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超过9分的动漫电影:學者:中國應該放棄不結盟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19:43
學者:中國應該放棄不結盟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1 09:12:19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電/提到隨著中國國力和影響力的穩步提升,隨著中國國家利益的延展和國際化,“不結盟”的原則越來越成為中國戰略安全的一個負麵包袱。針對目前的國際局勢,中國繼續恪守“不結盟”的方針,無異於作繭自縛,故步自封。

  愛思想網刊載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克朗凱特新聞學院戰略媒體與公共關係副教授(終身教職)、香港城市大學客座副教授、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兼任教授吳旭文章稱,從50年代中後期開始,中國一直將“不結盟”作為自己國際交往的一個大的方針和原則。近幾年,在每次發表的政府白皮書中,更將“不結盟”作為一個明確的宗旨,重點宣示強調。比如,在2011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中,就有這樣的段落,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不同任何國家和國家集團結盟,不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異同決定國家關係的親疏。” 

  這一政策指針,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確實給中國爭取到了一定的外交空間和靈活自由;但是,隨著中國國力和影響力的穩步提升,隨著中國國家利益的延展和國際化,“不結盟”的原則越來越成為中國戰略安全的一個負麵包袱。針對目前的國際局勢,中國繼續恪守“不結盟”的方針,無異於作繭自縛,故步自封。

  首先需要明確,結盟,並不意味著要和非盟友搞對抗,而是要以盟約這種國家間交往的最高形式,劃定雙方的職責義務,真正建立起國家間的高度互信,從而搭建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安全架構。當然,在遇到盟友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根據條約原則,其他盟友要鼎立相助,共同進退。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危難時,盟友就是“幫手”,就是“親兄弟”。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當屬美國了——可以說,它已經把中國“合縱連橫”,“遠交近攻”,“最廣泛統一戰線”等結盟原則做到了極致。雖然是世界超強,有著排名第一的經濟體,有著無人能望其項背的軍事、科技實力,美國同時也是世界上盟友最多的國家,正式簽約的帶有軍事盟友關係的國家多達36個,遍佈世界各大洲的戰略要地和美國自己劃定的全球各大戰區。每次用兵之前,美國往往先鼓動各路盟友,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人出人,沒錢沒人的出聲也行。從一戰、二戰,再到冷戰,和現在正在進行的反恐戰爭,莫不如是。在盟友的站角助威聲中,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三管齊下,往往能以最小的投入達到戰略利益的最大化。

        與之相比,中國現在奉行的“不結盟”政策,則顯得過時和死板,而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很多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議題時,中國在世界的舞台上往往顯得形單影隻,孤掌難鳴。既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核心盟友來站角助威,也沒有什麼可以指使的左膀右臂去衝鋒陷陣。雖然靠著經濟利益的誘惑,也籠絡了一些各式各樣的“戰略合作夥伴”,但說到底,那大多是一群“酒肉朋友”——有生意做時“門庭若市”熱熱鬧鬧,需要幫忙時則是“門可羅雀”遍尋不著蹤影。遠的例子不講,就拿這次南海問題的激化、惡化、複雜化為例。中國一直以來推崇的“東盟10+3模式”,本來是著眼於亞太戰略安全格局的一次重新整合,眼光可謂獨到,運作時也是用盡了心機和血本。但是,美國突然橫空插過來一槓子,而且一桿子到底,生生把中國苦心經營的“中日韓+東盟”的“10+3”模式,翻手變成了“美日韓+東盟”的新“10+3”模式,中國反而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局外人。這一變局,顯示了美國亞太地區盟友日、韓、菲律賓等國的力量和促動。而這種結局,不能不說是中國新版“光榮孤立”的結果。

  其次,因為奉行“不干涉、不結盟、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國在很多國際問題上秉持著“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的處事方針;在不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議題上,中國保持一種超脫中立的姿態,誰也不得罪,但誰也不支持。於是,發展出了一種獨特的“棄權外交”。這種做法,看似游刃有餘,左右逢源,但其實是里外不是人,兩頭不落好。當事國會覺得中國這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沒有原則和立場,而其他旁觀的國家也會暗中將中國的超脫解讀為“滑頭”、不可靠。長此以往,不僅新的朋友交不到,而且原來的老朋友也會越來越疏遠,離心離德,甚至反戈一擊。而且,這種超然世外的外交模式,放在三十年前可以,但現在絕對適得其反。那時候,中國不顯山不露水,跟在別人後面還可以“借借光”,順便“韜韜光”;但現在中國是不折不扣的世界“老二”,後背已經被美國老大畫成了靶心,想躲都躲不了。你想“和平崛起”,但人家是既不想讓你“和平”,更不願意看到你“崛起”。如果中國現在還扛著“不結盟”的大旗,那就太孤芳自賞,不懂得與時俱進了。

  再次,我們現在的“不結盟”方針,與具體實施的外交政策有很多不一致,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說,中朝、中緬雖然沒有結盟,但中國對於朝鮮和緬甸的保護和袒護,可謂有求必應,兩肋插刀,比一般的盟友還要盟友。而且,因為朝鮮和緬甸自身在世界上的孤立狀態,中國為此耗費了大量的政治資源、外交資源,更不用去算聲譽和印象等方面的“軟實力”連帶損失了。但是,正因為沒有正式的盟友關係,雖然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罕有地動用否決權,多次為緬甸政府撐腰,但這並不妨礙緬甸首鼠兩端,突然接住了美國拋過來的繡球,美緬高層走動頻繁,給中國背後捅了一刀。如果未來的某一天,新當選的昂山素季政府,正式宣佈美緬建立軍事同盟關係,並將緬甸境內的公路和港口租借給美國軍方使用,中國後悔恐怕都來不及了。 

        細究起來,中國拒絕跟其他國家結盟,除了以前不太完美的結盟記憶以外,更多的是緣於兩種不健康,也是不成熟的國家心態。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沿承著一種“天朝上國”的自命清高,不齒與“蠻夷”為伍;這是過度自信的表現。另一方面,中國在與外國交往中,總是畏首畏尾,抱有著一種怕被坑蒙拐騙的小農心態;這是以前閉關鎖國政策的動因,也是幾百年閉關鎖國政策的後遺症,總之是過度不自信的表現。兩種心態,不僅不健康,而且不策略、不成熟。清朝以前的就不說了,從一戰到二戰,中國都是推三阻四,羞羞答答,很不情願地(也是很有運氣地)加入了戰勝國的聯盟。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也是一會兒“一邊倒”,一會兒“一條線”,最終是“邊”、“線”全丟;痛定思痛,於是決定“不以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劃線”,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一時間,幾乎所有重要的國家都成了中國的某種“戰略合作夥伴”。夥伴雖然越來越多,但大都是基於商業利益的驅使,幾乎沒有出於戰略安全而結成的盟友。生意倒是越做越大,但中國的安全環境卻也在不斷惡化。這其實是把關於結盟的問題矯枉過正了。

  很多人認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結盟,會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甚至公開與中國對抗的口實。這其實是既把問題想得過分複雜,又把問題想得過分簡單了。首先,結盟並不意味著對抗,而是為了建立互信和安全合作機制,並在更均衡的框架下保證和平。當然,如果出現對抗,沒有盟友的幫助是絕然不行的——以中國目前的能源安全和貿易安全格局為例,如果馬六甲海峽一被堵死,中國60%的原油動脈和一半的貿易通道瞬間被卡斷,在半年內就會被困死,渴死。另一方面,難道中國不結盟,就不會成為美國和西方的靶子嗎?自從兩年前美國高調宣稱“回歸亞洲”以後,中國的周邊的“氣”就越來越緊。事實是,不是中國願不願意對抗,而是這一次中國已經“被選擇對抗”了。

  既然結盟勢在必行,那麼,和誰結呢?以中國目前的情況,最方便的選擇是以“上合組織”為雛形,以中、俄為兩大支點,通過中亞五國,並聯合巴基斯坦、泰國、緬甸等國,形成一個跨歐亞的安全合作體系。這樣,進可攻,退可守,而且能源安全、貿易出海口都同時能夠得到保障。其實,在最初設計“上合組織”時,中國也是有著朦朦朧朧的考慮的,只不過礙於一貫的外交原則,將“不結盟”寫進了“上合組織”的章程之中。俄羅斯從葉利欽總統時期,就多次向中國示意;普京總統主政時,更是把話說得非常明朗,但中國一直沒有正式表態,把這個議題擱置了。明年3月俄羅斯大選以後,不出意外,普京將重新出任俄羅斯的掌舵人;而中國也將在2012年秋季,進行領導人的代際更換。新的領導人,但是仍舊要面對相同的老問題。解決的思路,必須要推陳出新。對於中國來說,最當務之急的一條,就是要重新思考“不結盟”政策的適用性,並最終徹底放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