要好得多,却还不够满意;因此,在第四次见面的时候,商鞅就索性充分发挥他关于实行“霸道”的一大套意见,结果就完全达到目的了。这个例子非常清楚地表明,古人有时不管谈论王道和霸道,或者随便谈论其他什么道,都只是当作进行政治投机的一种方法,简直象闯江湖的骗子一样,信口胡说而已。   但是,古来关于王道和霸道的两派做法,在实际效果上仍然有很大的差别。只是古人对于王道和霸道的解释,在我们今天看来,未免太不确切了。   那么,照我们现在的观点,用我们的语言来说,究竟什么是王道,什么是霸道呢?所谓王道,可以做一种解释,就是老老实实的从实际出发的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而所谓霸道,也可以做一种解释,就是咋咋呼呼的凭主观武断的一意孤行的思想作风。不过,这种解释是不能强加于古人的,用这种观点去评论古人也是不合实际的。   但是,无论如何,从古代的历史中,人们却也不难找出经验教训,说明即便在古代,王道也毕竟要比霸道好得多。《汉书》的作者班固,追述秦汉以前诸侯争霸的局势时,在好几个地方都对霸道有所讥刺。例如,他说:“晋文公将行霸道,遂伐卫,执曹伯,败楚城濮,再会诸侯。”这使人一看就会感觉到当时要想做霸主的,到处树敌,多么不得人心!   至于历来也有一部分人,对于王道和霸道两派之间的斗争,采取所谓不偏不倚的态度,企图找到一条折衷的道路。如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写道:“怀其常道,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这便是想在王道和霸道之间,寻找折衷的“常道”,加上某些权宜变通的方法,并且自夸为“贤”人政治。其实,这种折衷的道路也只能用以自欺欺人,因为它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啊!

王道与外交

  中国古代战略文化与外交思想应一分为三,即以孟子为代表的“纯粹王道”、以荀子为代表的“务实王道””、以韩非子为代表的“霸道”。

“纯粹王道”外交的内涵是

  外交不以追求本国利益为主要目的,而以仁义道德的实现为最大目标,道德并非外交手段,而是外交的目的。

“务实王道”外交的内涵是

  外交以维护与追求本国利益为主要目的,在追求本国利益同时兼顾道义原则,反对滥用武力,尽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霸道”外交的内涵则是

  迷信武力与唯利是图,只顾本国利益,以争夺霸权与取得霸主地位为外交的最大目的,仁义道德至多只是外交工具而已。

三种外交的情况

  在中国古代外交史上,务实王道占主导地位的时间最长,包括两汉、唐及清朝(1840年前);纯粹王道占主导地位的时间为第二长,包括两宋与明朝,郑和下西洋就属于纯粹王道;霸道外交只在秦、隋、元三朝占主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