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粥怎么做:山陕会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47:37
56.山陕会馆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会馆属于公共建筑,是古代都市中同乡或同行的联谊性团体聚会场所,一般以县、府或省为单位,其名称最早见于明代,清代时在商业贸易繁荣的地区盛行。我市现存的山陕会馆和潞泽会馆均属典型的会馆建筑。
    山陕会馆,位于今洛阳市老城南关马市东街、九都路南侧,南临洛河。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由山西、陕西两地旅洛富商集资修建,是他们联谊乡情、经商贸易和集散物资的场所。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古建筑群,整体呈南北长方形,以中轴线为准东西对称分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重整体美感,又讲局部特色,造型考究、匠心独运。现存主要建筑有琉璃照壁、东西仪门、山门、舞楼、大殿、拜殿、东西配殿以及东西廊房等。其众多的木雕、石雕、砖雕作品,不仅以技艺精湛见长,而且以文化内涵丰富著称,尤其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原始彩绘,色彩艳丽,造型逼真,在中原一带极为罕见,堪称“一绝”。
    琉璃照壁为三间立面,呈“品”字形,通高7.6米,宽13.4米,以青色雕砖垒砌,由脊檐、壁身、基座三部分构成。壁面为彩色琉璃砖砌出的高浮雕图案;明间中心为“二龙戏珠”,两侧为“八仙过海”图案;东次间为“狻猊娱子”图案;西次间为“云龙戏水”图案。整座照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立面呈“品”字形。三间各有一扇面石砌成的拱石宣门洞,石宣上部嵌石匾一块,上书“河东夫子”,门洞两侧有石质楹联:“爵追王帝无贵贱皆宜顶礼;品是圣贤非忠孝漫许叩头。”山门翼角飞翘,檐下及四角均有垂莲柱和雀替雕花相衬托,更显其庄严和富丽。
    舞楼坐南面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顶,平面呈“凸”字形。分上、下两层,二层北侧三间为戏台,顶部有木质彩绘天花,额枋下雀替为“二龙戏珠”、瑞兽与花卉透雕,做工精湛,栩栩如生。
    石牌坊位于大殿前,为四柱牌楼式。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琉璃瓦歇山式顶。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为琉璃瓦悬山式顶。东西穿房和东西廊房为硬山式建筑,同舞楼连为一个整体。
    据会馆内现存碑刻记载,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山西、陕西两地商人曾依照原有形制,对该建筑进行过大规模修缮,用银二万五千余两;自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至道光十八年的七八年间,在会馆内建有关帝圣社,每年四月初均举行祭祀活动,同时进行戏曲和民间社火表演,场面十分壮观。
    山陕会馆虽经二百余年的风雨,但保存基本完好。它曾一度用作洛阳市第七中学校舍。为更好保护这一珍贵遗产,二十世纪90年代初,由教育部门交由文物部门管理。之后,省、市文物管理部门对其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不久,这里将作为洛阳市又一处新的人文景观对游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