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保姆1在线观看: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 教师用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48:46
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一、设计意图
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哪些问题?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关系?学习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这些都是学生思考和关心的问题。学习本单元后,学生对这些问题仍然会有些模糊认识。为此,本单元的综合探究进一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就是使学生明确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学习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人生的作用。这些内容,课文中虽在不同地方涉及,但并未予以系统阐述,因此,本单元的综合探究围绕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展开。
2.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学习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学习哲学的主要目的。但在学生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很远”、“哲学与我无关”、“哲学对我将来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没有什么用处”等认识,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对哲学学习的态度和哲学作用的发挥。设置本探究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澄清这些模糊认识。
3.探究活动本身的要求。探究活动的设置,要能引起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便于在班级形成探讨、争辩的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有关信息,剖析有关观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把握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确信哲学对人生的指导功能,从而自觉追求智慧,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内容结构和目标分析
本单元综合探究活动的目标有二:一是哲学的功能,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这两个问题,教师在授课中应予以重点阐释,具体内容见“理论评析”。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可作如下概括。
哲学的功能有二:一是世界观的功能,它可以使人形成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帮助人们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方法论的功能,它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总体性和一般性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有三: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它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层次,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问题的理解,本探究活动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的角度作出了回答。可作如下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探究活动路径参考,我们列举了五个探究活动。其中,前两个活动主要是讲生活、实践和哲学的关系,第三、四、五个活动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其中第一问要求学生思考“这些故事中包含哪些哲学道理”,第二问是要求学生思考“这些哲学道理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的关系”。对于第一问,我们不必要求学生回答具体的哲学道理,因为学生在还没有学习哲学的基本原理之前不可能对此作出理想的回答。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成语故事的基本含义,这些基本含义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朴实生动的哲理,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逐渐加深对这些道理的认识。对于第二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悟生活的智慧来自人们对生活、实践的感悟和体会,任何道理,不管是高深的还是浅显的,都来自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是人们在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中产生的。
第二个探究活动也有两问。第一问“哲学思想的产生与时代课题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二问是“如何理解理论思维与解决实践课题的关系”。第一问主要说明两层意思:一是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二是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前导。第二问主要说明,理论思维和时代课题、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实践课题的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思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必须有理论思维;第二,理论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需要通过哲学来完成,即通过反思时代的课题、反思时代的精神,培养和发展理论思维。
第三个探究活动要求回答两个问题。第一问,自然科学家为何如此重视哲学的作用?第二问,谈谈你对哲学和自然科学关系的理解。这两问涉及的共同问题就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可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科学的发展;第二,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因此,任何轻视哲学、认为具体科学可以取代哲学的看法,都是错误和危险的。
第四个探究活动也有两问。这两问的回答内容大致是相同的。第一问要求学生回答拉法格的话表达了什么观点。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找到了社会历史背后的物质的动因。第二问,为什么马克思的话对他影响如此深刻?因为马克思使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把握了世界历史的逻辑,第一次深刻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找到了社会发展和思想发展背后的物质动因。第二问的答案基本上可以从课文提供的材料中找到。
第五个探究活动也有两问。第一问主要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哲学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一样,哲学素质、社会科学素质同自然科学素质一样,都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不可缺少的。这两类人才都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通过思考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三、操作建议
(一)探究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
(1)划分小组,收集资料。
建议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或若干个小组),分头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内容主要可分为: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的关系、中国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哲学的功能与作用等。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借助图书馆或阅览室查阅有关书籍、报刊、杂志,运用网络上网查询,问询家长或老师,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可包括:你认为哲学的内容应包括哪些,哲学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青年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哲学、怎样学习哲学等。最好将调查内容分类列成具体细目,便于人们回答。)
(2)加工整理,形成观点。
在收集资料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各小组对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包括:判断资料的真伪、优劣,选择对活动主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淘汰与主题无关联的资料,学会归类整理资料,找出资料之间的联系,对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2.交流阶段
各小组归纳整理、总结提炼的结果(包括收集资料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各小组选出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收集的观点、事例以及对这些观点、事例的看法。
3.总结阶段
在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将交流的成果汇集成专题,可以写成文章或小论文,召开主题班会进行交流,出一期板报或壁报,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制作班级主页网进一步交流。
最后总结调查结果,并写成调查报告。还可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探究活动注意事项
1.本单元综合探究的主题是“走进哲学,问辩人生”,但探究的题目可以灵活多样。
例如,“哲学让我的生活更精彩”,“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导”,“亲近哲学、追求智慧”,“学好哲学,终生受益”,“漫谈提高哲学修养”,“知识、科学与哲学”。在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关切的问题,具体设计出最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探究题目来。
2.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读书报告会、讨论、辩论、演讲等。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准备的情况,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形式。一般来说,读书报告会、讨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低,但学生的参与面大,活动也较容易组织实施。而辩论和演讲则需要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高,教育效果会更好。
3.无论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还是小组、班级交流成果,都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辩证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共同的学习和活动中,体验合作探究的愉悦,同时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
4.在探究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倡答案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对综合探究内容,不能流于形式。
5.课时安排:一学时。
四、教学资源链接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节选)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因此,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2004年12月4日)
2.运动员学哲学
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退役后,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进修,在学习哲学后结合自己打乒乓球的经历,写了一篇《运动员学哲学》的文章。
她说:“作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我感到在中国乒乓球队,时常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遗憾的是当时我对哲学理论的知识知之甚少,更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用哲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也没有把实践上升到哲学原理的高度来认识。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即将结束在清华大学学习之前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一课,这对我来说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回顾中国乒乓球队称雄世界乒坛40多年长盛不衰的历史,我觉得其中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在重大的国际赛事中,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作为指导,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3.牛顿的后半生
大凡有点科学知识的人,不会不知道牛顿这个英国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和他的巨大贡献。
他,集前人之经验建立起经典力学体系,创立了高等数学的微积分。他,还是一个研究天文学的学者。他的成就闪烁着朴素唯物论的光辉。他的主要成就都是在前半生获得的。他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光学、力学实验室中度过的,他承认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客观存在,重视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他说:“物体的属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为我们所了解。”这说明在科学实验中,牛顿是一个自发唯物论者。
然而,他同时又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特别是他的后半生,居然用25年时间研究神学,写了100多万字有关神学和宗教的书稿。他力图把虚无缥缈的上帝请到他的唯物的力学体系中来,从上帝那里去寻找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第一推动力”。他虔诚地说:“没有神力之功,就不知道自然界还有力量竟能促成这种横向的运动”,“没有神的力量就决不能使它们做现在这样的绕太阳转的圆周运动”。他在对上帝的颂词中说:“至高无上的上帝是一个永恒、无限、绝对完善的主宰者。他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就是说,他由永恒到永恒而存在,从无限到无限而显现”,“他浑身是眼、浑身是耳、浑身是脑、浑身是臂”,“上帝能见、能言、能笑、能爱、能恨、能喜、能怒、能有所欲、能授予、能接受、能设计、能工作、能战斗、能建造”,“我们因为他至善至美而钦佩他,因为他统治万物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敬他”。
像牛顿这样一位具有“一流头脑”的伟大科学家,却拿出半生光阴为上帝下赌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可仔细分析,又能从他的成长中找到原因。牛顿出生在一个宗教式的家庭,自幼受到信奉上帝的教育,这对他的世界观影响极深。牛顿之所以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当然和他的勤奋与超群的才能分不开。但是,如果他在科学研究中不是自觉地遵循了朴素唯物论,并承认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而是一开始就从上帝那里寻找“万能的答案”,那么,他肯定会一事无成。由于他的辉煌成就,他的自然科学著作的手稿价值千金,但当他后半生陷入唯心论的死胡同,勤奋和高才也无济于事,而那100多万字关于上帝和神力之助的手稿,也就随之变成了一堆废纸。
可见,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对一个人的影响何等重要,这难道不值得后来的人们特别是科学工作者引以为戒吗?
4.门捷列夫的悲剧
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的成功就在于他不自觉地遵循了辩证法。他认为,质与量的统一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自然界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化学元素有转化。在认识论和科学方法上,他将观察与实验比喻为“科学的躯体”,将理论比喻为“科学的灵魂”,强调科学研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是,门捷列夫晚年则成了形而上学的俘虏。他为了证明社会发展变革的不合理性,竟然反对自然界存在着飞跃,否认原子可分为“电子”,否认元素的复杂性。然而,他竭力反对的原子结构的新发现,恰恰是对发展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律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他的哲学思想倒退妨碍了他进一步获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5.哲学是灵魂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认为“哲学是灵魂”。
早在1948年,李四光在英国时就反复阅读了《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1950年回国后,他又精读了这些原著和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并自觉地把这些学习成果运用到地质研究工作中去,构建了自己的地质力学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先后找到并开发了包括大庆油田在内的许多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中国人民争了光,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没有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就不会有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哲学是灵魂”又一次被实践所证明。
6.两个乡下人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室等车时,两人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说,上海人真精明,外地人问路都要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吃,还送旧衣服呢。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有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呢。我幸亏还没有上车,不然真失去了一次致富的好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人得到了去上海的车票,要去上海的人也得到了去北京的车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也没有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的点心也可以白尝。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他在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没见过泥土而又爱种花的上海人兜售。每天他在城郊间往返6次,净赚50元钱。一年后,“花盆土”竟然让他在大上海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去上海的人又有了一个新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却不干净,一打听才知清洁公司只负责洗楼面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机会,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员工,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南京和杭州。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他刚要下车,一个拣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讨要一只空啤酒瓶子。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火车票。
这一事例说明的问题很多,但主要说明的是: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如何,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而且影响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于人们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不同,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7.观虫
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下来。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执著、顽强,失败了,不屈服;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回啊!我遇到了一点儿挫折,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只虫子?”
第二个人注视着虫子,则叹气地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啊!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了;可是它就是不反省,不肯看一看。咳──可悲的虫子!”“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闷着头蛮干一气了──我是个有头脑的人,可不是虫子。”
8.关于什么是哲学
如果我们提出“究竟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大家可能觉得可笑。其实究竟什么是哲学,从古到今众说纷纭。下面介绍一些观点。
(1)哲学是“爱智之学”。
这是关于哲学本性最古老的说法。“哲学是爱智之学”与“哲学是智学”有重大的区别。
(2)哲学是追求真、善、美的学说。
许多学者都试图从“真、善、美”统一论的角度建构哲学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
(3)哲学是人类精神的“灵光”。
黑格尔曾形象地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他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4)哲学是追求“形而上”的学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法则、规律是无形的,故称为“形而上”;“形而下者谓之器”,器用之物是有形的,故称为“形而下”。具体科学研究人们直接感受到的“形而下”,从“形而下”的层次“问到底”。哲学固然不能脱离“形而下”的基础,但它必须作出超感觉经验的“形而上”的思考,从“形而上”的层次“问到底”。
(5)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
(6)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7)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
(8)哲学是最高层次的价值规范。
(9)哲学就是人学。
这是近年来一些学者非常强调的观点。他们认为,“哲学是探索人及其相关存在的奥秘的人的学问、人的理论、人的学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10)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论断。
柏拉图认为,哲学根源于惊异。亚里士多德认为,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学研究。
9.有些自然科学家没有系统学习过辩证唯物主义,为什么也能在科学技术上作出卓越贡献
(1)辩证唯物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无疑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必然要受到惩罚,使科学研究走弯路,以致徒劳无功。
(2)在近代和现代,确实有些自然科学家没有专门研读过辩证唯物主义,甚至有些人的世界观从总体上分析还是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却在科学上作出一定的贡献。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不自觉地按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要求参加实践的结果。
(3)不能因为上述情况就怀疑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应看到,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是不牢固的,它经不住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进攻。牛顿晚年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理解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运用
○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二课介绍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过渡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阐述。可以说,本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第一课重在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发现哲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脱离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第二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不同的哲学,让学生认识到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哲学研究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并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本课以后的内容(第四—十二课)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论述。在这一意义上说,本课又是全书的一个总纲,它所讲到的实践的观点贯穿全书。学好本课内容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全书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主要负载的任务,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入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就是第一框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两目。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是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来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一目包括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说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第二自然段进一步指出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因此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历史上的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精神上的精华,因而应该有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哲学”。在今天,称得上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包括三个自然段,讲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进而说明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它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即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另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是本课的落脚点,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这一框分为三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目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三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目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目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说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说明第二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示与建议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原理》第一条说:“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的认识应当站在这个高度上。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二框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必须牢牢抓住实践范畴。无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都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任何哲学都是为了解决自己时代的课题和任务而产生的,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产物。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到百家争鸣在战国时期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是战国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反映,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即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以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作为情境导入,把战国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回忆历史课所学的相关内容,特别是百家争鸣中各家的思想,并让学生概括出各家思想所分别代表的社会阶级或阶层,最后引导学生回答这一探究活动的两个问题。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之所以出现在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政治发生巨大变革,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各个阶级、阶层面对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都要表达自己的思想,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是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通过对第一问的回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抽象思维,概括出思想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即思想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革命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即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弄清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即文艺复兴运动打击了封建教会的神学统治和精神独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观念,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空前繁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新文化,为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第二问主要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查阅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了解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新一轮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文艺复兴时期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和否定转向对封建专制制度本身的批判和否定,提出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为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领悟哲学革命与政治变革的关系,明确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先导。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教师可以把此处的两个问题与第三、四段结合在一起讲。其中,文艺复兴运动的材料和问题与第三段对应,法国启蒙运动的材料和问题与第四段对应。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回忆历史课所学的相关内容。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和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的人文主义精神使人们由神面向人,反对神权,抬高人权,倡导人们追求现世幸福;它的科学主义精神使人们由内心的追问面向对外在自然的探索,唤醒人们的创造意识和科学精神。这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这一材料和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得出第三段的内容,即哲学通过批判旧思想、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是又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时的资产阶级逐渐走向成熟,思想上摆脱了16、17世纪的神学不彻底性,提出了彻底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并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展开了对封建制度的猛烈攻击。启蒙思想武装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这则材料和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得出第四段的内容,即哲学一旦掌握群众就可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本目有一个相关链接,其内容是对本框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中可以先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概括德国古典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然后介绍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容以及它的社会功能。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处于分裂状态之中,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他们既反对封建制度,又向其妥协。与法国大革命旗帜鲜明地反封建政治思想相比,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比较隐晦地局限在哲学领域之中。德国古典哲学重视对人的理性作用的研究,强调人的意识能动性。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阐发了辩证法的思想,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联系、发展,由矛盾推动的有机整体。黑格尔哲学解体以后,他的一些学生分别抓住黑格尔哲学中的一部分来论证自己的自由民主思想,批判普鲁士王国的封建统治,其中包括大卫·斯特劳斯和鲍威尔的神学批判、卢格的政治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等。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出现在19世纪中叶,了解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完成工人阶级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使命而出现的。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条件和历史任务,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也是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它提出的人类解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它不可能过时,而只能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
操作建议
由于本框是本课的落脚点,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个问题都和“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密切相联,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讲清楚。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第一问,把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作为情境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然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方法和理论出路,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问题上。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也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即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在回答什么问题。本探究活动的两个问题可以在本课内容学完后再予以回答,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第一问的回答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基础,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中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时代的呼唤,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本课学习的全部内容进行回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着重把握三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问题没有过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想,仍然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三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格。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2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的局限性,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相分离。在古代虽然有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但那是朴素的、没有科学基础的结合。
第二问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材料的基础上,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哲学的不同,即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完整的体系。在探究时可以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大致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中的位置和地位。离开了这个大的背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容易摸不着头绪。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古代朴素的带有辩证法性质的唯物主义主要是追问世界的本原问题,这时的哲学缺乏近代科学作为基础,因此它更多的是一种猜测。它虽然看到了世界的联系和变化,但它还无法理解联系和变化背后的基础和原因。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主要是追问人的认识问题,即人的认识的来源是什么,是什么保证人的认识的可靠性。但它对人的认识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立足于对世界的一种直观观察,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对世界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它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不理解人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和意识是认识世界的可靠出发点,并以精神和意识的能动活动为基础,把整个世界的发展纳入到精神和意识的领域之内。可见,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是一种意识的辩证法或精神的辩证法,而不是实践的辩证法,也不是世界自身的辩证法,因此这种辩证法缺少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在内容上的不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关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现实历史和人类社会,关心人类苦难和人类解放。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2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和辨别材料中的两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第一种说法认为科学性和革命性不能统一,第二种说法认为科学性和革命性在无产阶级身上可以统一。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越是科学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和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学说,就越符合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和愿望。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回答科学性和革命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统一。我们说,如果一个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相一致时,就可以统一;不一致时,则不能统一。
操作建议
由于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可以让学生分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并说明为什么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是和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越是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越是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就是阶级利益要与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否则就无法统一。
教师在讲解第二段内容时可以参考“相关疑难问题解答”,并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言加以说明。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目有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2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创造力。本探究活动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任何理论都是对特定时代的特定事物的反映,时代变了,事物变了,理论也要相应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的是最一般的原理、最普遍的规律、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是这些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与不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面临着如何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如何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诸多理论成果。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人的理论著述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操作建议
在讨论前,建议学生阅读下列书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列宁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邓小平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江泽民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框题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本课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本课的两框都是讨论该问题。同时,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要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时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离开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结构,也无法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另外,看不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学生就容易把哲学看成是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胡思乱想”,无法理解哲学同样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可以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来看。首先,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其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来看。首先,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回答,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其次,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它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科学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对人类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地继承与创造性地发展。
(2)从哲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以往的哲学总是企图站在科学之上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想穷尽一切知识,因而必然有许多不科学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明确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与普遍规律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样,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从内容上看,以往的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往的哲学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在历史上是唯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
(4)从哲学使命上看,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要科学地改造世界,强调哲学要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
(5)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把自己看作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3.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这一问题以往的教科书没有深入讨论,新教材把实践的观点提升到重要地位是吸收了我国近些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成果。这一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说它是难点,就在于以往我们仅仅把实践和认识联系在一起,而没有看到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概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了实践的观点,就可以提纲挈领,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新教材吸收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哲学发展的新成果,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相关链接部分,从三个方面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
首先,从哲学基本原理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样就摆脱了旧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直观理解,也摆脱了唯心主义立足于精神对世界的抽象理解。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旧哲学探讨那些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形而上的东西(上帝、实体、绝对精神),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心那些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的现实历史和社会,关心人在社会历史中的苦难以及人的解放。
其次,在历史观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各种政治、文化现象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同时,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引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了历史观中。
再次,从认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问题的把握摆脱了许多在纯认识论领域内的无谓争论,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结论既来源于实践,又复归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在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三个问题:一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格;二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抛弃或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三是要理解这重大理论成果都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唯物论,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以实践论为基础的认识论,以社会基本矛盾和群众路线为中心的历史唯物论。《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当代社会实践的具体问题。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转化为最高的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矛盾规律应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矛盾分析的方法;把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当代社会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富有深刻的哲学基础。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永恒性、过程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运用和阐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思想和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和阐发。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
学生在学习这个问题时一般不容易掌握如何正确地评价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往往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会以为凡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
教材指出:“面对着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以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进行反映。因而,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容易采取“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么正确,要么错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容易认为只要是出现了个别错误结论,或者只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一致,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批判过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因此,在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时,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历史的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时,一定要把哲学和它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
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判断真正哲学的关键就在于看它是否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看它是否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而不在于它的某些个别结论。例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流,充满了伟大的智慧,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精华。但也包含着个别的错误结论。有些哲学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或土或气,从当时的时代看,是以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看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转化,努力找到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是他们对人类思想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代表当时的先进思想,把握了历史的主流。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我们仍然要承认古希腊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如何理解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19世纪之前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处于对自然界的各种科学材料进行搜集的阶段,科学家对自然界采取分门别类的研究,学科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这是自然科学发展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表现。此时,科学家尚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看不到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看不到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和联系。处于这一自然科学的发展阶段,哲学家往往采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自然科学发展到19世纪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材料,科学家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从搜集材料发展到对材料进行整理。当科学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时,他们发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在横向上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在历史的纵向上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各种自然现象背后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和规律性。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彼此的界限也开始趋向融合,这就为哲学家形成全面、联系、发展的辩证思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往往是分离的,形而上学限制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则在唯心主义那里受到窒息。在古代虽然有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但那是朴素的、没有科学基础的。然而,客观世界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克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互脱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克服了这个矛盾,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指明主体和客体、人类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等处于客观的普遍联系、永恒运动和辩证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世界的物质性,内在地包含着世界的辩证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世界的辩证性,又是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前提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中。
同时,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哲学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包括旧唯物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历史截然对立起来,一方面他们把自然看成纯客观自在的东西,一方面又把人类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构成的人类历史看成某种主观的过程,由此造成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与旧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感性世界。也就是说,人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是以人的生产活动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为基础的。在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人对自然不断地改造,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与此同时也不断地改造、创造着人自身。这样,原生态的自在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改造就被赋予了社会性,进入了人类历史。同时,人类社会不仅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而且在实践中也不断地进入自然之中,从而使社会历史具有了自然性。于是,在人们面前出现的是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可见,自然史和人类史始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两者相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社会历史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最深刻的基础,社会的政治、精神等都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而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发展过程和自然界一样,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这个问题之所以不好理解,是因为“科学性”是和客观性、真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它要求科学的观察者排除一切有关个人或集体的利益、愿望等价值判断,采取一种真正中立、“大公无私”的态度来从事科学研究。而“革命性”通常是指一种价值批判性,即基于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和愿望对社会展开的批判。“科学性”和“革命性”也就是通常哲学中说的“事实”与“价值”,显然这两者是有区别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把两者统一起来的呢?说清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以往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的区别,也就理解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坚持的是一种科学精神,它的所有结论都有牢固而客观的科学分析作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详尽考察之上的,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秘密即剩余价值的发现基础之上的。这种考察是客观的、中立的,不带有人的主观色彩,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所在。正是基于这种科学态度和客观研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使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一般是建立在道德伦理之上,它缺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它的这种道德伦理要求缺少科学的基础,这也决定了它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批判是软弱无力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伦理要求,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而首先是因为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自身就有趋向于共产主义的要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意义所在。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它的所有基本原理都是来自于实践,又复归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而发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在于说明和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表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解放全人类,改造世界任务的承担者是无产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第二个表现就在于它的阶级性,即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符合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利益和要求的,是无产阶级批判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锐利武器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无产阶级的目的和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无产阶级改造社会的要求是历史发展自身的要求。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就不是单纯的道德伦理要求,而是社会历史发展自身的客观要求。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把改造世界的价值要求与社会历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性质的变革。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我国战国时期学术界相互争辩的局面和风气。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大的转型之中。社会的激烈变革引起了社会多种矛盾的激化,当时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各个阶级乃至一个阶级中的不同阶层,面对这一社会大变革的局面,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因此,在这一时期,围绕着新旧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文化教育的斗争,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在思想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派别,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包括很多派别,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代表。他们主张通过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废除“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赏,用“严刑峻法”建立地主阶级的专政。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商鞅、孙膑、荀子、韩非等。另一派是地主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他们主张用“仁义”等说教感化奴隶主,笼络人民,实现向封建制的过渡,反对用暴力。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孟子等。此外,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在社会大变动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故对社会做消极的反抗,或潜心思考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他们面对阶级地位的大变动、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传统观念的破坏,感到“世道”、祸福、是非一切变换不定。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2.文艺复兴
一般把西欧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这一历史时期称作文艺复兴时期,意思是说在这个时期遭到中世纪摧残和遗忘的古代文化复活了。所谓古代文化的复活,实际是伴随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的兴起和商品贸易市场的扩大而形成的新兴市民资产阶级,对于古代文化的利用和继承,是与传统宗教文化相对立的适应市民资产阶级现实需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科学、宗教、伦理和艺术。在哲学理论上是属于资产阶级世界观萌芽时期。一般把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宗教改革运动。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抬高人、贬低神,用人权反对神权,追求个人自由和现实幸福。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彼特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谟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潮,重视对自然的研究,强调理性和经验的作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哥白尼、伽利略、达·芬奇、布鲁诺等。在宗教思想上,反对传统教会特权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主张个人虔诚信教就可得救,无须教会作中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总的说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只是提出了一些思想观点和原则,尚没有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最初表现,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宗教的蒙昧主义的启蒙运动的开始。
3.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它是18世纪在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启蒙运动中形成的一个强大的唯物主义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代表了上升时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提出了彻底的无神论思想,揭露了宗教和教会的反动本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主要是继承了17世纪英、法的唯物论思想,主要是笛卡儿和洛克的思想,并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把近代以来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推进到最彻底的程度和典型形态。他们肯定物质世界的自身存在,时间、空间和运动同物质不可分割,指出精神对肉体的依赖性。坚持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强调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在社会观方面,提出自保、自爱是人的永恒天性,人的才智、道德是后天获得的,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主张教育万能。这些理论直接否定宗教神学,并为变革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4.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承前启后,一方面继承和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开启了现代哲学的大门,它的许多宝贵思想为后来的各种哲学流派所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中,除费尔巴哈外都是唯心主义者。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哲学发挥了人的意识能动性方面,批判了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比较系统地提出辩证法的思想,这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巨大贡献,这些思想也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成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中间环节。但费尔巴哈在恢复唯物主义的同时,却没有能够真正继承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优秀遗产,即辩证法的思想,因此他的唯物主义仍然具有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从理论上论证了变革封建制度的必要性。同时,它的不彻底性体现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为德国资产阶级有两个敌人,一个是封建贵族,一个是工人阶级,所以,它既想通过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又害怕工人阶级起来革它的命。想推翻封建秩序,发展资本主义,但自己力量不够,又不想联合群众,这就决定了德国资产阶级既要求革命又害怕革命,既反封建又向封建势力妥协。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深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物介绍
费尔巴哈(1804—1872)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宗教的本质》等。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实在,除了自然和人以外,什么也不存在,神和上帝不过是人自身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同时,费尔巴哈又指出,黑格尔哲学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思辨神学,它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真实关系。费尔巴哈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本唯物主义。他认为,无论是基督教的上帝,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人类自身本质的颠倒的表现,人才是哲学和世界的秘密,人和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应该是新哲学的最高对象。费尔巴哈这种人本唯物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早年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在于他对人的理解是一种抽象的理解,他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他看不到人的现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这也导致了他在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
(三)辅文释疑
1.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教材第21页)
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提出的观点。在这里,马克思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及其在哲学史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以往的哲学家们,由于不了解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意义,把实践排斥在自己的哲学之外,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通过实践去改变世界的主张,所以,最终“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他们或者是用抽象的理论去说明和解释他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或者仅仅是用进步的理论去批判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而不是主张通过实践对现实世界进行革命的改造。例如,费尔巴哈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揭开了宗教的神秘外衣。但是,由于他不了解革命实践的意义,因而他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提出通过革命实践对世俗基础本身加以变革,从而完成从根本上消灭宗教的任务。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解释,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当作自己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础。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改变世界,并不是否认解释世界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相反,它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
2.恩格斯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教材第21页)
恩格斯此语意在阐明工人阶级的产生、运动和利益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表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自身要求。工人阶级的革命性体现在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利益要求。这种利益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科学的意义在于阐发和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科学越是公正无私,就越是能够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前进方向,进而指明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原由和历史意义,也就在揭示真理的同时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追求。
(四)资源选辑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笔记,生前未发表。恩格斯于1888年将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首次发表。(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全文共11条,言简意赅,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点作为新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指出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在认识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进了认识论,正确地解决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揭示了革命的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还用实践的观点理解人类社会,批判了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纲还提出了新哲学的任务和使命,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提纲是马克思对以前提出的基本原理的总结和发展,概括了新世界观的主要思想。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2.《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的重要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于1845年秋到1846年5月。1932年在苏联第一次全文发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分子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揭露了德国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实质,阐明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系统阐述。书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并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强调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并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该书全面地考察了劳动异化及其产生的根源。此外,还对哲学史、美学以及语言学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
3.《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发表于1848年2月。(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而周详的分析,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阐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它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划分了科学共产主义与这些流派的界限,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口号。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为《共产党宣言》不同版本写了七篇序言,他们在这些序言中,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的新经验和新发展,强调《共产党宣言》中基本原理的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对我们研究和学习《共产党宣言》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主要的著作,共3卷。第1卷于1867年出版,第2卷、第3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1页,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卷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阐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揭示了它的内在矛盾,论证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资本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剩余价值理论。根据这个理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揭示了资产阶级存在的基础是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占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个在根本利益上完全对立的阶级,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划时代的伟大著作,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
5.国内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
(1)中国学者石仲泉说:“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两个东西冲撞之后形成的一个新的思想概念的问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是中国的实际,它包括历史实际、现实状况、革命运动和思想文化等。这两个东西结合了,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俄罗斯学者M·季塔连柯说:“中共领导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不仅仅对中国具有意义的重大理论突破”,“这种做法完全符合列宁关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译成’民族语言的著名思想。80年代邓小平领导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方针,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中共多年经验的总结。”
(3)俄罗斯学者费奥克蒂斯托夫说:“中共着手修订自己的理论观点,探索国家社会经济、精神、政治发展的新途径;形成确保国家逐步摆脱危机的局面,基本上顺利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方针。中共理论工作的中心课题还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中的问题,还是创造地处理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问题。”
(4)澳大利亚学者尼克·奈特说:“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去揭示反映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性质的特殊规律。这种特殊规律一经发现,就成为中国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选自:马启民著《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述》)
6.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
──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
120年前,马克思长眠于伦敦海格特公墓。至今,马克思的英名由于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朽,由于他的学说的与时俱进而永存。
马克思主义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马克思经过殚精竭虑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和亲自领导无产阶级斗争实践,在他1883年逝世时已攀登到当时人类对历史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高峰。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科学巨匠”。
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并非亿万富翁。他一生穷困,连爱子夭折都无钱安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逝世时惊动了整个欧洲,不少报刊发表评论和文章对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组织对他表示哀悼。在相隔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在英国,马克思名列公选的千年伟人之首。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表示哀怜的思想家并不少,唯有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真正用科学理论揭示他们的处境和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的。这个真理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是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形成,且在英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从整个西欧来说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马克思虽然生活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他探讨的问题并不限于自由资本主义而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因而是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探讨。正是这些规律性的认识,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历史条件所带来的局限。
其实,真正的理论认识与现实并非亦步亦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已经引起思想家们的关注和研究。在马克思之前的西方的空想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潮,已对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人类解放问题作过比较深刻的思考,但由于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思想处于分离状态,没有科学的经济学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这种社会主义理论始终未能跨出空想阶段。如何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的高度,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分析为依据,并从中引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和人类走向社会主义的科学结论,是摆在新理论创造者面前的任务。马克思突破了以往思想家们的理论局限,扩大了思考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的理论领域和视界。马克思吸收了前人的成就,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个科学体系,用以解决无产阶级和人类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这种理论创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为什么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根本之点在于,它所研究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某一阶段。因此,它的结论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
正因为马克思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目的从事理论创造,因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要求,它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是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可能会给马克思对材料的运用和理论视域带来某些限制,但从根本上说没有影响他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一般规律的探求。资本主义社会早期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中包含着它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的趋向。这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芒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止境
马克思逝世后的120年间,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们,根据自己的实践从各个不同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活的肌体。
马克思从创立学说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极力反对把他们的思想教条化,因而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某些论断过时的可能性,也从不讳言自己的预测可能失误。人们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认识事物的。条件往往就是认识的界限。因此,马克思某些论断的过时或预测的失效是完全正常的,符合人类认识规律。但是承认马克思个别论断的过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后者不是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个具体论断和个别结论,而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因而是荒谬的。
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凡是追求永远不变的最终体系的理论,都会或迟或快“寿终正寝”。而正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敢于宣布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和错误,从而在总体上保持了这一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随着群众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断为这个理论肌体注入着生命活力。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马克思主义者要以马克思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就为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样板。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显然,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与它的创立者的思想理论之间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发展的一面;既是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必然会遇到马克思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会做马克思没有做过的事,说马克思没有说过的话。这就是创新。毛泽东说过:“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一切以马克思的本本为依据,以马克思的话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我们应该像当年毛泽东所提倡的那样学习马克思,超过马克思。所谓超过马克思,就是不丢老祖宗,又要说新话。
马克思主义前途光明
马克思逝世以后的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高潮与低潮交错的时期。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一些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打倒,也不可能被打倒。不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创造性地发展,而且世界上不少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人士从苏东剧变的打击下重新集结,总结经验,探讨发展的前景和方式。巴黎曾召开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时也召开过大规模的国际会议。这些表明,世界并没有忘记马克思,没有忘记马克思主义。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仍在世界政治生活和思想领域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而且世界上又出现了各种名称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形态。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派,其本身的理论视野和理论风格迥异,要从他们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历史环境来寻找统一的理论观点是徒劳的。但是苏东剧变后,他们的政治态度很值得注意,他们中的不少人采取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反对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因而,我们对各种不同旗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要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
此外,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后现代主义甚为活跃。后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中消极方面抗议的理论表现。它在批评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的过程中,往往援引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而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某种程度的接近。当然,后现代主义虽然对马克思表示某种亲近和敬意,但它们的根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并不相同。但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表现表明,在当代任何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都不可能无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就。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执笔:陈先达
摘自:《光明日报》2003年4月)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代社会主义之父马克思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根本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而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唯心主义者。马克思用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研究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确切作用,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制定模范社会的种种蓝图。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历史研究坚信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唯一手段,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期待富裕的捐助人的支持。”
通过对比马克思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区别,请你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解。
思考提示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新社会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空洞的设想之上,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新社会的理解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新社会的途径往往是希望得到有钱人的资助做社会实验,而马克思主义建立新社会的途径是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现。
2.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请你谈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以及它给你的启示。
思考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重要的目的是要改变世界。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和革命本性。我们要自觉地把学到的哲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改造我们的生活。
3.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我们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与时俱进的品格?
思考提示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的发展会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内容,同时也会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马克思主义始终跟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因此,我们不能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任何僵死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只能葬送马克思主义,而不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应紧跟时代,在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不断注入新鲜经验。第二问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谈。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入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本单元最基本的知识目标。
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的、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第四课和第五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六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基本结构是: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综合探究)。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物质定义。
○运动的含义。
○相对静止的含义。
○规律的含义。
(2)理解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运用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从分析论证中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的理解。
○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2)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2)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提示和建议:例如,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辩,尊重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探索意识,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如何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这一单元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学生首先要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入手。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两框。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两个方面,因此,本框分为两目(由于人的意识部分放到下一课中讲,所以在这一课中只是简单的提及)。
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这一框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在理解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后,本课将进一步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说明第一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提示与建议中的要求是:“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辩,尊重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由于规律的客观性放到第二框讲,本框只讲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在讲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时,应注意既要讲自然界的物质性,又要讲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个方面理解。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我们把它放到第十一课社会历史观中集中予以论述。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一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的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规律的定义──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利用规律,为自身造福。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和改造世界。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二框分析论证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出发点。
说明课标内容目标要求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我们把它放到综合探究的“理论评析”中予以阐述。无论是本课讲物质观,还是下一课讲意识观,其落脚点都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课标提示和建议中所要求的“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把这一内容放到第五课的最后一目讲。课标要求的“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我们把这一内容放到第十一课中,第十一课主要讲唯物史观。
(二)探究活动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2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讲述自己知道的地球起源的故事,从而得出结论:天地万物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上帝创造的,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设有一问。
操作建议
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各种各样的神灵创世说都是站不住脚的。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大爆炸、地球起源的纪录片,引发学生思索世界是什么样的,引发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同时,可以让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有关神开创宇宙、缔造生灵的创世传说,如中国神话,古希腊传说和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用最概括的语言介绍给同学,使同学共同分享探究成果。还可以把各自的探究成果以文稿形式贴在墙报上,供感兴趣的学生阅读。通过对比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结论。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2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具体的物质形态,从中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想,认识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其进步性就在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对客观世界追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因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这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并没有科学的依据,也没有被科学所证实,充其量只是一些可贵的猜测。同时,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表明当时人们的抽象思维水平的局限性。
第二问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生动的物质形态中抽象出共性的东西。应当让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中都有其共同的属性,这种共同的属性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客观实在性,从中引出物质的概念。理解了物质的概念,学生才会进一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操作建议
由于此探究活动包括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本原问题的探索,可以说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建议教师用对话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讲解。
教师可以先以“师生对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并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当学生不得其解,或众说纷纭时,教师可以继续问:“如果有人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你会怎么想?”大多数学生会觉得这是非常幼稚可笑的。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而这个结论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提出的。教师再继续引导,让学生自觉意识到哲学思维的可贵之处:不但表现在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常识中提出问题,而且还表现在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上。泰勒斯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并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这样,教师可以继续反问:你们平时追问过万物是由什么产生的问题吗?
接着,教师还可以把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的原因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例如,古希腊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因为他用经验证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正如水滋养种子,培育生命一样,大地以及其上的事物都是从水中产生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他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赫拉克利特在对待世界的本原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基本的主张: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它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这种观点比泰勒斯的水是世界本原的思想更加复杂,它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变化状态,而是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3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告诉学生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二问,通过追溯从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的转变和从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社会的群体结构的转变过程,让学生领悟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关键的作用。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自主讨论这个问题,从中认识到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操作建议
由于本探究活动涉及生物、地理等知识,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演讲,由学生自主完成。同时,教师可以补充以下知识点。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人类与动物界的各种区别都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可以说生产劳动从何开始,人类社会也从何开始。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所谓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直接的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首先就要解决吃、喝、住、穿等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宗教等其他活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政治、法律和道德等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化。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一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此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共有两问。
第一问引用了《易传》中的一段话,旨在让学生从中体悟岁岁年年、寒暑相推的大自然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思想。第二问直接导入主题,让学生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告诉学生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意识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此段文字是讲成岁的过程。天道自然,无思无虑,日月互往而成昼夜,昼夜交接而生四季,四季更替而有寒暑,寒暑相推而成岁。实质是讲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播放有关反映宇宙运行、大自然四季更替、微观粒子运动等方面的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思维。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共有两问。
第一问列举了几种思想观点,要求学生分析这些话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体会运动不是“心”的运动,也不是概念或精神的运动的道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向学生说明,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和载体,而人脑才是“心”、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因此,谈运动一定是物质的运动,而不是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理解了第一问,在思考和回答第二问时,学生自然就会得出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的结论。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主要让学生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教学中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质疑的形式开一次研讨会,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专门寻找“离开物质的运动”或“离开运动的物质”材料,另一组专门针对第一组找到的现象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当然允许第一组争辩。这样,教师既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容易犯的错误,又可以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一样,都是没有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2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共有两问。
操作建议
这个探究活动主要解决“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难点问题。在讲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时,可以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向学生质疑:既然以前学的“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可不可以说这一论断是绝对静止的?由此,引发学生的争辩与思考。点拨学生认识到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论证是不断深化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疑,在争辩中解决问题。教师最后可以结合问题给学生进行详尽的分析。
第四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2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操作建议
这个探究活动通过诡辩家欧布里德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学生,只承认运动而反对静止,最终将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这则故事,并以批驳欧布里德的诡辩言行为主题,开一次研讨会。让学生通过这种耳目一新的形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讲述《刻舟求剑》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作为情境导入,让学生参与探讨。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谈谈割裂运动和静止关系所造成的荒唐后果。
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设有一问。这一问要求学生得出结论:人类根据元素有规则的变化规律,还可以推算出新的元素的存在,发现和制造出新的元素。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是讲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讲解这一问题时,建议教师除了利用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授,还可以结合时事,播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多媒体课件。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共有两问。
第一问通过制造“永动机”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永动机”之所以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它没有遵循科学的规律,永远转动的“永动机”只能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第二问要求学生得出结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尊重科学,承认规律,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
操作建议
教学中除了用物理学上的例子,还可以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事例说明。例如,我们党强调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具体体现。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阅读材料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到,人可以利用规律,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从而不断创造新事物,造福于人类。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人可以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和创造规律。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人类认识规律,知道规律的存在,能够自觉地遵循规律,是否意味着人们就只能顺应规律,任凭规律的摆布,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历史上人类利用自然规律的例子有许多,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这方面的事例,然后告诉学生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并不是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自然存在的,并不能被创造,人类只是改变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这一结论是这一框的落脚点,同时也为下一课讲意识的能动性打下基础。
操作建议
这一探究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可以让学生把在课前收集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交流,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情况后指出:“经过相持阶段的努力,中国抗战力量将转弱为强,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最终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的发展完全证实了这一科学预见,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物质的定义。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框题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概念。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基本含义。
(2)自觉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面对着绚丽多彩的世界,人类除了赞叹地球母亲的伟大、惊叹种种自然界中的杰作外,还会想到:这个世界包括人类本身,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引发人类的哲学思考。在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贫乏,面对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如雷电、风暴、洪水、严寒、酷暑、瘟疫等,束手无策,无法抗拒,也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为了摆脱恐慌,得到身心的安宁,古人凭借想象力,将各种自然力人格化,认为某个人格化的神在控制着世界,风有风神,雷有雷神,雨有雨神,日月星辰也有各自的神。对任何自然现象、自然之谜都通过神来解释,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有其各自的神开创宇宙、缔造生灵的创世传说。如中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神话,古希腊的宙斯、雅典娜诸神的传说。而与生命的源流关系最密切且影响最大的是上帝创世说。于是,本课的开篇便引用《圣经》中的故事作为情境导入,让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并运用自己已有的地球起源知识说明天地万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论断。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首先提出并讨论了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课的一幅漫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的激烈争论。现在看似可笑的观点,却是古代唯物主义者真正把自身同自然界区分开,对神创论进行否定的一大成果。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它的物质性这一论证是如何得出的。教学中,可以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进行讲解,结合教材中的探究事例,可以作如下补充。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对世界本原的猜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首先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寻找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是:试图在某些一定的有形体的事物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古印度也有类似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共同特征,是试图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这种把宇宙万物和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只能是一种没有实证科学根据的猜测。它反映了人类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在初级的阶段。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者用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整个物质世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了。19世纪末的自然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根据当时科学材料提供的事实,人们认为原子就是组成万物的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所以,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即认为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可变的,它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物质粒子──原子。同时,它又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与此紧密相联,它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上的物质观混为一谈。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这是当时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在哲学上的反映。这种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世界物质性的探究,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自发、猜测的性质,但是由于科学材料的匮乏,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作出科学的解释。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元素的放射现象发现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颗粒,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
(3)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首先,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科学事实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揭示出现实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生命起源、本质和生物进化的理论,人类起源和人类发展的理论,以及质量、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定律等,对于证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以往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正确观点,在总结全部科学资料,特别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观。
其次,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核心。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所写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物质作了科学的唯物辩证的说明。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共性不等于某一具体的实物,正如水果不等于樱桃、梨、苹果,哺乳动物不等于猫、狗、羊等一样。物质的这一共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正是这种客观实在性,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的物质性。物质性、客观实在性只能存在于各种不同的事物之中,没有脱离各种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某种“物质自身”。列宁也曾给物质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我们提供出一幅世界真实的图景。
再次,恩格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指出了物质的本质属性或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唯一特性”,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相对于意识而言,物质只有一个特性,这就是客观实在性。运动虽然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但它并不是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层面上讲的。
第二,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能够被人们所感觉、认识、反映,简言之,物质是可认识的。
第三,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一切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绝对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却随着科学和实践的进步而经常变化,是可变的、相对的,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属性混为一谈。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个方面来理解。
(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身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人类社会的诞生既有自然界自身进化的一面,也有人类自身劳动创造自身的一面。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使人和自然区别开来,并使整个世界都打上了人的烙印。劳动改造了世界,自在自然不断退缩,人化世界不断膨胀。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必须承认,人对世界的改造是属于物质世界自身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2)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每一代人都是在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存在的,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不是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是既定的,具有在先性。每代人都是“被抛”到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的,并受它的制约。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这三个要素中,生产方式具有决定的意义。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制约作用要通过生产方式的“过滤”才能体现出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这种作用会越来越明显。那种把地理环境或者人口因素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因素的观点是错误的。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的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但是人一旦结成群体而存在于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不再随着人的意志为转移。表面上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在活动,但是群体中人们的意志必定相互碰撞,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不能完全合乎任何人的目的。因为在人的意志和目的背后是人的利益,而在人的众多利益中,物质生产利益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而这种利益是由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又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推动的。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物质性。
3.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我们可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运动这一范畴,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全部科学都证明: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物界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不变的东西。
在无限的宇宙中,总星系、星系、各个天体都不停地在太空遨游。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行星又绕太阳旋转,同时它们又围绕自己的轴心自转。从更深远的角度看,宇宙天体、星系包括人类所在的太阳系和地球都不是永恒的,都有一个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微观粒子也处在永恒变化之中,组成万物的化学元素也有一个由轻元素向重元素演化的过程。可以说,既然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有着自己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那么,就无法设想地球上还有什么不变的事物;既然微观粒子都是永恒地运动发展的,那么,就不可能设想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物体,会有绝对静止的状态。所以,从大的天体到小的微观粒子,世界上一切形态的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大量科学事实证明,生物有机界也是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任何生物有机体,如果没有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就会丧失生命。人由类人猿演化而来,人和人类社会也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没有永远不变的社会形态。任何社会形态离开了生产运动都无法存在,生产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处在变化之中。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一样,都是没有的。
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这已为全部科学事实所证明。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主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和光子是热运动和光运动的主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主体,人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主体等。总之,一句话,物质是一切变化的承担者,是世界上一切发展过程的基础。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物质无不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物质只能在运动中存在,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万事万物既在运动中走向灭亡,也在运动中发生、保存。也就是说,事物只是由于它是要灭亡的,所以它才是可以存在的。这就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辩证法。
(4)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这里首先要区别“属性”和“特性”。“特性”是指一事物具备的,可以使自身和他事物相区别的独特之处。物质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意识,以其自身而存在的性质。意识就不具备这个性质,它必须依赖于物质,是对物质的反映,它不能以其自身而存在。所以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属性”一般是指事物具备的各种各样的性质。例如,某人的属性可以是大眼睛、高个子、女性、汉族等。物质的基本属性有永恒性、无限性、可知性、运动等。在这些属性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因为物质的其他属性只有通过运动才能展现出来。永恒性和无限性是物质通过自身的永恒与无限运动而展现的,物质的可知性也是由于物质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每一种不同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不同的表现,传递不同的信息,这些不同的表现和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出人的认识。如果没有运动,人就不能区别事物,也就不会获得关于物质世界的任何知识。所以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5)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什么是“绝对”呢?“绝对”与“相对”是对立统一的一对范畴。当我们说什么东西是“相对的”时候,就是说该事物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有原因的,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走向灭亡的。当我们说什么是“绝对的”时候,是就它的无条件性来说的。无条件并不是说该事物存在没有条件或不需要条件,而只是说它在任何时候和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不是由时间在它之先的其他事物作用的结果,它自身就是绝对在先者。
我们还要区分物质的运动和具体的某个运动。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不被创造,永恒存在,因此物质的运动也不是由神的第一推动力来推动的,物质存在即发生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不需要条件,永恒延续,因此说运动是绝对的。但现实中存在某个具体的运动却是有条件的,有原因的,会结束的。因此,要理解运动是绝对的,就要注意区别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具体的个别事物的运动。
4.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1)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物质世界不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有些现象看似无规律,这只是由于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和研究,或者人类尚无能力认识它,而不说明它是无规律可循的。例如,瓶子摔在地上形成什么样的碎片,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规律,但经过有心人的研究,发现里面还是有规律存在的。还有些现象的规律人类尚不能完全认识,如地震的发生、微观粒子的运动等,但这并不说明其中没有规律,只是人类尚无能力完全认识它。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必然会认识和把握更多的物质运动现象背后的规律。
(2)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的”是说,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具有的,既不是神的旨意、天的命令,也不是人的认识和意志强加给事物的。它源自事物运动的客观性和物质存在的客观性。“本质的”是说,规律是隐藏在各种表面现象背后的稳定的、深刻的东西。规律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人们通过现象可以认识到规律。价格涨落变化,背后隐藏的是价值规律。苹果落地、行星运行,背后隐藏的是万有引力规律。规律的这个性质决定了只有那些善于动脑筋,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才能发现和把握到规律。“必然的、稳定的”是说,规律不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偶然建立起来的联系,而是必然的、稳定的。例如,某同学坐在一个位置上参加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于是在下次考试中,他还要坐这个位置。好成绩和这个位置就属于偶然建立起来的联系,不具有必然性和稳定性,不会反复出现,所以这不是规律。
(3)人和规律的关系。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具有的,不是人强加给事物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造和消灭规律,但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人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是通过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来实现的。规律发挥作用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通过这些条件表现为外在的现象。例如,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的表现,那么产生这个现象的条件就是没有东西能阻碍水向下流动;人可以改变一下这里的条件,使水向上喷涌,形成人工喷泉,这也是万有引力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只是由于条件改变了,现象的表现形式也就变了。因此说,人利用规律并不是改造了规律,而是改变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进而使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和形式产生了有利于人的变化。
哲学史上的“宿命论”否认规律的可知性,主张“命运”主宰一切。人们必须听任“命运”的摆布,宣扬一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必然性,把必然性神秘化,反对做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按照“宿命论”的观点,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受规律的摆布。“宿命论”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有害的,是一种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世界观。
还有一种夸大人的主观能力,进而忽视了规律客观性的观点,叫作“唯意志论”。这种观点对人在一定条件改造世界的能力盲目乐观。例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事实上,这种观点在实际的工作中是有很大危害的。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
(1)反映的对象与范围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最广泛、最普遍的范畴,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反映的是自然界中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是对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具体认识。
(2)有不变性与可变性的区别。哲学物质范畴所揭示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物质即客观实在性的论断是正确的。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可变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和更新。
从二者的联系来说,它们有着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上对物质结构深入认识和对物质结构的新发现,都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为这一范畴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根据。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有指导意义,它以科学的物质观指导和促进物质结构的研究,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防止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2.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这是一个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问题,也是本课一个难点问题。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要以事例或事实为基础,有理有据地给学生讲清楚。
任何一个看来静止不变的物体,它内部都包含着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永恒运动,同时,这个物体必然会转化为其他的事物。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时,并不否认物质在其合规律的运动过程中也存在某种静止的状态,存在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或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一定状态,因而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以我们每个人为例,一个人是坐着还是行走,这里就有运动和静止的区分,这是每个人都承认的客观的区分。但是,这种静止和运动只是就他对地球的相对位置来讲的,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其实,即使把人坐着视为静止,撇开体内进行的时刻不停的生理运动不谈,他至少同地球一起绕地轴旋转作遨游太空的运动。一个人生命的存在,这是静止,但这种静止也是暂时的,因为生命有机体终究要死亡,任何人也不能永远活着。而且,这种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人的生命有机体只有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没有这种运动就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
(1)仅就机械运动来讲,当我们说某物处于静止状态时也只是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位置的移动而言的。就其他参考系来讲,它仍然有位置的移动。
(2)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时,总是指它在此时此地,或者说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的特定运动。从总体上看,物质在运动着,静止只是运动过程中的局部表现,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
(3)当我们说某一物体还没有变动时,是指某物体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性质,没有变成别的东西。但与此同时,物体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也进行着某种运动和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迟早要使它失去自身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东西。所以,在事物保持自身性质的意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
3.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又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1)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了解运动。要真正理解物质的永恒的绝对的运动,就不能不理解相对静止。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我们谈论任何一个事物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仍然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形式仍然是这种运动形式,就是说它是处于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之中;否则,它也就不再是这个事物或这种形式的运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论运动,我们就不知道这个运动究竟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找到衡量它的尺度。任何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才可以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2)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又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示出来。如果说绝对运动是形成不同物质形态的根源,那么,相对静止就是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的根本条件。没有相对静止也就不可能有不同形态的物质。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事物所以表现为各式各样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它们有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
(3)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才能区别事物,才能肯定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才能分别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否认相对静止,就会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连同它的具体的运动形态都变成一堆变幻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样,教材中关于“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的问题就得到科学的解释。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本原
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希腊文原意是开始,又译为始基。
2.诡辩论
是一切利用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否认真理或阻碍探索真理的思维方式的总称。诡辩,指为明显的谬误或与公认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谬见提供论据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诡辩论”一词源出希腊语。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古希腊有一批传授知识、教人论辩和演说技巧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智者们对哲学和社会问题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他们在深入研究和运用论辩术时,涉及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许多问题,对于推进哲学和逻辑学思维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3.《易传》
中国儒家学者对《易经》所作的解释,共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又称“十翼”,翼有辅助之义。
(二)人物介绍
1.泰勒斯(约前624—前547)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也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开创人。据说,他出生名门望族,曾从事过政治活动,有较广的科学知识。他曾准确地预言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食。他向埃及人学会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对天文学、数学、气象学都有过贡献。他博学多才,是“希腊七贤”之一。在哲学上,他首先摆脱神创论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他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他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但根据古代文献资料,可得知他在哲学上的主张。
2.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创立者之一。他一生写了许多著作,著名的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性》等,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些残篇。他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46页,人民出版社)。列宁也把他看作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
3.克拉底鲁(前5世纪)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学生。他片面地发展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完全否定事物的任何稳定性,提出人不但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连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不可能。一切都变动不居,瞬息即逝,人们对任何东西都不能肯定或否定,从而陷入了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4.芝诺(约前490—前436)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运动变化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唯一不动的存在”;只承认“一”和“静”,否认“多”和“动”。
5.惠施(约前370—约前310)
战国时期哲学家,是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庄子·天下》中保存有他的“历物十事”(即十个命题),是研究惠施思想的主要资料。
6.僧肇(384—414)
东晋时代僧人,佛教哲学家。
(三)辅文释疑
1.“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教材第27页)
这是《天问》中的话。“遂”,闻一多先生解释为“往也”。“初,始也。”意思是说,往古宇宙刚刚产生的时候,谁来告诉我们它的情状呢?
“上下”,在这里特指“天地”。意思是说,天地未分,上下未形,当世界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谁来考订探析那时宇宙的奥秘呢?
圜,就是天。天有九重,也就是俗语所谓九天。但是,这九重之天最初又是依靠谁的功力来制作完成的呢?
女歧,指女神。合,匹也,配也。神女没有与其匹配的丈夫,又是怎样获取了九子呢?
2.赫拉克利特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教材第29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是从来就有的。它的本质是变动不居、永不熄灭的“火”,其他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宇宙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火可以化生一切,一切又化归于火。赫拉克利特认为,生成了的宇宙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世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
3.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教材第29页)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本原。他所说的原子,是指一种物质微粒,这种物质微粒是最小的、不可见的、不可再分的,是构成事物的最后单位。他认为,原子只有形状、排列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没有性质上的区分,它们是永恒存在的。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在运动中由于彼此碰撞结合成世界万物。他利用原子和虚空结合产生万物的观点,反对宗教神话观念。他认为原始人在自然面前感到恐惧是由于无知,才导致猜想神灵是各种自然现象的原因。
4.“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教材第31页)
这是《易传·系辞下》中的一段话,《易传》作者认为是孔子的话。这句话的大意是,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太阳落下去以后,月亮就会升起,月亮落下去以后太阳就升起。太阳和月亮相互推移和运动变化,就产生了光明。冬天过去了,夏天就来了;夏天过去了,冬天又来,冬夏寒暑的相互推移形成了一年四季。所谓往,就是暂时的“屈退”,并非一去不复返;所谓来,也不是永远的存在,而只是事物暂时的“伸进”。屈退和伸进交替推移就产生利益。一岁有四时之序,事物有屈伸。当屈时就屈,当伸时就伸,如此才符合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5.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教材第31页)
毕尔生是英国马赫主义者,这句话的原文是“Allthingsmove──butonlyinconception”。在他看来,运动都是相对于人的观念和知觉来说的,离开了观念和知觉谈运动,谈“什么在运动以及它为什么运动,这是一个无聊的问题。”(“itisidletoask”)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作了阐述和分析。(见《列宁选集》第2卷,第20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
6.黑格尔说:“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教材第31页)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同于“上帝”,“上帝”是在世界之外,“绝对精神”却是内涵在世界之中,并通过整个世界的变化发展来展现自己。理解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可以从一个相对较简单的问题入手来分析“绝对精神”的意思。世界为什么运动?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其他的样子?黑格尔的观点就是源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黑格尔认为,世界之所以是运动的,它必定自身蕴涵着一种精神性的力量,否则它为什么要运动呢?世界的样子从逻辑上讲可以有无数种可能,它为什么舍弃了其他可能,而朝着今天这个样子的方向发展而来?这表明世界之中必定蕴涵了、并受到一种精神性力量的支配,有了精神的目的指向才有了发展的方向性,进而发展成今天的样子。这种蕴涵在世界自身之内,支配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绝对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但这个绝对不是绝对的精神,而是物质。世界运动源于物质自身蕴涵的内在矛盾,而不需要什么精神性的力量推动它。
7.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教材第32页)
这句话是王夫之针对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说的。周敦颐在他的著名的《太极图说》中曾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周敦颐的这句话最大的错误就是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认为“动”就是“动”,“静”就是“静”,二者互不相干,没有看到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
基于此,王夫之对周敦颐的说法进行了批评。他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皆动也。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见《船山遗书·思问录·内篇》)他又说:“动者,道之枢,德之牖也。”(见《船山遗书·周易外传·系辞下传》)因此,这句话的大意是,“静”是运动中的“静”,并不是“不动”。“动”是相对于静止来说的动,运动中包含着静止,运动不排斥静止。运动和静止二者是统一的。
8.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教材第32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刚升到正中,即刻就西斜了,万物刚出生,随即又死亡。”惠施认识到事物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和“睨”、“生”和“死”都是相对的;但是却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的相对静止,也就否认了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结果陷入了相对主义的诡辩。
9.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教材第32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吹倒山岳的暴风却十分安静,滚滚的江河都不在流动。”僧肇力图从变化中求不变。他认为,狂风、流水某一时刻在某一点上和另一时刻在另一点上,两点是互不相干、毫无联系的,没有发展和延续,也没有变动,所以说实际上是不变动的。他认为,一般人根据以前的事物已经迁徙而去,从而证明万物动而非静;实际上以前的事物只能停留在从前,不能来到现在,恰恰说明万物是静而非动。
10.芝诺说:“飞矢不动。”(教材第32页)
芝诺认为,当我们说一支箭在飞时,只是说它在一定时间内经过许多点,在每一点上它都必须停留在那一点上。因此,它是静止的。把许多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的。由此得出结论:所谓飞箭实际上并没有动。
芝诺从他不承认事物的矛盾法则的一贯立场出发,不承认动力本身就是矛盾。他认为,如果说飞箭在动,那就等于说它同时在这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这是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其实,当他把运动看成是矛盾而加以否定时,恰恰是不自觉地接触到矛盾的问题,反而揭示了运动中的客观矛盾。
11.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教材第33页)
这句话见《荀子·天论》,原话是:“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
天地运行都有其常道和常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规律”,常道和常数与人的主观好恶无关。上天不会因为人们讨厌寒冷,就废止了严冬;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讨厌遥远,就废弃了它的广远;君子也不会因为小人的干扰而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和作为。所以,上天有它的规律(常道),大地有它的规律(常体),君子也有他的道德和原则,这些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所做的,只是认识其客观性,把握其规律性。这也就是君子的“常体”。
12.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教材第34页)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句话主要是讲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自然、物质和客观世界是本原的,社会、精神和主观世界是源生的。人们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就会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违背规律,背道而行,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导致失败。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中的“大”和“从”都是动词。“天命”就是物质世界的规律,“制天命”,就是认识和掌握物质世界的规律,“用之”就是运用物质世界的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其大意是,与其尊崇天而思考和仰慕它,还不如把它当作物一样来控制着它畜养它!与其顺从天而颂扬和赞美它,还不如控制自然、利用规律,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
荀子的这一思想肯定了人类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资源选辑
1.地球起源与演变的探索
每过一年,大家都要长大一岁。一年,对我们来说是个比较长的时间,可是这在地球的历史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质学家发现,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地质学上叫作地层。地层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开始,层层叠叠地到达地表。一般来说,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越靠近地层上部的岩层形成的年代越短。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
依照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办法,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五个“代”,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的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特征。
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
距今24亿年~6亿年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覆盖着。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距今6亿年~2.5亿年是古生代。“古生代”的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亿年~0.7亿年的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这时,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的历史。
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这就是地球演变的客观规律,也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依据。
(选编自:《地学科普》)
2.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催生“绿色GDP”
本届政府2004年的GDP的调控目标为约7%,对照去年9.1%的增长,这一调控指标似乎“有些不给劲”:要知道,即使在新一轮增长周期雏形初显的2002年,GDP增长也达到了8%,而对目前这一阶段的描述,用得最多的语句是“已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起步期增长高达8%~9%,上升期内却反而将其“保守”地定为7%,这其中的“真意”,用权威人士的话说是“体现了新的宏观调控思路”。而所谓新宏观调控,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为何如此强调?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为我们细解原因。
一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其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是,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
二是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
三是我国这2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
无序、无度的消耗,迅速透支我们宝贵的资源。以下是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沉甸甸的数据。
──从20世纪50~90年代,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60平方千米增加到2460平方千米,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1952年我国人均耕地2.82亩,200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1.43亩,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中仅最近7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被占耕地大量闲置。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肥力衰退,我国的中低产田比例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3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4/5。
──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现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国民素质。
有关资料表明,如果维持现有消费水平不变,全球化石能源总储量只能维持人类消费100年左右,而在全球能源产量中,国际贸易量不到50%,重要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垄断,国际自由贸易量的比例更低。一方面是国内、国际资源供给紧张,一方面是资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这一状况,国家环保总局认为,我国必须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走循环经济之路。
另外,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已势在必行。我们相信,绿色核算体系的建立将对我国国民财富的积累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一起,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加紧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以有利于促进各地区、各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据十六大确立的发展目标,我国若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002年以后的GDP增速必须保持在平均7.3%以上。鉴于前两年连续8%以上的增幅及出现的上述隐忧和社会事业亟须投入的现状,7%的调控目标则成为2004年的一种务实最佳选择。
其原因为:一是我们能力所及;二是可以在连续两年高速增长后给我们的发展之车加些润滑;三是可以腾出部分资金和物力,兼顾发展的平衡与全面,在科教文卫领域多一份投入;最后,这一自觉调低的增速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信号,特别是对那些尚未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深植于心的地方官员来说,它意味着党和政府真正在意的是全面的人的发展,以及工作作风的求真务实。
(《半月谈》2004年第4期)
3.不断提高认识和运用规律的能力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科学论断。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科学论断,对于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认识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和把握规律是遵循和运用规律的基础,而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则是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前提。规律的根本特征在于客观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和强制性。所谓必然性,是指规律既不以人们是否认识为转移,也不以人们是否喜欢为转移;所谓强制性,是指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人们蔑视它、否定它、违反它,就会被碰得头破血流。
在承认规律客观性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同时认为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的。历史主体通过认识、把握规律,按照规律的要求进行活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能否始终遵循和科学运用客观规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前进,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否长期巩固。实践证明,越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越能增强科学预见性,从而也就越能取得更佳效果。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不断探索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运用的,但它不能被人们所改变和创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些成果深刻地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体现在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之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之中。我们要坚持用这些宝贵成果教育党员干部,使大家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而决不是因为改变或创造了什么规律。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从现在我们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并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去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全国各族人民尊重客观规律的艰苦奋斗中变为现实。
(选自:《人民日报》2004年2月23日)
4.热力学的规律决定无法生产出永动机
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格罗夫、柯尔丁、赫尔姆霍茨等十余位科学家,差不多同时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原来,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会消灭。热、电、磁、光、机械等运动形式或能量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以固定的当量关系相互转化。例如,1千卡的热量可做427千克/米的功,或者1卡热运动的量等于4.18焦耳机械运动的量。现在,业已证实自然界的各种运动或能量,包括化学能、原子能等,无不遵循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这是最基本的科学规律。它令人信服地表明了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恩格斯高度赞誉这一定律,指出:“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最初主要是在研究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关系中得出的这一定律,在热力学中通常称为第一定律。
到19世纪50年代,进一步发现了热力学笫二定律。熵从此登上了舞台,并且不断扩展自己的阵地,演出了一幕又一幕争议迭起的耐人寻味的戏剧。简单地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或者说,热不可能全部地转变为有用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火炉中的热量散发出来,弥漫于周围空间,逐渐达到温度平衡。一杯热水也会慢慢冷却,直至与外界空气等温。要使热从冷处流向热处,像冰箱和空调设备那样,就必须做功,消耗相应的电能。这有些和水流相类似。水通常往低处流,引水上坡、用泵提水等,非做功不可。想“不劳而获”,“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只是违背科学的空想。
这看似浅显普通的常识,却包含深刻的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首次把不可逆的概念引入了科学。大家知道,牛顿力学研究的是可逆过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热则不同。热力学指出,在孤立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物质和能量的系统)中,热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机械运动可以全部转化为热运动,反过来却不行。热总要损耗,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这样,热力学就以其特有的科学权威宣布:永动机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不耗费任何能量的第一类永动机,还是功率为百分之百的第二类永动机,都永远无法被制造出来。因为它违背了科学。
(选编自:《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3期)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现代著名学者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辨析: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
思考提示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改造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满足人的需要。
(2)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世界,是以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这种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不会因为人们的活动而消失;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竹排、青山各以什么为参照系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系是静止的?
思考提示
竹排的运动以青山为参照,静止以江水为参照;青山的运动以竹排为参照,静止以地球为参照。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思考提示
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首诗经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理解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运用
○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谈谈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得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结论。
○结合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原理,说明要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既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备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无限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保守主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2)通过学习意识作用的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学生具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2)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
(3)通过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认识,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提示与建议: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讨论: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包括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第四课阐述了世界的本质,了解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课着重讲解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最后落脚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二:一是人能够认识世界和规律,二是人怎样才能认识世界和规律。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是意识的本质,第二框是意识的作用。
说明第一框的内容,课程标准中没有作出规定,但是为了说明意识的作用,说明“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就必须对意识的本质有所了解。在这一意义上,第一框内容是为讲第二框作铺垫和准备的,因此,教师在讲这框时不要在具体内容上花过多的时间。
第二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提示与建议中的要求是:“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讨论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为此,我们设计了三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们主要是从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行讲述的。至于课程标准要求“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我们把它放到了本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讨论。这样讲有针对性。我们认为,在这里讲“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比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更重要。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
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本框分为三目。
第一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意识是劳动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物质不是意识的产物,意识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第二目,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意识活动的实现过程是人脑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第三目,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意识生成的厂房和机器是人脑──意识生成的原材料是客观存在。
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本框设计了三目。
第一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人能够认识世界的原因,从而得出人能够认识世界的结论。
第二目,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同动物不同,人能够依靠意识指导对世界的改造。
第三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反对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反对无所作为。
在本课中,第一框主要讲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二框分析论证人能够认识世界,能够通过意识指导对世界的改造。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这一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具有方法论意义,也成为这一课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我们学好下一课的基础。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
第一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5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说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可以认识到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等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操作建议
此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物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说明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5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操作建议
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所观察过的动物或听说过的动物都有哪些心理反应(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展示准备好的一些录像或图片,如中央电视台播放过的《动物世界》、《探索》等片子),然后比较这些动物的心理反应与人类的意识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由此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意识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第二目,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目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3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上述材料认识到,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共有两问。
第一问旨在说明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能够超过人脑。
第二问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认识到,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永远不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产生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操作建议
这两个问题作为知识性、常识性的结论学生都知道,为此,可以介绍一些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如《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威廉·卡尔文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使学生更理性地认识到只有人脑作为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才能产生意识活动。
第三目,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3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了解,离开了客观物质对象,就不会产生意识,也不会有鬼神观念。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本探究活动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到没有客观存在,就不会有人类意识的产生。第二问,则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到没有客观存在,就不会有鬼神观念。
操作建议
本探究活动的两个问题,其实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来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想“画鬼”,其结果必然是,笔下的鬼永远逃不出绘画者所见到的客观世界中的人或物的模样,人不可能画一个自己想象不出来的东西,即使现在拍摄的一些科幻片,外星人的样子大体也都是人的形状,这说明人的意识不能离开客观存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在人的头脑中产生的观念不管多么荒唐、可笑,它们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会有鬼神的观念。
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第一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3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明确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建筑师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表面看起来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其实不然。它们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有了意识的能动性,人类就可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就可以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因此,对人类来说,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材料。在分析中,让学生认识到,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在于建筑师在反映客观世界时,他们的活动总是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而蜜蜂造蜂房就是造蜂房,造来造去,它们的蜂房永远是一种样子。而人不同,他们会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他们的活动是有选择的,通过建造房屋,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第二目,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3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说明人能够改造世界,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原本没有的东西。共有两问。
操作建议
第一问,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自然界可以演化出一座珠穆朗玛峰,却演化不出一台电脑,而人可以制造出电脑。因为人有意识,人有思想,能形成观念,思想和观念等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科学家对于电脑的设计理念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创造性反映。第二问旨在说明意识可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把头脑中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中打下人的印记,世界的面貌正是在人的双手中发生着变化,地球的各个角落,到处留下了人的足迹。所有这一切,都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彰显着一个人化的世界。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意识的能动性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的意识或心理活动一方面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另一方面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有了意识能动性这双有力的翅膀,世界就不会有永远的秘密,人类就能自由地翱翔。
操作建议
建议组织学生收集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正负两个方面影响的事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会,以“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关系”等为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的精神对人产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但不能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把精神看作是万能的,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第三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我们做事情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就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
本探究活动有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如下观点:想问题,做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操作建议
可以在课堂上做一次随机调查:由每个学生在一张纸上写下如下问题。例如,自己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他们的期望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你能否达到父母对你的期望?你能否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彼此互相理解?通过思考或讨论,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共有两问。
第一问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每一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都必须根据该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实际情况。第二问是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该地区的负责人,你会根据什么来制定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操作建议
可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指导学生调查如下情况。例如,了解本地区今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是什么?为什么制定这样的发展目标或发展战略?是否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你能提出哪些建议?还可以结合学校情况进行调查,如本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些目标?通过这些调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地区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的制定,都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脱离客观实际,仅凭热情或良好愿望来制定。从而进一步体会制定任何政策、目标等都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产生意识的厂房和机器──人脑。
(2)产生意识的原材料──客观存在。
框题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又具有反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3)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此问题重点是说明客观事物在意识产生中的作用,着力说明,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只有客观事物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才能在人脑中形成意识。
意识从其生理基础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其对象和内容上看,它又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另一方面,意识又不同于客观存在本身,它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是经过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人类的意识无论多么复杂、多么抽象,都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都是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上对意识本质的科学规定。这表明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的。
人类意识的内容都来源于客观存在。正确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甚至荒诞无稽的思想,也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例如,宗教所宣扬的神鬼、天堂、地狱等和有人有意编造的毫无根据的谎言,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的矛盾,反映了编造者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其实这也是一种客观实在,即人们的社会存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反映形式却是主观的。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形式,还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感性认识形式和理性认识形式虽然是主观的,但无论是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由于社会地位、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实际经验以及生理素质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但是个体意识的这种差异性是由先天的生理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因此,意识虽然具有个体差异性,但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是客观的。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但是,无论意识的主观色彩多么浓厚,归根结底,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其“原型”。
总之,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反映形式则是主观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刻板地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和幻想的世界。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思维之中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并通过主动作用于对象的观察、实践而自觉地反映对象。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人能运用各种感官全面地把握对象发出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感觉、知觉形成对象的映象,而且表现在人能借助“人造感官”(如望远镜、显微镜、示波器等)进行感觉,形成意识。这就突破了人的自然感官的感觉阈限的限制,把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转化为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大幅度地增加了获得的信息量,从而大大提高了感觉的质量。
正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这种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才使人既可以通过感官的眼睛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外部世界,又可以通过“思维的眼睛”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的观点,增强不断探索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的信心。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正因为意识的这一最突出的作用,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把思想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对意识的这一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有意识能思维,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形成“超前反映”,在观念中构筑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通过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制造成新的东西。而动物虽然也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它周围的事物,引起周围事物的变化,但都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以人的建筑活动来说,总是先有蓝图,后有实际建筑物,因为头脑中的蓝图是根据客观实际设计的,仍然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先在“头脑中构成”蓝图,然后才有建筑活动,这就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表现。
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改造。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所讲的“创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变为现实世界,在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所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自从地球上出现了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以来,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成为人化的自然。今天,人类活动的范围已开始冲出地球,飞向遥远的天体,在宇宙空间显示着自己的威力。所有这一切,都凝结着思维着的精神的劳绩。
还应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和用科学理论指导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的必要性;也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方法。
4.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本课的落脚点,是通过学习应掌握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因为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既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具有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保守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首先要正确认识实际。世界上的客观事物是非常复杂的,不仅其内部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因素,而且与其外部环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人们不可能一眼就看清客观事物的全貌,一下子就深刻认识到其本质,总是要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去观察,一步一步地加深认识。这一方面是因为“实际”并非赤裸裸地暴露在我们面前,都有逐步形成、次第展开的过程,并总是有一些假象干扰人们的视线;另一方面,这又和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一时一地站在某一角度,就会有不同看法,不同认识。只有不断地努力,经过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逐步掌握全面情况,得到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使思想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而且客观实际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又都是不断变化的,真正做到正确认识实际,思想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并有新的理论创造,是很不容易的。而主体的认识能力又主要取决于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的努力程度。作为认识个体的每一个人,认识能力就更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局限,就更要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世界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能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断地去探索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不断地获得正确认识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实践。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毛泽东把实事求是概括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是”就是我们去研究,寻求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这就不仅要搞清楚事物的客观实际,即求真、求实,而且要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下大气力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需要的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统一、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冷静的科学精神的统一。在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们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努力发现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积极地进行变革事物、改造世界的活动。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为什么动物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劳动是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动物有时也表现出某种有计划的行动的能力,但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不能超出被动地适应环境的范围。而当人类祖先从利用自然工具发展到制造工具,从利用自然发展到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时,人就不能使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停留在动物心理的水平(只能直观事物现象)上,必须极大地发展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特别是手的能力,大幅度地增加各种信息量,同时需要大脑具有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之能够透过现象认识规律。
由于环境改变所引起的生活和活动方式的变化、直立行走,特别是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经验积累,使猿的不发达的手变成了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度完善的灵巧的手;由于火的使用,进一步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加了人的营养,使人的整个肌体的各个器官特别是大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脑量成倍增大。黑猩猩脑量不到400克;南方古猿最早制作工具时,脑量为428~755克;北京猿人能够制造工具和用火,脑量增加到1000多克;而会制造复合工具(石矛、标枪等)和从事绘画、雕刻等艺术的智人,脑量已达1400克左右,接近于现代人。二是劳动要求更精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协调身体各部分的联系,这就必然促进大脑组织结构的完善和机能的加强。例如,人手在大脑皮层运动区所占面积比其他运动器官都大,而猿则前后肢所占面积相等。特别是皮层思维机能的形成,使只能产生动物心理的猿脑终于变成了能够产生意识的人脑。
人们的劳动协作、社会交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语言,是意识产生的又一重要条件。人的劳动和生活都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的社会性的联合行动。人们彼此之间必须相互交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在生产和生活中共同协作,把实践所得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起来,传授给后代。“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而直立行走和长期劳动,也使身体各部分的姿势,特别是头部器官、口腔、鼻腔、咽喉以及呼吸系统发生了重大改变,猿的喉逐渐改造成为人的喉,能够发出不同的音节。专门语言器官的形成是语言的生理基础,而语言的产生对于意识的形成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只是由于有了语言,大脑才形成了人所特有的反映机制。从此,人就能够用观念和符号形式反映外部世界,使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从而使猿脑最终变为人脑,产生了人这个特殊物质实体所独有的反映特性──意识。意识是自然界进化到产生人类社会的阶段,以人自己的特殊生存方式──劳动和实践为决定性条件而产生的。
2.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每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在受到来自外部或内部的某种作用时,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生一定的变化,对其所受到的作用作出反应。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通过它们与外物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反应表现出来,其特点是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或转化为他物。在地球上,随着无机物向有机物的演化和生命的出现,便产生了生物体特有的反应形式,其特点是生物体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同化、异化),实现自我更新。这种反应是生物体适应和选择环境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反应能力和形式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从人类意识的自然发生过程看,意识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应特性长期演化的结果。意识并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但它在自然界有着自己深厚的基础和前提。
3.怎样理解人的意识形式的多样性?
人的意识有心理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等多种层次,每一层次上的具体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概念、判断、推理、欲望、动机、目的、想象、情绪、情感、灵感、意志、感觉、知觉、表象、理论、假说、计划、信念、信仰、理想等,都是人类精神活动最经常、最普遍采用的具体形式。这些形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过渡和相互转化,构成一个多水平、多层次、多维度、多功能的精神活动系统。它们不是彼此分离、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一定规律有机地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又表现出人的意识所特有的高度灵活性、主观性和极大的自由。
4.人工智能及其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械或电子计算机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智能。它是人脑的延续和扩展。20世纪中叶,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电子计算机、神经科学、脑科学、仿生学等的基础上,出现电脑,人工智能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的重大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社会生活方面,电脑的运用将人从简单、复杂、机械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有更多的能力投入到发现发明方面的脑力劳动上去。电脑的应用还会改变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并将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电脑的应用方兴未艾,其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影响还很难预料。
第二,在哲学上,电脑的应用证明了意识根源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认识“没有感觉的物质”与“同样由原子、电子构成但有感觉的物质”之间的联系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三,电脑的应用也引发出一些新问题,如电脑能否超过人脑?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电脑不能全面代替和超过人脑,这是由人脑与电脑、意识与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决定的。
其一,两者活动机制不同。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电脑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物理过程。
其二,意识有社会性,电脑没有社会性。
其三,意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电脑接受人的指令工作,没有能动性、创造性。
其四,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设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总之,人工智能的发展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
5.如何理解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教材中提到关于信号系统的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是基于生物学意义上研究的概念,但在研究人的意识起源时有必要给学生介绍。
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具体表现,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为信号刺激。由信号刺激所引起的一系列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巴甫洛夫称之为信号活动,信号活动是大脑皮层的最基本、最一般性的活动。巴甫洛夫将一切信号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现实的具体事物信号(如以铃声作为食物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另一类是抽象的语言文字信号,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具体刺激;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文字,则是现实的概括和反映,是具有抽象意义的信号。在成人的全部生活经验中,语词和进入大脑皮层的所有刺激相结合,成为它们的信号,并代替它们,因而能引起和它们相联系的一切反应,所以语言是第一信号系统的信号,故称第二信号系统。如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都可以代表具体的食物信号而引起反射性唾液分泌。除了这些食物的具体形状和特征可以作为食物的信号而引起反射性唾液分泌以外,人类还具有语言、文字来代表具体的食物信号,反射性地引起唾液的分泌,如一个人过去吃过酸杏,现在只要有人谈论“酸杏”或写一个“杏”字,也常会使他联想到杏的外形、酸味,从而引起唾液的分泌。食物的形状、气味、颜色是代表食物的具体信号,即第一信号系统,而语言、文字是抽象的信号,即第二信号系统。人类不仅能形成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还能形成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又反过来影响和支配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必须经常被第一信号系统所校正,才不至于歪曲人们与现实的关系。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乃是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动物只有一个信号系统,相当于人类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的发生与完善使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出现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6.为什么说在影响人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精神因素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可以引起或者抵制人体生理和精神的疾病。
人的意识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人的大脑又是宇宙进化演变的最高级的物质,以大脑为物质依附的意识是对一系列信息的组合、加工,这种信息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对外部世界或自身产生主观能动作用。从生理角度而言,大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占左心室主动脉射血量的15%~17%,其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0%~50%。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可运化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产生元气,元气再升华为神,神即是大脑所进行的意识活动。所以,意识活动是以消耗人体内宝贵的物质和能量为代价而产生的。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大脑所消耗的能量以意识活动的形式能动地对外部世界和自身施以影响,意识本身是具有一定能量的。人类借助意识活动,探索外部世界,认识大自然的运动规律,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电能的利用,原子能的开发,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大自然处处留下人类活动的印记,这一切都是意识作用的外化。另一方面,主体意识对自身也发挥着强大的调节作用,心平气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健康;情绪不稳定,悲伤、惊恐、大怒是健康的大敌,“三气周瑜”、“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均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心理失调、变态,很多精神错乱者尽管躯体正常,但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走上了自残自杀之路。明确了意识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时时处处主动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坦然、大度地去面对生活,宠辱不惊,勇于克服困难,把一切得失看得淡一点,不以一时成败定终身。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唯意志论
一种主张意志是宇宙的本体、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它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是终极的实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在他看来,世界是意志及其表象,表象上溯到理智,但最终归结为意志,而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是一种完全敌视客观物质世界的神秘的生命力,亦即一种盲目的、无理性的、永不衰竭的创造力。这个意志无所不在,永不死灭。它在人心中表现为冲动、本能、奋进、渴望和要求。他把理性置于意志的支配之下,认为意志统率知觉、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人的思想、理性应当服从神秘的、无从解释的意志。唯意志论用意志解释宇宙万物,完全否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独立于主观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性,同时也否定理性思维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叔本华认为意志不仅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也是世上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根源,任何意志都要表明为自我奋斗,它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痛苦也永无终极。他提出,达到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完全弃绝生存意志,做到绝对地无动于衷,以求解脱。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抛弃其消极悲观因素,宣扬积极行动的“强力意志论”。他赋予叔本华提出的那种无目的、无意义的单纯的生命意志以一定的目的和意义。这个目的就是渴望统治、渴望权力。他认为,追求和发挥要求统治的强力意志,既是宇宙的本质,又是自然和社会的唯一动力,也是最高的生活原则和道德原则。他把战争看作是强力意志的最高实现,认为强力就是道德。
尼采还认为人的感觉、思维等都不过是意志的表现并受意志的支配,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意志的主宰,是意志所创造的活动。在他看来,如果认为理性高于意志,那就否定了意志的这种创造性。同时也否认理性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即意志。
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特别是其非理性主义倾向,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德、法等国的生命哲学和历史哲学,尤其对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都发生过很大的影响,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种思潮。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基本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条件反射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无条件反射形成于动物的种族发育过程中,是动物个体与生俱来的固定性反射;条件反射则是动物在个体生活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从后天获得,是作为无条件反射的信号活动出现的。
(2)条件反射的形成以条件刺激的作用为前提。凡是动物能对之发生反应的一切自然界动因都可成为条件刺激。某一个别事物或其属性,个别事物的结合或动物所处的环境,某种现象的出现或突然消失,某种动因的痕迹作用,周期性的时间间隔,以及各种感受性刺激等,都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信号)而发生作用。人类所具有的语言,则作为信号的信号而发挥着特殊的条件刺激作用。
(3)任何一种无关动因都必须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即受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才能转变成为条件刺激,使动物形成条件反射,并逐渐把它巩固下来。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还能形成二级乃至三级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消退。
(4)形成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中的,特别是大脑皮层中的暂时联系的接通。在大脑皮层中进行无条件反射时形成的兴奋灶与无关动因的作用形成的兴奋灶,由于在时间或空间关系上多次重复出现,其间的神经联系便被接通,这种接通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机制。
条件反射是大脑半球正常工作中最核心的生理现象,它的信号作用使动物机体有可能精确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因而具有更为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巴甫洛夫应用条件反射概念,把人类对自然界最复杂的机构──脑的高级部位的认识严格置于科学基础之上。它有助于揭示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而且为揭示心理现象的神经生理机制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这一概念的提出,把反射论所体现的唯物主义因果论原则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也为深入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供了自然科学根据。20世纪40年代以来,神经生理生物化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某些研究成果,为丰富和发展这一概念提供了新的科学事实。
(二)辅文释疑
庄子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韩非子说:“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孟子说:“心之官则思。”张载说:“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意识”概念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形成的。(教材第37页)
灵魂是我们的祖先最早用来表达意识的概念。西方最早也是用灵魂表达意识,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亚里士多德还著有《论灵魂》一书,专门讨论意识问题。在灵魂之外,我们的祖先还用“精神”、“心”来表达意识。庄子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这是用精神来表达意识,他认为人的精神是由世界的最高本体“道”产生的,有形的东西是从无形精微的气中产生的。韩非子说:“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这句话见于《韩非子·解老篇》。韩非子讲的“精神”与庄子讲的精神有所区别。庄子的“精神”,是对“道”的一种规定,是天地宇宙的“精神”,因而它首先是一种客观精神;韩非子的“精神”是指现实的人的精神,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而不是“道”的精神,也不是天地的“精神”。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这里的心是指思维的器官。心是物质性的器官,它具有“思”的功能。也就是说,孟子看到了意识是心这一物质器官的机能。张载说:“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这句话见于《正蒙·太和篇》。他这里所说的“性”是指人的生命及其物质存在形式(古人称为“气”,王夫之称赞张载,“言心、言性”,“俱必在气上说”),他所说的“心”就是生命有机体和人的知觉意识的统一。
“意识”概念出现得最晚,它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哲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个哲学概念。鸠摩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提出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眼睛看到的谓之眼识,耳朵听到的谓之耳识,鼻闻到的谓之鼻识,舌头尝到的谓之舌识,身体感触到的谓之身识,思维把握到的谓之意识。这六识都属于人类感觉的范围,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形成的感觉,意识则是人在前五识的基础上通过心形成的,所以,也叫“心意识”。
意识概念虽然被佛教哲学广泛使用,但在佛教以外,它的实际影响不是很大。只是到了近代,由于翻译和介绍西方哲学,意识概念才普遍使用起来,才成为一个包含了一切精神和心理现象的哲学概念,这就和它在佛学中的原意不尽相同了。
(三)资料选辑
1.求真务实,质朴而简单的四个字,要求什么真、务什么实
求真务实是指,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求──就是去探索、去追求、去挖掘、去研究,提高自身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真──是指某种事实、规律和真理等。就内容而言,现今最根本的就是要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顺应潮流,把握趋势。
务──就是尽量去追求。这是一种作风,即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不同的理念和感情决定着不同的作风,而不同的作风又有着不同的成效。
实──就是严谨扎实,一丝不苟,干实事、求实效。就内容而言,包括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
求真务实的关键在于落实。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掌握规律;同时,还要认真执行,坚持不懈,脚踏实地。
2.人工智能、信息及其对意识论的深化
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以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科学和脑科学相结合为理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的原理,也给这种现代唯物主义提出了需要深入探索和解释的许多哲学问题。在这些问题之中,人工智能和信息尤为重要。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所谓自然智能,是指人所特有的自觉的意识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由于这种能力是人的一种天赋,所以将其称为人的自然智能。所谓人工智能,则指凭借电子计算机所实现的对人的某些智能的模拟,通过这种思维模拟,使人的某些智能得以再现和放大。自从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中期问世以来,其作用越来越广泛,模拟功能越来越强,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对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人工智能便以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支持手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
人工智能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人脑的信息处理系统。要全面科学地认识人工智能系统,必须对信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曾说过:“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任何唯物论,如果不承认这点,在今天就不能生存下去。”在这里,维纳看到用旧唯物论的物质概念和能量概念无法说明信息的本质,但他也没有指明信息的本质是什么。
从哲学上看,信息的广泛存在,与物质的普遍反应特性有关。根据多数哲学家的见解,信息是物质以其反应特性为基础的一种普通属性,是物质系统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反映产生的各种联系形式。信息是与物质和能量密切相关的,但我们不能把信息归结为物质和能量。信息有多种不同性质的类型。从无机界、生物界,到人类的思维和活动,都分别存在自然信息、生物信息、观念信息,以及作为观念信息物化的文化和技术信息。这些不同种类和性质的信息,是伴随物质世界的反映形式从无机界到生物界,再到人类的进化过程而出现的。离开了这种物质世界的存在和进化,离开了物质和能量,相应的信息既不会产生,也不能传播和存在。信息的传播需要能量的流动,信息的存在需要物质载体。在信息中的载波电流、电磁波和光波中,信息与其物理形式相结合,而成为信号。信息还可以附着在磁带、磁盘、光盘、影碟、书籍、报刊等物质载体中。在计算机和人脑中,也有相应性质的信息的储存、流动和加工利用。可见,信息来源是依存于物质世界的。那种认为信息可以离开物质和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信息比物质更为根本,并据以断言消灭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立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应该指出,人的意识中所包含的观念信息,只是信息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依靠人脑的反映功能,把从外界接收的信息予以加工制作的产物。在这里实现了由自然信息向观念信息的转化和质变。至于文化信息和机器中的技术信息,则是观念信息的物化,是观念信息与一定物理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当然,一些配置有信息收集装置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把自然信息和生物信息,接收进机器,加工成技术信息。不过,这要以观念信息的物化作为前提。
人工智能作为技术信息的处理装置,与自然智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相互联系的一面看,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某些思维活动的功能模拟,是人脑思维功能在机器中的再现、延伸和放大。人脑是电脑的原型。没有对人脑思维功能和规律的认识和仿效,就不会有思维的模拟。随着对人脑认识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会同人的自然智能越来越接近,但是,电脑永远不会等同和代替人脑,人工智能永远要逊于自然智能,更不可能超越人脑,因为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或者说思维与思维模拟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从信息反映活动的载体来看,它们的物质基础不同。人的意识和思维是高度复杂有序的物质──大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以脑神经网络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心理过程、观念反映活动的产物;而电脑只是人脑的模拟物,是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和线路所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其中的操作过程,是以物理过程为基础的符号化、形式化的信息反映过程。因此,尽管电脑能够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但它毕竟不是人脑,永远不可能有人的情感、意志、想象、幻想等心理和观念的活动。
第二,从信息反映活动的性质来看,人工智能没有自然智能所具有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人脑的意识活动和思维能力,不仅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人脑的思维活动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几百万年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进步的结果。无论多么高级的计算机,都不可能重复人脑及其思维能力的社会进化过程,也不可能具有社会性和自觉的能动性。这种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使人不仅获得了自我意识能力,而且获得了能动地、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能够预见自己活动的后果和社会意义的能力。而电脑只能按照人事先输入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模拟人的某些思维功能。它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操作活动的后果和社会意义。
第三,从信息反映活动的功能看,人工智能不具有自然智能的全面功能和整体优势。虽然现代大型数字计算机,在运算速度上已达每秒上万亿次,大大胜过人脑,在精确性和连续工作时间上,人脑也无法比拟。但从整体上看,电脑只具有局部的优势,它尤其缺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电脑和人工智能,只能是人类思维的辅助工具,永远从属于人并为人服务。没有主体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电脑和人工智能既不会产生,也不会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操作活动。离开了人,人工智能的物质系统就是死物一堆,其物理符号的变换和组合,与自然现象毫无区别。
从本质上看,电脑和人工智能,是对人脑某些思维功能的模拟,是人的智力的物化。电脑和人工智能的改进,要以人对自己头脑的思维规律的深入认识为基础,对人脑的认识在前,对人脑的模拟在后。人工智能的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智力的进步。每当人类把自己头脑的某些智能利用机器来替代时,人类必定会在更高级层次上发展出新的智能。人类将因此变得更聪明、更有力量、更有效地控制和利用人工智能这个思维工具。因此,把人的意识和思维与思维的模拟混为一谈,否认人脑与电脑的本质区别,甚至认为电脑会胜过人脑,机器人最终会统治和消灭人类,都是没有根据的。
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要否认和贬低人工智能产生和发展的巨大意义。恰恰相反,我们指明电脑与人脑、思维模拟与思维的本质区别,正确揭示人工智能的本质特征,正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显示,电脑能够把人脑思维的某些功能物化,有效地实现功能模拟,这说明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并不是超物质的、神秘的现象,而是能够运用低级的物质运动形式加以模拟的。它们两者的信息反映过程虽存在本质区别,但也有共同遵循的规律,否则就不可能实现模拟和功能替代。因此,人工智能转过来会有助于我们揭示人脑的思维规律和机理,更好地理解意识的本质,更充分地开发人的智能,从而更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从更直接的意义上看,迅速发展着的人工智能,一旦更广泛地与人的自然智能相结合,形成各种更先进的“人—机”系统,就会逐渐改进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会推动社会文明的更快进步。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充实与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进一步表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通过考察电脑对人脑某些智能活动的模拟,不难发现人脑至少包括以下四种与电脑相对应的功能,即感受、记忆、演绎与选择。人脑的这四种功能已经在电脑中得到了升华,可以用精确的物质手段来加以再现和验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脑思维功能的更多的方面还会得到物化,思维的奥妙还会得到更全面、更深刻的揭示。既然电脑能够逐步地把人的思维模拟出来,使之物化,这说明意识并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不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物质,而是人脑的机能,这就进一步充实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原理。
第二,深化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这个原来唯一的意识器官中分化出来,物化为机械的物理的运动,这就延长了意识的器官,也可以说它是按照某种意识去思考并创造人脑,这是意识对人脑的一种巨大的反作用。从意识与人脑相互关系的角度上看,它进一步深化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
第三,突出了思维形式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为意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人工智能是一种思维模拟,从实质上看,它所模拟的是思维的形式。电脑实质上是一架符号代换机,按照信号与意义之间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把一种形式的符号链输入进去,经过变换,把另一种形式的符号链输出来,这充分揭示了思维形式在思维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思维内容的相对独立性。这就把思维形式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问题突出出来,为意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课题。
(摘自:吴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3.条件反射的发现──巴甫洛夫的心理学理论
最初,巴甫洛夫仅仅是一位实验生理学家,他专注于自己对消化系统的研究,直到19世纪末的一天,在研究胃反射时,巴甫洛夫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喂食时,狗也会分泌胃液和唾液。比如,在正式喂食前,如果狗看见喂养者或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认为,一定有什么原因能解释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狗也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一个最为明显的解释就是:狗“意识到”进餐时间快到了,正是这个念头刺激狗分泌唾液。然而,巴甫洛夫一直很反对心理学,因而也就不愿轻易采用这种主观的猜想。巴甫洛夫以生理学家的眼光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这完全是生理学现象:狗是由于看见或听见刺激──经常喂食的人而在大脑里面产生一种反射,这种反射引起了“精神性分泌”。但这些跟唾液和胃液并没有直接关系的刺激,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引起分泌唾液的反应的呢?巴甫洛夫并不清楚。从1902年开始,他一直致力于对这一现象的研究。
然而,听见喂食者的声音或看见喂食者的形象,这两种刺激很显然都与分泌唾液这种反射行为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又是如何引起这一反射行为的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巴甫洛夫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喂食之前先出现中性刺激──铃声,铃声结束以后,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但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件反射”,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的“条件刺激”;而把食物一到狗的嘴里,唾液就开始溢出这种简单的不需要任何培训的纯生理反应称为“非条件反射”,将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物──食物称为“非条件刺激”。
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们变换了各种形式来验证“条件反射”的存在。他们变换了中性刺激,在喂食前使灯光闪动,或者在狗可以看见的地方转动一个物体,或者某个可以碰触到狗的物体,或者拉动狗圈上的某个部位,总之,各种可以被狗感受到的中性刺激都试过了,他们甚至还尝试改变中性刺激与喂食之间的间隔时间,结果都证明条件反射的确是存在的。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思考提示
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或电脑,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部分功能的近似模拟。正因为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具有相似性,所以,人工智能可以部分取代和提升人的思维的某些功能,但人工智能并不就是人的智能本身,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甚至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类。
因为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工智能是人工制造的机械物理电子装置,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对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它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没有创造性;它只是执行指令而不顾社会后果。最为根本的区别在于,人工智能仅仅把思维模拟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撇开了意识的社会性。
人类思维则是以人脑为物质承担者,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自身特有的精神活动,具有能动的创造性、灵活性;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社会性,我们称它为社会意识。
因此,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是人脑的工具,只是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和“反光”,它不会取代人类思维。
2.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思考提示
世界的联系发展和层次是无限的,因此,人们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这是正确的。
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在某一历史阶段有其局限性,但就其发展而言,又存在无限的可能性。现在未认识的事物,将来可以认识。
世界上的事物只有已知和未知的区别,没有可知和不可知的区别。不能把“未知”当成“不可知”。我们每天都在实现着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所以说,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思考提示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超越性。在这里,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反映客观对象,并确定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同时,人的意识既能追溯客观对象的过去,又能预见客观对象的未来。
(2)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对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指导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3)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上。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识的能动作用并不限于上述几种形式,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式,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自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积极创造,勇于进取,又要自始至终地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劳动推动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提示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人类以及人类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这是因为,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第三,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5.材料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材料二:我们曾经有过以不间断的政治运动来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观,结果不仅没有促进生产的发展,还因扩大打击面导致社会矛盾积聚,造成社会的停滞甚至倒退;我们曾有过以不断变更生产关系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发展观,结果因生产关系不能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导致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我们部分同志中也曾有过全力以赴、不惜代价、只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结果有些地区、有些部门生产虽然有了发展,但因资源的浪费与破坏、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发展很难持续。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有了今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这是中国人智慧的表现,也是我们应当十分珍惜的精神财富。用这样的理论指导今后的实践,我们的发展可以更快、更好和更持久。
阅读材料后,写一篇400字的文章,谈谈为什么中国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上述不同的发展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人智慧的表现,也是我们应当十分珍惜的精神财富”?
思考提示
从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说明思想意识产生的客观依据。
从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即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的角度谈体会。
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等方面分析,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
第二单元 第三节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实践的含义。
○实践的特点。
○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基本属性。
(2)理解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具体性。
(3)运用
○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2)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提示与建议:例如,过去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历程,当前尚未破解的自然之谜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讨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追求真理的信念与坚持实践标准相统一,就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撰文:《实践论》读后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人类探究世界、追求探索真理的过程,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实践在人们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第五课讲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认识世界,这一课分析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二:一是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是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理解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实践中来。本框分为两目。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实践的定义──实践的两层基本含义──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的三个特点。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理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本框设计了三目。
第一目,真理是客观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真理的定义──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第三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本目旨在让学生懂得,实践是不断向前推进的,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人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说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把实践和物质、意识安排在一个单元中,这体现了作者的一些看法。这就是单纯地讲物质和意识,不足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这个世界才是现实的世界。但不能把实践夸大为宇宙本体的地位。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其基本点有二:一是这个世界(物质)是进入了实践范围内的世界,即现实的世界,而不是抽象的与人无关的世界;二是这个世界首先是改造(实践)的对象,然后才是认识的对象。因此,对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不能仅仅局限于认识论中,还应把实践和物质、意识概念结合到一起来理解。这一理解的基本依据就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42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实践,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特点是什么。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从中领悟杜威、费尔巴哈、黑格尔实践观的基本特点。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没有本质区别。(参考本课“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中“1.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有没有本质区别?”)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费尔巴哈的观点割裂了理论(认识)活动与实践的联系。他认为活动有两种:一种是理论活动,这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另一种是物质活动。他崇尚第一种活动,鄙视第二种活动,认为物质活动(即实践)是一种牟利行为,是一种“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所以,他认为真正的实践应该是一种理论活动。但是,理论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了实践,人类就没有任何理论活动可言。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的活动。黑格尔的观点把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混为一谈,抹煞了二者的区别,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第二问与第一问紧密相连,要求学生思考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与上述三人观点的不同。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来完成。
操作建议
这个探究活动列出三种观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比较三者的不同之处,从中谈谈自己对于实践概念的理解。本探究活动有难度,希望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分析。最后让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差别,实践活动不是理论的活动,也不是人的精神活动、观念的活动,而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为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工具等手段,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从中获得对于事物的认识。在品尝西红柿等的过程中,人们借助于“品尝”这样一个实践活动,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达到对于西红柿等的认识。结合事例让学生体会,人的正确认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谈自己受到的启示,领悟人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正如毛泽东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第二问实际是和第一问连在一起的,在第一问之后设第二问,目的是为了引出下面的原理。因此,教师在使用材料时,不必在第二问上花过多的时间。第二问要求回答的内容就是教材宋体字所提供的内容。
操作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几个设问来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例如,人的认识能从人脑中自己生出来吗?能从天上掉下来吗?能由客观事物自己跑到人脑中来吗?为什么不能?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当主体与客体相分离时,人脑就不能产生认识。只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让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人脑才有可能产生认识。因此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当然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设有一问。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形成以下观点:认识是从实践中取得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推进认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古代天文学、力学和数学都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在这里,不要过多地在科学产生的一些细枝末节上作文章,而应启发学生从实践推动科学发展、实践提出新的需要探究的问题等角度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发展、科学的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在实践中遇到了新问题,产生了新要求,为了解决问题而研究探索的结果。无论是古代的天文学、力学还是数学,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向前发展的。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5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懂得,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是非标准,检验是非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通过阅读材料,理解庄子对是非问题的认识,指出庄子的错误在于,否定了是非的标准,主张无是无非,从而走向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在思考中认识到,是非是可以说清楚的,是非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实践。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庄子·齐物论》,领会庄子“是非莫辩”的思想。然后让学生讨论,在你我之间是非能否判断?如果不能,请一个第三者来是否可以对你我的是非作出判断?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是什么?联系实际生活,并列举相关事例加以说明。
第四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知道,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什么。有一问。
这一问,主要让学生以学成归国的博士回到草原为例,说明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应该为实践服务,应该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和运用,认识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如果有了正确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这样的认识就毫无意义。因此,博士回国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牧民实现共同富裕,才真正达到了认识的目的。
操作建议
探究这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完后该怎样做?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以分析和说明。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一目,真理是客观的。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46~47页)
设计意图
这个探究活动引了实用主义者詹姆士的观点,让学生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共有三问。
第一问要求学生知道詹姆士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从而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帮助学生分析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第二问让学生分析并理解,只有那些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才能够被称为真理。
第三问,主要是让学生领悟,对于同一事物,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但是这并不表明认识就没有标准,怎么说都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真理、为什么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等问题。
第二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4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是以欧几里得定理的发现为例,让学生领悟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范围和过程来说的,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超出了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再向前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材料中列举的欧几里得定理,就是这方面的实例。
本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第二问: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这一问的答案,在材料中已说明。
操作建议
此问题是探讨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中介绍了突破难点的一些具体方法,可供教师参考。需要对学生说清楚的是: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并不能否认欧几里得定理的真理性,它只证明真理的条件性。欧几里得定理在平面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凹曲面或球形凸面上,就不正确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我们不能用凹、凸面上的结论来否定欧几里得定理在平面上的正确性,同样不能用它在平面上的正确性来取代凹、凸面上的结论。
第三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说明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共有两问。
第一问,因为认识主体条件和客体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二问让学生自己讨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操作建议
此探究问题的核心是,要正确认识追求真理的过程性和反复性。教材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例子引入,导出问题:当我们遭遇失败时怎样看待已经获得的认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俄罗斯“进步—47”货运飞船和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已经是很好的回答。“哥伦比亚号”失事并没有使各国停下向太空探索的步伐,人们在继续向新的探索和研究领域进发。探究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不怕困难,再接再厉,不断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关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参考“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中“5.如何理解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与发展?”)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8~4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是说明认识运动的无限性。设有一问。
这一问,主要让学生以人类对火星的认识为例,说明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认识对象是无限的,认识主体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认识对象(客观世界)、认识主体(人)、认识基础(实践)三者的变化和发展,对人类认识所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切入点,说明认识的无限性。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框题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概念。
(2)真理与谬误。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具体的。
(2)真理是有条件的。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主体的限制。
○认识客体的限制。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的延续性。
○认识的基础──实践的不断发展。
(3)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在发展。
○真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超越自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实践的基本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例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战士打仗等活动都是实践。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是由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工具)和实践的对象(客体)所构成的现实的感性活动。这种活动是为人们所感知的物质活动。实践的结果是存在于主体意识之外的客观现实,也是可感知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实践作为感性活动,是以感性实体(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主体)同感性实体(客体)发生实际的关系,以同感性对象相同的方式作用于感性对象,因而它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所达到的水平受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可见,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与观念活动、认识活动是不同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二,实践是人类自觉的能动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殊能动性,即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确定的目的,并根据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制定计划、方案、办法等,然后才去付诸于行动,在客观世界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记。而动物的活动,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外界的某些变化。但它是无目的的,也不能预见其活动的结果。如蜜蜂筑巢、蜘蛛结网,是为了它们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本能活动。实践的能动性还表现在自觉地运用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去指导实践,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主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与旧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实践不是抽象的彼此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和社会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一般来说,实践是人们社会性的活动,个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具有单个人的性质和特点,但仍然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离不开共同的协作。实践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历史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主体的能力和实践的手段达到的程度、水平,以及实践活动的范围、规模和方式等,都受着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历史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实践的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又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一,人类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理的历程,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才能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第二,人类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人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的历程,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地检验认识、发展认识,把已经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推向更高阶段。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突破这一重点,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再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从认识的发生可以看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而对于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仍然是由实践决定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让学生理解“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的观点。为什么真理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为什么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真理性认识会转化为谬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和方法,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突破这个难点,建议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运用感性的、形象的事例说明抽象的道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真理也会变成谬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里所说的“造反有理”是指“人民要求解放是有道理的”,它是真理性认识,是正确的。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的大旗,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这样的认识就是谬误,是反动的。离开一定的历史范畴,就无法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第二,引导学生自己列举社会生活或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从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来说明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领提升,使学生列举的事例与抽象的哲学道理能够相互印证。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有没有本质区别?
教材第42页引用了杜威的实践观点。“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分析这个观点,首先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马克思主义指出,站在彻底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理解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不是要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把人的活动归结为动物的自然活动。人是社会性的物质存在,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最高级的、社会的物质运动形式。”(选自: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具有自主性,二是实践具有创造性。
实践具有自主性,这是实践同动物本能活动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动物的活动虽然也是“客观”的活动,但它不是实践。原因就在于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使其为自己所用。因此,动物不能因为自己的活动而使自己成为自主性的存在。
实践还具有创造性,这是实践同动物本能活动相区别的又一重要标志。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对世界的这种改变本质上就是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使地球变成今天这样能够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同样,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而动物只能利用自然界现成的东西,适应自己的需要,不能通过改造世界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新的物质对象。
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共同体现了人和社会的主体性特征。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于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就具有了主体意识。对于这一点,动物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它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
2.人的认识是来源于实践,还是来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人的认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围绕实践的需要进行的。人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过程中发生的。人们在变革客观事物时,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反映到人脑中才形成了认识。因此,认识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反映的内容都来自于客观物质世界。但是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不会自己跑到人脑中来,让人们去反映它、认识它。人们只有在变革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同客观事物发生作用,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并使这种认识不断完善。因此,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客观事物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被改造着的客观事物才真正构成人们认识的源泉。
3.如何全面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怎样判定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怎样来区分真理和谬误?这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几千年来,对什么是真理的标准,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才真正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
教材指出:“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正确理解教科书上的这一段论述,我们要这样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不能用来检验认识;同样,被实践证明其科学性的理论,也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所反映的规律是普遍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具体的。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它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获得成功。但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否获得了成功,不能靠理论本身来检验,而要靠实践活动的结果来检验。
第二,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客观联结起来加以对照,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认识,是真理性认识;否则是错误认识,是需要修正的认识。我们在前面所说“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与教材上“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都是这个意思。
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真理是因为“有用”而“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反映是真理;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反映是谬误。在价值论中,“有用”是指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要。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人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一定属性或性能,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的,即有价值的。反之,如果不能满足甚至妨碍主体的需要,对主体具有消极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无用”的,即无价值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而它是“有用”的。
但“有用”却不一定都是真理。因为人的价值观不同,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即“有用”的标准是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以“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为评价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根本标准,因为人类根本利益与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所以在这样的价值观中,有用性与真理是统一的。例如,元素周期表是“有用”的,也是真理性认识;万有引力定律是“有用”的,也是真理性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有用”的,也是真理性认识。但是,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剥削阶级价值观,他们以一己私利或极少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有用”与“真理”往往相脱节。例如,“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命题对美国政府是“有用”的,他们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获取了巨大的石油利益。随着战争的进展,布什政府不得不承认“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时,曾经是战争借口的“有用”的命题就变为彻头彻尾的“谎言”,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可见,实用主义者詹姆士关于“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的说法是错误的,他是以主观需要为唯一评价标准,否定了真理的客观评价标准。
5.如何理解“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与发展”?
教材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的这段名言准确概括了认识在“循环往复”中前进与发展的道理。
第一,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制约认识的条件包括认识主体的制约,即人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制约人的认识;还包括认识客体的制约,即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二,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是因为,认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无限发展的。从主体的无限性看,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从认识对象的无限性看,物质世界的广度是无限的,每一具体事物的深度是无限的。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和上升。因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辅文释疑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教材第45页)
列宁的这一名言,见于《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在这本书中,谈到认识论问题时,列宁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一论断。
所谓普遍性的品格,是指每一种实践都含有同类实践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在实践中,只要具备了大体相同的条件,就有可能得到大体相同的结果。普遍性的品格是实践与理论共同具有的,不仅实践具有普遍性品格,理论也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因为理论是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反映客观规律的。例如,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革命理论,就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因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这个原则普遍是对的,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必须指出的是,理论的这种普遍性,正是来源于实践的普遍性,是实践的普遍性的正确反映。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个别的典型试验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从理论的普遍性来源于实践的普遍性这一点上说,实践是高于理论的。
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所特有的品格。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这是实践的特点,也是实践的优点。而理论则不然,它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反映在头脑里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正确的理论不过是客观现实必然性的正确反映,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科学抽象,它不能直接引起客观现实的变化,因而不能为我们直接提供现实的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理论、思想是主观的东西,要使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首先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使“主观见之于客观”,使理论现实化。这里所讲的理论、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正确理论。因为即使是正确的理论,它本身也没有直接的现实性,只具有间接的现实性;这种间接的现实性,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性。从上述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所特有的品格。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还表现在:任何理论,检验其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因为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显现自己的客观性。只有实践,才具有把主观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因而才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其全部生命力就在于能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从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特有的品格这一点来说,实践也是高于理论的。
总之,“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句话,正确地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道理。
(二)资料选辑
1.实践出真知
相传唐朝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精心绘制了一幅《斗牛图》,被人们视为珍品。一次,藏画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恰巧被一个牧童看到了,牧童不禁哈哈大笑。藏主问他为什么发笑,牧童答道:“牛在角斗时,尾巴总是夹在两腿中间,决不会翘起来。这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一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不能离开社会实践。戴嵩是一位画坛高手,但他对牛的习性的了解,还不如一个小牧童,因为他没有深入观察牛的习性的实践。中国古语说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马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生活在19世纪美国的摩尔根,为了撰写研究原始社会的《古代社会》一书,早在青年时期就多次探访印第安人的住地,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与印第安人交朋友,频繁往来。为了得到对印第安部落社会更深一层的认识,摩尔根后来干脆当了印第安民族易洛魁人的养子,成为这个部落的一个成员。这样,就使他得以了解印第安人不向外人透露的习俗和仪式,了解他们的经济、社会组织、婚姻、家庭、艺术和宗教等,掌握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他还到美国和欧洲旅行、调查,最终以极为翔实的材料写成轰动一时的《古代社会》一书。
2.乐而忘暑
2004年是世界水稻年,我国袁隆平和非洲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获得“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设立于1986年,由总部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的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每年颁发一次,授予“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此奖被看作是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
在2004年3月举行的“世界粮食奖”发布仪式上,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肯尼斯·奎因表示,在今年联合国国际水稻年授予两位水稻科学家本年度世界粮食奖尤其显得重要,因为稻米目前是世界大约30亿人的主要食物,而这两位科学家“为大大提高亚洲和非洲亿万人民的粮食安全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成就”。
然而,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没有考虑过这些。科学研究和发现发明是一名科学家最为快乐的事情,袁隆平为了研究杂交水稻,简直到了忘我的境界,总是在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下田,真可谓是乐而忘暑。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独具慧眼的袁隆平在农业研究中找到了快乐。过完74岁生日,是享福的年纪了,他却仍然和年轻人一样天天下田。他所有的快乐仿佛都来自稻田,泥土的味道和稻穗的清香总是让袁隆平流连忘返。“我每天都要下田,要是哪天没有去就觉得吃不下饭,总觉得什么事情没有干”。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偏僻的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开始了一段奇特而又充满快乐的科学之旅。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什么都学苏联,政治“一边倒”,连科学研究也“一边倒”,农业科学迷信苏联科学家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袁隆平被他们误导了好多年。
这两人认为无性杂交可以创造新品种──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是错误的,在当时的中国却没有人怀疑其真理性。然而,袁隆平没有轻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便做无性杂交的实验来验证:把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面,上面结番茄,下面结马铃薯,那该多好啊!实验做了,的确是上面结番茄下面结马铃薯,但是把收获的种子第二年种下去,马铃薯还是马铃薯,番茄还是番茄,袁隆平失望透顶。他又做实验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长的瓜既不像西瓜,也不像南瓜。第二年把种子种到地里,长的还是西瓜,一点没有变。
农业科学的周期以年为时间单位,一次实验就要等到一次花开、结果。就这样,几个实验误导了袁隆平好几年。
这时登在《参考消息》上的一篇不起眼的文章给迷途中的袁隆平指明了方向: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发现DNA螺旋结构,西方的遗传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我当时还在那里搞什么无性杂交,糟糕得很”。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雄蕊雌蕊都在一朵花里面,雌雄同株,没有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细菌,大到人,近亲繁殖的结果是种群的退化。但是水稻因为花小,其杂交是当时公认的世界难题,设在马尼拉的世界水稻研究中心就是因为困难重重,差点关闭。袁隆平偏不信这个邪,他突发灵感:专门培养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雄花退化的雄性不育系,没有自己的花粉,这样不就可以做到杂种优势了吗?
于是,漫长的寻找过程开始了,要找到这样一株雄花退化而且杂交之后产量猛增的“太监”水稻简直是大海捞针。
从湖南到海南,从四川到云南,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就是为了寻找那株雄性不育系,即使是大海捞针,但是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袁隆平。寻寻觅觅,观察细小的花蕊。正午阳光最足,也最毒辣──科学研究是袁隆平最大的快乐,晒一点算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在海南发现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系水稻“野败”,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从此峰回路转。
袁隆平计划在2005年完成自己“超级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工作,也就是亩产达到800公斤──水稻现有的平均产量是亩产500公斤左右,而亩产800公斤在袁隆平的实验田里已经成功,下一步是大面积推广。
他的理想是1000公斤──水稻产量可能达到的上限。但是他清楚这个目标可能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他表示:“700公斤我们实现了,800公斤我们马上就要实现,1000公斤就等你们来接班!”他笑着对台下的中国农大的年轻学生说。
(选编自:《读者》2005年第1期)
3.古老传说显神奇百名泰渔民脱险
泰国《民族报》1日报道说,泰国部分渔民中流传的一个有关大海的传说挽救了一个渔村全部181名村民的性命。
海啸2004年12月26日席卷泰国南部之时,南素林岛上一个渔村的181名村民早已逃到了高山上的一座庙中,从而躲过了一场劫难。
“长辈们告诉我们,如果(海)水退去的速度很快,那么它再次出现时的数量会和消失时一样多。”65岁的村长萨尔贸·卡萨雷说。这些村民通常被称作“摩根海流浪者”,他们知道许多世代流传下来的传说。
专家认为,大量海水迅速退去是海啸即将发生的最初迹象。然而,由于这种现象很少出现在印度洋沿岸,因而那里的许多居民对此并不了解。大量海水迅速退去的现象发生后,南部海岸的许多泰国人只是忙于捡拾那些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鱼,而听过老人传说的“摩根海流浪者”则向山顶出发了。
(选自:《北京青年报》2005年1月2日)
4.讲真话的黄万里
几年前,人们不知道黄万里是谁。即便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名字也陌生得很。但是,人们都知道黄河,也大都知道黄河上有一座三门峡水库──那是一项巨大的失败工程。黄万里就因此出名。
黄万里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黄炎培之子,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水利、水文专家,我国致力于跨学科研究河流水文与水流泥沙的先驱者之一。曾有人评价,中国现代真正的科学家不多,黄万里是其中之一。这里的所谓真正,包含有这些科学家的悲剧色彩,而黄万里的悲剧就在于,他的价值是通过一个工程的失败来证明的。
实际上,黄万里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预见到三门峡工程的失败,而是在面对三门峡水利工程,中国水利专家集体丧失立场的背景下,他孤身对抗“民意”、触犯上级,捍卫了真理和自己的良心。
从1952年开始,中国从苏联聘请专家为治理黄河拟定计划,遗憾的是所请的专家为水工专家,他们精通水坝业务,但未必了解黄河。黄万里曾说,苏联虽有建水电站的经验,但黄河跟苏联的河流不一样,黄河有泥沙──正是黄河的泥沙日后成为灾难的根源。
1954年10月,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以水利部和燃料工业部为主成立的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那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美妙的远景:在黄河干流上将修筑起46座河坝,“500吨的拖船能由入海口航行到兰州。装机总容量可达23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达1100亿度,相当于中国1954年全部发电量的10倍,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659万亩扩大到1.16亿亩”。
在这46座河坝中,三门峡最大和最重要。正是这项工程的修建,导致以后的40多年里几十万人口离开他们原本富裕的家园,迁移到土地贫瘠的偏远地区,其中一些人来回迁移十几次,生活变得一贫如洗。据记载,曾有水利专家前往视察后叹息不已,国务院派去的高级官员看了也落泪,说:“国家对不起你们。”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公开反对上三门峡工程。充满壮志豪情的领导人一心一意要在自己手里实现“圣人出,黄河清”的梦想。在这种一边倒的极端气氛下,负有责任的专家们不敢面对现实,直抒己见,个别的甚至曲意逢迎,企求腾达。敢于讲真话,道实情,坚持科学见解的人非常少,黄万里的反对之声就显得格外刺耳。
在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三门峡工程的“主上派”与只有黄万里一人的“反上派”展开激烈的争论。
“主上派”描绘的是建高坝,拦洪蓄沙,让清水出库的美妙图景。而黄万里说,在这个淤积段上是不能建坝的,否则黄河下游的水患将移至中游关中平原,而且他认为,河道里的泥沙起上游切割、下游造陆的自然作用,建坝拦沙让黄河清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是不现实的,何况清水出库对下游河床也不利。他指出此坝修成后将淤没田地,造成城市灾害。
当时出席会议的专家大多同意苏联专家的设计,黄万里孤身舌战。争辩7天后见无效,黄万里退而提出:若一定要修此坝,建议勿堵塞6个排水洞,以便将来可以设闸排沙。这个观点被全体同意通过。但施工时,苏联专家坚持按原设计把6个底孔都堵死了。20世纪70年代,这些底孔又以每个1000万元的代价打开。
黄万里关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分析和预见,从工程建成之日起便被一一验证了。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建成,从第二年起潼关以上黄河、渭河大淤成灾。两岸受灾农田80万亩,一个县城被迫迁走,西安受到严重威胁。至今,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日益恶化,下游河水已所剩无几。从1972年黄河开始断流,20世纪90年代已每年平均断流100多天。
旅居德国的水利工程师王维洛曾在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四十周年》一文中算了一笔账,三门峡工程总结算时耗资达40亿元,相当于40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而之后改建费用和因之受灾的地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更是一个谁都无法估量的数字。
黄万里于2001年8月27日去世。他的子女评价:“他只说真话,不说假话;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话。对于学术观点是如此,对于政治观点也是如此;对于有利于自己的事如此,对于不利于自己的事也如此。”
(选编自:《新闻周刊》2004年第38期)
5.英国10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
据英国媒体1月1日报道,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聪明女孩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威力强大的海啸将吞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
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莉·史密斯,今年只有10岁,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爱好,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里专门研究了“巨浪”,堪称一个小专家。
当时,穿着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很有可能在顷刻之间吞没整个海滩。于是,焦急万分的蒂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滩吞没,把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
(选自:《北京青年报》2005年1月2日)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三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三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三种夸克,因为三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三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思考提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三夸克模型”是在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四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四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五夸克、六夸克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2.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的知行观是“行可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请用所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分析王夫之知行观所含的合理因素。
思考提示
王夫之知行观所含的合理因素是,认为知和行是对立统一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获得认识,而认识代替不了实践;实践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而认识本身则不可。
3.“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思考提示
(1)马克思这段话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有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造成的,也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决定的。
(2)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生理素质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知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扩大、洪水肆虐、物种减少等,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思考提示
从自然是神,到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再到自然是人的朋友,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实践,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都基于当时改造自然的实践水平,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5.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竟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此后,输血医疗手段也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一位医生给濒临死亡的一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导致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思考提示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6.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思考提示
列宁的观点,正确说明了对真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抽象地理解真理,使真理变成谬误。
(1)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4)真理是具体的,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真理客观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反对抽象地谈论真理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吗?
思考提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异性。
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而这些具有差异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是客观的。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思想政治必修1第六课的参考答案 在北京去何处可购到高三思想政治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 跪求人教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高一上册 数学 答案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怎样学?有学案或每课的知识框吗? 请问!人称小学语文课本“人教新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么?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关于山东科技出版社物理实验教材(必修)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003英语高一下册第一课叫什么?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课文音频那裏有的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