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邦app:为周其凤的“辩护词"无法使人信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35:27

为周其凤的“辩护词"无法使人信服

 

12月24日湖南《潇湘晨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文章,报道了北大校长周其凤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做演讲的概况。该文刊出后,在各大网站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大部分网友对周其凤的表述作出了负面评价,甚至“悲哀”、“丢人”、“无知”、甚至“垃圾”、“脑残”等与北大校长不应该联系在一起的词汇像机关枪子弹、集束手榴弹和排炮一般向校长大人射来。

北大校长这种独一无二的“国子监祭酒”的身份,自然会有利益与共或思想共鸣的各色人等直接出来或间接通过写手的“妙文”出来为其“郑本青源”。刊发在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署名叶铁桥的一篇《北大校长美国教育一塌糊涂论系断章取义》的雄文就是为周其凤鸣冤和开脱的“辩护词”。

这篇“辩护词”引用了大量“事发现场”耳闻目睹的目击者和“耳击者”,如长沙一中校长、与会记者的“证词”以及演讲录音为“原始凭证”,说明它是地地道道的“真迹”,而《潇湘晚报》的报道几乎是一个“赝品”,至少是“断章取义”。

这篇“辩护词”读后,看似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实则十分苍白,难以令人信服。

老石曾就12月24日《潇湘晚报》“断章取义”的报道于12月26日在《博客中国》上发了一篇《北大校长的“愤青”情结》。次日读到《中国青年报》上叶铁桥的“真迹”——《北大校长美国教育一塌糊涂论系断章取义》后,为了避免偏听“一面之词”而冤屈了一位声名显赫的“教育家”,故以“真迹”为依据,逐行逐句检查自己的拙文,并思之再三,但最终依然认为拙文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考虑到为人、行事、著文难免百密一疏,即使“智者千虑”也难免有“一失”,故而又对叶铁桥的“真迹”从通读进行了一次“精读”。然而读后仍然对叶文不敢苟同,并对该文进行了“全章取义”后,认为该文确实是一篇苍白无力和毫无说服力的“辩护词”。对我原先的观点——周其凤校长具有浓烈的“愤青”情结,再次按下了“确认键”。

还是那句老话,无论评说他人的是或非,都得“用事实说话”。

现在就用事实逐一说道说道,这篇“辩护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是如何难以服人。 

    一、“真迹”上称“其培养的几届总统喜欢给他国强加自己的价值观,在美国价值观传播教育上一塌糊涂”。

    美国的教育不是“中国特色”的教育,不可能像中国的教育那样,从教育方针的制定,教育规划的具体实施,各级教育官员(统一由党的组织部门)的任命,到中小学统一的教学日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质量及评估体系。大学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的审批、职称的授予、教学质量的评估、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的全国统考,事无巨细,完全是由中央政府一竿子插到底的。大学思政教育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这种“思政教育”也是具有自己“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创造)。该教材原来由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编写,数年前则改为由中宣部组织编写。连省市自治区党委的宣传部都信不过,还信得过谁?美国总统要想做到像中国这样对教育控制和干预的百分之一都没门。因此说什么美国总统“在美国价值观传播教育上一塌糊涂”,真是匪夷所思。美国总统哪有“价值观传播教育”的权力?死去的“几届总统”,若地下有知,定会感到自己比中国的窦娥还要冤。

    二、“真迹”称“它(指美国教育—笔者注)有它好的地方……因为为美国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把美国建成为这么一个很霸气的强国 …… 在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

这里必须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什么是“世界公民”按“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世界公民”系“通常是指一个不只关心自己的社区和国家,也关心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事情。他们关注世界上不平等的情况,了解不公义和贫穷的成因,亦愿意承担责任,身体力行挑战贫穷与不公义”的人。若是用中国人习惯的说法,应该是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人。

其次,作为周其凤这样层次的人,应该学过一点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中国的空军被日寇飞机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陪都重庆的民众几乎天天要躲进防空洞。当时被称为中国空军“最黑暗的时期”。

1942年5月,日本占领了缅甸,切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滇缅公路,使中国远征军成了孤立无援的“海外孤儿”。就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指示美国陆军航空运输总队协同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了被称为“驼峰航线”的航线。“开始了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对于盟军飞行人员而言是近乎自杀式的航程”。

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美国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数千人(最低的数字为近2000人),损失率超过80%!

请问周其凤校长,这些为了支援中国抗日战争而长眠于华夏大地(许多人机毁人亡于驼峰海拔七千米的深山峡谷之间,连遗体也难以寻觅)的数以千计的美国英灵,算不是“世界公民”?

如果算是“世界公民”,怎么竟然由“一塌糊涂”的美国教育“培养”出来?岂非咄咄怪事?

再次,“美国培养了那么多人才”,仅仅是“把美国建成为这么一个很霸气的强国”吗?在中国各条航线上飞驶了几十年现在仍然承担客运主力的波音系列客机,千家万户天天观看的彩电,数亿中国人每天离不开的手机,进入千万百姓家的个人电脑……,哪一样不是美国精英发明的。美国人在用这些高科技产品从中国赚了巨额财富的同时,能否认他们对世界和人类,也包括中国人在内,所做的巨大贡献吗?如果要高谈“世界公民”,不知道在周其凤校长的脑袋瓜里,这些对人类的发展和时代进步做出里程碑式贡献的人算不算“世界公民”?

其实,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都是合格的公民,就很了不起了,不必奢谈什么“世界公民”。自己“家”里的事还做不好,或是不愿做,怎么可能关心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事情,为世界上其它地方出力。

如果按周其凤的说法,硬是要把教育与“培养世界公民”挂上钩,真正“一塌糊涂”的并不见得是美国,相反倒是该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一塌糊涂”,或是今后会不会“一塌糊涂”。反思一下,中国的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究竟做了些什么。这是一个号称为“教育家”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反思一下,你领导的那个北大,那么多教授学术上剽窃或学术行为不端;从事被称为“人学”的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教授开口“操他妈的”,闭口“把你满门抄斩才是严肃的法律”,不说这些人够不够资格当教授了,而是问一问这些人能算一个合格的公民吗?自己“家”里还有那么多窃据在教授宝座上的不合格的公民,对他们听之任之,竟还有闲情逸致去当“国际裁判”,判决别人家“培养世界公民”“一塌糊涂”,真是越俎代庖。

第四、周其凤把美国称为“一个很霸气的强国”。对于广大的芸芸众生,一下子还不太好理解。“强国”,当然没问题,不管什么人,不管你心里愿意还是很不愿意,你都无法否认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的强国。“很霸气”就不太好琢磨了。你可以理解为美国充当了“世界警察”的角色,所以“很霸气”。但周其凤所说的“很霸气”,可以用他另外的一句话做注脚,即“其培养的几届总统喜欢给他国强加自己的价值观,在美国价值观传播教育上一塌糊涂”。不言而喻,也无法遮掩,周其凤所说的“霸气”,是指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导致萨达姆的垮台;今年与法国、英国一起以北约名义在利比亚实施“禁飞区导致卡扎菲的覆灭;以及对伊朗的制裁和叙利亚的施压。看来与其说周其凤是个“教育家”,不如说他是个“政治家”,不过是个不太高明的“政治家”,连这些事件的过程、过节都没弄清楚。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是不会说出周校长那种不靠谱的话的。

幸亏周校长在美利坚还混了三年,应该知道美国总统是被“关在笼子里”的。总统要“给他国强加自己的价值观”,民众和国会不点头是寸步难行的。此外联合国也不是一块“橡皮图章”,对萨达姆和卡扎菲“动手”,都是得到联合国授权的。前不久,法国、英国等国对叙利亚施压的提案,就因为中国和俄罗斯在安理会行使了否决权,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提案各国眼睁睁地看着叙利亚人民继续遭受巴沙尔的屠杀而爱莫能助。

因此,周其凤说的“几届总统给他国强加自己的价值观”,是个莫须有的伪命题,所以“在美国价值观传播教育上一塌糊涂”的结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实,美国无须“给他国强加自己的价值观”,中国人——不,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国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在他们爹妈的教育和熏陶下,对这个“很霸气的强国”魂牵梦绕,无限钟爱。他们用他们爹妈攫取的不义之财,早就在大洋彼岸过上了连美国中产阶级都瞠目结舌的生活了。

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更不应该抓住一、二句话不放,而应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全面地进行分析。本人在《北大校长的”愤青“情结》一文中,之所以说周其凤具有浓厚的“愤青”情结,是因为“由此及彼”联系到他对那个声名狼藉的“三妈教授”的思想共鸣和感情疼爱。

“三妈教授”是个地道的法盲、科盲。此公逢美必反,没有民族气节,崇尚专制独裁,崇尚暴力,信口雌黄,说话著文可以不要任何论据,动辄对争论对手以“国骂”和恶毒下流的语言相加。就是这样一个活宝,周校长疼爱备至,看做北大的一块“通灵宝玉”,人们怎能不把周校长看做与“三妈教授”一样的货色呢?

《中国青年报》这篇蹩脚的“辩护词”还拉出了某些传播界的“名人”出来帮腔。以为这些人的话不可能“一句顶一万句”,至少可以一句顶一百句。那位被抬出来的“博导”张副教授,用非常专业的术语给草民们绕来绕去,结果把草民们绕得一头雾水。

但是,草民们只认准一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不会被弯弯绕绕得晕头转向。就这件具体的个案来说,检验周其凤是不是“悲哀”、“丢人”、“无知”、甚至“垃圾”、“脑残”,“唯一的标准”就是周其凤的“实践”,就是他在长沙一中的演讲(采信《中国青年》叶铁桥的“善本”和“真迹”);就是2011年11月13日刊载于《重庆晚报》坚定地站在良知、正义、真理的对立面,为“三妈教授”的评功摆好,以及对“三妈教授”的包庇。

假设出版一本《中国教育笑林》,周其凤的连珠妙语刊登卷首,将是实至名归。

任何为其对中国教育的倒行逆施进行洗涮的图谋都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