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lake:邵宗海:两岸问题不在善意表达,而在对话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46:04

两岸问题不在善意表达,而在对话基础

(2012-01-12)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权威公布] 2011年内地富豪暴富奥秘
青钱柳神茶—降压神奇效果的见证
● 邵宗海

  民进党总统提名人、也是该党主席蔡英文,在1月6日的总统候选人最后一次政见发表会上表示,肯定1992年两岸“搁置争议,协商对话”的事实。

  从决定要开始竞选,蔡英文就释收出大量对中国的善意,以及对北京的温情喊话,其目的不外乎就是想赢得国际社会的正视、中共当局的理解以及台湾内部选民的肯定,来证明一旦她在这次大选中胜选,照样可以维持台海和平局面的稳定,让两岸关系持续发展。以下摘录部份她的说法与看法,作为上述观察的佐证。

蔡英文所阐述的“中国政策”

  最早时候,蔡英文曾经说过一句语:如果2012年民进党赢得大选,将会考虑延续前朝(指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大陆政策。表明她有意去认同现阶段台北当局的部份大陆政策。

  接着在2010年11月30日,当蔡英文准备成立智库前,就决定强化在野阵营两岸政策论述,以提升和中国直接交往的能量。蔡英文曾宣布,只要中国不设前提,民进党绝对很欢迎对方来进行对话,强化彼此认识,克服因误判或不了解而衍生出“信任不足”的政治问题。

  2011年2月23日“新境界文教基金会智库”正式宣告成立,蔡英文身兼基金会董事长。“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这句口号就在智库成立当天首次提出,意在突显台湾与中国在各方面制度与社会型态的差异,但同时也愿意与中国保持和平而稳定的互动关系。

  2011年9月蔡英文前往美国进行访问,主要目的,就是要宣传台湾应建立一个“台湾共识”去解决两岸之间的歧见与冲突。

  2011年10月,蔡英文再前往日本进行访问,给予外界印象深刻的是,蔡英文在国际记者会上表示:如果两岸双方有诚意建立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眼前的难题将会逐一化解。蔡也进一步强调:对于两岸之间存在的差异,民进党不能太天真去面对。她愿意和北京领导人一同以互利、明智、负责的方式,用和平发展的共同语言,推动两岸关系。   就在这样连串阐述她的“中国政策”之际,不管外界对她的这些发言的批评是“模糊性”或“没有具体性”,至少她还维持对北京释出“和解不对抗”的善意。但是2011年10月8日蔡英文在高雄国政演讲时,却说出“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这段话,认为台湾不只是个地理名词,而是经过许多年民主洗礼跟总统直选后,这个中华民国的政府事实上已经变成是台湾人的政府,引发了外界对她的中国政策的质疑。
        尽管蔡的说法在台湾是有一定比率的民众支持。加上蔡在选举前后,已经多次释出对北京的善意。所以有些选民在投票前夕,或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释出那么多善意,还必须要接受“九二共识”、或必须要台湾自我矮化,才能得到台海的和平,两岸的稳定吗?

北京要的是“对话基础”

  蔡英文与支持她的选民可能没有了解的是,北京现在讲的“九二共识”,其实不是在设计让台湾矮化,因为在台北解读的“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台湾并没有矮化。北京真正要的是一个能让它可以放心接受的两岸“对话基础”,而“九二共识”之所以能作最后为北京接受的基础,可能不仅只是一中的框架建立而已,更重要的应是两岸之间不再存在台湾会走向台独的忧虑。

  蔡英文应该记得她说过,已经不需再有追求台独的倾向,因为台湾现状就如她所述:“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就是独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的事实;加上她也不排除“统一”的可能性,提供了两岸还有追求“和而求同”的境界。尽管有这样的说法,蔡主席可能没察觉的是,她的另一些发言却还是让她的政策底蕴露了底。人们会察觉,原来她早先不接受“九二共识”,并不是在“有没有存在”这点上有所争论,而是她仍然在民进党的传统思维下,以两国关系来检视两岸关系,而这点正是冲击到北京容忍的“红线”所在。

  台湾前总统陈水扁曾说,他给北京递了多次橄榄枝,但中共一直没有善意回应。可是他却忘记了自己曾主张“一边一国”,很让北京难堪。陈水扁发言的前后矛盾,或可给蔡主席一点参考。

  

  作者是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