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vate sophie evans:大连老建筑闲谈—006英国驻大连领事馆(金融大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32:24

英国驻大连领事馆(金融大厦)

     日殖时期的英国驻大连领事馆,建成于1914年,是中山广场上落成的第五栋建筑。其位于现大连中山广场玉光街与延安路交汇的中山广场3号,当时此处称大连大广场越后町和播磨町的交汇处。此建筑完全是按英式民宅式样构建的一套建筑,设计者是英国工务局上海事务所的H.Ashead。1952年后这里成为大连市妇联幼儿园,俗称六一幼儿园。1995年老建筑被拆除,2000年修建了现在的大连金融大厦。

(英国驻大连领事馆老照片,典型的英国民居风格,规矩沉闷)

(2000年修建的大连金融大厦,左右分置着广发行和浦发行)

        大英帝国当年建成的这所大连领事馆,是一栋正宗英国式的普通建筑。就像英国人的刻板秉性一样,此建筑规矩周正、简约朴实,既没有华丽的造型,也没有精美的外观装饰,跟普通的英国民宅别无二致。其跟大连中山广场上的其它老建筑建筑相比,算是最为普通平凡的了。英国民居的很大特点就是四四方方的楼体、顶盖也极为规整且没有装饰、几个厚重的烟囱立在那里、所有的外装饰似乎都是多余……所以,英国的建筑往往给人留下的沉闷呆板、一本正经的感觉。当然,英国绝对不缺少各种风格漂亮的建筑,但在民居风格上还是以规矩、朴实为主基调。此建筑是英国领事馆,完全是由英国人自己设计、建造和使用,从建筑风格上说倒也称得起是一幢正宗的英伦风格。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栋领事馆,还是那样的刻板)

(这是一座老英国学校的建筑,典型的英国风格)

(这是英伦风格的民宅,很多人喜欢这种红砖的感觉)

(这是英国一处老城堡的雪景照片,外边的小教堂很有意思,此照片的油画特色很有意境)

        在英国驻大连领事馆建成的1914年,大连早已处于日本的控制和管理之下了。之所以能在如此黄金地段设立领事馆,与当初英日之间的特殊同盟关系有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奉行“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在俄、法、德的外交斡旋下,赎回了辽东半岛,此后沙俄得到了旅大地区的租借权和东清铁路的修建权。这样的举动,打破了英国全面控制东亚局势的利益均衡,随后在1902年1月,英国和日本签订《英日同盟条约》,在遏制沙俄在东北独霸企图的目标上,英日之间利益一致、一拍即合。英日结盟后,日本也有了更多的底气,在随后的日俄战争中,英美都站在了日本一边,法德的袖手旁观和沙俄国内革命造成的乱象使得沙俄大败。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作为日本同盟的美国和英国都在大连设立领事馆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日本在获得关东州后,美国第一个在大连设立了领事馆,随后英国也在当时大连火车站的东北角设立了领事馆。后来,日本将大广场这个黄金地段拨给了英国用于建设新的领事馆,借此宣示英日之间的亲密关系。

        这个英国领事馆的地段几乎就是当时大连最好的地段,但英国人真是很不争气。或许是英国人固有的刻板性格,抑或是太小瞧东方文化的原因,反正英国人最终建了这样一栋没有任何特色、也绝称不上经典的领事馆,让人大失所望。1914年这栋建筑落成后,尽管它是一栋正宗的英式风格,但就连当时极为崇尚欧美的日本人也讥笑连连,称此建筑辱没了大英帝国的风范,英国人甚至为此说法提出过抗议。后来,在1924年的时候,英国在大连岭前现桃园路干休所,也就是俗称八七大院的地方,才又重建了一处更为壮观的新领事馆,算是挽回了一些大英帝国的颜面。八七大院也是大连老建筑成堆的地方,拥有各时期修建的各种别墅六十多栋,也是一处观赏老建筑的好地方。英国新领事馆建成后,大广场上的这处老英国领事馆则变成了商用建筑。

(没找到英国领事馆新楼,贴一张八七大院毛岸青住过的楼,下载于小鱼儿的新浪博客)

        在英国领事馆所在玉光街一侧的玉光街2号原英国领事馆后身,现仍有一座称为大连玉光街礼拜堂的老建筑,这就是1928年由英国领事馆筹建的大连圣公会教堂,此教堂目前完整保留,仍作为基督教的教堂在正常使用着。

(原圣公会教堂,现玉光街礼拜堂,下载于小鱼儿的新浪博客) 

        1924年时,在大广场英国领事馆大院的后边,就是现玉光街2号的位置上,英国领事馆开始筹建一座教堂。当时请了德国工程师负责设计,由英国人佛朗西斯负责筹款建造。1928年5月,这座教堂建成献堂。此教堂的面积并不大,其主体结构是典型的罗曼式一边单设钟楼的教堂式样,而在建筑装饰上又呈现了哥特式的风格,其纤瘦的钟楼造型、尖形拱门、彩色花窗、飞拱附间等,又都是哥特式教堂典型的装饰手法。罗曼式也称罗马式,是在哥特式建筑出现前流行的建筑风格。因为那时的建筑水平和方法都有限,所以,罗曼式建筑的特点就是厚重、略显原始,多用各种卷拱来构造建筑。后来,在罗曼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了哥特式建筑,因为攒尖拱顶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使得哥特式建筑能得以向高度上发展,最终形成高尖瘦削的特色。在这栋建筑现有的介绍牌中,注明此建筑是“有哥特饰趣的罗曼式”建筑,其含义大概就是要说“骨架是罗曼式、装饰是哥特式”的吧。

(这是一座典型的石砌罗曼式教堂,高耸的钟楼达到极限,卷拱窗是下小上大的,很有特色) 

(右图是大连圣公会教堂大门,是典型哥特式尖拱造型,跟左图经典哥特式大门是一个形状)

        这座教堂建成后,由英国圣公会和日本圣公会共管,属于基督教新教一派,归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管辖,称为大连圣公会教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以往的英日联盟早就不在,双方变成了敌对国。1943年,日本驱逐了英国教会的人员,这里成为了日本圣公会的专用教会。1945年日本战败后,其它的日本建筑均被苏军接收,但这栋建筑因有同盟英国的背景而被保留,此后这里称为玉光街礼拜堂。在文革中,这里未能幸免,教会停办后建筑也被改做它用。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此教堂重新划归大连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宗教活动得以逐步恢复,现在这里已经是大连一座非常知名的基督教堂了,每到圣诞节、复活节的时候,这里都会举办大型的庆祝活动。

(位于北京佟麟阁路85号的原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新旧教堂图,大连教堂归此管辖) 

(这张大连圣公会教堂的现状水彩小画,也算有趣)

        回过头来再说原来的英国领事馆。1952年大连行政归还中国后,这座平庸的英国领事馆入住了大连市妇联的幼儿园,此后的四十多年里,大家俗称这里为六一幼儿园,曾从这里走出过一代代“长在红旗下”的新中国建设者。1995年,因建筑老化的原因,此建筑被拆除。2000年一座新的大连金融大厦落成,这栋大厦也算是在中山广场上第一个拆除老建筑而建设的新大楼,算是中山广场上的第十一栋建筑吧。现在此大厦的玉光街一侧入住的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延安路一侧入住的是广东发展银行。

(原英国领事馆老建筑拆除前的俯瞰照片,老建筑的轮廓清晰可辨)

(新建的大连金融大厦,算是欧风现代建筑,中间的穹顶倒是有几分拜占庭式穹顶的意思) 

        这栋建筑若按建筑风格划类,应算作为欧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在现如今的中国,这种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比比皆是,它的特点就是重复结构、简约实用,没什么更复杂的设计成分在内,很容易简单复制。不过,为了保持与中山广场其它老建筑风格上的一致,这栋金融大厦的外观装饰采用了欧式建筑的诸多元素,像楼体凸角、窗间仿柱、圆窗造型等等,虽谈不上精致,也算是与老家伙们有个呼应。楼顶中央的大圆形穹顶及上方的塔尖,倒是有几分拜占庭式圆穹顶的意思。不过,想跟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比寿命估计够呛,那栋拜占庭的经典已经快1500年的高寿了,咱这个穹顶能整人家一个十分之一?!想想也是,1500年后可是3500年左右了,啥时候才能靠到那个时节?!不过,玛雅人不是说了,明年就完事了吗……

        英国领事馆老建筑已被拆除,但那栋老建筑实在是称不得经典,这种平庸建筑的消失也算对老建筑拆除的一种心理平衡,用现在这个金融大厦来置换,用个玩笑话说算个半斤八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