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伟 烟台:护好五官就可保健全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7:11:22

 

护好五官就可保健全身

一、耳的气功保健

耳为听觉器官。中医认为,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赖肾气的和调。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耳与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故耳廓有全身脏器及肢体的反应点,而耳病的治疗,需要全身机能的改善。耳功除对耳病有防治作用外,还能增强其他脏腑的功能。耳功在极虚静的气功态下练习,方合法度。

(一)龟咽健肾

思想先静下来,口微闭,以舌在上下牙列外徐徐搅动,待唾液满口后,使所吸之气下行归根(气海穴),在吸气时如忍大便状引真气自会阴至尾闾循夹脊至玉枕,头颈如顶物状则上行脑部泥丸,略停片刻,咬牙,如吞咽硬物状,将津液用力咽下,汩汩有声,在吞咽时,深长呼气,随之头颈及全身放松,微微含笑,真气乘津液下行而引归丹田。如此连续吞咽7次。实践证明,此法不仅对肾病有效,对耳鸣的某些患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打躬击鼓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手心掩耳,两膝微屈,做打躬状,低头过膝,两手交替以食、中及无

以两手小指缓缓插入两耳孔内,抬头仰面呼气,倾听耳内嗡嗡声,头微低胸略涵,猛然快速将手指拔出。缓缓呼气。如此拔出7次。因缓入疾出,对鼓膜下陷所致耳鸣有一定防治作用。

(四)揉按耳廓

两手掌心分别捂住同侧全耳,顺时针方向按揉旋转100下,耳内觉有热感,手心随时留有空隙,以防耳内产生负压,发生不适。然后以拇食两指向上牵拉耳尖3;向下牵拉耳垂3;向后牵拉耳廓外缘中部3次。牵拉力量以感到微痛为准。前人谓此为营治城郭,使人听彻

(五)搓擦耳根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分开,夹在两耳根前后。以指掌用力搓擦两耳前后各穴位。上下搓擦为一次,共36次。有防治耳鸣、耳聋、美尼尔氏症和听力衰退等症。

(六)托掌旋转

上体保持正直,两臂侧平举,掌心朝上,屈膝、屈胯、身体稍下坐,走成圈形(走圈),先走大圈,越走圈越小,最后逐渐走成四个脚长的正方形,三个脚长的三角形,最后仅仅两个脚左右互换而使身使旋转一圈。转的眩晕后,再向相反方向转。亦可两脚站立不动,两臂保持侧平举状,极力拧腰左右旋动,对调整内耳功能亦有一定效果。

(七)摇头摆尾

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两掌掩耳抱于头后,身体以腰为轴,前后左右顺时针方向摇转身躯,幅度越大越好,待眩晕后,再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八)转颈按摩

头颈缓缓左转,右掌自头颈后方按于左耳上,同时左掌托右侧颏部,手指朝左。两手协调柔缓用力,以助头颈左转。左转至极处时,稍停片刻。继而头颈缓缓右转,同时右掌按摩后颈,经右项侧托左侧颏部,手指朝右;左掌至颏沿颈左侧、后颈至右耳,两手协调柔缓用力,以助头项右转,右转至极处时,稍停片刻。如此左右转头为一次,共转7次。

注意此势动作宜柔缓,万万不可力猛。此势能改善头颈部血液循环,防治头痛、头晕,长期坚持练习令耳目聪敏。

二、鼻的气功保健

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为肺之窍。因而鼻病与肺脏有关。鼻病又与脾、胆等有关。

临床实践证明:鼻功对防治感冒有显著作用。其它如防治鼻炎、鼻窦炎、鼻涕过多、喷嚏过多及鼻窍不利、嗅觉失灵等病。并能调理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揉按迎香穴有通鼻作用。

鼻部感觉敏锐,肌肉较薄,故按摩手法不宜太强。在每次练功前,以冷水洗鼻4—5分钟,然后练功入静,在气功态下进行如下练习:

1.揉鼻尖:鼻尖又名准头、鼻准或面王,鼻针此处为肾、脾穴,左右手交替分别以手心劳宫穴对鼻尖处顺、逆时针轻轻旋揉各10次。

2.搓鼻梁:用两手中指指肚,按在鼻子两侧,由鼻翼沿鼻梁骨向上搓,经两眉间直至发际处,然后再回搓至鼻翼部为一次,共搓36次。

3.揉按迎香:迎香穴属手阳阴大肠经,鼻针此处为大肠,位于鼻翼旁鼻唇沟中。以左右食指罗纹面同时各揉按36次。在蹲厕时揉按此穴有助于通便。

4.单侧鼻孔呼吸:鼻腔上通颅底。现代科学证明,左鼻孔纳气能使人镇静,右鼻孔纳气能使人兴奋。此法在宋代出版的《云笈七笺·王真人气诀》中记述极详:心一处独存……吐出众杂死浊之气,然后闭口,从左鼻孔纳其生清之气,内想冥目,想此气绵绵下至丹田方周流通传,汩汩作声,气满即再吐出,切不得令自己耳闻,如此十遍。初练阶段,可用一指堵住又鼻孔,以左鼻孔缓缓呼吸,热练后,不堵塞亦能行之,能起镇静作用。如想提高兴奋情绪,则以一指堵住左鼻孔,以右鼻孔缓缓呼吸即可。

三、口齿的气功保健

1.固齿:即大、小便时闭口、咬牙。

此功如果目少年开始练习,终身坚持大小便时养成固齿习惯,则功效显著。中老年人掌握亦有功效。但应注意只在大小便时或在练功时做,其它时间反而要将上、下牙齿微微离开一小间隙,目的在于使牙根膜得到松弛;固齿和咀嚼时的功能刺激形成一张一弛,才能达到使牙骨质和牙槽骨的骨小梁排列及致密度的改善等目的,从而起到坚固牙齿的作用。

2.叩齿:上下牙齿轻轻叩击36次。叩时不可行之过急,叩之过响,宜缓慢轻轻为之,边叩边数。

能坚固牙齿,其机理与固齿同。通过叩齿集体内之神,使之达到凝神醒脑的作用。但对高牙尖型的人,叩齿可产生较大的偏轴力量,必要使可请口腔科医师进行调合后,方能进行叩齿练习。

3.搅海:舌在牙列外面来回运转,左右上下各运转18次。

按摩口腔粘膜和牙龈,有防治牙龈炎和牙周炎、清洁口腔及刺激唾液分泌等作用。牙尖锐利者宜调合磨除之,以免刺破舌粘膜,遇此种情况,亦可以手指在口外按摩上下牙龈,对牙龈保健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4.漱津、吞津:唾液,古人人誉为琼浆甘露金津玉液。叩齿、搅海,可使唾液分泌增多,在口内鼓漱10次后随即咽下。意气亦随之缓缓降至丹田,此谓玉液还丹

有因肾病或耳咽管闭塞不通而导致耳鸣者,咽时宜用力,并宜配合固齿,将牙齿同时咬紧,做咽津动作。

唾液中含有粘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等和多种酶类,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E等,它们具有免疫杀菌、助消化和保护胃粘膜等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唾液腺组织逐渐萎缩,腺细胞色素增多,腺管上皮逐渐为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所代替,使唾液的质和量都不足,所以老年人常有口干舌燥等津液不足的现象。可见,设法促进恢复唾液分泌的质和量,对老年人更为有益。如《医心方》中说:口为华池,中有醴泉,漱而咽之,溉润脏身,流利百脉,化养万神。

5.舌抵上腭:舌自然轻抵上腭或上牙龈处。

有助于唾液分泌,亦有助任、督二脉贯通,古人称之为搭鹊桥。有些功种采用吸气时舌抵上腭,呼气时舌体放下,轻守下颌。此法有人认为,有助于入静和津液分泌,初练功者可酌情采用。但有些人认为其影响入静,宁可不用。待功深时,由于舌体极度松弛,不必有意舌动,舌随呼吸亦自然微动。这样虚无之气所产生之金津玉液,更有益于祛病延年。

6.行气:上、下牙齿之间微留有间隙,要求唇、颊、舌和上下颌极度放松。意、气轻轻自右上第三磨牙,依次逐渐行气至左上第三磨牙。如此反复在全口各齿间行气数次。再如法做下颌行气。

此功如能每日坚持练习,有助于牙齿坚固和津液分泌。待练习功深后,意念关注到每个牙齿时,可有松、沉、胀等行气的感觉。

四、眼的气功保健

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古人称之为目。

眼功是根据中医学的按摩、推拿、气功、点穴等功法总结出来的一套眼保健功。这套眼功,是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局部练习有:气功点穴、按摩、推拿著手法,通过这些手法,使局部产生热、胀、疫、麻等反应,用以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机能,改善神经和眼肌的营养,使眼睛得以消除疲劳,增强视觉功能。

整体练习有:气功,如闭目养神、瞑想、望远、脊柱和四肢的拧转,蹲起等。

根据我们多年观察,采用二者相结合的练功方法,对近视眼和老花眼的防治收到显著的效果,对近视眼新发病率的控制效果更佳。

1.闭目养神,轮睛洗眼:两脚并拢,身体站直,全身放松,神态安祥。闭目瞑想,用温水自头顶向下淋浴约1分钟左右,自感头脑清晰,然后将两掌心搓热,置于两眼前方,相距约6厘米,掌心朝内与眼相对。

(1)左右轮睛:将两手缓缓向左方移动,两眼球随之缓缓移向左方;然后两手缓缓再向右方移动,眼球随之移向右方;如此左右轮晴4—8次。

(2)上下轮睛:两手缓缓向上移动,眼球随之移向上方;然后两手再缓缓向下方移动,眼球随之向下内视。如此上下各轮睛4—8次。

(3)顺逆时针轮睛:将两手顺时针方向缓缓移动,同时两眼球亦随双手移动4—8圈,然后双手再逆时针方向缓缓移动,两眼球亦同时随手移动4—8圈。

2.挤按睛明:闭合双眼,将两掌合并置于额前,拇指张开,两拇指指端罗纹面分别按于内毗角上方0.3厘米处的睛明穴上,挤挤4—8次。轻重以疫张感为宜。或两手握拳,以拇指指端罗纹面分别按睛明穴亦可。

3.轮刮眼眶:闭合双眼,两手拇指按住太阳穴,用两手食指第二节的内侧面轮刮眼眶,自眶内上侧角向外上、外下,内下的方向运转。轮括4—8次。

4.揉按慧眼:双眼闭合,左手中指按于慧眼穴(两眉间印堂穴稍上方的凹陷处),无名指、食指按于穴位之两侧,顺时针揉按36次。然后再换右手,逆时针揉按36次。

5.白猿看果,健脑明目:两臀缓缓前平举,两手变爪手,两臂同时外旋,使爪手指尖朝上,在两眼的注视下,爪手缓缓移向两额处。此时两眼轻闭,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指背按于额侧不动,以拇指分别往返搓擦太阳至耳尖联线处各4—8次。两手变掌,两掌自颌部向上推摩至发际,如梳头状,继续向后推摩至后颈,然后沿颈部两侧回至颌下。如此反复按摩4—8次。

6.白猿望树: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下垂,双手握拳,上提至肋下,拳心朝上,仰面观天。身体下蹲,同时两臂自体侧下落至膝下抱膝,头微低,两眼轻闭,眼球自头颈部吸度放松。然后缓缓站起,睁开双眼。如此蹲起3次。

7.遥观山色: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左手置于右后腰侧,掌心朝外,右手自项后用食、拇二指捏住左耳:眼穴”(位于耳垂处),同时腰身向左后拧转,两眼随之向远方环视,腰身拧转至极处时,眼宜凝视一固定目标数秒钟。

(2)右手自颈后沿胸前按摩至左手腰部,掌心朝外,左手自颈后用食、拇二指捏住右耳眼穴,同时腰身向右后拧转。两眼随之向远方环视,腰身拧转至极处时,眼宜凝视一固定目标数秒钟。如此左右拧转各4次。

8.雄鹰远眺:

(1)两脚相并,足跟提起,两臂侧耳举。两眼向前远眺片刻。

(2)两臂高举过头,掌心相合,两臂各体前呈按掌,指尖相对,缓缓下落至小腹前,足跟亦随之下落,两脚踏实。如此重复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