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衰败:历史上的今天(7月24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42:32

历史上7月24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时段:1802~1996

 

更新时间:2012-7-24 

  大仲马

1802724,大仲马诞生。大仲马是法国文学巨匠,他一生共写下《三个火枪手》和《基度山伯爵》等300多部著作。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724,车尔尼雪夫斯基诞生。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作家。列宁在评价他时曾称他是“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先驱”。著有长篇小说《怎么办》等。 

 

武汉保卫战态势图

1938724,武汉保卫战拉开帷幕。沿长江西进的日本第十一军,分兵两路,南北呼应,夹江而上,于724,向九江进犯,守军奋起抗击,揭开了武汉保卫战的帷幕。

1886724,中英签订《缅甸条款》,清政府被迫承认英国占领缅甸。 

 

芥川龙之介

1927727,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去世,年仅35岁。他的代表作有《筱竹丛中》《罗生门》《鼻子》等,以风格隽永、技巧精湛著称。其中192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进行了尖锐的嘲讽。 

 

邹韬奋

1944724,中国著名政论家、出版家、新闻记者邹韬奋在上海病逝,享年50岁。他曾主编《生活》周刊,创办生活书店和《新生》《大众生活》等报刊,出版《抗战》《抗战画报》《全民抗战》等刊物,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宣传抗战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著有《患难余生记》《萍踪忆语》等。根据邹韬奋遗嘱的请求,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5年何其芳朗诵自己的作品

1977724,中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何其芳1938年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文艺论文集《文学艺术的春天》《论〈红楼梦〉》等。  

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

198272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致函蒋经国,希望“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

1985724,中国科学院决定设立青年科学基金,每年资助35岁以下的有创新和开拓能力的科技人员。

1996724,中国国内第一家全国性的寿险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开始正式营业。(以新华网李晓建资料为基础整理编辑)

附录1:

法国作家大仲马

 大仲马,法国作家。1802724生于巴黎附近的维莱科特雷县城。其父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继承父志,曾参加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的战斗。主要靠自学成才,1829年以浪漫主义历史剧《亨利第三及其宫廷》一举成名。话剧以16世纪宗教战争为背影,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阴谋倾轧,借以影射复辟王朝的现实,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获极大成功,给伪古典主义戏剧一次猛烈的冲击。继而上演的《克里斯蒂娜》(1830)和《安东尼》(1831)等剧作,皆轰动一时。到30年代中期,他转而侧重历史小说的创作。《三个火枪手》(1844年,一译《三剑客》)故事曲折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1844~1845)为大仲马带来更高的声誉。此后,大仲马又写了数以百计的小说作品,较著名的有《三个火枪手》的续篇《二十年后》(1845)和《布拉日罗纳子爵》(1848~1850)、《玛尔戈王后》(1845)、《约瑟夫.巴尔萨莫》(1846)及其续篇《王后的项链》(1849)、《昂日·皮图》(1851)、《沙尔尼伯爵夫人》(1852)等。大仲马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他人[最主要的合作者是奥古斯特·马凯(1813~1888)]合写的。大仲马1870年逝世。(人民网)

附录2: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学批评家、美学家、作家。1828724日生于萨拉托夫地牧师家庭,1846年在萨拉托夫正教中学肄业后,进入彼得堡大学语文历史系。1848年结识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成员,开始阅读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1850年大学毕业后,返回萨拉托夫,在中学教语文,因传播先进思想,不久便被迫离校。1853年迁居彼得堡,开始为《祖国纪事》和《现代人》杂志撰稿,同时着手写作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1855年学位论文获得通过;同年冬开始发表《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研究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1856年主持《现代人》工作,并在该刊上发表了论述莱辛、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谢德林和屠格涅夫等许多文章。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对俄国美学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完成了不少哲学、经济方面的重要论著,如《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资本与劳动》等。他和杜勃罗留波夫一起领导的《现代人》杂志由于进行革命宣传,于1862年被勒令停刊8个月。接着他本人也被投入彼得保罗要塞,关押了两年。在狱中完成长篇小说《怎么办?》(1863)。1864年沙皇政府将他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在七年期满后,又遭延长。在这期间,他以坚强的毅力写了一些论文和作品,但只有长篇小说《序幕》秘密传到国外,得以保存下来。直到1889年才被准许返回萨拉托夫。同年逝世。列宁在评价车尔尼雪夫期基时曾称他是“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先驱”,此外还说他是“唯一真正伟大的俄国著作家”。(人民网)

附录3:

中英签订《缅甸条款》

 1886724,中英签订《缅甸条款》,清政府被迫承认英国占领缅甸。

中法战争后,英国为了与法国在中国西南的势力相抗衡,于188511月借口缅王罚款英木商公司案,出兵俘虏缅王锡保,次年元旦照会清政府,宣布上缅甸并入属印度。刚签订《中法新约》不久的清政府自然不敢加以反对。724日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英国前署驻华公使欧格纳在北京签订中英会议缅甸条款。共五款。主要内容:一、英国允许缅甸每届十年循例向清王朝进呈方物一次;二、清政府承认英国在缅甸取得的主权;三、中英两国应派员勘定中缅边界以及另立边界通商事务专章;四、英同意暂缓派员由印入藏,但原则上规定了藏印边界通商。然而事实上英国并没有放弃对西藏的侵略,18883月就发动了武装侵藏战争。

附录4: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大正时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说巨擘,也是当时新思潮文学流派的柱石。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着有小说、随笔、评论、游记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150余篇。其短篇小说多反映20世纪初日本小资产阶级的现实生活与苦闷心情,立意深远,情节新奇甚至诡异,文笔雅丽,他的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在创作风格上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有现实主义倾向,被称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鬼才。他的代表作《罗生门》、《竹林中》现已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1927年服毒自杀,享年35岁。为表彰他对日本文学的贡献,日本设立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文学新人奖“芥川赏”,该奖现已和“直木赏”一起成为日本最重要文学奖。

世界短篇经典《罗生门》

《罗生门》原来的出典是在平安朝的故事集《今昔物语》里。《今昔物语》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以前称《宇治大纳言物语》,相传编者为源隆国,共三十一卷。包括故事一千余则,分为“佛法、世俗、恶行、杂事”等部,以富于教训意味的佛教评话为多。

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

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著 楼适夷译

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

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馑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京城里的情况如此,像修理罗生门那样的事,当然也无人来管了。在这种荒凉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强盗来乘机作窝。甚至最后变成了一种习惯,把无主的尸体,扔到门里来了。所以一到夕阳西下,气象阴森,谁也不上这里来了。

倒是不知从哪里,飞来了许多乌鸦。白昼,这些乌鸦成群地在高高的门楼顶空飞翔啼叫,特别到夕阳通红时,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当然,它们是到门楼上来啄死人肉的——今天因为时间已晚,一只也见不到,但在倒塌了砖石缝里长着长草的台阶上,还可以看到点点白色的鸟粪。这家将穿着洗旧了的宝蓝袄,一屁股坐在共有七级的最高一层的台阶上,手护着右颊上一个大肿疮,茫然地等雨停下来。

说是这家将在避雨,可是雨停之后,他也想不出要上哪里去。照说应当回主人家去,可是主人在四五天前已把他辞退了。上边提到,当时京城市面正是一片萧条,现在这家将被多年老主人辞退出来,也不外是这萧条的一个小小的余波。所以家将的避雨,说正确一点,便是“被雨淋湿的家将,正在无路可走”。而且今天的天气也影响了这位平安朝家将的忧郁的心情。从申末下起的雨,到酉时还没停下来。家将一边不断地在想明天的日子怎样过--也就是从无办法中求办法,一边耳朵里似听非听的听着朱雀大路上的雨声。

而包围着罗生门从远处飒飒地打过来,黄昏渐渐压到头顶,抬头望望门楼顶上斜出的飞檐上正挑起一朵沉重的暗云。

要从无办法中找办法,便只好不择手段。要择手段便只有饿死在街头的垃圾堆里,然后像狗一样,被人拖到这门上扔掉。倘若不择手段哩--家将反复想了多次,最后便跑到这儿来了。可是这“倘若”,想来想去结果还是一个“倘若”。原来家将既决定不择手段,又加上了一个“倘若”,对于以后要去干的“走当强盗的路”,当然是提不起积极肯定的勇气了。

家将打了一个大喷嚏,又大模大样地站起来,夜间的京城已冷得需要烤火了,风同夜暗毫不客气地吹进门柱间。蹲在朱漆圆柱上的蟋蟀已经不见了。

家将缩着脖子,耸起里面衬黄小衫的宝蓝袄子的肩头,向门内四处张望,如有一个地方,既可以避风雨,又可以不给人看到能安安静静睡觉,就想在这儿过夜了。

这时候,他发现了通门楼的宽大的、也漆朱漆的楼梯。楼上即使有人,也不过是些死人。他便留意着腰间的刀,别让脱出鞘来,举起穿草鞋的脚,跨上楼梯最下面的一级。

过了一会,在罗生门门楼宽广的楼梯中段,便有一个人,像猫儿似的缩着身体,憋着呼吸在窥探上面的光景。楼上漏下火光,隐约照见这人的右脸,短胡子中长着一个红肿化脓的面疤。当初,他估量这上头只有死人,可是上了几级楼梯,看见还有人点着火。这火光又这儿那儿地在移动,模糊的黄色的火光,在屋顶挂满蛛网的天花板下摇晃。他心里明白,在这儿点着火的,决不是一个寻常的人。

家将壁虎似的忍着脚声,好不容易才爬到这险陡的楼梯上最高的一级,尽量伏倒身体,伸长脖子,小心翼翼地向楼房望去。

果然,正如传闻所说,楼里胡乱扔着几具尸体。火光照到的地方挺小,看不出到底有多少具。能见到的,有光腚的,也有穿着衣服的,当然,有男也有女。这些尸体全不像曾经活过的人,而像泥塑的,张着嘴,摊开骼臂,横七竖八躺在楼板上。只有肩膀胸口略高的部分,照在朦胧的火光里;低的部分,黑漆漆地看不分明,只是哑巴似的沉默着。

一股腐烂的尸臭,家将连忙掩住鼻子,可是一刹间,他忘记掩鼻子了,有一种强烈的感情,夺去了他的嗅觉。

这时家将发现尸首堆里蹲着一个人,是穿棕色衣服、又矮又瘦像只猴子似的老婆子。这老婆子右手擎着一片点燃的松明,正在窥探一具尸体的脸,那尸体头发秀长,量情是一个女人。

家将带着六分恐怖四分好奇的心理,一阵激动,连呼吸也忘了。照旧记的作者的说法,就是“毛骨悚然”了。老婆子把松明插在楼板上,两手在那尸体的脑袋上,跟母猴替小猴捉虱子一般,一根一根地拔着头发,头发似乎也随手拔下来了。

看着头发一根根拔下来,家将的恐怖也一点点消失了,同时对这老婆子的怒气,却一点点升上来了——不,对这老婆子,也许有语病,应该说是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了。此时如有人向这家将重提刚才他在门下想的是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那个问题,大概他将毫不犹豫地选择饿死。他的恶恶之心,正如老婆子插在楼板上的松明,烘烘地冒出火来。

他当然还不明白老婆子为什么要拔死人头发,不能公平判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他觉得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单单这一点,已是不可饶恕的罪恶。当然他已忘记刚才自己还打算当强盗呢。

于是,家将两腿一蹬,一个箭步跳上了楼板,一手抓住刀柄,大步走到老婆子跟前。不消说,老婆子大吃一惊,并像弹弓似的跳了起来。

“吠,哪里走!”

家将挡住了在尸体中跌跌撞撞地跑着、慌忙逃走的老婆子,大声吆喝。老婆子还想把他推开,赶快逃跑,家将不让她逃,一把拉了回来,俩人便在尸堆里扭结起来。胜败当然早已注定,家将终于揪住老婆子的骼臂,把她按倒在地。那骼臂瘦嶙嶙地皮包骨头,同鸡脚骨一样。

“你在干么,老实说,不说就宰了你!”

家将摔开老婆子,拔刀出鞘,举起来晃了一晃。可是老婆子不做声,两手发着抖,气喘吁吁地耸动着双肩,睁圆大眼,眼珠子几乎从眼眶里蹦出来,像哑巴似的顽固地沉默着。家将意识到老婆子的死活已全操在自己手上,刚才火似的怒气,便渐渐冷却了,只想搞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便低头看着老婆子放缓了口气说:

“我不是巡捕厅的差人,是经过这门下的行路人,不会拿绳子捆你的。只消告诉我,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在门楼上,到底干什么?”

于是,老婆子眼睛睁得更大,用眼眶红烂的肉食鸟一般矍铄的眼光盯住家将的脸,然后把发皱的同鼻子挤在一起的嘴,像吃食似的动着,牵动了细脖子的喉尖,从喉头发出乌鸦似的嗓音,一边喘气,一边传到家将的耳朵里。

“拔了这头发,拔了这头发,是做假发的。”

一听老婆子的回答,竟是意外的平凡,一阵失望,刚才那怒气又同冷酷的轻蔑一起兜上了心头。老婆子看出他的神气,一手还捏着一把刚拔下的死人头发,又像蛤螟似的动着嘴巴,作了这样的说明。

“拔死人头发,是不对,不过这儿这些死人,活着时也都是干这类营生的。这位我拔了她头发的女人,活着时就是把蛇肉切成一段段,晒干了当干鱼到兵营去卖的。要不是害瘟病死了,这会还在卖呢。她卖的干鱼味道很鲜,兵营的人买去做菜还缺少不得呢。她干那营生也不坏,要不干就得饿死,反正是没有法干嘛。你当我干这坏事,我不干就得饿死,也是没有法子呀!我跟她一样都没法子,大概她也会原谅我的。”

老婆子大致讲了这些话。

家将把刀插进鞘里,左手按着刀柄,冷淡地听着,右手又去摸摸脸上的肿疮,听着听着,他的勇气就鼓起来了。这是他刚在门下所缺乏的勇气,而且同刚上楼来逮老婆子的是另外的一种勇气。他不但不再为着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问题烦恼,现在他已把饿死的念头完全逐到意识之外去了。

“确实是这样吗?”

老婆子的话刚说完,他讥笑地说了一声,便下定了决心,立刻跨前一步,右手离开肿疱,抓住老婆子的大襟,狠狠地说:

“那么,我剥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我不这样,我也得饿死嘛。”

家将一下子把老婆子剥光,把缠住他大腿的老婆子一脚踢到尸体上,只跨了五大步便到了楼梯口,腋下夹着剥下的棕色衣服,一溜烟走下楼梯,消失在夜暗中了。

没多一会儿,死去似的老婆子从尸堆里爬起光赤的身子,嘴里哼哼哈哈地、借着还在燃烧的松明的光,爬到楼梯口,然后披散着短短的白发,向门下张望。外边是一片沉沉的黑夜。

谁也不知这家将到哪里去了。(一九一五年九月)

附录4:

武汉保卫战 

 

中国军队沿江防守 

 

武汉高炮部队在侦察空袭的日机 

  

7月4日,蒋介石主持最高军事会议

193874,日本大本营发布命令,变更华中派遣军及第二军战斗序列,编组新的第十一军。华中派遣军辖第二军、第十一军及第三、第九、第十八、第一一六师团和第三飞行团。派遣军司令官为田俊六大将,第二军司令官为谂彦王中将,第十一军司令官为冈村宁次中将。至此,日军进攻武汉的作战态势业已完备。

5日,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公平中佐带回大本营关于武汉作战要点:(1)作战目标主要是攻占要地;(2)主攻部队为第十一军;(3)主攻方向为长江沿岸;(4)作战日期为9月上旬;(5)航空兵团(德川兵团)主力归华中派遣军指挥;(6)武汉作战结束后进行广东作战。

为了保卫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扩编为九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辖第一、第二兵团,共27个军,防守鄱阳湖以西、江西、湖南两省及鄂南地区,担任长江南岸的作战;李宗仁第五战区辖第三、第四兵团,共23个军,防守皖西、皖北、豫北、鄂北地区,担任长江以北的作战。以上共133个师又13个团,其中约有80个精锐师。

沿长江西进的日本第十一军,分兵两路,南北呼应,夹江而上,于724日,向九江进犯,守军奋起抗击,揭开了武汉保卫战的帷幕。

三种视野还原“武汉保卫战”

王孝武 

70年前的今天,大武汉在殊死抵抗了日寇4个半月的围攻之后,宣告陷落。

这是一场牵动了全中国人民,影响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局,付出了数十万人类生命的大会战。

70年后的今天,昔日的战场早已恢复宁静,只有盘旋在武汉上空的防空警报,尖利地警醒世人:勿忘市耻,追求和平。

保卫大武汉,是武汉这座有着3500年光荣历史的城市,最悲壮的一页。这场战争中凝聚的“武汉精神”,也已穿透时空,升华成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武汉保卫战

1938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

参加武汉保卫战的中国军队总计14个集团军、47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00万人。日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共9个师,约25万余人,作战舰艇约120艘,飞机约300架。

为保存军力以利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军委会于1024下令放弃武汉。1025,日军波田支队占领葛店。27日,日军攻占武汉三镇,武汉保卫战宣告结束。

空战:云层炸得发抖

1938年的武汉,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叫嚣3个月灭亡中国的日军,在侵占南京之后,将矛头对准当时事实上的中国首都武汉。

“国民政府虽然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是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张良皋说,日军侵犯武汉的战争,首先是在天空中开始的。这一年,张良皋15岁。正在汉阳读初中的他,亲眼见证了日军空袭武汉的一幕幕。

“第一次空袭是218日,目标应该包括在汉阳的兵工厂,但可能是投弹不准,投到了民宅,炸死了很多平民。”张良皋告诉记者,他家在汉阳西门外,日本人的炸弹丢得很突然,墙上的灰、屋檐上的瓦都“嗤嗤啦啦”往下掉,看得人心惊胆战。

由于太危险,第一次空袭张良皋没有亲眼目睹,而发生在429日的第二次空袭,张良皋不但亲眼所见,而且还亲眼见证了中国空军击落一架日本军机。

“那天我们正在操场上,防空警报拉响了。老师招呼大家进防空洞,但没有一个人进,大家都要看打空战,数数有多少架飞机。”张良皋说,日本有几十架飞机,我们也有几十架飞机,从王家墩机场起飞应战,远望去,飞机就像从龟山起来的。

第一次空战,日军共有11架飞机被击落。第二次,他们更加疯狂。“日军飞机投弹炸得云层发抖,我们这边的高射炮密集地打到空中,冒着白烟,看上去像一朵朵的小白花。”张良皋说,他亲眼看到一架被击落的日机冒着白烟,“头朝下、尾巴朝上”盘旋着栽到了龟山附近。

此后的53183,武汉还曾发生了两次空战。“四次大空战,中国空军创下了击落敌机58架的辉煌战绩,国外舆论曾盛赞中国最出色的部队是空军。”武汉史学家涂文学用准确的史料和数据,讲述了中国空军的英勇和顽强。

在美国汉学家麦金农看来,日本军队在现代运输、火力装备和无线电通讯设备均占优的情况下,也没能通过空战摧毁武汉,足可见中国同仇敌忾、全民抗战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陆战:用血肉筑起防线

一寸山河一寸血。比空战更激烈的地面战斗,是1938夏初开始的。

5月下旬,日本大本营下达了进攻安庆、向武汉推进的作战命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6月中旬制定了行动计划,以武汉为中心,以河南、安徽、湖南、江西为广阔外围的“武汉保卫战”,6月中旬正式爆发。“612,经过近10天苦战,日军攻陷安庆;626,马当要塞陷落;75,日军攻占湖口;在长江北岸,日军第六团集中兵力进攻潜山、太湖、宿松、黄梅一线,82,日军出动20架轰炸机轰炸黄梅达11次,黄梅县城一夜之间沦为废墟……”说起这些战役,涂文学语带悲怆。“在田家镇要塞的战斗中,日军波田支队与南岸第九师团开始向阵地发起进攻。守军李延年第二军及要塞部队与日军血战近半月,白刃格斗10多次……日军后来以78架飞机、100余门大炮对田家镇中心阵地狂轰滥炸,阵地工事全部被摧毁。中国守军龙子育团死守不退,全部殉国……”涂文学介绍。“由于久攻不下,日军在战斗中使用了毒气。”麦金农说:“占领九江后,他们对留下的平民与士兵残酷无情,重演了一场小规模的‘南京大屠杀’,企图让长江上游的中国军民感到恐惧而丧失抵抗力。”但日本人显然失算了,在接下来的瑞昌战役中,中国军民顽强抵抗,战斗持续了一个月之久,反复拉锯,日军每推进一公里都要付出惨痛代价。

张良皋也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细节。为了抵抗日军,中国的军人们在武器全部用光之后,甚至把海军舰船上的武器也拆下来,和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中国军队尽管最终未能保卫住大武汉,但却以100多万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又一道防线,有力阻止了日军南下和西进的战略步伐。武汉人结结实实地体验了一次‘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慷慨和悲壮!”张良皋说。

力量:英雄的“武汉精神”

“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爆裂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

这是当年曾唱遍大江南北,由沙旅、尔冬作词,郑律成作曲的《保卫大武汉》。

“在长江流域的一系列战斗中,中国方面死伤的军民高达50万(史料记载,武汉保卫战中国军队死伤为25.6万人。记者注)。大战期间,食品短缺、疫病流行,士兵们能够得到的医疗护理十分匮乏,很多参战士兵都是离乡千里。尽管如此,武汉保卫战期间,却很少出现士兵逃跑事件。”说到这里,美国人麦金农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看来,士兵们的这种表现,是当年“武汉精神”的内涵之一。

“国共两党都充分认识到保卫大武汉的重要性。蒋介石表示,一切奋斗要以保卫武汉为中心,以达到中部会战胜利为目的。毛泽东紧急呼吁动员军力人力物力财力来保卫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大武汉。国共两党及社会各界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进行‘保卫大武汉’广泛的民众动员。”涂文学说,在面对外来侵略的时候,中华民族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这也是当年“武汉精神”的内涵,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军队不含糊,国共两党不含糊,老百姓也不含糊。当时汉口掀起了为抗日救亡捐款的高潮,当时报纸上登载,一位武汉老太太扯下金耳环就捐了;一位北平来的流亡老汉,一连捐了3次款;就连江汉关前的一个乞丐,连褂子也没得穿的,也捐出了自己仅有的一点钱……”张良皋说,老百姓们共赴国难的气概,也映射着那个英雄时代英雄的“武汉精神”。

影响:让世界看到希望

武汉保卫战历时4个半月,被认为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会战。事实上,日军对武汉的围攻从1月份就逐步展开,2月份就发起空战。“在193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武汉人乃至全中国人民都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中,然而10个月后的情形却大不一样了。”麦金农说,中国付出的牺牲和所遭受的破坏都是巨大的,但日本人遭受的打击更大,他们被迫拉长战线,更重要的是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失败了。“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胜利的希望。战争正按照中国人的想象,转入相持阶段,局势开始对中国有利。”麦金农说,南京失守后,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国不行了,要成为日本人的殖民地,但武汉保卫战改变了全世界的看法。武汉保卫战所展示的“武汉精神”,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同情。

1938105,张良皋正随同7000多名学生和知识分子登上去宜昌的轮船,往恩施转移。“前线仍在坚强抵抗,后方已经组织群众撤离。”张良皋说,当时大家都知道,虽然武汉就要失守,但这只是一种战略上的撤退,只要保存力量持久作战,中国一定能战胜日本。“虽然武汉沦陷了,但中国迎来了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虽然这个阶段异常艰苦,但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中国倾斜。”涂文学说,武汉保卫战是一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日大决战,它成功地牵制了日军,破灭了日军灭亡中国的美梦,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汉人结结实实地体验了一次‘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慷慨和悲壮。”——张良皋 

张良皋

(85岁,武汉保卫战亲历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建筑学家、历史学家。)

“武汉保卫战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胜利的希望。”——麦金农 

麦金农

(67岁,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汉学家,曾出版专著《武汉:1938》。)

“虽然武汉沦陷了,但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中国倾斜。”——涂文学  

 

涂文学

(50岁,江汉大学副校长,教授。历任武汉市社科院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武汉市档案局副局长。)(楚天都市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的武汉保卫战

姚德超

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是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开展的。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两党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战略上的胜利,将日本侵略者拖入了持久战的泥潭。此战堪称“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共御外侮”的典范。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对抗了近十年的国共两党开始重启谈判大门,共商抗日救国大计。19379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文件。923日,蒋介石又在庐山公开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正式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由此宣告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共关系为之一新。经与国民党协商,中国共产党相继在全国许多城市建立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办事处,并向当时国民党统治中心武汉派驻了中共中央代表团,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喉舌刊物《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也相继在汉口创刊,有国共两党及其他许多民主人士共同参加的带有一定民主色彩的国民参政会也在汉口隆重召开。国共两党就是在这样亲密团结的气氛中投入到了保卫大武汉的洪流中。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缘,位于长江与汉水之间,扼平汉、粤汉两条铁路的衔接点,也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7年底,在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及军事统率部仍在武汉,这就使武汉成为当时全国实际上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成为敌我必争之地。

其时,日本大本营陆军部认为,只要占领武汉,控制中原,就可以完全掌控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占武汉,消灭国民党军队,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为达此战略目的,日军在占领徐州后,迅速集结了14个师团、一百四十余艘海军舰艇以及五百余架飞机总计35万余人的开战以来最强大的兵力,妄图沿长江、淮河西进,攻取武汉。

面对强敌咄咄逼人的气势,国民政府下定了“以全力保卫大武汉”的决心,同时在军事上作了针锋相对的部署,倾注了最强大的兵力。蒋介石亲任武汉会战总指挥,他根据武汉外围大别山区的有利地形,确定了“保卫武汉但不战于武汉”的战略部署,以第五战区下辖的孙连仲、李品仙两个兵团守淮南、淮北直到长江北岸,以第九战区下辖的薛岳、张发奎两个兵团守武汉城区城郊、长江南岸及江防。投入总兵力共49个军110余万人,保卫武汉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中共方面对保卫武汉的会战,也是予以坚决支持和积极配合、协助。国共合作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大型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创刊不久即在全国舆论界吹响了“保卫大武汉”的号角。1938111新华日报发表了《怎样保卫大武汉》的社论,而此时长江下游的抗日前线还处在安徽芜湖一带,北边的日军则远在徐州及郑州以北,两地距武汉都有一千多华里。社论对日寇进攻我国的第二期作战计划作了周详的分析,针锋相对地提出保卫武汉必须着眼于击破日寇整个第二期作战计划及其准备步骤,进而对怎样击破日寇作战计划和准备步骤提出了很具体的方案,可谓未雨绸缪。325,中共中央即致电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动员全国武力、人力、财力、物力为保卫西北保卫武汉而战”。武汉会战开始后,中共代表团又在615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我们对于保卫武汉与第三期抗战问题的意见》,对武汉会战的政治、军事战略、经济和文化工作的保障等,提出了详尽、具体的方案。即在政治方面,应建立有各党各界各派参加的“保卫武汉总动员委员会”;在军事方面,战略方针应是“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617,中共代表团对保卫武汉的军事战略作了更为具体的阐述,提出:保卫大武汉应是当时的“战略中心”,其“战略总方针”是“将正规军主力组成许多野战兵团,依托有利地势,开展大规模山地战,同时加强长江防务”;其次,要“抽一部正规军深入敌后,发展敌后游击战争,把敌后变成前线”。这些军事战略意见在会战中部分被蒋介石所重视、采纳。9月底,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大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谈到武汉会战的军事战略:“保卫武汉斗争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消耗敌人,又一方面在于争取时间便于我全国工作之进步,而不是死守据点……避免战略决战而力争有利条件下的战役与战斗决战,应是持久战战略方针之一。于必要时机与一定条件下放弃某些无可再守的城市,不但是被迫的不得已的,而且是诱敌深入、分散、消耗与疲惫敌人的积极的政策。”武汉会战的最后结局以及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完全印证了毛泽东深邃的战略眼光。由于当时武汉战局吃紧,不等大会开完,毛泽东即指示周恩来返回武汉,并委托周恩来转交给蒋介石一封亲笔信,表达了我党抗战必胜的信念以及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在武汉保卫战期间,《新华日报》还陆续发表了《总动员保卫武汉》、《加紧动员工人保卫大武汉》、《保卫大武汉的青年》、《文化界保卫动员大武汉》、《紧急动员湖北农民保卫武汉》等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为保卫武汉出谋划策。

此外,中共代表团还通过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卫大武汉的群众运动,震动了龟山蛇山,震动了长江两岸,有力地配合了前线战事。1937年底,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党恢复了久负盛名的北伐战争时期设立的政治部,并决定邀请中国共产党人及民主党派人士参加,使其成为一个国共合作的机关。政治部主任由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陈诚兼任,共产党人周恩来和第三党负责人黄琪翔出任副主任。在蒋介石的默许下,陈诚不但三次致电并亲自登门拜请郭沫若出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还在人事安排、制定计划、调拨经费等方面为郭沫若大开绿灯。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迈进了多年以来戒备森严的国民党政治部门,从隐秘的地下昂首步入政治前台。正是在国共密切合作的大背景下,第三厅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在武汉中山公园体育场举行了广场歌咏大会;在巍峨的黄鹤楼两旁举办了有声有色的抗日宣传画展;发动了大规模的给前线官兵写慰问信活动。这其中声势最为浩大、最感人至深的无疑是发生在武汉阅马场的百万人大献金活动。193777是全面抗战一周年纪念日,第三厅根据周恩来和郭沫若的提议,在阅马场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献金活动。在第三厅的广泛宣传鼓动和周密组织下,献金活动盛况空前,场面感人。活动原定三天,后因献金者十分踊跃不得不延长两天。从7日到11日,各献金台前人山人海,被挤得水泄不通。献金者包括工人、农民、职员、船民、小贩、人力车夫、难民等,甚至连乞丐教养所的乞丐也节食一天,捐献了省下来的伙食钱。5天中,献金者达百万人次,所献金额达100万元。第三厅为此还设立了两个专门组织,用这些捐款为前方将士购买了10大卡车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赶制了20万套单衣、40万套棉衣,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战场,也使对此次献金活动顺利开展抱有怀疑态度的政治部主任陈诚心悦诚服,不禁对第三厅在发动群众方面的高超水平大加赞赏。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号召下,具有一定民主色彩的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于193876在汉口两仪街上海大戏院召开,到会的参政员除国共两党代表外,还有杜重远、史良、张君励、黄炎培、章伯钧、罗隆基、梁实秋等各民主党派和社会知名人士。全体代表共聚一堂,共商抗战大计,并在会议结束之日一致通过了《大会宣言》,向海内外庄严宣布:“中华民族必以坚强不屈之意志,动员其一切物力、人力,为自卫,为人道,与此穷凶极恶之侵略者长期抗战,以达到最后胜利之日为止。”大会要求全国军民“一切的奋斗,要以巩固武汉为中心,以达成中部会战胜利为目标”。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广大军民全力保卫大武汉,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

武汉保卫战就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进行的,期间两党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国民党积极抗日,在前线投入空前的兵力奋勇杀敌;共产党则在后方为战事出谋划策,发挥自身的宣传优势,为前线战事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两党精诚团结的同时,还加强了与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各界人士的合作,率领全国军民共同奏响了激昂的抗日乐章。虽然武汉最终于19381025失守,但国民党军队在富金山、万家岭等局部战场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英勇的中国空军更是取得了击落敌机数十架,击沉敌舰12艘之多的辉煌战绩。这些胜利都极大地坚定了广大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前线军队近5个月的浴血奋战不仅重创了敌人,也使中国政府彻底粉碎了日本大本营速战速决的企图,在“以空间换取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的整体持久战略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从而拉开了中期相持抗战的序幕,对整个抗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辽宁党史研究室)

附录5:

邹韬奋在上海逝世

1944724,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在上海逝世,年49岁。

邹韬奋,江西余江人。早年参加职业教育指导运动。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在全国50多个城市设立分店。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回国,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并担任上海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1月与沈钧儒等同被国民党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主编《为国事呼吁》等刊物。724日,在上海病逝后,中共中央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和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33年邹韬奋夫妇与三个心爱的子女 

 

1937年在苏州看守所,邹韬奋乐观地读书、写作 

 

出狱后的邹韬奋等七人与战友杜重远会见爱国老人马相伯

附录6:

作家何其芳逝世

1977724,著名作家何其芳逝世于北京。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1912年生,四川万具人。诗人、文艺评论家。幼年上过私塾。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教书。1938年到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员、文学系主任。1942年至1947年间,先后两次于重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四川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社长等职。1947年曾任朱德的秘书。1948年至1953年,在马列学院任教。曾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党委委员、学部委员,《人民文学》、《文艺报》编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班主任,《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何其芳诗稿》;《画梦录》、《还乡杂记》、《星火集》、《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等。(人民网)

附录7:

廖承志致函蒋经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致信蒋经国先生

1982724,廖承志致信蒋经国。信中希望国共两党同捐前嫌,共创祖国统一大业。信中说,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伟业。台湾早日加紧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信中赞扬了国民党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光辉业绩,并指出国共两度合作对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信中说,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元气。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信中希望国民党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国共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信中最后表示,如果方便,愿意前往台湾探望。这封信是用电报发往台北的。26日至31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知名人士及港澳同胞、华侨纷纷召开座谈会,发表谈话,切盼蒋经国捐弃前嫌,依时顺势,择善而从,共图振兴中华之伟业。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在报纸上发表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

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台诸公,心中有数,亦毋庸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近读大作,有“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之语,不胜感慨系之。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吾弟近曾有言:“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诚哉斯言,盍不实践于统一大业!就国家民族而论,蒋氏两代对历史有所交代;就吾弟个人而言,可谓忠孝两全。

否则,吾弟身后事何以自了。尚望三思。

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纾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老夫人前请代为问安。方良、纬国及诸侄不一。

顺祝近祺!

廖承志

                                    198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