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流刑地 百度影音:道教神仙的要義及現代解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23:44

道教神仙的要義及現代解讀

道教, 解讀, 神仙 一、道教教理教義現代解讀之必要性
  道教經歷了歷史的洗禮,時至二十一世紀,以“老子思想”、“道家智慧”為靈魂的道家學說,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新道家”文化熱潮。道家道教關注世間生活、思考天人和諧、生態自然、宇宙運動等問題,古往今來的道家、道教代表人物都作過充分的闡述。儘管當今時代飛速發展,社會境況不斷變遷,道家、道教的理論內核因“道”之偉大而永恆,而“道”的外在表像也日新月異地變化著,這種古代“易道”之象,反復演繹著人類社會的眾生相。道教之所以經受了時間的和各種思潮的考驗,這是因為:道教作為古代東方特色文化之一,以它獨特的視角,解答了人類社會各方面的疑問,特別是用道教自身的理論,回答了古代人們關注的一切問題,而今“資訊時代”、“地球村”和“全球化”帶來的知識革命、科技革命,衝擊著古老的道教。從世界範圍內的宗教比較、宗教對話中,宗教之和平、環保、道德、倫理等主題,突現了道教思想的超前意識和現代意義,然而,新的時代,對道教理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道教思想歷時歷代的釋語,都隨時勢的變遷而顯得古老和局限。與時俱進的闡釋,關係到道教的生存和進一步發展。探索“新道教文化”,用道教思想與時代主流文化碰撞的火花來照亮人們迷惘或困惑的心靈,用道教的神仙思想的信仰來教化世間眾生,指導人生,美化生活,這也是新一代道教徒的義務和責任。

二、道教神仙思想的理論闡微
  眾所周知,每一種高級宗教必定有它的信仰核心,道教信仰的核心是“道”,而“道”是“形而上之謂”,是不易讓人直觀理解的,為了教化、傳播之需要,同時也為了體現“道”之化生,“道”可以生成形象之物,形象之物是依據道且由道所生髮,由於人格化、理性化的“道”出現,人格化之“道”便是神仙之說,道教神仙信仰直接成為道教信仰理論的關鍵和具體化,我們解讀古代神仙信仰,構建當代道教神學體系,把握道教神仙思想的要義,是道教思想現代化的一個具體行動。
  領會道教神仙的意義及其構建,先有“道”的哲學理論作依據,然後有道教傳統的各類別的系列神仙,最後有眾多的修持或服食成仙之術。道教用神仙及其理論來解釋道,同時也闡明道教的宇宙觀、自然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及道德觀和社會觀。
  老子《道德經》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道教奉為圭皋的法寶;神仙的理論依據無不由此而來。“道法自然”的神仙信仰哲學的內涵應該是:“道”是宇宙的實際,是“自然”,是一個超時空、超意志的“上帝”神靈,是宇宙萬物中的生命元素,不但充滿在有生物中,也充滿在無生物中,構築宇宙世間萬象的本來秩序,是人的生活常態中不能見不能知(精神靜寂中也許可以感悟),卻又真實存在的終極本體實際。由本體實際生髮而能知能見之“現象”,由此“現象”而推究出“神靈”形象,將此形象審美化和人格化,這種神仙就由“道”而化生了,由“道”而演化自然,再想像出各種人物的“神仙形象”;由形象而造就出為人們頂禮膜拜的各類功能性強和寄予了神通功法之神仙。
  宇宙間的一切人、事都是由道派生的,神仙掌握著其“自然”秩序,這種自然秩序是“道”──神仙的法則,而且是人類存在的一種普遍合理性。如果人為地對秩序進行改變,神仙就會間接地進行疏導與調節,逐步使之回到合理的秩序中,這是神仙的職業和職責,於是人類的各種各樣的人事就成為由“道”演繹出的實像萬象,也因此產生出各種各樣的“神仙”。這種“道”借神仙而不言、不爭的神性法則顯現著自然表像。內在的合理秩序與普遍存在理性和規律,道教將其看作神性和潛在的理性。這應該就是道教信仰的宗教神學思想。
  依據道學的哲理,由“道”的生化和演衍──“一炁化三清”、“散則成炁,聚則成太上老君”,“三清”體現道教的宇宙觀;“玉帝”、“四御”則體現道教的社會秩序觀,“帝王制”天上和人間社會模式,產生許多職能的管理神員,相關職業功能的神靈也隨之形成(道教的經典中神仙的位業分類都有幾分道理),這本是“道”設制和構築的宇宙、萬象、時空、人間秩序、社會模式,並將之人性化體現,同時這也原來是“道”依據自然的結果,只不過借人間和某些通靈神人之口來進一步加以實現和說明。人類中的聖賢明白這層道理,掌握自然(道)的規律,就顯出與神仙一樣的智慧,當聖人的智慧與精神能與神奇的“道”相合時,便“得道”或成神成仙了,就是通常所承認的神仙。儘管這種理論有虛玄之設想,但歸根結底也沒法證明它的不存在,現在科學昌明,資源分享,資訊通靈,對話之風盛行,科學與宗教的相通有一個過程,且各有側重。道教與科學成為盟軍,而且是包容和相互吸收,宗教思想的發揮就為科學提供啟發和間接依據,道教教義思想把握“道”的精髓──探究天人物理和人體科學,從而發揮出具有科學價值和的光芒。“神仙道化說”貫穿著道教信仰和思想的始終。因通道、奉道、修道而能得道成仙的道教人生觀,是道教神仙理論的可取可行之處,當然,其中的過程紛繁,且由於認識神仙和道的情感不一,所涉及的修持技能及方法道術更是多種多樣。而且對神仙的認識的境界存在差距。因此,神仙信仰的理論要聯繫當代實際,道德成神觀、精神不朽觀、靈魂不死觀、修煉成真觀等,都是道教“得道成仙”的認知來源和條件。長生可貴,神仙可學是發展“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之說的理論進步;尊重生命,超然物外又是這種理論的具體化和現代化,身心平衡,健康長壽又是現實生活的目標,也是神仙境界的基本條件之一。道教義理之中申發的神仙觀念,是從生命和宇宙本源精神境界出發,以其深層次的崇高之生命精神來體現和張揚真善美的力量;並進而鞭撻和驅除假、醜、惡的勢力。可以說神仙是人類生命的最高境界,是人類思想源泉和精神品格的象徵,從而更具有強大的社會功能和生命力。對一種知識、文化、理論認識,可通過體驗而承認其真實性和可行性,並從情感上接納後形成信仰,比如神仙理論及其真實性等問題,千百年來,汗牛充棟的歷代資料從各個方面證明存在的道理,神仙之學不是虛無飄渺的鬼神觀念,靈魂不死以及形滅而神不滅的神學思想是宗教信仰的基礎。修煉之術的感悟是證道可行的實際反饋,這也是我十幾年的宗教體驗的結論,靜靜冥冥中自我、關於人生和命運的感悟,就有這種認知效果,更是我形成道教神仙信仰的動力。
  道教神仙思想無論是作為一種信仰體系,還是文化體系、宗教生活體系都有存在的合理性。西方“物質不滅定律”可證明人體形消失後,是以另一種形態存在,這主要是化氣的存在和靈魂的升遷。古代宗教和傳統道教對人體氣化,神靈再現有很多論證,因為它首先來源於古代中醫學的三魂七魄之說陰魂陽魄的人體陰陽觀,魄指形體的精神表現,魂是內心世界的無形神氣,魂魄連用,在道教經典的論述中,有代表性的說法是:“生謂之精氣,死謂之魂魄;魂者氣之神,魄者精之神;魂為陽神,魄為陰神”。如此等等,我們只當為現代醫學、生命科學提供了參考資料。如果我們用現代名詞來解釋靈魂觀,相信會有共鳴;與人體同在的靈魂是看不見的心性、精神的集合物,是一直存在於自然界的生靈,借人體之軀完成在表像世界的活動。靈魂在形滅後以氣的方式回到大自然,這是眾多的生命資訊存在大自然中的常態。靈魂的能量、變化、和去向都取之於隨體生命的修煉。修煉得法,按“道”的規律行事,而且道德修養,陰功(功德)積累都達到得道成仙的條件,這樣才能在肉體終結時,靈魂飛上天空。這種得道就能“與道合真”,也就是靈魂以心性修煉成功而呈無色清氣上升到“三十六天” 上去。反之,不修道煉命、缺乏修養心性和道德,不作精神和靈魂上的信仰追求,在生命盡頭肯定會以混濁之氣落下地底層。(即宗教所說的地獄,地獄所渲染的恐怖是強化和促進道德教化之作用。)當然還有眾多的功過趨平,即既有修道之德,但不得法得道,而且功德不夠,只能遊弋於“三界”之中,這種靈魂體既不能上天、也沒落下地獄,一但遇到新生命出現,就會附體而出,這樣一來,因果報應“六道輪回”就驗證了。其中的關於靈魂的趨向,具體理論和量化標準是純宗教操作,這當然有道教的傳統理論作鋪墊,現代觀念為主導,當代人關切的問題為先鋒,比如命運的好壞,行善與作惡的報應等等都是靈魂是否升天的條件。簡言之,成仙問題在於靈魂的去向,這要從道教傳統理論和道德教化上作很大的工作,因為中國人有很好的信仰基礎,比如說,俗稱死人有三魂,一魂在家接受子孫的祭祀,一魂守墳墓,蔭庇子孫後代平安,還有一魂在幽冥世界和祖先一起勞作,重新安家立業。還有所說的黃泉路、無常路、升仙路等等;道教認為“人死魂升而魄降,是其常也。其變也,則有魂魄不能升降而淪滯於昏冥之中,其饑渴之殼,幽暗之識,茫茫長夜無有已時,是以仙翁憫之在法中有祭煉之道。”招魂之事自古有之,《楚辭》中就有許多招魂的描寫。解讀這些道教神仙靈魂的相關理論,我們不能再用“孫悟空”事蹟來演說,也不能用“通天教主”的《封神演義》來代替,即使《楚辭》、《離騷》內的大量描寫,漢賦古詩中浪漫勾畫,縱多歷史長卷中的神仙插曲,都不能完全用於當代宗教宣傳和道教教化上(靈魂之說只是其中之一)。

三、道教神仙思想在現代生活中的折射
  當前,太空之戰等科幻小說、影視風靡全球,新一代的人在文化認識上接觸的多是西方的東西、直觀的東西,道教神仙理論要主動溶合時代潮流,神話傳說、神功演繹、科學幻想都與現實有某種聯繫,神仙信仰要有新的內容,時代氣息濃厚,能吸引人們,特別是新生力量的信仰,“靈魂不滅”大多為老年人所關注,而靈魂的昇華所涉及精神永存是有志年輕人所追求的。所以,靈魂的修煉還有利於社會道德的教化,直接成為道德成神的依據之一;道教的“功過格”就是量化成仙的標準之一,那些“三百大戒”也是道德修養的內涵,如果都把它變成現代語境和操作規程,就使道教接近現實生活,功德成神就會具體化,從而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當代道教界提倡“生活道教”,強化功德成神,是緊跟時代的舉措,《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基本點,都是道教所倡導的優秀傳統;道教的現代清規戒律、道德修養、心性及倫理標準是在此《綱要》基礎上進一步宗教規範化,使通道和修養之人能在本職工作和生活中,提升道德、學識、修養,並不息地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在社會上奉獻自我,不斷完善自我,通過長期的修學,具有了深厚的學識和持修功底的本身,就已經意味著他具備了感人的魅力,已經產生了偉大的人格精神、生命精神和道德精神,當這種精神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得到社會認可時,已經與“道”接近了。當這種崇高品質精神、完美的思想境界融合而成真理的時候,他的精神和生命完全包含在這個深邃的真理之中,這種精神是永恆的。這就是“與道合真”。
  當美國的科幻片,日本的卡通片和中國的工夫片風靡世界時,加上金庸等武俠小說及傳媒的傳播,我們應當受到啟示:科幻裏的神奇與卡通中的神通以及功夫修煉和道教的內在聯繫,無疑是道教理論適應性、科學性的種種有力佐證;也是道教神仙思想現代教化的資源和借鑒方式。用道教修煉功法既可驗證神通道界的路徑,又可吸引信仰人士的廣泛參與,更不用說當代人們健身養生長壽的要求了。道教是當代唯一保存有眾多人體科學實踐內容的宗教,有數不清的養生功法(歸結到特色的內丹功法),都是成仙成道的修煉之術,更是健身強身的方法。這些,它實際上是人體的心性和身體的鍛煉的需要。古代功法的神秘化,我們也要肩負上將其逐步簡化推廣的責任,上世紀初的“仙學”和末期的“氣功熱”,說明道教功法有大市場的跡象,新世紀的“太極”之風再透資訊,世界各個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太極拳──道教的振興適逢期時。我們應該,在繼承傳統功法的同時,聯繫道教思想、道教信仰將道教不斷探討,進行深入淺出的、具有時代特色及時代意義的詮釋,為造福萬民,振興道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