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瑕膏推荐:台湾大选:马英九执政大事记(图) 1800万人的选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10:52
经济:签ECFA 发消费 降税率
2009年首次发放消费券,台湾岛内民众每人可领3600元新台币。2010年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调降遗赠税率,最高税率由50%调降为单一税率10%。米酒改按料理酒课税,米酒价格由180元降为25元。营所税税率由25%调降为17%。[详细]
福利:涨工资 放宽贫困线
2008年实施国民年金保险,没有任何保险的个人每个月都可以领取一定金额的保险金额。2010年施行“客家基本法”。2011年修正社会救助法,放宽贫穷线及审核标准。取消军教免税。2011年施行“奢侈稅”。基本工资由17280元调至17880元,并于2012年1月调整至18780元。[详细]
政府:订公务员廉政规范
2008年设中央廉政委员会。2010年完成县市改制升格。2010年修订“公务员廉政伦理规范”,增订公务员因公需涉足不妥当场所或与其职务有利害关系者之互动规范。2011年审议“政党法”草案,惩处贿选规定适用于政党其他内部选举。2011年公布“法官法”,建立淘汰不适任法官等退场机制。[详细]
教育:5岁幼儿及高职免学费
2009年保障非自愿失学学生,推“就学安全网计划”。提供短期进用专业人才,实施“培育优质人力安定就业”。推“万马奔腾计划”,加强国际学术交流。2011年推动5岁幼儿免学费入学。保障弱势家庭学生,高职免学费、齐一公私立高中学费。2011年推5年500亿“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详细]
环保:推广低碳交通工具
2009年通过永续能源政策纲领。2010年推动节能减碳总计划。推广低碳运具,2008年至2010年补助及推广民众购买使用电动车共56902辆。推动全台湾“空气污染物涵容总量管理计划”,2010年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不良影响率近五成大幅改善,为历年来最佳,地区七大空品区均大幅提升。[详细]
建设:健全高速路网
2009年台北港深水码头及后线柜场启用。2011年高雄洲际货柜中心第一期计划正式营运。 推动桃园航空城。健全便捷高速路网。建构全岛自行车路网,截至99年底止,合计新建1,437公里。高速宽带覆盖85.15%、民众上网普及率达75.6%。 规划下世代行动通信(4G)频谱配置与释出。[详细]
两岸:7次陈江会 16项协议
举行七次陈江会,完成16项协议,1个共识及2个共同意见。2008年开放两岸直航定期航班,推动小三通正常化,开放办理人民币兑换业务。松绑海外企业来台上市,开放陆资投资国内股市。2009年开放陆资来台投资。2011年开放大陆客观光自由行,开放陆生来台及大陆学历认证法制作业。[详细]
对外:出境免签国达124个
出境免签及落地签由54个国家增至124个国家。全面性租税双边协议签署增为20国。2009年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2011年与日本签署“投资自由化、促进及保护合作协议”,与澳洲签署“投资促进协议”。重建台美互信,2009年美国将台湾自“301法案”之“一般观察名单”中除名。[详细]
http://news.qq.com/zt2012/2012tw/events.htm?pgv_ref=aio
1800万人的选票
首页
快讯图集视频集评论
策划
台湾1946-1986数据盘点马英九业绩
解读
候选人PK选情分析未来前瞻马政府大事记
第一期台湾人的选举生活
正如在一段竞选人的广告中所说“如果我们拒绝贪污和欺骗,如果我们在乎自己的未来,孩子的未来,台湾的未来。如果你相信这是一种价值,相信一种人民该尽所有努力,用尽全部的力量,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价值。我们必须去投出你的希望,捍卫你心中的价值,去投下神圣的一票。”
18,086,455,这是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选举人的数量。2012年1月14日,1808万台湾人,将站出来,投出他们最珍贵的一票。


图片为本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选票票样

图为本次台湾立法委员选举的分区立委选票票样

上图为本次立法委员选举的不区域政党选票,共有11个政党获得参选资格。
本次立委选举中,选民将拿到两张立委选票,一张是选当地的区域和原住民立委,一张是选政党推荐的不区域立委。 区域立委全部共分为73区,每区只当选一名(平地原住民选举区和山地原住民选举区分别有3席 )。不区域立委共34个名额,依各政党票获得的政党票比例分配。总计立法委员当选名额共113人。
2012年的台湾选举中,岛内选民将领到三张选票,分别是“总统”“副总统”选票、分区域立委选票和不分区立委政党选票。这些选票上的主要项目大体一致,即圈选区域、候选人或党派名称及图片区。这看似简单的选票,却处处可见不简单的细节。
统一的投票圈选章:设计成“卜”字样 象征权力来自人民
投票圈选章由选举委员会设计,设计成中央类似为“卜”字样,主要为防止选票折叠时因印泥未干而转印,圈选章接触面积较小,印泥比较不会晕染。另外“卜”字也接近“人”字,象征“人”选“人”,当选人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不直接用“人”字,据说是因太接近某汽车品牌的商标。
候选人编号:抽签确定 各阵营会针对号次编排吉利话
负责选务的“中央选举委员会”(简称中选会),会择期让所有登记参选的候选人进行号次抽签,以媒体公开见证的方式抽出候选人号次,号次将决定选票上参选人的排列顺序。 为了讨个好采头,各组阵营通常会事先准备好各数字相关的吉祥话,当抽出号次就喊出相关吉祥话。 本届选举已于2011年12月9日进行号次抽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和苏嘉全抽到1号,支持者随即高喊“台湾第一位女‘总统’”。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和吴敦义抽到2号,支持者立刻大喊“好事成双,连任成功,台湾加油赞赞赞!”。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和林瑞雄则为3号,橘营高呼“三中优先”,也是“三元及第,三生有幸”的幸运号码。
确保选民了解候选人:选前一周将选举公告送到民众手中
约投票前一周,基层公务单位会先分送选举通知单与选举公报给每户选民。选举公报上有候选人的基本数据、经历、政见,以提供选民参考。选举通知单则是记载选举种类、投票时间、投票所位置,一项选举会有一张选举通知单。而在正式的选票上面,会同时有候选人的姓名、党派和照片。配照片主要是为了不识字的选民能够根据照片来识别候选人。
登记方式:表示候选人是通过主要政党推荐还是公民连署入围的
在最近一次总统或立委选举,获得超过5%票数的政党,能以政党推荐的方式推举出候选人,其它参选人需先获得1.5%的公民联署(约20万人),才有参选资格。所以在上次选举中获得超5%票数的国民党和民进党就直接分别推荐了马英九和蔡英文参选,而票数不够的政党就只能先进行公民联署,6组开展联署的政党中,只有亲民党的宋楚瑜以46万份联署成功过线。

特别设计的投票圈选章:中央类似为“卜”字样

选前一周民众收到的选举公告,上面会列出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以保证选民对候选人有基本的了解。

候选人抽签后,中选会公布的号次表

符合投票资格的岛内民众都可以参加选举,选举委员会将尽量给选民提供方便。台湾今年有16个投票所,都只有一名选民投票,所以投给哪个候选人,开票时就一清二楚,根本没有秘密可言。乡公所说,事前都会询问选民,要不要和其它村合并,不过大多数选民都觉得,不必这么大费周章,于是这16个“一人投票所”依旧保留。
投票资格:年满20周岁公民 在选区居住6个月以上
年满20岁,现在台湾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或曾在台湾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现在国外,持有有效台湾护照,并在规定期限内向其最后迁出国外时的原户籍地户政机关办理登记,无受监护宣告尚未撤销者,为选举人。据中选会统计,今年1月14日举行的大选,可投总统选票的选民有1809万255人。本届总统选举人数比上届增加76万8633人(首投族)。如以80%投票率估算,投票总数将近1450万票,当选总统得票数的安全门槛应在725万票左右。
投票地点:全台设万余投票所 选民不用跑太远
投票当日全台会设置一万多个投票所,投票所多半设在学校、乡公所、地方活动中心,或借用庙宇、教堂之类公众场所。基本上一个村庄至少会有一个投票所,选民不需要跑太远。详细投票所别及地点,会在发放到选民手中的“投票通知单”上注明。 选民还可以向户籍所在地之乡(镇、市、区)公所查询投票所。
投票时间:1月14日上午8点到下午4点 过时不得进入投票所
2012年1月14日上午8点到下午4点,选举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投票所投票,过时就不能进入投票所。但是,已经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投票所还尚未投票的,仍可投票。
携带证件:需携带身份证或护照
投票当天,选民必须身份证或护照前往投票所,选举通知单和印章可带可不带。进入投票所,先以身份证核对身份,再在选民名册盖上私章登记,确认无误才由选务人员发予选票,以避免重复领取选票。只要“选举人名册”上有选民的名字,没有“投票通知单”也可以投票。
如何填写:只能用专用圈选章盖章
票所会提供一个用布幕遮起的圈选处,选民领取选票后进入圈选处,里面有桌子与公用圈选章。使用选举委员会提供的圈选章,在对应的表格上盖章即可,不能签名写字,也不能使用其他签章。之后将印泥吹干,选票对折,离开圈选处,将票投进票匦。身心障碍者可由一位家属协助完成投票动作。一张选票只能圈选一位候选人,如果同时圈选两位以上的候选人,或保持空白无圈选,该选票视为无效票。 最常见的是印泥未干的情况下折迭选票,造成污染,或是老人家眼花将圈选章盖在圈选栏外… 故意投废票也是选民表达不满的方式之一。

参加投票需要携带身份证,图为马英九的新旧身份证,左边新右边旧。(台湾《中国时报》图片)

图为正在投票所外排队等候投票的台湾选民。

图为票匦,铁制箱子,上方留两道投票缺口,在投票前,需打开让选务监察员检查是否为空箱, 确定无夹层。确认无误后即贴上签名封条,以防止有人打开,直到投票截止,在打开票匦计票。

第一步:为维护社会稳定 1950年开选县级市长和县议员
就前20年来讲,当时国民党在台湾选举主要是在基层。国民党到台湾以后,一下子带去200万人,台湾整个政治、经济、社会都不太平。当时的国民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基础,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那么就开始在基层搞选举。那么最先是在50年的7月份,在花莲开始试点,就搞县级市的选举。从此以后,县长和县级市长和县议员的选举就一直到了今天。[详细]
第二步:1972年开选增额中央民意代表 突破国民党一党专制
从1972年开始,开始选增额中央民意代表,当时的增额民意代表选举是在当时国民党一党专制下的重大突破,那么最主要的就是党外力量参与整个社会运动、从政,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提供了极大的舞台。所以,台湾媒体就说增额民意代表是蒋经国从魔瓶里放出来的民主之身。[详细]
第三部:1986年中央民意代表开始全面改选 6次修宪后完成
蒋经国从1986年3月份国民党召开12届3中全会开始全面改革。但是时不他待,到88年1月13号他不幸突然病故了。之后李登辉在结束戒严的基础上宣布结束戡乱,先后一共修了6次宪。最后,党外人士一直主张的,社会舆论也一直在呼吁的,所谓的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选就完成了。[详细]
第四步:94年省市长选举及96年“大选” 整套选举机制建立
在第二界中央民意机构形成以后,重点就放在了省市长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94年12月台湾举行台北市,高雄市和台湾省长的选举,到96年3举行第一次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台湾选举制度就全面完成。就从基层到台湾地区领导人,整套用投票方式来完成权利改组的机制就建立起来了。[详细]

反对“万年国代”成为台湾民间的强烈声音
1972年开始,台湾政府定期举办第一届“中央民意机关”的“增额选举”,党外运动开始兴起。
http://news.qq.com/zt2012/twvotelife/ballot.htm?pgv_ref=a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