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打架死人:圆梦俄罗斯(六)——叶卡捷琳娜花园(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7:10

圆梦俄罗斯(六)——叶卡捷琳娜花园(图文)  

 

一般去过俄罗斯的旅游者,都会认为圣彼得堡比莫斯科美。我想除了因为莫斯科是首都,像北京一样总有些大而无当之处,主要是圣彼得堡街道市容更整洁,房屋更典雅,而且还因为游客参观的景点,都是些精选出来的建筑和园林特别精致优美的地方,印象自然就格外的好了——叶卡捷琳娜花园和后面另一篇文章将谈到的“夏宫”,就是其中的典型。

俄罗斯人名有点长,读写都挺累人,我下面就简称叶卡捷琳娜花园为叶卡花园吧,也有称叶卡宫的。这是个需交付400元人民币的自费项目。不知是不是门票特别贵?再加,因为在远郊区(距市中心30公里),大巴的汽油费花的多点吧?不过参观下来,倒没有人说“不值”的!哪怕是在先看了冬宫那样更大规模的富丽堂皇建筑之后。

这座花园及其中的“宫殿”(其实,始建意图只是别墅),最早规模并不大,是彼得大帝为其情人后来上升为皇后的叶卡一世在1717年建的;不过现在看到的已是历经几个朝代、直至叶卡二世时代多次改扩建后的面貌了。

叶卡一世和二世,容易误会为直接传承关系的两位女性,其实并不相干。前者是立陶宛农奴的女儿,几经转手成为彼得大帝的最爱,相对低调,主政时间很短暂;而二世则是德国贵族女儿,有点心狠手辣,不仅把沙皇彼得三世的妻子弄到了修道院,取而代之做了皇后还不甘休,又组织近卫军除去丈夫,最后自己来做沙皇;私生活上也比较放荡。不过此人,文治武功与其骄奢淫逸一样了得,人性的多面,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中国的文史家会称其为俄国的武则天。而她,会把行宫布置成怎样,就不难想象了。

因为这儿是远郊区,周边的自然环境原来就很美,皇家宫苑,利用原有的条件,再加以人工修饰美化,当然更是风光旖旎了。

不过还是让我们用图像来说话吧,边看照片边领略200多年前俄罗斯女皇是在怎样的建筑环境中生活的。

 

先来看一张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画像。武则天的真容是看不到了,无从比较,不过比咱们慈禧画像,似乎要美丽亲切些——当然画像毕竟是艺术作品,都有美化之嫌;不足的是,画作中人物目光无神,算不上成功之作。

一下车的路边,便有乐队在迎候。导游说,可以给钱也可以不给,但最好给纸币,别给小钢镚,那像打发叫花子,人家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演奏艺术家!

这是进入叶卡花园的大门口,有许多认正在等候检票进入。

大门上的双头鹰徽饰和冠冕图案,显示着这里曾经是皇家宫苑。

透过铁花围墙,越过广场草坪前瞻,迎面就是300余米长的叶卡宫了。

叶卡宫的立面,似乎没有冬宫那么齐整,横向变化略多。但与冬宫是同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设计的。一条白线是飞机在高空掠过留下的痕迹,在那边几乎每天可见,不知是否与空气洁净度或温度等有关。

建筑向前折转的转角处,可见花园里的教堂金顶。

这是另一翼,人群处是目前团体参观队伍的临时入口。

入口前又一支迎宾乐队。大家都注意到,这里的雕塑柱式以男性低头负重形象呈现,据说这是女皇刻意要显示“母仪天下”的威权而为。

 

进入内部,主要展厅在二楼,相对冬宫,似乎壁饰要显得朴素些。(请注意此照,与后面遭二战破坏的历史场景照片的对照)。

但细看也是雕塑、绘画、工艺品琳琅满目,十分精致的。

从墙壁到天花,布满浮雕花饰,还有大量的天顶画,穿插其中。

有的画占满整个天顶,像这幅,运用透视原理,竟营造出另有建筑高高在上的错觉。 

这是对外开放的最大的一个展厅,原来是女皇宴客的舞厅,四壁窗间墙布满镜子。看着满屋子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不由想象起,当年宫廷乐队华章奏响,一队队或一对对盛装男女,在其中旋转飞舞的奢华场景……

进入叶卡宫是要先到一间房间套上鞋套的,可能就是希望尽量减少对如此精美拼花地板的磨损吧?

布满金饰的墙面中,真窗和镜面相互穿插,空间渗透,恍惚依稀,真假难辨。

有些小房间也用镜面扩大空间感,这里“点燃”起烛光,镜中倍增了灯影憧憧的趣味。

 

“金碧辉煌”的成语似乎专为此创。

这是一张叶卡女皇宴客的餐桌,角上是一座青花瓷壁炉。

  这是另一间小餐厅,装饰风格与前者的华贵绝然不同,透着些更私密的温馨。

看来皇后很喜欢这种大型的青花瓷壁炉,许多房间几乎无处不在,这是一间会客厅。现在布置着许多女皇的画像和塑像。

一座瓷壁炉的青花细部。

宫内藏画实在太多,但它不同于冬宫的博物馆性质,不是陈列而充作装饰了,这间展厅干脆整面墙都镶满了大大小小题材各异的油画。

叶卡女皇也收集了很多中国艺术品,这道门两边墙面,就是用中国画风格装饰起来的。

通向出口的拱顶通廊两侧,如今布置着许多小件的皇室珍品。

通廊尽端两侧,还陈列着一二十个镜框,里面都是二战后叶卡宫被毁和修复重建的历史照片。这破烂的墙、地、天棚、楼梯……,正是我们今天进宫的入口处,三扇拱形窗,就是我前面照片中拍的装饰着红色窗帘的同一地方。

有些地方屋顶炸塌了,直升机在协助吊装屋架。

这是工匠们在车间内修复和制作雕饰件,战后物资匮乏,一切都只能因陋就简,但精雕细刻是必须的。

叶卡宫里,有一特别地位的处所,因为那里是不允许摄影的,名曰“琥珀宫”;其实就是一间较大的厅室。特殊之处在于完全是用各色雕刻精美的珍贵琥珀镶嵌装饰的;琥珀颜色从嫩黄到澄黄、酒红到棕红,布满墙壁天花。琥珀是俄罗斯的名贵特产,中学时就读到过这样的故事:一只蜘蛛正巧被偶然滴下的松脂瞬间包裹,亿万年地质变迁后,变成珍宝琥珀呈现在人们眼前,蜘蛛还栩栩如生!不过我参观完,当时只觉得琳琅满目、目迷五色,回来后,搜索记忆,竟未留下突出印象——很可能是“堆砌”造成的审美疲劳吧?物以稀为贵,此话确是真理。

从室内来到室外,发现叶卡花园,与颐和园、避暑山庄之类的同时期中国清朝宫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一片保留着原来基地林木水面的自然风光区,而在人工构筑区,则主要按法式园林的趣味,规划布置着不同风貌的庭园和雕塑。这种更注重几何图案的景观与中国追求“咫尺山水”的私家园林或追求宏大气派的皇家园林,则大异其趣了。

这是朝向花园向阳一面的叶卡宫外貌,人群右边便是花园了。

首先呈现的是地毯一般的草坪庭园,修剪成几何形的树木绿篱,是叶卡宫前庭园的主要景观。

花圃很大,中间和周边布置着大量雕塑。

这是一处小小的绿化广场,双层绿篱将它与其它空间分隔开来,成为安静的一角。

 

越过花圃庭院,到达更前面的花园,回望叶卡宫中轴,我注意到对称位置的雕塑,姿态却是不对称的,这比较少见。

雕像不时从绿篱花径中露出,小道深处穹顶建筑是女皇的音乐屋。

音乐屋近景,玲珑而典雅,后现代主义时髦的“断山花”,竟在200余年前早在此有更合乎逻辑的运用!那带圆窗的穹顶,也说明设计师深谙声学混响原理,颇能遵循“形式追随功能”之道,不能不说这是一幢可以作为建筑学教材的建筑。

也有较大些的独立建筑,这是建在高台上的一座观景楼,虽立面三开间柱式略显单薄,但总体气势还是不凡的。

花园中还有若干过渡或独立的相对封闭的庭院空间,成为歇脚人群喜爱的处所。

这是花园里充满野趣的自然湖泊,有野鸭和鸽群随处作伴。

湖畔还有许多姿态各异的雕塑相伴。这姑娘躲在这儿看短信乐呢,反正不怕雕像看见隐私!

也有一些人工开挖的水池,据说这个和另一个是供男宾和女宾分别嬉水、沐浴用的,那黄色小楼,也许是更衣、休息用的?不过而今水池的该项功能已经废弃,只剩下蓄水的作用了。

连接湖泊的人工水渠很长,横贯花园,每隔一段有形式各异的小桥,跨设其上。

渠道上另一座平桥,两岸浓荫夹峙,分外幽静。 

 

其实叶卡花园所在地,本来还有另一个更有名、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皇村”。因为十月革命的临时指挥部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就在皇村;而知道点普希金的人,肯定也对这名字耳熟能详。因为这是普希金少年时读书、生活过很多年的地方,一些作品都与这里有关。所以1937年诗人逝世100周年纪念日,这里还曾被命名为“普希金城”。让我们就以一张叶卡花园前伟大诗人的雕像照片来结束本文吧。

满地鲜花中的普希金坐像,仿佛在思考推敲着诗句;取景时一手机男,忽然闯入镜头,顿时感觉时空错乱,连忙按下快门抓拍,回来检视照片,诗人像是在目视着他,好奇地倾听什么,倒真相映成趣……