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介绍电影的ppt:经济学家无良之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9:59
经济学家无良之嫌


  本文点击次数:64  双击鼠标滚屏


       
  在中国人人都是经济学家里面,我只议论过两个人,既吴敬琏先生和张五常先生,当然也捎带过汪丁丁先生。这三个人我都一直想与之叫阵,但我需要养家糊口,学以致用既是我的学术路线,更是我养生之术。同时,也希望经过若干年考验,以证明我是否伪证。
  与吴敬琏先生相关的议论见于媒体是2000年初的《南方周末》等报刊,从新经济开始到“制度重于技术”与“技术重于制度”,还有一个吴先生的“向供给派倾斜”我颇不以为然,拟了个“向需求倾斜”,这几个观点,我是有强有力的体系基础的,吴先生不敢或不屑对话,自有其门生出了几个《制度重于技术》的书籍,反复强调其正统,但更反证了另一个我之们们的“技术重于制度” 的存在;议论张五常先生和汪丁丁先生的见于《经济学消息报》几期。现手头这篇小文暂时不议论。

  我为什么说无良,则是感觉吴先生与六七年前相比,当时的不良现在有过之不及。不良与无良一字之别,但不良为偶尔失察,无良则无药可救。我一向以善度人,写点与吴先生相关的文字,一是不希望人们议论我是拿名人抬高自己,尽管这样也没错;二是一旦写出点不恰当的语句会感到内心不安,总力求理论委婉。小人物为文心惊胆战,特别是看见吴先生那一头招牌的白发,就一再对下笔的自己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再厚道。

  有不少的国内外的学者问起,吴敬琏名声那么大,他有什么著名的著作?我们很想看看。作为对中国现经济学界关注甚少的我来说,如果按照吴的几乎妇孺皆知的明星声名我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我为此不知一次地查读几行,最后我的回答是:其学术上毫无建树,但影响无孔不入。
  以前我是就观点而论观点,现在要研究一个人,善意猜度总是不胜唏嘘,一是吴先生这样的上了岁数的所谓闻人,现在应该是玩原理、玩方法论的时候了,但吴没有这样的学术积累,一会儿伪愤青一把,一会儿指点江山一会,可惜越来越到不了点子上了。仅从这点上,吴敬琏先生就远不如张五常先生了。尽管我对张自称了解中国现实多少多有置疑之处,但张至少敢说让对其不服者拿东西见高低。吴敬琏先生就没这个胆量。

  最近吴敬琏先生说了很多常识错误的话,自有比我经济学常识丰富的人去前后看不起吴,只不过是时间长短关系,不会太长的历史会将吴的本相呈现出来。

  我现就吴先生为代表的一个阶层以及某种必然性说几句,说完了之后就不再提。


中国特殊体制注定没有经济学家,更无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
  
  就吴敬琏先生而言,知道其人者,首先是从其供职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个单位知道,国务院是什么机构?沾其边者想不让人说你是专家都不成,其权威性自不待言。至于其真实状况,一是首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务院事业单位,是按照国家行政体制靠政府俸禄吃饭的,标准意义上应该称之为经济工作者,是政府干部序列的,是为政府工作并为政府说话的。因此,如果说吴是称职的经济工作者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如果自己说自己是经济学家就要拿自己的东西说话了,把给政府提供的什么建议揉巴揉巴当成自己的学术成果,只能蒙蔽一时,总是经不起考验的。
  出于新闻世家且熟悉媒体作用的吴先生非常懂得利用媒体为自己贴金,从最早的吴“市场”(其实第一次或者第一批提出市场经济意旨的有卓炯等先生),到近年的屡屡获不同的奖项,其声名如日中天已接近登峰造极了。但吴先生仍然不满足,总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想办法弄出点水响来,让所有的人关注他。中国经济界差不多现在就数他话最多了,惟恐别人不知道他懂得最多。其实比吴懂得多的人大有人在,且不说山野乡间,就吴供职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等等国家行政研究单位,比吴懂得的人几乎比比皆是,甚至前些人声名大噪的经济研究人,但这些不是没有吴懂得出名之道,就是已经感到自己需要潜心修学了,至少知道要忠于自己了。
  无论是从之前,或者最近,吴敬琏先生的闻人说法,只能说明如下几点:
  一、一个出门有车、住在大屋子而且不止一处的人,才敢说什么城市拆迁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是不合理的,如果吴本身就住在政府拆迁的危房里,他肯定不会说这样的话。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无非但不了解中国现实,而且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中国市场。所以,不良已经成为无良。因为吴已经不属于老百姓的阶层,属于特权和既得利益者阶级。
  二、关于春运限制票价上涨违反市场规律之说,更是暴露出对中国市场经济的无知,吴的市场规律以及市场认知,是随着自身的日趋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随行就市的,他不会去挤公交车或者火车。其中吴如何无知于市场经济,自有别人凡鞭必中,这里就不一一再议了。其亦属于不良成为无良不为过了。 
  无良者,无良心、无良知,为了哗众取宠不惜胡说八道也。



目前所谓经济学家发挥了非常恶劣的作用和影响
  
  即使如吴敬琏先生这样的所谓经济学家,如果作为经济学界,在专业领域,发挥了非常不好甚至恶劣的影响。可以说,目前学界种种恶习,无一不与其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这些恶习与这一领域的名人榜样示范是有呼应关系的。也可以说,吴们的品质就是整个中国经济学界的质量,反观亦是。
  粗浅总结,即欺世盗名——沽名钓誉——妄名毁誉这一循环。第一步,利用自身诸如博导、教授等便利,巧取豪夺学生成果,自己加点花絮,利用名气、职务等威权去欺众获得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声名;第二步,给自己的声名估价,再获取更多更具有影响力的名誉,包括社会地位等;第三步,当众人皆知、社会地位及本行业霸权形成后,就越来越不能给自己一个理性的估价了,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什么地方热,就把什么地方火中取栗一把,几乎已经找不出自己不懂得的知识了。
  作为中国政策风险领域的研究者,本人对影响国家决策的经济工作者如吴敬琏先生们是非常过敏的,正因为有这样的不良和无良的言行,才使决策者妄下断语,现在一系列政策失误,造成政策资源浪费的同时,损害的也恰是政府行政德行。
  所以,如果吴敬琏先生等认为自己是经济学家的话,不妨自己当一回民工,去排排队买买车票;或者在拆迁房屋里住上一年半载。当然,中国的经济学家比如吴敬琏先生都多多少少在社会底层有过一段经历,但那已经是不同的年代,而且那时候也没反省出什么有价值的专业原理来。而如今这个时代,吴先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或者真正发挥经济学家的专业本领,通过具体实践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恰当应该我没问题的。
  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一是吴敬琏先生可以以自己年事以高,不利于出行为托词;二是有很多比这种小事更重要的国家大事等着自己去考虑,这样会浪费自己的资源价值,更何况这种小事既危险又捞不到外快;三也是最后一点:吴敬琏先生恐怕也不具备从事这些小事研究的能力。

  写了这个小文,自己也有“不良”之嫌了。幸好此“不良”加引号而且对的是无良,可减轻不厚道的内疚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