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读书:中药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56:47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中药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中药的采制
第一节 产地
第二节 采集
第三节 炮制
第四节 制剂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五味
第二节 归经
第三节 升降浮沉
第四节 功效
第五节 毒性
第四章 中药的应用
第一节 配伍
第二节 用法
第三节 用量
第四节 禁忌
第五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
列表: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胡荽、柽柳、蔓荆子、浮萍、淡豆豉、升麻
第六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连翘、牛黄、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生地、玄参、牡丹皮、赤芍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蒿、地骨皮
列表:芦根、淡竹叶、谷精草、青葙子、苦参、秦皮、白鲜皮、青黛、紫花地丁、野菊花、穿心莲、红藤、马齿苋、鸦胆子、蚤休、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熊胆、土茯苓、山豆根、白蔹、水牛角、紫草、银柴胡、胡黄连、白薇
第七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大黄、芒硝
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甘遂、巴豆
列表:番泻叶、芦荟、郁李仁、红大戟、京大戟、牵牛子、芫花、商陆
第八章 祛风湿药
独活、秦艽、威灵仙、防已、桑寄生、五加皮、徐长卿、木瓜
列表:川乌、蚕沙、雷公藤、桑枝、豨莶草、臭梧桐、络石藤、海风藤、香加皮、千年健、乌梢蛇、狗脊、伸筋草、青风藤、丝瓜络、鹿衔草
第九章 化湿药
藿香、厚朴、苍术、砂仁
列表:佩兰、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滑石、川木通、茵陈蒿、金钱草
列表:通草、灯芯草、石苇、冬葵子、地肤子、萹蓄、瞿麦、海金沙、萆薢
第十一章 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
列表:丁香、小茴香、大茴香、高良姜、花椒、胡椒
第十二章   理气药
橘皮、青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薤白、川楝子
列表:化橘红、佛手、香橼、枳壳、乌药、大腹皮、柿蒂、荔枝核、甘松、九香虫
第十三章   止血药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白及  仙鹤草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艾叶
列表:侧柏叶、苎麻根、血余炭、花蕊石、紫珠、棕榈炭、藕节、炮姜
第十四章   活血化瘀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怀牛膝、莪术、虎杖、水蛭
列表:乳香、没药、泽兰、鸡血藤、五灵脂、姜黄、三棱、虻虫、蟅虫、 穿山甲、干漆、王不留行、自然铜、骨碎补、血蝎、西红花、苏木
第十五章   化痰止咳药
    第一节  化痰药
        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海藻
第二节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苏子、百部、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
列表:白附子、竹沥、昆布、瓦楞子、胖大海、天竺黄、海浮石、海蛤壳、礞石、白前、前胡、马兜铃、紫菀、款冬花、白果、洋金花
第十六章   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牡蛎、代赭石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
    列表:珍珠、珍珠母、刺蒺藜、罗布麻、决明子、僵蚕
第十七章   安神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龙骨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远志
列表:琥珀、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
第十八章   开窍药
麝香、冰片、石菖蒲
列表:苏合香、樟脑
第十九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
第二节 补血药
    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白芍
第三节 补阳药
   鹿茸、淫羊藿、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续断、杜仲、菟丝子、蛤蚧
第四节 补阴药
北沙参、南沙参、麦冬、石斛、黄精、枸杞子、女贞子、龟甲、鳖甲
列表:西洋参、太子参、白扁豆、蜂蜜、大枣、龙眼肉、巴戟天、锁阳、仙茅、冬虫夏草、核桃仁、海马、紫河车、海狗肾、沙苑子、天冬、百合、玉竹、桑椹子、墨旱莲草
第二十章   收涩药
五味子、山茱萸、桑螵蛸、乌梅、椿皮、赤石脂、莲子、海螵蛸
列表:麻黄根、浮小麦、肉豆蔻、五倍子、芡实、诃子、石榴皮、罂粟壳、金樱子、覆盆子
第二十一章   消食药
山楂、麦芽、莱菔子、鸡内金
列表:神曲、谷芽
第二十二章  驱虫药
使君子、槟榔、苦楝皮、贯众
列表:南瓜子、鹤虱、鹤草芽、雷丸
第二十三章  涌吐药
列表:常山、瓜蒂、藜芦、胆矾、食盐
第二十四章  外用药
    硫黄、雄黄、升药、轻粉、白矾、炉甘石、斑蝥、蟾酥、马钱子
    列表:蛇床子、儿茶、砒石、铅丹、硼砂、大蒜、土荆皮、猫爪草
附录1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附录2  药名索引
附录3  引用方剂索引
     
本书叙述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中药的性能、配伍和180味最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其他200味中药则列表简介,书末附有中药功效术语简释和药名、选方索引。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本书适合于各类医药专业中药学课程的函授教学或自学选用,并可用于药学或医学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复习应试之参考。              
绪  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中药大多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因此,多数中药属于天然药范畴。但在采集、加工、生产过程中,天然植物(动物、矿物)采集后初步加工成为中药材,进一步加工炮制为中药饮片,再经一定的工艺过程成为中药制剂,药材、饮片、制剂的形式和性质,与其来源的天然植物(动物、矿物)已有很大区别。同时,国外其他民族也有自已的天然药物,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不能称为中药,因此,中药与天然药是两个相关而不同的概念。
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大多称为“本草”。“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之所以称为“本草”,是因中药以植物来源为主,正如韩保升所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蜀本草》)本草数量众多,所记载的内容不尽相同,反映了中药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各个时代均有反映当代中药学主要成就、记载内容较为全面的本草,可称综合本草,或称源流本草、主流本草。其他如专门记载药物性能的药性本草,专门记载加工炮制的炮炙本草,专门记载食物性中药或饮食疗法的食疗本草,以及图谱本草、地方本草、单味药本草、本草便读或歌诀等。研究古今本草,是了解中药学发展历史的主要途径。
“中药”一词产生较晚。古代本草概称为“药”。近百余年来西方医药传入,为了加以区别,才将我国传统药物称为“中药”,“本草”也相应地被称为“中药学”。中药与西药,均用以防治疾病,有其共通之处。有时同一药物,既是中药,又是西药,如大黄、硫黄、炉甘石之类。但就整体来说,中药与西药的来源、历史、名称、作用、应用方法等有很大区别,分别置于中、西两个不同的医药体系之中。凡是按照中医药理论用以防治疾病的,就是中药。中医药理论赋予中药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中药学发展概况
【学习要求】
1. 了解中药学发展概况。
2. 掌握《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的主要成就。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同步,是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起源、奠基、充实、成熟、现代发展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古代的中药学著作——本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记载中药学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一、 中药的起源(先秦)
从远古时期到秦皇朝建立,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步发现、认识和使用药物,从感性的经验过渡到理性的认识,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形成文字记载,是中药的起源阶段,也是中药学的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依靠采食植物和渔猎维持生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难免误食有害的“食物”以致产生呕吐、腹泻等反应甚至中毒,偶然也因吃了某些“食物”而使原有的腹痛、便秘等病痛得到缓解。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对有关自然产物的药效或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觅食时有意识地辨别、选择,以避免中毒或用以解除某些病证,药物就因此而产生。有关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古人通过反复积累,从无意识的偶然体验,到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药物的发现与寻找食物有关,饮食方式的改进,如火的应用,烹调术的进步,酒、醋的发现,催生了早期药物加工、应用技术,出现炮炙、配伍和汤剂、酒剂等。“药食同源”是对中药起源的概括。
药物知识的流传,最初仅靠口耳相授。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开始有了早期文字——甲骨文、金文。最早的“药”字见于金文,《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也”,明确提出了“药”乃治病之物,并以植物类居多。
先秦时期未出现本草著作,关于药物的知识已有文字记载。《诗经》为西周至春秋时代的作品,记有50多种植物名称,为后来本草所收载。《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载有动物、植物和矿物药120余种,并明确提出了它们的功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可能为战国时期所作,在52个病名下,载方280首,涉及药物247种,对药物的炮制、制剂、配伍、禁忌等亦有记述。
先秦时期药物的发现与使用,药物知识的积累和流传,为本草的出现和中药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二、 本草学的奠基(秦汉至南北朝)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治病经验的积累,受当时经济、文化、哲学的影响,我国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重要医学典籍。与此同时,药物知识更加丰富,药物理论初步形成,出现了专门记载药物的著作——本草,和通晓药物知识的专业人员。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奠定中药学发展基础的重要时期,已有多种本草著作问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经集注》。《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作者不详,可能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撰写、流传、补充、完善的过程,大约成书于东汉年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该书先以“序例”简述了本草学基本理论,包括五味、四性、有毒无毒及随证的用药原则;药物配伍的“七情”;药物的剂型选择、服药法以及药物产地、采集等内容,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继以上、中、下三品分类药物,“三品”是按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养生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对药物的粗略分类。该书共载药物365种,其中包括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每一药物记述了性味、有毒无毒、主治功用、别名、生境等。全书基本上分成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所收载的药物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如常山截疟,黄连治痢,大黄泻下,麻黄平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等。《本经》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对后世本草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综合本草,都渊源于《本经》而有所发展。
《本经》原书早佚,现在见到的各种版本,均为明清以降本草学家根据《本草经集注》残卷、《新修本草》残写本及《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和其它著作中保存的《本经》文字辑复而成。最早辑复者为南宋王炎《本草正经》,已失传。现存十多种辑复本中流传较广者有二孙本(清?孙星衍、孙冯翼辑)、顾本(清?顾观光辑)、森本(日本森立之辑)。历代医家除了辑复《本经》外,并作了大量的考证、校勘、注释和发挥,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本经》系统本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明?缪希雍《本草经疏》,清?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陈念祖《神农本草经读》,清?邹澍《本经疏证》等。近年则有尚志钧、王筠默、马继兴、曹元宇等的辑复、校注本出版。
《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问家、道教人物,晚年隐居茅山,时人敬为“山中宰相”。《本草经集注》以陶弘景整理、订正的《本经》365种药物为基础,并增补“名医副品”365种,加上陶弘景本人的注解和评议而成。“名医副品”又称“名医别录”,为陶弘景收集、整理汉代、魏晋诸名医在多种《本经》传本中新增补的药物资料撰写而成。陶弘景在撰写《本草经集注》时,把辑入该书的、除《本经》以外的有关资料称为“名医副品”,待该书撰成后,将这些新增补的资料全面汇集成书时则称《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共三卷,分上、中、下三品收载药物,一般称730种(实际当在此数以上),除补充、订正《本经》365种外,其余均为新增。记述药物的内容比较广泛,除正名、性味、有毒无毒、主治、别名外,还记有产地、生境、采制等,少数药物简述药材性状或用法。对药物性味、主治的记载更切合实际,还最早在药物条目中记载了方剂,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全书分序例和药物两部分。序例注释了《本经》的序例,并增补了许多药物采收、鉴别、炮制和配制方法、诸病通用药等,大大增强了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各类仍依《本经》分为上、中、下三品。而诸病通用药按所治81个病症列举药物,实际上是对上述分类的补充,对药物的功效分类方法有重要意义。陶弘景把《本经》和“名医副品”的药物条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以朱、墨分写,朱写《本经》文,墨写“名医副品”文,仅以小字注文补充作者增添的内容。这种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编写方式在综合本草中一直延续到明代。它使有关本草文献得以保持原貌。《本草经集注》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条理分明、考订严密,是汉魏以来本草学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对本草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本草经集注》原书已佚,仅存残卷。今人尚志钧根据残存及《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辑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之相应,本草出现,并为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为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已具备了综合本草的雏形;《本草经集注》补充、发展,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综合本草模式。至此,本草学从基本理论、药物分类和药物知识内容均有了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体系,为本草学的发展充实打下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极大。同期的其他本草,如淳于意《药论》、《胎胪药录》、《李当之本草》、《李当之药录》、《吴普本草》、《药对》等逐渐湮没。
这一时期生产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制药技术的进步。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系统总结了药物的加工炮制技术,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后世所称炮制十七法,渊源于此。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制药化学,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其发展引人注目。东晋炼丹家葛洪所著《抱朴子》对炼丹的方法与所取得的成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硫、铅、雄黄、丹砂、硝石作了认真的研究,不仅展示了许多化学反应,也介绍了烧灼、升华、结晶、蒸馏、水浴等操作技术。后来的陶弘景也精通炼丹术,并有许多专著。有许多炼丹术的成果反映在本草学中,一些药物如铅膏药、丹药来源于炼丹术。中国古代炼丹术成为现代制药化学的先驱。
三、 本草学的整理充实(唐宋)唐宋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社会长期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医药的发展。这一时期中药学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参与,颁行了《新修本草》等官修本草和建立了国家药局;二是重视药学资料的整理研究,出现了文献巨著《证类本草》。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由苏敬、李勣等主持编纂,它是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全书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本草部分共载药844种,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有名未用等9类,记述药物的性味、主治功用及产地、采制等内容。另有药图、图经两部分,对药物形态加以描述对照。这种图文并行的编写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药图资料主要来自当时首次开展的全国性药物普查,较为真实可靠。对于药物功用的描述,采取了详细考察、实事求是的态度。该书对《本草经集注》所载的400多种药物进行了考证,对唐代以前的本草进行了整理修订。其新增的114种药物,如郁金、薄荷、蒲公英、豨莶、刘寄奴等,至今仍是常用的疗效确切的药物。该书收载了20多种外来药,如龙脑香、安息香、诃黎勒、阿魏、胡椒等,丰富了中国药学宝库。《新修本草》于唐显庆四年(659年)颁行全国,有较高的权威性,它不仅开创了官修本草的历史,而且具有药典性质,与1542年欧洲纽伦堡政府颁布的药典相比,要早出880多年。此后,宋代刘翰、马志等编撰的《开宝本草》,掌禹锡、林忆等编撰的《嘉祐补注本草》,苏颂编撰的《图经本草》,王继先、高绍功等以《证类本草》为依托编撰的《绍兴本草》,以及明代刘文泰等编撰的《本草品汇精要》等,均为著名的官修本草。
《新修本草》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在本草规模、内容和形式上均具有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的药学成就,而且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随着中外交流,很快传到国外,并广为流传。
然而,《新修本草》作为法典,内容经过较为严格审慎的选择,对于一些当时使用尚少的药物(如某些民间药、外来药)或新的理论、治法未能收入,故而有所缺漏,不能反映当时的全部药学成就。为弥补《新修本草》之不足,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广为搜罗,作了大量增补。陈氏将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为中药功效分类的发端。
除了国家颁行官修本草外,北宋时期国家药局的设立,也是我国以至世界药学的重要创举。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以后发展改名为“和剂局”、“惠民局”,颁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最早的制剂范本。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北宋名医唐慎微所撰。本书以《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为基础,旁征博引,广泛搜集经、史、子、集中大量药学史料,参以民间和自已的经验。全书30卷,载药1746种,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有名未用共11类,附方3000余首,对药材的产地、品种鉴别等亦有贡献。《证类本草》集北宋本草学之大成,为现今完整流传之最早的综合本草,具备了本草学较为完善的规模。其体例严谨,注意保留文献原来面目,因而保存了大量药学史料,其功甚巨。由于宋以前本草大多散佚,其文字多在《证类本草》中保存。《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等的辑复,多依赖于《证类本草》,雷敩《炮炙论》、陈藏器《本草拾遗》以及北宋初年流行的《日华子本草》的主要内容,均可从《证类本草》中见到。本书问世后,多次校定刊行,如大观本、政和本、大全本等,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唐宋时期其他著名本草还有:
唐?甄权《药性论》记载药物性味、主治,结合实际加以论述,并举方例印证,对后世影响较大。唐?李珣《海药本草》所载100余种药物,大多从海外传入或移植,以“香药”居多。唐?孟诜、张鼎编著《食疗本草》,开辟了本草学的又一个分支。五代时,韩保升著《蜀本草》,对《新修本草》增补注释,新增药物10余种,统计了本草中七情畏恶的药物,后世“十八反”之说即源于此。宋?寇宗奭著《本草衍义》,载药472种,对药材品种的考订、辨正,对性味、功效、用量和药性理论的阐述,颇多发明,影响很大。南宋?陈衍《宝庆本草折衷》载有“十九反(十八反)歌”和“六陈歌”,为现存最早记载,对药性理论和应用和有诸多讨论。
四、 本草学的发展成熟(金元明清)金元明清时期,本草学日趋成熟,在药性理论、大型综合本草和各类专题本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南宋末年至金元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乱,医学上出现学术争鸣,金元医药家通过临床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促进了药性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有:刘完素《素问药注》、《本草论》,张洁古《珍珠囊》,李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王好古《汤液本草》,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等。其中,尤以张洁古《珍珠囊》具有创新特色,运用《内经》运气学说阐述药性阴阳、气味厚薄、升降浮沉、归经和引经等理论和药物功用,创制“脏腑标本用药式”,充实了药物作用定位、定向的观点,对当代和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药类法象》重视综合药性,对药性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归纳。王好古师承洁古、东垣,结合前人论述及自己的认识,在《汤液本草》中记载242种药物的性能,是一部重要的药性本草。明代经济高度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代本草丰富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是两部大型综合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和《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是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由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40余人奉命编纂。该书共42卷,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等10类(部),共载药物1815种。每种药物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等24项加以记述。细分诸项、简要解说是其特色。该书绘有1300多幅工笔彩绘的药图和制药图。《本草品汇精要》成书于1505年,因故未能刊行,深藏内宫,直至400年后,1936年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虽“精要”,遗憾的是在本草学史上未能发挥官修本草应有的作用。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字。序例部分对历代本草文献、本草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论述,又结合临床设“百病主治药”,列举相应的药物。药物部分按自然来源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每部再行分类,共为60类。这种“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自然属性分类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而“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编写原则,则使该书不仅纲目清晰,而且极便查阅。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者374种,附有药图1109幅。每药按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系统叙述了药物各方面的内容,对功用效验和论述尤详,附方多达11000余首。书中汇集了大量前人资料,也反映了作者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现、新经验,以及对过去本草中谬误的指正。它是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的全面总结,在所涉植物、动物、矿物、冶金、农学、气象等自然科学和历史、地理、文字、训诂等人文科学的许多方面均有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该书17世纪先后传播海外,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补充了《本草纲目》的不足,纠正了《本草纲目》的某些错误。卷首“正误”项下,纠正或补充《纲目》内容34条。在药物分类方面,析金石为二部;改李时珍“以藤归蔓”,而列“木本为藤,草本为蔓”;补花类之缺,并删除人部,使自然分类法更臻完善。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条之多,其中大多是疗效确切的民间药,和金鸡钠等外来药,极大地增加了药物数量,总结了我国16至18世纪本草学的新成就。该书对不少药物形态的描述和功用的记载,都较翔实。收录的大量民间医方,简便有验。至此,综合本草所载中药数量,已达2608种。《本草纲目》于明末问世后,除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予以补正外,清代诸多本草注重临床实用,选取《本草纲目》资料,编撰成节要性本草,有些自成特色,流传很广。如汪昂《本草备要》,资料主要来自《本草纲目》和《本草经疏》,记载常用药474种,每药简要叙述性味、功能、主治,在注文中阐发药理,其后介绍药材品种、炮制、禁忌等,切合临床,流传甚广。吴仪洛《本草从新》对此进行增补,载药720种。沈金鳌《要药分剂》推崇“十剂”之说,所录约400余药,“据十剂以分门类”,并创用“归经”一词。黄宫绣《本草求真》载药520种,按主要功效分为补、涩、散、泻、血、杂、食物7大类,各类再细分,共31小类。本书采用的功效分类法,在三品分类、十剂分类基础上发展,对现代中药学的功效分类有重要影响。书中论述“脏腑病证主药”、“六淫病证主药”,加强了临床用药的针对性。严洁等著《得配本草》,载药647种,其分类“从《本草纲目》为准绳,分二十五部”。但在体例、内容上,本书自成特点,尤其是对药物配伍的重视,为历代本草之最。除七情配伍关系外,还以得、配、佐、和等阐述配伍后功效主治的变化。清代尊经、考据之风盛行。《本经》的辑复取得了较大成绩。影响较大的辑本,如二孙本、顾本均出于此时。其他尚有:黄奭本、王闿运本、姜国伊本等。与此同时,研究、阐释《本经》的本草也成为一大系列,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张隐庵《本草崇原》,崇尚药性本原,论药多从药性生成、性味形色及病因病机之间的关系入手,为当时不少本草家所效法。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辨明药性,阐发药义”迭出独见;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亦以阐发《本经》为主,重在继承古代用药经验。在研究《本经》的本草中,张石顽《本经逢原》虽立足彰其经义,却不鄙薄后人,比较客观。邹澍的《本经疏注》,采用仲景书、《千金要方》等资料,论述《本经》等常用药物,把药、方、病结合起来,颇为精博,尊经而又有所发展。金元明清时代,本草学全面发展。除上述主要成就外,其他各类本草均有建树。
食疗类本草。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为饮食疗法专著,记载了较多回族、蒙古族食疗方药和用法。明?朱橚《救荒本草》收载414种可食植物,其中276种为新增。明?薛已《食物本草》收载日常食物近400种;姚可成补辑共收载1679种,为食物本草之最。清代龙柏《食物考》(见于《药性考》)、章穆《调疾饮食辨》、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朱本中《饮食须知》在饮食疗法方面各有特点。
植物学或药材类本草。明?李中立《本草原始》,重视药材鉴别,载药452种,附图379幅。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广泛搜集和考察植物,参阅文献800多种,收录植物1714种,其中吴氏新增519种,记录详细,附图精确,学术价值极高,为本草学提供了大量资料。清?郑肖岩《伪药条辨》收药110种,为辨别伪、劣药物的专书。
炮制类本草。明?缪希雍《炮炙大法》,载药400种,对炮制理论和方法的记述,影响很大。清?张睿《修事指南》亦为炮制专著。
地方本草。明?兰茂《滇南本草》,搜集云南地区民间和少数民族药物400余种,是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地方本草。
五、 现代中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一百年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原因,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欧美国家和日本。随着国外科技文化的涌入,西方医药在中国大量传播,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本草学逐渐被称为中药学。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在西方文化进一步传播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的发展受到阻碍。但在医药界志士仁人的普遍抗争和共同努力下,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陈存仁主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于1935年出版。全书270万字,收药目4300条,每药分别介绍命名、古籍别名、基本、产地、形态、性质、成分、效能、主治、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用量、施用宜忌、参考资料等21项。资料丰富、全面,汇集古今论述,并有附图。它是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这一时期,有部分人士注意采用现代生物学、化学、药理学方法研究传统中药,取得了初步成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半个世纪来,在医药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中药学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中药教育、科研和生产机构纷纷建立,逐步发展、完善。1956年起,各省市相继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药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中药学专业人才。1978年以来又先后设立中药专业硕士点、博士点。至此,我国的中药学教育完全摆脱了过去师徒传授的落后方式,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国家和各省市均设立了中医药研究院所,科研条件逐步完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促进了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等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药饮片和制剂的生产逐步规范,生产规模、设备条件、技术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出现许多新的中药剂型并得到推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颁行药典的国家。自唐《新修本草》于公元659年颁行后,历史上的官修本草曾经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953年起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至2000年已有七版。1963年起,《药典》一部为中药部分,主要收载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附录制剂通则、检定方法等。《药典》2000版收载中药(及制剂)922种,附录90个。《药典》定期修订,使中药的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
国家组织整理、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本草古籍,《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新的辑复本相继问世,《证类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分别校注、出版,对古本草文献的研究和保存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中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新的中药学著作大量涌现,范围广泛,门类齐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写的《中药志》,原分4册,修订后为6册。《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下册及图谱,载药3786种,彩图1152幅。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下册及附编,载药5767味。《原色中国本草图鉴》25册,收载彩绘中药5000种。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纂《中国民族药志》,首次介绍多民族药物1200种。此外,徐国钧《药材学》、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宋立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药学研究成果。
199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大庆之际,新中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中华本草》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本草》的编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507名专家参加,宋立人为总编,胡烈为常务副总编,吴贻谷为总审定。
《中华本草》以继承发扬、整理提高为宗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医药结合,多学科协作,系统总结了我国二千多年来本草学成就并反映当代中药学研究的成果。
全书共30卷,分为10册,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篇幅达2808万字。内容分为总论、药物各论、附编、索引四大部分,涉及中药品种、栽培、药材、化学、药理、炮制、制剂、药性理论、临床应用等中药学科的各个方面。
总论的编排采用专题论述,本着继承与发扬相结合的方针,在论述中药理论的同时,也将现代发展起来的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加以总结。共包括本草发展史、中药资源、中药栽培与养殖、中药采集、中药贮藏、中药分类、中药品种、中药鉴定、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调剂、中药药性等14个专题,系统论述本学科的发展概况、研究对象、学术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技术,反映了中医药理论的传统特色和现代科研成果。总论本身就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学术内容集中的论著。
药物各论,收载的中药味数是《本草纲目》的4.74倍,为迄今综合性中药学著作之最。药物条目分设了25个子项目,依次为正名、异名、释名、品种考证、来源、原植(动、矿)物、栽培(养殖)要点、采收加工、药材及产销、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能与主治、应用与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附方、制剂、现代临床研究、药论、集解、附注、参考文献。子项目的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源流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整理,并尽可能地采用了第一手资料。
药物分类采用了动、植物的现代自然分类系统,较之《本草纲目》的16部60类的自然属性分类法先进得多,反映了物种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异特征,便于读者根据药物类群比较其共性与个性,掌握药物形态、性效的演变轨迹,对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中药学有重大促进作用。矿物药的分类吸收了现代矿物学中按照化学成分的阳离子为分类依据,将复杂的矿物药分为16类。阳离子通常对药效起着较重要的作用,同一类药在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有相似之处,便于提纲挈领地掌握运用。
《中华本草》在继承历代本草的基础上,将近代研究中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贯穿到著作之中,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中药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为例,全书有近4千种药物收载了化学成分,约有2万个化学单体、8千个化学结构式。中药的药理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理论的科学实质,该书有约2千种中药收载了8千条药理作用。药论项目内容的编排是该书的又一创新,不再是古文献资料的堆砌,而是按其药论主题归纳总结,设立标题,不仅论点明确,而且提高了实用性。
附编编辑了历代本草要籍解题和本草书目等,以利读者查阅和研究本草所用。8个索引为读者从不同角度充分利用《中华本草》提供了很大方便。由此可见,《中华本草》对有史以来的中药学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总结研究,既对古代本草文献认真查核、详实考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又对当代中药研究成果广泛收集、精心提炼、科学组合、规范处理,其涉及学科之广,收载药物数量之多,包含信息量之大,文字篇幅之浩瀚,均是历代本草和现代中药学著作所无法比拟的,是一部集中国2000年来传统药学之大成。
《中华本草》资料收载全面丰富,历史文献考证严谨,内容取舍精当,充分体现出“全、新、精、准”的编纂特色,在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权威性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中华本草》填补了《本草纲目》问世400多年来对本草文献学整理研究的空白,是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必将促进21世纪中药学科的高速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进步,在中医药科技现代化、中药生产规模化、中药应用国际化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复习思考题】(标注*者为作业题,以下各章均同)
*1.说明《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6部本草的成书时代、作者、药数和主要贡献。
2.《中华本草》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 中药的采制
【学习要求】
1. 了解道地药材的概念和药材采集方法。
2. 熟悉中药炮制目的,了解炮制方法和常用剂型。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采收对野生动、植物来说,还会严重损害药材资源。如果生长或栽培、驯养的环境适当,土地合宜,采收适时并有计划,贮藏恰当,则药材质量高,药性强,疗效好;反之则药性弱,疗效差。早在《神农本草经》已经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存新,并各有法。”历代医家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采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当今,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了中药的产地、采集加工、炮制、制剂与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关系。第一节 产地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各地区的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差很大。因而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就是这个原因。
道地药材,或称地道药材,指来自传统产区,质量好、疗效高的中药材。道理地药材的形成,是由于自然地理、气候等因素,与生产、管理技术有关,并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贝母,浙江的白芷、菊花、芍药,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广东的陈皮、砂仁、藿香,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宁夏的枸杞,甘肃的当归,山西的党参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会使道地药材发生变化,如三七原产于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以及有些药材的生长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单单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的技术条件下,我国已能对不少名贵或短缺药材进行异地引种和动物驯养,以满足一些药材的需求,并不断取得一定的成效。例如,西洋参在国内的引种成功;天麻的人工栽培;人工培育牛黄等等。当然在这些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应以确保该品种的原有性能和疗效作为关键,以保证“道地药材”的真正涵义。
第二节 采集中药材治病防病的物质基础为其中所含有效成分,而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药材的采收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行。由此可见,中药材的采收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好坏的重要因素。
中药大部分是植物药材,各种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中化学成分的积累是不相同的,因而药性的强弱也往往有较大的差异。而且植物药材其根、茎、叶、花、果实各器官的生长成熟期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以入药部位的成熟度作为依据。因此每种植物药材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大致可按药用部位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全草类药物,大多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地上部分入药的可从根以上割取,如益母草、荆芥、薄荷、紫苏等。以带根全草入药的则连根拔起全株,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应在生长旺盛时割取,如夜交藤、忍冬藤等。有的须用嫩苗或带叶花梢,则应适时采收,如茵陈蒿、夏枯草等。
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大青叶、枇杷叶、艾叶等。荷叶在荷花含苞欲放或盛开时采收,此时色泽翠绿,质量最好。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则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花类的采收,应在花正开放时,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采摘时间很重要。若采收过迟,则易致花瓣脱落和变色,气味散失,影响质量,如菊花、旋覆花。有的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辛夷等。有的则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而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收。至于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的,则须于花朵盛开时采收。
果实和种子类,除枳实、青皮、乌梅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果实或果皮外,通常当于果实成熟时采,如瓜蒌、马兜铃等。以种子入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然后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豆蔻、牵牛子等,最好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女贞子,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好。
根和根茎类药材,古人以二月、八月为佳,认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这种认识是很正确的。因为早春及深秋时植物根或根茎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此时采集则产量和质量也都较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此外,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则药性较强,疗效较高,并容易剥离,如黄柏、杜仲、厚朴等。但肉桂多在十月采收,此时油多易剥离。另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取为宜,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楝根皮等。
中药材中还有部分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和方法各异。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捉,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集。
第三节 炮制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在应用以前,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才能使其充分发挥疗效,符合治疗需要。因此,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毒性药和烈性药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一、 炮制的目的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炮制目的;在炮制某一具体药物时,又往往具有几方面的目的。总的说来,炮制的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附子、草乌、半夏、天南星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炮制后能降低毒性;巴豆泻下作用剧烈,宜去油取霜用;常山用酒炒可减轻其催吐的副作用等。
(二)、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在药物的炮制过程中,常常加入一些辅料。辅料可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两大类。添加辅料的目的各异,但主要用于增强药物的临床疗效,尤其是液体辅料,如蜂蜜、酒、姜汁、胆汁等,而且这些液体辅料本身就是药物,都具有重要的医疗作用,它们与被拌和的药物的某些作用之间,存在着协同配伍关系。如蜜炙百部,能增强润肺止咳功效;酒炒当归,能增强活血化瘀作用;醋炙玄胡,能增强入肝止痛作用;姜汁炙竹茹,止呕作用增强。不加辅料的炮制方法也能增强药物的作用,如明矾煅为枯矾,可增强燥湿、收敛作用;荆芥炒炭,能增强止血作用。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能适应病情的需要。药物的某些性味功效,经过炮制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性能和功效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病情和体质。如地黄生用凉血,若制成熟地黄则性转微温而以补血见长;生姜煨熟,则能减缓其发散力,而增强温中之效;何首乌生用能泻下通便,制熟后则失去泻下作用而专补肝肾。另外,由于某一单味药物往往具有多种功效。这些互不相同的功效,有时不能适应于某一临床证情,如麻黄具有辛温发汗解表和平喘止咳等功效,对于风寒表实而兼咳喘者,可全面发挥其功效;对于热壅于肺,汗出而咳喘者,其温散发汗作用,显然不利于病情,若通过蜜炙后,则辛温发汗之力受到制约,而平喘止咳之力增强,宜用于喘咳之证。
(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如一般饮片要切片;贝壳、种子、矿物类药物要粉碎处理,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制成各种剂型;有些药物在贮藏前要烘焙、炒干等干燥处理,使其不易霉变或腐烂等。
(五)、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使药物纯净,才能用量准确,或利于服用。如一般药用植物的根和根茎当洗去泥沙,拣去杂质;枇杷叶要刷去毛;远志去心;海藻漂去咸味,以利于服用。
二、 炮制的方法
炮制的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五大类型。
(一)、修治
1.纯净处理: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如枇杷叶刷除背面的绒毛,刮去肉桂、厚朴的外层粗皮等。
2.粉碎处理: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如牡蛎捣碎易于煎煮,川贝母碾粉便于吞服,羚羊角镑成薄片,则易于煎出。
3.切制处理: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多规格。如天麻、槟榔要切成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芪宜切斜片,白芍、甘草宜切圆片,肉桂、厚朴宜切圆盘片,枇杷叶宜切丝,麻黄切段,茯苓、葛根应切块等。
(二)水制
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物、软化药材、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
1.洗: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2.淋: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4.润: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浸润、晾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如淋润荆芥,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
5.漂: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如将昆布、海藻、盐附子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6.水飞: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常用于矿物药、贝壳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飞炉甘石、飞雄黄。
(三)、火制
用火加热处理药材的方法称火制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炮制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
1.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黄称炒黄;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有焦香气者称炒焦;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黑,部分炭化,内部焦黄,但又保留药材固有气味(即存性)者称炒炭。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炒后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除清炒法外,还可拌固体辅料如土炒、米炒、麸炒,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斑蝥等。与砂或滑石、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药物受热均匀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或便于服用,如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胶等。
2.炙: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的炮制方法称为炙。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如蜜炙黄芪,可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蜜炙百部,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川芎,可增强活血之功;醋炙香附,可增强疏肝止痛之效;盐炙杜仲,可增强补肾功能;酒炙常山,可减轻催吐作用。
3.煅:将药材直接或间接用猛火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其中直接放明火上或容器内而不密闭加热者,称为明煅,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多用明煅法,如紫石英、海蛤壳等。将药材置于密闭容器内加热煅烧者,称为密闭煅或焖煅,多用于质地轻松,可炭化的药材,如煅血余炭、煅棕榈炭等,以增强止血作用。
4.煨: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称为煨法。此法可减轻药物的烈性或毒副作用。其中以面糊包裹者,称为面裹煨;以湿草纸包裹者,称纸裹煨;经草纸分层隔开者,称隔纸煨;将药材直接埋在火灰中,使其高热发泡者,称为直接煨。如煨生姜、煨甘遂、煨肉豆蔻等。
5.烘焙:将药物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
(四)、水火共制
常见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  、淬等。
    1.煮: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如醋煮芫花可减低毒性,酒煮黄芩可增强清肺热的功效。
2.蒸: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不加辅料者,称为清蒸;加辅料者,称为辅料蒸。加热的时间,视炮制的目的而定。如改变药物性味功效者,宜久蒸或反复蒸晒,如蒸制熟地、何首乌;为使药材软化,以便于切制者,以变软透心为度,如蒸茯苓;为便于干燥或杀死虫卵,以利于保存者,加热蒸至“园气”,即可取出晒干,如蒸银杏、桑螵蛸。
3.  :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药物的干燥处理,如  杏仁、桃仁以去皮;  马齿苋、天门冬以便于晒干贮存。
4.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自然铜、鳖甲。
(五)、其他制法
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等。
1.制霜: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为霜。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如巴豆霜,去油以降低毒性。
2.发酵: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以生产新药的方法,称为发酵法。如神曲、淡豆豉。
3.发芽: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称为发芽。如谷芽。
                                                                                                          
第四节  制剂
制剂是根据中医临床用药要求和中药药材的性质,以及生产、贮藏、运输、携带与服用等方面的需要,将中药制备成适宜的剂型,并指导合理应用。
药物与剂型之间,药物本身的疗效是主要的,而剂型对发挥疗效,在一定条件下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应用药物过程中,应十分注意选择适当的剂型,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一、 制剂的目的中药制剂的目的,不外以下两点:
一是适应医疗需要。因病有缓急,证有表里,须因病施治,对症下药,所以对剂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梁?陶弘景曾指出:“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膏者,亦兼参用所病之源以为其制耳。”
二是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药物的性质也是决定剂型的主要因素。如《神农本草经》序例中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以上两段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欲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第一要适合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第二要适合药物本身性质的要求。例如治疗急性病,为使药效迅速,宜用汤剂、气雾剂、注射剂等剂型;有些疾病则需要药物的持久或延缓作用,可用丸剂、膏剂、缓释片剂、混悬型注射液或其他长效制剂。另外,为了适应给药部位的特点和治疗需要,也要选用不同的剂型。如皮肤疾患一般可选用硬膏、软膏、糊剂、涂膜剂等;而对某些腔道疾患,如痔疮、溃疡、瘘管等则用栓剂、膜剂、条剂等为宜。
二、 剂型的分类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目前有以下几种:
(一)、按物态分类
按剂型的物态,将其分为气体、液体、半固体和固体等类。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吸入剂等;液体剂型如汤剂、合剂、酊剂、酒剂、露剂、注射剂等;半固体剂型如外用膏剂、内服膏滋、糊剂等;固体剂型如散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
(二)、按制法分类
按剂型的制备方法,将主要工序采用相同方法的剂型归为一类。例如汤剂、酒剂、酊剂、流浸膏与浸膏剂等,均采用浸出方法制备,因而归纳为“浸出制剂”;注射液、滴眼液、口服安瓿等均采用灭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故统称为“无菌制剂”等等。
(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将采用同一给药途径和方法的剂型列为一类,一般可将剂型分为如下几类:
经胃肠道给药:有汤剂、合剂、糖浆剂、内服膏剂、散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囊剂以及经直肠给药的栓剂、灌肠剂等。
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可分为以下几类:
注射给药的有皮内、皮下、肌肉、静脉以及穴位注射液等。
皮肤给药的有软膏剂、膏药、橡皮膏、糊剂、搽剂、洗剂、涂膜剂、离子透入剂等。
粘膜给药的有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吹入剂、栓剂、膜剂及含化丸剂或片剂等。
呼吸道给药的有吸入剂、气雾剂、烟剂等。
(四)、按分散系统分类
按剂型的物理化学内在分散特性分类,分为气体、固体及液体分散体剂型三类。
气体分散体剂型如气雾剂等。
液体分散体剂型又分为四类:真溶液类,如露剂和水剂、溶液剂、甘油剂等;胶体溶液类,如胶浆剂、涂膜剂等;乳浊液类,如乳剂、部分搽剂等;混悬液类,如混悬剂、合剂、洗剂等。
固体分散体剂型,如散剂、冲剂、片剂、丸剂等。
三、 常用剂型中药制剂的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以“丸散膏丹”作为代表,习称“传统制剂”。传统制剂多用复方,是历代医药学家从长期的医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经验积累。
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是汤剂。汤剂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无刺激性及副作用,而且能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药物的配伍作用。
丸剂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代中医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且品种繁多、制备精巧的一大类剂型。丸剂服后在胃肠道崩解缓慢,逐渐释放药物,作用持久,对毒、剧、刺激性药物可延缓吸收,减弱毒性和不良反应。
外用膏剂在我国的应用甚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疏砭之,涂以豕膏”的记载。此类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等,有的对皮肤起保护作用,有的对皮肤或粘膜起局部治疗作用,也有的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丹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用量少,药效确切,但毒性较强,一般只可外用,不能内服。
我国的传统剂型是丰富多彩的,而且疗效肯定,制备简便。近年来,在继承发扬传统剂型的基础上,不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创制了若干传统制剂的改进剂型和一些新剂型。
片剂是在丸剂使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药典》所收载的制剂中,约占1/3以上,目前已成为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使用方便、质量稳定的剂型之一。
注射剂的出现比较晚,由于注射剂可以从皮内、皮下、肌肉、穴位、静脉等部位给药,为很多药物发挥药效,开辟了新途径。该剂型药效迅速,作用可靠,对于不宜口服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尤其适用。但注射剂给药不方便,制备过程较复杂,对于口服效果好的药物,就不一定制成注射剂。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一些中药制剂新工艺、新品种或新剂型已不断涌现。在口服剂型方面如浓缩丸剂、肠溶胶丸、糖丸、膜剂、泡腾片、缓释片等;皮肤及粘膜用药方面如涂膜剂、栓剂、海绵剂、熨剂、气雾剂等;注射用药方面如油注射剂、粉针剂、注射用乳剂等。大多数现代剂型均已用于中药剂型的制备。
【复习思索题】
*1.中药炮制目的有哪些?举例说明。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学习要求】
1.掌握中药性能的概念和所含内容及其意义。
2.掌握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与功效的相关性。
3.熟悉中药有毒无毒概念及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
中药的性能即指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简称药性。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和毒性等。
中医学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帮助机体祛除病邪,调整阴阳平衡,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药物所以具有上述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具有各自的若干特性,前人称之为药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偏衰,谓之以偏纠偏。所以熟悉药物的性能,掌握每味药的特点,对于临床正确地使用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四气五味
药物的性味,通常就是指药物的四气和五味。
一、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与热,凉与寒分别具有共性,但程度上又有差异。有些药物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这也仅仅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一般认为,微寒即凉,凉次于寒,寒次于大寒;微温次于温,温次于热,热次于大热。
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这类药物作用平和,温热或寒凉之性不显著,故称为平性。但所谓平性,并非绝对,仍有微温、微寒之偏,未越出四气范围。故四气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寒凉性质药物,大多有清热作用,如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攻下、滋阴等功效,主要用于阳证、热证;温热性质药物,大多有散寒作用,如散寒、温里、行气、活血、补气、助阳等功效,主要用于阴证、寒证。
药性寒热与病证寒热相对应,故药性寒热与治则密切相关。《神农本草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内经?素问》记载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都指出了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至于寒热错杂证,往往采用寒药热药并用。对于真寒假热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药性寒热的确定既然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所以它与药物功效之间有相关性。药性寒热反映了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它是对药物作用的抽象概括,具有共性特征。药物功效则比较具体,往往反映了具体药物作用的个性方面。例如黄连和大黄,药性属寒,都适宜于热证,具有清热作用,这是二者的共性。但黄连的作用主要是清热燥湿,大黄的作用主要是泻下攻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具体病证,反映了二者功效上具有不同的个性。
二、五味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药味的确定,原则上基于口尝,定于临床。即经口尝辨别滋味,经临床证实,将口尝之味与临床作用联系起来,确定药物的药味。《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按阴阳属性分,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五味的作用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散,可开腠发汗,解表散邪,如麻黄、薄荷等解表药多具有辛散作用,用于治疗表证。行,指有行气、行血作用,可以促使气血运行,疏通郁滞,消肿止痛,如木香行气止痛,红花、川芎活血化瘀,用于气血阻滞证。
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味,如麝香、冰片、苏合香等。这类芳香药物除有行、散作用特点外,还具有芳香辟秽,芳香开窍等作用,用于神昏窍闭证。
甘:能补、能和、能缓。补,可补益阴阳气血之虚,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分别用于治疗气虚、血虚证。和,协调、调和之意,如甘草调和诸药。缓,缓和急迫,用以治疗拘急疼痛,如白芍缓急止痛。
酸:能收、能涩。收,即收敛;涩,即固涩。具体表现为止咳、止汗、止血、止泻、固崩、止带、固精、缩尿等作用,用于久病体虚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病证。如五味子敛汗涩精,五倍子涩汤止泻,乌梅止咳止泻等。
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如龙骨、牡蛎涩精止遗,赤石脂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止带。但涩味药的作用与酸味药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味药大多具有生津或酸甘化阴的作用,涩味药则不具备。
苦:能燥、能泄。燥,即燥湿,用于湿证。如苍术味苦性温,用于寒湿证;黄连味苦性寒,用于湿热证。泄,有通泄、降泄、清泄之分。如大黄通泄荡涤肠道燥屎;杏仁降泄肺气以平咳喘;栀子清泄火热以除烦。
此外,尚有“苦能坚阴”的说法,实质上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即通过苦味的清泄作用,达到保存阴液不使进一步受到伤害。如知母、黄柏清泄相火而坚肾阴,用于肾阴亏损,相火亢盛之证。
咸:能软、能下。软,即具有软坚散结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癥         瘕病证,如海藻、昆布、鳖甲等;下,即泻下,用以治疗坚结便秘,如芒硝。
淡:能渗、能利。渗,即渗湿;利,即利水。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茯苓、猪苓、薏苡仁等。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例如桂枝、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桂枝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生地黄、黄芪皆有甘味,但生地黄甘寒,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作用;黄芪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由于药物的性和味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对药物性能的全面了解和准确认识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例如人参、黄芪性味皆为甘温,都有补气作用,但人参能大补元气,且有生津、安神作用,而黄芪则能升阳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二者功效各有特点。因此,药物的性味和功效合参对药物性能的全面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节  归  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指药物对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例如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同属苦寒清热药物,但黄连偏清心胃热,黄芩偏清肺热,黄柏偏清下焦相火,龙胆草偏清肝热。沙参、麦冬、石斛、鳖甲皆为补阴药,但沙参偏补肺胃之阴,麦冬偏补心肺之阴,石斛偏补胃阴,鳖甲偏补肝肾之阴。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所以,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按脏腑经络理论,人体每一脏、每一腑都有相应的经脉。如肺脏,就有相应的肺经。经脉与络脉组成了经络系统。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病变亦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人们通过临床观察病症的表现,推断病变所在部位,在确定治疗方法后,选用归该经的适宜药物治疗。因此,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疗效,起到执简驭繁作用。
在学习和应用归经理论时,需要注意二点:一是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因为两者的涵义与认识方法都不相同。例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症候表现,如昏迷、癫狂、痴呆、健忘、失眠等,可以推断为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皆入心经。同样的道理,杏仁、桔梗能治胸闷、咳嗽,归肺经;全蝎能止抽搐,归肝经;山楂、神曲能消食,归脾、胃经。二是注意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因此,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传统归经理论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种认识方法上的差异。
第三节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举陷,趋 向于上;降,是下降平逆,趋向于下;浮,是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是泄利向内,趋向于里。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疾病趋向。病势趋向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麻疹内陷。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而言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主升浮;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主沉降。但有些药物具有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止咳平喘,利水消肿。前者作用趋向表现为升浮,后者作用趋向表现为沉降。具有双向性的药物,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炮制或配伍等方法,使其作用趋向呈现单一性,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而言,药性温热、药味辛甘的药物大多主升浮;药性寒凉、药味酸苦咸涩者,大多主沉降。
药物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前人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主升浮;种子、果实、根茎、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主沉降。然而,前人也认识到,上述关系也并非是绝对的,如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呈现沉降;苍耳子为植物种子,能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表现为升浮。
此外,药物升降浮沉还受炮制和配伍的影响。例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的制约。升浮和沉降之性的药物配伍同用,在方剂中屡见不鲜。往往根据病证需要,利用药物升降配合以调理气机,有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例如,血府逐瘀汤中用柴胡、枳壳一升一降,以助气血周行;止嗽散中用桔梗与白前、百部配伍,一升一降,有利于化痰止咳。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第四节  功  效
功效,又称功能,即药物对机体治疗、保健作用的概括。
中药的功效是直接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并经归纳概括而成。其表述内容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例如中医将疾病分为虚证、实证二大类,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而人体之虚不外阴阳气血四个方面,所以药物功效也概括为补阴、补阳、补气、补血四个方面。实证为“邪气盛”,邪气不外风、寒、暑、湿、燥、火(热)、食积、虫滞、痰饮、瘀血等,所以药物的功效也就概括为祛风、散寒、祛暑、化湿、润燥、泻火(清热)、消导、驱虫、化痰、蠲饮、祛瘀等。总之,针对复杂的脏腑阴阳气血病理变化,药物的治疗作用都可以概括为相应的功效,其表述内容具有浓郁的中医理论色彩,说明中药一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于临床。
中药功效表述的术语往往四字一词 ,概括性强,且与中医治法表述术语相同。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芳香开窍等。从医的角度看,是治法;从药的角度看,是功效。所以,功效—治法成为药和医结合的纽带和桥梁,人们可以通过药物功效的现代科学研究,了解并揭示中医治法和病证的实质。
为了便于临床应用,自古以来,中药常按功效分类。《本经》分为“三品”,即三类,上品药药性平和,无毒,可以“多服、久服不伤人”,有“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功效;中品药药性有的强有的不强,故应用时要“斟酌其宜”,有“遏病、补虚”的功效;下品药药性强烈,多毒,不可久服,有“除寒热、邪气、破积、愈疾”的功效。这是最早的原始的功效分类。唐?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提出了“诸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对后世中药的分类有深远影响。宋、元、明、清以来,历代医药学家对陈氏的分类法作了诠说,并赋予实际内容。方剂的分类亦借此分为“十剂”。现代临床中药的分类也按功效归纳为十八~二十类,执简驭繁,为广大临床中医药工作者所接受。
中药功效是前人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但其功效的强弱与药物品种、产地、采集、炮制、制剂、配伍及用药剂量等因素有关,应用时亦须注意。
第五节  毒  性
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能。一旦毒性对机体造成了伤害,这种现象称为毒性反应,简称中毒。药物的毒性对人体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对中药的毒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及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前人对中药的毒性有一个认识过程。西汉以前,药与毒不分,将一切药物统称为“毒药”。例如,《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一认识观既反应了当时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也反映当时人们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东汉,《本经》依据药物偏性的强弱,将药物区分为“有毒”、“无毒”。大凡药性刚强、作用峻急者谓有毒;药性柔弱、作用缓和者谓无毒。东汉以后,随着医药实践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有些药物虽然可以治病,但也可能伤害机体,出现诸如“令人吐”、“令人狂乱”、“烂人肠”、“暝眩”,甚至“杀人”等为害作用。故东汉以后历代本草著作中,对有毒药物都标记“有毒”字样,并记载其毒性表现。
药物毒性有大小强弱之分,古代本草著作中,大多分为大毒、有毒和小毒三级。迄今中国药典对毒药分级,大多仍沿袭历代用药经验,分为三级,尚缺乏客观实验的依据。大毒、有毒、小毒之间的界定有些不是十分明确。但是,一般而言,药物毒性大小强弱,取决于药物有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比,比值越大,安全阈越小,毒性越大;反之,比值越小,安全阈越大,毒性越小。
药物普遍具备药性和毒性两种性能。因此,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不外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两个方面。人们在应用药物治病时,总是希望提高疗效,降低或避免毒性作用的产生。药物的毒性作用往往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密切相关。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久,即使“无毒”的药物,也会出现中毒的表现。例如,人参、艾叶、五加皮等皆有发生中毒反应的报告。反之,若严格控制合宜剂量和用药时间,即使有毒药物也并不一定出现毒性反应。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药物治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等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肯定疗效。因此,可以这么认为,药物的有毒、无毒和毒性的大小强弱,都是相对的,但药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毒性。
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原因,除了剂量过大和用药时间过久外,还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及病人体质、证候性质等密切相关。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发生。
学习和了解中药的毒性,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中药毒性,一般指的是药材生品或其炮制品的毒性。中药是多成分的天然药物,中药所含某一活性成分毒性与药材整体显示的毒性及毒性强弱大小不尽相同。
(2)古代文献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谬误之处。如《本经》认为丹砂无毒,且列为上品药之首;《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事实上,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是在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研究中不断加深,不断有所发现。例如,关木通对肾脏的毒性,黄药子对肝脏的毒性等。因此,我们应当既借鉴古人的用药经验,又重视当代毒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报告,以便更好地认识中药的毒性。
(3)毒性反应、副作用和过敏反应都是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但三者是有区别的。古代本草文献中,往往将三者混为一谈,都被视为毒性。副作用,是指药物在防治某些疾病时,同时出现的不需要的药理作用,由此产生不适反应。一般症状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例如,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等作用,用它治疗咳喘病而无明显表证者,则其发汗解表的作用可能带来汗出溱溱的不适反应,即被视为麻黄的副作用。过敏反应,属个体反应,往往与过敏体质有关,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毫不相干。中药过敏反应发生率近年有上升趋势,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该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药物中毒的诊断和解救,古代文献有不少记载,其中有不少宝贵的经验。在当今条件下,应结合现代认识和诊断方法,及时采取解救措施,以取得更好的解救效果。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药物四气、五味的含义、作用,并举例说明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何谓药物归经?掌握归经有何临床意义?举例说明。
3.何谓药物升降浮沉?与药物四气五味及功效有何关系?
*4.如何正确看待中药有毒、无毒?学习和了解中药毒性应注意哪些方面?
                                                      
                第四章  中药的应用【学习要求】
1.掌握中药配伍意义,理解药物七情含义及内容。
2.熟悉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药物的用量和禁忌。
3.了解中药用法所含的内容及其意义。
中药的应用涉及中药配伍、用法、用量和禁忌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对提高疗效,保证用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配  伍
配伍,即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选择两种以上药物配合应用的一种用药方法,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组成方剂的基础。
病情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或数病相兼,或表里同病,或虚实并见,或寒热错杂,应用单味药治病,往往不能照顾全面。另外,某些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于病人不利。因此,通过药物合理配伍,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药物通过配伍,相互之间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或抑制作用,或对抗作用。前人将这种配伍关系总结为药物“七情”。“七情”的提出首见于《本经》,其序例云:“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前人总结的药物“七情“,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1)单行  指用单味药治疗疾病,也称单方。适宜于病情比较单纯,或病证较轻者。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轻度肺热咳血,用鹤草芽驱除绦虫等。
(2)相须  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如石膏和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大黄和芒硝共用,能加强攻下泻热的疗效;麻黄和桂枝配伍,能加强解表发汗功效。
(3)相使  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且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伍,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泄痢,腹痛里急,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宣滞,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雷丸驱虫,常配伍泻下通便的大黄,可增强雷丸的驱虫效果。
(4)相畏  指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相杀  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和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6)相恶  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应当指出的是:相恶只是两药配伍后在某方面或某几方面功效减弱或丧失,并非全部功效减弱或丧失。如生姜恶黄芩,只是因为生姜温肺、温胃的功效与黄芩清肺、清胃的功效互相牵制而影响疗效。但生姜尚有和胃止呕的功效,黄芩尚有清泄少阳邪热的功效,在这些方面,两药合用不一定相恶。如小柴胡汤中生姜与黄芩合用,并不相恶。
因此,两药配伍是否相恶,与所治证候有关。仍以人参与莱菔子配伍为例,如用于脾肺气虚,并无邪实之证,两者配伍属相恶;如用于脾虚兼有食积气滞之证,则相得益彰,并不相恶。因为此时若单用人参益气,则不利于积滞胀满之证;单用莱菔子消积导滞,又会加重气虚。唯两者结合,相制而相成。
总之,相恶配伍原则上应当避免,但根据病证需要,也有可利用的一面。
(7)相反  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甘草与甘遂相反。
以上七个方面,除单行外,其配伍关系的临床意义是:①相须、相使。因药物配伍后能产生协同作用,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相畏、相杀。因药物配伍后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故临床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的配伍方法;③相恶。因药物配伍后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的功效或部分功效,因此,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④相反。因药物配伍后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伍同用。
中药从单味药到配伍后应用,是前人对中药应用的一大进步。药物“七情“是前人通过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归纳概括而成的。在这基础上,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第二节  用  法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主要是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如供口服用的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滋膏剂、露剂等;供皮肤外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等。还有体腔使用的栓剂、药条、钉剂等等。近代,中药给药途径又增加了肌肉注射、穴位注射、静脉注射等,出现了注射剂。另外,增加了胶囊剂、冲剂、气雾剂、膜剂等新剂型。临床合理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正确掌握各种制剂的使用方法,以保证临床用药能达到预期疗效。
传统汤剂仍为目前临床常用剂型,富用特色。其煎煮方法,使用器具,煎药用水,煎煮火候十分讲究。因此,本章节重点介绍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及药物内服和外用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一、煎煮方法
汤剂是临床常用的中药剂型,而且大多由病家自己煎煮制备,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疗效,医师应将汤剂的正确煎煮法向病家交待清楚。
(1)煎药器具: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隐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洁净澄清,无异味,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煎药用水量,按理论推算,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用水量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质地坚硬,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松软,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3)煎前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季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4)入药方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煮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
①先煎  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川乌、附子等药因其毒烈之性经久煎后可以降低,也宜先煎。即使炮制过的乌头、附子也宜先煎30分钟,再入其它药物,以确保用药安全。
②后下  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药物,因其有效成分在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不耐久煎,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③包煎  如蒲黄、海金沙等药材质地过轻、过细,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花、旋覆花等药材有绒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煎时宜用纱布包裹。
④另煎  如人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⑤烊化  如阿胶等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
⑥冲服  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物,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
(5)煎煮火候及时间: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芳香性药物,一般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质类、贝壳类、甲壳类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6)榨渣取汁:一般药物加水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有些已溶入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被药渣再吸附。所以,汤剂煎成后,应榨渣取汁,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尤其是不宜久煎或煎第二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7)煎煮次数:一般可煎三次,最少应两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待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应煎煮两次或三次。
二、内服方法
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服药寒热等内服方法有关。
1.服药时间
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对此甚为重视。《汤液本草》:“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清晨空腹服药,可避免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充分发挥药效。如峻下逐水药宜早晨空腹服,既有利于药物迅速发挥作用,又避免晚上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饭前,胃中亦空虚,这时服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发挥作用。如驱虫药、攻下药及其它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
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和,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无论饭前饭后服,一般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缓下剂宜睡前服,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应晚间服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急性病则不拘时服。
2.服药次数
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重病、急病可每隔四小时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有效浓度,药力持续,利于控制病势。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注意病人个体差异,以得汗或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小量,药物对胃的刺激小,不致药入即吐;频服,才能保证有效的服药剂量。
3.服药冷热
一般汤剂宜温服。但发散风寒的药物,或治疗寒性病证的药物宜热服;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宜凉服。对于真热假寒证或真寒假热证,常常采用凉药热服或热药凉服法,所谓服药反佐,以防因寒热格拒引起呕吐。
一般丸、散等固体制剂,除特别规定外,宜温开水送服。
三、外用方法
中药外用制剂主要有硬膏、软膏、橡皮膏、霜剂、贴膜剂、散剂、油剂、酊剂等。外用制剂主要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发挥疗效。
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根据疾病需要选用合适剂型,敷贴或涂抹局部皮肤。
使用硬膏,先要用酒精灯烘烤加热,使膏药软化,再敷贴患处。注意不能过烫,以免灼伤皮肤。
使用橡皮胶制剂,注意皮肤过敏。皮肤如出现红疹瘙痒等过敏现象,则不宜继续使用。敷贴处如毛发多者,应先剃毛发,以免撕揭时疼痛甚至撕伤皮肤。
烧烫伤使用外敷中草药制剂时,一般涂布面积不宜过大。如鞣质类药物,涂布面积过大,可能对肝脏有损伤。
有毒外用药,不宜涂布太多,也不宜持续使用,以免产生毒副反应。
中医自古就有内病外治法,此为中医特色,近年来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内科疾病使用外治方法,大大拓展了外治法适应范围,适宜外治的中药新剂型、新品种也应运而生。新的外用制剂有效安全,而且使用更方便。
第三节  用  量
中药的剂量,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能、剂型、给药途径、病证轻重及病人体质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从保证疗效和安全出发,全面考虑。
一、剂量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剂量按用量大小分为治疗量、中毒量及致死量。治疗量大多有一个幅度,即最小治疗量和最大治疗量;低于最小治疗量,则药物不能显示疗效,称无效量;高于最大治疗量,就可能出现中毒,称此为中毒量;超过中毒最大量即可致死,称为致死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撮”、“枚”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经过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请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已经将中药材的计量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方,特别是古方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一两(16进位制)=30g
一钱=3g
一分=0.3g
一厘=0.03g
中药处方中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在方剂中的药与药间的比较分量,为相对剂量。
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用药剂量大小的因素
临床确定用药剂量的大小,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病证轻重缓急
病轻者用量不宜过大,以免耗损正气;病重者剂量可大些,以免药力不足,延误病情;病势缓的慢性病,无论是虚证还是实证,用量均不必大;病势急者,即使虚证(如虚而欲脱者)也需要大剂量急救。
2.药物性能和质地
一般质地轻松的药物,如花叶类药用量可小些;质地稍重实的药物,如子实、根茎类药用量可稍大些;质地沉重的药物,如矿石、贝壳类药用量可更大些。鲜品药材用量比干品药材一般可大1~2倍。
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用量宜小些,如大黄、黄连、肉桂等;性味淡薄,作用和缓的药用量宜大些,如薏苡仁、芦根等。
凡有毒性、作用峻烈的药用量宜小,且起始用量较小,逐渐增加,避免损伤正气或出现中毒不良反应。
3.配伍、剂型和用药目的
单味药应用,剂量宜大;入复方应用,用量可小些。如单用蒲公英治痈疮,常用30~60g,配方则常用10~15g。方剂中,主药用量宜大些,辅佐药用量宜小些。
汤剂药物用量一般比丸、散剂大,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汤剂因其吸收较快,作用迅速,故多用于急性病;丸剂吸收缓慢,故多用于慢性病。
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益母草,用于调经活血常用量为9~15g;用于利水消肿则须60g。再如洋金花,用于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g,每日量不超过1.5g;若用于麻醉,可用到20g。
4.病人年龄、性别和体质
老年人往往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用量一般应低于成人用量。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功能不如成人,剂量宜小。一般五岁以下幼儿用药量为成人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六岁至十岁小儿用药量为成人量的二分之一。妇女有其生理特点,经期、孕期、产后用药量应有所区别。
总之,要准确掌握剂量,需从药、方、病、人四个方面来考虑。此外,地区的不同,气候的影响以及个体差异等,与用药剂量也有关系,必须全面考虑,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第四节  禁  忌
用药禁忌主要有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
一、配伍禁忌
《本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但如前面药物“七情”所述,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而并不是所有功效都减弱,它仍有可以利用的一面,故并非绝对禁忌。相反,原则上属配伍禁忌。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苦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目前医药界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两者并非绝对禁忌。相反药配伍同用,古代经方中就有,现代临床上也有。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
但是,由于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目前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了用药安全,凡属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使用。
二、妊娠禁忌
妊娠禁忌,主要讨论妊娠禁忌药。妇女妊娠期间,由于生理等方面的特点,使用药物时必须注意动胎、堕胎或其他有碍孕妇健康及胎儿发育的不良作用。如剧毒药、峻泻药、子宫收缩药、破气破血药、大寒大热药、滑利沉降药、辛温香窜药、消导药等均为禁用或慎用之列。
1.禁用药
一般毒性较强,药性猛烈及有堕胎作用的药物属于禁忌使用的药物。如巴豆、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瓜蒂、藜芦、干漆、三棱、莪术、水蛭、虻虫、麝香、穿山甲、皂荚、水银、砒霜、木鳖子、斑蝥、川乌、草乌、生附子、轻粉、雄黄、马钱子、蟾酥、胆矾等。
2.慎用药
一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辛热滑利的药物属于慎用的药物。如枳实、槟榔、桃仁、红花、丹皮、王不留行、乳香、没药、蒲黄、牛膝、五灵脂、苏木、瞿麦、天南星、附子、肉桂、常山、姜黄、大黄、芦荟、芒硝等。
凡禁用药一般都不能使用,慎用药应根据孕妇病情,斟酌使用。若无必要,都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如孕妇患病非用不可,则应注意辨证准确,掌握好剂量与疗程,并通过恰当炮制和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做到用药有效而安全。
三、服药食忌
服药食忌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简称食忌,俗称忌口。
服药期间,有些食物可减弱或消除药物的功能,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应禁食这类食物。
一般而言,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痺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服中药时,不要用茶水、牛奶等送服,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甘草、黄连、桔梗、乌梅、苍耳子忌猪肉,商陆忌犬肉,蜂蜜忌葱等。这些记载可供参考。
【复习思考题】
*1.说明药物七情的含义与内容。
*2.十八反、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举例说明煎药法中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的意义。
4.中药的用量有何特点?用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之。
5.妇女妊娠为何忌用破血、活血及有毒中药?各列举十种妊娠禁用和慎用药。
                                      
        第五章  解表药
    【学习要求】
    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分类及其性能特点,熟悉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的主要性能和功效与应用,熟悉配伍和使用特点,了解其来源和现代研究情况。
    3.了解其他解表药的分类位置和功效特点。
凡能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表证是由六淫之邪或疫疠邪气从人体皮毛或口鼻侵入,病位在表,引起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或有汗,舌苔薄、脉浮等症状表现。以感受风邪为主,兼夹寒邪侵犯人体所致者,称为风寒表证;若兼夹热邪侵犯人体所致者,称风热表证。
解表药能发散表邪,多具辛味。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表邪多从皮毛口鼻而入,表证多见肺经症状,又膀胱亦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主归肺、膀胱经。主治风寒表证的药物,多为温性;主治风热表证的药物,药性多偏寒凉。根据其性能特点和功效主治的不同,解表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两类。
表证夹湿者,宜选用兼有祛风胜湿作用的解表药,并可与化湿药配伍;体虚外感者,应根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分别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同用,以扶正解表。另外,根据表证兼有症状,如咳喘痰多、呕吐、咽喉肿痛、目赤头痛等,可分别与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清热利咽、清肝明目药配伍。
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微汗出为宜;自汗、盗汗、淋证、失血、久患疮疡等正气不固、津血亏虚者,虽有表证也应当慎用或忌用。解表药多为芳香辛散之品,易于挥发散失,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以发散风寒表邪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改善或消除风寒表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寒药;其性温味辛,又称辛温解表药。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为主要表现。
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鼻窍、止呕等功效,又可治疗咳喘、头痛、风湿痹痛、鼻渊、呕吐等,尤其兼有风寒表证者,更为适宜。
本类药物,性偏温燥,多数药物具有发汗作用,阴虚血亏,里热偏盛者,不宜使用。
麻黄
《本经》
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本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或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的草质茎。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表证表实无汗者。本品发汗作用强,通过发汗以解除表证,故适宜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患者,并常与桂枝配伍,如麻黄汤。
    2.宣肺平喘,用于各种喘咳气急病证。本品辛散苦泄,外散风寒,内宣肺气,有良好的平喘作用,不论风寒、痰浊、热邪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喘咳气急者,均可配伍应用。因其能发汗解表,最宜于风寒表证兼有喘咳者。常与杏仁配伍,如三拗汤。若肺热咳喘,可与石膏配伍,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若寒饮喘咳,可配伍细辛、干姜,如小青龙汤。
    3.利尿消肿,用于风水肿。本品宣肺利尿以消肿,并可解表,适宜于水肿、小便不利兼风寒表证者。
【用法用量】煎服,2~9g。麻黄生用发汗力强;蜜炙麻黄长于平喘止咳;麻黄绒作用缓和,宜于小儿、老人及体虚者。
【使用注意】麻黄发汗之力强,药性温燥,故体虚汗出、头痛失眠者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含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和挥发油。麻黄碱有中枢兴奋作用,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平滑肌。伪麻黄碱有明显利尿作用。麻黄挥发油能解热发汗,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桂枝
《名医别录》
    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嫩枝。于春季割取嫩枝,切片或切段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汗解肌,用于风寒感冒。本品辛甘温煦,能助卫实表,外散风寒。如表虚有汗,可与白芍同用,如桂枝汤;若表实无汗,可与麻黄同用,如麻黄汤。
    2.温通经脉,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如胸痹心痛,可与枳实、薤白配伍,如枳实薤白桂枝汤。若脘腹冷痛,常与白芍、饴糖同用,如小建中汤。若妇女经闭腹痛,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常配伍附子,如桂枝附子汤。
    3.助阳化气,用于心悸、痰饮及蓄水证。本品辛甘性温,助阳化气,用于心阳不振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可与甘草、麦冬同用,如炙甘草汤。用于脾阳不运所致痰饮眩悸,以及膀胱气化不行所致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现代研究】桂枝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等。桂枝煎剂有降温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皮肤真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桂皮油、桂皮醛能抑制结核杆菌,桂皮油对子宫有特异性充血作用,还有健胃、强心、利尿、止咳作用,桂皮醛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紫苏
《名医别录》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茎、叶。阴干,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本辛温发散,若感冒兼气喘咳嗽者,每与前胡、杏仁等药同用,如杏苏散。若感冒兼气滞胸闷者,常配香附等药,如香苏散。
2.行气宽中,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紫苏为醒脾宽中,行气止呕良药,并有理气安胎作用。用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胸闷呕吐者,常与藿香等药配伍,如藿香正气散。若胎气上逆,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同用。
此外,本品可用于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煎服,3~10g;不宜久煎。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烯及少量α-蒎烯。水煎剂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能发汗而解热。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并能健胃和止血。水浸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生姜
《名医别录》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茎。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本品发汗力较弱,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或加入其他辛温解表剂中,作辅药使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本品有“呕家圣药”之称,胃寒呕吐,可配伍半夏,如小半夏汤。胃热呕吐,可配伍黄连同用。还可用于炮制其他止呕药,以增强止呕作用。
    3.温肺止咳,用于风寒咳嗽。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尤为适宜。
    此外,生姜能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毒。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伤阴助火,故阴虚内热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莰烯、柠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d-龙脑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姜辣素能促进胃液分泌和肠管蠕动,而助消化;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心脏,升高血压,并有一定的抗炎消肿及镇痛作用,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堇色毛癣菌及阴道滴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荆芥
《本经》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地上部分。生用,炒黄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与应用】
    1.祛风解表,用于外感表证。本品药性和缓,表寒、表热均可应用。风寒感冒常与防风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每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如银翘散。
    2.透疹疗疮,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及疮疡初起。本品能祛风止痒,透疹,解毒。常配伍蝉蜕、薄荷等药,用于小儿麻疹不透,如透疹汤。或配伍苦参、防风等药,治疗风疹瘙痒、湿疹痒痛,如消风散。还可与银花、连翘、柴胡等药配伍,治疗疮疡初起,如银翘败毒散。
    3.炒炭止血,用于吐衄下血。本品炒炭长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多种出血证。常与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叶等凉血止血药同用,治疗血热妄行,吐血、衄血。或与地榆、黄芩炭等药同用,治疗便血、痔血。或与棕榈炭、血余炭、莲房炭等固崩止血药同用,治疗妇女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煎服,3~10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右旋柠檬烯。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的解热、镇静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荆芥炭有止血作用。荆芥甲醇及醋酸乙酯提取物有镇痛和抗炎作用。荆芥油有较好的平喘作用。
防风
《本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Schischk.的根。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与应用】
    1.祛风解表,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防风善于祛风,微温而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既可用治风寒表证,如荆防败毒散;又可用治外感风湿,如羌活胜湿汤;配伍薄荷、蝉蜕等辛凉解表药,可治风热表证;配伍散风止痒、活血消瘀药,可治疗风疹瘙痒,如消风散。
2.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本品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可用治风寒湿痹,配伍羌活、姜黄等,如蠲痹汤。
3.祛风止痉,用于破伤风证。本品可用于风毒内侵,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配伍天麻、白附子,如玉真散。
此外,本品炒用还能止泻,用治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血虚发痉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甘露醇、苦味苷、酚类、多糖类及有机酸类。煎剂有解热、抗炎、镇痛、抗惊厥作用。新鲜防风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羌活
《药性论》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及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根茎及根。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与应用】
1.散寒祛风,用于风寒感冒,头身疼痛。本品发表力较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有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故善治风寒湿邪所致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者,常与防风等药配伍,如九味羌活汤;若寒湿偏重,头痛身重者,可配伍独活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
2.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肩臂疼痛。本品作用部位偏上,故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常与防风、姜黄等药同用,如蠲痹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慎用。血虚痹痛,阴虚头痛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β-谷甾醇、欧芹属素乙、有机酸及生物碱等。羌活注射液有镇痛、解热作用,并对皮肤真菌、布氏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溶性部分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挥发油亦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白芷
《本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f. 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根。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
    1.解表散风,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或风寒湿痹,可配伍羌活、防风等,如九味羌活汤。
    2.通窍止痛,用于阳明头痛,牙痛,鼻渊。本品以散阳明经风湿之邪而止头额疼痛见长,且芳香上达,善通鼻窍。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疼痛等症,若属外感风寒,可单用,即都梁丸;或与川芎等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若属外感风热,鼻渊头痛,常与苍耳子、薄荷等药配伍,如苍耳子散。本品还善治牙痛,若属风冷,配伍细辛;若属风热,配伍石膏、黄连。
    3.燥湿止带,用于带下过多。本品能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若属寒湿带下,可与炮姜、白术等药同用,如白带丸;若属湿热带下,可配伍车前子、黄柏同用。
    4.消肿排脓,用于疮痈肿毒。对于痈疽初起,红肿热痛,每与金银花、天花粉配伍,如仙方活命饮。还可与瓜蒌、贝母配伍治疗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血热者忌服。
【现代研究】白芷含白芷素、白芷醚、白芷毒素等;杭白芷根含6种呋喃香豆精和两种白色结晶物。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作用,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量能引起强直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白芷能对抗蛇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用于外感风热表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热药;其味辛,性偏寒凉,又称辛凉解表药。风热表证,以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为主要表现。
    部分药物兼具清肺止咳、利头目、清咽喉、散风透疹等作用,故风热咳嗽、头痛、咽痛、目赤肿痛、疹出不透等可选用,并常与清热、解毒药配伍应用。
薄荷
《新修本草》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茎叶。鲜用或生用。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与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为疏散风热的常用之品,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等同用,如银翘散。
2.清利头目,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善长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对风热所致的头痛目赤和咽喉肿痛均可配伍使用。
3.利咽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可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如透疹汤。还可与苦参等药配伍,治疗风疹瘙痒。
4.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本品入肝经,常与柴胡、白芍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此外,还可用治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痧胀腹痛吐泻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醇、薄荷脑,其次为薄荷酮,还含有乙酸薄荷酯、茨烯、柠檬烯、蒎烯等。有发汗、解热、消炎、健胃、利胆及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作用,并能促进呼吸道粘液的分泌。
牛蒡子
《名医别录》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成熟果实。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热,故有疏散风热,清肺利咽之效,用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常配伍银花、连翘等,如银翘散。若热毒较盛,可与大黄、薄荷等同用,如牛蒡汤;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常与荆芥、桔梗等同用。
    2.利咽透疹,用于麻疹不透。本品通过透泄热毒而促使疹点透发,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配伍薄荷、蝉衣等,如透疹汤。
    3.解毒散肿,用于痈肿疮毒,痄腮喉痹。本品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风热,内泄热毒,且性偏滑利,兼可通利二便,故可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痈肿疮毒,兼有便秘者,常与大黄、栀子等同用。如肝郁化火,胃热壅络之乳痈之证,可配伍瓜蒌同用,如瓜蒌牛蒡汤。本品配伍玄参、黄芩等同用,还可用治瘟毒发颐、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如普济消毒饮。
【用法用量】煎服,3~10g。炒用寒性略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牛蒡子苷、生物碱、脂肪油等。有消炎、解热、利尿、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蝉蜕
《名医别录》
    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羽化后的蜕壳。生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与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本品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宣肺开音,常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头痛发热证,对于风热郁肺,发热咽痛,声音嘶哑症也可配伍使用。
    2.透疹止痒,用治麻疹初起,疹出不透及风疹瘙痒。本品既能疏风,又能止痒,适宜于风疹瘙痒。常与荆芥、防风等同用,如消风散。
3.明目退翳,用于翳膜遮睛证。本品长于疏散肝经风热,适宜于风热上攻,目赤肿痛,或生翳膜,常配菊花等同用,如蝉花散。
4.祛风止痉,用于小儿惊痫、破伤风。本品既能祛散外风,又能平息内风,故可用于惊风抽搐,或破伤风证,每与清热解毒、息风止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用量宜大。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角蛋白、氨基酸、有机酸等。有抗惊厥、镇静及解热作用。抗惊厥作用蝉蜕头、足不及蝉蜕身,而解热作用则头、足部较身为强。
桑叶
《本经》
    为桑科落叶乔木植物桑树Morus alba L.的叶。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与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本品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与菊花配伍,如桑菊饮。
    2.清肺润燥,用于肺热燥咳。本品有清肺热、润肺燥之功,多用于燥热伤肺之咳嗽咽干。常与杏仁配伍使用,如桑杏汤。
    3.平肝明目,用于眩晕目赤。本品苦寒,兼入肝经,善能明目,对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肝肾不足所致眼目昏花均可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或入丸散。蜜制增强润肺止咳功效。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脱皮固酮、牛膝固酮、β-谷甾醇、芸香苷、东莨菪素、胆碱、叶酸、绿原酸、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钩端螺旋体有抑杀作用。桑叶和脱皮固酮有降血糖作用,脱皮激素还能降低血脂。
菊花
《本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生用。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与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发热。本品长于疏散风热,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与桑叶相须为用,如桑菊饮。
    2.平肝明目,用于目暗、目眩,目赤肿痛。本品养肝、平肝、清肝,为明目要药。每与枸杞同用以养肝明目,如杞菊地黄丸。或与羚羊角等药同用,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如羚角钩藤汤。常与桑叶、决明子等同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
    3.清热解毒,用于疔疮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清热解毒多用野菊花。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菊苷、黄酮类、挥发油、胆碱、香豆精类化合物及生物碱等。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状态,并能降低血压,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还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种致病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对流感病毒PR8及钩端螺旋体也能抑制。
柴胡
《本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DC. 和狭叶柴胡(南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根或全草。生用或醋炙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与应用】
    1.和解退热,用于寒热往来,外感发热。本品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之要药,常与黄芩同用,如小柴胡汤。疟邪不离少阳,本品可退热截疟,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外感表证,恶寒发热头痛,常与防风、陈皮、生姜同用,如《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证,胸胁胀满。本品善入肝经,疏肝调经,治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常与当归、白芍同用,如逍遥散。或与香附、川芎等药配伍,如柴胡疏肝散。
3.升阳举陷,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本品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治疗气虚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症,常与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和解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
【使用注意】柴胡性升散,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柴胡皂苷、柴胡醇、挥发油、芸香苷、生物碱等。有明显的解热、镇静、镇痛、镇咳、保肝、利胆、降血脂作用;柴胡及柴胡皂苷有抗炎作用;柴胡皂苷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挥发油还有抗感冒病毒作用。
葛根
《本经》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根。生用或煨用。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1.解肌退热,用于外感表证。若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常与柴胡配伍,如柴葛解肌汤;若症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直,可与麻黄配伍,如葛根汤。
2.透发麻疹,用于麻疹不透。常用于治疗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可与升麻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3.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渴,阴虚消渴。本品甘凉,能生津止渴,常配伍天花粉,用治热病津伤口渴及内热消渴。
4.升阳止泻,用于热泻热痢,脾虚泄泻。本品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长而奏止泻止痢之效。治湿热下利,与黄芩、黄连同用,如葛根芩连汤。治脾虚泄泻,与茯苓、白术等同用,如七味白术散。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包括大豆苷、大豆素及葛根素等。葛根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降低血压;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葛根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明显的解热作用,并有轻微降血糖作用。
部分解表药简表
分类 药名 性味归经 功效与应用 用法用量
发散风寒药 香薷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用于阴暑证,水肿脚气。 3~10g
 藁本 辛,温。归肺、膀胱经。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用于风寒表证,风寒湿痹,风寒、风湿头痛。 3~10g
 苍耳子 辛、苦,温。归肺经。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用于鼻渊头痛,风寒头痛及风湿痹痛。 3~10g
 辛夷 辛,温。归肺、胃经。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头痛。 3~9g
 葱白 辛,温。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用于风寒感冒,阴寒腹痛。 3~10g
 胡荽 辛,温。归肺、胃经。 发表透疹,开胃消食。用于麻疹不透。 3~6g
 柽柳 辛,平。归肺、胃、心经。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3~10g
发散风热药 蔓荆子 辛、苦,微寒。
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头风,目赤肿痛。 5~10g
 浮萍 辛,寒。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表证,发热无汗,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小便不利。 3~10g
 淡豆豉 辛、甘、微苦,寒。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用于感冒头痛,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10~15g
 升麻 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麻疹不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久泻脱肛,崩漏下血。 3~10g
    【复习思索题】
*1. 试述二类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与应用。
*2. 比较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桑叶与菊花、柴胡与升麻、麻黄与香薷功效与应用之异同。
3. 麻黄配伍桂枝、杏仁、石膏,各有什么意义?
4. 解表药中,哪些药物具有祛风湿、透疹、利咽、明目、升阳、止咳、通鼻窍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