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咸鸭蛋 如何出油:《盘点2011,将问责进行到底》专题报道之二:问食品安全:几多忧虑几多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28:00
发布:2011-12-14 11:01:53  来源:《民主与法制》旬刊  作者:■ 本刊记者 呼满红  浏览:861次 【大中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然而,2011年我国食品安全却是乱象频出,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们梳理了2011年发生的数起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以期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思考,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领域,完善食品安全法治建设。
2011年食品安全恶性事件
1.双汇瘦肉精事件:肉,还能吃吗?
中国最大肉类企业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几乎置整个中国于猪肉安全恐慌中。2011年3月15日,有报道称: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事件的罪魁祸首是河南省孟州市等地的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案件最终告破。十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然而,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我们不知道这肉还能不能吃?
2.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韭菜,还有毒吗?
2011年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十口人中毒住进医院。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手中购买了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2011年7月,青岛再现“毒韭菜”,6人因农药残留中毒。经检测,来自泰州的1000多公斤韭菜检测结果农药残留超标高达30%。一直以来,“毒韭菜”似乎并未因国家对高毒农药的禁用而斩草除根,依然一茬接一茬地冒了出来,究竟是农药化肥使用不当还是监管检测不力?
3.染色馒头:食品,还染色吗?
2011年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栏目曝光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销售“染色馒头”。其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2011年4月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9月26日,上海“染色馒头”案一审宣判,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65万元。
“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做出来的,如加入柠檬黄色素做成玉米面馒头,加入黑色素、工业石蜡做成红薯面馒头(俗称杂粮馒头)。“染色馒头”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来源于其中添加的染色剂,这些染色剂可导致多种疾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柠檬黄、日落黄等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4.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肉,还会变魔术吗?
2011年4月13日,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据悉,牛肉膏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其实是复合添加剂,是食用香精的一种,用量应有限制,吃多了则可能致癌。我们该如何分辨真假?
5.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毒血旺:鱼,还浸泡吗?
2011年4月,青岛查获了一批使用福尔马林和工业烧碱浸泡的小银鱼,浸泡过的小银鱼更好看,体积增大,有弹性,不容易腐烂。但是食用这种小银鱼后会造成消化道灼伤,严重的可以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休克。特别是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生殖能力缺失,甚至是白血病。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外观无色透明,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的功能,不同领域有不同作用。
一些不良商贩,采用甲醛浸泡血旺作为食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牟取暴利的目的。浸泡过甲醛的血旺外观好看,吃起来也更筋道;再加上甲醛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经过甲醛浸泡过的毒血旺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6.“毒生姜”事件:姜,还老辣吗?
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工商所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在辖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吨。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不良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熏制,熏过的“毒生姜”与正常的生姜相比,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就像刚采摘的一样。
7.激素黄瓜:还有激素吗?
2011年5月,据媒体披露,有销售黄瓜的小贩自曝,不少头顶黄花身上带刺的黄瓜,都是抹过激素和避孕药的,以此保持黄花不败,并让黄瓜看着新鲜,这种黄瓜被称为“激素黄瓜”。据悉,植物生长激素的抽检尚未纳入检测范围。
8.染色花椒:还那么红吗?
2011年4月底,重庆警方查获上万斤致癌物“罗丹明B”染色的毒花椒,这些花椒部分被不法商贩用来制成火锅底料。与此同时,北京市场也发现有类似的染色花椒出售。这种花椒用水浸泡后迅速褪色,清水变成红色,明显区别于正常花椒。其背后是一个掺假和制假售假的完整链条。“罗丹明B”,俗称“大红粉”,呈红色粉末状,部分不良商贩将其作为苏丹红替代品,属于非食品原料,会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生肉瘤,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2008年,我国明确规定禁止将其用作食品添加剂。
9.毒豆芽:还发芽吗?
2011年4月,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尿素超标27倍。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沈阳市农委法规处的同志介绍:生产豆芽过程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添加剂的。恩诺沙星是一种兽用药,6-苄氨基腺嘌呤是一种激素。加入尿素和6-苄氨基腺嘌呤可使豆芽长得又粗又长,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黄豆的发芽率。但是人食入后,会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
10.爆炸西瓜:还提前开花吗?
2011年5月8日,江苏省某瓜农种植的40多亩西瓜还没有成熟就纷纷炸裂开来,截至5月13日,其数十亩西瓜满地“开花”。因该瓜农使用了膨大剂,媒体纷纷把“膨大剂”推至风口浪尖。现在常用的膨大剂,属植物激素。其主要成分是氯吡脲,这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水果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膨大剂的降解很快,也很容易被身体代谢掉,因此对人体的毒性是非常弱的。
11.黑心北京烤鸭:还是鸭子吗?
2011年5月,“北京黑心烤鸭”被曝光。消费者反映在北京前门等地买到的袋装便宜“北京烤鸭”,打开居然是一堆烂肉!随后记者调查发现,黑烤鸭包装上的一切信息都是假的,追查源头成为难题。目前,北京市东城公安、工商通过抓获在北京站地区销售“黑心鸭”的经销商,顺藤摸瓜,牵出其上家以及烤鸭生产地。据了解,之前市场上销售的两个品牌的“黑心烤鸭”均来自河北博野县。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号称“北京烤鸭”,但是这种“黑心烤鸭”却不是烤出来的,而是用酱卤腌制的,原料多为劣质鸭,有的甚至用不明来源的病死鸡肉,放入大量的香辛料掩盖异味。
12.塑化剂事件:还会再来吗?
2011年4月,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台湾岛内多家媒体均对此事进行报道,相关机构仍在持续追查相关食品业者。截至6月6日,受事件牵连的厂商已经达到278家,可能受污染产品为948项。大陆4家企业8个样品中检出塑化剂类物质,其余样品未检出。另外,抽检的140多份方便面样品,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情况。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
13.北京部分影院爆米花桶被曝含致癌荧光增白剂:还那么白吗?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2011年4月22日在北京发布了对京城5家影院爆米花筒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从影院售卖的爆米花桶的颜色上来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部分爆米花桶内侧颜色较白较亮,另一部分爆米花桶内侧呈现乳白色。颜色较白的纸筒在紫外分析仪下呈现刺眼的蓝色,说明纸筒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含有致癌物的荧光增白剂。
14.“血燕”谎言:燕窝,还在吗?
2011年8月16日,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三万多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5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达100%。亚硝酸盐具有很强毒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癌物质。此次抽检中,燕窝行业几遭覆巢之祸。业内人士称所谓“印尼血燕”,通常是采购便宜的白燕窝后,用鸟粪等熏制、发酵、染色加工成血燕出售。在没有相关标准的情况下,一些黑心商家肆无忌惮地造假。
15.地沟油事件:流向哪里?
2011年9月,地沟油产销链条再一次被《焦点访谈》曝光,这次围剿“地沟油”视频的节目让人震惊。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有300万吨地沟油返回到餐桌。而每年中国普通家庭总计所需食用油是2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每吃10顿饭就有可能有一餐使用的是地沟油。所谓地沟油,是从居民的生活污水中捞取漂浮的废油,经过加工过滤而得。若用来食用,心理上让人难以接受暂且不说,其中带有的大量毒素和致癌物质对人体伤害也极大。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对地沟油都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严禁地沟油流向市场。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中国不少城市,餐厨垃圾没有指定专门的部门集中回收,对地沟油进行再加工的生产企业也没有明确的监管单位。
各部门连环出招应对食品安全
我们所列举的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只是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中的一部分。还有问题奶粉、墨汁粉条、染色紫菜等事件也足以令我们触目惊心。对于2011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家各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治理整顿食品安全的决心和信心。
——国务院针对食品安全出台多项措施。
2011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常添加行为  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印发《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工作机制,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党中央、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卫生部新规:食品标签须明示所有添加剂。
2011年5月13日,卫生部公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规定,所有食品添加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明显标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标准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使用添加剂不得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得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同时提出,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使用量的原则。
——公安部将督办食品安全重大案件。
2011年5月,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严办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涉及食品安全重大案件将由公安部挂牌督办。公安部方面称,各地公安部门应对农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以及城镇临时建筑等重点部位,排查是否存在制造、存储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小作坊,一旦发现,坚决捣毁。
——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赴7省区市查食品安全。
201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工作全面铺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开展这次执法检查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在执法检查期间,他再次对检查作出批示,要求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情况,推动有关部门毫不松懈地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
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具体可行的措施,加强治理食品安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北京、广东、上海与浙江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推行了县区长负责制。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然而为什么在我们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却层出不穷?这些事件,一次次为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警钟。要改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强化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完善法律法规。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一起为创造食品安全的良好环境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