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字读法哪个好:故都的秋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44:29
故都的秋一、教学目的1、学习作者情景交融、叙议结合、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2、体会郁达夫先生作为游记散文大家的写作功力。二、重点和难点1、体会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2、体察郁达夫先生的悲秋之感。三、作者简介郁达夫 1896——1945  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以游记著称文风情景交融,文笔起伏,自成一家1922年与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 自传体短篇小说《沉沦》四、课文分析(一)总起  1---2段总写对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本文的文眼句,介绍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的气氛由此贯穿全文。(二)分述 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的清秋景象。1、记叙部分 3---11段充分调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来感受故都的秋。采用五幅图景并列的结构,运用以动衬静、以静衬静的手法,紧扣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逐一详尽描述故都的自然风物。2、议论部分 第12段采用古今中外引证的方法,说明悲秋的感触比比皆是。本段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本段的作用(1)从内容上,把感性层面提高到理性层面,创造一个与故都的文化相契合的文化氛围。(2)从写作手法上,显现出作者开阔的思路,文笔鲜活有灵气,风格疏朗不羁。(三)收束   13---14段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与味比不上北国的秋,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其中第13段与第2段相呼应        第14段与第1段相呼应文章首尾呼应,令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完整。五、作业1、字词抄写三遍2、排比句抄写三遍3、练习册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