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事件唐代宗:背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33:42

背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秘密

(2011-04-23 00:00:00)转载 标签:

诸佛

三界

般若波罗蜜

舍利子

心经

开悟的心灵

灵性光辉

家庭系统排列

分类: 航脑催眠冥想潜能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2.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3.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4.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5.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6.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7.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8.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心经》白话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通往智慧的彼岸)

1.反观内照而心得自在的菩萨深入的修行时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具有空性,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2.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形相不异乎空间,空间不异乎形相,所以形相等于空间,空间等于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一样的。

3.舍利子呀,一切法则都是空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4.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去除了眼睛所能识别的界限而超脱了眼界,直到去除了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而超脱了心识界,没有不能了解的,也没有“不能了解”的本源,直到没有老和死,也没有“老和死”的根源,没有各种痛苦,也没有各种痛苦的因缘,没有得道后的寂灭,也没有修行证道,没有智慧的(主观)概念,所以也没有得失的(主观)概念。

5.由于没有得失的幻扰,菩萨这时已经开悟,于是菩萨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依照心经修行,达到心中没有挂念和障碍,由于没有挂碍,所以没有恐怖,远离世俗人颠倒的梦想,最后达到离苦得乐彼岸。

6.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依照心经修,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三种佛果,所以说心经,是变幻莫测的咒语,是神光普照的咒语,是无上的咒语,是最高的咒语,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7.所以说这是能通向智慧彼岸的心经的咒语,咒语曰:

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所有人历经一切快去智慧的彼岸!修成正果!)

《心经》直译
题:掌握大智慧到达彼岸而觉悟的核心经典。心:佛心、道心、宇宙心。
一、能够自由自在地观察自身佛性之奥秘的觉者(佛祖自称),在运用大智慧深人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真实地看到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没有不可变的实体,一切痛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所度脱化解掉。
二、弟子们:从宏观角度看,色和空没区别;从微观角度看,空与色也相同。空(基本颗粒)是色(可见物体)的分解,色是空的化合。尽管你反复透彻地去领受、深思、认知和识别,其结论仍然不变。
三、告诉你吧弟子们:凡是有形象或无具体形象的事物,其本质都俱空性和可变的特点,不存在生长灭亡、肮脏洁净、增多减少。
四、所以,空中没有色的实体,没有对色的思维意识。(人也非实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要归于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要归于空。(法是事物的性质与演变)没有六根六尘的界限和其被认识的界限。心中没有不明白、不觉悟和因不明白而烦恼的影子,直到没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这一生命流转的一系列过程)。没有累积恶因所造成的苦果,没有修炼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运用智巧去获得什么,那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缘故。
五、菩萨因为运用到达彼岸的大智慧的缘故,清净的心没有一丝挂念,没有挂怀和障碍就免除了恐惧害怕,脱离了异想天开的梦幻杂染,最终觉悟而得道。
六、那些过去、现在、未来佛,依靠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荣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果位。
七、(有以上铁的事实),所以确认:能使人到达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炼中最神圣的准则,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是无与伦比的规范,能真实而不虚枉地将全部苦难化解清除,所以要牢记“般若波罗蜜多”这句真言。
八、既然如此,便号召众生:去吧!去吧!彼岸是归宿,为修我佛,赶快用行动去成就无上正觉吧。

 作者:唐玄奘法师
《心经》经文详解

1.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2.般若智慧已达自在之境:观自在菩萨 / 3.处在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的状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 4.照见五蕴是空无实体:照见五蕴皆空 / 5.利他、救世、利益众生:度一切苦厄 / 6.智慧第一的佛弟子:舍利子 / 7.色与空两者相互依存:色不异空,空不异空 / 8.物质现象为空:空也为物质现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9.心理层面的四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10.一切法都是空性: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 11.佛的宇宙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12.“空”无五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 13.六根为空,六尘也不会影响自身:无眼耳鼻舌身意 / 14.一切世间现象皆为空无: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15.十二因缘也是空性: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 16.超越四谛:无苦集灭道 / 17.去除对概念名相的执著:无智亦无得 / 18.依据般若甚深智慧证得空性: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 19.不畏生死,自然没有任何恐怖: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 20.远离不合理的思想行为:远离颠倒梦想 / 21.一切烦恼都已止息:究竟涅槃 / 22.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三世诸佛 / 23.以般若波罗蜜为前导: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 24.无法超越完全正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25.赞叹般若有极大的力量: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 26.般若波罗蜜多是伟大的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 27.离苦得乐,达到涅槃: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28.咒语与经文的分水岭: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 29.前往、到达:揭谛揭谛 / 30.直接无任何媒价地证悟空性:波罗揭谛 / 31.波罗僧揭谛:一起向彼岸去吧 / 32.成就圆满的智慧:菩提萨婆诃

  读《心经》还需了解的佛法概念

1.法:一切事物,宇宙万有 / 2.佛:觉者或智慧 / 3.三宝:佛、法、僧 / 4.涅槃:不生不灭,永恒安乐的境界 / 5.缘起:诸法由因缘而起 / 6.十二缘起:探求人生痛苦的根源 / 7.心性:心识本来所具的不变不改体性 / 8.无我:没有众生所执为实常的自我 / 9.无常:没有恒常的存在 / 10.因果相续:因因果果,没有间断 / 11.有漏皆苦:佛教对苦的缘起解释 / 12.三界唯心:一切现象不离“心” / 13.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誓愿 / 14.大乘:着得利益大众的行为 / 15.五乘教法:佛教修行的五种教义体系 / 16.菩萨:将自己和众生一起解脱出来 / 17.四摄:摄引众生归向佛道的四个条件 / 18.八宗: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2.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6.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7.是故空中无色。 
8.无受、想、行、识; 
9.无眼、耳、鼻、舌、身、意; 
10.无色、香、声、味、触、法。 
11.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12.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13.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14.无苦、集、灭、道。 
15.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16.菩提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17.心无挂碍,无挂碍故。 
18.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19.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20.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1.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22.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23.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24.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經》為什麽可以治療失戀? 
 
一切失敗的愛情,都在於每一個人太執著自己的好處和威風,漠視對方的存在。因此,為求對方為自己做盡一切好處,只求自己有好處的愛情,一定悲劇收場。 
愛情是無私的付出,不求收獲的,用這樣的心態來談戀愛,一定成功。【心無掛礙,無憂恐怖】,一個存有【拿好處】的心去追求異性的人,一定處處見掛礙,自然處處有恐懼之心。 
假如能夠每晚臨睡前,將心經為對方(目標異性)念誦,為求他的幸福而背誦,這種【施】經的心態,會構成一種奇異的效果! 
在佛教的角度而言,叫做【回向】。將心經回向自己喜歡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中,將你的腦電波憑籍心經廣大的磁場力量,送到對方。會令對方潛意識受到感染,覺得你有這種關懷。 
【心經】之謂【心】,是指在潛意識的溝通路上,有了一條可通之妙路。自己付出情感,以心經做禮物,對方一定感染到,也會感覺到這個人的情意。妻子為丈夫誦心經,效果一樣。這種【回向】力量,是源於【施】字,無私付出的人,一定會收到善果的。 
 
《心經》為什麽可以改運? 
 
一個人常常行衰運,必定心神恍惚,心經可以攝住一個人的心神,轉而行好運。【心經】是正極靈能的經文,可以將不吉陰邪的東西驅去。念誦【般若心經】可以使人行運,甚至致富,其原因可以從消極及積極兩方面來分析:先從消極一方談起 
【心經】可以使你行運、致富。最直接地,是能令你心中富有。無論你家財千萬,還是貧無立錐,都必須追求心中富有,一個人心中富有,才真正擁有快樂。在佛教的角度而言,一個人能擁有心中富有,開心快樂,也就是【佛】了 
心經的宇宙觀,能令你通過背誦,慢慢感染到宇宙就是我,我便是宇宙的智慧,萬物皆在我的宇宙之內,世界的財寶,皆在我的口袋之中,自己去不去拿來用,決定於自己而已。因為自己追求心中富有,是精神世界的滿足,因此,有沒有錢並不是最重要的事。心中富有就是一切了。這是背誦心經,其中一些行者所領悟到的道理。但另一些修行者,卻有着積極的領悟。一個人開始修煉心經以後,會有一種胸襟開闊,看得開看得大的思想。所謂【有容乃大,無欲則剛】,一個人能容人容物,才可以做大事業。這種【容】人觀,乃來自心經的修持。 
因為一個人心胸一闊,必然會有一種博愛的精神,一定人緣好。就算自己不想做大生意,也會被環境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迫做大!因為每個職員都樂意為這個人打工,每一家公司都覺得跟你合作最快樂。自然發旺致富,享受名成利就的福氣。因此,【心經】一修之後,人的世界觀就會改變,運氣也自然會變。

 

 

——“源”是解开一切矛盾的总开关;离开源,人类必迷茫。爱因斯坦说:“佛学是一切科学的源动力。” 孙中山说“佛学是哲学之源,是科学之母。”,以上至理名言,代表了众多科学家和名流向往真理的心声。那么,你想知道真理之源在哪么?请允许我来告诉你:“破书万卷不如读《心经》这一卷,因为它是一切学问和真理智慧之源。”不明源流,难寻真理;不知真理,难懂人生。这是男女老少皆需面对的人生考题,无一例外。源是宇宙人生的灵魂,流是其表象。源之真相今能大白,实乃历史进程使然。什么是源?客观真理是源。什么是流?一切世间哲学、哲理、科学、学问等皆是流。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又简称为“道”,道即是千年万代永不变的普遍真理。《心经》源于道而精于道,且是宇宙规律——“大道”的缩影;这个“源”是总结、升华了全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它没有丝毫迷信,而是彻底唯物辩证思维的始祖。那么,是谁创造了这一恢宏奇迹呢?当然是全人类唯一达到大彻大悟极高层次的释迦牟尼先生,为什么称先生?因为他是一个觉悟了的人,并是人类史上唯一有经传记载,成为道的化身的大觉者。他的大彻大悟是有时间、地点和内容的,《心经》就是这个至高境界的珍贵产物。恩格斯颇有见地的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佛陀的三高特点是:智慧最高、人格最高、著作最高,并已达九维时空觉悟的最高层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最高榜样如来佛学习是人类最明智的选择,这也是滚滚的历史大潮——“百鸟朝凤成大统,万民从善享太平。”
科学和事实已证明,眼见为实的观点,在生命学和某些尖端科学中并不适用。
蚯蚓说:“除了我们的同类外,再无其他生物存在,因为我看不见。”
狗说:“世界上没有什么颜色之分,因为我没看见(狗是色盲)。”
普通人说:“我不相信还有微观物质生命状态的人和生物,也不相信心态是人的生命主宰,因为看不见。人体的经络因为看不见,所以也不可承认它。”
觉悟人说:“宏观、微观的物质生命现象,在我们眼中都是可见可知的;而达三维时空觉悟层次的地球人,并非生物进化的终极;人的眼睛功能有很大局限性,客观真理是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的------。”
《心经》不仅是师长、员工、年轻人和志者必读之书,同时也必能成为运动员、艺术家、科学家、学者、大德及一切追求真理者的知音和良师益友。可以断定:
有它陪伴,自我教育和培育子女必能获得成功!做任何事情皆会井然有序!
有它陪伴,人类的素质必能得到根本改善!信仰危机之说根本不存在!
有它陪伴,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皆可找到根源而便于解决!
有它陪伴,真理和智慧之光,定会照亮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而成为主宰!
有它陪伴,中国这个佛学大国和文明古国,因捷足先登真理殿堂而使社会更加祥和,同时必将对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贡献!
 

分享

1

阅读(150) 评论 (5) 收藏(0) 转载(4)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精)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培训记 后一篇:[转载]单光辉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