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求生为什么这么火:第一章:木雕艺术概述(四)——《木雕制作技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14:24
2011-10-29

元、明、清三代在继承唐、宋木雕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木雕应用的领域,创作素材广泛,将木雕艺术推向了 个灿烂的时期。
明、清两代木雕佛教造像仍是木雕艺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所留存的作品颇多。
明代造像木雕代表作可首推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规模巨大的宗教造像群。卢台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干手千眼观音及各种菩萨、金刚护法等为五层,蔚为壮观。坛顶藻井结构复杂,附刻飞天、伎乐天等木雕24尊,雕工精美,展示了雕工的高超技艺。清代佛教密宗造像非常兴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内整棵白果树雕刻的“千手千眼佛”、北京雍和宫大佛。都是20多米高的造像巨制。特别是承德普宁寺供奉的木雕千手千眼菩萨立像,高22米,表情肃穆,身体匀称,衣纹流畅,刀法道劲.重约120吨,耗木120方。左右侍“婆娑仙人”、“功德天女”,均高18米,足见工程之巨。北京碧云寺有木质漆金罗汉500尊,与人等高,年龄相貌各异,神态夸张,为清代木雕佳作。


建筑装饰雕刻是此期木雕艺术的广阔天地,特别是民间建筑突破了朝廷的规定和限制,使木雕艺术得以充分发展。
东南诸省是元、明、清时期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建筑雕刻甚为普遍。苏州、南京、扬州、杭州及其周边诸县的官、民建筑,均采用大量木雕进行装饰。而最为盛行之地是原徽州府所辖各县,以歙县为中心。明清时歙县画家济济、名工辈出。这种环境对木雕艺术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如今尚留存有大量的建筑装饰木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木雕,不涂彩漆,髹以桐油,既防腐,又保持了木质本色。


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宁绍县九号建筑檐柱附件(俗称“牛腿”)木雕“刘海戏金蟾”,造型生动活泼,作欢快跳跃状,是众多建筑木饰雕刻中的一件佳品。

广州陈氏书院大门的屏门雕饰,系柚木雕刻,用双面镂雕和浮雕手法,正反两面内容相同,多为历史人物故事及吉祥图案。右图以松树巧妙分割出三个画面,左图由对称图形分割为三个画面,四周饰以吉祥动植物纹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此雕件结构巧密,技法精到。福建的福州、泉州,广东的潮州及长江三角洲的府县也是建筑木雕发达之地。山西建筑木雕是北方建筑木雕的代表,以晋中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流传广阔。

各地的能工巧匠,将木雕与石雕、砖雕一起作为建筑装饰,采用大体相同的题材,又在图案组织风格和刀法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给我们留下了充溢着乡土气息的文化瑰宝。

建筑装饰采用木雕的部位是梁架、月拱、雀替、牛腿拱、檐条、柱板、华柱、窗扇等。图案纹样有卷草、方胜、钱纹、米字纹、龟贝、锁甲、万字、回纹、牡丹、山茶、菊、枇杷、荔枝、石榴、柑橘、松、竹、梅、兰、龙凤、狮、虎、麒麟、八仙、寿星和戏曲人物、民间传说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寓意吉祥的题材。雕刻呈多种手法,有隐起、起凸、镂空、平凸、凹刻以及突雕等。


家具装饰是木雕艺术的又一表现领域。八仙桌、太师椅、柜橱、梳妆台、大花床、盆架及婚嫁喜事器物、祖宗牌位等器物上,雕神仙,刻故事,或狮,或象,或龙,或凤,福禄寿喜、吉祥如意,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民俗文化内涵。
除宗教类、建筑类、器具类以外,木雕艺术也在纯欣赏性、陈设性领域得以发展。明中叶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好尚,木雕欣赏性雕刻与竹、牙、角等雕品一起得以发展。

清代木雕“铁拐李”,高63厘米,面部表情生动有趣,突出了“铁拐李”蓬头垢面、袒胸跛足的形象特征。清代木雕“渔翁”,面容清癯,神态恬适,笠篓纹理细密,人物的肋、趾显露,与衣服凸凹的衣纹形成对比。作品刀法变化巧妙,刻画出了渔翁的淳朴。


清代艺人多用树根巧雕造型,充分利用树根多变的自然形态,因势造型,稍加雕刻,使之具天工自然之美。“仙人骑犼”就是这样一件作品。

文玩雕刻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明代紫檀笔筒以浮雕的形式精工刻画了鱼龙海兽于波涛中腾跃之势。

以上可见,明清木雕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阔,技艺更加精深.非已往各代可比。
上一页  第一章:木雕艺术概述(三)下一页  第一章:木雕艺术概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