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r级2017:伤害——在无形之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07:46

我们在被媒体报道的一个个夭折的生命震撼的时候,很多时候震撼人心灵的往往是:死亡为什么选择了尚处花季的少年。我们比较多地关注这些出现问题的孩子,关注那些早已显现出来的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家庭,儿童心理发展的矛盾,会想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社会、学校、家庭对儿童施加的教育影响,

但是,我们很少注意孩子身边存在的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其实很多时候,那些隐形的东西为儿童日后行为中出现的那些伤害性行为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一、谁在伤害我?

1、“去,站到墙角去。”──以惩罚身体作为最直接的警告;

2、“我不吃饭了!”──以自我伤害作为抵抗和逃避;

3、“别玩了,还不写作业去!”让督促成为沉重的压力

二、“我”伤害了什么?

1、“它是害虫,打死它。”──我可以决定“它”的生死;

2、“可别让人欺负了。”──以对立成为生命的态度;

3、“我不想再喂它了!”──以一时热情代替生命的呵护

对于孩子来讲,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意味着什么?如何来对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简单的明理导行,许多细小的东西,不仅在伤害着孩子肉体和精神,而且潜在地在影响着孩子对待生命的行为。真的,我们要留意,不要让伤害发生在无形之间。

关键词:夭折的生命  伤害性行为  潜在影响因素

 

SARS的阴影仿佛还在眼前,今天写下这个题目,顿感心里沉甸甸的。因为就在前不久,又一名花蕾一般的女孩恬恬,在留下一封“压力太大”的遗书后上吊自杀,她只有12岁;而成都的一名13岁的男孩,也因为学习负担太重跳楼自杀。他们刚刚步入人生春天的门坎,却没能从容地享受生命的四季,超前地投入死神的魔掌,根本没来得及想一想:“死”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的,当我们在被媒体报道的一个个夭折的生命震撼的时候,很多时候震撼人心灵的往往是:死亡为什么选择了尚处花季的少年,那本应该是享受童年美好时光的年龄。不曾想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这些孩子用自己的生命选择了逃避,或者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选择了怨气的发泄,很多时候这种理由是那么的简单。

反观我们的身边,这些在课堂和家庭之间辗转的儿童,生命好像真的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读好书,写好作业,听好课,考个好成绩,常常能听到老师的表扬,乖乖地听爸爸妈妈的话,这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对孩子最美好的期待。在这种美好期待里,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禁锢在书桌前。生命是什么,儿童不需要知道,对于生命,对于儿童伤害意识的影响因素,好像离儿童的生活实在很远很远。

于是,当问题爆发出来的时候,我们比较多地关注这些出现问题的孩子,关注那些早已显现出来的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家庭,儿童心理发展的矛盾,或许这时我们才会想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社会、学校、家庭对儿童施加的教育影响。

但是,我们很少注意孩子身边存在的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其实很多时候,正是那些隐形的东西为儿童日后行为中出现的那些伤害性行为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那么,究竟是我们的哪些行为,让伤害隐藏在无形之间呢?

 

一、谁在伤害我?

1、“去,站到墙角去。”──以惩罚身体作为最直接的警告

当社会文明化程度还处在发展阶段,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或许暂时不会终结。大人们总是愿意选择惩罚儿童的身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错误言行的警告,触动儿童的心灵世界。

“去,站到墙角去。”好像能够“管着”孩子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任意主宰孩子们的身体,在孩子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所谓的过失发生之后,让儿童的身体经历痛苦,在经历痛苦中接受所谓的教训。

“这样的痛苦应该是不起眼的,不就是在墙角站了一会儿吗?”这仅仅是我们成人的看法,我们很少注意到当时或许孩子的内心世界,或许是无奈的,或许孩子在压抑着痛苦的怒火,或许孩子的双眼充满着委屈。这,应该不是我们的本意。因为,我们总爱这样想:这是他们咎由自取!不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怎么能行?

但是,当孩子有一天也拥有了“管着”别人的权利,或是他自以为拥有了那样权利或能力的时候,对待出现了过失或是伤害了自己的对象,他也会选择一种惩罚,就像自己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一样,而且那些自己曾经有过的痛苦经历会作为一种沉淀,并任由自己的感情把它放大,把它施加与别人!

这会是怎样一种结局?已经有很多事实作了充分说明。我们在伤害孩子的身体的时候,其实是在伤害着孩子的心灵世界,也是在用实际行动做榜样教会孩子以后如何去伤害别人。

2、“我不吃饭了!”──以自我伤害作为抵抗和逃避

赌气,对儿童来讲是经常的事,家长和老师可能都习以为常。赌气了,孩子会来一句:“我不吃饭了!”好象这是他们常用的伎俩。大人们也不甘示弱:“好,有本事你就不吃饭。”心里面却总在想:别逞能,等到你饿了的时候,总会要吃的吧。”

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在这种赌气的过程中,儿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虐待自己身体的意识。因为我不高兴,因为我要让你们看到我的不高兴,因为我要逃避大人们逼者我吃饭的处境,因为我可以任由自己伤害我的身体,哪怕是饿肚子,哪怕是……他们固执地认为,这种伤害对家长或他人的确是一种极为有效抵抗和要挟。

是呀,身体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当儿童还不清楚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将来可以用来做些什么的时候,却在学习着一种发泄怨气和痛苦的方式——伤害自己的身体。试想,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遇到承受不了的心理焦虑的时候,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那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实在让我们感到担心,感到痛心!在我们感到与孩子沟通心灵的迫切,感到小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却不曾去想:是谁在伤害我们的孩子?是谁助长了他们的伤害行为呢?

而这一切恰恰不是他们自己,而是我们——从同意或助长了孩子不吃饭开始的!

3、“别玩了,还不写作业去!”让督促成为沉重的压力

在这里我们不想讨论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毕竟现在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与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有争议的只是负担的衡量角度和标准的问题,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负担的重与轻应该首先是心理感受的问题。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学习、考试仍旧占据着孩子生命的主旋律,学生厌学的情绪依旧相当普遍地存在,因此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就显得相当重视。应该说,由于孩子年龄的原因,完成学习的认真程度、保持时间、学习积极主动性都需要环境的影响。正是对这种影响的期待,我们的家长表现得更为明显:孩子一到家,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作业?”或者:“作业做完了吗?”;如果看到孩子在摆弄自己的玩具,看着孩子在无所事事,随即就是:“别玩了,还不写作业去!”当孩子无奈地有气无力地坐在了书桌前,他们的心里的感受是可想而知的。

或许我们的家长已经习惯以这种方式督促孩子的学习,理由很简单,让孩子多关注学习,把精力投入在学习中是应该的,也是需要的。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这种督促方式孩子不喜爱,或是他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根本就是他厌倦的,那么这种的督促就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压力,并影响到他对很多事物的感受!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经历是他每天要面对的,每天不管自己主动不主动,积极不积极,都要经历的,想想最后这种压力会演变为什么?绝望?!想方设法逃避的绝望!!

在这种心态下发生的事情会是什么?我们真的很担心!

 

二、“我”伤害了什么?

1、“它是害虫,打死它。”──我可以决定“它”的生死

也许在在许多人看来,有些生命天生就有着可以任由人类处置的命运。是的,对待那些害虫,人们恨不得杀得一个不剩,我们人类是至高无上的,至高无上到可以主宰一些生灵的生与死。

换言之,只要是有害的,“我”就可以处置他,甚至他的生命。我们是否意识到这样的两点:何为有害?对儿童来讲,很大程度上受身边的人的影响,别人说有害的,儿童就会认为是这样的,如果孩子所在群体的意识存在问题,那么这种影响将变得可怕。另外,在有些模棱两可的事情中,判断很大程度上受着自身主观感受的制约,记得不止一次看到几个孩子毫不留情地踩死脚下的毛毛虫、小蜗牛,或者用水淹死成群的蚂蚁。当询问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不是由于这些小动物伤害过他们,他不假思索地说“没有,我们就是不喜欢这些东西!”与己不利、不喜爱的就会觉得是有害的,或许有些家长把这看成是孩子的淘气,却很少想到其实这里边正蕴藏着孩子不尊重生命的影子。

是的,今天孩子踩死的是身边的毛毛虫,或许有一天会是身边的其他小动物,但是,孩子会不会把范围扩大到身边的人?真的让人不由不很担心。再者,生命的概念此时在儿童心里自然地被分了级,或许是弱小的生命,或许是令自己厌恶的对象,这些生命形式“我”是可以让他消亡,有着这样错误认识的孩子又怎么会有“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想法。

是的,如果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被泛化,泛化到可以主宰一切的地步,那么,他们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所不喜欢的对象,或许当这个对象会由“它”,转变为“他”的时候,悲剧就产生了!

2、“可别让人欺负了。”──以对立成为生命的态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人们的个体意识开始萌发。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人们在展示自己,改造世界的同时开始学会保护自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这种意识的真实写照。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意识已经通过家长、社会的影响,渐渐走进儿童的心灵。

“可别让人欺负了!”深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总是有一种担心,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在身边,甚至不在自己的视线里,就怕孩子会遭受来自别人的欺负,让孩子受委屈,或者吃了亏。甚至家长们有一种莫名的期待,孩子要学会抗争,学会和别人你争我夺,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

静下心来,究竟家长是在引导孩子把什么与他自己对立起来呢?是他的亲密的伙伴,还是本可以成为他互相交流的对象?如今,我们的孩子常常陷入迷茫,面对同学与伙伴之间的摩擦,常常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抵触和过激反应,而不知如何处理!这种面对矛盾呈现出的一种过度强烈的对立情绪,在校园里屡见不鲜。我们的孩子开始学着自我保护,开始用敌意的目光看着身边的伙伴。以牙还牙,以眼换眼,人家施以眼色,我可以还以恶言,人家用手指,我可以用拳头,事事给以对立,就这样常常产生相互侵害。

对人的一种不尊重,如何会对他人的生命加以珍爱?在处理矛盾时的那种妄为,应该不觉得奇怪了。

3、“我不想再喂它了!”──以一时热情代替生命的呵护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深刻地影响着现待人的生活方式。许多事情的处理成为一种快节奏的东西。进餐、阅读、交际……应该说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进步。如果这种快节奏移植到生命之中,就会与生命的成长规律产生冲突,就会使生命的那种辛苦呵护被一种暂时的冲动所取代。

现在的许多家庭常常通过鸟笼、花盆,让我们的孩子从小认识到了这是植物,那是动物。我们暂且不论这些生命形式的自然性,孩子面对这些生灵会有一种自然的喜爱,但是我们看看以后发生的事情,就会发现它所带来的弊端和局限。也许几天,也许是一两个星期,甚至是一两个月,最后总能听到一句:“我不想再喂它了!”于是,随着这句话之后,我们便会发现,枯枝叶落的花盆,空空的鱼缸、鸟笼被扔在了一边。

也许下次再有兴致的时候,再收拾起花盆、鱼缸和鸟笼,会再继续着那些心得生命的开始,这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一切都很自然,顺理成章。只是孩子不曾想过,也不用去想,那些死去的花儿、鱼儿、鸟儿算什么呢?兴致的牺牲品吗?养这些花鸟鱼虫,为的是什么呢?仅仅是孩子的一种游戏?一时兴致吗?是的,养育它们,不需要付起让它们好好地活着的责任;养育它们,不需要做好坚持下去的准备……正是这种没了兴致,对生命就不再承担呵护的责任轻率,使孩子们开始体会“不过如此”的感受。一切不过如此,演变就在其中!伤害才会显得那样简单和频繁!

是的,所有读过老舍《养花》的人,都会知道这些花草在老舍心中的地位。那种“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境界,那种与花的生命交融的境界,常常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由此想来,多么希望这应该对那些把生命视作兴致的孩子有所启发啊!

 

是啊,笔者不得不感慨,不得不呼吁,对于孩子来讲,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意味着什么?如何来对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这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简单的明理导行,那许多细小的东西,那许多我们不曾关注的教育细节,不仅在伤害着孩子肉体和精神,而且潜在地在影响着孩子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