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奥尔滨和黛珂:解析《道德经》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11:28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析】

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用草扎的狗)一样,没有仁慈爱憎之心;圣人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没有仁慈爱憎之心。所以万物与百姓在天地与圣人面前是完全平等的,是没有分别的,是受到最为公平的待遇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喜好,故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更容易表现出仁慈喜爱;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特有的性格,故其仁慈爱憎的宽度与深度也各有不同。这些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情况是需要我们秉持一颗客观公正之心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摒弃那些主观的仁慈与爱憎,从客观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如此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才能公平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现实的残酷之处就是其往往不由人们自身的情感决定,但这又恰恰是现实的最公平之处。

原文:天地之间,其犹囊龠。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解析】

天地与其间的中空带,可比之于鼓风箱与其间的气流。其箱虽看起来空虚,却因充斥着气流而鼓起,且越是操弄鼓动之越是有更多的气流冲出,而其箱之功用正在于这似无实有的气流。

有人说得好:“没有不可用的人,只有不会用人的领导”。人人都有其特定的才能,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正如那鼓风箱中的气流,看似虚无,实则具独有之功。

有仁慈爱憎之心,则有不能容忍接受之物,如果我们能做到“不仁”,则我能容万物,而万物各有其能,我又不偏执于其一,故万物皆能为我所用。

原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析】

说话太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适中的保持沉默。

常言道:“言多必失”,话太多的人往往会在无意间伤人,为自己树立隐性的敌人,如果被伤害的人当场发火还会让自己陷入尴尬;再者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来的,很多假话就是在夸夸其谈中说出的,很多承诺就是在兴高采烈时许下的,很多他人的私隐就是在滔滔不绝下泄露的,假话越多越容易被拆穿,漫天许下的诺言也往往难以兑现,泄露他人隐私更是使人警惕、招人记恨,如此一来,我们的“多言”只会给别人留下越来越多的轻浮、虚伪、不讲诚信、缺德、素质低下等等负面印象,倒让人更增反感,而对于领导者而言,其对下属的随便一句话都有可能干系重大、影响广泛,所以古人总说皇帝是一言九鼎,故要三思而后言。

【画龙点睛】

圣人对待万事万物皆秉持公正之心,不偏不倚,故能常受拥戴。“不患寡而患不均”,国家存在的意义应是国民携手共进,而非多数国民作为少数国民的垫脚石。

圣人能使万物各尽其能,让万物在环扣配合中发挥最大效力。

圣人知可言与不可言。正如孔子所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中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