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吞枣是什么意思:三脉破解东方第一港千年奥秘|【 风水堪舆 】-周易天地 - Powered by phpw...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42:23
三脉破解东方第一港千年奥秘
  • 61阅读
  • 0回复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新 帖
风水一哥 离线

级别: 高二

 

显示用户信息 

  • UID104767
  • 精华 1
  • 发帖170
  • 金币19 枚
  • 威望4 点
  • 贡献值16 点
  • 银元0 个
  • 好评度24 点
  • 铜钱264 枚
  • 在线时间2(时)
  • 注册时间2009-12-11
  • 最后登录2011-01-04
倒序阅读   只看楼主   小中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01-04 14:51 更多操作

三脉破解东方第一港千年奥秘

注:20101229日,《南方日报》发表题为“‘三脉’看泉州”文章,全面报道桐源居士关于福建泉州人文地理的主要观点及看法。现予转载,敬请阅读。
点击链接: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12/29/content_5851049.htm#
时间: 2010-12-29 08:56:51 来源:南方日报  蔡华锋
    内容摘要: 桐源先生指出,从地理结构看福建山地属于破碎,但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分析,这样的独特构造,却使得福建地理瞬时变得奥妙无穷。桐源先生:经历唐、宋、元三个朝代,公元十四世纪时,泉州城郭由“子城”、“罗城”、“翼城”扩充成形似鲤鱼的城市。








    时光倒流一千年。当欧洲各国还在征战,兵荒马乱的时候,当美洲大陆土著居民还在过着最原始的生活的时候,灿烂的东方文明已经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而泉州,就是这条海上文明之路的起点。如果用现代的眼光看,你永远难以理解为何这座远离政治中心的城市,宋元时期却是四大港之首,并且媲美埃及阿历山大港。今日,有别于以往从旅游角度出发,我们将带领你走遍泉州的山川湖海,感受人文氛围,跟随新浪名博博主、著名人文地理学者桐源先生的步伐,从一个更新颖的角度——山水人三脉,感悟这座东方古港的千年兴衰。
山脉——
山地破碎却势如万马
  看泉州地势,必先看福建。福建是著名的山地省,山脉层层叠叠,至海不绝。雄伟的武夷山脉阻隔了福建与中原的联系,面向大海是福建地理走势的必然选择。虽然没有足够深入的腹地,但造物主却给了福建最适合建造港口的海岸。高大的山脉,造成了福建的封闭;曲折的海岸,优良的海港,又哺育了福建人面向大海的开放意识。
  桐源先生指出,从地理结构看福建山地属于破碎,但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分析,这样的独特构造,却使得福建地理瞬时变得奥妙无穷。地理学家眼里的福建山地破碎现象,人文地理学上并不破碎,而是跌断过峡和重起,龙脉此起彼伏,各自形成有机的联系。武夷山、戴云山,包括泉州人熟悉的大小阳山、清源山,都不是分割孤立的。而正是由于这种所谓的破碎,给龙脉结作提供了必需的元素和空间,造就了层出不穷的风水宝地,“势如万马,自天而下”的王者之地也因此得以较多的保留。
  从中国传统的目光看来,武夷山正是泉州的祖山,位于闽、赣两省之间,山脉呈北北东走向,长约540公里,北与仙霞岭相接,南与九连山相连,福建段地势平均在海拔一千米以上。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是福建省内第二高峰,因处在福建中部的德化县,有“闽中屋脊”之称,是泉州的少祖山。巍峨的武夷山脉是泉州强大的靠山,戴云山是武夷山脉的东南中继和向海驿站,深刻影响闽江以南、晋江东南流域的福清、莆田、泉州等地区。
水脉——
奔龙入海浮出大港口
  武夷山、戴云山气势不凡,呈阶梯状由西北向东南逐级下降。受此影响,泉州境内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地势北高南低。至泉州城北,山脉变得明丽婉约。大、小阳山一起一伏,清源山扇形展布,经桃花山没入泉州湾。晋江弯曲流淌,紫帽山隔江相望。靠山的泉州,水资源丰富,河流以戴云山为中心,呈叶脉状向四周分布,分属闽江水系和晋江水系,溪流多达35条。海岸线曲折蜿蜒,拥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14个港口。山的磅礴,水的灵秀,泉州兼而有之。
  桐源先生表示,水为泉州增添了无比重要的分数。晋江中上游分东、西两溪,东溪至梅山有罗溪加入,两溪在双溪口汇流。泉州东面,有独流入海的洛阳江,与南行的清源山主龙脉相依相傍,绕行左翼。得双水夹送裹带的龙脉,于是在晋江、洛阳江即将汇流入海之际,终止了南下的步伐,开始分枝布叶,形成屏障之势,聚积于山南水北地区,为泉州城。西南,紫帽山作为翔舞的朱雀应山热情地迎接着来自东北的父母山。
  入海江流晋江、洛阳江,缔结了泉州历史上的“东方第一大港”。清源山、紫帽山,晋江、洛阳江,组成泉州山水的主要元素。阳山纵贯,清源展布,靠山面海,山水大会,奠定泉州百年不败,千年富庶的物质基础。奔龙入海,双江环抱,阴阳和谐,成为泉州水脉最重要的特色。江海同拍,东北、西南对应,同时拥有南北向的大小阳山与清源山、紫帽山,更使泉州地理得天独厚。
人脉——
一方水土养育泉州人
  桐源先生指出,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性格必定会与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迥异,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这个道理。泉州,周为七闽地。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人南迁入闽。隋开皇九年,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宋、元时代,泉州已是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文化为移民文化。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的阶段性和多元性,使泉州的中华文化呈现一种时空多元状态。地理和语言既分散独立,又矛盾统一,同存共荣。
  伴随历史的兴衰,泉州形成独特的文化积淀。泉州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古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融,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一千多年来,泉州相继建造了数以千计的佛、道教寺庙宫观,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传统文化的持续繁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泉州人文的博大与兼容。
  泉州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抗倭名将俞大猷、清朝重臣洪承畴,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名将施琅则选择了双阳镇东北作为自己百年后的依归。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记载古代海上交通和贸易的九日山祈风崖刻等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出东南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使泉州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
  ■对话
  山好水好的泉州,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南方日报:来到泉州的人,会发现泉州有个“鲤城”,“鲤城”一说是怎么来的?
  桐源先生:经历唐、宋、元三个朝代,公元十四世纪时,泉州城郭由“子城”、“罗城”、“翼城”扩充成形似鲤鱼的城市。泉州地区有一则地形俗谚,叫做:“南安一只蟹,永春一条篾,德化一块碟。”南安濒海,道路四通八达,是一只多足的“螃蟹”。从人文地理学上看,泉州相邻的南安,确实是一只蟹,蟹形十足。至于有人说“泉州一只蟹”,则不是那么回事。
  从整个城市轮廓看,泉州城确实状如鲤鱼。民间传说泉州某邻县是网状,有碍鲤鱼生存。为此,唐咸通元年建木构镇国塔,五代梁贞明二年建木构仁寿塔,后改砖塔,宋绍定元年建东、西两大石塔,以祈破网穴保“鲤鱼”城。围绕鲤鱼宜忌布局城市建设,成为泉州的一种文化传承。不过特定的山水区位压缩了泉州城市的空间。把泉州城冠以鲤城的名义,表达了泉州人民强烈的生存竞争意识和趋吉避凶愿望。地图上人为的“鲤鱼”形状,我个人以为,对于泉州来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象征。
  南方日报:在世界史上,必然不能少了泉州一地,如何看待千百年来泉州这座“东方第一大港”的兴衰?
  桐源先生:泉州自然条件优越,适于人居,中原人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先于其他沿海城市得到开发。但是,由于晋江没有珠江的广大,泉州湾也没有广州湾那样的纵深,泉州只能按照自身规律去发展,后劲不足,一定时期又落后于其他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让位于广州。
  偏于一隅,空间狭小,使泉州不具备特大城市的自然环境;水口交固不足,有呼应而欠关锁,缺乏捍门等极贵之砂,以及东南散漫无险可据,均使泉州难为王城。当然,地理区位上的局限,不妨碍泉州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方性、国际化城市。
  南方日报: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泉州曾发生过大地震,以致“东方第一港”失去光彩,更有人认为泉州是不宜安家之地,您如何看?
  桐源先生:泉州山水宜人,但上苍并没有给泉州以特别的眷顾。1604年、1607年,泉州发生8.0(一说7.5)级地震,1609年再次发生余震。从地质学上看,泉州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地处长乐——诏安地震带上。泉州地震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一次地震,有学者认为,这也就是泉州从十七世纪开始衰弱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在英法联军侵略和日本侵略中不被视为对象,有幸躲过了很多战争。
  但是即使经历过地震带来的灾难,泉州依然屹立,充满活力的泉州从变化中获取新的机会,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我们可以感觉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泉州工业迅猛发展,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晋江鞋业、晋江陶瓷、晋江服装、石狮服装、安溪茶叶、德化陶瓷、南安水暖、惠安石雕、泉港石化。地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映生辉,泉州市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前列。并非说处于地震带就不宜居,山好水好的泉州,人文氛围浓厚,历史底蕴深厚,假以时日,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文/南方日报记者蔡华锋
                                            发自福建泉州
                                            图/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