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手提包:徐达内:纪念乔布斯(FT中文网 2011-10-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38:15

媒体札记:纪念乔布斯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字号 背景 评论[69条] 打印 电邮 收藏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2011年10月7日)

正当市场化媒体的主编们开始苦恼于假期新闻短缺进入最严重时刻时,苹果“教父”的去世给了他们最好的选择,从10月6日早晨编译外电消息开始,乔布斯的头像和苹果公司的官网声明就从互联网屏幕一路攻陷至报章头版。

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凤凰五大门户从当日午时起尽皆撤换头条专题,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抗议金融资本家运动的进展暂且搁下,把最醒目的位置留给这位“25年来最成功的CEO”。凭借iPod、iPhone、iPad以及iTunes等一力重塑多个产业链、创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的这位传奇人物,在中国拥有太多粉丝,他们昨天因为苹果公司仅发布iPhone 4S而非iPhone 5而感到失望,今天得知噩耗后便上网发表最后的悼念和缅怀――用的就是“乔布斯的iPhone”。

作为需要争取草根影响力的平台,新华网和人民网也在稍晚时分加入头条哀悼行列。而到了19时27分,央视《新闻联播》也为这位奇人腾出一分多钟,简述他曲折而辉煌的一生。类似规格还体现在今晨《人民日报》第三版的右下方,以“美国痛惜失去创新天才”为题,引述包括奥巴马那句“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在内的悼词。

那些市场化报章就更加激动了,一定有人在昨夜应征加班,对“果粉”比例甚高的传媒人士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致意机会了。假日缩版至只有20个版的《新京报》为“乔,不死”献上八版特刊,封面主图记录了三里屯苹果店门口人们献花悼念的场景;《东南快报》、《青年时报》同样使用了“世上再无乔布斯”的标题句式;《南方都市报》、《长江商报》的封面上是嵌入“教父”剪影的苹果LOGO;《新快报》、《东方早报》、《成都晚报》、《厦门商报》、《海峡都市报》、《半岛晨报》都把iPad当作遗像的黑色相框;《北京青年报》用头版说句“乔布斯,谢谢你的I”;《深圳晶报》已将其比喻作“神”,感叹“iSAD”……上次这样一致的“集体狂热”,比起乔布斯一个多月前突然辞职有过之而无不及。

或许,浸淫于IT界的互联网新闻编辑更能理解乔布斯的“双面”:腾讯专题将其定义为“独裁的天才”,央视网则在“教主亦凡人”的大标题下方有云,“那是一只‘残缺’的苹果,那是一名脾气暴躁的偏执狂。人们用‘卖肾’调侃着苹果产品的流行,人们用‘刷屏’来表达对他的哀思。”但在这种集体追思的温暖气氛中,罗永浩揭发乔布斯人品缺陷的微博还是招来了汪洋潮水般的对骂,雷军为属下企业小米公司的相关调侃而道歉,而另一位名人则决定紧急删除原帖。《京华时报》记录了这一过程:“昨天上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乔布斯逝世发微博调侃苹果公司,称推出1000元以下的iPhone手机是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网友纷纷留言请潘石屹推出1000元/m的房子,一时成为笑料……潘石屹起初保持沉默,后将原微博言论删除。直到昨晚21时后才更新微博解释称:‘我理解朋友们对乔布斯的爱戴和怀念的心情,和对高价房不满……他的逝世我和大家一样很难过。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创新领袖!’”

“创新”--和《人民日报》一样,《新京报》决定将论点着眼于此,并得新浪、凤凰头条推荐:《乔布斯,英雄的神话是如何诞生的》。根据这篇社论,“他能无拘无束地穿越各界屏障,靠的就是社会提供给的这个自由穿越的环境。美国以‘创新’立国,有着世界上最令盗版者恐惧的知识产权制度,真正的创新者注定会获得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奖赏……以此来看,乔布斯之意义在于给任何一个国家都提供了一个如何培养‘自己的乔布斯’的制度性思考,这也是乔布斯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乔布斯?”--《南方都市报》今日社论同设此问:“今天的中国已经是苹果第一大的代工生产国,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我们将继续怀念哀悼下一个乔布斯,而无法像美国人那样带着一种骄傲去哀悼一位天才的隐去,期待下一位天才的到来。虽然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创新精神的传统,但是创新精神这个概念就昭示着这种传统是不需要继承,只需要开创的。如果我们能更为自由、开放去建设中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终有一天,中国也将产生自己的伟大创新者。”

搜狐和腾讯选择推荐来自红网的视角:《无需仰视,像纪念朋友一样纪念乔布斯》。作者赵查理在反问民众纪念的真实动机后,感叹“诚然,人人都有悼念乔布斯的权利,但人人也有不悼念乔布斯的权利”:“乔布斯的成功是源于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坚持和面对挫折的坚忍不拔,如果真想学习乔布斯的伟大,抛开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尊重自己的存在价值,否则,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乔布斯。”

《华商报评论员》更进一步,在发现中文微博平台上“大有将乔布斯塑造为圣人,推向神坛之势”后,讽刺其中国粉丝之谀词“弥漫着山寨的馊味”:乔布斯之死让罩在他身上的神圣光晕越发浓烈,然而窃以为,还是浑身毛病的乔布斯更让人觉得可敬可亲……他既是“极端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功利十足的实用主义者”,乔布斯天赋异禀,成功难以复制,可以复制的是成就他的环境和制度,这才是乔布斯精神遗产可以泽被人类,也可以被肆意挥霍、浪费,一直加以山寨、扭曲的要害。”

对《楚天都市报》头版编辑来说,“永失果核”大标题的上方,还需要放置三条消息:“第八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今开幕”;“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全球华人书法作品展昨开展”;“‘重走辛亥路’,本报记者走进香港”。

2011年最后一项重大纪念即将进入高潮--辛亥百年。根据《楚天金报》今日头版头条预告,节后首日,“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大会将在洪山礼堂隆重举行”。

总体来说,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后的又一场解读之争,由中国官方控制的舆论场和“自由民主派”主导的舆论场对此间意义甚至事实各自表述。《人民日报》当然是前者的主阵地,如果说10月7日文艺评论版所刊《生动形象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创作心语)——写在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首播之际》只是背景音乐,那么早在节前一日,人民论坛那篇《百年不绝的铿锵之声》早已定下主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振兴中华崇高理想的最生动实践,是对革命先驱的最好告慰。今天我们所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变革之路、创新之路、特色之路。”

在人民网上,获得最新推荐的系列文章则是《辛亥百年:“四个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以及《回望辛亥百年,历史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根据这些作者宣告,“尽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也有过失误,但……100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正在独立、民主和富强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辛亥革命的历史夙愿得以实现……辛亥百年间的恢弘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和根本保障。”

除了同样发表“从辛亥革命走向民族复兴”这样的论述角度外,新华社还于7日午前播发长篇电稿《两岸携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文章开门见山:“今天,两岸关系历经波折终于出现和平发展势头,两岸中国人百年来第一次有难得的条件和机遇,共同致力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两岸双方、两岸同胞理应继承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贤的遗志,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坚持正确方向,务实解决问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这样的中共官方描述方式为一些民间意见领袖所不喜,他们通过一些相对尺度较大的平台来讨论1911年10月10日夜晚前后的那段硝烟往事,争议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得失,推测“如果当年……”的历史走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浪评论频道编辑推荐来自光明网的那篇《从辛亥革命看百年前国人制度选择》有其根据:“革命无外乎要实现对‘制度’的主张,清政府恰恰在制度的安排上,应对失当,忤逆全民之意,特别是罔顾精英分子对制度改良的诉求。这种不满足国民政治诉求的做法,就是对国民幸福感的漠视,终于使得政治改良无法在大清的既有体制之内得以完成……当旧的制度完全失去弹性和活力,必然会有新的有生命力的制度应运而生来替代它。”

凤凰网和腾讯网在这场战役上就显得更加有进取心。前者依仗凤凰卫视的尺度和资源优势,在一年之前就开始设问“为什么纪念辛亥革命”,后者历史频道上的转型中国命题更是已经刊发到了第49期:《辛亥革命是一场极好的革命》。

争夺舆论高地的战斗不只发生在某个特定战役中,也埋伏在那些潜移默化的街谈巷议中。现在,中国宣传官员们决定,不再坐观“辟谣党”和“造谣党”的口水战,而是亲自现身正面打压网络谣言。

发起者是5月新近挂牌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选择节前一日,这个中国官方指定的管理机构通过新华社发布谈话:“对最近有人在网上捏造所谓‘微博名妓若小安’等谎言予以谴责,要求有关属地管理部门和各网站依法查处,坚决制止在网上捏造事实、编造谎言等扰乱网络传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列举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规定的47号公告”、“广西贺州某粉店使用火葬场尸油煮粉”、“浙江海宁癌症村”、“西北某大学三名女生被强奸,校方为封锁消息承诺保研”、“福建某大学发生爆炸”等系列网络谣言后,这位未具名的负责人要求,“有关属地管理部门依法惩处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员及网站……网民在上网时应守法自律,做到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互联网企业和网站要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

事实上,在“微博名妓若小安”一事中,新浪已经表现出了对管理者的遵从,其官方辟谣账号已在指令发布前一日宣布,“根据杭州市警方调查……用户‘若小安’真实身份是已婚男子,所发内容系杜撰。因此,发布此消息的六名用户被暂停发布和被关注功能两周”--这并不是这家中国领先微博平台的唯一动作,在此之前,它已经在发布对话框中增加对发言者的提醒:“请文明发言”。根据一些用户的抱怨,删除内容、关闭账号的现象也已明显较此前增多。

《人民日报》不仅在国庆当日刊发国信办谈话以作响应,更是提前两天就已经呼吁“零容忍”。根据这篇以药家鑫之父状告张显入题的文章:“‘表达情感和想法’,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决不包括散布和传播谣言。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谨言慎行。未经证实的传言,岂能借助网络,任意传播?又岂能编造谎言,煽动情绪,制造对立,施加压力,干预司法……由于客观上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公众人物给自己定的言论边界应该更小、更严格,可不能图口舌之快,胡编乱造。”末尾,作者更是向同行提醒导向,“为了社会的良性运行,也为了每个人都不会成为网络暴力的下一个受伤者,全社会都应该为营造善意的道德风尚尽一份力,对恶意谣言‘零容忍’。这方面,政府责无旁贷,媒体亦应有所担当。”

新华网的配合动作是《网络谣言,这个毒瘤必须摘除》,在宣布“造谣传谣者可耻,信谣盲从者可悲”后,文章高呼,“该对长在互联网上的‘毒瘤’动手术了!这把手术刀,是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合治理,是广大网民的自觉抵制,是各家网站的自律行动。摘除了毒瘤,中国的互联网才能干净、健康,广大网民才能在互联网上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也正如其《网站网民支持坚决制止谣言谎言在网上传播》所言,国信办谈话发布之后,“中央和地方主要网络媒体纷纷响应”--相关专题和链接长时间被推荐在门户网站要闻区,那些一度嘲笑斥责“辟谣联盟”的“公知”难再有反唇相讥的渠道。得到摘录的专家建议是“不仅仅是网民,网站也应是承担道德和法律责任的主体”,“对造谣者和恶意传谣者要穷追不舍,不能有丝毫手软,应该动员各方面力量进行网上‘打假’”则成为被推荐的网民发言。

作为各自阵营的代表人物,在“辟谣”中结下梁子的吴法天和五岳散人已经上升到微博相约打架决斗的地步,在昨今两场约战未果之前,他们的最新交集缘于温家宝询问北航学生早饭价格后得到的答案——网络发言者普遍质疑4元钱买到一个鸡蛋、一个蛋饼、三个包子、一碗粥加一块腐乳“有假”,而当多方旁证价格真实后,他们则批评官方凭借高校食堂较低物价来得出“物价稳定”结论是“到幼儿园统计处女率”。

不过,对温家宝来说,现在令其最头痛的恐怕还不是那些“做秀”论,而是中国的经济运行形势。除了由新华社等官办媒体反复强调“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的大势之外,这位国家总理选择在10月3日出行前往绍兴和温州了解症状,“向企业负责人详细询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信贷的情况”。根据通稿,他要求“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及“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要妥善处置,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市场信心。”

此前一周,伴随着财经媒体接力报道,温州民企老板“跑路”、“跳楼”的风险已经广为人知,记者编辑们以“三天一跑路,五天一命案”形容江浙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后的悲剧。央视也曾以《新闻1+1》详解此间危机,“老板失踪,企业倒闭,员工失业,暴力讨债出现,温州民间高息借贷险象环生”,根据白岩松的说法,信贷危机“量不是很大,但是社会影响还是很大……即使很多人不在温州,都已经知道了这样一种事实。”

此时,温州市委机关报已在头版刊出本市规范民间金融秩序新闻发布会内容,在强调“经济总体平稳”的同时也承认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倾斜”。根据当地官方发布的《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一方面要求银行“不抽资、不压贷”,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最高不得超过30%,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新增贷款1000亿的目标。另一方面则“对出走的企业主,要敦促其尽快返回,组织处置;对继续回避的,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强势介入,严查快办;对恶意欠薪,搞假倒闭、假出走、假破产的,要从严从重处理。企业主管部门、银行业机构、公安机关要相互配合,必要时控制相关人员出境”。

不过,在《21世纪经济报道》看来,过往宽松货币政策才是民间高利贷的“祸根”。其10月1日社论认定,“温州已经隐现民间高利贷金融崩盘的局面。温州政府一方面忧心于银行的‘逼债’,制造更大的连锁反映;另外一方面,跟银行一样,温州政府也要防止债务人逃跑,不惜强化‘人身控制’的做法。”根据这份报纸的方法,“解决的方式却不是让银行‘迁就’,而是解除金融管制,让民间金融正规化,发展丰富的金融层次……苛责银行是没意义的,苛刻金融生态的单调才是有意义的,认为货币紧缩搞死中小企业是谬论,恰是货币宽松才制造了民间高利贷灾难。”

凤凰网亦推出“民间借贷不该是洪水猛兽”专题为“地下钱庄”正名,据其总结,“温州老板欠债跑路,金融稀缺难辞其咎”,在批评国有银行的金融垄断是阻碍民间借贷成长的绊脚石后,引述陈志武《金融的逻辑》段落反思:“长期以来,过度意识形态化的渲染使我们普遍认为,高利贷是一个和‘剥削’相等同的概念,放贷者自然地就是剥削阶级或恶棍,心太黑。于是,我们轻松地得出结论:消灭高利贷的办法是打倒放贷者,是要关闭民间金融。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

“当千人工厂获利不及十套房”--《新京报》来论中的危机溯源亦得众多门户推荐,文章由此前新闻晨报那篇《老公办厂获利不及老婆多买房》谈开,感慨“温州商人的可贵品质正在淡去,投机逐取暴利使得温州商人偏离了发家时的实体经济,转而投资房地产等暴利行业……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靠实业支撑,以‘投机炒作’为基本属性的‘虚拟经济’,只能是实体经济的润滑剂,‘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必然戕害实体经济。”

今天,温州媒体的重点宣传任务是总理那句“我对温州发展充满信心”以及《市委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困难特别是融资难,确保经济金融形势稳定是当前首要任务》。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