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到摩洛哥飞机多久:历史名人(洛阳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6:50:38
白圭    白圭(前370年———前300年),名丹,战国时人,曾在魏国做官,后来到齐国、秦国。《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
    先秦商业经营思想家。名丹,周人,梁(魏)惠王时在魏国为官,后在秦为官。他和范蠡都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根据古代岁星纪年法和五行思想,认为天时的好坏与农业的丰歉,是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周期,每一周期为十二年,周期开始的第一年总是大丰收,其后两年“衰恶”,第四年旱,再后两年小丰收,第七年又是大丰收,而后两年又“衰恶”,第十年大旱,继而又是两年小丰收,如此反复,以至无穷。在此基础上,白圭提出经商贸易致富的“治生之术”。基本原则是“乐观时变”,依据对年岁丰歉的预测,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看准时机后要当机立断,“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强调善于经商的人要有丰富的学识,要像“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那样,精于运筹和制断。如“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则掌握不了“治生之术”。对白圭本人有两说,一说他擅长经商,“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另一说他做官时主张轻税,迄无定论。
白圭经商与洛阳商业的繁荣东周王朝统治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当时的农民要用粮食交换生产、生活器械,专门从事手工业的工人要用各种手工业品去交换粮食,当时的贵族、官僚也要通过商人换取大量的生活奢侈品。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使当时的商业迅速繁荣起来。洛阳作为周王室的都城所在地,南来北往的各种商人很多,只要能赚钱,商人们就不避艰难险阻,不怕路途中遭遇强盗抢劫,在当时诸侯割据,关卡林立的情况下到处经商,十分活跃。

  当时洛阳一带的商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坐列贩卖”的普通商人和小本经营的“贩夫贩妇”。他们本钱小,人手少,营业极不稳定,是当时富商大贾掠夺的主要对象,但比较耕田农民生活状况还要好许多。另一类是富商大贾,他们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动辄用几百辆大车转运货物,囤积居夺,操纵市场,形成垄断。

  洛阳人白圭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商人,他在商业经营上很有一套,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经营策略,即“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在每年农民粮食丰收时,粮价比较低,这时候白圭凭借自己资本雄厚,大量低价收购粮食,出售人们生活中急需的丝、漆等生活用品;在农民青黄不接,急需粮食养家维持生活时,白圭将自己库存的粮食高价卖出,同时再买进帛絮,进行不等价交换,从中获取到巨额利润。洛阳商人白圭能够抓住时机,弄清市场行情,然后当机立断进行买卖,是一位很成功的投机商。洛阳人见他经商致富,置办了万贯家产,生活得比王侯们还舒服,纷纷学着他经商,形成了“喜为商贾,不好仕官”的民风,这说明洛阳人在当时主要靠从事商业谋生。

  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的蜂涌而起,城市开始繁荣起来,洛阳成了当时的大商业都市,各诸侯国的商人云集于此,进行多方面的交易,金属货币普遍流通。当时在诸侯割据,全国并不统一的情况下,各国币制独立,形形色色的各诸侯国货币均在洛阳一带流行,但洛阳作为东周都城所在地,周王朝在此铸行了带有“东周”、“西周”字样的圆形方孔的圆钱,许多地方开始以黄金论价,足以说明当时洛阳商业经济的繁盛。
班超

     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和外交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使西域,汉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断绝65年的关系至此恢复。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从西域返回洛阳。葬于洛阳。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固

    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文。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投笔从戎修《汉书》)。东汉建初七年(82年),兰台令史班固在洛阳著《汉书》。(汉书}用了20余年时间修成,从秦末农民大起义写到王莽失败,计120卷,分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班固死后,部分“表”、“志”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内容丰富的断代史。 

北宋画家武宗元    武宗元,初名宗道,河南白波(今孟津县)人,官至虞部员外郎。精工人物、鬼神、佛道题材的作品,师法吴道子,行笔如流水,大抵如写草书一样生动。年十七,即画洛阳北邙山老子庙壁画,颇称“精绝”。 
    建隆一年(公元960年),宋王朝统一政权建立后,继续设立画院并加以扩大,成立了翰林图画院,这里很快成为全国绘画创作的中心。为挑选人才,给新建的玉清昭应宫绘制壁画,画院主持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画师,应招者竟超过三千人。经过反复考试,武宗元、王拙等百余人入选。中选者分为二部,武宗元任左部之长。此后一段时间,武宗元于嵩山、洛阳、许昌等地寺观绘制宗教壁画。他在洛阳上清宫所画《三十六天帝》,其中一位赤明和阳天帝,是暗中依照宋太宗的肖像画的,颜色谐调,形象逼真。真宗赵恒途经洛阳,亲临上清宫,见此画大惊曰:“此乃真先帝也!”他在嵩岳庙画的《出队》、在许昌龙兴寺作的《帝释梵王》等,都是他绘画作品中的精品。 
    武宗元存世的作品、描绘道教内容的《朝元仙仗图》,原是北宋年间道观壁画的小样,描写道教传说中的东华天帝群和南极天帝群与众宫女、侍从、仪仗、车马等八十七位神仙同去拜谒元始天尊的情形。在人物塑造上,帝君庄严,神将威武,而金童玉女则天真无邪。有的慈祥娇丽,有的怡然自得,各显神韵。作者运用长垂流畅的线条,描写稠密而重叠的衣褶,人物安排错落有致、繁而不乱,深得吴道子遗韵。该画现藏于美国。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是北魏一位杰出的皇帝,他五岁即位,聪慧机敏。在他亲政以后,为了巩固北魏封建国家,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公元485年,魏孝文帝又颁布了均田令,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他还提倡思想解放,带头学习汉族文化知识,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与汉族通婚,在他迁都洛阳后,又下令改穿汉服,一年后他又下令改去鲜卑姓,自己首先改姓元,按一元复始的讲究,作为全国第一姓。 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现了历史上的北魏盛期。 毕构毕构(?-716)字隆择。唐河南偃师人。神龙初累迁中书舍人,得罪武三思被贬润州刺史。后历益州长史、陕州刺史、剑南道按察使等,所知州府,均有政声,政号清严,进户部尚书,河南尹、太子詹事。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孤竹君死后,叔齐欲禅让伯夷,伯夷说:“这是父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位,也逃脱了。人们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即位。伯夷和叔齐听说西伯昌乐于赡养老人,于是便投奔他而去。不想,西伯昌已经死了,伯夷和叔齐到了那里,正是西伯昌的儿子武王将东伐殷纣,伯夷和叔齐拉住了武王的马缰阻止,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的随从上前要杀他们,太公吕尚立即上前阻止说:“此义人也。”并搀扶他们离去。武王平定了商纣,天下归顺了周朝。但是,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耻辱,仍坚持操守,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集野菜虫饥,临死前作了一首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蔡伦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献给和帝,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蔡邕    (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 蔡子英蔡子英(?-?)永宁(今河南洛宁)人。元至正进士。察罕开府河南,令参军事。累升至行省参政。元亡,随扩廓逃至定西。明兵克定西,逃入南山。明太祖闻其名,使人画像求访,请往京城,走到江滨,逃走,改变姓名,叫赁舂,复被捉。械过洛阳,见汤和长揖不拜。和怒,用火焚其胡须,不为之动。其妻请与相见,坚不肯。至京,给官不受。上书求归元主,帝览书,馆于仪曹。他常思念元君,太祖度其志不可夺,洪武九年(1376)命有司送出塞,令随元主于和林。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洛宁县广为流传。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曹操    (155-220)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败于孙刘联军,形成三国局面。曹操在220年病故于洛阳,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曹丕    (187~226),魏文学家。即魏文帝。字子桓,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长子。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8岁,即能为文,又善骑射、好击剑。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以“禅让”方式代汉自立,改元黄初。登极以后,在黄初三年(222)、六年曾两次亲征孙吴,皆未能过江,不果而还。七年五月,病卒于洛阳。曹丕今存诗歌,较完整的约40首。墓在洛阳。 曹确曹确(?-?)字刚中。唐河南洛阳人。开成进士,累官兵部侍郎。咸通五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修国史。僖宗即位累加右仆射判度支,出为镇海军节度使,拒庞勋有功,加太子太师。为官清廉。曹植    (192-233)字子建。沛国谯(qiáoǚ今安徽亳(bó)县)人。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juàn)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 长孙炽长孙炽(548-610)字仲光。隋河南洛阳人。仕北周,官至御正上士,杨坚为丞相时,擢丞相府功曹参军,加大都督。入隋,授职内史舍人,开府仪同三司。官至银青光禄大夫。长孙皇后    (601-636),洛阳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玄武门之变”前夕,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左右将士无不为之感动。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俭长孙俭(?-569)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原名庆明,宇文泰认为他安于贫素,改其名为俭。起家员外散骑侍郎,随尔朱天光破陇右,赐爵索虏侯。入西魏,任荆州刺史,方正有行,部属敬畏,吏民为他建造“清德楼”。以献策攻取南朝梁都江陵,镇守江陵,官至大将军,移镇荆州。入北周,官至柱国。长孙览长孙览(?-?)字休因。隋河南洛阳人。北周上党郡公长孙绍远之子。明帝时为大都督,封薛国公,参加平齐战役,晋柱国。隋初,任东南道行军元帅,充八总管水陆俱进攻陈。陈宣帝卒,以礼不伐丧,转任泾州刺史,有政绩。长孙绍远长孙绍远(?-?)字师。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北周音乐家。以军功封东阿县伯。后任西魏大司乐。入北周,封上党公。博闻强记,酷爱典籍。广召工人,为北周宫廷制造乐器,音节为八,周明帝纳之。被尊为乐祖。长孙晟长孙晟(552-609)字季晟。隋河南洛阳人。任职北周,初为司卫上士,奉命出使突厥,迁奉东都尉。隋开皇,突厥势盛,屡侵隋境,他上书朝廷提出一系列策略,迫使突厥向隋称臣。官至右骁卫将军。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659年),字辅机,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 
    字机辅,河南洛阳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学,有筹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历尚书仆射、司空。诫惧盈满,固辞不许,复拜司徒。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无忌为之冠。高宗即位,进册太尉,知门下省。后为许敬宗诬构,贬死黔州。
陈寿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48岁,在洛阳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陈忻陈忻(?-566)字永怡。宜阳县人。少骁勇,于辟恶山聚众归附西魏,拜立义大都督,赐爵霸城县男。讨东魏、伐北齐,斩将拔城、屡立战功,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入北周,进爵许昌县公。陈与义    只要陈与义把自己的作品一念,大家立马毕恭毕敬,洗耳恭听,谁也不敢在这方面和他较量。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两宋之交著名的爱国文人。他用诗打动了宋朝的两个皇帝,也用诗鼓舞了宋朝无数热血志士。有意思的是,后人对他颇有争议:有人把他奉为宋代著名的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也有人说,他根本就算不上江西诗派成员……
  一
  按照古代户籍划分,陈与义算不上地地道道的洛阳人——他的老祖宗本来一直居住在京兆,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后来赶上安禄山造反,只得跟着玄宗入蜀避乱,迁居青神。后来,陈与义的曾祖陈希亮又把家搬到了洛阳。
  陈与义也算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曾祖陈希亮(字公弼),官至太常卿,与苏洵父子为世交。大文豪苏东坡后来还写了《陈公弼传》作为纪念。陈与义的祖父和父亲也曾做过官,其外祖父张友正还是名显一时的书法家。
  陈与义也确实给先祖争气。出生于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六月的他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志。稍长,他又学诗于当时颇有名的崔鶠(音yàn),其后进入太学深造。

程颢程颢(1032-1085)宋河南嵩县人。字伯淳,程朱理学奠基人。历官太子中允、监察御史。召为宗正丞,未赴而卒。就学于周敦颐,与弟颐同为理学奠基人。提出以“仁为本”,“天者理也”和“ 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后为朱熹所继承发展。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    程颐(1033~1107)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正叔。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程颢弟。宋仁宗嘉元年(1056)入京师太学读书,后至洛阳等地从事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哲宗元年(1086),由司马光、吕公著推荐,官至崇政殿说书、管勾西京国子监。绍圣四年(1097),因政见不合,削籍放逐涪州(今重庆涪陵)。元符三年(1100)受命权判西京国子监,不久被罢职。大观元年(1107)卒于家。著作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大禹 夏王朝的开创者——大禹 
    禹,姓姒,名文命,亦称大禹、戎禹、帝禹。因治水有功,舜死后继承王位,在位45年,由于操劳过度而卒,据说活到100岁。大禹生于河洛,死葬会稽山。大禹是我国治水的英雄,又是我国夏王朝的创立者。他是黄帝的后裔。
  原始社会末期,夏人活动的中心是河洛地区。禹的父亲叫崇伯鲧,是雄居大河南岸嵩山一带有崇氏部落的首领。到了鲧时,这个部落已成诸夏部落中一个强大的部族。史书称其为“崇伯鲧”,禹出生在这个大部落首领的家里。禹幼年就体魄健壮,聪明伶俐,智慧过人。
  尧帝在位时,黄河流域大雨不止,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大水淹没了村庄,冲坏了房子,人们只好搬往高地,而大水又包围了高地,人们难以生活下去。尧帝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讨治水的问题,征求群臣及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大家一致推荐崇伯鲧为治水的首领,尧对鲧去治水不大信任,可是,大家都认为没有再比鲧更贤能的人了,于是尧帝命鲧去治理洪水。九年过去了,鲧没有能把洪水制服。鲧治水的方法是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泥土被水冲到了下游,又淤塞了河道,以前没有泛滥的地方,也泛滥起来了。水灾不但没有治好,反而更凶了。
  这时候,尧已过百岁,年老体弱,就禅位于舜,舜代尧理天下,这就是舜帝。舜帝即位后,亲自到鲧治水的地方考察,发现鲧办事不力,治水没有成绩,便把鲧流放至羽山,不准返回,直到老死在羽山。
  舜召集四岳联盟首领会议,舜问道:“谁能光大尧帝治水的事业,叫他担任这个司空官职呢?”大家一致说:“伯禹当司空,可光大尧的事业。”于是舜命令禹任司空,前去平整土地,治理洪水。
禹为人聪明,精力充沛,吃苦耐劳,仁慈可亲,待人和蔼,办事谨慎,又讲信用,是百官的典范。他依然从命,与益、后稷前去平地治洪。
  据说,大禹治水时,上天赐给他《洛书》。他在长水镇的洛河旁,发现一神龟从水中而出,他认真观察,龟背上有赤色篆字,九为最大,大禹高兴地说:“这就是上天赐给我的《洛书》啊!上天助我,必定成功。”于是,大禹将天下按山川河水的地形,分为九州,并任命了九州的官吏。这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大禹命令百官及各地诸侯,发动民夫动土治水,组成了治水大军。他总结吸取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疏通河道、逐步把大水疏导出去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筑坝堵水的作法。他先导大河之水流人大海,再导沟壑之水流人大河。他左手拿着规矩,右手拿着准绳,翻山越岭,立下木桩作标志。他深入实际,亲自指挥,节衣缩食,与民同苦。他勤劳奔走,苦苦思索。他坐着车子在陆地上奔波,乘着船只来回于水上,坐着木橇在泥沼地里往来。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开辟了九州的土地,疏通了9条河道导水于海,开凿了9座大山,修治了9个大湖,终于治服了洪水。他又率领民众,平整了土地,种上了庄稼,修造了房屋,广大百姓,安居乐业。伯禹台水成功,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尊称他为“大禹”。大禹就是伟大的禹,英雄的禹。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豫州有洛水、伊水、湟水、涧水四条河流。”这显然指的是洛阳这一带。由于河水泛滥成灾,这里四条河流沿岸的百姓,大都搬上了邙山。但山上没水,人们又无法生活。百姓逐渐发现了地下也有水,便开始打井,吃上了井里的水,这才免强度日。又说:“大禹治水时,在豫州先治河水,洛水流人黄河,涧河人洛水。洛水再往东北流,湟水又人洛水,再往东北流,伊水又与洛水汇合后流人黄河。”可以看出,大禹的足迹已遍布河洛大地。他拯救了河洛先民。据说,洛阳南部的龙门山口也是大禹治水时所凿开的,东南部的轩辕关也是大禹开劈的。大禹的功劳遍及天下,于是舜帝赐给大禹黑的玉圭,并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万民皆乐,普天同庆。
  由于大禹治水成功,各部落盟主都很敬慕禹的功德,尊奉大禹为山川神灵的主宰。舜帝也推荐大禹为他的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了,四岳按舜帝之意,推选禹继王位。三年服丧完毕,大禹推辞帝位,让给舜的儿了商均,自己退避到阳城,因为商均在阳翟。阳城在登封,阳翟在禹州,均在洛阳的东南部。因为商均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只知道吃喝玩乐,臣子不服,于是天下诸侯离开商均,前去阳城朝拜大禹,大禹这才在阳城登上天子位,面南而坐,接受诸侯及臣民的朝拜,遂建国,号夏,姒姓。这就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制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将我国的历史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它标志着原始社会已经解体,河洛地区在全国率先地、全方位地进人了文明时代。中华文明的曙光从这里升起,它照亮了河洛大地,也照亮了全中国。
  大禹即位后,为了加强王权,亲率各诸侯邦国国君,南下讨伐三苗,经过激烈的战斗,三苗战败,俯首称臣。禹王便将战争中掠来的许多人沦为奴隶。为了巩固王权,禹王在涂山(今河南嵩县内)会见各部落首领臣子,夏、夷各首领都纷纷表示臣服,共尊大禹为夏王。
据史书记载,禹王执政之时,已有了军队、官史、刑罚、监狱等公共权力,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人人必须遵守。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压迫的两大阶级,大批人被沦为奴隶,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少数人便成为奴隶主贵族。他每年开始拥有大量的财富,奴隶已为他们占有的私人财富。农业与手工业也开始分工,各种手工作坊能制出精美的器具。洛阳东部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夏代的制陶作坊、制铜作坊,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品。青铜工具的出现,也素食了生产力的发展。禹王收集各地献来铜器,铸成可九个大鼎,鼎上雕铸了奇禽异兽,称列在宫门外,任人参观。从此,禹鼎成为辨别奸邪的同义语了。后来,九鼎又称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三代传国之宝。大禹已成为全国至高无上、威震四方的天子了。
  大禹到了晚年,四岳一致推荐皋陶为继承人。据说,皋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订刑法的人。但皋陶过早的去世了,众人又推荐伯益。大禹让伯益担任政事。
  大禹称王之后,仍然像当年治水一样,不断地到各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每到一处,就深人民间,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也吸取各地的文化丰富自己,从而使先进的中原文化成为统一各氏族部落的基础,在新的时代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大禹时的文化创造力,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放射出异彩。
后来,大禹决定南巡。当时地处江淮流域的东南地区分布着古夷的许多氏族、部落。主要有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合称为东夷。当时东夷比起中原地区的各部族来,在文化、礼数、农业生产方面都比较落后。这次大禹南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礼数,也就是河洛文化。以河洛文化为基础,加强夏王朝政治上的统一。
  大禹南巡,水陆并行,千里迢迢,困难重重。遇水乘船,陆上乘车,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四千年前的祖国南方,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那里荆棘遍野,沼泽漫流,无路可行。为了促进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大禹发扬了治水的精神,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到了陆地,大禹便弃船换车。沿途向百姓询问习俗,传播先进的农耕技术,鼓励夷民勤于农事,告诉他们播种五谷,不误农时。又教育那里的部落首领,要讲礼义,知法度,不要以大欺小,恃强凌弱;要和睦共处,不要互相残杀。并向他们宣布,不服夏王朝者定派兵征讨。一路上氏族酋长及百姓都赞扬大禹的功德,感谢大禹的教化。
大禹到南方之后,路上就传谕各地诸侯、酋长,第二年春天要在茅山相会。到了规定的日期,大家都按约前来,大禹一律以礼相待,凡有功者一律封赏。会见之后,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祭告天地与祖先。祭祀之后,在盛大的庆功会上又演奏了中原乐舞,气氛异常活跃。大家在欢腾中尊大禹为禹王,表示服从禹王的领导,对夏王朝称臣纳贡。
  夏王大禹在对各路诸侯论功行赏后,宣布处死防风氏。防风氏是南方一个较大的部落首领,他曾表示臣服于夏,但内心不服。他高大健壮,体力过人,常以强欺弱。本来有的诸侯对他就有看法,这次大禹到达茅山时,他就居住在附近,可他姗姗来迟,态度又很傲慢,他的所作所为,大禹早有耳闻,为了表示帝王的威严,断然命令卫士将他杀死,暴尸三日,杀一儆百,以此警戒各地诸侯。这一消息传出,在全国各地的诸侯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些未去参加茅山大会的诸侯,以及对夏怀有二心的氏族部落首领都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会上,大禹又命令不下,将茅山改为会稽山。
  大禹这次南巡,传播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对建立夏王朝的统治秩序,巩固整治上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会结束后,大禹由于操劳过度而病倒了,但他仍然带病坚持处理事务。不久,便病死在那里。群臣根据大禹生前的安排,一切从俭,只用衣衿三领,薄棺三寸把他装殓,埋葬在茅山之上。这位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我国夏王朝的开创者,永远安卧在这里,与大山为伴,与日月同辉。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在禹王陵前建立了大禹庙,庙中塑造了高大雄伟的大禹像,以供后人瞻仰。
  史书载,“禹立四十五年"。大禹平治水土,“三过家门而不入",在艰苦奋斗中度过了他的青春年华。之后,虽登帝位,执政四十五年,依然勤劳节俭。百岁之时,还南巡调查,兢兢业业,直到病逝时,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他身上集中了我们中华民族先贤的许多优秀品质,永远为后人敬仰。 

狄仁杰    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连荷兰也有人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死后葬于洛阳。 
董笃行    董笃行,字天因,洛阳老城西南隅人,老官是洛阳人对他的尊称。笃行在清初的科举道路上官运极佳:乡试中举后,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会试考中贡士;顺治三年又中进士,当年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以后又被提拔为左副都御史,成为执掌弹劾百官及谏言朝政得失的官吏。
    笃行一生洁身自好,严以律己,待人诚实敦厚,豁达大度,且乐助平民百姓。洛阳一带流传有不少关于他的佳话传说。
董宣    董宣,生卒年待考。东汉官吏。字少平。河南陈留县人。曾任北海相。任洛阳令时,遇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姐姐)纵奴杀人案。董宣抓获人犯,处以死刑。公主诉于光武帝,光武帝大怒,欲杀董宣。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并欲以头撞柱自尽。光武帝认为董宣言之有理,免予处死,但要他给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从,光武帝命人强使顿首,董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光武帝只好不再追究。董宣因此获得“强项令”的美名。此事京师震惊,洛阳由此大治。年74而卒,皇帝遣使临视,唯见布被覆尸,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皇帝很伤感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葬以大夫礼。 
窦宪    窦宪(?—92年),字伯度。抉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永元元年(公元89),窦宪、耿秉在稽落山(今蒙古国西南部)大败北匈奴,并追至燕然山刻石立碑后班师回朝,因功任命为大将军,封为武阳侯,位在三公之上。永元三年,窦宪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出长城关塞 5 000余里。从此威名显赫。 独孤皇后独孤皇后(552-602)名伽罗。隋洛阳人。北周大司马孤独信之女。十四岁嫁杨坚,所生长女为北周宣帝皇后。宣帝死,静帝幼龄即位,杨坚以国丈入宫辅政。她鼓励杨坚代周自立,坚即位后立其为皇后。独孤及独孤及(725~777) 。 唐代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幼年丧父﹐得母长孙氏教导﹐7岁诵《孝经》﹐後遍读五经﹐重大义而不为章句之学﹐有“立身行道﹐扬名於後世”的志向。年20馀﹐游汴州(今河南开封)﹑宋州(今河南商丘)间﹐与贾至﹑高适辈交往。天宝十三载(754)﹐举洞晓玄经科﹐授华阴尉。房琯许为非常之才﹐李华﹑苏源明许为词宗。安史乱起﹐避难江南。代宗时﹐召为左拾遗﹐歷任礼部﹑吏部员外郎﹐出为濠﹑舒两州刺史﹐有善政。逝世於常州刺史任上。謚号“宪”。 
独孤及古文﹐与萧颖士齐名﹐为古文运动先驱作家。他以儒家经典为学习方向﹐宽畅博厚﹐长於议论﹐用意在立法诫世﹐褒贤贬恶﹐不徒以词采取胜。所作如《仙掌铭》﹑《古函谷关铭》﹑《瑯琊溪述》﹑《风後八阵图记》等﹐有古风格。韩愈为古文﹐以其为法﹐并曾从其徒游。两家同尚儒学﹐但韩愈辟佛老﹐而独孤及学道家﹐是其不同处。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毘陵集》20卷﹐其中诗3卷﹐文17卷﹐为其弟子梁肃所编﹐权德舆作序﹐赵氏亦有生斋刊本有“附录”1卷﹐“补遗”1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传世。事蹟见崔祐甫《独孤公神道碑铭》﹑梁肃《独孤公行状》和《新唐书》本传。 

杜甫    (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生于河南巩县。长期生活于洛阳,并以洛阳为家乡。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杜夔    杜夔,生卒年待考。三国时魏音乐家。字公良。洛阳人。曹操曾任其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负责创制雅乐。黄初中为太乐令,协律都尉。他善钟律,潜心钻研乐器乐谱,对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因事牵连,被魏文帝罢黜,不久病死。杜牧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曾在洛阳任御史。 杜预    (222~284)西晋名将。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司马懿之婿。起家拜尚书郎,晋泰始中任河南尹、秦州刺史。以明于筹略为度支尚书,上疏提出安边兴国的政治、经济措施五十余条,均为朝廷采纳。咸宁四年(278),继羊祜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击败吴将西陵督张政,连表陈灭吴之计。太康元年(280)统兵攻取江陵、招降江南诸郡,封当阳县侯。葬于洛阳。 杜子春    杜子春,生卒年待考。东汉经学家。洛阳人。专注《周礼》,著录弟子颇多,曾传《周礼》以授郑众和贾逵。所注之《周礼》郑玄曾予以采用,今佚。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礼杜氏注》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