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桥本氏甲状腺炎:和罗贵一起南迁的姓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03:21
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居民的祖居地,是他们的“根”之所在。例如,鹤山市操粤语方言的居民在追溯家族渊源时,大部分都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不但口头相传,而且记载在族谱里。不但鹤山人这样说,而且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新会等县市也有不少人这样说。比如,南海康有为、新会梁启超、香港霍英东、顺德黎子流的祖先都是珠玑巷的移民。有位方志学家作过统计:在珠江三角洲各县一共有70多姓人持同样说法。
据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等人考证: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有个珠玑巷,广东省南雄县有个珠玑巷,广州市旧城区也有个珠玑巷,三者有着渊源关系。
南雄珠玑巷位于南雄城北9公里的沙水村,北距梅关20公里,原是古代驿道所经之处,是北人南来翻越大庾岭后进入岭南的第一站。现存的珠玑巷全长1500米,宽4米,路面全用卵石铺成,两旁民居店铺祠堂栉比鳞次,有北门楼、中门楼、南门楼等宋代风格的建筑。南门内有一座元代所建实心石塔,七层,造型独特,名曰贵妃塔。这些历史遗迹,标志着它曾经有过繁盛时期。它的知名度很高,近年南雄市政府多次拨款修缮,把它开发为旅游观光的胜地;还发动珠江三角洲各县市的珠玑巷人的后裔集资新建了博物馆、张昌故居和各姓宗祠,吸引了无数人到这里寻根谒祖。主要原因是,南宋时期(1127—1279年)从中原南迁的一批汉人曾经在这里居留约一个半世纪之久,以后对广东居民的构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攻陷汴京,灭亡北宋。宋高宗赵构带领大批官员从中原逃到太湖流域,建立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建炎南渡”。这个仅存半壁江山的王朝,长期受金兵侵扰。建炎三年至四年(1129—1130),金兵又分两路南犯:一路犯建康直趋临安,追杀宋高宗;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追杀隆祐太后。隆祐太后率一支逃亡队伍经洪州(今南昌)、吉安,奔至虔州(今赣州),一路被金兵追杀,仓皇逃窜,到虔州又发生兵变,乱兵抢了皇家财宝,其景况非常凄惨。辛弃疾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便是回首这件事的。后来,隆祐太后被高宗接到临安去了,但是跟随她逃亡的那批官员既不能同去临安,又不能回到已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地方去,只好越过大庾岭寻找安身之地。岭南是金兵铁蹄未曾到过的地区,但是前路茫茫,他们又不敢贸然深入“南蛮烟瘴之地”。故而从梅关下来之后,就在南雄境内古驿道旁的沙水村暂住下来。这些人因战乱被迫离乡背井,对中原故土眷恋不忘,有人就把老家开封府祥符县珠玑巷的名称用来称呼目前的居留地,于是便有了南雄珠玑巷。谁知一住便是百多年,子孙繁衍,后人就把南雄珠玑巷当作自己的故乡了。这情况在鹤山县陈山村《李氏族谱》里也可以得到印证。该族谱有一处云,“我祖世居开封府祥符县”。另一处云,“我太祖迁自南雄珠玑巷,建居冈州陈仙村”。这两处记载看似矛盾,实则清楚地反映了一迁再迁的过程,也说明李姓后人把祥符县当作第一故乡,把南雄县当作第二故乡了。
珠玑巷人南迁珠江三角洲则始于南宋末年,那是元兵南侵所造成的。德祐二年(1276),元兵占领临安,元将吕师夔政陷韶州和南雄州,宋守将曾逢龙、熊飞战死。在此前后,珠玑巷人为避元兵杀掠,纷纷南迁逃难,在艰难中一批批人结伴同行,乘竹筏沿浈江到韶州,再顺北江南下珠江三角洲,寻找新的安身之地。其中一批人定居广州,把珠玑巷的名称又带到广州来,所以广州也有一条珠玑巷。
需要说明的是,珠玑巷人南迁并不是同一年月同一批次成行的(咸淳四年、六年、九年、十年都有迁徙),各批人的最后定居地也不一,有的还一迁再迁,散居在珠江三角洲各县,与原住的土著逐步融合,形成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广府民系。现举一实例说明。
根据《新会乡土志》、《东莞英村罗氏族谱》、《新会泷水都莲边里麦氏族谱》及《番禺市桥谢氏族谱》等书记载: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以南雄珠玑巷贡生罗贵(字琴轩)为首的33姓97人(各以户主署名,故应视作97户),联名具文向政府申请南迁(文中提出的申请理由是“天灾人祸,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领到“文引”(迁移许可证),自南雄向广州、冈州(新会)、端州(肇庆)迁移。其中罗贵一家来到新会朗底村(今称良溪,在鹤山市雅瑶镇潖珍村对面)开居。今良溪村有罗氏大宗祠,奉琴轩公(罗贵)为一世祖,罗贵墓也在村旁后山。鹤山荷村罗氏即为罗贵支裔。
罗氏、谢氏的族谱都著录了《珠玑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铭》,铭文如下:
珠玑流徙,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九十七人,开辟烟瘴,三十三姓,永镇南方。
(《豫章罗氏源流考》载此铭略有出入,记作38姓98户)
在罗贵这一批人流徙的前后,还有若干批人从珠玑巷迁来珠江三角洲。中山人黄慈博查考了大量族谱,作《珠玑巷民族南迁记》,共收集70多姓。除《流徙铭》所记33姓外,还有庞、康、唐、邝、丁、石、雷、孔、邓、孙、司徒、邵、任、朱、魏、程、侯、鲍、缪、房、容、潘、冼、祁、袁、姚、蓝、萧、韩、甘、林、杨、梅、吕、严、刘、关、屈、余、简等40姓。这一大批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耕作技术和文化,对三角洲的开发作出了贡献。子孙繁衍,构成三角洲居民——广府民系的主体部分。有人估计,总数有2000多万人;如果加上移居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后裔,总数大约有4000万人。
其中分布鹤山境内有资料可据者有:隔朗陆氏,平岭冼氏,玉桥易氏,古蚕、云蓼胡氏,越塘、雅瑶、福迳之冯氏,越塘、宅梧邓氏,楼冲、云蓼、沐河之何氏,楼冲、云蓼吕氏,平冈宋氏,黄洞、大官田、那白、仓下、月桥之黄氏,沐河区氏,古劳、四合、廓村、三合、东溪、木房之麦氏,陈山、丽水、桃源、禄洞、双合东园西园、莲村、中七、三凤、址山、苍华、排楼、大官田等地之李氏,古劳之关氏古氏,荷村、布尚之罗氏,大官田、三富、排楼之陈氏,大官田吴氏,大官田、堂马之梁氏,南安、文堂、七星地、龙口青溪、霄乡、仓下之温氏,霄乡、南安之源氏,南安杨氏,龙口刘氏,中七任氏,钱塘王氏,排楼伦氏凌氏。这些人的祖先,多数是咸淳二年、四年、六年、九年从南雄珠玑巷逃难南迁而来,少数是在三角洲各地任职,子孙就地定居下来。现在,珠玑南迁的后人,占鹤山总人口的60 % 左右。
关于罗贵等人南迁的原因,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大意是:宋末有一位胡妃(别书记作苏妃),因触怒皇帝被贬入冷宫。她从宫中逃出,扮作民妇到河边寻船,适逢珠玑巷财主黄贮万运粮到临安,船泊码头,黄见胡妃貌美,收留为妾,隐姓埋名带归南雄。皇帝发现胡妃失踪,降旨兵部缉查。查了一年无结果,兵部便谎报胡妃已死。几年后,黄家一仆人因过失受主人责罚,怀恨于心,就向官府告发黄贮万收藏胡妃有罪。兵部官员闻知,惧被劾为欺君,便隐匿不奏。为灭口起见,乃禀告皇帝说珠玑巷有匪情,请准许建寨驻军,意欲借此平毁该村。幸好珠玑巷有人在京为官,急忙通风报信。罗贵等见大祸临头,马上申请南迁。胡妃怕连累众人,遂投井自尽……
这一传说被载入许多家族谱中,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但是据暨南大学历史系陈乐素教授考证,此说是不可信的。一是宋代并未有贵妃逃走出宫的记载;二是各家族谱对此事发生年代的记载出入很大,有说在绍兴年间,有说在德祐年间,相差一百多年;三是文章中使用了明朝以后才出现的官衔和地名,显然是明代以后的人根据传闻所记,不能认作信史;四是它解释不了何以在罗贵南迁之前几年珠玑巷人已纷纷南迁的原因。故此,只能以传说视之。不过,由于传说具有传奇性的故事情节,为文学界与旅游业界更乐于采用,所以现在的珠玑巷除了保存胡妃塔、胡妃井古迹以外,更新建了胡妃纪念馆。
经过对复杂史实的梳理,我们可以知道:从中原迁到珠江三角洲,先民们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南宋初年,因避金兵侵犯而自中原迁到南雄。过了150年左右,至南宋末年,又因避元兵侵犯而自南雄迁来珠江三角洲。以后经过元代约100年岁月,至明代前期,他们在珠江三角洲各县扎下根来了,各姓才纷纷编写族谱。这时距中原南迁约300年左右,距珠玑南迁也100多年了。编族谱者对往事已难逐一查考,故采纳了一些传说。而且他们对中原祖居地已经淡忘,因而把第二故乡南雄看作是“根”之所在,也就合乎情理了。
在珠江三角洲繁衍起来的珠玑巷的后代,始终都记住他们祖先的这块发祥地,总以为在那里还存活着他们的宗亲,所以近几百年来不断有人去珠玑巷寻根谒祖。其实,经过宋末大迁徙和元兵的杀掠,珠玑巷已物是人非了。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有两位珠江三角洲人曾到珠玑巷寻根问祖,结果大失所望。这有他们留下的诗句为证。梁维栋(恩平人)诗云:“珠玑遗迹动凄其,厌说前朝有徙移。旧路人非荒草在,故园春尽落花知”。黄公辅(新会人)诗云:“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已无故老谈前事,那得新闻访旧支!”虽然这两位诗人都还把珠玑巷当作故园,但它已荒芜得令人伤心,既找不到故老,也访不到宗亲(旧支)了。现在的珠玑巷人,是明清以后从别处迁过去的客家人,整个南雄市客家人占了80 % 。然而,这情况并不影响珠玑巷南迁后人对祖居地的怀念,1994年,在海内外人士的支持下,“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成立,到珠玑巷寻根谒祖的人更多了。古建筑得到修复,新设施日新月异,一度沉寂的古巷经常挤满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