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栋得影帝的电影:肥胖症的针灸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9:48:10

肥胖症的针灸治疗

本贴收到1鲜花本帖最后由 yls890 于 2011-7-7 18:02 编辑     【基本概念】
    针灸减肥是指对肥胖病患者采用针灸方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经络俞穴,调节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动人体内在的因素消除引起肥胖的病因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一种治疗和保健方法
    【基本取穴】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可健脾化湿)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已横指处。(具有健脾和胃,通腑化痰祛湿的功效)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具有清理湿热,健脾理气的功效)
    梁秋:位于大腿前面,屈膝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处。(具有通调胃气,和中降逆祛风化湿的功效)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下1.5寸处。(有益气助阳通便的作用)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有宽中利气,化湿祛浊的作用)
    滑肉门: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具有疏调肠腑,理气通便的作用)
    天枢:位于腹中部,脐中旁2寸,腹直肌中。(具有疏调大肠,扶土化湿,和营调经,理气消滞的作用)
    大横: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腹直肌外缘凹陷处。(具有温中理肠的作用)
    水分:在腹部,前正中线,脐上1寸处。(有利气通经,化湿祛浊的作用)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有清热通经理肠的作用)
    【针灸方法】
    自下而上取穴针灸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直刺0.5~1寸,用平补平泻法)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已横指处。(直刺1~2寸,行捻转补法)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直刺0.5~0.8寸,用平补平泻法)
    梁秋:位于大腿前面,屈膝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处。(直刺0.8~1.2寸,行捻转补法)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下1.5寸处。(直刺0.8~1.2寸,用捻转补法)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直刺0.8~1.2寸,用平补平泻法)
    滑肉门: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直刺0.8~1.2寸,用捻转补法)
    天枢:位于腹中部,脐中旁2寸,腹直肌中。(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大横: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腹直肌外缘凹陷处。(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水分:在腹部,前正中线,脐上1寸处 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注:针灸后留针1小时左右,每周针灸治疗2~3次,10次为一个疗程。
    【穴位加减】
    脾虚湿滞者加: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公孙: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凹陷处。(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胃肠实热型加:
    大肠俞: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直刺1~1.5寸,用捻转泻法)
    小肠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直刺1~1.5寸,用捻转泻法)
    二间:取穴令患者微握拳,食指桡侧缘第2掌指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凹陷处。(直刺0.5寸,用捻转泻法)
    肝郁气滞型患者加:
    檀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  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向上斜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 前正中线旁开4寸。(直刺1寸,用平补平泻法)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部,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直刺1~1.5寸,用补法)
    蠡沟: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 胫骨内侧面中央。(斜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曲泉: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肝阳上亢型加:
    侠溪:位于足背第4、5趾骨间的趾缝端,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直刺0.5寸,用平补平泻法)
    行间:位于足背第1.2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直刺1寸,用平补平泻法)
    脾肾阳虚加:
    肾俞: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直刺1~1.5寸,用补法)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直刺1~1.5寸,用补法)
    太溪:位于足内侧部,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直刺1~1.5寸,用补法)
    便秘者加:
    支沟: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处,耻骨与桡骨之间 。(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腹结:位于下腹部,大横下1.3寸 ,距前正中线4寸。(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6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肩背肥胖者配: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斜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肩髎:在肩后三角肌上部,肩峰后下方,举臂外展时呈凹陷处,约当肩后1寸许。(斜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腹部肥胖者任脉、胃经排刺:
    任脉选位:直刺1~1.5寸
    胃经选位:直刺1~1.5寸
    臀部肥胖者配:
    风市:位于股外侧面正中线上,腘横纹上7寸处,当直立垂手时中指尖所指处。(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白环俞:位于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凹陷处。(直刺2~3寸,用平补平泻法)
    下肢肥胖者加:
    风市: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直刺1~1.5寸,用平补平泻法)
    【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灸。
    2.妊娠妇女一般不宜针灸治疗减肥。
    3.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对针灸的反应,若患者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汗出等晕针现象,应立即出针,使患者头部放低平卧,休息片刻或饮适量开水或糖水,一般可较快恢复正常。
    4.针灸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腧穴时,必须熟知相应脏器的解剖位置,并严格掌握进针时深度、角度,以防止创伤性气胸和内脏损伤等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