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港风波 观后感:协同,在产学研用连接处聚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12:59

2011年的最后1天,圣诞节刚转身,新年已经在路上,空气里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

    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国内外知名半导体照明技术和产业专家来京急切的脚步。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会议室里,大家齐聚一堂,为筹建中的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谋篇布局。

    大家讨论的是实验室首批共性平台项目。这也是国内外产业界急需破解的技术难题和研究方向。比如,半导体照明产品规格接口问题,就好比给各种型号手机统一充电器的标准,以增强各种产品的互换性通用性;再如,LED产品由于电源、散热等问题,不可能达到理论寿命,因此需要通过一种可靠性加速测试与分析方法,科学评价产品寿命。

    所有人目标一致,那就是通过联合技术创新,实现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兼容和互换,研究可靠性加速寿命方法等,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接受度。

    “这次来参会的有欧美和国内知名研究机构,更有十几家骨干应用企业。产、学、研、用参与积极性之高,发言之踊跃,‘共同语言’之多,合作之默契,让我很是感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李晋闽感慨。

    这也正是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协同创新带来的聚合效应。

    不“抱团取暖”就是败,不创新机制就是散

    在中国,不能否认,研发与产业、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始终存在。但观察半导体照明产业,有个现象很有趣,那就是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联合非常紧密,大家都很需要彼此,喜欢“抱团”。

    提到这种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机制,就不得不说其背后的推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

    自2003年科技部牵头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以来,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研发力量分散,缺乏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龙头品牌企业,4000余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且决大多数规模较小;产业发展所需的检测、标准、认证体系等尚不完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统筹协调不够。

    举个简单的例子,国际照明巨头一年就可以掷四五千万欧元,用于半导体照明研发。这对于中国从事LED的主体——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人才和技术的匮乏,让他们真实而痛切地感受到来自国内传统照明产业和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的压力。“中国企业如果单枪匹马与国际巨头抗衡,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败。”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秘书长岳瑞生坦言。

    不联合就没有出路!但是,“组织”在哪儿?

    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2004年,46家国内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自愿、平等、合作”的原则,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

    不仅因为政府的引导,更是由于市场的需求,才使这种大联姻变得顺理成章、“你情我愿”。

    一开始,联盟帮助成员单位通过参与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以应用促发展,后又通过奥运工程为代表的重大示范项目联合攻关与组织协调,促进技术集成创新。

    “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设置和实施都是由联盟协助科技部进行组织。”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阮军解释说,“首先联盟充分调研技术发展趋势和征集企业共性需求形成项目,使项目有针对性和着力点;然后通过全过程动态考核、第三方检测等确保项目执行的公正性;此外,强化课题内部上下游、产学研的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确保重大目标实现。”

    “联盟不是项目的发布者,也不是承担者,而是以第三方的角色参与项目管理。”李晋闽说,这摆脱了部门、研究单位和企业利益观念,不仅得到业内充分认可,还能从国家战略层面形成机制创新的完整构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分散做项目到打通产业链

    由于项目的牵引带动和联盟的牵线搭桥,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了。对此,李晋闽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半导体研究所毕业的硕博士愿意到企业工作了”。

    以前这个所的研究生教育被戏称为“出国预备队”,即使本科生也不大愿意进国内企业。但近五六年却发生了转变,每年国内企业都会主动上门开专场招聘会,每场都是供需两旺。企业有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的迫切需求,研究生通过参与企业的联合项目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现在该所半导体照明领域相当比例的研究生都会进入国内企业工作。李晋闽认为,我国早期半导体照明高端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正在逐渐解决。

    在联盟扶植下,国内本土企业茁壮成长,目前已培育支持11家公司成功上市。

    当然,联盟自身的成长也见证了半导体照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探索之路。

    “我们以前是分散做项目,现在在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上,以契约的形式打通产业链,促进上下游合作,在解决共性关键技术上真正做到把钱、项目和人结合在一起。”联盟秘书长吴玲将联盟工作概括为:充分集成产学研优势单位的技术、人才、管理和资金等创新要素,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技术创新队伍;以资源共享、知识产权、标准等为纽带,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联盟不仅仅是市场规范者,更是市场‘培育者’和‘推动者’。”阮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除了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联盟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推动技术规范与标准制定,构建专利池,塑造产业环境,推动两岸与国际合作,从政策和产业环境等方面来立体化、全方位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目前,联盟有成员单位272家,包括产业链上中下游、来自港台和海外的知名企业、研究机构,涵盖了国内产业40%的产值。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联盟通过积极探索和整合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2009年,在联盟常务理事单位的基础上,在科技部政策法规司指导下组建了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们就是希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国内资源聚焦半导体照明产业创新链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司原巡视员李新男说。

    首个由联盟牵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雷士照明上海研发中心总经理周详每个月都会频繁穿梭于北京、上海两地。

    在新建的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门安排了很多企业的工位,像周详这样的各地企业研发人员会经常来这里参加培训,并与科研人员一起做课题、搞研发。

    “以前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往往是‘有项目在一起,没项目就散伙’。但是,技术进步需要积累,有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了这种机制,就能让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强。”曾在飞利浦公司等传统照明领域工作了近20年的周详深刻体会到:“以前传统照明公司从头到尾可以包揽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但是半导体照明行业则全然不同,它涉及芯片、通讯、传感、控制,甚至生理心理,上下游互相渗透,学科交叉融合,更新速度特别快……因此,企业和研发机构都面临压力,有结合的需求和紧迫感。”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新的载体,试图提供一个通道,跨越以前产学研之间存在的鸿沟。它集聚了海内外研发机构智力资源和国内企业的优势力量,由于研发直接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成果转化非常快。”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副主任王军喜说。

    这个2011年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个特殊的身份,它既不是科研院所或高校牵头,也不是企业组建,而是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牵头——介于“学研”和“产用”之间。

    这在中国还是第一家。

    李晋闽说,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建立共同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研发新型机制。

    李晋闽通俗地解释了这三个关键词:共同投入,就是除了国家投入,研发机构、企业自发投入超过2亿元研发经费、设备等资源,开展共性技术研发,人才、设备等资源实现共享,以减少投入、盘活资源、培养人才,可谓“一箭三雕”;风险共担,实验室确立的项目都是提升产业水平的共性技术问题,由理事会投票决定,企业有充分的话语权;利益共享,研究成果要对行业进行辐射,实验室核心企业有优先使用权,可以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成果。

    当然,李晋闽也承认,产学研合作也并非一路坦途,如科研机构的研究项目可能与产业偏离,企业开发能力不够,还有人事、知识产权归属等各种问题。“探索这条路,需要磨合,更需要突破,哪怕我们求小同存大异也要继续往前走。”

    联盟“走出去”,放大“中国之声”

    然而,客观审视全球产业链条,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目前的相对优势仍然处于灯具设计、制造应用等产业下游。如何把巨大的市场潜力变为产业的整体优势,把企业潜力变为研发势能?答案只有一个:国际合作。

    2009年,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新光源与新能源论坛期间,吴玲被日、韩同行邀请喝咖啡,谈的主题就是他们希望加入LED联盟。

    2010年10月16日,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为主要发起者,联合美、澳、新、荷、韩、印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照明产业组织成立了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它是全球意义上的首家专门促进半导体照明行业发展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

    目前,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有54家成员,其地域分布覆盖了亚洲、欧洲、北美地区、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技术及业务范围则覆盖了全产业链的所有环节。

    中国不仅全票当选该联盟的主席国,也是秘书处所在地,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具有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这种组织设在中国的不多,由我国主导的则更少。

    “引导国际相关标准的制定是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能充分体现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岳瑞生认为,在半导体照明应用推广标准制定方面,中国与欧美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且中国拥有庞大企业群,充足的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市场,会催生许多相关行业规范、标准,从而增强中国标准的影响力,这些标准也有望上升为国际标准。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其技术标准往往要求先于产业发展而制定。目前各国及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正在酝酿之中,因而也被认为是推动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的最佳时期。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作为即将启动的首批国家级标准联盟之一,正积极开展联盟标准的试点工作,全方位参与国际标准。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也已制定发布《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规划》,并决定成立技术标准技术委员会。

    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借助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发起的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的优势,在流程管理、检测、节能评估、培养新人、建设体验中心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要在标准与检测方法方面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跟踪国际前沿信息,促进标准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发展,加强标准制定方面的交流及理解,最终为打开国际国内市场作贡献。

    “市场经济鼓励竞争,开放共赢,但有组织、统一行动,声音协调、步调整齐才能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一个联接众多企业,整合各方力量,获得政府支持、得到国际认可的联盟必将会在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两院院士师昌绪表示。(记者 陈磊 唐婷)

    《科技日报》(2012-1-11 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