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堂诗织 封面:“除夕”一词的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05:48

过腊的第三个节日就是过年。

过年、过大年也叫除夕,又称除日、岁除、岁尽、暮岁、岁夕等。

关于对“除夕”的解释,现在都认为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做除夕。如(晋)周处《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最早出现在《风俗通义》:“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意思是,县府衙门在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召集人在府门前放置桃人,拴上用苇草编成的绳索,贴上画有老虎图案的符敕。

事实上,“除夕”的“除”本义是“台阶”如“阶除”、“庭除”等,《论语·乡党》说:“乡人傩,朝服而立阼阶”,《尚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仪礼·士冠礼》:“主人玄端爵韠,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郑玄注:“阼,犹酢也,东阶所以答酢宾客也。”“阼阶”即东边的台阶,而“阶”字均是阶除的意思。“除”还有分配的意思,如乘除的“除”,就是分配的意思,又引申为“除官”,即改变原有的分配,授予新的官职。

“夕”的本义是莫(暮)、尽,如《尚书大传》说:“岁之夕,月之夕,日之夕,谓腊为岁夕,晦为月夕,日入为日夕也。”但“夕”有“夕见”的意思,如《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柳宗元《朝日说》说:“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

除夕的本来意思是在大年这天傍晚,天子召见台阶上或庭院里臣仆,要他们如何打扫卫生,张贴祥符,布置庭堂,为第二天过春节(祭典和接见诸侯)做好准备工作;或皇帝亲自参加庭院举行的春节庆典仪式预演活动。可惜,这一说法目前尚未看到更为确切的文字依据。

《梦粱录》说:“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土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打挑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梦粱录》所讲的是民俗,而不是朝廷的仪礼程序,而从现在的习俗看,春节前的庭堂除扫布新工作都是从除夕那天傍晚时分开始的。

除夕首要内容仍然是腊祭,即从这天的早晨,祭祀就开始了,中午最为隆重,不仅要上香放鞭炮,还要供奉牺牲和五谷杂粮,持续供奉到初三日烧了“门神纸”后才撤去牺牲品,但祭香会持续到正月十五日才告一段落。

腊祭的内容最重要的工作是祭祖,但鲜为人知的是,最早的祭祖不是祭祖宗,而是祭道神!

据《风俗通义》:“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又见崔寔《四民月令》:“祖者,道神。黄帝之子曰累祖,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到了周代,所祭祀的不再是单一的“祖”字,而是先祖。

除夕的祭祀除了祭祖之外,还要祭与吃、住、行有关的诸神,叫做祭百神。(唐)杜佑《通典》说:“殷制,天子祭五祀:户一,灶二,中溜三,门四,行五也。岁遍,凡祭五祀于庙门。户主出入,灶主饮食,中溜主堂室居处。韦昭云:“古者穴居,故名室曰中溜。”行主道路行作者,诸侯大夫与天子同。”《通典》说,商代要祭祀宅神、灶神、家神、门神、道神等五神,附带祭其他诸神,其他诸神的祭祀在庙门前进行。

《通典》又说:“周制,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此小神居人之闲,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司命,督察三命。厉主杀罚。司命与厉其时不着,是则春祀司命,秋祀厉也。或者合而祀之也。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人立一祀:或立灶,或立户。” 《通典》说,周代的百官万民有七祭,诸侯有五祭,大夫三祭,士有二祭,下人在祭宅、祭灶中任选一祭。但“司命”、“泰厉”两祭为春秋之祭,故除夕腊祭仍是五祀。

而从目前的习俗看,一些地区的祭祀内容主要有天、地、君、亲(祖宗)、师(孔子)五祭,其余诸神的祭祀则在对联贴上、晚餐之后进行,主要有宅神、灶神、门神、道神、水神(河伯)、土地神等,有的连猪圈、鸡圈、牛栏、马栏等六畜圈养的地方都加以祭祀。

除夕的第二项内容是除旧布新。从古文献记载看,天子要在春节这天接受诸侯、大臣的朝拜和贡礼,除夕的除旧布新就是对第二天的朝拜现场进行布置,由于古人非常相信迷信,害怕恶神和恶人捣乱,于是就增加了降魔除怪的内容。

史料记载,古时驱鬼首要的是舞傩。据《周礼·夏官》:掌管大傩辟邪驱疫的是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月令》说:“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郑玄笺:“季冬之月,日历虚危,有坟墓四司之气,皆为厉鬼随强阴将出害人也。”《吕氏春秋•季冬》说:“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高诱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汉)张衡《东京赋》云:“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发无臬。飞砾雨散,刚瘅必毙。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於四裔。”(唐)李善注:“《汉旧仪》曰:‘昔颛顼氏之有三子,已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为小鬼。於是以岁十二月,使方相氏,蒙虎皮,黄金四目,玄衣丹裳,执戈持盾,帅百隶及童子而时傩,以索室中,而殴疫鬼也。’”

舞大傩的祭礼一直延续到宋代,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薫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歳。”又见《梦粱录》:(南宋)“禁中除夜呈大驱傩仪,并系皇城司诸班直,戴面具,着绣画杂色衣装,手执金枪、银戟、画木刀剑、五色龙凤、五色旗帜,以教乐所伶工装将军、符使、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门户、神尉等神,自禁中动鼓吹,驱祟出东华门外,转龙池湾,谓之埋祟而散。”(宋)周密《武林旧事》也有类似记载。

古时候除魔祈福,人们主要用桃梗、苇茭、画虎等方式。据《艺文类聚》引《庄子》佚文:“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神农本草经》注《淮南子》“羿死于桃棓”说:“棓,大杖,以击煞羿,由是鬼畏桃。今人以桃梗作代岁旦植门以辟鬼。”《周礼》、《礼记》、《吕氏春秋》等文献都有用桃梗、苇茭驱鬼辟邪的记载。

据史料,用桃符辟邪从黄帝时期就开始了。《风俗通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桃梗,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又见(汉)王充《论衡》引《山海经》说:“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悬苇索,以御凶魅。”

两个故事都说明,上古的时候神荼与郁垒俩兄弟都擅长捉鬼,他们登朔山站在桃树下,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种各样的鬼,如有祸害百姓的,神荼与郁垒便用芦苇搓成的绳索将其擒伏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凶,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及老虎的像挂在门前,还悬挂苇绳驱鬼避邪。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民间称他们为门神。

挂桃符和画虎于门就是后来贴门神(现在叫做门画)的前身,汉代以后,因为执金吾掌禁夜行,门神就变成了执金吾;到了唐宋时期,秦琼和尉迟恭成了门神爷,同时也画仲馗像;明清以后,又出现岳飞、戚继光、郑成功的画像。

唐五代的时候又出现了春联,宋代以后,春联、门画逐渐替代了桃符。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所以,春联真正普及应该是从明代开始的。

除夕的第三项内容是守岁。

近年来媒体有这么一种传言,说是远古有一种独角怪兽叫做年(一说叫做“夕”),大年三十的晚上会出来,趁人熟睡之机,伤害人畜,毁坏田园。为了躲避年,这天晚上人们在各个房间都点上蜡烛,坐到天亮。人们见相安无事,便互相拱手,作揖道喜。后来发现年害怕红色和爆竹的声音,于是每逢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挂红灯、穿新衣,放鞭炮,这样年就不敢再来了。

这种传说并没有依据可考,比如贴红纸,也就是红对联。什么时候才有纸?根据考古是西汉时期,那时纸极少,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才广泛使用,红纸的出现是在唐代元和(806)初妓女薛涛发明“浣花笺”之后,可见传说的虚假了。《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年”是岁名。《说文解字》:“年,谷孰也。”又见《尚书正义》引孙炎语:“年,取禾谷一熟也。”年最初是一个很吉利的字眼。

燃放爆竹确实有驱鬼辟邪的意思。爆竹的原料是火药,火药在三国时期就有了,但真正用火药制作爆竹则在唐代以后。《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里所说的爆竹指燃烧竹子。唐代的时候出现了黑火药,用黑火药制作成的鞭炮,燃放后会发出爆竹的声响,称作爆竿,宋代称作爆仗,从此,鞭炮便逐步取代了燃烧竹子。

关于守岁的起源,(唐)李淖《秦中岁时记》说:“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因为唐朝诗文中“守岁”出现的频率很多,作者疑守岁是从唐代开始的。

其实,早在(晋)周处《风土记》已有记载,说:“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又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并留下些守岁饭,正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可以除故纳新。

根据史料分析,守岁应起源于接年(岁)。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晋博士张亮议曰:蜡者,合聚万物索享之,岁终休老息民也。腊者,祭宗庙五祀。《传》曰:腊,接也。祭则新故交接也。秦汉以来,腊之明日为祝岁,古之遗语也”意思是,腊日的“腊”就是“接”,祭礼就在新旧两年交替的时候,秦汉以来,腊日的第二天为祝岁,这是古人留下的话。近几年,接年的时间都在午夜零点的时候,但古代接年和习俗却在五更时分。

古时候,人们将一夜分为五个等分,一个等分为一更,共有五更。腊月五更时天刚蒙蒙亮,就是(寅时)鸡叫的时候。古时没有钟表,皇家计时一般会采用滴漏和烧香的方法观察时刻,平民主要依靠烧香和听鸡叫的办法。但如果遇到阴天,鸡叫就可能会推迟,就不能准时在寅时接年了。古人很高明,他们在做香时就进行了设计,一柱香烧完正好是一更时间,烧五柱香正好是五更,这样就不会误时了。

可是除夕这天晚上,皇家要舞傩,百官平民之家也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准备进贡和拜年礼品,大家忙到深夜,加上饮酒,一旦睡下就会酣睡,听不见鸡叫和更鼓的声音,这样就会影响寅时的接年。所以,为了按时接年,就出现了守夜的情况。

第二个原因是,古时诸侯和百官都要早朝,在天明之前抵达皇宫,卯时会准时点名,叫做点卯,然后向皇帝礼拜,春节的礼拜仪式更加重要。除夕之夜既要准备贡品,又要保护好贡品不受损害,还要在鸡叫前后起床,卯时前准时赶到现场,所以诸侯百官都不敢掉以轻心,只好坐到鸡叫,时间久了便约定俗成,坐夜就变成了守岁了。

腊夜的时间相当长,守岁人没有事情做容易无聊、打瞌睡,怎么办?《风土记》说,三更过后,同僚、亲友相互祝福,互赠礼品,发压岁钱,叫做“馈岁”;相互祭祀活动结束之后,邀亲戚邻居吃酒,这叫做“别岁”;一家人老少聚饮,相互祝福,然后散去休息,这叫做“分岁”;一夜不睡者,叫做“守岁”。

唐代,从太宗李世民开始,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会守岁。李世民《守岁》诗描写了皇宫中的守岁情形: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也记载了宋代除夕守夜的情形:

至除夕,则比屋以五色钱纸酒果,以迎送六神于门。至夜蔶烛糁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谓之聒厅。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又明灯床下,谓之照虚耗。及贴天行贴儿财门于楣。祀先之礼,则或昏或晓,各有不同。如饮屠苏、百事吉、胶牙饧,烧术卖懵等事,率多东都之遗风焉。守岁之词虽多,极难其选,独杨守斋《一枝春》最为近世所称,并书于此云:“爆竹惊春,竞喧阗,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柰刚要,送年新句,应自赏,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阮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夕花朝,自今细数。”

除夕的第四项内容是压岁。

压岁也作押岁、压胜等。古代的压岁有两种情景,一是用于消夜的果子合,叫做压岁盘,也就是现在春节招待客人的果盘,不同的是,宋代以前的果盘有皇帝、皇后所乘车马的造型,还排放一些小巧玩具头儿、牌儿、贴儿、小酒器之类的东西。二是压岁钱,即用彩绳穿(特制)铜钱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并在床下放亮,谓之照虚耗。因为这种铜钱是特制的,可以辟邪,又比较好看,往往会给孩子玩,后来就成为给孩子压岁钱了。

压胜源出于汉末王莽的时候,《汉书·王莽传》:“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铜为之,若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既成,令司命负之,莽出在前,入在御旁。铸斗日,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压胜是一种用巫术辟邪的方式,(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酱》:“其制酱时,必书‘姜太公在此’五字为压胜。”

给压岁钱的习俗可能源自西汉的腊赐。

据《汉官六种·汉官仪》记载,每到除夕夜里,皇帝都会向陪皇帝侍祠(祠庙守岁)的大臣和执勤卫士(包括他们的家人)发放压岁钱,叫做腊赐,其中“大将军、三公腊赐钱各三十万,牛肉二百斤,米二百斛;特进侯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丞、郎各万五;千石、六百石各七千;侍御史、谒者、议郎、尚书令各五千;郎官、兰台令史二千;中黄门、羽林、虎贲士二人共三千;以为当祠门户直,各随多少受也。”皇帝如此,大臣也会如此,大户人家也会效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给压岁钱的习惯。

东汉的时候,腊赐的数目很大,曾影响到国家财政,《后汉书·何敞传》说:“国恩覆载,赏赉过度,但闻腊赐,自郎官以上,公卿王侯以下,至於空竭帑藏,损耗国资。”但这种腊赐并没有因车库空虚而废止,相反,后岁各个朝代都会设置腊赐,只是成了“年终补贴”,不再统一到除夕这天发放。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苏轼因此作诗馈赠给弟弟子由,苏辙作《和馈岁》道: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

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

自从此礼衰,伏腊有饥卧。

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

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

相从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从苏辙的诗意看,馈岁始于周而行于春秋,所送的礼物随人的地位而定。老百姓为了遵循古人的礼义,宁可饿着肚子也要以礼相赠。从现在的习俗看,除夕之夜馈岁并不多见,而是春节这天的事情。

除夕还有其他一些习俗,比方吃、穿、行、言等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本文就不再细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