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滨渗透乳会爆痘吗:微博——SNS,进化猜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39:42

最近看到知乎上又有人在谈论微博到底算不算是SNS这个话题。其中,有一个结论是SNS本身到现在为止,似乎也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概念,所以这个问题还无法判断。我个人基本同意这样的的看法,SNS之所以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可能恰恰说明社会化网络服务一直处于变化中,或者干脆说它就是在进化也不为过。

Twitter成名三因素

Twitter在当初,其赖以成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轻应用、自媒体、弱关系。这三点,实际上决定了它当初创建是以信息流为核心的,社交的功能在Twitter上成为次要。这里的主要原因在于:“轻应用”(简化了的文本编辑器、140个字母限制、时间线、移动发布等)这一特点,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发布门槛,使信息的发布变与更新都变得更加容易;“自媒体”这一特点,则无限扩充了信息的来源,它使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弱关系”这一特点,则保证了信息的大范围传播(弱关系促进传播,引自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其原理简单说就是:在强关系网络中,成员们了解的信息往往同质化,而在弱关系网络中,信息才往往是不对称的,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传播。这样看来,微博这三个特点,都是与信息及信息传播有关的,这可能是很多人认为微博更趋向于一个媒体,而不是SNS的基本原因。

然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从社交角度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微博的三个特点对社交也是有利的:“轻应用”(单向关注、几乎没有限制的评论与转发等),降低了人际交往的门槛,使人们更容易建立直接的关系链接(六度分隔中的度,得以缩得更短);“自媒体”这一特点,无疑也增强了人的社交曝光度以及社交吸引力,这能够促进某些关系的建立;而“弱关系”,虽然弱,但依然是关系,有关系的存在,就应该属于社交网络。所以微博的社会化属性也很明显,那么,说微博是SNS,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错。

我们应该承认,Twitter在媒体属性上,要强于其社交属性。新浪微博在初期,也是这样。但我们不能忽视微博也是在进化的这个事实。更何况,微博在国内,因为某些特殊的国情,其变化或进化的速度,比海外更迅速。

新浪微博变化是否偏离了立身的三大特点?

对于新浪微博的变化,有人开始质疑它是否已经偏离了其立身的三大特点。比如,它附属的微群、社区(信息的分类汇聚)、测试中的轻博客、即将发布的企业账号(商业化)等。新浪微博在应用上变重了吗?变重之后,它还是微博吗?本人对此,也曾经有过很多疑问,但现在,我认为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大多数牛叉且能进入持续发展轨道的网络应用,其当初的引爆点(曾经的立身之本)固然很重要,但后来,它们也几乎都经历过一次质变。QQ经历过,它从基于关系拓展为核心的弱关系网络转化成了基于关系维系为核心的强关系网络,并因此而屹立不倒,Facebook也经历过,它从封闭的常青藤校园转向全面的开放(不但开放注册,而且开放平台)。Myspace没有经历质变,它开始没落,Twitter似乎也没有大的变化,它现在已经远不及Facebook火爆。一项网络应用,要想进入一个持续发展的轨道,其产生的质变往往是天翻地覆的。

微博的进化,会不会也是这样呢?新浪微博,已经开始转变了。如果新浪微博变重了,内部沉淀出强关系了,不可以吗?谁知道呢,但如果这样,新浪微博,倒真的越来越SNS了。这里,我们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变化,可能是用户主导并且推动的,作为平台方,应该学会去引导和顺应,给一个社会化网络强加一个方向,往往是行不通的,就像如今的新浪微博在用户心中的定位,也并非就是当初建立时新浪就已经明确写在战略里的。这里平台方拿捏的功夫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微博变重了,也许不是坏事情,沉淀出强关系了,倒说不定就是好事情。

本文链接:http://www.socialbeta.cn/articles/can-weibo-being-another-s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