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胆雄狮第三季百度云:教育书籍:《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45:10

《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版          1、导读领航
  苏霍姆林斯基是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的教育思想真正在中国掀起热潮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的教育理论没有教条说教而是那样通俗,语言不是深奥艰涩而是那样亲切、自然,让人能嗅到一股清新的乌克兰田野的芳香。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体现出他的教育思想既有浓郁的人文关怀,也有丰富的科学素养。他不仅用心爱孩子,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技巧。他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相信每一位志在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读过他的著作,必定受益匪浅。
  2、作者背景及该书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出身于乌克兰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3年他从自己村庄的七年制学校毕业后,上了一年师资训练班,接着就开始了他的农村小学教师的生涯。边工作边参加边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函授学习。1939年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
  1947年他被任命为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校长。这是一所外表很简陋但富有极强的创造力的农村十年制学校,他一直在这里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一生出版了41部专著,600多篇论文,还写了近1200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短篇小说。前苏联国内出版他的书籍总印数已达300多万册,某些著作多次再版。现世界上已用30多种文字介绍、出版了他的著作。他被认为是“苏联教育界超群绝伦的人物”和“教育思想的泰斗”。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他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是他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另从他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教育素养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该书在我国出版以来,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热烈欢迎。为了满足和更便于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此书重新修订,多次印刷。
  他的著名作品还有《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要相信孩子》《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帕夫雷什中学》《给女儿的信》等。
  3、内容梗概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非常具有先见性,甚至今天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些“新”教育理论已被他超前提出。例如关于人性的教育、关于“减负”问题、关于研究性学习、关于自我教育、关于和谐教育等等。万本溯源,对于教师来说,阅读他的著作会让你找到一些教育思想的源头,从而更加有利于与时俱进。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本书为青年教师提出的100条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学习价值。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对这100条建议进行归纳、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教师教育素养、关于教学方法、关于学生阅读的培养、关于“减负”、关于让学生参与创造性的劳动、关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关于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关于直观的生活教育、关于关注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关于和谐教育及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等等。总之,他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
  读毕掩卷回思,你首先会为苏霍姆林斯基充满感情的投入和全身心实践的精神深深感动。然后你会感到非常充实和幸福,因为你获得了很多。
  当然,我们应该创造性地运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而不能生搬硬套。
  4、教育案例或教育模式分析与建议
  (1)教师用一生准备一节课
  每一位进入学校的孩子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望来的,他们都希望能从教师那里获得收获,而且发生质的飞跃。然而教师真的能把学生从一个彼岸载向另一个彼岸吗?
  很多教师都在抱怨自己很努力,付出了很多,但教育却似乎成了教师的一厢情愿,原因何在?对此,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经验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一个事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讲了一节公开课。听课的所有师生都入了迷。一位教师问:“您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由此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奥秘。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不停止的阅读。他本人就有丰富的藏书,同时还热情欢迎学生及家长借阅,以共同体验这人类巨大的喜悦。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缺乏精神财富的储备。为此就要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与书籍终生为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其知识的大海。
  如果一位教师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面对种类繁多的教学辅导书,很多迷茫的教师纷纷拜倒,以获取教学方法,但最终却把教育搞成一团乱麻。波兰著名教育家亚努什 - 科尔恰克却为一些教师打了一剂强心针:“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
  前人的经验需要借鉴,现在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也值得学习,但最主要的还是需要自己不断思索、摸索,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成功,还得益于他的教育日记。
  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自己刚成为小学教师时,就开始记日记,直至生命停止。
  教育日记不需要有具体的文献格式,它只是教师个人的随笔记录,随时记录日常工作中的琐碎。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价值,反而是教师思考和创作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在日记中记录了许多细致入微的被别人忽略的事情,比如学生家里有哪些书籍,家长的教养程度如何,父母亲在教育孩子上花费了多少时间等。在日记里,关于后进儿童的记载占有重要的地位。然后他把这些资料不断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他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记日记不但使他发现了许多问题,而且有助于他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最终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了一个事例。一次,他在七年级文学课上听了两个学生的阅读。他发现他们的朗读很单调,毫无表情,让人感觉很紧张,很费劲。于是他在想:“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读呢?他们是怎样领会所读的东西的意思的呢?”他把这个疑问记在记事簿里。后来他又去听了一些文学课,发现了在学生身上存在着类似的奇怪现象。原来,一些学生不能用视觉和思维感知一个以上的词。随后,由记事簿里的那条短短的记载,引起了一场广泛的研究。他们对三百多个在小学时没有训练出流利阅读的牢固技能的少年和成年者的脑力劳动情况进行了观察。最终发现智力发展与阅读及日常所进行的智力训练有着极其精细的依存关系,并开始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展开精雕细琢的培养。
  从此可见,教育的途径就是这样的:从初步的观察和简短的记录,到全体教师进行广泛的研究工作,再到深入地钻研学生头脑和意识里发生的过程的实质。
  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提到农村教师素质问题。他认为农村迫切需要精神丰富的、在智力上多方面发展的、能够驾驭青年的思想的教师。令人痛心的是,从他提出这个问题以来,现在我们还有许许多多学校,在那里还没有点燃起探索性的智慧的火把,学生的学习一步也没有跨出教科书的框框。农村需要千千万万个精神丰富的教师。怎样吸引人才到农村来这又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
  应用建议一:不断阅读。从阅读教育经典著作开始,然后阅读新时期优秀教师、教育名家的作品,争取涉猎多方面知识。
  应用建议二:写教育日记。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也可以是一天工作的总结。记录日常工作中的教育现象、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等等。周末把所有记录的问题通盘思考一遍,从大量的事实中抽象出来,着重研究最主要的问题。
  应用建议三:有创造地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学习别人需要技巧,比如去听课、看优秀教师所教学生的作业等。关键在于要理解优秀教师的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向别人学习,决不是机械照搬,而是要学习其思想,最后树立自己的信念。要自己进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应用建议四: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这并不是指那种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而是指教师对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研究。教师要能够根据对事实的分析,预见到将来的困难和挫折,未雨绸缪,这样意外情况就会大大减少。否则会非常不利于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2)研究性的学习----学生独立的脑力劳动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都可运用。
  引导学生会研究性学习,是所有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脑力劳动的指使者。这也是缺乏经验的教师与优秀的教师最能体现察别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荒诞的现象:随着年龄、年级的增加,一些学生的成绩反而逐年下降,学习困难越来越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原因在于他们不会运用概括性的概念去认识周围现实,而学生之所以不会运用,又是因为他们的概括性的概念、结论和判断不是通过研究事实和现象的途径形成的,而是死记硬背得来的。
  学生花了许多劳动储存知识,却不会运用,这就导致在大脑中的知识成了无用的堆积,即负担。因此,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减负”。
  “减负”,并不是简单地少布置作业、减少课时,实质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减少教育中师生的无效劳动,增加学生发展的目标。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之中,提出学生的学习状况长期存在“三重一轻”,即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作业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力训练的负担太轻!这也说明了学生学习困难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独立的脑力劳动获得了一些能够概括大量事实、现象和事件的知识,这种知识就是极其宝贵的。
  苏霍姆林斯基为此举了一个例子。在学过古代史的一系列章节后,教师布置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一系列奴隶反对奴隶主的起义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没有一次起义达到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的目的?总的来说,在奴隶制的条件下能不能建立起没有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社会?
  学生在教科书里找不到现成答案,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他们必须仔细地分析各种事实,比较和对比许多事件,深入思考一系列民众运动的历史命运。为了理解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就必须深入思考每一种现象的实质。
  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启发。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竭力追求思考的积极性,使得知识在深刻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能够教得使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不断地获取知识,这正是高度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其次,培养学生的扩充阅读,也是促进其脑力劳动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他认为学校首先是书籍。这也是他的教育信念的真谛之一。
  如果教师真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给他们提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学生青年时代的挚友。阅读是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主要途径,能有效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通过阅读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苏霍姆林斯基重视对小学各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培养,努力做到使学生在阅读时不把精力都集中在阅读过程上,而用在所读的东西的内容上。事实证明这样做收效巨大。
  再次,教师要带动学生参加创造性劳动。
  创造性劳动不同于不经思考的、没有感情的、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从事任何一项劳动,只要付诸了感情和? 就是不平凡的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设立了很多科学研究兴趣小组,比如在少年技术家小组里,学生从事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的设计和制作模型的劳动作业,充分开拓了他们的思维,从而更加有利于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手脑并用’。在用脑的时间,同时用手去试验;用手的时间,同时用脑去想,才有可能去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齐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的确,一些学生刚开始在学习上表现不足,但创造性的劳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他们的智慧表现在手尖上。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总结到他的教育理想:“让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和推论,体验劳动的欢乐和为自己创造的东西而感到自豪,为别人创造美和欢乐并在此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欣赏自然界、音乐和艺术的美,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心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像关心自己的事情一样关心别人的命运。”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护孩子的自尊感和自信心。
  为此,苏霍姆林斯基反对学校里搞那种所谓“积累分数”的追求评分数量的事。因为学校以惟一的分数来衡量、来判定一个孩子,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为此,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树立他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以卸掉心理负担。永远别对孩子说:“你不行!你是毫无希望的!”因为,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要杜绝让儿童习惯失败、与失败妥协的冷漠态度;要无限信任孩子,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种愿望交给老师,教师也应把信任给与他们,这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相互尊重。让我们听听亨利 - 海涅是怎么说的:“尊重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面,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
  应用建议一: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教师应当在学生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即7岁到10、11岁,就教给他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强制自己”。比如在作息制度、劳动纪律、锻炼身体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规定,然后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执行。
  应用建议二:让学生学会观察、理解;学会思考、概括、抽象思维。比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如果不分巨细,把每一个细节和日期都记住,而不是从整体上考察全部历史事件,去把握整个事件的总的轮廓,思考它的意义、实质及其对人民命运的作用,这样的学习就停留在低级的记忆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把知识学活。
  应用建议三:培养学生扩充阅读。这就要给予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比如下午专门留出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给学生。同时,教师也要教学生会阅读。要边阅读,边思考。只要培养起学生阅读的习惯,他就会自己挤时间去阅读。
  应用建议四:带动学生参加创造性劳动,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比如可以在班上组织、成立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自愿选择,各尽其才。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动脑的积极性,这对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反哺。

  (3)创办“家长学校”: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学校帕夫雷什中学,为了使每一位家长都能掌握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创办了“家长学校”。苏认为学生家长应该在学前组、学龄初期组、少年组、青年期组学习,接受教育知识的启蒙以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否则学校很难顺利地进行教育工作。这也正是我们当前教育中所需要的。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素养,这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方面,现实生活所提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实现儿童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奋斗。
  今天的社会变得更加复杂,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随之提高,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今天许多教育专家也提出,孩子在学校培养的好习惯,回到家里就被化为乌有。这说明迫切需要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教育学应该成为所有的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当懂得它。为此苏霍姆林斯基要求:家长在自己孩子入学的两年以前就报名参加家长学校,在那里听课,直到他们的孩子从中学毕业为止。根据他们孩子的年龄,家长被分成不同的组。主要活动形式是校长、教导主任和最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讲课或谈话,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跟家庭教育的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努力使每一位家长都能掌握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这种办“家长学校”的经验很有借鉴价值,我国的教师、家长不妨一试。
  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班主任的10年中,跟踪观察和研究了解学生在童年、少年、青年期的各种表现。他的教育案例都是经过试验观察和精心研究而来,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全身心的付出,最终证明他是成功的真正的教育者。
  应用建议一: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为家长编写或选定一些相关读物及建议材料,即让父母们懂得孩子身体、智力、心理发展的规律性,然后在家里为孩子创造一个应有的环境,比如父母为孩子挑选适合的读物。
  应用建议二:如果学校要给家长以帮助或具体的建议,应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谈话涉及的内容,要严格保密,否则,会使家长远离学校,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用建议三: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教育专题讲座,让家长参加。先让家长具备基本的教育素养,然后在家庭里形成气氛,让孩子先在家庭里养成好习惯,再逐步发展。

  5、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启迪
  (1)不以“升学率”和分数为标准
  学校不以“升学率”作为评判教师的唯一标准,而重在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看教师所教的学生及所带的班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否提高;教师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惟一标准,而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看学生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运用很好地结合起来。
  
  (2)带领教师做创造性的研究
   
善于思考、分析事实的学校领导,要带领教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研究,而不致使教师天天上课就像履行单调乏味的义务。这种教育研究能丰富教师集体的精神生活。当教师感到自己是一位研究者时,很可能就会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
  

  (3)重视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配置
  让教师、学生真正走进图书馆,教师要带动学生真正利用图书馆,发挥图书馆的价值,让图书馆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策源地。
  
  (4)重视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和配合
  比如定期举行各年级家长座谈会、知识讲座等。听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然后调动教师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只要学校、教师、家长形成合力,教育的明天就会让所有的人笑到最后。
  6、精彩语言辑录
  (1)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取得成绩,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
  (2)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品质: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
  (3)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
  (4)思想好比火星儿:一颗火星儿会点燃另一颗火星儿。
  (5)学校----首先是书籍。
  (6)如果学生在少年时期没有遇到一位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指导者,那他就永远不能学会真正地思维。
  (7)课上,一些东西需要讲解透彻,一些东西需要有所保留不必说尽的,这是给学生思维设置的诱饵。
  (8)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9)只有在少年时代就懂得了劳动的欢乐,体验过由于能够强制自己按预定计划进行工作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的人,才会珍惜和善于利用空闲的时间。
  (10)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          7、正文给教师的建议(100)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011-03-28 17:42阅读197评论0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197)| 评论(0)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2011-03-28 17:42阅读95评论0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这句话是我从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的一位女教师的来信中摘抄下来的。是的,没有时间啊!——这是教师劳动中的一把利剑,它不仅伤害学校的工作,而且损及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我有一些十分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许多中学毕业生害怕报考师范院校,因为他们感到干这一行职业的人没有空闲时间,虽然每年有相当长的假期。

我有一个有趣的统计数字。曾经向500名有子女在上大学的教师作过调查,询问他们:“你的孩子进的是什么学校?上哪个系?”只有14人的回答是:“师范学院”或者“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95)| 评论(0)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2011-03-28 17:41阅读61评论0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这条建议主要是向小学教师提出的。敬爱的小学教师们,你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这直接影响着中年级(初中)和高年级(高中)教师的时间预算表。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中学第二阶段(四至八年级)和第三阶段(九、十年级)的教学过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里,为了无休无止地然而却又完全徒劳地把那些“尾巴学生拉上来”,这件事无情地吞噬了教师的许多时间。教师刚刚开始讲解新教材,就发现一部分学生无力掌握它,与其说是考虑怎样沿着认识的崎岖小路前进,倒不如说是首先得考虑如何克服一部分学生跟不上的状况(有时候,这个“一部分”相当大,弄得教师不得不几乎是给全班学生进行补课)。这就侵占了教师的许多时间——包括在校的时间和回家后的时间。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61)| 评论(0)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2011-03-28 17:40阅读64评论0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育学规律性: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不妨设想一下,我们盖一座漂亮的楼房,可是把墙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浆不断地剥离,砖头也在脱落;人们每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终处在楼房倒塌的威胁之下。许多四至十年级的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正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中:他们在盖楼房,可是墙基在裂缝。

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这个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64)| 评论(0)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2011-03-28 17:39阅读57评论0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感到时间不够用,首先是因为儿童学习有困难。我多年间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减轻儿童的劳动。把实际技能作为掌握知识的基础,这还只是这个问题的开端。知识的识记和把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是这个问题的继续。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因此教师正确地确定这些知识的能力就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生都备有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57)| 评论(0)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2011-03-28 17:38阅读79评论0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比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多2、3倍;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为了防止遗忘,需要在教过教材后3、4个星期(而一般是3、4个月)就进行巩固性的练习。

30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信,对于这类儿童,正是前面说过的“第二套教学大纲”能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试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79)| 评论(0)

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2011-03-28 17:38阅读40评论0

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是用来获取新的知识)。在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这种观点就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其结果就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40)| 评论(0)

8、关于获取知识

2011-03-28 17:37阅读33评论0

8、关于获取知识

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积极性,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积极性。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教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

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在听课和分析课的时候,正是根据学生脑力劳动的这一特征,来给教师的教育技巧下结论的。怎样才能做到,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呢?在这里,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获取知识——这就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33)| 评论(0)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2011-03-28 17:36阅读41评论0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你们一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好地记住(背会)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候还简直并不理解他背会的东西的内容实质是什么。这种有害的现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语法、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科的学习中,因此这些学科的内容都是一些有体系的概括,而这些学科的知识则首先表现为要能够把这些概括在实际作业中加以运用。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平常会说:“这是学生没有理解而死背出来的。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死背呢?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死记硬背这种有害的现象呢?

识记(记熟)应当建立在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41)| 评论(0)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2011-03-28 17:35阅读31评论0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

我这里说的“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术语是否能够成立呢?我想,这个术语是可以成立的。大家知道,知识是在不停地发展的,对某段教材的学习将持续一个长时间,对知识的每一次运用,同时也就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入。而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例如,学生在许多课上都要用到简便乘法的公式。经验证明,许多事情都取决于在学习该教材的第一次课上,学生对某一公式的理解是否深刻。首先就

阅读全文>>

分类:给教师的建| 阅读(31)| 评论(0)

上一页 1 2345678... 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