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两条蛇咬自己的脚:圆梦之旅(四)——地下和地上(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48:18

圆梦之旅(四)——地下和地上(图文)  

2011-07-09 08:52:35|  分类: 人在旅途 |  标签:俄国、地铁、二战   |字号 订阅

   

前文已说到,访俄第一天,项目多多,然而时间有限,有些就不得不匆忙“到此一游”了,比如地铁和列宁山观景台。不过那是从莫斯科地下最深的“景点”到也许是地面最高处。那天最后,地陪导游还赠送了行程单以外的一项“二战胜利广场”,那里留的时间倒反多些。

原来,前一天到达当晚,该导游提供了不实的宾馆饮水信息,造成误会,所以一早过来就遭到窝着一肚子火的游客的许多责难(饮水问题以后文章与其它一些“问题”一起再聊),这增加的项目,不知是不是为了表示一点歉意?那导游是个河南女子,留学生,读俄语的,后来好像又继续攻经管的硕士?没了解婚姻状况,但那装束已经俄国化了,一条披肩不离身。除了饮水出了她未能预见的差错,别的服务还算尽心的,就是口才实在不太合适做导游,常常一段话,莫名其妙地中顿好几次,间隔时间有时长达10秒钟以上,不知是脑子空白还是进水,管话语的神经传导出现障碍,总之听得人等下文等到浑身冒火。后来到圣彼得堡,一位男导,恰恰相反,完全到了口若悬河的境界。不过由于都是留学生兼职,通中俄两种语言,我觉得服务已经很不错了,要求多么专业,有点不切实际。

地陪导游背影。在一处景点她为抓紧时间,关照完毕后走得较快,我看着身姿蛮优雅,伺机按下快门;腿脚欠利索的游客掉在后面了……

 

莫斯科地铁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以“地下宫殿”闻名全世界了,这次特意在自费项目中,安排我们连参观带乘坐体验了一番,总共上车下车看了三个车站。车辆看上去用得有些年头了,当然没有上海刚投入使用的新颖敞亮,但人家一二分钟就来车,网络早就四通八达,快捷方便是绝对超过上海的。

但是我注意到一个现象,莫斯科地铁曾数次发生爆炸,却没有上海地铁那样的安检程序,只在一个站看到过两位警察在站台悠闲地走动巡逻。这次访俄,本来是报的一个学校组织的连北欧四国共13天的团,夫人不去;为了住房不和陌生人拼房,约过一位老师,他倒也犹豫着想去,但不料被其夫人阻吓住了——没听说地铁爆炸吗?太不安全了!说实在的,确实是窝在家里相对安全些(但前提是不地震),坐飞机都有可能出事的。

先进入的是一处装饰风格相对较现代而简洁的车站。车站竟建在地下近百米深处——那自动扶梯载着人下去就需2、3分钟。据说莫斯科这样的深埋型车站很多,回程参观完第三座车站上地面,也达7、80米,所以全莫斯科地铁自动扶梯加起来总长,远超过一二十公里。

这就是那百米多的长梯,似乎看不到头!照片上显得较为平坦,实际坡度将近40°吧,如临深渊,发生过乘客因摄影站不稳摔下去的惊险事故,所以导游关照最好乘到头,到平地上再摄影留念。

乘到头后,从下面往上看,可清楚看到,还有两部梯空着没用,也许人流高峰时会开启?

这装饰简约的车站叫什么名字可惜没注意。除了柱墩做成弧形、略有些线脚、铺地棋盘格等,仍然带着些古典装饰风格遗韵,雕塑之类已一律省略,天棚尤其洁净一片。

 

站台侧壁看不到我们这儿铺天盖地的广告,看来俄罗斯的商业化,距我们的“初级阶段”还有一段距离。

这是我们乘一站路,到达的一处车站,好像是“斯摩棱斯克”站。导游特意关照下车体验一下过去“地下宫殿”的面貌,拱券、浮雕、彩画、吊灯……,大概就是所有“宫殿”的基本装修元素了。

继续再乘一站就上地面了。这个站也是老装修,略显陈旧,站台终端的浮雕画面,还记录着当年卫国战争中苏军英勇战斗的形象。

这个站的自动扶梯也有70多米,够深的。

在进出站地下通廊里,看到有卖香烟的小店,价目相差最大有5倍,应该是标的卢布;欧元、美元的话太贵了!照我们与导游人民币兑换卢布1:3.8算,多数是在十多元人民币。我不抽烟,不知国内价格,但感觉还不算贵吧?

 

 “列宁山”和莫斯科大学,是早年就如雷贯耳的。想象中总觉得该是处“鹤立鸡群”之地。然而据说早年没开发时山上多杂树麻雀,原名很俗地叫作“麻雀山”,革命后才以领袖命名;俄罗斯独立后,现在据说又改回去了。车子到达,阵雨甫止,只见大道、花圃、广场;一些游客下车便问,山在那儿呢?原来,所谓山,不过是一块相对平缓的台地,车子不知不觉早已到达“山顶”——所以往周遭看乃是平地一片,只有走向西南,靠近类似上海黄浦江防汛墙的栏杆处,下望才知道,原来已身在高处!

这是从山边倚栏下望,右边那圆型建筑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顶可以开合。我想起学生时代,城市规划专业老师们参加的“莫斯科西南小区规划”设计竞赛,应该就在下面这片土地的远方。

 

列宁山最有名的当然是莫斯科大学了。他的身影,在我脑海里已经盘踞五六十年了。作为俄国第一的高等学府,据说莫斯科大学有11为诺贝尔奖获得者;那高层的带尖顶的教学大楼,确实也在世界各高等院校中够“高”的!总共36层,而到尖顶的五角星,高达240米。毛泽东那句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就是1957年在那里面的礼堂对留苏学生说的;现在早习以为常的“三好学生”的“三好”,也出于那次讲话。不过我们这时运气不好,没遇到太阳,摄影条件不太好,所以照片效果很一般。

 

莫斯科大学庄严雄伟的主楼。不知是否可随意进,但也没有时间往里走了,好在这时雨暂停,抢得一张还算清晰的全景照。

一会儿浓云压过来,阵雨就下来了,不过模糊的画面倒很像水彩画。

 

上世纪五十年代时的这幢建筑,不仅是最高“学府”的标志,而且是国内百废待兴中许多大学建筑追捧的楷模。记得刚进同济大学,就得知,自己看到的南北两幢百米长的红砖教学楼,原设计中间还连接着一幢更宏伟的类似莫斯科大学的高楼的,不过尖塔形式被中式宫殿顶取代。然而时运不济,正碰上反“复古主义”运动,在建筑系一批原本就倾向现代主义的老师的批判并向中央反映后,在建的门字形平面的“宏伟”大楼,才中途刹车,砍去中段,掀去大屋顶,改成两幢独立遥对的大楼的。而且,后建成的南楼,粗看与北楼一样,其实装修上也被简化——这经常是过去建筑系一年级新生在此测绘作业时,老师一定会提示他们注意观察的政治形势对建筑影响的例证。

清华大学主楼也是在当年毛泽东顺口赞扬了莫斯科大学建筑后,教育部长兼清华校长蒋南翔,刻意想打造的缩尺翻版。原设计据说也是有尖顶的,可惜,国内经济和中苏关系形势不妙下,削削改改拖到文革前夕才建成,层数压缩,尖顶是绝对不存的了。国人对俄式尖顶塔楼印象的建立,后来主要是通过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建造的原汁原味俄式的苏联展览馆。

这是乘车路过的一幢不知名建筑的尖塔,这种典型俄国“民族形式”,无论在莫斯科或圣彼得堡,时不时便可遇上。

 

到二战胜利广场,已经是“晚上”8、9点了,然而天还大亮着!

这里有点想不到的“地广人稀”,建筑不多而分散,从一处到另一处,要走很远,大部分人就止于远观了。但我总不甘心,硬是跑出将近两站路,来到纪念柱跟前,再绕到其后的纪念廊馆一看究竟。

未到纪念广场,路上先看到一座凯旋门,远远地则已可望见胜利广场的一百多米高的纪念柱了。不过,这两座纪念建筑并非纪念同一次战争,前者建于1829年,是纪念打败拿破仑的,后者则是纪念打垮希特勒的二战胜利的,建于1995年二战胜利50周年,前后相差166年。

从胜利广场朝城市方向看凯旋门的背面。这个凯旋门明显比巴黎那座拿破仑给自己记功的要小,估计高度不到其2/3。形制接近,但具体造型手段上区别很大,主要是他用了大量的铜雕,尤其是12根十余米高的铜柱(照片中黑色的应都是铜质)。

从一个资料上得知,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有2660万个死难者,胜利广场的地面就由2660万块大小不一的石板铺就;广场上纪念柱前共有100多个喷泉形成大片的水柱阵列,是不是也有数字象征的意义的呢?前面蓝色的电瓶车,是因广场太大,用于载送游客的。

 

这纪念柱实际上是一把直刺云天的宝剑或刺刀的造型,高141.8米,代表着卫国战争1418个日日夜夜。可惜天色暗了,又是背光,剑身上布满的浮雕未能显现出来,上端看不清的是一个胜利女神的雕像。背景是圆弧形的纪念馆和一个会展大厅。

再走近些,可以看到纪念柱是建在一座高台上的。

这是柱基的近景,战马下好像有一堆被斩断成数截的凶龙。

这是围绕着纪念柱的圆弧形架空的纪念馆的端部,以高居顶端的雕像作为立面构图的收头,很完美。

在广场边上竖起15个铜柱,先以为是加盟共和国的意思,后来发现文字不对,经了解,原来是代表着功勋卓著的参战部队的。金顶的那个是广场外一座有名的教堂。

此景很令人感慨,无处不在的“可口可乐”夹杂在记功柱之间,庄严肃穆感顿失!不过在中国,此类现象已经见多不怪了吧。

 

我这篇文字,小标题叫“地下和地上”,既说的是地下铁和地上建筑,也自然而然地连想到地下的亡灵和地上的生者。苏联卫国战争那2660万死难者,有战死的军人也包括更多的无辜百姓,而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有他们的同龄人甚至战友,但更多的是他们的后代。二战以后,局部战争从未止息;战争不再是由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可每天都在流血,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却变得模糊了……

地上地下,天上人间,究竟有没有“地下”和“天上”的另一个世界?没人知道,只在信与不信!但现实世界的世道人心是客观存在的,人人得见。死难英灵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可曾得酬?人们真的明白这“胜利”的意义吗?我们离先辈的奋斗目标,是近了还是仍远?老实说,这对于我,是个相当复杂的未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