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病有遗传吗:北京电影行业的变迁:影院,城市与文化的桥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26:35
北京电影行业的变迁:影院,城市与文化的桥梁(2009-08-14 17:36:01) 标签:杂谈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北京的地位至关重要: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诞生于此,中国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就建在长安街上。在72岁的戏票收藏家何大中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北京,是一座真正的娱乐之都——天桥的演出每天都有,一直到下午3点,每到傍晚,各茶楼、戏园、俱乐部都有演出,庙会也从不断档,隆福寺的关了,白塔寺的又开,白塔寺关了,还有护国寺……87岁的原北平广播电台工作人员徐树滋老人回忆,即使是在北平解放前一周,广播电台仍在现场直播戏剧演出。这多少体现了,这个城市与文化之间,那种根深蒂固的联系。这其中电影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从当年《定军山》正式公映,令大栅栏人潮涌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看《追捕》、《望乡》,北京人踩着人的肩头买票,甚至电影院工作人员开门都成了一件危险的事:如果躲避不及,很可能被涌入的观众冲走,或者撞伤。从3分钱一张学生票,到如今80元一张的大片门票,北京的电影院换上了真皮座椅,也都有了小剧场,座位变得更稀疏了,电影从人们简单的休闲娱乐,越来越走向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再没有了门口叫卖的黄牛党,没有了电影院两站地外等着退票的人群,看腻了DVD的北京人渐渐明白:花这么多钱看场电影,值!

  1902年一个外国人在前门外打磨厂福寿堂放映了3部影片——《黑人吃西瓜》、《脚踏车赛跑车》、《马由墙壁直上屋顶》,这是北京人第一次真正看到电影。1907年,平安电影公司成立,外商经营,票价奇贵,普通市民根本看不起。



  提起北京电影,不能不提任庆泰,他是辽宁人,原是名匠,后来学习了摄影,曾为慈禧太后照相。1905年,他拍摄了《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1907年12月,大观楼电影戏园诞生,任庆泰任经理,当时北京能放映电影的地方很少,一度造成“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对于任庆泰的生平,今人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曾任多家公司总经理。

  有趣的是,北京早期的电影院不允许男女相邻,影院中一边是男座,一边是女座,中间隔着一人多高的木栅栏,即使夫妻二人也要分座。最早允许男女混杂的是平安影院,因为是洋人经营,观众也是洋人,一般人不敢管,以后渐成风气,其他影院也不分座了。

  抗战前,北京有30多家电影院,但抗战期间,北京电影院走向衰败。当时国产片少,影院多靠英美片撑场面。当时没有译制片一说,只能由解说根据电影画面,现场朗读中文台词,不同影院的译稿都不一样,所以影院之间的竞争变成了翻译质量的竞争,此外,英美片都是从天津到港,各影院经理直接到船上向片商购买。

  大光明电影院曾在北京电影院中风光一时,因为总经理杨宜之英文好,不仅能翻译,还能直接和外国人谈判,拿到一手片源。大光明电影院就是后来的西单剧场,初期叫“哈尔飞俱乐部”,原本是取Happy(快乐)的意思,没想到写错了,成了Happi,经营方将错就错,干脆叫“哈尔飞”,它占地面积很大,曾是张学良在北京的私宅(奉天会馆)。

  抗战期间,大光明一度落入日籍经理之手,但抗战后,大光明一度走向辉煌,但因放映员吸烟,引燃胶片,将影院彻底烧毁。北京当日报纸纷纷报道,有的报纸甚至起了《大光明影院昨日大放光明》的标题。幸亏大光明已向美国公司投保,加上当时没查清事故原因,获得了全额赔付,据杨宜之之子杨玉栋老先生介绍,大光明这场火灾的真实原因,是首次向媒体披露。

  抗战胜利后,北京影院发展仍然艰难,因为国民党当局要求电影院每三个月审核一次执照,每次审核执照,都要扒一层皮,影院利润菲薄。到1949年解放时,北京只剩下26家电影院。

  1957年,首都电影院改建成第一家宽银幕立体声电影院,周恩来总理亲自出席了开幕式。

  北京解放不久,政府从紧张的建设资金中拿出钱来修了5家电影院,即紫光电影院、交道口电影院、新街口电影院、广安门电影院和花市电影院。

  1957年,首都电影院改建成第一家宽银幕立体声电影院,周恩来总理亲自出席了开幕式。当时周总理非常关心北京电影院的发展,据杨玉栋回忆,周总理曾亲临大光明影院,当时正值酷夏,影院没空  调,杨宜之怕喝汽水伤胃,专门到胡同打了一暖壶信远斋的酸梅汤给周总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北京电影院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仅建设了很多影院,还诞生了《南征北战》、《羊城暗哨》等一大批优秀影片,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优先发展电影业,是受前苏联影响,列宁曾说,在一切艺术中,对我们最重要的是电影……它的影响范围远大于印刷的文字,同时还具有它自己的特性,使得它能成为最出色的宣传工具。据说,前苏联一名将军要见斯大林,必须提前打报告,还要经过审批才行,而著名导演可以直接推门找斯大林,谈新片的创作灵感。

  1950年代,前苏联译制片大量进入中国,由于制作精美,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人们再也不用听现场朗读了。

  据何大中先生回忆,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北京文化出现了短期繁荣,因为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百废待兴,为鼓励团结奋进的精神,文化单位纷纷推出精品节目、影片,加上许多名角联手,堪称百年不遇。特别是一些戏剧改编的电影,在舞美、布景等方面,都达到历史最高峰。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电影业形成了两大特色,一是组织群众看电影,这既是教育,又是福利,二是各单位自己建礼堂,放电影。

  这两大特色一直流传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据2005年统计,北京共62个剧院,可电影放映单位多达172个。不是营利性剧院,却能放电影,而且放的电影质量并不差,这在相当时间让北京人觉得,花钱看电影,那是没关系的人才干的事。

  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各城市出现了流动放映队,给周边农村放电影,这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渐渐消失,近2年又逐步恢复。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影院发展速度减缓。首先,没什么好影片,很多样板戏来回放,第二,各单位工会都发电影票,学生也常组织看电影,电影院有什么片,大家都看过了。

  在43岁的电影海报收藏家刘钢印象中,他这辈子看的第一场电影是在儿童剧场看的《智取威虎山》,当时是全家出动,共8口人,有10张票,多余2张想送给别人,大人不好意思开口,就让还是孩子的刘钢在街上喊“谁要退票”,那时,退票不要钱,白送。刘钢成功地完成了父母交给的任务。

  那时也有外国片,主要是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朝鲜的《摘苹果的时候》等,令刘钢感到新奇的是,朝鲜当时的影片基本都是宽银幕,黑白片居多,制作比国产片精美。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的电影又哭又笑,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当时不论放什么电影,前面一定要加上《新闻简报》,中国新闻制片厂在全国影响最大。



  据中国新闻制片厂退休摄影师史学增介绍,他们到地方去拍片,当地政府哪怕只有一辆车,也要派给他们用,群众夹道欢迎,有的居然打出“热烈欢迎中央首长”的标语。当时中国新闻制片厂在各省都有派驻记者,不过主要报道“丰收新闻”。

  刘钢喜欢电影院有一个最大的理由:夏天凉快。当时隔音设备差,所有电影院的墙壁都修得很厚,所以夏天特别凉快。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看什么并不重要的年代,当时人们娱乐活动太少,去电影院就是一次全家的娱乐活动。”刘钢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剧院遭遇了爆炸式的辉煌,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思想解放,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而北京的影院尚未脱离计划经济时代,价格奇低,成了普通人最好的文化消费场所。

  1982年的《少林寺》堪称是新中国最早的一部成功的娱乐片,刘钢整整看了6遍,从早场买票,一直看到晚上,当时学生票3分钱,6场才0.18元。能泡影院,关键是学业压力轻,刘钢所在的中学还是区重点,但下午一般只有1节课,家庭作业很少,剩下的时间就去看电影。当时的成年人上班都是朝九晚五,电影院成了学生们的天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各电影院的火爆,是今天人难以想象的。当时的黄牛党和今天火车站的票贩子有一拼。用刘钢的话说,赶上“严打”的时候,有的票贩子抓住了能被判10年,当时“投机倒把”在人们心目中,还是很严重的罪行。但即使这样,票贩子依然层出不穷,赶上好片子,离电影院两站地就已经站满了等退票的人了。当时日本的《追捕》、《望乡》公映,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为了买到票,很多人不惜旷工,但往往是一礼拜后的票都已经卖光了。

  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北京电影院的日子渐趋艰难,一是录像厅风起云涌,港台片借此渠道,抢走了大批观众,用今天的眼光看,录像厅的放映质量惨不忍睹,片子也无非是从头打到尾的垃圾片,但它所带来的感官刺激是前所未有的,二是各种“参考片”泛滥,参考片又叫资料片,都是国外的新片或经典影片,不能公开放映,当时北京的电影资料馆、电化教学馆、北京电影学院等都能放这种片子,有点“关系”就能看到,不用花钱。

  刘钢就在电影资料馆看过很多片子,有时,他左边坐的是达式常,右边坐的是李仁堂,放的片子不仅经典,还有专家解读,当时风靡一时的“Follw me”的主播,就负责现场翻译。

  如今,在舒适的空调下,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想看的片子,这已经成为周末最舒适、最便捷的休闲方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新世纪之前,北京电影院堪称步履维艰,电影院不得不开设录像厅、游戏厅,勉强维持。

  首先,那时粗制滥造的国产电影太多,从电影海报就可以看出,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影海报多是名家绘制,像程十发、黄永玉、陈逸飞等都手绘过海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名家少了,但也是各大电影公司的专业美工来制作。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鼓励海报设计,形成了短暂的高峰期。但之后,基本是粗制滥造,连纸张也大不如前。

  第二,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观众迁到城外,附近没有影院,基本不看电影了。

  第三,北京影院当时市场化程度不够,比如一些国营影院要上缴80%的利润,这样影院没有钱用来自身发展,像圆恩寺影院等老影院都消失了。

  第四,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VCD加剧了影院的经营困难。

  可以这样看,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北京电影院浴火重生的时期,北京各大电影院纷纷改造,变得越来越舒适,更加适应现代消费的需求,虽然价格高了,但随着进入新世纪,北京人收入大幅提升,电影院的价格显得并不昂贵,相反,它成了物超所值的所在。

  如今,在舒适的空调下,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想看的片子,这已经成为周末最舒适、最便捷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的观众回到了剧场中,这其中,也包括刘钢,他当年也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电影院谈的恋爱,如今,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去看《变形金刚》,虽然家里早已经有了“家庭影院”,且进入了“蓝光时代”,但他还是喜欢电影院,不仅仅是因为30多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电影院给你的感觉,绝对不一样。”

  截至2008年底,北京影院已有70家,银幕305块,2008年全年北京电影观众达1458.9万人次,比前年同期增长36.7%,票房收入5.25亿元,比前年同期增长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