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便器老哑巴微盘:论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3:26:45

论中国传统文化

《礼记》中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外的思想家则说,“贫困是罪恶的根源”。两种说法似乎是从正反面论证了一个道理:道德素养的提升必须要有物质基础的保障,只有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准,才有建设精神文明的可能。但这应当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事实上,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特别是上海这样的都市经济发展上的成就是斐然的,但在市民素养提高方面却显然是滞后的。近来文汇报上有人撰文提出这样的观点:盛世修德应该急行。理由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道德缺失的现象却日益凸显,譬如以阜阳奶粉事件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不法商贩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惜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健康;再譬如,市民乱穿马路,在公交车上争抢座位等陋习仍司空见惯。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建设工作的紧迫性。
    文章中所列举的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像是非观念淡薄,见利忘义,不讲信用,以权谋私等等,确实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很能激发读者共鸣。而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自己,便又不由地联想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上来,因为校园原本就是社会这个大舞台的一个侧影。
近些年来,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尤其是老教师,常常会感慨,“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确实,在如今孩子的身上,娇骄二气,自我中心,自私冷漠等独生子女的通病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多年前专家的预言不幸成为现实。而传统中尊师重教的观念有时只能是我们为人师者自我安慰的想法。其中甘苦,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但是现实终究是要靠人去改变的,因为青少年一代人文素养的缺失,其危害绝不仅止于校园范围内,就比如马加爵的案例,数百大学生身陷传销网的事例,可以说是极端表现,也可以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凸现出基础教育阶段中加强青少年思想建设的重要性。
在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的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思想道德问题大致有以下五点——
1 尊师重教观念淡薄;表现为我行我素,不在乎老师的感受也不愿接受老师的建议和劝告。
2 自我中心思想严重;表现为不愿与同学合作,不愿为集体奉献。
3 诚实守信的意识不够,也缺少责任心;表现为在日常行为中时常说谎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过错负责。
4 叛逆心理严重;表现为不以不遵守校纪校规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容易形成小团体意识。
5 开拓进取精神缺乏。表现为面对挑战容易退缩推诿,不愿担任班集体工作。
以上列举的种种现象,可以说正是我们现今德育工作遇到的阻力所在。是瓶颈也是突破口。如何在新时代构筑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如何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来看看邻国是怎样做的。韩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民族,珍视传统,突出民族性成为韩国学校道德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他们非常注重将传统的道德伦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实践中,强调青少年的养成教育,通过设置“道德教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譬如礼节教育方面就具体包括:个人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国家生活礼节等方面。
    此外,同处于儒家文化圈中的近邻新加坡在中小学的德育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目前,新加坡小学的公民教育教材是《好公民》,该教材根据学生德育发展阶段的特点,从思想行为的发展范围把德育划分为六个层次不同的发展重点。即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二年级以“家庭”,三年级以“学校”,四年级以“邻居”,五年级以“国家”,六年级以“世界”为中心。整个教材内容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按循序渐进的结构逻辑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扩展。除德育课外,还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新加坡语文教材中就反映了华族的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了解华族文化,吸收蕴含在课文中的孝亲、礼让、睦邻、公德心等价值观。

 比较韩国和新加坡两国的德育模式,我自以为有这样的一点启示,即德育工作应该追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因为在当代中国的德育领域,曾经由于极左意识形态影响而产生的过于拔高不切实际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是将德育目标无限提升以满足政治化的需要,脱离了学生主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要,因而缺乏感召力和影响力。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在教师这方面,觉得学校五天的教育效果抵不过在家的两天;而在学生这方面,则认为学校的思想教育苍白空洞,总是板起脸来说教。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它需要的只是我们在德育的目标和实施方法上作出调整,既能发扬传统,又能与时俱进。
    立足传统,才能使我们的德育理论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中国社会的传统教育中,向来就很重视对于德行的追求和培养。儒家观念中,一个人的理想人生轨迹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新加坡的六层次德育模式倒是继承了我们的精髓而去。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当我们的学生还不懂得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时候,去向他们灌输为社会奉献,为理想奋斗的思想岂不是揠苗助长。华师大附中的刘定一老师对此常常打趣说,“我们的德育是对小学生讲共产主义,对中学生讲社会主义,对大学生讲七不规范”。因此回过头来看,古人将“修身”作为根本和出发点。修身以立德,修身以立人。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也是绝对有借鉴作用的。
    也许有人会担心传统的东西会落伍了,不为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或者是太过深奥,不好理解,其实不然。在传统的道德修养标准中,是颇有一些平易近人、可实践性强的要求的。譬如,“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左传?昭公四年》)——宣扬的是爱国主义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讲的是尊老爱幼的问题;“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荀子?王制》)——讲的是如何勤俭持家;“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讲的是勇于改过的问题;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讲的是要敢于伸张正义。凡此种种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非但不应该被淡忘,而且应该被旗帜鲜明给予继承和发扬。
    在传统文化中的组成中,不仅包括伦理道德,还包括有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广泛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完全可以以此为依托,将课程形式设计得比较活泼有趣。试举一例来说明,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其中不少都蕴涵着中国人的传统民族心理。比如五月五端午节的流传跟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包粽子、划龙船都是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此外民间还有饮雄黄、佩香袋、悬菖蒲等风俗,反映了百姓希望辟邪除疾、强身健体的良好愿望。针对现今将过节简单地理解为吃时令美食或者休闲消费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研究性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节俗演变的探究,激发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对于民族心理的认同意识。
    在我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一个有利的实践保障,那就是极具本校特色的社团活动。我校的学生社团大致包括以下一些:文学、话剧、国画、围棋、摄影、广播、合唱等,内容形式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将传统文化课程与社团活动进行适当的整合,利用前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利用后者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并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既可以到上博、美术馆等艺术殿堂去参观,也可以到街头去看看上海的城市雕塑、各国风情的老建筑、历史文化街等等,切身地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底蕴。
    以上是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理论方面论证,那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言情况又如何呢?在确定论文选题之前,笔者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份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问卷,包括以下六个问题:1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是什么?2请举出几例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3你是否觉得自己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不足,并希望有更多的了解?4你是否认为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重诺守信”、“讲究礼仪”等为人处世的准则对于提高当代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会有所帮助?5对于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舍生取义”、“君子慎其独”、“父母之命不可违”等观点,你如何看待?6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与中国的春节、七夕、重阳节相比,你更喜欢过前者还是后者,为什么? 
 通过与几位高中同学的交流,我发现他们普遍对“传统文化”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了解也比较表面化,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本土的节俗缺少认同。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普遍对传统文化知识比较有兴趣,愿意去了解,并且赞同它对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作用。这一问卷结果肯定了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也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有所扬弃,才能更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今年年初,民族精神教育被上海确立为2004年的德育大主题。具体而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横向和纵向相互交织,全面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德育新体系已初步确立。 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发展主题,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创设本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应当是今后很有实践价值的一片新天地。

   据了解,所谓纵向是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循序渐进、互相衔接的德育整体内容框架。这个框架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强化认知教育和行为教育相结合,并且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比如,对于小学生要强调进行养成教育,形成公民意识和公德意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会真诚与人交往。到了中学阶段,德育目标就慢慢提升到引导学生更多地认识国家的意义。到了大学阶段,就要强化理性的思考,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所谓横向是指分层递进式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密切联系家庭教育和社会的德育教育实施网络。这个实施网络的特点是注重渗透和潜移默化。强调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式;强调循序渐进,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方式和内容,在激发学生内在需求的同时,强调德育不应只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事,更应当是“事事工程”、“人人工程”,让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就在笔者着手论文的这几日,又从电视新闻中获悉这样一条消息,说是上海市政府已将道德品行、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列入升学评判指标中。今年中考已据此招收了一千多名优秀毕业生进入重点高中,而高中也将逐步推行,这无疑体现了政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心。对于广大德育工作者而言,应当以此为契机,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创设“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德育新特色。

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文化繁荣、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在文化的发展中,既需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需要文化的独立和自我完善,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它的历史够长)的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联合国和很多官方与民间的组织都重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而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旺盛蓬勃,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因为它是根。就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言,优秀的东西很多,举几例:1 中医(虽然现在势微,但现代人对它不理解的地方太多,在深入研究之后或许会有灿烂的未来,可参看刘力红著《思考中医》);2 儒学(在央视最近热播的《乔家大院》里也可以看到成功的晋商后面儒学文化的影响);3 戏剧、音乐;4 建筑;5 易经;6 书法绘画;7 武术。不胜枚举。某些人,甚至某些专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后有了些名气,就开始对非自己专业的领域(比如传统文化)指手划脚肆意批判,甚至是在没有充分调查的前提下说长道短,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对此我们应当理性思考,辩证认识。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北京市十一学校 李金初 牛玉发 [摘 要]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学校的的需要,是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最需要继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在现阶段应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渗透、环境熏陶、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以人为本、选择设计、转化生成为具体操作方式。 [关键词]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十五”期间,我校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的唯一代表,主持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委托规划项目,即《学校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研究》。 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是直面教育改革、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在和将来的学校文化建设。它的内容既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外域优秀文化的融合,也包括对学校文化的创生,对学校特色文化的营造。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是人们熟知的话题,但具体到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确实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积淀,它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之内,又见于经典文献、规章制度之中。传统文化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和智慧的结晶。一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有人说历史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河,在空间上不断汇集着涓涓细流带来的生机,在时间上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紧紧地连在一起。今天我们探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既要尊重历史,又要从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高度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的所有积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超越时代和阶级局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1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学校先进文化的需要 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性质看,学校文化必须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现代学校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在充分继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逐步生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具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今天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的“源头活水”,也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能够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重要保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概括起来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先进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文化建设就是不完整的、没有根基和缺乏灵魂的。因此,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也不可能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现代学校历史地承担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学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常常流于形式,致使学生难于形成中国人的内在人格的品位。当然,建设先进文化,仅仅依靠中国的传统文化还不够,还要高瞻远瞩,放眼世界,以全球眼光来看待、审视文化问题,要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充分汲取世界上各民族的智慧和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 2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需要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魂”从文化角度看,是指一切事物的精神。“中国魂”是指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现表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属精神文化的层次。“世界眼光”是指学生既要学做中国人,还要学做“世界人”,要有世界的眼光,立足本民族,关心全人类,视天下如一家,具有国际意识、全球化视觉,具有开放的心态,吸纳的度量,预见的能力。“现代人”是指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现代意识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实现这样培养目标的极好战略抓手,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集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肌体中不可分割重要成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深入了解近代以来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重要指示,充分说明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丰硕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及人们所熟知的“岳母刺字”等民间传说,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群体献身的精神。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公正无私”作为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是激发后人爱国主义情操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明言警句。因此,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道德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规范。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自古就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首要标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道德中心倾向。“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等传统道德观念一直是人们所认同的美德。所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对优秀传统道德观念的继承。这是学生道德素质中具有奠基作用的文化精华。当然,现代学生的道德远远不同于中国的传统道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要以偏概全,盲目向学生灌输早已被历史淘汰的陈旧道德观念。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学会学习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非常快,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形成了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为了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学生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中国传统文化既能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上的参考,如“学而时习之”等,又能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动的案例说明,如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管仲的改革等。二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和提炼,如从精神层面看主要有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等;从学术著作及其相关文化制度和物质层面看,主要有哲学、法律、经学、宗教、文学、戏曲、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篆刻、文字、音韵、训诂、教育、科举、科学技术、天文历法、经济、军事、礼俗、服饰、田制、盐制、工商、货币、交通等;从历史时代看主要有远古文化、夏商西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五代两宋文化、辽西夏金元文化、明清文化;从地域看主要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关中文化、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从民族看主要有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回族文化、藏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壮族文化、苗族文化等。面对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最需要继承的是哪些呢?回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抽象整合出来的价值体系的精华,是提升主体精神境界的不竭动力。在现阶段具体操作时,应把继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传统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素质。这两种基本素质是一个人不断成长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因此,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应该首先继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优良传统。 1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既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与保证,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有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其流派主要有儒、道、佛三家。这些文化形态与流派,尤其是儒、佛所论及的内容,总体可以归纳为关于人的问题,偏重于怎样做人。中国传统文化既尊人为万物之灵,又重视如何做人,管子首先提出“人本”主张。《管子·霸言》说:“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管子的人本精神重在尊重人,注重人的外在形式。孔子也有自己的人本主张,其人本精神重在做人,注重人的内在道德修养。这和周济部长说的“要把学生培养成才,首先要教育学生会做人”和《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指出的“学校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是非常一致的。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学会做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尊敬、知礼、遵规、反省、改过,诚信、持节、厚仁、贵和、求新等。 (1)学做一个爱国的人爱国就是对祖国的热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热爱祖国的河山,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等。第一,要与天下百姓共忧乐,以国家民族大事为重,做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第二,要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三,要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处处想到人民利益,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四,一旦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关头,要挺身而出,奉献个人的力量乃至生命,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五,面临着患难不忘记自己的国家,做到“临患不忘国”和“尽忠报国”。 (2)学做一个既自尊又尊敬人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一个人要自尊、知耻,这是做人的底线之一。人要自尊自爱,要在品格和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第一,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即“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第二,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用羞耻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即“行已有耻”。第三,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即“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第四,一个人对他人要持平等和尊敬的态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五,与人相处,要有宽容的态度,这正如古人所讲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第六,要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学做一个知礼、遵规的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知礼和遵规。第一,要知道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第二,要做到懂“礼”,产生恭敬之心,并有所尊敬,有所礼让,即“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第三,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应知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学做一个反省、改过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就是一个人要不断地反省和改正过失或错误。第一,一个人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都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以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二,人不可能没有过错,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做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第三,要倾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做到“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5)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诚实,才能善待亲人、朋友,进而维护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第一,一个人要讲信用,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诺千斤”,“言必信,行必果”。第二,天地自然是真实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如古人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第三,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讲究诚信,否则,就不要以此谋生,即古人所说的“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第四,守时是诚信的重要表现,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要做到“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6)学做一个持节的人持节就是保持气节,具体指志气和节操,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第一,一个人要品质高洁,操守坚定,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第二,一个人要重视名声气节,如古人说“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第三,一个人应当有自己的人格,恪守做人的准则,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第四,一个人应当始终保持节操,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学做一个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人 求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第一,一个人要有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就像天体运行那样强劲不息,永不休止,这正如古人所说的“终日乾乾,在时皆行”。第二,变化和创新是永恒的大道理,要做到“德贵日新”。第三,一个人做学问要不断有所进步,做到“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第四,善学是指能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规律,多方面高效率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此有诸多的论述。第一,古人告诉青少年善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第二,学后要做到经常复习,即“学而时习之”。 第三,学习要做到学与思相结合,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四,一 个人要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正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学做一个务实践行的人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讲究实际、崇尚实干的精神,注重“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第一,做人要务实.实事求是,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二,一个人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这是因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 学会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不仪要言教,而且要言学;不仅强调学,而且强调教导学生怎样进行学习。中国古代的《学记》将“学”视为“教”的基础,创立了“以学论教”的理论,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阐述了“学(xiào )校半”这一著名的教育箴言,明确了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教与学应相资以长。现在,国内外教育界进行教育改革,非常重视“学”的研究,强调以学来论教。这恰恰是我国二千多年前《学记》所阐述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直接或间接教导学生学习的论述,涉及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和反馈系统,即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立志、自强、惜时、毅力、好学、善学、求索、实践等各个方面: (1)学会立志,做一个有志向的学习者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人生志向的确立,对立志的论述是很精辟的。有些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现在,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理解、领会其深刻的含义,对于学生学习仍然是十分必要的。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志的重要性,指出“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志不强者智不达”;“有志者事竟成”。第二,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强调“志当存高远”。 (2)学会自强,做一个自强不息的学习者自强即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努力进取,昂扬向上。当然,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一个人的学习上,而是体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第一,一个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奋斗不止,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一个人要想自强,首先要战胜自己,这正如古人所说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第三,—个人在学习工作中遇到挫折,要先找自己的原因,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第四,一个人不要满足现状,应不断超越自己,做到“百尺竿头,更进—步”。 (3)学会惜时,做一个有效利用时间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对珍惜年华、时间的论述是形象动人的。第一,每一个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奋发向上,不然就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第二,一个人要惜时如金,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第三,当代青少年记住古人的惜时的诗歌,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又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学会勤学,做一个好学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大力赞扬勤奋学习的人,极力提倡好学的品质,关于勤学,好学的论述和故事是很多的,也是很感人的。第一,古人告诫后人做事情、学习都必须勤勉努力,这是因为“业精于勤,荒于嬉”。第二,古人告诫读书人责任重大,不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就不能达到目的,要有坚强的毅力,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第三,古人提示年轻人要磨炼自己的意志,指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第四,古人告诫人们做事情、学习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因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第五,古人告诫人们要好学,并有谦虚的态度,做到“学而不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学会方法,做一个善学的人 善学是指能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规律,多方面高效率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此有诸多的论述。第—,古人告诉青少年善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第二,学习要做到经常复习,即“学而时习之”。第三,学习要做到学与思相结合,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四,学习要做到学和问相结合,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再如“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第五,学习要做到向别人学习,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借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再如“善学者,假人之长补其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六,要多读书,由博返约,即要博览群书,能详尽地解释它,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用简约的语言说出它的精神实质,这既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种学习能力,如“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又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七,学习要做到静心,要成才必须好好学习,不学习就不能使才能广博,学习不专心致志,学术上也不会有所成就,即“大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学会求索,做一个不断探究实践的人除了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之外,还要不断地向实践学习,去实践,去探索。

第一,一个人学习、做事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正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二,学习了知识就要去实践,实践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即“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第三,对真理要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四,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即“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③。三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路与途径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继承的价值取向、内容的选择、方式方法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以文本教材和课外信息资源为载体,以学科渗透、环境熏陶、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为切人点,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学习素质。其具体操作方式是以人为本,选择设计,转化生成。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出发点。“以人为本”顺应了现代学校发展的民主性、人文 性、开放性走向和学生发展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趋。这种取向和趋势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体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是一种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方向。2 选择设计选择设计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基本程序。选择是指对传统文化有选择的继承,包括对传统文化性质的选择、继承内容的选择和继承方式方法的选择。传统文化性质的选择,是指选择传统文化中至今被人们所推崇的、符合先进文化标准的、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而不是陈腐落后的文化。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是指选择既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又切合学校当前文化建设实际需要的文化内容。传统文化继承方式方法的选择,是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设计是指继承传统文化的计划和安排,其书面形式是关于继承统文化的教学方案和活动计划。设计包括教学或活动目标、过程结构、总结和反思等。设计有多种,如教学渗透设计、主题活动设计、综合活动设计、选修课设计等。设计实际是一种统筹,是认识、内容、措施的整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安排,积极主动地入先进文化。3 转化生成“转化生成”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基本程序。“转化生成”是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优秀传文化的植入过程。植入是一个有生机的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是现代学校对新文化的建构过程,是在已有文基础上再生长的过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运用心理强化、心理定势等心理机制,通过认同、适应、同化、融合等多种心理过程,依托传统文化继承的多种形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讲,传统文化的继承是通过学科渗透、开设选修课、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与之对应的更具体的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行转化和生成,并指导学生付诸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从今天做起。 例如,在学科教学渗透方面,要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学科教学全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等。政治、语文、历史等文科课程,应充分挖掘体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课程,应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音乐、美术课程应包含经典民乐、民歌、民族戏剧欣赏和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应当增加中国武术等教学内容。 在开设选修课方面,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选择相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定期和不定期开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如开设《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周易、太极等选修课,让学生感悟经典,让经典赐予现代人精神力量。 在系列主题活动方面,要开展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如“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请革命先辈和各行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片等”①。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组织学生开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格言、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组织学生学唱爱国主义歌曲,定期举行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方面,要依托本地人文底蕴,整合地域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有计划地开展。如我校初二(1)开展了“北京文化之行”的综合活动。为了在繁华的首都寻找真正的北京,品味那古旧的韵味,初二(1)的学生踏上了探寻老北京文化之旅。学生分组选择了不同课题,如饮食文化、老字号文化、胡同文化、庙会文化、京腔文化等,从不同侧面深入了解北京传统文化的内涵。再如,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综合活动中受到优秀文化的陶冶。 在营造学校文化环境方面,要加强学校理念文化的建设,以此引领学校的具体文化建设,如教师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和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等。除此之外,还要主动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要注重教师用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以此实现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2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正因为如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与现代化无缘的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恰当的。 

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