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ley全能乳液,瓶:城时代是都市圈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6:01

  站在“十二五”门槛上,中国城市化将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地方党政主要决策者是如何深入思考大城市趋势的?他们对中国城市化以及城市发展有哪些独到见解?

  带着这些问题,《决策》专访了合肥市市长吴存荣、中共宿迁市市委书记张新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王凯、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倪鹏飞。

  “不能因噎废食”

  《决策》:到2015年,宿迁提出的目标是城区非农业人口80万,合肥提出的目标是区域性特大城市。为什么会提出这个目标呢?

  吴存荣:就合肥而言,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整体经济格局的变化。从全国来看,江淮地区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之一,需要一座区域性特大城市。另外,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重要的转型期,这个阶段需要区域之间均衡发展,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引下东部沿海产业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这些都是合肥提出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

  此外,安徽将来要达到7000多万人口,就整个安徽省而言也需要一座特大型城市。而且通过最近几年努力,无论是在交通方面还是在科教优势或整体经济发展上,合肥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保持了快速的发展态势,这为合肥建成“区域性特大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张新实:宿迁2009年城市化率37.7%,而江苏城市化率已达55.6%,如果按江苏现今水平,宿迁至少还要从农村转化到城镇人口100万人。

  从建市14年来,宿迁每年城市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这在国际上已属城市化“冒进”了,但与江苏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差距,我们不得不加快速度。今后10年每年城市化率要提高2个百分点,才能达到江苏2009年的平均水平。

  而且如果从扩大消费规模、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来看,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每年至少可以增加7300多元的消费,带动1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因此,我们必须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必须加速新型工业化,创造岗位,吸纳更多的人就业,将农民变成市民;必须加速新型城镇化,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活跃市场,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决策》:合肥、宿迁城市人口快速聚集的承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存荣:一个城市的承载力是综合性的,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就合肥而言,我们将主要从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完善、生态建设、城市管理创新以及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等五方面打造“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支撑。唯有如此,合肥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才能避免各种“城市病”的出现与爆发,城市才能避免出现不稳定的因素。

  张新实:要有城镇化的人,必须有供人生产生活的岗位和居所。最重要的载体还是工业突破,项目推进,提供出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商贸机会,吸引大批有固定收入的城市人口到宿迁来。我们现在有107万劳动力外输,如果相反有这么多的劳动力在宿迁就业,就绝不一样。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重要的一条就是外来人口支撑了当地的繁荣,有的地区外来人口甚至超过了本地人口。

  《决策》:如此多的城市提出要在“十二五”建设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一现象?

  倪鹏飞:大城市化并不是中国才有的现象,在西方目前这个趋势也很明显。西方大城市化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交通技术使得城市规模扩大。中国同时也面临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机会,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城市规模更大。

  总体上说,一些城市制定计划,我不认为是冒进。甚至我认为有些城市的规模还小了一点。过去很多类似的教训,许多城市为什么出现交通堵塞、规划常变等问题,就是过去没能预测到城市发展的速度,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跟不上,才出现问题。当然一些城市也存在超前的情况,但整体上看,中国城市规划还是比较滞后,赶不上变化。

  现在一些城市出现“城市病”,你们可能有些担心。但不能因为可能出现“城市病”就限制人口增长,不让人城市化,绝不能因噎废食。

  王凯:这个情况要两面看,一方面要看到我国城市化有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既有的城市要提高它们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这样发展,这要看城市的条件,我不赞成所有的城市都提出来建设大城市。大城市也要有大城市的条件,比如说是否处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资源能否支撑,有没有如此多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产业基础。这些都要客观分析。

  城市定位要有区域观念

  《决策》:在各地提出建设“特大城市”时,也提出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这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城市竞争?

  吴存荣:大城时代是都市圈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按照市场规律在更大范围内调剂资源、更高层次上配置资源。唯有如此,都市圈的效率才会更高、活力才会更强。就合肥而言,也只有按照市场规律来配置资源,对接各种基础设施,合肥经济圈的效率才会更高、活力才会更强,中心城市的带动力才会更大。

  当然,都市圈时代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也有竞争,我认为城市间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一个都市圈内的城市可能会在某一个项目上发生竞争,但这只是战术层面上的竞争,在大的发展战略上,城市间还是以相互促进为主。比如,如果六安、淮南、安庆等城市发展比较缓慢,合肥也很难发展起来。如果这些城市比合肥发展更快,合肥的发展也会更好。

  王凯:肯定会引起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但我们就要分析这个竞争是良性还是恶性的。现在城市竞争已经不是以前的城市竞争,现在是市场经济,不管发展什么都是会有竞争的,就是什么都不干还是会存在竞争,因为其他城市会从你的城市挖人、挖钱。城市间的竞争是必然的,关键是要合理的引导,或者说任何一个城市在确定自身定位或主导功能时,要有区域观念。是否是区域中心城市,不是政府口号能喊出来的,是市场化过程中自然演化形成的。

  倪鹏飞:城市间竞争一直存在,城市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要承担发展的责任,也有发展的压力,所以相互之间存在竞争。良性的竞争对城市之间会产生压力,使它们不断创新,不断向上,另外也有利于城市的专业分工。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公平的竞争。

  《决策》:中国正在进入“大城时代”,城市间的竞争会不会与以前有所不同?

  张新实:此前有媒体注解中国新城市化时代时称:“一个可能持续几十年的,以人口城市化为主要特点的新城市化时代,悄然拉开序幕。”文章中谈到,不过短短几年,中国已经从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向“有限过剩”。更为潜在的压力是,他们、尤其是二代农民工,对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工资、教育、养老、住房以及精神需求。

  有三个看得见的力量正在推动着中国新的城市化进程: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过剩、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化愿望以及经济转型的内在压力。这预示着新一轮城市化的核心聚焦在“人的城市化”,也就是以城乡劳动力身份平等、机会平等和权益平等为明显特点的城市化。

  培育劳动力资本,无论对农民工还是对企业,都是谋求经济长远竞争力,使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获得种种双赢的最佳手段,而这一过程将发生在未来中国的各个城市。

  未来中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竞争,已经从项目、资金,转向人力资本与制度、技术的竞争,这就是新城市化所昭示的鲜明前景。联系宿迁的城市化进程,如果说我们在上一轮还因为建市时间晚、载体小、积聚能力弱而没有抓住机遇,现在“新城市化时代”就是最重要的机遇。

  关键还是“人口、人手、人力、人才。”只要有了人,才能为城市化提供源头活水,才有最根本的生命线和保障点。

  2030年的城市

  《决策》:王总规划师,您曾将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问题比作青春期的“叛逆”。那么,中国城市化什么时候才能“成熟”?

  王凯:这首先要看中国人口何时出现拐点。中国现有13亿人口,按照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大概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会达到15亿。到那时,中国总人口会出现一个拐点,总人口数向下走。另外,中国城市化也有一个拐点。现在中国城市化率是40%多,今后可能会达到50%、60%,但不会一直保持这个趋势。因为我国有广大的农业地区,农业形式多样,所以将来还会保持一定比例的农业人口。这个农业人口数是多少,现在还在研究,专家判断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到65%到70%之间后,就会相对稳定。

  所以到2030年之后,中国会有10亿左右的城市人口。这个时候,中国城市化会进入一个比较长的稳定阶段。

  《决策》:到那时候,合肥或者其他大城市会发展成怎样的城市?

  吴存荣:合肥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生活幸福、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的中心城市。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发展的原则,我们采取的所有措施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的。

  王凯:大城市首先是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就是在土地的集约利用、交通的现代化组织等方面都能做到高效率。虽然我们很多城市在规模上现在已经做得很大了,但是与现代化的城市、国际前沿的城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个就是具有良好环境。国外很多城市环境非常好,大量的绿地、公园。中国城市现在就没有做到。现在城市就是拼命盖房子,越盖越高,各地比来比去就是比哪座城市的楼高,毫无意义。

  《决策》:城市要达到你们所说的那样,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应该如何走?

  吴存荣:中国城市化面临着几个转型,即从农民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型,再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任务很重。可以说,在今后解决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比经济发展还要复杂得多。我们要建设幸福城市,但并不是市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他的满意度就一定会提高。在现代文明下,并不是有吃有穿市民就会满意,现代社会的市民还要追求民本思想、社会公平。这其中很多思想观念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但很多干部还是用老思维来看问题,这行不通了,我们需要走一条新路。

  王凯:中国的城市化要走一条紧凑集约的道路,这应当成为我们的大原则。紧凑集约就是经济比较发达、土地资源相对充裕、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要更多承担城镇化的责任。什么是比较好的地区?就是我们现有的沿海地区、中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一些中心城镇地区,这是相对来讲城市化水平、基础比较好的地区。

录入:胡雁霞 责编: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